景宁畲族自治县森林立地类型分类与质量评价
林地保护利用分级分等技术标准

江西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有关技术标准一、林地保护等级划分标准根据等级划分指标依据,将全省林地划定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保护等级。
⑴Ⅰ级保护林地: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内予以特殊保护和严格控制生产活动的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特有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
主要包括“五河”及其他重要河流源头汇水区,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地,国际、国家重要湿地和大型水库集水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森林分布上限与高山植被上限之间的林地。
⑵Ⅱ级保护林地:是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区内予以保护和限制经营利用的区域,以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屏障为主要目的。
主要包括除Ⅰ级保护林地外的国家级公益林地,军事禁区、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其他自然保护区(点)、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范围内的重点生态公益林地。
⑶Ⅲ级保护林地: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
包括除Ⅰ、Ⅱ级保护林地以外的地方公益林地,以及国家和地方规划建设的丰产优质用材林、木本粮油林、生物质能源林培育、林木良种和林业科技示范基地。
⑷Ⅳ级保护林地:是需予以保护并引导合理、适度利用的区域,包括未纳入上述Ⅰ、Ⅱ、Ⅲ级保护范围的各类林地。
二、林地质量分等标准依据中国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的有关原则、标准和方法,结合林地经营条件,利用林地地力和地利指数,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林地生产力等级,并结合可及度等经营指标,将林地质量划分为Ⅰ、Ⅱ、Ⅲ、Ⅳ、Ⅴ等5个等级。
1、评定方法根据与森林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地形特征、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相关经营条件,对林地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选取林地土壤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坡位和交通区位等6项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法,按下式计算林地质量综合评分值。
)2,1(1n i W VEEQ i ni i其中:EEQ 为林地质量综合评分值(0-10);V i 为各项指标评分值(0-10),详见“相关因子数量化等级值”;W i 为因子的权重(0-1),见“相关因子权重系数”。
一二三四级林地划分标准

一二三四级林地划分标准
一二三四级林地划分标准如下:
一级林地:林木种类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
主要用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水源、防护土壤以及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
二级林地:林木种类较为丰富,植被覆盖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
主要用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水源,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等活动。
三级林地:林木种类较为丰富,植被覆盖率在一定范围之内,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主要用于进行可持续的森林经营,开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活动。
四级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指一年内新造但尚未郁闭成林的造林地。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公布日期】2008.05.07•【字号】景政办发[2008]25号•【施行日期】2008.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景政办发〔2008〕2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县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全面、准确监测和掌握全县森林资源状况,规范和做好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推进生态县建设,根据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丽政办发〔2007〕63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现就做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认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实施林业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山区林业开发的基础工作,也是评价我县林业建设成就的重要依据,在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类调查成果,对调整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推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森林法》规定,每10年要进行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但我县最近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已近规定年限,由于资源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影响了林业重点工程的整体规划,给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
因此,开展二类调查工作是当前林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各乡镇(管理区)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把它抓紧抓好,为今后对森林资源进行社会、经济、生态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评估奠定基础。
二、明确目标,确保按期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目标任务是:查清全县范围内的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现状和变化动态以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状况,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确定森林利用方案和森林采伐限额,同时要做好“Y”型低山缓坡规划和毛竹林资源二个专题调查,为制定县域国民经济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提供基础信息,为建立我县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奠定基础。
林地分等定级规程

林地分等定级规程
林地分等定级规程是指对林地进行分类和评定等级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林地是指用于生长或培育树木的土地,包括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
林地分等定级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林地分类:根据林地的用途、土地的性质和植被类型等因素,将林地分为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等不同类型。
2. 林地评定等级:根据林地的质量和植被的状况等指标,对林地进行评定等级,一般分为一至五级。
评定等级的依据可以包括土壤肥力、植被覆盖率、树种组成和生长状况等因素。
3. 林地评估指标:确定评定等级的具体指标和评估方法,可以包括林木密度、树高、胸径、林分结构等参数的测定和统计。
4. 林地整治措施:根据不同的林地等级,制定相应的林地整治措施,包括土地保护、植被恢复、林木更新等方面的措施。
5. 监测和评价:定期对林地进行监测和评价,了解林地的动态变化和管理效果,为科学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林地分等定级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林地资源,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林地分等定级规程。
景宁县森林资源的管理对策

景宁县森林资源的管理对策摘要从宣传教育、绿化造林和森林资源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景宁县森林资源的管理对策,以期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对策;浙江景宁景宁县属浙南中山区,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地势呈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谷深坡陡,源短流急;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宁县是浙江省9个重点林业县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集体林区。
全县土地总面积194 665.40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1 598.67 hm2,竹林面积16 210.87 hm2,森林覆盖率77.9%,活立木蓄积量761.46万m3;据2007年统计,景宁县总人口为16.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02万人,占总人口的82.62%,而农业人口经济收入中林业占40%以上,林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近几年来,景宁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畲乡、生态景宁”的目标,进一步增强全民环境保护的意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林业健康快速发展。
现将景宁县森林资源的管理对策总结如下。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浙江省消防条例》《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林业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农民爱林护林的法律意识,调动农民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
建立相应的村级森林防火护林组织及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如国营林场建立生态公益林管理所,22个乡镇(管理区)建立生态公益林管理站,使全县8.61万hm2重点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每年享受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20多万元,使景宁县3万多林农受益[1]。
2扩大绿化造林面积,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以造林营林为基础,造管并举,注重质量,一手抓工程造林和义务植树,一手抓工程管理和抚育管护,采取多元化、多层次绿化造林方式。
2006—2009年,景宁县完成造林更新2 808.53 hm2,以阔叶林发展工程、珍贵木材(树种)培育项目、特色经济林基地、毛竹造林项目、生物防火林带工程项目及基地更新、补植为主,并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和市级绿化示范村各3个,重点抓乡村公路绿化和村庄绿化,为景宁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景政发[2009]20号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景政发[2009]20号](https://img.taocdn.com/s3/m/ce1b01d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c.png)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文:----------------------------------------------------------------------------------------------------------------------------------------------------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景政发〔2009〕20号)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县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浙委〔2007〕146号)和《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丽委〔2009〕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晰集体山林的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和林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以下简称集体林权)归属,完善经营机制,积极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合理流转,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推进森林资源配置市场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步伐,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延长山林承包期工作的延续和深化,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优化森林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明晰林权归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权依法、有序、规范的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立流转顺畅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森林资源资产不盘活,林业就难发展,农民就难增收。
推进林权流转是突破当前林业体制和机制制约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我县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林权流转形式日趋多样化。
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流转机制、统一的流转市场、相应的服务机构、有力的融资支持,林权流转服务跟不上、潜力难发挥、运作不规范、纠纷隐患大。
城市森林群落配置模式浅议——以景宁县为例

且起 源古 老 ,地 理成 分 复杂 ,还含 有 一些特 有
1城 市森林群落配置特点
一
属和 孓遗种, 具有多样性和过渡性的 自 然地理
成 分分 布特 点,按 《 国植被 区划 》 中 ,景宁 属 中亚热 带常绿 阔 叶林带 北部 亚地 带 ,在 《 江 浙
间生态 位 的重 叠 , 别 是建群 种和 优势 种 之 间 特
省林业区划》中属浙 闽山丘甜槠 、 木荷林植被
区 ,因长 期受人 为 活动 影 响 ,原 生植 被大 多数
己反复 改造和 利用 ,代 之 以次 生植被 为主 ,人
工 植被 也 占较 大 比重 。常绿 阔 叶林 是本地具 有 代 表性 的森林 类型 , 上层 是 以常绿 阔叶树 种 其 组 成 ,以壳斗科 、樟科 、木兰 科 、山茶科和 金 缕 梅 科 为 主 , 林 内通 常 都 有 一 至 数个 优 势 树 种 ,乔 木 以青 冈属 、栲属 、石 栎属 等 为常见 。 灌 木 中多数 为常绿 种类 , 见 的有冬青 、 木 、 常 继
城市 自然 景观 、人文 景观 、历 史遗 留文 化 ,以
25可持续 发展原 则 .
森 林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既 要满 足 当代 人 需 求 又不对 后代 人 需求构 成危 害 , 并不 断地满 足
国 民经 济 发 展 和 人 民 生 活水 平 提 高对 其 物 质
产 品和 生态服 务 功能 日益增 长 的需要 , 正实 真
型县之一。已知种子植物 16 2 6 种 ,并 6 科 13 城市生态系统是 以人为主体 的城市生物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重点生态公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植树造林与绿化【发文字号】景政办发[2013]11号【发布部门】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发布日期】2013.01.30【实施日期】2013.01.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景政办发〔2013〕11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月30日景宁畲族自治县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强我县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优化生态环境,维护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机构设置(一)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府办分管副主任、林业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林业局,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同时,委托建立县级集中管护机构,具体负责全县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日常管护。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成立以分管副职为组长,林业站站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乡镇(街道)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领导小组。
(三)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书记或主任为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村级护林组织。
(四)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本辖区内重点公益林建设的监管单位,设立监管区。
二、管护职责(一)县重点公益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全县重点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及建设成效的宣传,增强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 对 于 森 林类 型和 生 产 力 影 响 的一 个 重 要手 段 。它既是 林业科 学一 项重 要 的基 础理 论
收稿 日期 :2 1 .60 0 10 —8
1 6
北 纬 2 。3 ~2 。 l 之 间 ,土地 总 面积 7 9 8 1 1 . 3万 h 95 m,其 中林 业用 地 1 . 6万 h 61 m ,是 “ 山半水 半分 田 ”的 山 区县 ,森林 覆盖 率达 九
明显 差别 ,在类 型 内部 则相 对一 致 ,要求 相 同 的适 生树 种和 一致 的造 林营 林 措施 。
( )综合 因 素 与主 导 因素 统 一考 虑 分 中的侵 蚀 型红壤 与侵 蚀 型黄 壤二个 亚 类 , 土壤 浅薄 、 粗骨 性强 ,
量 充沛 ,四季 分 明 。地 带 性植 被 以壳 斗科 、樟
科 、木 兰科 、山茶 科常 绿 阔叶树 种 为主 。全县
土 地利 用 方式 的 改变 而改变 。
土壤 主 要是 由凝 灰岩 、 岗岩 等 酸性 岩风 化 发 花
3 2 主导 因子 的确 定 .
育 而成 ,土壤 砂砾 性 强 , 层浅 薄 , 遍偏 酸 。 土 普
森林 经营 中极 易造 成 水土 流 失 。 土壤 亚类 对森
林经 营 的影 响较 大 ,为立地 类 型组划 分 的主要
因子。
林 木 生 长 所 表 现 的 是 所 有 立 地 因 素 的 综 合效应 , 是在 诸 多 的因子 中又 有 一类 因子 起 但 主 导 作用 。在 综 合 考 虑 多个 因 素 的 综合 作 用
St u l sca sf d a x eln , o d a d p o , n a h q ai ls c o ne o .0 i q ai i lsi e se c l t g o n o r a d e c u l ca sa c u td fr 1 9 %, e y t i e y t 9
F rs St asf aina dQu lyEv lain o et i Clsi c t n ai au t e i o t o f r i g i gS e t n l t n mo s u t o n nn h i a t Au o o u J Na o i y Co n y
土壤 类型 与海 拔 高程 呈相 关性 ,影 响森林 的分 布 , 般 以土壤 类 型 的红壤 土类 与黄 壤土 类 的 一 分界 约 为海拔 7 0 8 0米 左右 ,作 为立地 类 型 5~ 0
3 立 地 类 型 划 分
立 地类 型 是造 林规 划设 计 的重 要依 据 。立 地 分类 就 是把 立地 条件 相近 、 有相 同生产 力 具 而不相 连 的地 段组 合起 来 ,划 为一 类 ,达到 反
被类型、地貌、海拔 、土壤、坡度、土层厚度等因子为主要依据划分 3个立地类型组, 1 个立地类型。立地质量为优、中、差分别 占 7 林地面积的 1. %、6 . %、1. %。 90 9 91 l 09 9 关键词:景宁畲族 自治县;立地类型;立地质量
中图 分类号 : 7 8 57 ¥ 5 .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0 4 7 4 ( 0 ) 3 0 1 - 4 10 — 7 3 2 1 0 - 0 6 0 1
立地 类型 土 层厚 度
厚 ( 0 m) ≥8 c 中厚 ( 0 m) ≥4 c
中山上部 山顶坡地薄土层 黄壤 中山上部山脊坡地 中薄土层黄壤 黄
壤 类 型
区
I I I I I I
山岗、 山脊 黄山松 山脊、 凸坡 香果树 、黄 山松 平坡、 凹地 马褂 木、黄 山松
山岗 、 山脊 黄 山松 、 甜槠
地质 量评 价是研 究、掌握森 林 生长环境 以及环
植 被 因子 、环 境 因子 、综 合多 因子三 种途径 的 森林 立地 类型 分类和 评价 途径 。
2 研 究 区概 况
景宁畲 族 自治县 ( 简称 景 宁县 ,下 同 )位 于浙 江省西 南端 东经 l9 1 ~ l 9 8 , 1。 1 1 。5
6 1 % a d 1 99 . 9. 1 n 0. %
Ke wo d : ig ig S eAuo o u u t, i p , i u l y r s Jn nn h tn mo sCo ny s et e St q ai ty e y t
1 引言
立 地 分 类 是 依 据 立 地 特 征 的 相 似 性 和 差
地 带性 的 变化 ,类 型之 问在 主要 立地 因素上 有
据 ,并 作为 立地类 型 小 区划分 的主 导 因子 。 3 2 2 立地 类 型组 主导 因子 确定 ..
在立 地类 型 小区 内, 分立 地类 型 组 的依 划 据 是 土壤 亚类 。红壤 土类 有红 壤 、黄 红壤 、侵 蚀 型 红壤 3 亚类 ;黄 壤土 类 有黄壤 、侵 蚀型 个
s i so e s id pha doh rfco s: eman gs t iietr est p r u sa d 1 i yp s ol lp , ol e t n t e tr a t i i odvd e i t ego p n 7s et e . , a Sh t h ey t
研 究 , 是实现 科学 造林 、 林 、 又 育 营林 的关键 。
因此 ,当今 世 界上林 业发达 国家 都十 分重视 这
项 工作 ,长期 的研究 和生产 工 作实践 形成 了 以
异性将 立地 综合 体划分 为不 同等级 和类 别 。 立 地 质量 评 价 是 指 对立 地 的宜 林 性或 潜 在 的生 产 力进行 判 断和预 测 。 森林 立地类 型划 分和 立
根 据 中国森 林立 地 分类 系统 , 宁县 隶属 南 方 景 亚 热带 立地 区域 ,武 夷 山 山地立 地 区 ,武 夷 山
北 部 立 地 亚 区 。 …
3 2 1立 地类 型 小 区主 导 因子 确 定 ..
划分 立地 类 型小 区 的主导 因子 是地 貌 、 海
拔 。地貌 、海 拔参 考 森林 垂直 分布 区划 标准 。
( . ntr gC nr r oet eo re hj n ,H n Z o 3 0 2 ,C ia 1 Mo i i et f rsR sucsnZ ea g ag h u 0 0 hn ; on e oF i i 1
2 Fo e tyDe a me t f ig igS eNain lyAu o o u u t, 2 5 0 . r rr p r n n n n h t ai t n mo sCo n 3 3 0 ) oJ o t y
Ab t a t s r c :Th a e i i e h o e ts e o i g i g S e Au o o u u t a e n t e e p p r d v d s t e f r s i f Jn n n h t n mo s Co n y b s d o h t f r s n g me ti v n o y d t n 2 0 n b y o h s in i c a d p a t a rn i ls sn o e tma a e n n e t r a a i 0 8 a d o e s b t ce t n r c i lp i cp e ,u i g i f c i t g a e l —a tr a p o c , l — e u n e meh d Us e e t n t p , o o r p y e e a i n n e r td mu t f co p r a h mu t s q e c t o . e v g t i y e t p g a h , lv t , i i a o o
海 拔 中海 拔 ( 0 ~ 10 r ) 8 0 3O e 低海 拔 ( o m) <8 o
黄壤 、表潜 黄壤 侵 蚀型黄 壤
立地类 型组
土壤 亚类
红壤 、黄红壤 侵 蚀型 红壤
水稻土
山 岗、脊 坡位 平坡 、 凹地
山岙 、 山湾 薄 ( 0 m) <4 e
中 (0 8c ) 4  ̄ 0m
起 林 木生 产潜 力差 异 的主 要 因素 , 层 厚度是 土 反 映土壤 肥 力 的主要 因子 之一 ,也是 影 响森林
时 ,抓 住起 主 导作 用 的因 子 ,探 讨 立地 条件 变 化 的规律 ,划 分立 地类 型 。
( )直观 明了 、适用 于 生产 的原 则 3
立 地 分类 不 仅 要 科 学 合 理 ,反 映客 观 规
7 .% 7 9 ,属 中亚热 带 季 风气 候 ,温 暖湿 润 ,雨
( )有 林地 与无 林地 相统 一 的原则 4
即有 林地 和无 林地 采用 同一种 分类 方法 , 纳 入 统一 的立 地分 类 系统 ,以保 持分 类单 元 的
相 对 稳 定 ,不 因 经 营 对 象 、生 产 阶 段 的变 化 和
律 ,而 且应 采用 容 易识 别和 测 定 的直观 因子 ,
划 分方 法 简单 、直 观 、明 了,便 于基 层林 业 技
术人 员掌 握和 野外 识 别 , 分类 结 果 能直接 应 用
于 生产 实践 。
生 长 的显 著 因 子 。 坡 位 往 往 与 土 层 厚度 呈 相
关 ,共 同影 响林地 质 量和林 木 生长 。立 地分类
主 导 因 子 分 级 详 见 表 1 。
1 7
立地 分类 主导 因子 表
分 类 单 元 主 导 因 子 类 目划 分
中 山
地 貌
低 山
丘陵
黄 壤土类
立地 类型 小区 土壤 类型 红 壤土类 水稻 土类
高 海拔 ( 5O ) ≥10r e 中、高 海拔 ( 30 10 r) 10  ̄ 5O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