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

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
第 1 页 共 1 页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
科目
初试:
631-古代汉语基础 847-国学专题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教研室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古代汉语》 王力 中华书局 1999年
古代汉语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史。

复试:
国学综合
国学经典:十三经、二十五史、通鉴、楚辞等
《国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同学们可以关注凯程公众号“凯程考研”
择校择专业:有疑问,您咨询凯程老师。

为您详细专业解答。

2018年人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分数线、考研经验分享

2018年人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分数线、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招生报考统计(点击咨询张老师)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年份录取人数复试人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6中国文学基础④851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论)外语面试2016年6人12人2017年8人14人年份政治英语626851总分2016年58分58分90分90分365分2017年58分58分90分90分360分人大考研辅导点击咨询张老师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9:1左右(竞争较激烈)2、复试中:专业课笔试100分,外语笔试50分。

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50分。

面试150分。

3、专业综合课(笔试):按照文学院二级学科,由院复试领导小组统一命题,给考生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主要考察考生关于学院以及学院下属各个学科的一般性的基础知识。

4、外语口语、听力测试由本院各专业外语口语测试小组制订方案统一命题,主要测试考生基本的口语对话能力。

5、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的主要内容为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6、复试比例为1:1.47、初试成绩权重60%,复试成绩权重40%。

8、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考试分组进行,每个口试小组主考教师2名,事先命题,抽签进行,满分50分。

9、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考试:由各专业的硕士生复试小组组织面试,主考教师5名。

事先命题,抽签进行。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

二、人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点击咨询张老师)851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0分一个)七发永明体永嘉四灵马致远浣纱记二、简答题(20一个)1.一个文献名称就是后面那句的出处,然后问庾信“穷南北之胜”的理解。

2.李商隐对前时代、前人诗歌的取径与成就。

三、论述题(30分一个)1.古代文学史中的文学复兴运动,你如何评价?2.《儒林外史》人物原型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及意义?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点击咨询张老师)《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û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肿瘤学
《临床肿瘤内科学》主编徐瑞华姜文奇管忠霞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康复医学》黄晓琳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学科专业名称
复试科目
参考书目及纲要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概论》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版,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科学技术哲学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5版
外科学(用于外科学、运动医学专业复试)
《外科学》主编陈孝平副主编石应康邱贵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供8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谢幸、葛文丽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眼科学
《眼科学》赵堪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中华眼科学》李凤鸣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田勇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专业日语(日语方向)
《日语概论》翟东娜,潘钧著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
微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原理及应用》徐晨高等教育出版社
检测技术及仪表(二选一)
《检测技术及仪表》杜维化学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0)
计算机技术(085211)
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王富耻主编
土木工程(081400)
土木工程综合卷
《材料力学》孙训方、方孝淑等,高教出版社
《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教出版社

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国学院)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学院介绍成立于2005年5月28日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教育研究目的且本硕连读的教育科研机构。

学院首任院长为冯其庸教授,常务副院长为孙家洲教授,王宏伟任党支部书记。

现任院长为纪宝成教授,冯其庸教授为名誉院长,黄朴民教授为执行院长,徐飞任党委书记。

学院充分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与研究中,既有继承传统的治学特点,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现有国文教研室(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国史教研室(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所)、经学与子学教研室(经学研究中心)、国学基础教研室、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国学学刊》编辑部等教研机构。

学院学术力量雄厚。

教师最初从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院选调,随后从海内外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加盟。

截至2011年7月,国学院已经招收六届国学班,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5人;特聘教授4人,返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5人,国学院学术顾问7人,专家委员会委员52人,兼职教授40人。

学院实行了六年制本硕连读学制,制定了完整系统的国学教学方案,建立了以经典研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学生在完成两年基础教育之后,即按照双向选择与统一协调的原则进入导师制阶段。

学院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传统,实行游学实习制,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知行合一。

在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特聘教授傅璇琮指导的2006级博士生卢燕新的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学院创办了《国学学刊》、《西域历史语言研究辑刊》和《蒙古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出版物,策划和组织撰写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丛书》、《近代国学资料整理与研究丛书》、《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西域历史语言研究丛书》、《汉藏佛学研究丛书》、《国学管理研究丛书》等多种相关丛书,并编写发行了“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得到学界好评。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郭兴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参考教材:1、《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2、《中国文学史》章培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79年版4、《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5、《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秦汉魏晋南北朝)郭预衡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8一先秦文学参考书目:1、范文澜《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先秦部中华书局1962.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3、《古神话选释》袁珂辑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4、《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巴蜀书社,1993年。

5、《诗集传》朱熹集注中华书局,1958年。

6、《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7、《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诗经的文化阐释》叶舒宪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69、《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9010、《左传译文》沈玉成译中华书局,1982年。

11、《战国策笺注》张清常、王延栋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战国策全译》王延栋、孙淑兰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0.12.15、《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60.01.16、《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2001.0817、《庄子集释》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

18、《楚辞集注》,朱熹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9、《楚词通故》姜亮夫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120、《屈原集校注》(上下)金开诚等中华书局1996.821、《楚辞补注》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22、《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

23、《经学历史》皮锡瑞著中华书局,1959年。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参考书目一、教材类《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四本。

《中国古代文学》陈文新两本,重点看【导学训练】和【研讨平台】。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一本。

《中国文学批评史》李建中一本。

二、通论类《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傅璇琮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99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中华书局1984年《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三、先秦文学《先秦诸子系年》钱穆商务印书馆2001年《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诗三百解题》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论语正义》刘宝楠中华书局 1990年《庄子集释》郭庆藩中华书局1961年《楚辞集注》朱熹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楚辞通故》姜亮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两汉思想史》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中古文学史》刘师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中国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年《秦汉文学编史年》刘跃进商务印书馆2006年《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年《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中华书局1958年四、唐宋文学《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李太白全集》清﹒王琦中华书局1981年《杜诗详注》清﹒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年《唐诗品汇》高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唐诗杂论》闻一多上海古籍出版1998年《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唐诗综论》林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中华书局1981年《江西诗派研究》莫砺锋齐鲁书社1986年《唐诗学引论》陈伯海知识出版社1988年《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宋诗选注》钱钟书中华书局或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苏轼选集》王水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宋代诗学通论》周裕锴巴蜀书社1997年《唐宋文举要》高步瀛中华书局1999年五、元明清文学《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梁启超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7年《明代文学批评史》刘明今、袁震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清代文学批评史》邬国平、王镇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中华书局1982年《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中华书局1978年《宋明理学史》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明、清卷傅璇琮、蒋寅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廖可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清诗史》严迪昌浙江古籍出版2002年《晚明小品研究》吴承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戏曲史》张庚、郭汉城戏剧出版社1980年《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王季思齐鲁书社1991年《中国散文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六、诗词学《宋词三百首笺注》上疆村民重编唐圭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7年《稼轩词长短句编年笺注》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东坡乐府编年箋注》石声淮著唐铃铃箋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詞曲史》王易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词学论丛》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中国词学理论批评史》方智范、邓乔彬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国词学史》谢桃枋著巴蜀书社2002年《词学史料学》王兆鹏著中华书局2004年《唐宋词流派史》刘杨忠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唐宋词美学》杨海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王昆吾中华书局1996年《龙榆生词学论文集》龙榆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灵蹊词说》缪钺叶嘉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唐宋词史》杨海明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金元词论稿》赵维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明词史》张仲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清词史》严迪昌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七、叙事文学《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中华书局1980年《话本与古剧》谭正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侯忠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93年《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董乃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明代小说史》陈大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宁稼雨编著齐鲁书社1996年《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刘世德等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中国小说史丛书”(共十八种)》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王国维撰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八、名著选读《山海经校注》袁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诗经今译今注》杨任之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屈原赋译注》袁梅注齐鲁书社1983年版《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庄子集释》郭庆藩辑中国书店1988年版《先秦散文选》罗根泽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史记》(校点本) 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年版《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陶渊明集译注》魏正早译注天津出版社1994年版《谢灵运诗选》叶笑雪选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搜神记》 (晋)干宝著中华书局1981年版《世说新语笺疏》 (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笺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唐诗鉴赏辞典》程千帆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唐宋诗举要》高步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王维诗选》陈贻欣注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杜甫诗选注》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李白选集》郁贤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白居易选集》王汝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出版《宋诗鉴赏词典》缪钺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宋话本选》中国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欧阳修选集》陈新,杜维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苏东坡传》林语堂著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署名王学新)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陆游选集》朱东润选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金元明清词精选》严迪昌选评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元曲选》 (明)臧晋叔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关汉卿戏曲集》吴晓铃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西厢记》(元)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著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容与堂本水浒传》 (明)施耐庵著,凌赓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西游记》(明)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金瓶梅词话》(明)兰陵笑笑生著,戴鸿森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著,章培恒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封神演义》(明)许仲琳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牡丹亭》(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明诗选》袁行霈选注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石头记》(清)曹雪芹著,红楼梦研究所编定中华书局1987年版《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聊斋志异选》(清)蒲松龄著,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水浒后传》(清)陈忱著宝文堂书店1983年版《镜花缘》(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桃花扇》(清)孔尚任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长生殿》(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清诗选》福建师大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清名家词》陈乃乾辑上海书店1982年版《方苞,刘大槐,桃鼐》陈耀东选注香港三联书店1990年版《袁枚诗选》周舸岷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近代散文选注》靳代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近代诗选》靳代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著,张友鹤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活尧著张友鹤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老残游记》(清)刘鄂著,戴鸿森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孽海花》(清)曾朴著中华书局1960年版《柳如是别传》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参考书目新祥旭考研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参考书目新祥旭考研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参考书目常用版: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新版)福建人民出版社作者: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现代史(第2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主编:王桧林副主编:郭大钧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作者:李侃等李时岳北师大版: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共四册。

专业规划新祥旭教研室对专业课解析:正是由于专业课比较复杂,只要考生认真研究专业课,把握专业课考试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专业课的复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阶段:确定专业在这一阶段,同学必须要根据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专业。

这三个重要因素是:1.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匹配程度2.对研究生专业真实的喜好程度3.对研究生专业天然的擅长程度第二阶段:进行通用知识点学习在专业确定后,关注ruc考研圈公众号还需更多时间考虑更多因素才能最终决策报考学校。

在定了专业却没定学校的这段时期,很多同学不会进行专业课学习,因为他们认为同一专业,不同学校考的不一样,在没有最终确定学校之前,无法开始学习。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因为,虽然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习内容不全相同,但只要是同属于一个专业,无论哪个学校所的考查范围,一定有20%左右的知识点是重叠的。

这不同学校都一致要求掌握的20%相同知识点,我们称之为通用知识点。

通用知识点往往是基础层面的知识点,也就是在未定学校之前就应该开始学习的专业课内容。

我们在确定专业后,就应采用特殊方案锁定通用知识点,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进行2轮预热理解与1轮初始记忆。

第三阶段:确定学校这一阶段,同学应综合多种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学校。

影响学校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你自身的考试能力。

?人民大学历年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篇末附考研复习思路。

?人民大学历年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篇末附考研复习思路。

人民大学历年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篇末附考研复习思路。

按语:中国人民大学地处京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其古代文学专业综合排行在第9名。

1、九歌5分2、董西巷5分3、荆刘拜杀5分4、花间集5分5、介绍五言诗兴起的原因和过程。

20分6、分析红楼梦围绕金钏之死的种种描写。

20分。

7、汉赋的兴起、演变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0分。

8、北山移文5分9、九辩5分10、汉书5分11、以诗为词5分12、盛唐边塞诗派5分13、永嘉四灵5分14、枚乘5分15、南词叙录5分16、结合具体具体作品论述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20分17、有人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

你如何理解这一论述。

20分18、结合作品,分析《水浒传》武松故事中武大、王婆、何九等人物的思想性格。

20分。

19、南社5分20、一捧雪5分21、冯惟敏5分22、阅微草堂笔记5分23、宝剑记5分24、简评发乎情,止乎礼。

15分25、分析自汉至唐文人拟乐府诗的发展。

30分26、由唐入宋,小说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0分27、洛阳伽蓝记5分28、大历十才子5分29、花间词人5分30、诚斋体5分31、临川四梦5分32、左传是如何描写战争的?10分33、简述骈体文的文体特征。

10分34、唐传奇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创作特点。

10分。

35、通过具体作品论述建安文人的创作特征以及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20分36、金圣叹点评水浒,称赞它“胜似史记”,这主要是从写人和叙事两方面着眼的。

请从这两方面简述你对胜似史记的理解。

20分。

37、简述东汉张衡的文学成就。

15分38、简述关汉卿的戏剧创作。

15分39、方回《瀛奎律髓》称陈子昂为“唐诗之祖”,为什么?15分40、《谏逐客书》5分41、永明体5分42、盛唐边塞诗派5分43、西昆酬唱集5分44、吴江派5分45、纳兰性德5分46、《文赋》5分47、滋味说5分48、岁寒堂诗话5分49、“兴趣”5分50、简述阮籍《咏怀诗》的主要内容10分51、简述唐代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国学院-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1999年
古代汉语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史。

专业规划
新祥旭教研室对专业课解析:正是由于专业课比较复杂,只要考生认真研究专业课,把握专业课考试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专业课的复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阶段:确定专业
在这一阶段,同学必须要根据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专业。

这三个重要因素是:
1.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匹配程度
2.对研究生专业真实的喜好程度
3.对研究生专业天然的擅长程度
第二阶段:进行通用知识点学习
在专业确定后,关注ruc考研圈公众号还需更多时间考虑更多因素才能最终决策报考学校。

在定了专业却没定学校的这段时期,很多同学不会进行专业课学习,因为他们认为同一专业,不同学校考的不一样,在没有最终确定学校之前,无法开始学习。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因为,虽然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习内容不全相同,但只要是同属于一个专业,无论哪个学校所的考查范围,一定有20%左右的知识点是重叠的。

这不同学校都一致要求掌握的20%相同知识点,我们称之为通用知识点。

通用知识点往往是基础层面的知识点,也就是在未定学校之前就应该开始学习的专业课内容。

我们在确定专业后,就应采用特殊方案锁定通用知识点,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进行2轮预热理解与1轮初始记忆。

第三阶段:确定学校
这一阶段,同学应综合多种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学校。

影响学校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你自身的考试能力。

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竞争强度不同,越好的学校越难考,你有多强的考试能力你就可以考多好的学校。

但是自己的考试能力未来能强到什么程度,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学校是那所学校,所以确定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实力。

第四阶段:进行全范围知识点学习
在报考学校确定后,同学应利用四种资料(专业招生目录、历年真题、公开指定参考书籍和内部默认学习资料)来确定专业课需要复习的全部知识点范围。

当专业课可能考查的全部知识点确定之后,考生应该将全范围知识点快速理解认知1轮,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阶段未学部分再重点理解认知2至3轮。

第五阶段:将全范围知识点划分为3至5个重要层次
在这一阶段,同学应通过三种渠道(目标硕士点研究生群体、目标硕士点导师群体和特殊资源渠道)采集信息,分析确定各部分知识点的大致考试概率,然后根据考试概率的高低将所有知识点划分为3至5个重要层次。

第六阶段:针对不同重要层次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
最重要知识点群,必须要再次深刻理解与深度记忆5至7轮,平均每个知识点解题训练不少于6道题。

较重要知识点群,应该再次理解与记忆3至5轮,平均每个知识点解题训练约4道题。

非重要知识点群,只需浏览性理解2轮,适当解题训练即可。

第七阶段:针对难点内容的集中学习
总体而言,专业课前六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中,第一阶段可以靠自己有效完成80%。

第二、三阶段只有60%的任务能靠自己有效完成,但第四五六阶段必须依靠强化课程辅导和大量外部资源才能真正学习到位。

专业课参考书目使用方法
1.走马观花法。

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一轮阅读。

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

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

目标: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

这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2.笔记法。

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再复习时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

更何况: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

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提纲挈领法。

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掌握即可,而要点串成线,线连成面。

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

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答到。

4.抽取题目法。

对各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多了,可以按照真题的出题模式给自己出一些有跨度的题,平时看的书和论文上的内容都可以融和进去。

5.回忆法。

平常学习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重点突出,不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此刻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目录来回忆复习内容,尽可能的把复习内容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本,找出遗漏的部分重点记忆。

把书本“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即整本书甚至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在脑子里系统化、归整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