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桥梁汇总
武汉桥梁汇总

武汉的长江大桥汇总1 武汉长江大桥3联9孔,公铁两用大桥,火车双线,汽车四车道。
1957年10月通车。
2 武汉长江二桥(最早斜拉桥)桥长1877米,6车道,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180米+400米+180米。
斜拉索采用高强平行钢丝。
1995年6月通车。
3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最大跨度世界第三)双塔双索面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合梁桥,主桥跨径50米+180米+618米(世界第三)+180米+50米,桥宽30.2米,6车道。
A型主塔高175米,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
设计时速80km/h。
2000年9月通车。
4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最宽深水特大型桥)主桥长964米(48+204+460+204+48),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桥面宽33.5米,双向6车道。
主塔采用分离式倒“Y”型,塔身为花瓶型薄壁墩。
2001年12月通车。
5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跨世界第八)主跨1280米双塔钢箱梁悬索桥,主跨世界第八。
桥面净宽33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km/h。
2007年12月通车。
6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跨度世界第一)双塔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径98+196+504+196+98,主跨504米,上层公路6车道(27m宽,80km/h),下层4线铁路(200km/h)。
“跨度、速度、荷载、宽度”四项第一,三片主桁、三索面;公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板和混凝土板结合体系。
2009年12月通车。
7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最大跨三塔斜拉桥)三塔斜拉桥,两主跨均为616米,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和结合梁斜拉桥。
桥宽29.5米,8车道(80km/h)。
2011年12月通车。
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长2100米(225+850+850+225),三塔四跨悬索桥,世界上首次采用主缆连续,桥宽38米,8车道(60km/h)。
2014年12月通车。
9 武汉沌口长江大桥(最宽)主桥为五跨一联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跨760米,桥宽46米,8车道(100km/h)。
武汉第四座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是武汉市内的第四座长江大桥,具有重要的交通和战略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军山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结构特点、安全设施以及环保措施,旨在展示这座桥梁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并强调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和实践意义。
军山长江大桥于2001年12月建成通车。
军山长江大桥的设计和规划始于上世纪90年代,历经多年的设计和论证,最终于2007年开工建设。
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江面宽、水流急、地质条件复杂等多种难点,但建设者们克服困难,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成功完成了建设任务。
军山长江大桥的建设成果和意义不言而喻,它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山长江大桥采用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结构,桥面宽度达到(38.8)米,高度达到37米。
桥面设计独特,采用高低不同的双曲线造型,使桥梁更加美观和实用。
墩台设计采用承台式,能够更好地承受桥梁的荷载和江水的冲击。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性,桥墩加固措施也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应用。
军山长江大桥的安全设施完备,包括防震、防风和防水设计。
防震设计采用减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措施,以减小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防风设计则通过合理规划桥塔和桥面造型,以减小风阻和风荷载对桥梁的影响。
防水设计则是通过采用高性能防水材料和严格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桥梁不受水侵蚀和损坏。
军山长江大桥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保措施的应用和实践。
采用了绿色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积极采用了节能减排技术,如太阳能发电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还采取了生态恢复措施,如植树种草等,以恢复和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军山长江大桥作为武汉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地标性建筑,其独特魅力和重要价值不言而喻。
它的建设历程展示了我国桥梁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要看到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环保措施的应用和实践更进一步体现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和实践意义。
沌口长江大桥

建设历程
2017年12月28日,沌口长江大桥通车运营2009年12月30日,武汉市有关部门开展武汉市四环线的工程可行性 研究工作。
2010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原则同意武汉市四环线建设规划方案,并对相关部门征求 意见。
2011年7月1日,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共同组织召开了武汉四环线沌口长江公路大桥段 工程可行性研究咨询会;10月30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共同组织召开了《武汉市四环线 黄家湖长江大桥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内预审会,专家组原则同意该项目采用桥梁形式过江,及原则同意主 桥采用760米双塔斜拉桥方案;11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黄家湖长江大桥更名为沌口长江大桥。
沌口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部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设计参数
沌口长江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两岸引桥、南北两座桥塔、及其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 向布置。 沌口长江大桥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沌口长江大桥桥面沌口长江大桥线路全长8.599千米,其中跨江桥梁工程部分长度为3.220千米,接线工程部 分长度为5.379千米,主桥主跨全长760米,采用(100+275+760+275+100)米的跨径布置。主梁箱梁总宽46米, 中心线处梁高4.0米,PK断面钢箱梁的扁平边箱宽13.49米,中纵腹板净间距14.75米,横隔板标准间距3.0米, 主梁标准节段12.0米。桥塔高233.7米,其中上塔柱高73.3米,中塔柱高129.3米,下塔柱高31.1米,中塔柱很 巧心的斜率为1/5.452,下塔柱横桥向的斜率为1/3.475;桥塔横桥向最宽处宽58.4米,桥塔于桥面以上高度为 192.7米,高跨比为0.253;桥塔承台高6米,塔座高3米,下设32根直径3米的桩基。全桥共240根斜拉索,索体 采用钢丝的标准强度为1860兆帕,最大索长415.2米,单根最大重量29.8吨,斜拉索梁端标准索距为12米,边跨 端部索距9米,塔端索距为2.3至2.6米。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上的一座重要的桥梁。
它的建造对于连接武汉市中心和其周边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占地面积广阔,桥梁长度达到了惊人的几千米,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桥梁之一。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于1985年动工修建,历经多年的施工,于1990年正式完工投入使用。
它的建造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接两岸的桥梁,更是对工程技术和设计能力的一次巨大挑战。
大桥的主体采用了悬索桥的设计,整个桥梁由大桥主塔、桥梁主缆、桥塔、侧拉索和桥面等多个部分组成。
天兴洲长江大桥的主塔高度达到了70多米,牵引着整个桥梁的悬索系统。
这个高大的主塔也成为了整个大桥的标志之一。
主缆则由数十根直径大的钢丝绳组成,承担着整个桥梁的重量和车辆的荷载。
桥梁的侧拉索则起到了增加桥梁稳定性的作用。
而桥面则为车辆提供了行驶的平稳路面。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不仅仅是一座交通桥梁,更是武汉市形象的一部分。
每天都有大量的车辆和行人通过这座桥梁,连接着武汉中心地区和周边的市区。
它不仅给居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江大桥的建设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沿线逐渐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和工业园区,使得周边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同时,通行便利也促进了人员的流动和货物的组织和分配,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还为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桥所在的地区风景秀丽,水天一色,成为不少游客的心仪目的地。
游客可以在大桥上欣赏到壮丽的长江景色,领略到大江大湖的宽广和雄伟。
大桥也成为了当地的旅游名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通的不断提升,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也开始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桥梁的使用年限已经达到了30年以上,一些部件和结构已经出现老化和损坏,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
此外,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也给桥梁的承载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加固。
中国桥梁大全

安华桥
安慧桥
安平桥
安庆长江大桥
安贞桥
八角桥
八里桥
巴东长江大桥
白沙沱大桥
白纸坊桥
百子湾桥
半璧桥
包头黄河大桥
包头黄河铁路大桥
保德黄河大桥
保福寺桥
宝城桥
宝山区吴淞大桥
北辰桥
北大之桥
北海之桥
北京大学校友桥
北京立交桥
北太平桥
北洋大桥
北运河之桥
北碚东阳嘉陵江大桥
上海长江大桥
上海长寿路桥
上海成都路南北高架桥
上海奉浦大桥
上海福建路桥
上海古北路桥
上海海防路桥
上海河南路桥
上海恒丰路桥
上海沪杭外环铁路桥
上海华江路桥
上海黄渡钱家桥
上海纪淞路桥
上海嘉松公路桥
上海江宁路桥
上海郊环线桥
上海凯旋路桥
上海立交桥
上海卢浦大桥
上海普济路桥
上海祁连山南路桥
上海强家角渡桥
上海强家角渡桥
上海强家角渡桥
上海强家角渡桥
上海轻轨明珠线桥
上海山西路人行便桥
上海四川路桥
上海松浦大桥
上海松浦三桥
上海外白渡桥
上海外环线桥
上海外青松公路桥
上海威宁路桥
上海乌镇路桥
上海吴淞路闸桥
上海武宁路桥
上海西藏路桥
上海西康路桥
上海校园桥
上海徐浦大桥
双井桥
水福桥
四方桥
四公里立交桥
四海桥
武汉城市建设之桥梁综述

武汉城市建设之桥梁综述
熊康 武汉外国语学校
摘要:由于地处两江交汇点,再加之以东湖为代表的众多湖 泊,武汉素来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在武汉,长江和汉 江交叉纵横,众多湖泊星罗棋布,使得武汉市的桥梁建设势在必 行。近年来,武汉市桥梁建设成绩斐然,迄今为止已建成了八座长 江大桥和八座汉江大桥,另外还有三座长江大桥正在修建之中。 这些桥梁谓是各具特色,别具一格,成为了武汉市一道靓丽的风 景线,武汉也因此被誉之为“桥梁博物馆”。本文着重对武汉市已 经建成的主要桥梁进行综述,包括长江桥、汉江桥、楚河桥和东湖 桥。
民族特色。同时,为了纪念建桥英雄的丰功伟绩,在正桥的两端也 建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桥头堡,内部陈列着大桥建设人员的泥塑, 使游客在感受万里长江第一桥宏伟气势的同时,也能够对大桥背 后的建设者多一份了解。大桥的附属部分建设有 6 米高的纪念碑 以及游客观光台,其中纪念碑上雕刻有碑文,详细记录了大桥的建 设历史和精神。大桥的设计在当时使用了创新性的基础结构和施 工技术,即大型管柱基础和管柱钻孔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大桥的 承载设计,同时也方便了桥墩的修建。
2)武汉长江二桥 武汉长江二桥,是武汉长江上第 2 座大桥,其建成缓解了武汉 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局面,与长江一桥共同组成了三镇的交通内环 线。长江二桥修建在长江一桥下游 6.8 公里的位置,始于汉口黄浦 路,止于武昌徐东路。大桥在 1991 年开始动工建设,由中铁大桥 工程局勘测设计院设计,并于 1995 年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二桥全长 3971.4 米,不同于长江一桥,武汉长江二桥 是一座 6 车道公路桥,是长江上首座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斜拉 桥。桥面宽度为 26.5 米,正桥两侧分别设有 1.75 米宽的人行过道, 并以栏杆作为防护结构。大桥以 400 米跨度的斜拉桥为中心,由 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不等跨单腿连续钢构和连续梁三部分 组成,其中斜拉桥为大桥的主体部分。大桥整体采用曲线设计,斜 拉桥中心为桥体的最高点,两侧部分高度逐渐降低,形成了彩虹式 的结构。斜拉桥采用 400 米双塔结构,是大桥的主通航孔,并由 392 根缆索为桥体提供拉力,配合以 17 个桥墩,共同组成了长江二 桥的支撑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主体部分两侧分 别设计了跨径为 125 米+130 米+83 米的不等跨单腿连续钢构;在 大桥北侧浅滩上则采用了 7 个跨径为 60 米的连续梁,使得大桥形 成了多个大小不一的通航孔,大型轮船过大孔,小型船只过小孔, 各行其道。其中主塔基础施工采用大型双壁钢围堰,基础钻孔桩 直径 2.5 米,钻入砾岩层深度达到 27 米。 武汉长江二桥的建成刷新了多个世界记录,进一步彰显了我 国在桥梁建设方面的实力。大桥的竣工通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了长江一桥的交通压力,是武汉南北通道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极 大地促进了武汉市的经济发展。 3)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是武汉长江上第 3 座大桥,修建在长江 一桥上游 8.6 公里的位置,始于洪山区青菱乡,止于汉阳江堤乡。 大桥在 1997 年开始动工建设,同样是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
武汉市内的第五座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是武汉市内的第五座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作为连接湖北武汉新洲区与阳逻开发区的重要通道,不仅是武汉市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上的一座重要桥梁。
该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市交通建设、增强国防交通保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7年,阳逻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主跨1280米,是当时中国第四大跨度悬索桥。
阳逻长江大桥的建设初衷是为了缓解长江两岸的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同时加强新洲区与阳逻开发区的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团队由国内知名建筑企业承担,经过多个部门的协作,最终完成了这座壮观的跨江大桥。
在施工阶段,建设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确保了桥梁的施工质量。
监理团队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确保桥梁的安全和质量。
在验收阶段,专业技术人员对桥梁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评估,确保桥梁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
在阳逻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采用了许多技术创新和先进的应用。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桥梁结构设计的创新,采用了独特的悬索桥结构形式,使桥梁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施工工艺和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应用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精准和高效。
为了确保阳逻长江大桥的长期使用安全和寿命,养护管理至关重要。
未来,相关部门将加强对桥梁的监测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桥梁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养护团队将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对桥梁进行全面的维护和保养。
同时,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机制也将建立完善,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桥梁的安全。
阳逻长江大桥的建设成果展示了我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实力和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交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阳逻长江大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我国桥梁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武汉的八座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在当时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
大桥建成后举世瞩目,先后接待了156个国家的党和领导人道大桥参观、视察。
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武汉长江二桥又称武汉长江公路桥,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大桥全长3227.4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为180米+400米+180米,宽26.5米,设6车道,H型主塔高153.6米,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
该桥于1994年底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二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游6.8公里处,大桥北起汉口黄浦路三层立交桥,跨越长江至武昌徐东路,日通车能力5万辆。
该桥于1991年开始兴建,1995年6月通车。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是武汉的第三座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8.6公里处,全长3586.38米,于1997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9月8日正式通车,工程总投资11亿元。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栓焊结构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合的斜拉桥,最大跨度为618米,为世界第三大桥,它是武汉88公里中环线上的重要跨江工程。
白沙洲大桥的建成,使107、316、318等国道由"瓶颈"变通途,大桥重大意义——打通武汉三环的两座桥梁之一。
军山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西南郊,是京珠、沪蓉两条国道主干线跨越长江的共用特大桥梁。
桥址位于武汉市西南郊,武汉关上游28公里处,是武汉第4座长江大桥,同时也是188公里的武汉外环高速公路的其中一座长江大桥。
全长4881.178米,主桥为半漂浮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长964米。
桥面净宽33.5米,引道宽35米,双向六车道。
项目概算投资13.005亿元。
大桥于1998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2001年12月15日建成通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的长江大桥汇总
1 武汉长江大桥
3联9孔,公铁两用大桥,火车双线,汽车四车道。
1957年10月通车。
2 武汉长江二桥(最早斜拉桥)
桥长1877米,6车道,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180米+400米+180米。
斜拉索采用高强平行钢丝。
1995年6月通车。
3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最大跨度世界第三)
双塔双索面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合梁桥,主桥跨径50米+180米+618米(世界第三)+180米+50米,桥宽30.2米,6车道。
A型主塔高175米,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
设计时速80km/h。
2000年9月通车。
4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最宽深水特大型桥)
主桥长964米(48+204+460+204+48),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箱梁斜拉
桥,桥面宽33.5米,双向6车道。
主塔采用分离式倒“Y”型,塔身为花瓶型薄壁墩。
2001年12月通车。
5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跨世界第八)
主跨1280米双塔钢箱梁悬索桥,主跨世界第八。
桥面净宽33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20km/h。
2007年12月通车。
6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跨度世界第一)
双塔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径98+196+504+196+98,主跨504米,上层公路6车道(27m宽,80km/h),下层4线铁路(200km/h)。
“跨度、速度、
荷载、宽度”四项第一,三片主桁、三索面;公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板和混凝土板结合体系。
2009年12月通车。
7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最大跨三塔斜拉桥)
三塔斜拉桥,两主跨均为616米,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和结合梁斜拉桥。
桥宽29.5米,8车道(80km/h)。
2011年12月通车。
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主桥长2100米(225+850+850+225),三塔四跨悬索桥,世界上首次采用主缆连续,桥宽38米,8车道(60km/h)。
2014年12月通车。
9 武汉沌口长江大桥(最宽)
主桥为五跨一联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跨760米,桥宽46米,8车道(100km/h)。
预计2017年底通车。
10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世界跨度第二悬索桥)
双层公路桥,上层6车道快速路,下层6车道城市主干道。
主跨1700米,钢桁架主梁,混凝土桥门架塔。
预计2019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