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

合集下载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支气管:支气管是肺内的管道结构负责将空气引入肺组织。在CT图像上支气管 表现为低密度的管状结构。
肺炎:CT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肺部出现斑片状或云絮状阴影
肺结核:CT表现为肺部出现结节状或斑片状病灶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病灶或钙化
肺癌:CT表现为肺部出现结节状或肿块状病灶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内部密度不均 匀
监测疾病进展:通过定期进行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检查可以监测病情的进展情况为调整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手术效果: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可以评估手术效果帮助医 生判断手术是否成功。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在肺气肿诊断中的进展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剖在肺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冲和移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肺部:CT图像上可见肺组织呈现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并随着呼吸运动而变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纵隔:纵隔位于两肺之间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结构如心脏、大血管、气管 等。在CT图像上纵隔的形态和位置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肺门:肺门是肺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结构由血管、支气管和淋巴结组成。在CT图 像上肺门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的结节或肿块。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标题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 剖的定义:利用CT技 术对肺部和纵隔进行 断层扫描生成图像以 便观察和分析肺部及 纵隔的结构和病变。
添加标题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 剖的应用:在医学影 像诊断、介入治疗和 手术导航等领域有广
泛应用。
添加标题
肺部及纵隔CT断层解 剖的成像原理:利用X 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 肺部和纵隔进行逐层 扫描生成二维图像再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生

断层解剖—头部断层(医学影像解剖学)

断层解剖—头部断层(医学影像解剖学)

断面特征: 椎间盘前后左右均有椎体断面,钩椎关节位于
椎间盘两侧,椎间管明显,内可见脊神经走行,关 节突关节明显,棘突分叉。
关键结构: 钩椎关节、椎间管、关节突关节、脊髓
参考指南
一、中国解) 二、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四、中山大学解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五、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刘树伟 山东科学技术 出版社
经第3、4颈椎间横断层
关椎 脊 第

节动 髓 3
突脉





关 节 突
椎 动
脊 髓

第 3 颈




经第3、4颈椎间横断层
下椎 棘蛛 上
关间 突网 关
节管
膜节

下突

下 椎棘蛛
关 间突网
节管



上 关 节 突

经第3、4颈椎间横断层
椎椎钩 弓间椎 板盘关

椎椎 钩 弓间 椎 板盘 关

经第3、4颈椎间横断层

断层解剖重点总结

断层解剖重点总结

断层解剖重点总结1. 引言断层是地壳中的一种结构,由于地壳的运动引起的断裂或滑动形成。

在地质学和地震学中,断层解剖是研究地表以上和地表以下断层的構造、性質和運動的一門學科。

本文将总结断层解剖的一些重点知识和基本概念。

2. 断层的分类按照形成方式和造成的位移不同,断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正断层正断层是指断裂面以倾斜方式下降,上块向上推起,属于张应力的结果。

正断层的产生常与地壳的延展运动有关,例如裂谷的形成。

逆断层是指断裂面以倾斜方式上升,上块向下倾斜,属于压应力的结果。

逆断层常与地壳的挤压运动有关,例如山脉的抬升。

2.3 水平断层水平断层是指断裂面平行于地表,形成的位移主要是水平方向的。

水平断层常见于平稳地壳运动条件下的构造活动。

2.4 活动断层与休眠断层根据最后一次运动的时间,断层可以分为活动断层和休眠断层。

活动断层指最近一次有运动的断层,而休眠断层指已经进入休眠状态的断层。

3. 断层构造解剖断层构造解剖是通过对断层表现的观察和解释来研究断层的性质和运动特征。

断层面是指断层两侧岩石断裂分离的面,是断层的基本构造特征之一。

断层面可以呈倾斜、推断、滑断等不同形态。

3.2 断层带断层带是指由一系列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断层构成的带状构造,常见于大规模的断裂构造。

断层带通常具有同一方向和相似的位移特征。

3.3 断层断壁断层断壁是断层两侧岩石的裂口,是断层的表现之一。

通过观察和测量断层断壁的特征,可以推断出断层的位移和形成方式。

4. 断层的应用断层解剖不仅对于地质学和地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4.1 地质勘探断层解剖在石油、煤炭等矿产勘探中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断层的解剖,可以了解断层带内的岩石性质、裂隙分布等,进而指导地质预测和资源开发。

4.2 地震预测断层解剖对于地震的研究和预测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断层运动特征和断层带的分布,可以预测地震活动的可能区域,并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

断层解剖的分析报告

断层解剖的分析报告

断层解剖的分析报告引言断层解剖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通过对地壳中断层的形态、构造和运动进行分析,揭示了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的规律。

本文将针对断层解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1. 断层解剖的概述断层是地球表面或地球内部岩石体系中的一种构造形式,它由于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而产生。

断层解剖是对断层进行详细解剖和分析的过程,包括断层的形态特征、构造特征以及断层的运动情况。

1.1 断层的形态特征断层的形态特征包括断层面的形状、倾角以及断层面上的构造特征等。

根据断层面的形态,断层可以分为平面断层、倾斜断层和正断层等不同类型。

根据断层面的倾角,断层可以进一步分为高角度断层和低角度断层。

根据断层面上的构造特征,断层可以细分为走滑断层、逆冲断层和正断层等。

1.2 断层的构造特征断层的构造特征是指断层发育的构造性质,包括断层面上的断层面滑移、断层带中的断层断裂以及断层周围的构造变形等。

断层面上的滑移可以分为水平滑移和倾斜滑移。

断层带中的断层断裂可以是单一的断层断裂,也可以是多级的断层断裂。

断层周围的构造变形包括破碎带的形成、褶皱的产生等。

1.3 断层的运动情况断层的运动情况是指断层发育过程中的运动变化和运动速率等。

断层可以发生水平滑移、倾斜滑移、正断层运动和逆冲断层运动等不同类型的运动。

断层运动可以通过断层面滑移的位移以及断层面上的构造形变来分析。

2. 断层解剖的方法断层解剖是通过对现场断层进行观测和测量,结合地质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等手段,探索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的规律。

断层解剖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察记录、测量和采样、地质剖面构建以及实验室分析等。

2.1 现场观察记录现场观察记录是断层解剖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断层形态特征的描述、断层面上的构造特征的记录以及断层周边的地质构造的观察等。

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可以获取断层解剖的原始数据。

2.2 测量和采样测量和采样是对断层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断层面的形态特征和构造特征,可以获得断层的倾角、滑移量等参数。

解剖学中的断层解剖学

解剖学中的断层解剖学

解剖学中的断层解剖学断层解剖学是一种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的方法,通过叠加层面图像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解剖信息。

本文将介绍断层解剖学的原理、应用以及其对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一、断层解剖学原理断层解剖学基于断层成像技术,采用了X射线、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方法,通过对人体进行层面成像,获得连续的解剖信息。

详细而言,断层解剖学依靠射线经过人体后的吸收程度来获取图像信息,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图像进行处理和叠加,形成层面图像。

二、断层解剖学的应用1. 临床诊断:断层解剖学在临床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断层解剖学的图像,医生可以获取更加清晰和准确的人体解剖信息,从而辅助诊断。

例如,在肿瘤诊断中,通过断层解剖学可以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2. 教学工具:断层解剖学为医学生和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工具。

通过观察断层解剖学的图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解剖学专业素养和临床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方法:断层解剖学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

研究者可以利用断层解剖学的图像进行人体解剖学的定量分析,探索解剖学与生理学、病理学等领域的关系。

这为深入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直观的研究手段。

三、断层解剖学对医学的重要意义断层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进行诊断和手术规划,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断层解剖学的发展也为解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思路,推动了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总结:断层解剖学作为一种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的方法,通过层面成像技术为医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它的原理简明扼要,应用广泛,同时对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断层解剖学将会在医学领域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断层解剖重点总结

断层解剖重点总结

断层解剖重点总结断层解剖是地质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地壳变形的主要手段。

断层是地壳中的一种构造性裂缝,通过研究断层的形成、演化和特征,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地壳变形的机制以及构造运动的历史和规律。

在地质学、地震学、石油地质学等领域中,断层解剖是进行地质构造分析和地震预测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对断层解剖的重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断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断层的定义:断层是地壳中的一种构造性裂缝,是岩石断裂和错动的表现,是地壳变形的主要形式之一。

2.断层的分类:按照断层面的倾角和错动的方向,断层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正断层(normal fault):顶板向下相对于底板错动,断层面倾角小于45°,大部分形成于张力环境下。

逆断层(thrust fault):顶板向上相对于底板错动,断层面倾角大于45°,大部分形成于挤压试力环境下。

走滑断层(strike-slip fault):两个对错断层面平行的断层,错动主要为平行于断裂面,形成于剪切环境下。

按照错动的方向可分为右旋走滑断层和左旋走滑断层。

二、断层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过程1.断层形成机制:断层的形成主要与地壳的构造应力和岩石的力学性质有关。

长期以来,地球内部的构造应力和岩石的变形不断积累,当应力达到岩石的承载极限时,岩石就会发生断裂和错动,形成断层。

2.断层的发育过程:断层的发育过程通常分为断裂形成、断裂演化和断裂活动三个阶段。

断裂形成阶段:构造应力集中引起岩石产生裂隙,裂隙扩展形成断裂面。

断裂演化阶段:断裂面上发生剪切滑动,形成突起和凹陷的金字塔状断裂形貌。

断裂活动阶段:断裂面上的错动不断积累,沿断裂面向上或向下发展,造成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

三、断层的特征和识别方法1.断层的特征:断层通常表现为地层间的位错、位移、断裂面、变形带、破碎带等特征。

位错:沿断层面两侧的地层错动相对于彼此的位移。

位移:位错的量,可以用位移矢量表示。

断层解剖实践教学(3篇)

断层解剖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断层解剖学是医学影像学、放射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课程。

断层解剖实践教学是断层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断层解剖学知识。

本文介绍了断层解剖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断层解剖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断层解剖学;实践教学;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引言断层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在断层面上相互关系的学科。

随着医学影像学、放射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断层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断层解剖实践教学是断层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断层解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断层解剖实践教学的目的1. 使学生掌握断层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医学影像学、放射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兴趣。

三、断层解剖实践教学的内容1. 断层解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

2. 断层解剖图谱、模型、实物标本的观察和解析。

3. 断层影像图片的分析和解读。

4. 临床病例的断层解剖分析。

5. 实验室断层解剖操作技能的训练。

四、断层解剖实践教学的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断层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图谱、模型、实物标本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对断层解剖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演示法:教师进行断层解剖操作演示,学生观察并记录操作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断层解剖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学生针对实践操作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总结、点评。

5.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临床病例,学生分析病例的断层解剖特点。

五、断层解剖实践教学的注意事项1.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安全操作,防止学生受伤。

断层解剖试题及答案

断层解剖试题及答案

断层解剖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断层解剖学中,断层是指:A. 组织结构的断裂B. 组织层次的划分C. 组织结构的连续性D. 组织结构的不连续性答案:D2. 在断层解剖学中,断层平面与人体长轴的关系是:A. 平行B. 垂直C. 斜交D. 任意角度答案:C3. 断层解剖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器官的形态B. 器官的位置C. 器官的功能D. 器官的微细结构答案:C4. 断层解剖学中,断层图像的获取主要依靠:A. 显微镜B. 断层扫描C. 磁共振成像D. 超声波成像答案:B5. 断层解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不包括:A. 医学教育B. 疾病诊断C. 手术规划D. 药物研究答案:D二、多选题1. 断层解剖学中,断层图像可以显示的结构包括:A. 骨骼B. 肌肉C. 血管D. 神经答案:A, B, C, D2. 断层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尸体解剖B. 影像学检查C. 计算机模拟D. 组织学检查答案:A, B, C3. 断层解剖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包括:A. 提供三维图像B. 减少手术风险C. 辅助疾病诊断D. 促进医学教育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断层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在不同断层上的形态和位置的科学。

(对)2. 断层解剖学只关注组织结构的宏观形态,不涉及微观结构。

(错)3. 断层解剖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直接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对)4. 断层解剖学中的断层图像都是通过尸体解剖获得的。

(错)5. 断层解剖学在医学教育中主要用于理论教学,不涉及实践操作。

(错)四、简答题1. 简述断层解剖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作用。

答案:断层解剖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人体结构的精确三维图像,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和治疗评估。

此外,它还为医学教育提供了直观的教学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结构。

2. 描述断层解剖学在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答案:在手术规划中,断层解剖学通过提供精确的组织结构图像,帮助外科医生了解病变位置、周围组织关系以及可能影响手术的关键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断层解剖学
江苏大学医学院
姜平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定义及其 地位
定义:人体断层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是研究人体正常断 面形态结构、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 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断层影像解剖学有三个特点:一是 能保持机体结构于原位的状态下, 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 关系;
Table 2
Voxel-Based Contrast for the Whole Cohort (22 MDD Versus 22 Matched Controls).
RegionMNI coordinates at peak differencet (p) values at peak differenceCluster size(# voxels)FA group differences which met the 9voxel cluster requirement in the primary a priori areas of evaluation (AOEs)R. VTA/SN11.5 −19.2 −13.63.56 (0.000929)*17L. MFB/LNH−9.5 −3.9 −11.8−3.20 (0.00264)†9FA group differences which met the 27voxel cluster requirement in the secondary a priori AOEsR. ACC wm19.2 32.7 −4.7−3.79 (0.000472)†35R. DLPFC wm (superior fr. gyrus)18.3 26.5 49.5−4.00 (0.000252)†27L. DLPFC wm (superior fr. gyrus)−13.3 23.1 44.1−4.01 (0.000245)†55L. DLPFC wm (middle fr. gyrus)−38.6 26.0 31.5−3.20 (0.00262)40L ACC/PAC wm−9.5 38.5 17.0−3.49 (0.00113)33FA group differences which met the 81-voxel cluster requirement in other regionsL. PMC wm (SLF3)−43.9 0.0 18.9−4.50 (0.000052)†81R. PMC wm (SLF3)45.5 0.0 17.0−4.15 (0.000160)134L./midline CC−4.7 5.3 22.5−3.56 (0.000937)98R. CCtx wm30.6 −57.5 2.65.54(0.0000018)*83L. CCtx wm−21.0 −60.1 2.74.29 (0.000102)99Positive t values indicate FA values were elevated in MDD subjects relative to control subjects; negative t values indicate FA values were reduced in MDD subjects relative to control subjects. p values are reported uncorrected; symbols indicate significance and trends at the corrected threshold.
握正常断面的器官形态、位置及 毗邻关系,为正确辩认和识别临 床各科影像学检查奠定形态学基 础,
同时也从断层角度加深理解已学 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知识; 为外科学手术入路、针灸定位和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提供依据。所 以学习断层解剖学,掌握其正常 人体断层形态,对于疾病的影像 诊断和外科学手术治疗都有着非 常重要的意义。
医学的两种CT技术,由于它们都是对从病人体内 发射的γ射线成像,故统称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术(..
. 而γ射线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等过程又取决 于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细胞功能、数量、代谢 活性等因素,主要是反映人体的功能状态。
XXV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rebral Blood Flow, Metabolism, & Function, and 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antification of Brain Function with PET | Barcelona, Spain, May 25-28, 2011
等)后,其代谢率增加,血管扩张,血流量
明显增加,即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而局部氧
耗量却增加不明显,比较不同刺激条件下脑 区BOLD信号强度就可以获得相应激活脑区 的功能成像图。
如用记忆刺激的方法,观察脑结构的激 活区。目前主要用于研究中,观察疾病
后的功能改变。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可用 于临床的诊断。
6.扩散张量成像(DTI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2.通过体积的测量比较,反映一些疾病的变 化。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与临床应用前景
3.通过三维重建,观 察他们形态变化的特 点与疾病的关系。
4.通过多个结构的三 维重建的关系,观察 彼此的关系,为手术 提供基础。
三维重建的步骤
1.通过扫描从工作站获得所需的图像,经存 盘后转入个人计算机.
三、火棉胶切片技术
四、激光共聚焦技术
五、断层影像技术:超声,光学成像,CT, MRI,该技术能够清晰显示人体在生命状态下的
结构,尤其是MRI显示的结构更加清晰。
六、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与临床应用前景
六、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技术: 现代化设备 使显示各种形式组织结构越来越清晰,此外 分析软件、三维重建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 现用MRI、CT等设备已能清晰显示人体微小 结构,并能够进行三维重建。1. 对人体进行 全面的调查,进行体积的分析和形态的分析, 提出一套正常人体数值。
鼻旁窦所确定的阈值
蝶窦三维重建制作过程图
4、影像融合技术(image fusion)
目前,医学图像可以分为解剖图像和功能图像两 个部分。解剖图像主要描述人体形态信息,包 括X射线透射成像、CT、MRI等,功能图像主要 描述人体代谢信息,包括PET、SPECT、fMRI 等。多种成像模式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互补性, 为了综合使用多种成像模式以提供更全面的信 息,常常需要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整合的第 一步就是使多幅图像在空间域中达到几何位置 的完全对应,这一步骤称为“配准”。整合的 第二步就是将配准后图像进行信息的整合显示,
2.一般采用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的三维 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软件,
3.计算前首先确定阈值, 3. 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方法逐层勾画所测的
器官结构. 全部完成勾画后,进行三维重 建。
4.由重建的模型中自动给出相应器官的体 积.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与临床应用 前景
。据报道精神类疾病会引起脑的某些结构缩 小,究竟是那些结构缩小它们与发病机制 有什么关系,是否可以作为我们的诊断的 依据等,为我们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如我 们研究正常与老年人海马、正常与抑郁症 的海马体积的差异性,探讨抑郁症的发病 机制,探讨抑郁症的脑影像学诊断。
5.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6.IfM,fRMI 是R目I 前) 人们用MR方法研究大脑皮层
功能活动的最主要方法,称functional MRI (fMRI)。其根本点就是利用大脑皮层功能区 进行特定的刺激,造成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血氧增强效应 ( blood-oxygen leveldependent ,BOLD )而表现为相应激活反应 的图像。 fMRI可以记录大脑神经活动引起 的BOLD信号变化,当局部脑皮质在经特定 的任务刺激(如感觉、运动、神经心理测试
T1和T2加权像:组织内氢原子重新排列产生磁化矢量。磁 化矢量恢复过程称为驰豫,所用时间分别称为T1和T2, T1加权像中脂肪为白色高信号,水为黑色的低信号:T2加 权像水及水肿组织为白色高信号,脂肪为暗灰色。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与临床应 用前景
一、冰冻切片技术
二、塑化切片技术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brain imaging BrainPET 1 Scanners, Tracers and Quantification
BrainPET 2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Symposium 11: Pathophysiology of White Matter in CNS Disease
二是通过对连续断层的追踪,借助 于计算机三维重建进行人体结构的 定量分析,如能测量人体某结构的 体积,并通过三维重建模型,观察 人体某结构的形态。
三是该学科的产生为适应X线断层 成像(CT)、超声和磁共振扫描 (MRI)等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的而发展的,是解剖学与影像学相
结合的边缘学科。也是临床上的广 泛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
这一步骤称为“融合”。通过影像融合技术 能够反映人体功能和代谢特点的结构定位。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与临床应用 前景
5、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 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核
该技术活体地勾画脑白质主要纤维的解剖结 构图,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白质纤维的走向。
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是目前在活体上测量水
分子弥散运动与成像的唯一方法。弥散成像技 术使MRI对人体的研究深入到了更微观的水平 。 目前最常使用的MRI弥散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弥 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主要反映纤维的传导速度,如比较抑郁 症病人的与海马相联系纤维的传导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