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的危害分析与防治研究

合集下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研究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研究
4 结 语
( 1 ) 由地 质构造条件决定 。当斜坡的土体和岩体被切割成 不连续 的状态时 , 会发生 山体下滑现象。同时 , 土体的构造 面如 果被雨水长期 冲刷 , 就会为水流进入斜坡提供 了通道 。山体 的 节理 、 裂隙 、 层面 以及断层发育处较为容易发生 山体滑坡。 ( 2 ) 由地形地貌条件决定 。当地 貌满足一定 的条件 , 具有 定坡 度的斜坡才 有可能发 生山体滑坡 。对于一般 开阔 的地 段, 例如江河湖海等地区 的斜坡 , 开 阔的公路 、 铁路 以及工程建 筑 的边坡位置 , 坡度介于 1 0 度和 4 5度之 间, 中间地势平缓 , 上 下较为 陡峭 , 上坡 为环形坡形 , 比较容 易发生 山体滑坡。 2 . 2 人类 活动 引发 滑 坡 人们 长期 的工程建设 也给 山体滑坡发 生埋下 了隐患 。例 如, 人们开挖坡脚 、 修建公路以及开凿水渠等行为 , 在 一定 程度 诱发 了山体滑坡 。 ( 1 ) 开挖坡脚 。人们常常经常性修建公路 、 铁路 , 建厂建房 等, 对 山脚进行开挖 , 使得 山体下部分失去 了支撑部位 , 进而导 致了山体滑坡 的产生 。
2 山体 滑坡 产 生 原 因 2 . 1 地质地貌条件
免 山体下滑。 根据这一治理思想 , 我们采用了减载压脚措施 , 也 就是在坡体的 中下部( 驱滑段 ) 削减一下土石 , 将其压在 坡体 的 中上部 ( 阻滑段 ) , 用来增大抗滑力 , 减少下滑力 。 关于土方的多 少。 是由滑坡压脚 的稳定性来决定 。 3 . 2 挡土墙支挡措施 在滑坡治理工程 中, 挡土墙是较为常见 的一种 治理措施 。 挡 土墙 可以采用片石 、 块石或 者条石等材料 制成 , 可 以是 浆砌 抗滑 挡土墙 、 混凝 土抗滑挡土 墙 、 钢 筋石笼抗 滑挡土墙 和木头 框架 石笼抗滑挡土墙 。最为常见 的是块 ( 片) 石浆砌抗 滑挡土 墙。 挡土墙一般建在滑坡前缘 , 用来阻止滑坡滑动。 挡土墙 的设 计是根据 阻挡滑坡推力大小来进行设计 的,只要设计合理 , 就 可以有效地阻挡滑坡下 滑 , 避免山体 滑坡 的发生。 3 . 3 格构梁+ 预应力锚索或锚杆抗滑措施 在 近十多年 的发展历程 中 . 格构梁+ 预应力锚索锚 杆抗 滑 工程应运 而生 。这是一项复合结构抗滑工程 , 主要适用于滑坡 前缘教陡 的地形 ,主要包括格 构梁和预应力 锚索或锚杆 两部 分。其 中格构 梁由钢筋混凝 土现浇 的 , 嵌入地面 以下与地表平 行, 锚索施加的位置就是格构梁与地面相交点。预应力锚索或 锚杆的下端应 该深入滑动面以下 8至 l 0米 ,最好嵌入到岩石 里。该治 理工程较 为复杂 。 具体的设计方法要根据现场的实际 情况来定 。

山区滑坡灾害隐患排查与防范方案

山区滑坡灾害隐患排查与防范方案

山区滑坡灾害隐患排查与防范方案引言山区滑坡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给山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为了减轻滑坡灾害对山区居民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滑坡灾害隐患排查与防范。

本文分析了山区滑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滑坡隐患排查与防范方案。

一、山区滑坡灾害的成因与危害1.1 成因山区滑坡灾害的成因很多,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震、降雨等因素。

在地质构造方面,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质构造松散,易于滑动;而地震活跃频繁的地区常常引发滑坡灾害。

此外,降雨是滑坡灾害的主要诱因,特别是长时间、强降雨容易造成山区滑坡。

1.2 危害山区滑坡灾害对居民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滑坡导致的房屋倒塌和道路中断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不便,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其次,滑坡还会导致土地沉降和水资源污染,破坏农作物种植和灌溉系统,对当地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此外,滑坡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植被丧失,加剧生态恶化。

二、山区滑坡灾害隐患排查2.1 野外勘察对于山区滑坡灾害的隐患排查,首先需要进行野外勘察。

勘察人员需要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历史上发生过的滑坡事件和滑坡发生的特征。

同时,应利用遥感技术和地质勘探手段,分析地质构造和滑坡形成的原因,准确掌握滑坡隐患的分布情况。

2.2 技术手段支持山区滑坡灾害的隐患排查还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

目前,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已经在滑坡灾害监测中得到应用。

利用无人机对山区进行全方位监测,可以高效地发现滑坡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三、山区滑坡灾害防范方案3.1 加强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可靠的滑坡灾害预警系统是山区滑坡灾害防范的重要手段。

预警系统应该包括监测设备的安装和信息传输的建设,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滑坡的发生情况传递给相关部门和居民,以便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

3.2 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山区滑坡灾害的防范工作需要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对滑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背景山体滑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山体内部发生移动而导致的大规模山地灾害,其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

山体滑坡常常伴随着土石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影响着沿岸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发展。

危害1.人员伤亡。

山体滑坡常常带来大量的岩石、土壤和水流,卷走和淹没人们的家园和生存设施。

在严重的山体滑坡事故中,人员伤亡往往不可避免。

2.经济损失。

滑坡灾害会对附近的交通、电力、给水等设施造成严重影响,给当地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生态环境破坏。

山体滑坡会严重破坏原生态环境,导致土、水、气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影响因素1.岩层和地形。

不同的岩层和地形对山体滑坡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有很大影响,例如脆弱的岩石和陡峭的峭壁容易造成山体滑坡。

2.水分。

水分对于山体滑坡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水分多的山坡更容易滑坡,而且通常滑坡也会伴随着大量的水流。

3.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也会对山体滑坡造成影响,例如气温的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剧了山地滑坡的风险。

应对措施1.监测预警。

加强对山体滑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将其纳入到应急管理体系当中,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避灾搬迁。

对于比较危险的地方,可以考虑采取避灾搬迁的措施,尽量避免损失和人员伤亡。

3.工程治理。

对于已经发生滑坡的地方,可以采取一些工程措施进行土石方治理。

例如使用支撑工程等技术手段。

4.生态保护。

通过生态保护,减缓山体滑坡的发生。

例如大力发展植被,加强林草系统建设,提高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结论山体滑坡是常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其危害程度极大,给附近的居民和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

为了减轻这种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对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对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对于山体滑坡而言,危害性较大,是影响力较大的地质灾害,阻碍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体滑坡的危害,探讨了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应对山体滑坡的对策。

标签: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成因;治理措施前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山体滑坡发生的几率增高,很多山体滑坡的发生都源于人为,主要是矿山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建筑规模的扩大。

正是这些行为的发生,促使坡体、自然地质环境以及水文都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变化,不利于实现坡体的稳固状态,诱发山体滑坡,给整个环境造成威胁,引发较大的经济损失。

1对山体滑坡危害性的介绍对于山体滑坡而言,主要集中在山地和丘陵,危害较大,与地震等灾害具有同样的影响力。

在我国,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具有较多的地理地貌,使得山体滑坡发生的几率较高,面积较广,高发地为西北和西南的山区。

如果山体滑坡发生,很大山体的滑动的威胁会长期存在,具有缓慢的特征,发生的时间具有间歇性。

对于已经滑坡的山体,规模不同,从几百立方米到几十万立方米不同。

一旦山体滑坡十分严重,对损毁整个山体周围的民宅,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山体滑坡如果成片发生,那么堰塞湖会发生,造成河流阻断,农田和森林被大面积破坏,给经济、财产、人员造成巨大损失。

2引发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2.1地质地貌的影响对于山体滑坡而言,地质方面的原因主要源于地质构造。

如果山体斜坡的土体或者岩体遭到切割,呈现不连续的状态,那么极其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的产生。

另外,如果遭到较大范围雨水的冲刷,水道产生,山体的诸多位置遭受侵蚀,如裂缝、断层等,也很容易诱发山体滑坡的产生;地形地貌也会是诱发山体滑坡的又一原因。

山体所处地形和地貌达到一定的状态,也会导致滑坡的发生,如,山体坡度过大,抑或是雨水规模较大等。

对于地势平坦的位置,主要是河流的斜坡、公路边坡等位置,坡度控制在45度以内,中部位置地势不高,下坡陡峭,上部呈现环形,这也给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山体滑坡是暴雨或淫雨使山体不堪重负,由山体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

造成山体滑坡可以是第四纪残坡积物,也可以是风化的基岩。

近几年来,山体滑坡险情频繁。

山体滑坡一旦发生,不仅造成滑坡体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而且泥石流将危及一定范围内的房屋、交通、人员安全,面对山区地质灾害抢险救援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一、山体滑坡的危害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

2001年1月17日凌晨1时20分,重庆市云阳老县城背靠的五峰山发生大面积滑坡,整个滑坡持续约5个小时,至17日凌晨6时许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滑坡总体方量约为5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00多万元以上。

2001年5月1日20时30分左右,重庆市武隆县县城仙女路西段发生山体滑坡,一幢9层居民楼被垮塌的岩石掩埋,造成79人死亡。

二、山体滑坡处置对策1、力量调集。

根据现场情况调集照明、防化救援、抢险救援、后勤保障等消防车辆和大型运载车、吊车、铲车、挖掘车、破拆清障车等大型车辆装备,以及检测、防护、救生、起重、破拆、牵引、照明、通信等器材装备,并派出指挥员到场统一组织指挥。

如果现场情况严重,仅仅依靠消防力量无法完成时,应及时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卫生、地质、国土、交通、气象、建设、环保、供电、供水、通信等部门协助处置,必要时请求驻军和武警部队支援。

2、现场警戒。

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要及时与国土资源局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根据滑坡体的方量及危害程度,来确定现场警戒的范围。

同时立即发布通告,对滑坡体上下一定范围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域;通过电话、VHF、扩音器等多种形式通知滑坡体上下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立即撤离;启动应急撤离方案,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组织人员、财产撤离。

3、侦察监测。

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往往还会发生二次或多次山体滑坡。

消防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时,首先要对山体滑坡的地质情况进行侦察,确定可能再次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对其进行不间断监测,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山体滑坡应急处理方案

山体滑坡应急处理方案

山体滑坡应急处理方案引言:山地地形独特,土地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一定的自然灾害风险。

其中,山体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山体滑坡,减少灾害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山体滑坡应急处理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山体滑坡的类型及危害分析山体滑坡是指由于重力作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土壤和岩石整体沿滑裂面向下滑动的地质灾害。

根据滑坡规模和滑动速度的不同,山体滑坡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滑坡。

滑坡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山体滑坡可能导致土地失稳,房屋倒塌,对于居民的生命造成威胁。

2. 经济损失:山体滑坡在滑坡区域内可能导致农田、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3. 生态环境破坏:山体滑坡会引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和生态环境变差,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二、山体滑坡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原则制定山体滑坡应急处理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原则:要依托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采用科学手段,保障应急处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全员参与原则:应急处理方案要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和当事人的意见,确保方案的全面性和参与性。

3. 阶段性原则:要根据山体滑坡的阶段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做到有针对性和及时性。

三、山体滑坡应急处理方案的内容1. 预防和监测措施预防和监测是山体滑坡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设遥感监测系统、地质勘测和监测网,及时掌握山体滑坡的变化趋势,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加固滑坡体,迁移受威胁的居民等。

2. 预警与疏散措施预警系统的建设对于提前预警山体滑坡,采取及时的疏散行动非常关键。

应建立稳定可靠的预警系统,通过遥感技术、地质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滑坡迹象,并发出预警信号,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3. 救援与抢险措施当山体滑坡发生后,需要迅速展开救援与抢险工作。

应建立完善的抢险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工具和设备,对被困人员进行搜救,同时进行紧急抢险工作,修复道路、恢复基础设施等。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山体滑坡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山体滑坡是一种由于地质运动而导致的山体崩塌现象,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

山体滑坡不仅对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也会伴随着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因此,了解山体滑坡的危害并采取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山体滑坡的危害1. 破坏性强:山体滑坡的力量非常惊人,能够将庞大的土石方块移动到其他地方,并摧毁建筑、房屋、道路、桥梁等。

2. 造成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可能导致其他地质灾害(如火山喷发、地震等)的发生。

3. 影响交通:山体滑坡会损坏交通设施,导致道路交通中断,影响人们的运输和出行。

4. 危及人类安全:山体滑坡可能破坏房屋和建筑物,造成重伤和死亡。

5. 破坏生态环境:山体滑坡导致的土地退化,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可能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二、应对措施1. 密切人类活动区域的监测和警示:对于高危险区域的居民,政府和社区应尽快采取行动,提供早期的预警和公众教育。

2. 治理造成滑坡的地质因素:定期检查和治理山体滑坡的地质因素,如岩层倾斜、水土流失等,以确保他们不会引发山体滑坡。

3. 加强防御结构设施:如将堤坝、墙壁等结构工程设计在环境较危险的位置,加强对灾害发生时的防御。

4. 保持山体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如砍伐和开采,有可能破坏山体的土地完整性,进而导致山体滑坡。

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重点是保护生态平衡。

5. 加强科技建设: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山体滑坡的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对其的应对水平。

例如,建立现代化监测系统,实现雨水流量,水位和压力的实时监控和分析。

总之,山体滑坡如果得不到及时监测和有效预防,将会给社会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山体滑坡的认识,并采取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可持续的应对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安全和环境。

滑坡预测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滑坡预测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滑坡预测及其防治措施研究滑坡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灾害,常常带来严重的经济和人员伤亡损失。

因此,滑坡预测和防治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减少此类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

一、滑坡的定义和成因滑坡是指在斜坡上发生的或是由于沿岸或河床堤防的崩塌,使一部分或全部土、石等物体沿着坡面或边坡向下运动的现象。

滑坡成因复杂,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1.地形起伏:地形起伏是滑坡的主要成因之一。

山区和丘陵地区因地势高低起伏大,坡度大,易于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也是滑坡的重要成因之一。

地震、断层的活动和化学风化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地质构造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滑坡。

3.水文条件:水文条件也是滑坡发生的重要成因之一。

长时间雨水滋润,地面饱和,水库调洪或者地下水涌出,都有可能导致地质松动,引起滑坡。

二、滑坡预测方法滑坡的预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常用的滑坡预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地形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地形特征的分析,依据地物形状、坡度等因素,分析地形是否容易滑坡,同时分析滑坡的位置、范围、规模等。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预测方法,透过空中或高空遥感图像,观察地貌变化、地形特征等因素,评估地形滑坡的危险性,从而进行预防和设施防治等工作。

3.工程地质方法:工程地质方法旨在提供有关设施建设的地质和工程技术数据,包括地层、地貌、土壤和岩石等参数,这些参数有助于进行滑坡的预测和预防。

4.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是一种计算机模拟方法,旨在预测滑坡的位置、范围和规模等参数。

三、确立滑坡防治措施当发现土地有滑坡现象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止和治理。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防治方法:1.土方防治法:预防滑坡的最佳方法是采取土方防治法。

土方防治法分为两类:一是采用植被措施,二是采用工程措施。

2.建筑防治法:建筑防治法是通过改善建筑物的结构,从而防治滑坡。

3.固体防治法:固体防治法是通过人工或自然方式,对坡面进行加固,从而防治滑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体滑坡的危害分析与防治研究
本文主要从降水等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山体滑坡,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进而给广大同仁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标签:山体滑坡危害防治
1引言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会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造成环境及经济的破坏等。

因此山体滑坡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

其不但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经济以及环境属性。

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山体滑坡以及其他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

而人类常在滑坡易发地带,进行削坡建房、灌溉、水库建设、地下开采等工程,这些工程把地质环境的稳定性给破坏了,在短时间里使原来的地质特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特征平衡,如发生降雨,就很容易产生山体滑坡。

所以我们应该对造成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以及滑坡发生带来的危害进行详细地分析,制订出合理的防治方案。

2山体滑坡的危害
在低山丘陵区,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就是山体滑坡,与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一样,其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地理条件非常复杂,而山体滑坡分布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华东、西北、西南等山区。

当山体滑坡出现的时候,整块的或者大块的山体相继出现较为有间歇、长期、缓慢地滑动,而山体滑坡的土体大小不一,大的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立方米,而小的只有几百立方米。

山体滑坡危害非常大,大型的山体滑坡可以把整个村庄摧毁,把河流截断,破坏森林及农田。

在很大的程度上损害了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地破坏和阻碍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建设进程。

3山体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
3.1人为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也是山体滑坡的多发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使山体滑坡所产生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山体滑坡的发生。

如果人类进行不合理的工程开发,例如水庫抽水排水、开挖坡脚、爆破、矿山开采等都可以引起山体滑坡的发生。

3.2自然的因素
引起山体滑坡的自然因素有很多,在众多的因素当中,影响山体滑坡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降水。

滑坡次数、滑坡时间、降水量三者之间的统计关系如表l所示。

表l是分析某省境内2003~2013年里发生的1725个山体滑坡发生时的降水量、发生的次数和滑坡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

表1的行表示强降水发生在山体滑坡当天还是山体滑坡发生前几天(单位:天),而列表示诱发山体滑坡时的降水量(mm),表里的数据是山体滑坡次数以及频率(最右边一列是频率,其余的是次数)。

可以发现,有百分之六十一的山体滑坡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大于10mm的降水当天,而百分之七十五的山体滑坡发生在降水当天以及降水发生后的2天里,而时间越往后,山体滑坡发生的次数就会发生快速地递减。

4山体滑坡的治理措施
4.1预应力+格构梁锚索或者锚杆
随着工程治理手段的不断进步,预应力+格构梁锚索锚杆的抗滑工程应运而生。

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结构抗滑工程,可以适用在滑坡前缘较陡的地形,其主要包括锚杆和预应力锚索或者锚杆格构粱两个部分。

而其中格构梁是由钢筋混凝土现浇的,嵌入在地面以下和地表相互平行,而锚索施加在地面和格构梁的交点处。

锚杆或者预应力锚索的下端应该深入滑动面以下8到10米,最好可以嵌入到岩石里面。

这个治理工程非常复杂,其具体的设计方法应该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2挡土墙支挡
在山体滑坡工程治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理措施就是挡土墙。

而挡土墙可以采用条石、块石或者片石等材料制作而成,可以有木头框架石笼抗滑挡土墙、钢筋石笼抗滑挡土墙、混凝土抗滑挡土墙以及浆砌抗滑挡土墙。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片石浆砌抗滑挡土墙。

挡土墙一般建在滑坡的前面,用来阻止滑坡的滑动。

而挡土墙的设计应该结合阻挡滑坡的推力大小来进行设计,合理的设计就可以有效地阻挡滑坡下滑,这样就可以避免山体滑坡的发生。

4.3减载压脚
众所周知,所有的山体滑坡都是因为抗滑力小于下滑力而导致的,假如我们可以使得下滑力大于抗滑力的话,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山体的下滑。

根据这个治理思想,我们可以采用减载压脚的措施,将其压在坡体的中上部,使抗滑力增大,使下滑力减小。

而关于压脚土方的多少,这个可以由滑坡的稳定性计算而决定。

5山体滑坡的预防和应急响应
5.1对山体滑坡易发区进行详细地侦查和监测
当山体滑坡发生以后,一般还会陆续发生多次的山体滑坡,消防人员到达滑坡现场以后,一定要对发生山体滑坡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地侦查,对于可能会继续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必须进行反复的监测,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监测山体滑坡的方式有:A采用宏观监测和专业监测相配合;B利用系统的专业监测,也就是采用综合监测的手段。

利用专业化的监测设备对重大下滑体进行实时监测,并建立有效的应急监测预警体系,从而进行专业化监测;C宏观监测,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测量工具和观察进行测量和判定滑坡是否发生。

5.2进行现场警戒
当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以后,应该立即和国土资源局的技术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配合,根据滑坡发生的地点及其破坏的程度,制订出警戒范围。

应该对滑坡附近范围的路段进行严格地管理,禁止车辆及其他人员进入到滑坡警戒区域里;应该通过通告、电话、广播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通知,并且组织滑坡附近的人员马上撤离;应该实施应急撤离的方案,在相关部门的领导组织下进行财产和人员的撤离。

5.3进行力量集中和调动
根据滑坡发生的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后勤保障,提供照明以及调度救援用的一些大型车辆和消防车辆,例如挖掘车、铲车、运载车等大型,并且应有防护、通信、救生、检测等设施器材。

如果现场的情况比较严重,消防人员不能单独完成救援的话,应及时地向政府部门进行报告,请求调动供电、供水、通信、气象、地质以及卫生等其他部门的合作处理,如果情况非常严重就必须请求驻扎部队和武警进行帮忙。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体滑坡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非常大,怎么治理和预防好山体滑坡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任务。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山体滑坡形成原因,充分认识到山体滑坡的危害性,努力寻求治理山体滑坡的有效措施,不断地探索创新,善待环境,做到未雨绸缪,尽可能地从根源上杜绝和避免山体滑坡的发生,减少由于山体滑坡所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金坚兵,李仕龙.浅谈山区公路滑坡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1(07):56~57.
[2]王培清,郭进军.藏东南山体滑坡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藏大学学报,
2011(01):11~13.
[3]孟垂前.试论山体滑坡的成因及预防[J].科技致富向导,2012(13):29~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