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恭王府导游词

合集下载

介绍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要一起游览的是北京著名的恭王府。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

它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恭王府的大门前。

您瞧,这大门气派非凡,彰显着当年主人的尊贵地位。

走进恭王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银安殿。

这是王府的正殿,只有在重大活动和节日时才会使用。

银安殿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穿过银安殿,就来到了嘉乐堂。

嘉乐堂是祭祀的场所,内部布置庄严肃穆。

在古代,每逢重要的祭祀日子,王府的主人都会在这里举行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接下来咱们去看看后罩楼。

这后罩楼可是恭王府的一大特色,它长达150 多米,有108 间房屋。

据说当年这里是存放珍宝和财物的地方,被称为“藏宝楼”。

而且,后罩楼的后墙形状各异,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梯形,据说这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房间所藏宝物的种类。

在后罩楼的旁边,就是恭王府的花园。

这花园那叫一个美啊!花园的入口是一座西洋门,它是仿照圆明园的大法海园门所建,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走进花园,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就会看到蝠池。

这蝠池的形状像一只蝙蝠,象征着“福”。

池边种满了垂柳,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摇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再往前走,就是安善堂。

安善堂是花园中的主要建筑之一,这里是主人休息和赏景的地方。

接着咱们来到了滴翠岩。

滴翠岩下有一个秘云洞,洞里藏着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福”字碑。

这个“福”字可是大有讲究,它字形瘦长,被称为“长寿福”。

而且,这个“福”字包含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的含义,被誉为“天下第一福”。

从滴翠岩下来,咱们就到了湖心亭。

湖心亭位于花园的中心,周围湖水环绕,景色宜人。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整个花园的美景,让人心情舒畅。

穿过曲径通幽的小路,咱们来到了大戏楼。

这大戏楼可是恭王府的一绝,它采用了全封闭式的结构,没有一根钉子,却非常坚固。

恭王府导游词9篇

恭王府导游词9篇

恭王府导游词9篇恭王府导游词9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恭王府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恭王府导游词1北京清代,有十代帝王的王子封了王位,有亲王、郡王封号的有七十个。

为了显示他们的特殊地位和便于管理,清代王府一般都设在内城。

“铁帽王府”。

清初对入关有功的8家王爵,封为世袭罔替,俗称“铁帽王”,他们的王府就叫铁帽王府,共有8处,5处在西城,三处在东城。

以后又封了几个铁帽王,共12个世袭罔替王爵。

北京有两个恭亲王,一个是顺治皇帝的第五子常宁,府址在今东四十条。

另一个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1852年将原庆王府转赐奕*,此处原是和珅宅,位于前海西街17号,这个恭王府是保护得最好的一个王府。

恭王府位于前海西街17号,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据说恭王府总面积为一百多亩。

相当于中山公园,这是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曾是和珅的宅邸。

1996年10月起开放的只是恭王府的后花园,占地9亩,但其规模已经是非常可观的。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假山,此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固,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灌水的办法来增加院中的湿度,过去整个假山上都长满了青苔。

假山正中有一康熙皇帝为其母祝寿写的“福”字碑,这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碑石长7.9米,贯穿整修假山。

垂花门,因门上有两个倒垂的花卉而得名,门前的两棵龙瓜槐在和珅居住时就有,这种树比较珍贵。

垂花门内的牡丹院,院中有紫藤萝架。

院子正中造形呈蝙蝠形状的小湖。

在清代的北京,往住宅中引入活水,是要经皇帝特批的,恭亲王府是少有的几个享此殊荣的王府之一。

西式门,据说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

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一绝是戏楼和福字碑。

花院门内的假山石,起到影壁的作用,名称为“独乐峰”。

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

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

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恭王府,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恭王府,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奇。

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

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恭王府的正门。

您瞧这气派的大门,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威严和尊贵。

走进恭王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长长的青石甬道。

这甬道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曾经有多少达官贵人从这里走过。

沿着甬道前行,便能看到恭王府的银安殿。

这是王府的正殿,也是举行重大仪式和庆典的地方。

银安殿气势恢宏,建筑风格独特,彰显着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接下来,咱们来到多福轩。

多福轩曾经是恭亲王的会客厅,屋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书画。

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再往前走,就是乐道堂了。

乐道堂是恭亲王的起居室,室内布置典雅精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穿过一道月洞门,就来到了恭王府的花园。

这花园可真是美极了!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花园中的蝠池,形状像一只蝙蝠,象征着福气。

池边种植着垂柳,微风拂过,柳枝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还有那滴翠岩,山上建有秘云洞,洞内藏着康熙帝御笔亲题的“福”字碑。

这个“福”字蕴含着深厚的寓意,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咱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大戏楼。

这大戏楼可是恭王府的一大特色建筑,它内部结构精巧,音响效果极佳。

据说当年在这里上演的戏曲表演,让观众们如痴如醉。

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径,便能看到秋水山房。

这里是观赏花园美景的绝佳之处,站在这里,满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在恭王府中,还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景观,比如方塘水榭、妙香亭等等,每一处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恭王府不仅建筑精美,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也非常丰富。

它历经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

当年和珅在此居住时,这里极尽奢华。

和珅倒台后,恭亲王奕訢成为了这座府邸的主人,又为它增添了新的历史篇章。

如今,恭王府已成为了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精选5篇北京恭王府导游词

精选5篇北京恭王府导游词

精选5篇北京恭王府导游词恭王府(Prince kungs Mansion),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

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北京恭王府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北京恭王府导游词(一)大家好,我是来自福州的林导,请多指教。

欢迎大家乘坐快乐时光列车,首先,我们从北京出发吧!好!现在我们到了历史文化站。

告诉你们哦:恭王府最早建于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76年,已有230多年的历史了,是为大贪官-和申所建的宅院,后来被嘉庆帝立下二十四条罪状,于是宅院就被没收了。

因为最后一位主人是恭亲王奕忻,所以叫恭亲王府,请大家记住,这王府的两位主人是大贪官和申与恭亲王奕忻。

各位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福池站。

大家知道为什么这儿叫福池吗?没错!因为这个池塘形状似蝙蝠,和申想让自己幸福,于是取了谐音蝠,他还在王府内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形状像蝙蝠的建筑。

我们走过福池,便来到了美如画的西洋门站。

这扇门做工精细、颜色鲜艳、无与伦比。

但是这扇美丽的门也是和申的二十四条罪状之一,因为它是仿照皇家园林-万寿园的西洋门造的。

进了西洋门,穿过朱栏长廊,便是和申的书斋,大家就看到一座十分大气的建筑,那就是我们的下一站历史传说站。

因为要登上这威风的正殿,所以就有一条很特别的路,而这条路只有一节阶梯,接着就是一条笔直、平缓的坡路。

据说和申这一生,只有年少时吃过苦,然后就一路平步青云,登上了顶峰。

所以我们大家也可以跨过最底下的一节阶梯,把所有烦恼都扔到阶梯下面,然后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路平步青云吧!不知不觉游玩了整个恭王府,请大家记住:这座饱经历史风霜的建筑物耸立在中国!另外,我们的列车也已经到了终点站,希望大家能一路平安、旅途愉快!精选5篇北京恭王府导游词(二)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先后作为大贪官和珅、庆亲王永璘的宅邸,后被赐予恭亲王奕欣,由此得名恭王府,并沿用至今。

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

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

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恭王府,我是今天的导游,非常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带大家领略这座充满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府邸。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

它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恭王府的正门。

大家可以看到,这座大门气势恢宏,彰显着主人的尊贵地位。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长长的甬道,这甬道仿佛能带我们穿越时光,回到过去的岁月。

恭王府的布局十分讲究。

它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种建筑错落有致。

中路建筑庄重肃穆,是王府的核心部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银安殿,这是王府举行重大仪式和庆典的场所。

银安殿的建筑风格典雅大气,屋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穿过银安殿,咱们来到了嘉乐堂。

这里是王府祭祀的地方,供奉着祖先的牌位。

堂内的布置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接下来咱们再去东路看看。

东路的多福轩是当年恭亲王的会客厅,这里曾经接待过无数的达官贵人。

屋内的陈设精美,处处透露着高贵与典雅。

旁边的乐道堂则是恭亲王的起居室,相对来说更加温馨舒适。

而西路建筑则别有一番风情。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葆光室了。

这里曾经是主人会见重要宾客的地方,室内的装饰华丽,书画古玩琳琅满目。

除了建筑,恭王府的花园也是一大亮点。

花园名为萃锦园,它小巧玲珑,却又不失精致。

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池塘、花草树木一应俱全。

一进花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汉白玉的西洋门,这在当时可是非常罕见的,充分体现了主人的开放心态和对西方文化的接纳。

沿着小径前行,就来到了滴翠岩。

这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山上有一个秘云洞,洞里藏着一块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福”字碑。

这个“福”字可是大有讲究,它字形瘦长,寓意着“长寿福”。

据说当年和珅得到这个“福”字后,视为珍宝,藏在了自家的府中。

再往前走,便是湖心亭。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湖心亭坐落在湖水中央,周围绿树环绕,是休息赏景的绝佳之处。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

它是清朝时期恭亲王奕訢的府邸,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恭王府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参观注意事项。

一、历史背景恭王府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为了纪念恭亲王奕訢而修建的。

恭亲王奕訢是乾隆帝的十七个儿子之一,也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之一。

恭亲王奕訢一生功勋卓著,为中国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恭王府原本是一处私人宅邸,占地面积达到了6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种建筑和园林景观,是恭亲王奕訢的居住地以及处理政务的地方。

二、建筑特色恭王府整个建筑群以府邸为主,配以园林和附属建筑,具有浓厚的清代宫廷建筑风格。

府邸主体建筑是一个中轴对称的四合院式建筑群,包括正门、大殿、次殿和内宅。

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较大,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庄重而宏伟的感觉。

建筑的屋顶采用传统的黄琉瓦覆盖,彰显出恭王府的尊贵和豪华。

恭王府的园林景观非常精美,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园林特色。

整个园林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主要包括假山、花草树木、池塘、走廊等。

园林中的假山造型独特,寓意深远,给人以美丽而宁静的感觉。

花草树木的种植也十分讲究,各种颜色的花朵和参天大树交相辉映,营造出了一个恬静而雅致的环境。

三、参观注意事项1. 参观时间:恭王府每天早上8点开放,下午4点闭馆。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参观行程。

2. 参观路线:参观恭王府时,游客应按照规定的参观路线进行游览,不得随意进入禁区。

3. 保持环境整洁:参观者应尽量避免触摸庭院内的文物和植物,保持环境整洁。

同时,不得在恭王府内乱丢垃圾。

4. 注意安全:参观时请注意安全,尤其是在楼梯和台阶处,以免发生意外。

5. 遵守秩序:参观者应遵守工作人员的指引,按照参观秩序进行游览。

四、总结恭王府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群,它展示了清代宫廷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恭王府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各位朋友,咱们今天来到的这个地方,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北京恭王府!一走进这恭王府,您就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就像我之前带一个小朋友来这儿,他一进门就瞪大眼睛,张着嘴巴,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问他咋啦,他奶声奶气地说:“这地方比我在电视里看到的还厉害!”咱们先来说说这恭王府的布局。

它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中路的建筑那可是庄重严肃,有银安殿,那可是当年主人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您想象一下,在阳光的照耀下,殿宇金碧辉煌,威严无比。

东路多是生活区,有很多精美的小院。

那小院里的花草树木,修剪得整整齐齐,每一株都像是精心呵护的宝贝。

有一回我看到一个园丁在那修剪花枝,那专注的神情,就好像在雕琢一件绝世的艺术品。

再说说西路,以锡晋斋为代表。

那里面的装修,奢华得让人咋舌。

据说当年用的木材都是极其珍贵的,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这恭王府的后花园,那更是别有一番天地。

有一座假山,形状奇特,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天然雕塑。

我曾经看到一位摄影爱好者,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拍摄角度,围着那假山转了好几圈,嘴里还念念有词,说一定要把这美景完美地记录下来。

还有那水池,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有时候它们会突然聚在一起,像是在开会商量着什么大事儿。

园中的亭台楼阁也是各具特色。

有一个亭子,飞檐斗拱,造型别致。

每当微风吹过,挂在亭子上的风铃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说到这恭王府的主人,那也是几经更迭。

和珅、永璘、奕訢等都曾是这里的主人。

和珅大家都知道,那可是清朝有名的大贪官。

据说他当年修建这府邸的时候,那可是极尽奢华之能事,后来也因此给自己惹来了麻烦。

如今,恭王府已经成为了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当您漫步在这古色古香的庭院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的繁华与沧桑。

总之,这恭王府啊,有太多的故事等待着您去发现,有太多的美景等待着您去欣赏。

希望您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难忘的回忆!。

介绍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北京恭王府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要一起游览的是北京的恭王府。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

它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咱们先来说说这恭王府的历史。

它最初是和珅的私邸,和珅大家都知道,那可是乾隆年间的大贪官。

这座府邸在和珅时期,就已经是富丽堂皇,规模宏大。

后来,和珅倒台,这座府邸被赐予了庆王永璘。

到了咸丰年间,又转赐给了恭亲王奕訢,从此得名“恭王府”。

走进恭王府,您会立刻被它的建筑格局所吸引。

整个王府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种建筑多达数十处。

中路的建筑庄严气派,有银安殿、嘉乐堂等,这是当年主人举行重大仪式和活动的场所。

东路的多福轩,那可是当年恭亲王的会客厅,里面的布置典雅精致。

而西路的葆光室,则显得相对私密,是主人休息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

再看看这王府的花园,那叫一个美!花园名为“萃锦园”,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奇花异草,应有尽有。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福字碑”了。

这可是康熙帝御笔亲题的福字,被和珅偷偷藏在了自家的山洞里。

据说这个福字蕴含着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的美好寓意,无数游客都慕名而来,就为了亲手摸一摸这福气。

咱们再来说说这王府的建筑特色。

恭王府的建筑融合了南北方的风格,既有北方建筑的雄浑大气,又有南方建筑的精致婉约。

比如那屋脊上的雕花,细腻入微,栩栩如生;还有那庭院中的回廊,曲折迂回,别有一番韵味。

而且,这恭王府里的每一间屋子,每一件摆设,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和讲究。

比如说那屋里的家具,材质上乘,工艺精湛,都是当时的精品。

再看看那墙上的字画,也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逛完恭王府,您会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府邸,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等待着您去翻阅、去解读。

好啦,关于恭王府咱们就先介绍到这儿,接下来大家就自由活动,好好欣赏这美丽的景致,感受历史的韵味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大家好,我是恭王府的讲解员小丽,非常欢迎各位到恭王府参观游览。

恭王府地处北京内城西北部,东近前海,北倚后海。

早期自德胜门内积水潭(西海)水域东北角所引出的一条水渠,绕过恭王府的西墙转南墙外(俗称月牙河),经三座桥流入什刹海(前海)。

西、南临水,东、北近水,可谓四周皆水,环境幽美的风水宝地。

到20世纪50年代初,该水渠被填平,形成柳荫街及前海西街。

恭王府最早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是为大学士和珅所建的宅院。

嘉庆四年和珅获罪,宅第没收。

之后将宅第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嘉庆皇帝赐给了弟弟庆亲王永璘,东部留给了十公主。

咸丰元年(1851)咸丰帝将整座王府赐给恭亲王奕忻入住,至此得名恭王府,沿用至今。

请大家记住园子的二位主要主人:大贪官和珅及恭亲王奕忻。

恭王府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80米。

北京有几十座王府,不是被毁就是被挪做他用,以原来风貌保存下来对外开放的仅恭王府一座。

作为满清皇族的古建园林,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六万多平米,其中府邸约3.2万平米, 花园占地2.8万平方米。

府邸内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三进四合院落组成,布局分明;东路去朴尚华、中路庄严肃穆、西路古朴典雅,三路自成一体又和谐统一。

在这些房屋中既有体现皇家气派和威严的建筑,又有来自民间精巧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构成了王府文化的最大特点。

花园融江南园林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恭王府既是清代王府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园技艺最成熟时期的重要表现。

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社会开放。

在我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也为了保证您的游园安全,请您配合第一、请勿吸烟;第二、请勿攀爬山石;第三、看管好自己的财物;第四,爱护环境卫生,不要在园内乱丢垃圾。

一、府主人第一位主人——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死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属满洲正红旗(曾一度被抬入正黄旗,获罪后其家属又被归为正红旗。

)在八旗中不是贵族(八旗分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由皇帝亲自率领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是贵族,其余是下五旗。

),和珅(祖上是英额峪今辽宁清源县境内,入关后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居住)既不是出生于名门贵族,又没有进士的学历,怎么能受到乾隆皇帝的最大的宠爱?和珅受宠的原因主要的有五点:第一,聪明机敏。

和珅记忆力惊人,过目成诵,聪明决断,就连嘉庆也肯定他“精明敏捷”。

他小时候在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咸安宫官学念书(咸安宫在皇宫内,相当于现在的全国重点学校,主要招收品学兼优又相貌英俊的内务府及八旗官员子弟),通晓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而且文武兼能。

和珅十九岁承袭了祖上挣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三年后,和珅又等来了三等侍卫的空缺,这使得和珅有了接近乾隆皇帝的机会。

第二,联姻皇室。

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名字是乾隆皇帝赐名,满语的意思是福寿绵长。

而且乾隆把65岁得的爱如掌上明珠的宝贝闺女固伦和孝公主指婚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乾隆与和珅就从主奴关系,君臣关系,这一下子就变成了儿女亲家关系,乾隆就变成了和珅真正的保护伞。

第三,据野史上讲,记得弘历年少时(后来的乾隆皇帝)有一次在宫中玩耍,看到年贵妃在梳头,而这个年贵妃是清朝大将军年羹尧的妹妹,是清朝十大美女之一,叫年秋月。

弘历被她的美貌打动偷偷过去从后面蒙住了她的眼睛,年贵妃吓了一跳也不知后面是谁,拿起簪子向后一划,恰好划破了弘历的额头。

后来此事让皇后得知,因为此事传出去对弘历的名声不好(她是雍正爷的贵妃,弘历应叫她额娘。

)下旨年贵妃上吊自尽。

弘历当时痛哭一场,因为他的一个轻浮举动使年贵妃丧生。

暗暗发誓等我当了皇帝再得相见,不修今世修来世。

于是沾着朱砂在年贵妃的耳后印了一个红红的指印。

多年以后弘历当了皇帝就是乾隆爷。

当他第一次看到和珅时,和珅还是个粘杆卫(走在轿子边上的小官)。

乾隆大吃一惊觉得和珅长得酷似多年前死去的年贵妃。

于是走下宝座问他家中有没有姐妹,和珅说只有兄弟二人,和珅、和璘。

当皇上失望之时,突然看到和珅的耳后有一个红痣,与年贵妃不但面貌相似,而且痣的大小位臵也一样。

所以皇上认为和珅就是年贵妃的投胎转世。

于是皇上把和珅收在身边倍加宠爱,和珅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讨乾隆喜欢。

于是和珅就像坐直升机一样,职务和地位直线上升,三年内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升和珅的官职,几乎把大清各种高官做遍,风光享尽,仅担任军机大臣一职就长达23年,权势赫赫,人称二皇帝。

很多朋友都是慕名来到恭王府的,影视作品对和珅的炒作也是沸沸扬扬,但是和珅的真实形象和影视作品形象有很大的差距,和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男子,玉树临风,脸庞白皙,行动敏捷,举止端庄,言语诙谐。

第二任主人——恭亲王奕忻(1833—1898),爱新觉罗氏,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于1850年在道光帝的遗诏中被封为恭亲王。

他在晚清政局中是一位举足轻重、影响颇大的人物。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后,他与慈禧联手发动“辛酉政变”,清除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为慈禧以后走上权力的顶峰铺好了道路。

此后,他又被封为议政王,在军机处上行走,以亲王的身份参与军国大事,这在有清一代是十分少见的。

他以“领袖”的身份与曾国藩、张之洞等封疆大吏一起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

在他的奏请和筹划下,清政府于1860年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外交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1862年,在他的一手筹划下,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京师同文馆,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堂的开始,它于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北京大学成立最早的一个部分。

看来这位晚清的亲王与北京大学还有着一定的关系。

奕忻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在当时又以办理洋务而著称于世,所以时人便送他绰号“鬼子六”,他也并不介意。

由于奕忻在政治上很有主见和作为,所以见忌于慈禧太后,后来一度失势,隐居戒台寺。

奕忻1872年成为清朝第十家铁帽子王。

著有《乐道堂文集》。

甲午战争后,再次被起用,总理海军、会办军务、内廷行走。

1898年卒,谥号“忠”。

)二、府邸六大主殿1、银安殿——王府正殿王府正殿,俗称“银安殿”是王府内举行重要礼节性活动的场所,在殿内中心位臵摆放一组屏风和亲王的宝座。

与故宫的金銮殿相对应的。

金銮殿是皇帝召见、举行重大典礼仪式的地方。

你现在看到的这座高大的建筑是本次大修中按同治光绪年间的原样新建的。

最初的银安殿连同东西配殿在内的整个院落于一九二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因烧香失火被毁。

银安殿的新建历程:银安殿是按照当时严格的清廷建筑规制、王府建筑中的最高规格屋顶——歇山顶修复而成的。

游客们请观察正殿屋顶筒瓦的颜色,屋脊上吻兽个数,正门门钉的个数等,与你们所见的故宫有何不同?皇宫屋顶覆盖金黄色琉璃,是皇权的象征;王府正殿的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筒瓦、屋脊上绿色琉璃吻兽,配殿屋顶为灰筒瓦,那是明示亲王的地位。

门钉。

在古建筑里,门钉只在板门上使用。

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

门钉一般是铜制的。

清朝则对门钉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制。

皇家建筑,每扇门的门钉是横竖各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钉。

九是阳数之极,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

因为帝王庙是供奉历代帝王的,所以也是横竖九路门钉;王府七路乘七路,但是亲王府七路乘九路;再往下就是五路乘五路。

2、多福轩此院俗称“藤萝院”。

正殿在和珅时期称之谓“延禧堂”,是和珅之子与公主的居所。

恭亲王时期称之谓“多福轩”,是王府的穿堂客厅,主要用于主人日常接待来客、亲友或前来回禀公事的下属,兼用作存放皇帝送来的礼物。

“多福轩”此匾为咸丰皇帝所题。

意为幸福很多的殿堂。

殿内正中悬挂“同德延禧”匾额,意在告诫主人:你与皇帝同德才能延禧(禧:吉祥如意、福寿绵长)。

请大家仔细观察殿内四壁靠近天花板的地方皆悬挂福寿字匾,这些福寿字均写于红色方纸之上(即“斗方”)呈梭形摆放,一福一寿成对制成匾额。

清代自康熙以后,每年入冬,皇帝都要亲自书写“福”“寿”字,颁赐给王、公、大臣、后妃。

逢重大生日庆典,还会加赐“寿”字。

按惯例,旧年的福寿字斗方不能揭去,而是将新赐的福寿字斗方直接贴在旧的上面,取“增福添寿”之意。

现在你看到的就是原样复制的。

请大家仔细观察屋梁上保留下来的乾隆时期的凤和玺彩画,虽然仅残留局部的凤尾图案,却有特殊的价值,它的存在证实了府邸东路曾为公主府。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3、乐道堂这里是东路建筑中最大的一处,也是最后一进院落,正房名“乐道堂”。

室内梁上至今保存了200多年前清中期包袱锦地彩画和凤凰主题彩画,表明和珅时期这里曾是公主的居所。

到了恭亲王时期这里是王爷的居室。

现在室内按恭亲王居住时的原样陈列。

“乐道堂”的匾额是道光帝亲笔所书赐给奕忻的,“安身乐道”表达了一位父亲希望儿子顺心如意、幸福吉祥的美好心愿。

和珅既非亲王,在封建等级制度甚严的清朝,他为何臵逾制犯上而不顾大兴土木建造如此豪华的私宅呢?从下面的记载中你可知其中的原委。

和珅之子丰绅殷德本名殷德,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十九日,比和孝公主小半个月。

和珅与乾隆结成儿女亲家,成为令人高不可攀的皇亲国戚,由此更加受到皇上的器重,继而平步青云。

和珅建和宅实际上建成的是公主府,因此和珅建此宅是按照公主府邸和朝廷一品大员的双重规格建造的。

4、嘉乐堂“嘉乐堂”此匾相传是乾隆赐给和珅的。

恭亲王时期为“神殿”,嘉乐堂是和珅时期的堂号,即王府举行萨满教祭祀活动的地方。

萨满教祭祀活动:古代的蒙古人最早信仰萨满教。

萨满教崇拜神灵,把世界分为三种:天堂在上;地为之中;地狱在下。

萨满祭祀以祭祖祭天最为重要。

满族人崇敬乌鸦,据传说满族祖先在一次战斗中陷入陷井,情急之下不得不到大树上作躲藏,树上的乌鸦一动不动,因而没有把满族的祖先暴露给敌人,让他逃过一劫,东山再起,因此满族人把乌鸦敬之为神。

篇二:恭王府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恭亲王府原是“千古第一贪”的和王申的家,后被嘉庆帝立下二十四条罪状,抄了他的家充公。

因最后一任主人是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讠斤,所以称为恭亲王府。

北京城两龙脉,一是京城中轴线,二是护城河。

故宫就坐落在中轴线的头上。

而恭亲王府就坐落在两龙脉相交之处。

和王申曾大言不惭说:“皇上坐龙头,我坐龙尾。

龙头虽掌大局,却还要龙尾行大事。

”听听,和王申野心之勃勃,真不愧“千古第一贪”!恭亲王府内,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