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有效性观察及评估

合集下载

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及手术出血量影响评价

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及手术出血量影响评价

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及手术出血量影响评价【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8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微创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2例术后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9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3.2%,高于对照组的77.3%;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操作期间出血量,缩短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迅速减轻疼痛,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出血量Observation and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oracoscopic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Influence evaluation of 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scopic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s eighty-eight patients who received thoracoscopic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an average of 44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received conven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nursing;Observation group to implement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Blood loss during operation,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pai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blood lo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Only 2 cases ha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ess than 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reached 93.2%, higher than 77.3%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mprovement of pain scor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of data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horacoscopic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during operatio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quickly relieve pai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Key words 】Thoracoscopy;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Perioperative period;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bleeding纵隔肿瘤属于在患者纵隔发生的一种肿瘤类病变,该病的临床发病率水平相对较低,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和威胁。

纵膈肿瘤病人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分析

纵膈肿瘤病人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分析

纵膈肿瘤病人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纵膈肿瘤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我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诊的60例纵隔肿瘤患者为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胸腔镜手术)、对照组(30例,开胸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胸腔镜手术可减少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其应激反应,其预后良好,值得使用。

关键词:纵膈肿瘤;胸腔镜手术;效果纵膈肿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表现为痰少、阵发性咳嗽、活动后气短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即生活质量[1]。

以往通常采取开胸手术予以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质量,但创伤大、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随着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胸腔镜技术在外科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且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为此,本文以我院纵隔肿瘤患者为例,向其在开展胸腔镜手术治疗,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纵膈肿瘤为例,共纳入60例,抽选自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存在手术适应症,无肝肾功能异常、远处转移、内分泌疾病、精神障碍等情况,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男女比例18:12,年龄22-75岁。

研究组30例,男女比例17:13,年龄25-72岁。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治疗,如下:①常规消毒,铺洞巾,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②于肋间后外侧作一个切口,进胸,利用肋骨牵开器牵拉肋骨,直观下切割肿瘤,并进行结扎、缝合;③术毕,常规留置纵隔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器。

研究组给予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如下:①常规消毒,铺洞巾,双腔气管插管;②第1 个套管口在腋中线第6-8肋间,置入胸腔镜,深度为10-30cm,即观察孔;以病灶具体部位为依据,选取另2个套管口位置,以第3- 6 肋间为宜,分别为主操作孔、副操作孔;③ 逐层切口组织,显露肿瘤,将其表面纵膈胸膜、包膜打开,利用抓钳对肿瘤进行牵引,剥离肿瘤,游离囊壁至切除;④对肿瘤的蒂部、主要供血血管等组织进行结扎,然后使用钛夹钳封闭、切断,止血,通过胸腔镜孔留置胸腔引流管,连接无菌水封瓶。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探討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将20__年10月~20__年10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80例纵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各项指标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而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粘连、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 VAS疼痛评分、皮质醇(cortisol,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纵隔肿瘤;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73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3-9701(20__)19-0047-04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ediastinal tumorZhaorigetu ZHOU Lingyun SUN Zhigang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 Hohhot 01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ediastinal tumor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tumor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__ to October 20__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section of open mediastinal tumo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The surgical indexe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index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ambulation time,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 th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pleural adhesions,atelectasis, and arrhythm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VAS pain score, COR(cortisol) and ACTH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third day after surgery were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for mediastinal tumors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rapi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low complication rate,mild postoperative pain and high safety, and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Mediastinal neoplasms;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纵隔肿瘤多为良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待瘤体增大可出现周围组织压迫病理反应,发生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18 日我院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2例。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64.52±19.64)、(337.25±41.38)、(385.64±89.48)、(7.38±2.42),明显低于参照组的相关指标,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6.3%,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5.0%,对比P<0.05。

结论对于纵膈肿瘤的治疗,采用微创胸腔镜纵膈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微创胸腔镜;纵膈切除术;纵膈肿瘤;开胸手术纵膈肿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发广泛,胸腔镜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可进一步的发展,微创胸腔镜下治疗纵膈肿瘤也得到了广泛应用[1]。

我院自开展微创胸腔镜治疗纵膈肿瘤已经取得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的64例纵膈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现将全部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一般研究资料选取2016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18 日我院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诊断为纵膈肿瘤,入组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2例。

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32-78岁,年龄均值为(58.36±4.28)岁。

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

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

● 1695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May 30(10)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陈 晶(濮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南 濮阳 457000)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在纵隔肿瘤中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纵隔肿瘤的58例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行开胸纵隔切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

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少,恢复快。

关键词:纵隔肿瘤;微创电视胸腔镜;疼痛;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3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9)10-1695-02纵隔位于两侧肺之间,内有气管、食管、心包、大血管、胸腺等,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性囊肿或肿瘤形成,产生纵隔肿瘤,进而引发胸闷、胸痛、吞咽困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纵隔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切除纵隔。

开胸手术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肿瘤清除效果较好,但该术式对机体损伤大,且并发症多,不利于术后早期康复[1,2]。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电视胸腔镜下微创手术逐渐引起临床广泛关注与重视,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该术式切口小,有利于减轻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伤,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对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选取纵隔肿瘤患者58例,探讨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切除术应用价值。

分析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分析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记 录 患 者 手 术 流 程,观 察 患 者 术 后 情 况,对 比 两 组 患 者 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 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以 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 数 ± 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t 和
30 例纵膈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 发生情况。结果 针对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更短,对比数据之间差异明显,符合统 计学意义成立标准;针对手术出血量的对比,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更少,对比数据之间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标准;针对手术
实验组 30
1
1
1
0
10.0
对照组 30
2
2
2
1
23.3
3 讨论
纵膈肿瘤在临床上主要予以手术治疗,然而其手术方法 较多,并无明确的治疗方案。传统的开胸手术主要采取直视 下手术治疗,手术视野广阔,具有较广的操作空间,病灶清除 彻底,然而手术创伤性大、渗出多,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 [3]。
随 着 微 创 技 术 的 发 展,微 创 胸 腔 镜 技 术 开 始 得 到 应 用。 相比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创伤性减轻,患者术后恢复快,并 发 症 发 生 率 较 低。 我 院 研 究 得 出,针 对 引 流 管 留 置 时 间、下 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更短,对比 数 据 之 间 差 异 明 显,符 合 统 计 学 意 义 成 立 标 准;针 对 手 术 出 血 量 的 对 比,实 验 组 相 比 对 照 组 更 少,对 比 数 据 之 间 差 异 明 显,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标准;针对手术时间的对比,两组无 显著差异。实验组在术后并发症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数 据经检验显示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效果观察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效果观察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53例,给予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0.5±17.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4±12.5)ml,平均切口长度(3.6±1.1)cm,术后恢复良好,无中转开胸病例,未并发出血、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疾病,痊愈出院。

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效果有效,创伤小,易恢复,可靠安全,可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微创手术;纵隔肿瘤纵膈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胸外科疾病,主要症状是吞咽困难、胸闷、胸痛、活动后气促等,多为良性肿瘤,除淋巴肉瘤、恶性胸腺瘤、恶性淋巴瘤等,多数患者预后良好[1]。

以往临床上对此疾病采取传统开胸手术,但是,其创伤大、并发症多、不易恢复。

最近几年,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因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易恢复、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疗效值得肯定,容易被诸多患者所接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2]。

本研究,我们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53例,男性患者28例,所占的比例是52.8%,女性患者25例,所占的比例是47.2%;年龄最小的是24岁,最大的是73岁,平均年龄(45.7±2.4)岁。

病变位置:前纵膈23例,所占的比例是43.4%,中纵隔18例,所占的比例是34.0%,后纵隔12例,所占的比例是22.6%;病理类型:脂肪瘤7例,所占的比例是13.2%,神经源性肿瘤12例,所占的比例是22.6%,心包囊肿14例,所占的比例是26.4%,胸腺瘤5例,所占的比例是9.4%,畸胎瘤15例,所占的比例是28.3%。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有效性观察及评估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有效性观察及评估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有效性观察及评估摘要:目的:对胸腔镜下开展纵隔肿瘤切除术对肿瘤肿瘤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及评估。

方法:择2015/4-2016/8我院收治的纵隔肿瘤48例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其中,24例开展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在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用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生不良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应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具有显著有效性,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纵膈肿瘤;有效性评估[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oracoscopic resection of mediastinal tumor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Methods:choose 2015/4-2016/8 mediasti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of 48 patients were analyzed,including 24 cases of thoracic surgery(control group),24 cases of thoracoscopic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velopment(treatment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surgery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operation time,bleeding volume,ambulation time,drainag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thoracoscopic resection of mediastinal tumor is effective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astinal tumor.Keywords thoracoscopy;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mediastinal tumor;effectiveness evaluation;纵膈肿瘤为常见的一种胸部肿瘤,其类型包含畸胎瘤和心包囊肿等,除恶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外,多数纵膈肿瘤的预后效果都比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有效性观察及评估
发表时间:2017-12-27T11:56:45.27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作者:李仁喜[导读] 纵膈肿瘤为常见的一种胸部肿瘤,其类型包含畸胎瘤和心包囊肿等,除恶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外。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对胸腔镜下开展纵隔肿瘤切除术对肿瘤肿瘤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及评估。

方法:择2015/4-2016/8我院收治的纵隔肿瘤48例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其中,24例开展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在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用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
疗后发生不良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应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具有显著有效性,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纵膈肿瘤;有效性评估[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oracoscopic resection of mediastinal tumor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Methods:choose 2015/4-2016/8 mediasti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of 48 patients were analyzed,including 24 cases of thoracic surgery(control group),24 cases of thoracoscopic 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velopment(treatment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surgery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operation time,bleeding volume,ambulation time,drainag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thoracoscopic resection of mediastinal tumor is effective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astinal tumor. Keywords thoracoscopy;mediastinal tumor resection;mediastinal tumor;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纵膈肿瘤为常见的一种胸部肿瘤,其类型包含畸胎瘤和心包囊肿等,除恶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外,多数纵膈肿瘤的预后效果都比较好。

早期对纵膈肿瘤实施手术治疗可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1]。

通过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虽然应用时间较长,但其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胸腔镜在近年来得到的广泛应用在肿瘤切除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不但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术式的应用价值,本文对2015/4-2016/8我院收治的纵隔肿瘤48例患者的资料加以对比分析,研究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择2015/4-2016/8我院收治的纵隔肿瘤48例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所有患者皆于《现代肿瘤学》当中的诊断标准相符,并经过胸部CT 或者MRI检查后确诊,患者自愿签署同意书,临床表现包括:咳嗽、气促、胸闷、胸痛、肌无力、吞咽不适及病灶对支气管未侵犯。

排除存在开胸和肺叶切除禁忌症者、病灶出现远处转移者、有对激素水平产生影响的内分泌疾病者[2]。

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在23岁~58岁间,均值(41.25±2.45)岁,病程3个月~7年,均值(3.30±1.05)年,肿瘤大小为2.5cm~7.4cm,均值(4.33±1.03)cm;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在25岁~54岁间,均值(42.12±3.26)岁,病程3个月~6年,均值(3.16±1.24)年,肿瘤大小为2.4cm~7.5cm,均值(4.09±1.56)cm。

对两组基础资料分析后并未发现其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照组24例开展开胸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常规麻醉,于单腔行气管插管,将胸腔部分充分暴露,选取肋间后外侧做一个15cm~20cm 的切口入胸,用肋骨牵开器牵开肋骨,在直视状态下确认纵膈肿瘤位置,使粘连的组织缓慢地分离,游离纵膈肿瘤。

对纵膈胸膜发生损伤的患者给予胸腔引流管留置,结束手术后常规缝合、包扎和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治疗组24例在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选择静脉复合双腔气管插管行单肺麻醉,按肿瘤部位分别采取健侧卧位(18例)和患侧抬高30度卧位(6例),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于第4~6肋间的腋前线或者腋后线做一个观察孔,放置30度胸腔镜做探查,第4~6肋间的腋中线或者腋后线则所2个观察孔,偿付为1.5cm~2cm,使3个孔呈现三角形状态,并经操作孔松解胸腔粘连,用内镜抓钳把纵隔肿瘤周围的胸膜抓起,用超声刀切开胸膜,在推剥与分离操作中游离纵膈肿瘤。

接着再用超声刀把细小滋养血管或者相连淋巴管烧断,用较粗滋养血管将其夹闭。

对伴发重症肌无力者,将切除的范围扩至整个胸腺,切除前纵膈的脂肪组织,最后经旋切器把肿瘤切至小块状送到病理检查,于观察孔出给予胸腔引流管留置。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用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感染、肺不张、切口液化及胸腔粘膜等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s和%表示,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数据对比P值<0.05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
治疗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用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作为纵膈肿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方式,但其术式选择并没有固定的标准术式。

临床常用的开胸手术主要是在直视状态下开展手术,其视野较广,操作的空间较大,对肿瘤的清除率比较高,但其创面比较大,渗出较多,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所以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3]。

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发展,电视胸腔镜在胸腔肿瘤治疗中逐步推广应用,临床对该术式和传统的开胸术疗效对比依旧存在较大的争议[4]。

胸腔镜微创性可弥补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等不足,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等,其肿瘤清除的效果和开胸手术也相当,因此在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5]。

从本研究可看出,采取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的治疗组在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用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皆少于采取开胸手术的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发生不良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胸腔镜下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应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陈楠,张莹,郭刚,马千里,向旭东,李高峰.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疗效[J].河北医学,2016,22(02):201-204.
[2]裴奕鑫,张羽捷.探讨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6,35(07):78-79.
[3]董淑敏,邵仲凡,潘引鹏,戴建华,陈光辉,孙海军,吴硕明.胸腔镜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3):3443-3445.
[4]张正红.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5):292-293.
[5]黄刚.胸腔镜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08):2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