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3022591.html,

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倪虹姊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6期

顺庆区民间传统文化搜集整理工作,于2012年4月启动,在区人大的指导和区文化旅游广播影视局的支持下,成立了顺庆区民间传统文化搜集整理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组建了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了具体负责人员,组织了专家进行搜集整理。落实了经费保障,建立了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及时开展了各项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成果。

1.提高认识促项目,民间文化开新篇

顺庆区历史悠久,其建城至今已有2300年。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它融丝绸文化、三国文化、嘉陵江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彰显出独具特色的顺庆本土文化。我们按照市人大的要求和区人大的目标,在进行这项工作中,去挖掘、去发现蕴藏在顺庆民间的传统文化珍品,并通过搜集整理,发掘出顺庆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品来,并通过这次工作使之得到较好的传承。

就我们顺庆来说,民间传统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深入到了全区共18个乡镇、10个街道办、一个西山风景区管理局,共含67个社区,251个行政村,所以绝大部份的乡镇、街道

办、村社的这方面资料都是空白,但通过资料的收集,现已全部填补了这些空白。

2.深度挖掘出新招,现场采风不放空

民间传统文化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是当前摆在我区文化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蕴藏、散落在基层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料十分丰富,田间地头,村社院落,茶坊里巷,无处不有。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到广、博、精、深,现实告诉我们,只有深入基层采风,进一步挖掘新资料、新线索、新东西,才能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这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按照市人大拟订的民间传统文化搜集整理大纲的门类,工程办公室把专家按门类分成了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风俗、古镇及码头世相四个采风小组,各小组都拟订了采风计划和课题,下去进行采风。二是按照顺庆区行政管辖范围,即全区29个乡镇、街道办所属的62个社区,262个行政村,拟订了采风计划,分时间、分阶段地逐乡逐村地进

行走访。三是为了避免出现跑空格的情况,采取了"请上来,再走下去"的办法。具体的是:①抓住基层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利用已经形成文化网络,依靠各乡镇、街道办的文化专干,先把他们请上来,交代清楚采风的相关要求,和关于搜集资料的任务,然后由他们回去后,利用各自熟悉本乡镇、本地本土的情况,组织联络起采风的线人和对象(即歌谣演唱人、故事传说讲述人、民间艺人等)。②上下沟通信息、相互衔接妥当,再确定采风的具体时间。我们则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