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合集下载

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动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随之而来的,是铅蓄电池的迅速涌入市场。

铅蓄电池拥有良好的性能,被众多产品所广泛使用,但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环境负担。

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我国现就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加强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管理,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

二、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2、全面推行排放控制原则,加强环保倾向性产品选择;3、加强综合协调,积极研究和推广铅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4、强化责任意识和执行力,提高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成效。

三、内容1、定义铅蓄电池是指以铅、铅酸、锂、碱、锰酸锂等化学物质为主要原料,设计封装成各种形状大小的金属外壳或模塑塑料的可充电电池,因其具有高容量、安全可靠、耐环境对抗以及良好的可充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手机、MP3、笔记本电脑电池等电动产品中。

2、管理要求(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回收设备,实施自身回收利用,处理废铅蓄电池,并保护其有害物质不流失。

(2)铅蓄电池制造企业应当将产品销售出去后,做好与消费者的回收利用管理,定期收回废旧铅蓄电池,依法处置,并承担回收利用责任。

(3)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各领域的专家联合研究,提出相关技术支持,有效地推动铅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4)国家将对铅蓄电池制造企业及其生产的产品进行监管,以确保铅蓄电池的合理生产和回收利用,确保环境的安全。

3、后续计划(1)落实责任分工。

铅蓄电池制造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回收利用,制定回收利用促进计划,组织专业服务团队,开展回收利用工作。

(2)推动回收利用行业发展。

需要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技术支撑,鼓励技术创新,提高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标准,改善设备设施。

(3)强化管理和检查。

应当设立日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确保回收利用顺利进行。

四、尾声以上便是我国现就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的总体情况,它旨在加强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管理,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有效保护我们的环境,最终实现绿色发展。

废铅蓄电池规范化管理指南(试行)

废铅蓄电池规范化管理指南(试行)

废铅蓄电池规范化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2016〕99号),探索建立完善的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处置体系,防止废铅蓄电池在回收过程中污染环境,遏制流入非法渠道造成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和环境保护双重效益,根据我省铅蓄电池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后的回收、循环利用、最终处置现状,制定本指南。

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我省境内开展《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制度试点》工作的地区和单位;试点期间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本指南。

2.术语概念2.1废铅蓄电池:指丧失蓄电功能的铅蓄电池产品。

2.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指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

2.3生产者责任组织(PROs):指通过行业联合的方式成立的产品回收组织,负责建立共用的产品回收体系,专业从事产品回收、处理、循环利用。

2.4电池生产企业:指符合环保要求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

2.5再生铅企业:指将废铅蓄电池按环保要求拆解分选后,经冶炼生产再生铅的企业。

需有环保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2.6收集网点:铅蓄电池销售网点如铅蓄电池分销或零售店、机动车4S店、电动车维修店、汽修厂等可作为收集网点收集废铅蓄电池。

2.7溯源管理:指利用溯源管理平台,采用二维码识别的技术,实现废铅蓄电池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全过程追踪和管理。

2.8回收授权书:指电池生产企业或再生铅企业赋予电池销售网络或第三方回收企业可回收废铅蓄电池权利的书面授权。

2.9溯源平台注册卡:溯源平台在企业完成注册后发放注册卡。

3.编制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订版)3.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2016〕99号)3.3《关于印发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6〕70号)3.4《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82号)3.5《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82号)3.6《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商流通函〔2016〕206号)3.7《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3.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1999年第5号)3.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3.10《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19-2009)3.11《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60号)3.12《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85号)4.企业、政府和消费者责任指铅蓄电池产品丧失蓄电功能后,在回收、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过程中,企业、政府和个人应履行的责任。

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

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

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废旧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储能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领域。

然而,由于铅酸蓄电池的特殊性,其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生态环境与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与处置1.回收责任主体: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由生产商、经销商、使用单位和回收企业等共同承担回收责任。

生产商应建立回收网络和回收渠道,确保废旧铅酸蓄电池能够及时回收。

经销商要协助生产商把废旧铅酸蓄电池送至指定的回收企业。

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将废旧铅酸蓄电池交给生产商或回收企业进行回收处理。

2.回收方式: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方式主要包括定期回收、集中回收和零散回收三种。

定期回收是指制定固定时间对废旧铅酸蓄电池进行回收,由回收企业派员上门回收。

集中回收是指将废旧铅酸蓄电池集中到特定场所,由回收企业或指定单位进行回收。

零散回收是指废旧铅酸蓄电池由生产商、经销商和使用单位通过现场交接等方式进行回收。

3.处置方式:回收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应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进行蓄电池拆解和分解。

拆解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阻止酸液和铅粉外泄,避免对环境和人员的伤害。

然后,对拆解后的铅板、电解液等进行分别处理,分别回收铅、再生电解液等有价值物质。

4.监管与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生产商、经销商、回收企业和使用单位进行监管与检查,确保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与处置的合规性。

对于违反回收制度和规定的单位,应依法予以处罚,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的认识与意识。

二、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再利用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的铅、电解液等有价值物质可以进行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1.铅的回收与再利用:铅是废旧铅酸蓄电池中最主要的有价值物质。

回收的铅可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再生产,降低对原料的依赖,并减少新能源材料的开采。

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

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

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利用所制定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

这种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资源利用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包括回收网络、回收站点的布局
和相关政策支持。

2.处理与利用规定:明确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处理和利用方式,确保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3.监管与执法:建立监管机构,加强对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确保相关法规的执行。

4.技术研发与推广:支持和推动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处理效
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

5.宣传教育:开展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
社会各界参与到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中来。

这些措施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管理制度,促进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合理回收、安全处理和资源再利用,从而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XX市危险废物废铅蓄电池社会源专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XX市危险废物废铅蓄电池社会源专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XX市危险废物废铅蓄电池社会源专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有效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遏制非法收集、转移和利用处置,推动社会源废铅蓄电池规范回收利用,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专项管理,建立建全废铅蓄电池社会源产生单位(以下简称“社会源”)清单,严厉打击非法收集、利用、处置废铅蓄电池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系,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防范环境风险。

二、整治范围电动车销售点、电动车维修点、铅蓄电池销售点;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废铅蓄电池非法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窝点。

三、工作任务(一)建立排查清单。

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各镇、街道按照职责建立社会源清单。

(时间:2月6日-2月11日)(二)开展管理培训。

生态环境部门执法大队负责对社会源开展业务指导和管理要求。

(时间:2月15日前)(三)依法深入调查。

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各镇、街道深入排查社会源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各环节落实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情况。

重点实施“四查”,一查社会源是否将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处置;二查是否按照规范要求如实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三查是否按照要求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交由废铅蓄电池收集网点,四查贮存条件是否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相关标准要求。

(时间:2月16日至2月27日)(四)依法调查处理。

市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在依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时,对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或尚不构成犯罪但符合拘留条件的,要提请公安部门处以拘留;对涉嫌刑事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废铅酸电池管理制度

废铅酸电池管理制度

废铅酸电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废铅酸电池的管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提高资源利用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废铅酸电池的生产、使用、处置等相关单位,包括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回收企业等。

第三条废铅酸电池管理应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实行免费回收和处理,促进企业履行责任,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第四条废铅酸电池管理应依法依规,开展监督检查,强化企业责任,加强政府监管。

第二章废铅酸电池回收管理第五条废铅酸电池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应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关规定,配合有资质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企业开展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工作。

第六条废铅酸电池回收企业应依法取得相关资质,建立废铅酸电池回收设施,定期开展废铅酸电池回收工作,确保回收量和质量。

第七条废铅酸电池回收设施应具备相关的安全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八条废铅酸电池回收企业应做好废铅酸电池的分类、包装、标识工作,确保回收的废铅酸电池安全运输、存储和处置。

第九条废铅酸电池回收企业应加强对回收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废铅酸电池回收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十条废铅酸电池回收企业应定期进行废铅酸电池回收情况的统计和报告,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检查,确保废铅酸电池回收工作的规范进行。

第三章废铅酸电池处理管理第十一条废铅酸电池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应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关规定,将废铅酸电池交给具备资质的废旧电池处理企业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废铅酸电池处理企业应依法取得相关资质,建立废铅酸电池处理设施,定期开展废铅酸电池处理工作,确保处理量和质量。

第十三条废铅酸电池处理设施应具备相关的环保设施,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废铅酸电池处理企业应做好废铅酸电池的分类、包装、标识工作,确保处理的废铅酸电池安全处置、循环利用。

第十五条废铅酸电池处理企业应加强对处理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废铅酸电池处理工作的安全进行。

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及方法

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及方法

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及方法铅蓄电池回收利用这事儿啊,现在是有不少情况呢。

先说说现状吧。

现在铅蓄电池的使用那是相当广泛啊,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像汽车里用来启动发动机的电瓶,还有一些应急照明设备啥的。

这么多铅蓄电池在用,那产生的废旧电池数量就很庞大了。

不过呢,回收的情况有点复杂。

有些地方回收做得还不错,有专门的回收企业。

这些企业呢,有比较正规的流程,他们知道怎么把铅蓄电池里有用的东西给提取出来,像铅啊,硫酸啊。

但是啊,也有不少小作坊在偷偷搞回收。

这些小作坊可就不那么靠谱了,他们往往没有什么环保措施,就想着把铅弄出来卖钱,结果把周围的环境弄得一塌糊涂,污染特别严重。

在回收渠道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一些铅蓄电池的使用者不知道该把废旧电池送到哪里去回收。

比如说有些车主,他们换了汽车电瓶后,就把旧电瓶随手一扔,或者卖给那些收废品的,也不管这些收废品的会不会把电瓶送到正规回收渠道。

这就导致很多铅蓄电池没有进入正规的回收体系,而是在一些不正规的地方流转,最后可能就被那些小作坊给处理了。

再讲讲回收利用的方法吧。

对于铅蓄电池的回收,最主要的就是提取里面的铅。

正规的企业会先把铅蓄电池进行拆解,这可不能随便拆,得有专门的工具和技术人员。

把电池拆开后,里面的铅板、铅膏这些含铅的东西就会被分离出来。

然后呢,会通过一些特殊的冶炼方法,像火法冶炼或者湿法冶炼,把铅给提炼出来。

火法冶炼就是把含铅的材料放到高温的炉子里去熔炼,就像打铁一样,高温把铅从其他杂质里分离出来。

湿法冶炼就相对温和一些,利用一些化学溶液把铅溶解出来,再通过一些化学反应把铅还原出来。

除了铅,硫酸也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电池里的硫酸可以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还可以用于一些工业生产,比如说在一些化工行业里,对硫酸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我就遇到过这么个事儿。

我有个朋友在一个小县城,他看到有个小院子里堆了好多铅蓄电池。

那个地方啊,周围的土地都被污染得变色了。

后来才知道,是一个没有资质的人在那里回收铅蓄电池,就是为了提取铅卖钱,根本不管对环境的破坏。

铅蓄电池回收处置规范化管理指南

铅蓄电池回收处置规范化管理指南

英文回答:In accordance with our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in order to make the 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lead batteries more standardiz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popul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clear laws and regulations, establish a sound policy system, identify the responsible sectors and monitor and manage them。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engaged in recycling should be regulated and regulated to clarify thei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establish appropriate incentives and penalties。

Management processes should be standardized and standardized to ensure that each step i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thus ensuring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recycling。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vide the necessary safety and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training, strengthe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and ensure that the process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does not cause pollution and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99号)以及危险废物管理相关规定的要求,为规范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和资源化利用行为,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控制环境污染,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所指铅蓄电池,包括作为启动电池、动力电池、工业电池等用途的各类铅蓄电池。

第三条(管理职责)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建立铅蓄电池回收利用协作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制度设计及监督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铅蓄电池生产和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规范和管理,生态环境部负责铅蓄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和处置环节的环境管理,市场监管总局负责标准、标识制定及市场监管工作。

第二章基本制度
第四条(回收目标)国家实行铅蓄电池回收目标责任制,
制定发布铅蓄电池规范回收率目标。

到2025年底,规范回收率要达到60%以上,国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回收目标。

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含进口商,下同),通过自行回收、与社会回收利用企业合作等方式,承担完成回收目标的责任,每年于3月底前提交上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等组成联合体完成回收目标责任。

生产企业回收率=(当年废旧铅蓄电池自主回收量+合作回收量)÷前三年度国内销售量加权平均值×100%。

进口企业回收率=(当年废旧铅蓄电池自主回收量+合作回收量)÷前三年度进口量加权平均值×100%。

新设立的生产企业次年起承担回收目标责任,生产和进口不足三年的以上年度国内销售量(进口量)为基准。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残次品、库存等未进入消费系统的材料和产品不计入年度回收率计算范围。

第五条(统一编码)国家实行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统一编码制度,编码标准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

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应在铅蓄电池产品显著位置标注符合国家统一编码标准的产品编码,产品编码应在铅蓄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不易损毁,清晰可读取。

对实施统一编码前的市场存量电池,由回收网点在回收时统一加贴符合国家统一编码标准的回收编码。

第六条(台账制度)国家实行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关键节点电子台账制度,铅蓄电池生产(进口)、销售、收集、贮存、运输、资源化利用企业应按要求建立台账,记录废旧铅蓄电池的种类、数量、流向等信息。

台账的标准样式,由铅蓄电池回收利用部际协作机制组织制定发布。

第七条(信息管理)建立“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铅蓄电池生产(进口)、销售、收集、贮存、运输、资源化利用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样式,记录电子台账信息,并于每季度前15日内将上季度台账信息上传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

第八条(第三方核查)国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提交的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进行核查,核查结果纳入企业信用系统。

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独立、公正、科学开展核查工作,对核查过程和核查结果承担责任;核查结果在网上公示10个工作日,接受公众监督。

第九条(信用采集)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回收目标完成情况,以及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部委联合惩戒。

第三章回收、贮存、运输
第十条(合法经营)所有从事铅蓄电池销售、收集、贮存、运输、资源化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登记注册,领取工商
营业执照,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一律不得开展相应业务。

第十一条(分类管理)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在电池组装时在电解液密封后加装防拆标识,进口企业在电池密封位置加装防拆标识。

防拆标识完整的未破损废旧铅蓄电池,在收集、暂存、贮存、运输等环节实行有条件豁免危险废物管理;无防拆标识、防拆标识不完整、已破损的废旧铅蓄电池,按危险废物管理。

具体管理规定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制定。

第十二条(逆向回收网络)鼓励生产企业依托机动车维修网点及电池销售网络建立废旧铅蓄电池逆向回收网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销售网点备案为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网点、中转贮存库。

鼓励生产企业采用“以旧换新”、“销一收一”等商业策略提高逆向回收率。

第十三条(共建回收网络)鼓励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规范回收企业、资源化利用企业和无害化处置企业加强合作,共建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促进铅蓄电池的规范回收。

第十四条(网点备案)废旧铅蓄电池的回收网点、中转贮存库、集中贮存库需按不同类型向省级循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备案。

未备案的,不得开展废旧铅蓄电池收集、暂存、贮存、运输等业务。

类型A:主要用于回收网点暂存,允许暂存量不超过3吨,允许暂存时间不超过30天;
类型B:主要用于中转贮存,允许贮存量不超过5000吨,允许贮存时间不超过180天。

类型C:主要用于集中贮存,对允许贮存量和贮存时间不设限。

各回收节点主体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备案类型,禁止超时限和超量存放废旧铅蓄电池。

对类型A、B、C网点实行差别化环境管理,对不同类型存放场所的环境管理规范及相应的分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条件,由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发布。

第十五条(批量备案)满足下列条件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规范回收公司、资源化利用企业(含再生铅企业、大型铅冶炼企业等),可对其管理的回收网点、中转贮存库、集中贮存库等向省级循环经济主管部门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批量备案,并对其申报的备案单位履行企业管理义务,对其违规回收行为承当连带责任。

(一)企业在申请省份的销售(回收)网络覆盖50%以上的市县;
(二)企业在申请省份具有5000吨以上的中转、贮存能力;
(三)企业建立了回收网络建设标准和管理制度;
(四)企业建立了铅蓄电池回收风控制度和措施;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省级循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按照“集中申请、批量审查、国家备案、连带责任”的原则进行批量审查备
案并颁发相应类型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报备。

第十六条(中转贮存站点布局)省级循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内铅蓄电池市场规模、人口规模、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化价值等因素,对中转贮存站点设置与布局进行合理规划,防止无序建设。

第四章资源化利用
第十七条(合理规划)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区域内铅蓄电池市场规模、废旧铅蓄电池年产生量及回收体系情况合理规划布局和规模,鼓励有关企业通过股权合作、共同投资等方式建立废旧铅蓄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八条(园区化管理)废旧铅蓄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应位于功能定位相符、环保基础设施齐全的产业园区内,优先向“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布局,原来分散布局的既有企业应逐步退城入园,实现园区化布局。

第十九条(原料管理)废旧铅蓄电池资源化利用企业应采购合法废旧铅蓄电池,禁止采购非法来源的粗铅;应整只含酸液收购废旧铅蓄电池,不得要求排空酸液后采购;不得长时间贮存废旧铅蓄电池,集中贮存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

第二十条(生产管理)废旧铅蓄电池资源化利用企业应采用符合《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工艺及设备,企业达到《再生铅行
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规定的II级以上水平。

禁止对废旧铅蓄电池进行露天环境下破碎作业,严禁直接排放废旧铅蓄电池中的废酸液。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一条对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从事铅蓄电池销售、收集、贮存、运输、资源化利用的单位和个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对未完成年度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目标的生产企业,不得申请国家相关补助资金,不得享受有关税收减免优惠,不予核准企业新建项目。

第二十三条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对产品进行编码的,未及时统计报送相关数据或数据造假的,责令限期改正,据不改正或造成不良后果的,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

第二十四条回收企业将回收的废旧铅蓄电池交售给不符合国家行业规范条件的再生铅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无效的,注销备案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

回收企业将废旧铅蓄电池交给未持有废铅蓄电池危险物经营许可证企业,以及再生铅企业接收未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废铅蓄电池、收购倒酸废铅蓄电池、非法来源的粗铅及废铅膏等含铅废物,超期贮存废旧铅蓄电池,将依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

第二十五条资源化利用企业将生产的再生原料销售给不符
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无效的,注销备案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铅蓄电池回收利用部际工作机制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年月日开始试行,自年月日执行。

术语与定义
(一)铅蓄电池,指由电解液、元件以及盛装它们的容器组成的,能够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接收的电能并能在接入用电回路后释放能量的装置。

.
(二)废旧铅蓄电池,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铅酸蓄电池。

(三)收集,指废旧铅蓄电池经营单位将分散的废旧铅蓄电池进行集中的活动。

(四)暂存,指将废旧铅蓄电池临时存放于收集网点中的活动。

(五)贮存,指将废旧铅蓄电池置于废旧铅蓄电池经营单位设置的专用贮存设施或者场所(不含收集网点)中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