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精品二期东一区平面图

中国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精品二期东一区平面图

中国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精品二期东一区平面图
佚名
【期刊名称】《江苏纺织》
【年(卷),期】2006(000)07B
【摘要】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距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约26公里,宁启高速横亘东西,苏通大桥飞架南北,国际家纺城彻融入长三角经济区。

这里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的故乡,是中国纺织技术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基地。

【总页数】3页(P5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
【相关文献】
1.一线传真——中国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精品二期四一区平面图 [J],
2.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试行外贸新政的探索实践 [J], 杨曹明
3.海门叠石桥:从“家纺小镇”迈向“国际家纺城” [J],
4.中国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精品二期四一区平面图 [J],
5.中国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精品二期东一区平面图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开放40年海门崛起三个千亿级产业

改革开放40年海门崛起三个千亿级产业

改革开放40年海门崛起三个千亿级产业成青青【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3页(P45-47)【作者】成青青【作者单位】中共海门市委党校【正文语种】中文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前行。

海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先后崛起了家纺业、建筑业、装备制造业三个千亿级产业,更加令人瞩目。

海门,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县级市,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74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100亿元;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4633万元上升到2017年的72.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1978的1.07亿元上升到2017年377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2824万元上升到2018年3月末的809.17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4.58亿元上升到2017年775亿元。

与此同时,2017年,海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2.6%,海门城乡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万元和2.25万元。

海门进入全国县域千亿GDP俱乐部,名列“2018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18位,2018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1.1亿元。

据《海门市志》介绍,1976年,海门工业产值仅为1.91亿元,1978年3月,海门将28个家具厂、手工业综合社及1622名职工划归社镇统一管理,当年实现产值1853万元。

目前海门工业,已经拥有纺织、轻工、建材、机械、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12大产业,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163.3亿元。

一、家纺业从“露天地摊”到年生产能力超2000亿元海门素有“家纺之都”美誉,拥有的“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以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塑造出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叠石桥原架于海门与通州两地交界的河上,地处偏僻,因其桥墩用小石条井字形叠起,故名叠石桥。

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这里成了农民偷偷进行商品交换活动和躲避打击的“避风港”,市场得以在夹缝中生存。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攻略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攻略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攻略介绍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是北京市海淀区一个集家纺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家纺市场。

该家纺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永丰北路,占地面积达30万平方米,拥有超过1000家家纺品牌和商户。

这里汇聚了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家纺产品,是购买家纺用品的理想地点。

如何到达公交如果您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可以搭乘以下公交车线路: - 944路 - 484路 - 707路 - 968路 - 快速直达专线6路自驾如果您选择自驾前往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可以使用GPS导航定位至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永丰北路。

购物攻略1. 了解市场在前往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之前,建议您提前了解家纺市场的情况。

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了解各个商户的特色和经营范围,以便在到达家纺城后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商家。

2. 商品质量在购买家纺用品时,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建议您选择信誉好、口碑佳的商家,尽量购买有保障的品牌产品。

此外,可以仔细观察商品的工艺、面料等细节,以确保购买到高品质的产品。

3. 比较价格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拥有众多商家和品牌,价格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在购买前,可以先对比不同商家的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4. 携带参考清单在购买家纺用品之前,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参考清单,列出您需要购买的物品和相关规格要求。

这样可以避免在商家之间频繁比较和犹豫不决,提高购物效率。

5. 小心陷阱在购物过程中要小心陷阱,不受商家的过度推销和欺诈手段的影响。

注意核对商品的标价,避免被商家故意误导或误导。

购物环境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以其宽敞明亮的商场环境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家纺城内部设有充足的停车位,提供方便快捷的停车服务。

商场内部通道宽敞,各个商户之间距离适中,行走非常方便。

此外,家纺城还提供休息区、餐饮服务等配套设施,方便消费者享受购物过程中的休闲和餐饮需求。

其他关注事项注意事项•在购买家纺用品时,注意核对商品的规格、面料等信息,避免买错或买不符合需求的商品。

叠石桥怎么样?产业集群实力显赫

叠石桥怎么样?产业集群实力显赫

叠石桥怎么样?产业集群实力显赫第12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三期隆重召开,江苏省海门工业园区相关领导莅临参加,目的是分析企业现状,探讨家纺产业集群的未来和发展宗旨。

叠石桥怎么样?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

首先,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十分有名,体现的是家纺特色的产业集群特征。

这里不仅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还是有名的内外贸结合市场试点。

它实现了家纺产业的快速升级和进步,更突破了传统壁垒,让外贸事业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不仅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份额,还走向国际,开拓了更多渠道,获得了更多机会。

说起叠石桥,其实指的就是江苏省海门工业园区,解读近代史不难发现,近代轻纺工业就是在这里发展起来的。

不仅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还具有优质的公共服务机构,更配备适合发展的多功能配套设施。

随着家纺产业集群的形成,基地覆盖率加深,并解决了50多万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盘点近几年的成交额,从2014年到2016年,接连突破550亿元、602亿元、650亿元大关,进步飞升。

叠石桥的发展潜力有目共睹,五大产业园和产业综合体的构建做出了巨大贡献。

集群化效应的优势是可以发挥资源优势集中注意力谋求创新,比个体力量更为有效。

正是存在产业园基地,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共话行业未来,也才有了产业集聚效果,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了解叠石桥不应该只看综合发展前景,更应该看一下具体的项目,比如叠石桥电商城项目吸引了很多人,它打造的是内置商场式市场,配套业态丰富,目前入驻商家和电商办公商家共入驻了500多家,对提升财富颇有帮助。

另外就是海门市三星镇家纺体验特色小镇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除了体现家纺城的特色之外,这里还构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尤其是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市场四期深受期待。

未来城镇承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叠石桥的实力也将通过一系列项目优势进行彰显。

【心得体会】南通调研之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发展启示

【心得体会】南通调研之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发展启示

南通调研之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发展启示为期三天的南通调研行程满满,收获颇丰。

从如皋、如东、通州、海门到南通,我们走过了顾庄生态园、红十四军纪念馆、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通州湾示范区、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南通博物馆等地方,既惊叹于其浓厚的历史文化,也领略到了这座临海城市的创新进程,给我印象最深的要属叠石桥国际家纺城。

一、南通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发展概况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位于享有“江海门户”之美称的江苏海门工业园区(三星镇),是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最全、功能最强的家纺专业特色大市场。

这里众商云集,川流不息,两万多家商铺所经营的20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牌、1000余种家纺产品畅销全国35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专业市场之首,列全国布料及纺织品市场第三名。

叠石桥家纺业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

清末年间,在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工业影响下,叠石桥家纺开始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由于地处两市交界,政府疏于管理,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叠石桥家纺市场在夹缝中得以生存。

1983年,借改革开放之东风,海门市三星镇党委、政府专门出台文件,积极鼓励和支持家纺产业的发展,并根据家纺市场发展的情况,先后六次将市场加以扩建,总投资6亿多元。

同时,叠石桥家纺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如今叠石桥已经形成品牌展示营销中心、商务办公居住中心、商贸休闲娱乐中心、商业金融会展中心、公共服务配套中心等五大中心,成为中国家纺之都、纺织之都、购物天堂、旅游胜地,更是成为我国特色产业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典范和江海平原的一颗璀璨的产业明珠。

二、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发展带来的启示1.政府加强引导,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过去,叠石桥国际家纺市场的不同部分隶属不同的行政区,通州和海门两市政府都希望通过对其加以主导而获利,统一的家纺市场在两政府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出现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

叠石桥——海门市三星镇家纺体验特色小镇简介

叠石桥——海门市三星镇家纺体验特色小镇简介

叠石桥——海门市三星镇家纺体验特色小镇简介叠石桥——海门市三星镇家纺体验特色小镇位于海门门市三星镇核心区域,在海门市的西北部,是中国家纺绣品名镇,“全国千强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中心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与“海门唯一的省级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区镇合一,是海门主城区西侧的卫星城,也是全国家纺产品集散中心、江苏省民营经济集群示范区。

海门市三星镇家纺体验特色小镇历经30余年来的培育发展,已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公共服务优质、功能配套健全”、的超级家纺产业集群,集群覆盖周边8个县市(区)、30多个乡镇,从业人员50多万,拥有家纺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家纺企业3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贸企业300多家,家纺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亿元,外贸供货额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江苏的二分之一。

海门市三星镇家纺体验特色小镇拥有国内最大的家纺专业市场——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目前市场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2015年市场成交额超600亿元。

市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市场”、“全国百强纺织品交易市场”等国家级荣誉,建成了“全国首批重点培育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全国家纺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平台。

2015年国家级外贸综合改革——“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功获批、先行先试,“叠石桥”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海门市三星镇家纺体验特色小镇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建设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市场四期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了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家纺产业属于三星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我们坚持一手抓城镇服务功能完善,不断提升城镇承载力,一手抓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产业支撑力,推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坚持了文化兴镇的发展基调。

三星镇创造的家纺奇迹,与叠石桥家纺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不断创新息息相关。

早在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纺织工业的影响下开始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刺绣大师沈寿、布商沈敬夫和近代画家王个移都在叠石桥播撒了现代工业文明与纺织文化的种子,四大名人为叠石桥家纺文化传承沿袭作出了巨大贡献,引领叠石桥现代绣品工业和家纺产业经久不衰,培育的天下一绝“中华刺绣”——沈绣,在2007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介绍

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介绍

提升品牌影响力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叠石桥国 际家纺城将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VS
通过举办品牌推广活动、加强品牌营 销等方式,提高叠石桥家纺品牌的知 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鼓励企业加强 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 争力。
加强产业链合作
产业链合作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将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
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推动产业链整合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个家纺产业链的协同 效应和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家纺产业的健康发展。
05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与南通 家纺产业集群的关系
南通家纺产业集群的概况
南通家纺产业集群历史悠久,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配 套设施,涵盖了纺织、印染、成品制造、销售等各个 环节。
创新的方向将聚焦于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等方面,推动 家纺产业向高端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 与海外客户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参加国际展览、举办海外推广活动等方式,提升叠石桥家纺的国际知名度和 美誉度。同时,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为家纺企业开拓更 广阔的市场空间。
产业链完整
产业链完整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提 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产业协同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注重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 机遇。
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鼓励企业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式,提升产品 质量和附加值。

叠石桥简介

叠石桥简介

江苏南通站市场简介:世界最具名气的家纺城始建于1982年,位于海门市三星镇与通州市川港、姜灶三镇的交界处;由叠石桥家纺城、绣品城、三星工贸园区、物流中心、商贸城五大部分组成,2004年统计商城占地77150平方米,拥有8000多个营业门面及摊位。

生产经营床罩、枕套、被套、棉被等床上用品及各类家用电器套、窗帘、靠垫、玩具等300多个绣品系列品种。

产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城市和地区,远销罗马尼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成交额达60多亿元,市场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是全国最大的绣品专业市场,被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列为“中华之最”;还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家纺绣品名城”称号。

叠石桥市场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命名为“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

目前从事家纺产业的人员已波及到叠石桥周边三个县市,10多个乡镇,从业人员20多万人,产业集群特征鲜明,市场成交活跃,产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罗马尼亚、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12月,三星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纺绣品名镇”。

2003年叠石桥地区家纺市场成交额突破150亿元,成为全国家纺产业最大的交易中心。

叠石桥家纺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生产规模化。

仅叠石桥所在的三星镇就有家纺工业企业150家,个体加工户307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家,亿元企业3家,加上周围的乡镇家纺工业企业,总量超千家。

二是分工社会化。

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已形成专业分工,即使生产加工,一户也只做其中一道工序,流水作业。

三是设备智能化。

枕套、床罩等家纺产品起初靠手绣,20世纪90年代起普遍用电动绣花机绣花,目前已向电脑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叠石桥家纺产业拥有电脑绣花机8000多台、电脑多针绗缝机3000多台、工业缝纫机25000多台、喷胶棉生产线35条、其他相关设备2800多台,设备总价值20亿元。

四是产品系列化。

最初,主要生产枕套和电视机套、洗衣机套等家用电器套,又开发了床罩、窗帘、云丝被、沙发座垫、靠背等,如今已有200多个品种,能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消费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业态规划
A区:一层:品牌区 二层:多件套区、枕芯 区、床垫区 三层:多件套区
B区:餐饮、娱乐、休闲、旅馆 C区:一层:被子区 二层:被子区、毛毯区
三层:宾馆用品区 D区:原为辅料、成品区 E区:被子区、8号大厅主要为小商品区 F区:毛毯、珊瑚绒、夏令用品
海门工业园区关于叠石桥的规划
叠石桥区域总体布局图
总体布局
规划总体布局结构可以概括为“两片、两轴、三心”。 两大功能片区分别为市场用地片区和配套服务用地片区,是构成整个市场区的主
体功能区。 一主一次两条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轴线: 1、震蒙大道和叠港公路之间的地块集中布置商业、办公、娱乐休闲以及研发设计
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地块中间水系的景观化改造,形成南北向的公共服务设施 主轴。 2、三星南大道作为未来向通州地区辐射的主要通道,是一条次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轴线,主要服务于海门通州交界处的市场和物流用地。 由两条轴线串起的三个主要服务核心: 1、震蒙大道-大岛路服务中心,近期建设的市场区服务中心,以综合性的星级酒 店、办公、休闲娱乐和金融服务等服务为主体功能; 2、三星南大道-叠港公路服务中心,中期重点打造的市场区的门户地区,以办公、 产品展示和研发创意等服务为主体; 3、三星南大道-秀女路服务中心,结合现有的浙商大厦、商业步行街,以及未来 物流用地的功能置换形成集中的市场服务区,以酒店公寓、办公、商业和餐饮等 功能为主。
科研设计用地面积为4.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1%。科研设计用地位于三星南大道以南,叠港公路西
侧的地块内。
8、商办综合用地
商办综合用地面积为17.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9.0%。主要为在建的浙商国际大厦,以及震蒙大道东
侧,客运站以及绣品园以西的两块用地,作为发展总部经济,企业集中办公区的用地。
对外交通规划
三期工程规划建设:核心交易区、步行街、公共服务平台等区域, 其中市场交易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36万㎡,步行街占地101亩, 建筑面积10.3万㎡;公共服务平台区占地28.8亩,建筑面积6.7万 ㎡。整个工程2009年5月开工建设,2011年10月全部竣工投运。
核心交易区、步行街、公告服务 平台图片
坯布片区
位于面料 片区西南 侧,占地 6.2万平方 米,主要 经营各式 坯布,坯 布片区的 建筑形式、 建筑风格 与面料片 区相似。
小商品市 场
位于面料 片区西北 侧、坯布 片区北侧, 占地5.6万 平方米, 主要经营 小商品。 小商品片 区建成大 空间建筑 形式。
辅料片区
位于面料 片区东北 侧,占地 1.9万平方 米,主要 经营海绵、 喷胶棉、 PP棉及拉 链、纽扣 等家纺辅 料。辅料 片区采用 大空间建 筑形式。
成品展示 片区
位于面料 片区东侧, 占地面积5 万平方米, 主要用于 家纺产品 的展示。 成品展示 片区建筑 表现形式 与辅料片 区相似。
(1992年——1996年) 志浩市场的建立与发 展,推动了川港、姜 灶等地家纺经济的发 展。南通县委、县政 府的重视,召开会议, 落实发展志浩市场的 措施,筹措80万元用 于市场的发展,使志 浩市场为棚顶式,入 住商户360户。1996年 底成交额6400万元。
(1996年——2004年)。 1995年末建办了 “经 营大楼”,1996市场吸 引外商澳门新辉煌公司, 对1992年建造的棚顶式 市场进行全面彻底改造, 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1997年开发了市场东段 托运街、市场西段经营 楼群。至此,通州市志 浩市场,达到占地面积 80000平方米,建筑面 积56000平方米,入住 商户1120户,成交额跃 至120亿。
2001年以后 建设二期工 程,从而逐 步拓建成叠 石桥家纺城
2009年家纺城拓 建三期,形成40 万平米的家纺交 易市场,总体近 45万平米的国际 家纺城,并规划 四期工程
1956年
1972年
1985年
地摊交易 (56-70年)
大棚交易 (71-90年)
1992年
绣品城 (91-95年)
1999年
截止目前, 30多个家纺品牌获南通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凯盛”品牌获得了 全国家纺名牌称号;“亚萍”家纺荣获“中国女性最喜爱的家纺产品”; “凯帝” 等获得了江苏省著名商标;“华伦天奴” 、“鳄鱼” 、“红豆” 、“彬彬” 、 “波司登”等2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加盟叠石桥家纺。现在,依靠科技、注重创 新、推崇品牌、做大规模已经成为广大叠石桥家纺人的共识和不断前进的力量源 泉。
用地指标
用地指标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141.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72.7。
用地构成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了办公用地、商业用地、金融服务用地、旅馆业用地、市场用地、游乐用地、科
研设计用地、商办综合用地等类别。
用地规划
1、办公用地
办公用地面积为1.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8%。主要位于三星南大道北侧,叠港公路以西,作为整个
资料来源:恒辉调研
志浩市场——概况
志浩市场
“中国南通家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川姜镇境内,以金川大道为“轴”由东向西, 规划总体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
发展定位目标 ✓ 世界家纺业展示中心 ✓ 世界家纺业研发中心 ✓ 世界家纺业制造中心 ✓ 世界家纺业物流中心 ✓ 中国家纺经济中心
周边竞争市场Leabharlann 析5、市场用地市场用地面积为86.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44.5%。主要包括了现状叠石桥家纺市场一期、二期,在建
的叠石桥家纺市场三期、以及市场远期发展用地。
6、游乐用地
游乐用地面积为1.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9%。位于震蒙大道以东,现代大道以南,结合周边的商办
综合用地布置一处休闲娱乐中心。
7、科研设计用地
少数农民将蔬 菜和手工艺品 在此买卖,以 后逐渐增多, 形成了农工副 产品的集散地 。
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在党 和政府的支持 下,叠石桥家 纺产业步入健 康发展轨道
改建并 增加砖 木结构 的营业 用棚
1992年,兴 建叠石桥绣 品城即“老 市场”,形 成家纺城的 雏形,主要 经营成品
1999年,家 纺城一期开 业
新员工培训之 叠石桥商圈
叠石桥家纺城发展沿革
叠石桥家纺业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纺织工业的影 响下开始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张謇创办的南通学院附属女 红传习所(后发展为南通工艺美术学校)里的学员曾带过叠石桥人做艺 徒,这些人成了叠石桥家纺产业最初的开拓者、经营者及艺技传授者。 叠石桥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先由当地村民杨乃富经手在海门与通州两 市的交界河上架起一条木桥,以后几经修理改成石桥,其桥墩用小石 条井字型叠起,造型别致,故名叠石桥。由于叠石桥地处三星、川姜 两镇的交界处,群众赶集不便。1956年开始,有少数农民将蔬菜和手 工艺品来此买卖,以后逐渐增多,形成了农工副产品的集散地。由于 地处两市交界,政府疏于管理,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叠石桥 自然成了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活动和躲避打击的“避风港”。终于,市 场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并被人们称为“小香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大批能工巧匠和善于经营的人,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消 除了疑虑,冲破了精神枷锁,放开手脚发展家纺业。从此,叠石桥家 纺产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叠石桥第一期市场—绣品城(D区)
1983年后,地处叠石桥家纺产业核心区的海门市三星镇党委、政府专 门出台文件,积极鼓励和支持家纺产业的发展,并根据家纺市场发展 的情况,先后六次将市场加以扩建,总投资6亿多元。1985年9月, 拆除原来的简易竹棚,改建并增加砖木结构的营业用棚;1992年,三 星镇党委政府和海门市工商局合资2400多万元兴建叠石桥绣品城。绣 品城上下分三层,集商贸、仓储、运输一体,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
( 2004年至今)。通州市 和川港镇党委、政府决 定规划建设“中国南通 家纺城”,再次为通州、 川港经济的发展提供巨 大的空间。中国南通家 纺城占地面积 62.3万平 方米,规划七个片区(面 料、辅料、商务、会展、 仓储、物流、客运), 以及南通家纺城酒店。
志浩市场——规划
金川大道
整个家纺城主 要功能区域由 “一轴”、 “一心”、 “三带’、 “七区’组成。
2005年
家纺城 (1996年-2008)
2009年
国际家纺城 (2009年-)
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获得荣誉
叠石桥家纺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中央的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中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原江 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原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 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东辉,纷纷先后前来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叠石桥家纺产业的 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李德生挥毫提词“三星绣品名天下”。1992年10 月叠石桥市场被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评为“中华之最”;1995年10月叠石桥市场 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2002年三星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纺 绣品名镇”;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中国家纺协会以家纺产生业为题,在叠 石桥举办了“中国叠石桥家纺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新华社、《人民日报》、中 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等全国近百家新闻媒体,对叠石桥家纺业的发展 给予高度的关注广泛报道。2012年10月,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成为国家级4A景区。
“一轴”即金 川大道,“一 心”即管委会 所在区域 “三 带”即三种景 观体系, “七 区”即面料片 区、成品展示 片区、辅料片 区、坯布片区、 小商品片区、 仓储物流片区、 行政商务片区。
志浩市场——业态分布
面料片区
位于整个家 纺城的核心 部分,占地 50多万平方 米,共有近 2000个,主 要经营各种 纯棉印花、 涤棉印花、 色布、化纤、 丝绸、亚麻 等面料。
1997年2月,镇党委政府又根据叠石桥市场发展的形式需求,实施东 扩工程,投资750多万元紧靠绣品城东侧建造了精品楼,共113间,建 筑面积6080平方米;不久又开辟了拥有217个门面、建筑面积10350 平方米的名品广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