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第四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四川2020春人教化学选修四第4章 电化学基础练习和答案

四川2020春人教化学选修四第4章 电化学基础练习和答案

四川2020春人教化学选修四第4章电化学基础练习及答案选修四第4章电化学基础一、选择题1、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从a极流向d极A.a>b>c>d B.b>c>d>aC.d>a>b>c D.a>b>d>c解析:由第一个装置可知a极溶解,故a极是负极,可知金属活动性a>b;第二个装置依据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可知金属活动性b>c;由第三个装置得金属活动性d>c;第四个装置电子从d→a;故金属活动性d>a。

2、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B)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C.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D.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解析:选项原因分析结论A 锌锰干电池工作后碳棒不变×B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都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H2-2e-===2H+√C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硅×D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欲在金属表面镀银,应把镀件挂在电镀池的阴极。

下列各组中,选用的阳极金属和电镀液均正确的是(B)A.Ag和AgCl溶液B.Ag和AgNO3溶液C.Fe和AgNO3溶液D.Pt和Ag2SO4溶液解析:电镀槽中,要求镀件作阴极,可用镀层金属作阳极,电镀液通常采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A、D项中AgCl和Ag2SO4均为沉淀,只有B项符合要求。

4、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D)A.金属腐蚀是指不纯金属接触电解质溶液进行化学反应而损耗的过程B.电化学腐蚀是指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不纯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损耗的过程C.钢铁腐蚀最普遍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吸收氧气最终转化为铁锈D.电化学腐蚀伴有电流产生解析: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直接发生化学反应的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形成原电池的腐蚀,不需要外加电流,故A、B错误;钢铁腐蚀最普遍的是吸氧腐蚀,正极吸收氧气形成氢氧根离子,C错误。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一、单选题1.有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 ℃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

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负极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D.电池工作时,1 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 mol电子转移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Na2S水解:S2- +2H2O ⇌ H2S+2OH﹣B.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 = 2Fe(OH)3+3Mg2+C.用醋酸溶液除水垢:2H++ CaCO3=Ca2++ H2O+CO2↑D.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2O Cl2↑+H2↑+2OH-3.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1-CoO2+Li x C6===LiCoO2+C6(x+1)。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x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正极向负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 x C6+ x e-===x Li++C6C.充电时,若转移1 mol 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 g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 e-===Li1-x CoO2+x Li+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流从正极流出B.正极不断产生电子经导线流向负极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D.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B.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实验中,可加入少量盐酸或硫酸增强导电性C.同一可逆反应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平衡转化率D.升高温度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6.500 mL 1 mol/L的稀HCl与锌粒反应,下列措施不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升高温度B.加入少量的铜粉C.将500 mL 1 mol/L的HCl改为1000 mL 1 mol/L的HClD.用锌粉代替锌粒7.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片是负极B.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向正极移动D.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8.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9.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可替代锂电池的“可充室温Na-CO2电池”,该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章末基础训练及答案(共三套)

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章末基础训练及答案(共三套)

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章末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放电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b为正极被氧化B.SO42﹣只向PbO2处移动C.Pb电极质量减少D.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增大2.在0 ℃和1×105 Pa下,用铂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阴极产生6.4 g铜时,阳极放出()A.1.12 L氢气B.1.12 L氧气C.2.24 L氢气D.2.24 L氧气3.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c(Cu2+)降至原来的一半时停止通电,则加入下面物质能使溶液恢复成原来浓度的是()A.无水CuSO4B.CuO C.Cu(OH)2D.CuSO4·5H2O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5.镍镉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可以表示为:Cd+2NiO(OH)+2H2O℃2Ni (OH)2+Cd(OH)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B.放电时,镉为正极C.充电时电池上标有“+”号的电极连接电源正极D.以镍镉电池为电源,电解Na2CO3溶液,当收集到气体的总体积为33.6L电池中转移了2mol电子6.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锌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B.氢离子的铜片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C.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7.镍—镉可充电电池,电极材料是Cd和NiO(OH),电解质溶液是KOH,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是:Cd + 2OH --2e-=Cd(OH)2;2NiO(OH) +2 H2O+2e-=2 Ni(OH)2+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总反应是:Cd +2NiO(OH) +2 H2O=2 Ni(OH)2+ Cd(OH)2B.电池充电时,镉元素被还原C.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D.电池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接8.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一、单选题1.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O2(或空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

下列关于CH4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B.正极反应式为:O2+2H++4e- =2H2O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2.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组合是()①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化石能源②电力、风力、生物质能均是一次能源③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④吸热反应发生时一定要加热,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要加热⑤等质量的糖类在体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在体外燃烧均生成CO2和水时,放出的能量不可能相等⑥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⑦充电时的电池反应和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可逆反应⑧石油裂化、裂解为化学变化,而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A.①②⑤⑦B.②③④⑥C.①③D.①③④⑧3.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作正极B.锌片的质量逐渐增加C.电子从铜片流向锌片D.铜片表面上没有气泡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ΔH的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无关B.ΔH <0、ΔS <0的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C.实验室欲快速制取氢气,可利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D.金属表面镀银时,应把镀件作为电镀池的阳极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锂电池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磷酸铁锂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常用石墨包裹上铜箔作负极,LiPF6的有机溶液作电解质。

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1−x FePO4+Li x C6充电放电LiFePO4+C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 x C6−xe−=xLi++C6B.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LiFePO4−xe−=Li1−x FePO4+xLi+C.若用该电池精炼铜,阴极增重12.8 g,则电池中移向正极的Li+为0.2 molD.磷酸铁锂(LiFePO4)是电池的电极材料之一,其中铁的化合价为+26.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四章)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四章)

第四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1.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错的填“-”号)(1)取两根铜棒,将一根插入盛有0.1mol·dm-3CuSO4溶液的烧杯中,另一根插入盛有1mol·dm-3CuSO4溶液的烧杯中,并用盐桥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连结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浓差原电池。

( )(2)金属铁可以置换Cu2+,因此三氯化铁不能与金属铜反应。

( )(3)电动势E(或电极电势φ)的数值与反应式(或半反应式)的写法无关,而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数据,随反应式的写法(即化学计量数不同)而变。

( )(4)钢铁在大气的中性或弱酸性水膜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只有在酸性较强的水膜中才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 )(5)有下列原电池(-)Cd|CdSO4(1.0mol·dm-3)||CuSO4(1.0mol·dm-3)|Cu(+) 若往Cd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 溶液,或往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5H2O晶体,都会使原电池的电动势变小。

( )解:(1)+;(2)–;(3)+;(4)+;(5)–。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方向进行:Cr2O72 - +6Fe2++14H+=2Cr3++6Fe3++7H2O2Fe3++Sn2+=2Fe2++Sn4+它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______。

(a)Sn2+和Fe3+(b)Cr2O72 -和Sn2+(c)Cr3+和Sn4+(d)Cr2O72 -和Fe3+(2)有一个原电池由两个氢电极组成,其中有一个是标准氢电极,为了得到最大的电动势,另一个电极浸入的酸性溶液[设p(H2)=100kPa]应为(a)0.1mol·dm-3HCl (b)0.1mol·dm-3HAc+0.1mol·L-1NaAc(c)0.1mol·dm-3Hac (d)0.1mol·dm-3H3PO4(3)在下列电池反应中Ni(s)+Cu2+(aq)→Ni2+(1.0mol·dm-3)+Cu(s)当该原电池的电动势为零时,Cu2+浓度为(a)5.05×10-27mol·dm-3(b)5.71×10-21mol·dm-3(c)7.10×10-14mol·dm-3(d)7.56×10-11mol·dm-3(4)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阳极氧化是将需处理的部件作为电解池的()。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复习精选(答案)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复习精选(答案)

电化学基础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知识要点】要点一、原电池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原电池构成条件:①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材料石墨);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易错点: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以及总电池反应方程式书写★温馨提示:注意构成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与电极反应类型(D)例1.已知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原电池的是A.C(s)+CO2(g)==2CO(g) △H>0B. NaOH(aq)+HCl(aq)==NaCl(aq)+H2O(l) △H<0C. 4HNO3(aq)==4NO2(g )+O2(g)+2H2O (l ) △H<0D. 2C2H6(g)+7O2(g)===4CO2(g)+6H2O(l) △H<0(D)例2.将纯铁片和纯铝片按图示1方式插入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铝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B.甲中铝片是正极,乙中铁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温馨提示: 1、(含有盐桥的原电池)盐桥作用:①平衡两个烧杯中电解质溶液阴、阳离子电荷;②构成闭合的回路。

2、判断盐桥中K+、Cl-离子移动方向(记忆..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原电池(C)例3.有关.............(盐桥..图.2.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A、Z锌片做原电池的负极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不发生偏转C、反应中,盐桥中的Cl-会移向CuSO4溶液D、反应前后铜棒的质量增加★温馨提示: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还原性强物质......(①活泼金属(Mg、Al、Fe)②燃料(CH4、C2H6、甲醇、乙醇、肼(N2H4))→负极→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性强的物质.......(Ag+、Fe3+、Cu2+、H+、O2、Cl2、HNO3等)→正极(惰性电极(包括铂电极、石墨电极))→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电化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电化学基础习题解答第四章P631.将甘汞电极与另一电极(在电极上析出氢气)组成电解池。

电解液是pH 为7的饱和KCl 溶液。

在25℃时,以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测得两极间电压为 1.25V 。

若认为甘汞电极是不极化的,求此条件下阴极的过电位(假定溶液的欧姆电位降可略去不计)。

解:-+-=ϕϕEV0085.125.12415.0-=-=-=+-E ϕϕ221H e H =+-+ []()V 4141.0705916.01ln 0-=-⨯=⎪⎪⎭⎫⎝⎛-=+-H nF RT ϕϕ ()V 5944.04141.00085.1-=---=ϕΔ2. 用Pb 电极来电解0.1mH 2SO 4(265.0=±γ),若在电解过程中,把Pb 阴极与另一当量甘汞电极相连接时,测得电动势为E=1.0685V 。

试求H 2在Pb 极上的过电位。

解:E -=+-ϕϕ﹦ 0.2802-1.0685 ﹦ -0.7883V 221H e H =+-+ []⎪⎪⎭⎫⎝⎛-=+-H nF RT 1ln 0ϕϕ=0.05916lg(0.2×0.265)=-0.07547V V 7883.0=ϕΔ-0.07552V=0.7128V第五章P731. 试证明对于反应R ne vO =+-扩散电流密度为dxdC D v nF i 00=证明: O 在x 方向上的扩散传递速度dxdC D V x 00-=,对于反应R ne vO =+-若以阴极反应电流为正,则()⎪⎭⎫⎝⎛⎪⎭⎫ ⎝⎛=-⎪⎭⎫ ⎝⎛=dx dC D F v n V F v n i x 00即:dxdC D v nF i 0=2. 求阴极反应R ne O =+-的极化电流密度。

如果它的扩散过程是速度控制步骤,每个O 结合的电子数是2,O 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为6×10-5厘米2/秒,扩散层厚度约为5×10-2厘米,O 的浓度是0.1 M ,电极表面附近的浓度是0.05 M 。

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核心知识与全章分节分层练习 +答案+全解全析

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核心知识与全章分节分层练习 +答案+全解全析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全章核心知识与分节分层练习本章重要而易错核心知识点1.双液电池中,若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则盐桥不能含KCl,因为会生成AgCl沉淀。

2.粒子流向:电子流向——原电池中:从负极开始→导线→正极截止(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电解池中:直流电源负极→导线→阴极截止,然后活性阳极或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阳极→直流电源正极(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离子移动方向:原电池中:“阴负阳正”即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电解池中:“阴阳阳阴”即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3.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5种判定方法:只有2种特殊:Al(—)—NaOH溶液—Mg(+);Cu(—)—浓HNO3—Fe(+)4.二次电池充、放电的电极判断如下图所示:如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结构:Pb板、填满PbO2的铅板、稀H2SO4。

.放电反应(原电池):负极:Pb-2e-+ SO42- = PbSO4正极:PbO2 +2e-+4H+ + SO42- = PbSO4 + 2H2O充电反应(电解池):阴极:PbSO4 +2e-= Pb+ SO42-阳极:PbSO4 -2e- + 2H2O = PbO2 +4H+ + SO42-总反应式:Pb + PbO2 + 2H2SO42PbSO4 + 2H2O简单理解:充电要恢复放电前的样子。

即:放电时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后,充电时要补回来,故原负极电极要接电源负极成阴极;放电时原电池正极得电子后,充电时要把电子失去,故原正极电极要接电源正极成阳极。

5.书写原电池中的电极反应式时,(1)一定要首先找出题目给出的溶液的酸、碱性,经确认无误后再用H+(酸溶液)或OH-(碱溶液)来平衡电荷。

(2)有些题目中未直接告诉酸碱性,则看电池总反应式,若总反应式中出现碱,则为碱性溶液,则必须用OH-(碱溶液)来平衡电荷。

(3)不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原电池反应,一般不能用H+或OH-平衡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极: 1 Cd e 1 Cd2
2
2
阴极:Ag+ + e = Ag
电池反应:1 Cd Ag 1 Cd2 Ag
2
2
E Ag+/Ag Cd2+/Cd
1

(
Ag+
/Ag

0.0592
lg[Ag
])

( C d2+ / C d

0.0592
lg[Cd2
]2
1. 影响经典极谱分析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为( )。
A. 迁移电流
B. 充电电流
C. 极大现象
D. 氧波
2. 测量过程中,需要将待测溶液保持在静止状态
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是( )。
A. 电位分析
B. 库仑滴定
C. 恒电位电解
D. 极谱分析
3. 极谱法测定某氯化钙溶液中的微量铅,合适
的除氧方法是( )。
A. 加入铁粉

0.0592 2lg来自[Cd2 ] [Ag ]2
0.0592 0.010 (0.799 (0.403)) 2 lg (0.50)2 1.24 V
结论: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写法无关 (3)
)
1

(
Ag+
/Ag


Cd2+
/Cd
)

0.0592
lg
[Cd2 [Ag
]2 ]
1
(0.799 (0.403)) 0.0592lg 0.0102 1.24 V 0.50
2) 将电池反应写成2个电子转移
阳 极 :Cd 2 e Cd 2
阴极:2Ag+ + 2e = 2Ag
阴极:Cu2+ + 2e = Cu
总反应(电池反应):
Ag Ac 1 Cu2 AgAc 1 Cu
2
2
2) Ag Ac 1 Cu2 AgAc 1 Cu
2
2
E Cu2+ / Cu
Ag+ /Ag
298K时,RT ln 0.0592lg
1
F

( C u 2+
/C u

0.0592lg[C u2
]2
)

( Ag + /Ag

0.0592lg[Ag

])
∵AgAc = Ag+ + Ac- Ksp=[Ag+][Ac-]
E

( Cu2+
/Cu

0.0592lg[Cu2
1
]2
)

( Ag+ /Ag

0.0592lg
Ksp [Ac
) ]
0.372 0.337 0.0592 lg(0.100) (0.799 0.0592lg Ksp )
B. 通氮气
C. 加入亚硫酸钠
D. 通二氧化碳
4. 在加入支持电解质、极大抑制剂和除氧剂后, 极谱分析中的极限电流是指( )。
A. 残余电流和扩散电流 B. 残余电流和迁移电流 C. 扩散电流和迁移电流 D. 残余电流、迁移电流和扩散电流
5. 单扫描极谱常使用三电极系统,这是为了 ( )。
A. 有效地减少iR电位降的影响 B. 消除充电电流的干扰 C. 增加极化电压的稳定性 D. 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测铜中的铅:叠波干扰? 无。前波干扰? 有。
测铝中的铅:叠波干扰?无。前波干扰?无。
结论:测铝中的铅更容易
练习题
1. 当电池处于平衡状态时,电池的电动势等于 A 两个电极电位之差 B零 C 不确定
2. IUPAC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位为 A 1.0000 V B 0.0000 V C 未规定,应由实验室确定
6. 在酸性介质中,Cu2+的半波电位约为0V,Pb2+ 的半波电位约为-0.4V,Al3+的半波电位在氢波之 后。试问:用极谱法测定铜中微量的铅和铝中的 微量铅时,何者容易?为什么? 解: 在酸性溶液中,氢在DEM上的 < -1.3V (vs·SCE)
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顺序:Cu2+, Pb2+, H+, Al3+
3. 电池 (298K)
Ag|AgAc|Cu(Ac)2 (0. 100mol·L-1) |Cu
的电动势为-0.372V

Cu2 / Cu
为0.337V,
Ag / Ag
为 0.799V。
1) 写出电池 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2) 计算乙酸银AgAc的Ksp。
解:1) 阳极:Ag + Ac- -e = AgAc
2
0.200
Ksp=1.9×10-3
4. 试从电池(298K)
Cd|Cd2+ (0.010mol·L-1)¦¦Ag+ (0.50mol·L-1)|Ag
说明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写法的关系




Ag
/Ag

0.799 V;
Cd2 /Cd

0.403 V
解:
1) 将电池反应写成只有一个电子转移
电 池 反 应 :Cd 2 Ag Cd 2 2 Ag
E Ag+/Ag Cd2+/Cd

(
A
g+
/
A
g

0.0592 2
lg[Ag
]2
)

( C d2+ / C d

0.0592 2
lg[Cd2
])

(
A
g+
/
A
g

) C d2+ /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