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说课稿2014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说课稿

说课稿

《楞次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 10)号选手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楞次定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选修3-2中的第四章第三节,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的重点难点,也是处理本章知识的必备工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接受和理解,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定为: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归纳,得出楞次定律的内容。

说学情,本节课所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他们已对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具有一定的了解,此时的他们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理可塑性强,但在认知上,学生的空间思维是有限的,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掌握楞次定律中“阻碍”两个字的含义。

说教学目标,我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为例,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提高表达交流能力,以及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唯物主义观点。

说教学策略,本节课我将采用情景激学,启发教学,实验与讲授结合的教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分析,比较总结的学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说教学过程,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授课。

环节一:创设情景,在本节课开始之前,我将播放一段“跳环”现象的视频,并提出问题,铝环为什么跳起来?本环节通过课前设疑,为本节课定下良好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实验探究,首先进行实验前准备,用试触法得出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关系。

然后我将会演示磁铁反复插入螺线管,而引起感应电流方向的改变,从而引起学生的猜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否与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有关。

紧接着再次操作实验,学生们通过观察完成上面的表格,通过对表格的对比分析,归纳出楞次定律的内容。

环节三,深化理解,首先我会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然后一起讨论,得出结论。

环节四,课堂小结,我将带领大家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加深印象。

楞次定律说课稿 高中物理说课比赛

楞次定律说课稿 高中物理说课比赛

《楞次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电磁感应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学过的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

电磁感应的发现,在科学技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由于它提示了电和磁之间的深刻联系及规律,使得人类进入了一个充分利用电能的新时代,使人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本章无论是在知识内容上、还是在生活实践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节教材为电磁感应的第三节:楞次定律。

内容讲述的是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方向的规律。

教材是在初中磁场知识和对电磁感应简单认识的基础上,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这个角度重新研究第二节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但不是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的罗列或初步总结,而是实验和推理相结合,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用自己的体会来理解楞次定律的使用。

在这里,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教学目标本节内容的要求层次为:理解并掌握楞次定律。

这种要求既体现了楞次定律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观察能力、一定的理解力和初步的对感应电流方向进行分析的能力。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智能目标:①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②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相符合。

③会用楞次定律解答简单的有关问题。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注重实验和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所激发的磁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对这一关系的文字描述是这一节课难点。

二、说教学法1、教学对象分析①学生在初中会用右手定则简单判断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但右手定则的局限性已明显暴露出来,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规律来弥补右手定则的缺陷。

楞次定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班

楞次定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班

楞次定律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 理解楞次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 了解楞次定律的应用实例;3. 能够运用楞次定律解决简单电磁感应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楞次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 楞次定律的应用实例;3. 使用楞次定律解决简单电磁感应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楞次定律的原理;2. 将楞次定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黑板、白板和笔;3. 教学实验装置及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楞次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0分钟)1. 引入楞次定律的概念(5分钟)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磁场变化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等效规律。

通过引入实际应用例子,让学生对楞次定律产生兴趣和认识。

2. 楞次定律的表达式(10分钟)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和公式的推导,向学生解释楞次定律的数学表达式:ε = -dφ/dt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φ表示穿过电路的磁通量,t表示时间,d/dt表示对时间的导数。

3. 楞次定律的原理解释(5分钟)解释楞次定律的原理,即磁场的变化会引起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入下一节的实验。

第二节:楞次定律实验演示(30分钟)1. 实验目的(5分钟)介绍本节实验的目的,即通过实验演示证明楞次定律。

2. 实验装置介绍(5分钟)向学生介绍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线圈、磁铁、电流表等。

3. 实验步骤及观察现象(15分钟)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并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包括当磁铁静止时和当磁铁运动时的电流表指针的示意图。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观察现象来解释楞次定律的应用。

第三节:楞次定律的应用实例(30分钟)1. 实例一:电磁感应的应用(15分钟)通过实例引入电磁感应的应用领域,如发电机、电动机等。

2. 实例二:感应炉的应用(10分钟)通过实例介绍感应炉的工作原理,并让学生思考楞次定律在感应炉中的应用。

3. 学生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答若干与楞次定律相关的问题。

《楞次定律》说课稿范文模板4篇(楞次定律优质课)

《楞次定律》说课稿范文模板4篇(楞次定律优质课)

《楞次定律》说课稿范文模板4篇(楞次定律优质课)下面是收集的《楞次定律》说课稿4篇(楞次定律优质课),以供参考。

《楞次定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电磁感应》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物理电磁学是由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五部分组成。

其中电场,电路,磁场等相关知识是进一步认识电磁感应本质的基础,同时,电磁感应知识又是认识交变电流的起点,因此,《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承上启下的一章,是电磁学中的重点。

2、教材的结构和特点本章教材从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到进一步认识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最后是感应电动势在实际中的应用,全章以"磁通量的变化及变化率"为核心线索贯穿始终,结构非常严谨有序。

另外,本章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多个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首先有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这恰好为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学生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及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所遵守的规律的目的。

楞次定律就是俄国物理学家楞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后总结出来的,它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普遍适用的法则,因此,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3、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教学大纲对楞次定律的知识要求是"B"级。

其次,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

(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

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不单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实验的结论和规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结论和规律是如何得出的,因此教学重心要从结论的学习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的学习,以及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所用的方法的学习中。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本节分析:本节研究的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以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为基础,为以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奠定基础,教材先分析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接着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本节教材力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所遵守的一般规律。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讲课必须抓基础,多练习,反复练习,把一些难题果断删除。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解答有关问题2、理解感应电流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3、掌握右手定则,认识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1、体验楞次定律的实验研究过程,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及表述的`能力2、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对规律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深入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会用楞次定律初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4、对阻碍的准确理解。

一: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流程可分为:创设情景、质疑设问→确定主题、制订计划→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信息、探讨结论→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反馈练习、落实效果。

以此为主线组织《楞次定律》的教学案例如下:2、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楞次定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一、教学内容分析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一个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一个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二者前后关联,映衬了电磁感应现象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楞次定律》说课文稿

《楞次定律》说课文稿

1《楞次定律》说课文稿各位专家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楞次定律》,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1、教材与学情分析;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3、教学思路与学法指导;4、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楞次定律 》是人教课本选修3—2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该节是《电磁感应》全章的重点和难点,而电磁感应在整个电磁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节知识务必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排突出学生对:“磁通量的变化”这个概念的深化理解,认知规律重视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下五部分知识:1、电流、电场、磁场基础知识;2、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3、功与能对应关系;4、右手螺旋定则5、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知识与技能角度:① 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② 从不同的角度(磁通量变化、相对运动、能量守恒)理解和掌握楞次定律;③ 能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角度:① 通过楞次定律的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② 在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通过楞次定律的探究性学习,发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交流合作的精神与意识;同时,感受科技的无限神奇。

2、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①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② 楞次定律的含义;难点是:楞次定律的表述中“阻碍”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思路我对本节课的思路设计大致按以下流程图处理:整个的设计流程中,矩形代表有教师参与引导的过程,六角形代表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过程,整个课的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重点指导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认识和流程指导,在获得实验数据时重点指导学生:应用控制变量法的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实验现象 思考讨论 梳理思考方向 设计方案 预设方案情景 学生探究 规律总结 规律应用2 演示楞次定律演示车,当强磁铁靠近线圈时,学生会观察到两个现象:1、小车沿磁铁靠近方向远离磁铁2、右侧LED 灯亮;当强磁铁自近处远离线圈时,学生同样会观察到两个现象:1、小车向磁铁远离的方向追去;2、左侧LED 灯会亮该演示实验现象可由学生观察后描述,然后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现象?由于学生已经明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性质,对于不同的LED 灯的亮,学生们很自然就考虑到时由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不一样造成的。

楞次定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大班

楞次定律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大班

楞次定律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正确描述楞次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 掌握使用楞次定律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索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楞次定律a. 介绍楞次定律的背景和由来b. 解释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含义c. 提供简单的实例加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2. 楞次定律的公式a. 讲解楞次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符号表示b. 举例演示如何根据楞次定律公式解决具体问题c. 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的练习和思考3. 楞次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a. 分析楞次定律在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中的实际应用b. 探讨楞次定律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和预测能力c. 鼓励学生寻找并分享其他领域中楞次定律的应用案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入楞次定律的概念和背景,激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b.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楞次定律的可能应用2. 理论讲解a. 介绍楞次定律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式和实际意义b. 结合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内涵3. 实验演示a. 提供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b.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楞次定律的应用c. 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和进行其他相关实验4. 案例分析a.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楞次定律解决b.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和讨论解决方法c. 汇报并讨论各组的解决思路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改进方法5. 拓展探究a. 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其他领域中楞次定律的应用b. 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和分享自己发现的案例c. 综合讨论和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楞次定律的普适性和重要性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a.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b. 评估学生对楞次定律理论和应用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评估a. 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b. 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和楞次定律应用的理解和解释能力3. 案例解决评估a. 评估学生在解决案例问题时的分析和推理能力b. 评估学生对楞次定律应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楞次定律的定义和公式演示2. 实验装置:用于演示楞次定律的实验装置和材料3. 相关案例:提供不同领域中楞次定律的应用案例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楞次定律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楞次定律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楞次定律的教案引言: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掌握楞次定律对于理解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楞次定律,并通过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会应用楞次定律解决与电流和磁场相关的问题;3. 通过实例和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推导;2. 应用楞次定律解决电流和磁场相关的问题;3. 实例分析和实验探究。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电路中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并提出“电流和磁场之间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2. 理论讲解:介绍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推导。

解释楞次定律的意义和应用领域,并通过示意图和数学推导帮助学生理解。

3. 实例分析:给出一些具体的电流和磁场问题,让学生应用楞次定律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电流通过一段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电磁铁中通电线圈的方向如何决定磁极的方向?4. 实验探究: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楞次定律的正确性。

例如,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磁针的偏转情况;通过改变导线长度观察磁场强度的变化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讨论楞次定律的应用场景和意义。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楞次定律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与同学讨论等。

2. 概念理解:通过课堂讨论、练习以及学生的笔记等多种途径来评价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程度。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楞次定律实际应用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 PowerPoint或黑板等教具;2. 电流和磁场实验装置、磁针等实验材料;3. 电磁学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六、教学延伸:1. 请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和探究楞次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楞次定律在电磁场和电磁波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3. 引导学生思考楞次定律与其他电磁学定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拉第
奥斯特
楞次
3
▪ 二 说推进·物理上
实验二 创新实验
4
N 极插入 N 极拔出 S 极插入 S 极拔出 原理图
S1、S2闭合 仅S2闭合 仅S1闭合 感应电流方向 原磁通量φ变化 归纳总结
红亮 红亮 均不亮 向上 Φ增
白亮 均不亮 白亮 向下 Φ减
白亮 均不亮 白亮
向下 Φ增
红亮 红亮
均不亮 向上 Φ减
▪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2第四章第3节
楞次定律
唐伟
说引入
说进展 说关键
说拓展
说反思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1学
▪ 一 说引入
实验一“跳环”实验
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新课引入
1、实验现象显,电磁 感应原理清晰,可操作性 强。
2、吸引力强,易于激发 学生的探究欲望即:铝环 上跳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
▪一 说引入·人文上
2、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动手能力,在此主要培养其 合作精神和务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转换思维,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体现了老师的主辅和导演作用。
17
▪ 三 说关键 总结
楞次定律的应用步骤:
I.确定研究对象
II.确定原磁场方向 III.感应电流磁场 II.原磁通量的变化
•确定是哪一 个闭合回路
•穿过闭合回 路的原磁通量 的方向
I成
•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

• 黄河入海流

• 白日依山尽
2014年10月21日 23
学科特点,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严谨务实的科
学态度。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时,对课堂的控
制和对学生思维导向做是关键点,可能会做得不
3
是很好;另外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准备可能不是
很充分;此外,语言虽然幽默风趣,但还不够精
炼,需多加练习。
22
▪ 201e4-B高u中sin物es理s 구说현课단比계赛_Fulfill Demand
阻 碍 谁
原磁通量的 变化
咋 阻 碍
增反减同
11
▪ 三 说关键
深入引导
12
▪ 三 说关键
应用一:解释实验
破茧成蝶 呼应开始
跳 环 实 验
13
▪ 三 说关键
应用二:
通过分析得到:阻碍相对运动即来拒去留 14
▪ 三 说关键
应用三
F
通过分析得到:右手定则和能量守恒在电磁学中的应用15
▪ 三 说关键
归纳总结
偏左 向左 向下减弱 向下
加强
偏右 向右 向上增强 向下
减弱
阻碍减
阻碍增
阻碍变化
偏左 向左 向上减弱 向上 加强
阻碍减
9
▪ 三 说关键
实验结论: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
感应电流的磁场 总要 阻碍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 变化
楞次
10
▪ 三 说关键
对“阻碍” 的理解
谁 阻 碍
感应电流 的磁场
•原磁通量是 增加还是减少 的
•感应电流的 磁场是与原磁
场方向相同还 是相反
IV.感应电流方向
根据右手螺 旋定则判定 感应电流的 方向
18
▪ 三 说关键 作业布置
巩固练习 P13页的第2、3、
5题
19
▪ 四 说拓展
试分析闭合金属环通过磁铁时其感应电流 方向、受力情况,能量的转化情况
20
▪ 五 板书设计和反思 4.3 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通量的变化有没有关系呢?
5
▪ 二 说推进
创新实验引入的目的:
1、以光的形式将隐性的感应电流直观地显现出来
2、通过二极管的特性体现感应电流方向的不同
3、由电磁感应现象可知,感应电流与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
的变化有关。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通量的变化有没有关系
呢?引导学生积极自探,从而进入本课的关键部分 。
1 楞次定律的内容
2 右手定则
3 楞次定律的应用
4 拓展
5 课后反思
21
▪ 五 板书设计和反思
在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辅作用,充分
1
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讨论归纳出结论,从而加 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
和逻辑思维能力。
用多种实验手段进行教学:体现了物理作为
一门科学的严谨性。
2
注重德育渗透:本节课以实验为主,既体现了
6
▪ 三 说关键
7
▪ 三 说关键
电 表 的 偏 转 与 电 流 方 向 间 的 关 系
8
示意图
N 极插入 N 极拔出 S 极插入 S 极拔出
N
N
s
s
G
G
G
G
电表偏转方向
感应电流方向
原磁通的变化
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感应电流的磁场 与原磁场叠加
感应磁场与原 磁场关系
偏右 向右 向下增强 向上 减弱
阻碍增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1
2
3
1)从磁通量变化的角 2)从相对运动的角度
度看,感应电流的磁场 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
总是要阻碍原磁通量的 是阻碍相对运动(来拒
变化(增反减同)
去留)
3)从能量守恒的角度 看,电磁感应现象遵守 能量守恒定律。
16
▪ 三 说关键
学生分组探究的目的:
1、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 可以通过切身体验感知规律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激发 其主观能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