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珠海、澳门族群组成调查

合集下载

香港澳门的历史资料

香港澳门的历史资料

香港澳门的历史资料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两大特别行政区。

关于香港澳门历史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香港澳门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香港澳门历史资料之香港: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根据《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归的,反抗麻烦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香港澳门历史资料之澳门:由秦朝起成为中国领土,从明朝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租借。

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也是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

澳门古称濠镜澳,与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已属百粤海屿之地。

约前3世纪(即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420年(晋朝元熙二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

590年(隋朝开皇十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废宝安县,改为东莞县辖。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新版]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主要数字的公报1982年10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进行了第三次人口普查。

这次普查工作,从一九七九年年底着手准备,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开始全面登记。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持下,经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深入细致的工作,到七月十日,除个别遭受水灾的地区略有推迟外,全部完成了普查登记,并在七月底以前全面进行了复查核实工作。

经过事后抽样检查,证明普查登记达到了高质量的要求。

这次人口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

现将手工简易汇总的主要数字公布如下:(一)总人口。

全国人口为1,031,882,511人。

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人口和现役军人共1,008,175,288人中,除西藏自治区交通及为困难的个别地方(28,601人)是利用行政记录材料进行估算的以外,全部以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直接调查。

台湾省人口和福建省金门、马祖等岛屿的人口,是按台湾当局公布的数字计算的。

香港、澳门地区同胞的人数,是按香港当局和澳门当局公布的数字推算的。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的规定,这次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人”。

所以,没有对国外侨胞的人数进行调查。

29个省、市、自治区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九六四年七月一日零时的694,581,759人相比,18年间共增加313,593,529人,增长45.1%,平均每年增加17,421,863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1%。

(二)性别构成。

29个省、市、自治区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519,433,369人,占51.5%:女性488,741,919人,占48.5%。

性比例(以女性为100对男性的比例)为106.3。

(三)各民族人口。

29个省、市、自治区共有汉族人口936,703,824人,占93.3%:各少数民族人口67,233,254人,占6.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2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2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2篇The eight edition of the PEP Edition: the Oriental Pearl - Hongk ong and Macao编订:JinTai College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2篇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2、篇章2: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2.运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合作方式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模式的变化,初步树立发展经济既要对外合作,也要不断升级,寻找新优势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

澳门客家源流及其族群认同

澳门客家源流及其族群认同
山拔起 , 莓 连 蜷 日莲 花 山 , 从 山而 名 日莲 花 跗 径
茎, 山下有 天妃庙 , 北麓有 马蛟石 , 稍南为 望厦村 , 过村 折 而西 南 , 山形缭 而 曲 , 一 东西 五六 里 , 北 南 半之 , 南北二 湾 , 有 可以泊船 。或 日南 环二湾 规圆 如镜 , 日濠镜 , 称 澳焉 ; 则青 洲 山 、 山 、 故 是 北 前 澳
作者简介 : 袁理 (9 3 , , 18 一) 男 湖北荆州人 ,09级博士研究生 , 2o 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 。

1 42 ・
二 、 门客家 的形 成 澳
志》 三《 卷 氏族 志 》 计 , 清 一 代 , 统 有 自惠 州 、 应 嘉 州及 福建 等地 迁人 香 山县的 客家 氏族 有 l 8族 , 其
山, 盈盈 隔一水 , 山浸其 中 , 兹 厥壤 殂厥 木 樱蟥 妩

澳门古称濠镜澳 , 自古就是 中国的领土。早 在 春秋 战 国 时期 , 属百 越 海 屿之 地 。秦始 皇 统一
中 国后 , 门正式纳 入 中国版 图 , 南海郡 的番 禺 澳 属
荟 蔚石气 , 凝青 与波光相 上下 。 ”
研究 都具 有重要 意义 。 澳 门的历史概 况

县 。到晋朝咸 和六 年 ( 3 ) 随香 山属 东官 郡地 。 31 ,
隋开 皇十年 (9 ) 香 山 由东 官郡 改属 宝安 县地 。 50 , 南 宋绍兴 二十二 年置 香 山县 , 门属香 山县 , 澳 明
清 建置如 旧 。
关 键 词 : 门客 家 ; 力 贸 易 ; 民 族 群认 同 澳 苦 移
中图分类号 :9 0 C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4 2 (00 o -l2 1 9 2 2 1 ) 304 J

试论以汉字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

试论以汉字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

-语言文化-试论以汉字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安利利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九市组成的城市群,面积约为5.6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达6600万$2017年7月1日,习近平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2018年10月24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政策的出台和交通干线的启用为粤港澳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提供强大动力,也为文化间的深度融合奠定良好基础$文化认同体现着人们在国家、民族、地域等范围上从心理、情感对文化共同体的归宿和依赖,是群体集结的内聚力,文化认同还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

拉里-A-萨莫瓦等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曾强调,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如服饰、建筑、宗教标志等,但最重要的符号是文字$文字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志,文化通过文字得以被认知、认同和传承。

因此,文字在推进文化认同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文化认同的钥匙。

1997、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完成法律框架下的回归。

两地分别经受英国156年殖民、葡萄牙400多年侵占,致使其形成多元文化格局,回归后作为“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地,两地独特的文化属性得以被保留、发展,国家认同与地区认同的博弈问题自然得以呈现$2016年一项调查显示,香港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占被调查者的12.2%,认同自己是香港人也是中国人的占被调查者的42.8%,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也是香港人的占被调查者的19.9%;再往前10年,2006年一项调查显示,澳门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占被调查者的34%,认同自己是澳门人也是中国人的占被调查者的47.8%,两项调查表明香港和澳门的地方认同很强,但国家认同明显低于地方认同。

广东省虽毗邻香港、澳门,但因政治、历史等原因导致三地在文化认同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政策的提出,使得如何实现三地文化认同成为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希望以“书同文”一一汉字这种文化符号为纽带,分析如何推动三地文化认同的实现。

族群互动背景下的明清澳门建筑文化特色

族群互动背景下的明清澳门建筑文化特色

族群互动背景下的明清澳门建筑文化特色作者:胡超文来源:《民族学刊》2023年第10期[摘要] 族群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界就对其进行了持续的理论探讨,并积极开展中国族群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其中,族群关系对建筑文化生成与变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澳门城市发展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色彩,是研究族群互动的经典场域。

本文通过族群互动理论的视角,在简要回顾澳门历史发展过程、梳理明清澳门族群构成与互动形式的基础上,分四个时期深入剖析了1557年至1849年澳门建筑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进程,指出族群之间或和谐或矛盾的关系都会在建筑文化上体现出来,建筑文化表达的是族群互动的结果;建筑发展过程与族群生存、生产及精神等需求紧密相关;建筑是物质财富的重要体现,澳门建筑发展既与中葡两类族群的职业属性及整体经济地位有关,也与各自族群的营造传统相连;建筑文化决不仅是温文尔雅、自然和谐地形成的,更多的是在矛盾、磨合、对抗中形成的;政权稳定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是族群互动的基石与依靠,明清澳门建筑发展过程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包容性。

[关键词] 族群互动;建筑文化;澳门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9391(2023)10-0120-10基金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岭南建筑学派经典作品的空间特征量化研究(2019ZB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超文(1980-),男,汉族,湖北天门人,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学系博士候选人,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建筑历史与理论。

吴良镛先生曾指出:“如果说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在通史、断代史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相应地,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则相对不足,甚至有经缺纬”。

[1] 当前的建筑研究正需要深入到具体地域的历史内核,剖析建筑文化的生成与变迁,梳理并总结出建筑演化的规律,并找寻到指导当前建筑遗产保护和建筑创作的理论支点尤为重要。

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089—099页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宋全成摘要:中国第六次人1:7普查的数据表明,在被统计的在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中,从人口自然结构来看,规模已达到102万人,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

从人口社会结构来看,在中国大陆的外国人的国籍,已涵盖了五大洲;商务、就业、学习和定居,是在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移民的四种主要类型;在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分布在中国大陆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获得一年及以上长期居留许可的,占在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总数的三分之二。

毫无疑问,中国已成为国际移民的移民目标国家。

关键词:移民;外国人;港澳台居民;自然结构;社会结构;人13'社会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曾一度封闭的国门再次向世界敞开。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基于各种原因,来中国大陆定居、工作和生活。

但2010年以前,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查,都没有对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及人口社会学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因此,我国人口学界和社会学界无法开展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特征与人口社会学特征的相关研究。

2010年第六次人E l普查,首次对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尽管调查和统计的对象并不是所有在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而只是部分接受了人口调查与统计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但它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意义。

本文拟以201i年4月公布的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关于被统计的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口最新数据为依据,运用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规模、性别比、年龄结构、来源国别、动机类别、文化结构和居留期限结构等进行初步研究。

一、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的自然结构分析从人口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在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的自然结构主要包括人口规模、性别比和年龄结构。

澳门简介资料


澳门社会文化多元融合
• 澳门居民包括葡萄牙人、华人、葡裔华人等多种族群 • 澳门社会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澳门教育现状及特点
澳门教育水平较高,普及基础教育
• 澳门实行12年免费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 • 澳门高等教育水平较高,拥有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等知名学府
澳门教育特点
• 澳门教育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与合作 • 澳门教育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澳门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展望
澳门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展望
• 澳门社会文化将继续保持多元化、融合的特点 • 澳门教育将继续加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澳门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展望的挑战
• 澳门如何在保持独特文化特色的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 的交流与合作 • 澳门如何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保持基础教育的普及 和质量
03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 平均气温约20摄氏度 -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
澳门自然环境特色
土地面积狭小,约32.9平方公里
• 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 土地利用率高,城市紧凑
自然资源匮乏,主要依靠进口
• 水资源短缺,依赖珠海供水 • 食品、建材等物资主要依赖进口
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经济现状概述
澳门经济以博 彩业为主,旅 游业、会展业、 文化产业等多
元发展
01
• 博彩业占澳门GDP的约 50% • 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业 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澳门经济高度 依赖博彩业, 面临发展瓶颈
02
• 博彩业发展空间有限,难以 持续高速增长 • 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面临诸 多挑战
澳门产业结构分析
澳门政治与法律特点及意义

澳门的社会结构与族群关系_邵宗海


富代港澳研究
S七 ud i es on Ho n . K on 口 a nd . ac ao
第4 辑
的感情 "族群与民族最大的不 同在于族群不是一个经济统一体 , 也不是一个有合法权利 的政治体 " ¹ 此外 , 台湾学者施正锋则认 为族群 (e th n i c g o u r P ) 是政 治学或社会学用 语 , 指国家内部一群群的共同体 , 客观上具有 (或想象的) 共同血缘 ! 语言 ! 宗教文
女 留在 澳 门 , 他们最终 将会 归人 土生 葡人 的社会 范 畴 " 2 . 在澳 门出生的 华人居 民 这个 归类 下 的居 民, 实际 上 是 很 早 时期 , 从 广 东 移 居 到澳 门 ( 当 时还 是 渔 村 ) 的
华人 , 以及他们的后裔 "经过了澳葡 当局的管辖 , 他们深受殖民地政府的统治 , 心理上 虽 是被 统 治 的心态 , 但 因为与 当地 渊源较 深 , 又会 对后来 从 内地前来 澳 门避难 维生 的移 民有所 区隔; 澳门回归中国之后 , 面对一批更新的移民到来 , 感受上又觉得与他们有所 不同"
牙 国籍 "澳 门的原住 民或葡 籍华 人 约 占一 半 人 口, 回归 之后 , 在 北 京强 调 / 澳 人治 澳 0 的政 治光 环下 , 这个 族群将 是澳 门社 会 的 中坚 "
520 0 1 人 口普 查结 果 6 .d s e C#g o v. m o / g e tA i t c hm e a n 口
/ 人们是不是以族群分类方式来思考 自己与他人 的差异 0; 同时 , 族群作为一种分类想
象是相当近代的发明 , 若要走 向集体行动 , 还必须靠着族群的政治运动 , 处在冲突与竞 争 的社 会 脉络 之下 , 进 行 /差 异 0 的社会 建构 "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培优提升卷(解析版)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培优提升卷一、选择题2022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澳门回归23周年。

港澳回归后与内地的往来更加频繁;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香港和澳门共同点的是()A.地区均由三部分组成B.以博彩业为经济支柱C.人口稠密,陆地面积狭小D.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在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A.廉价劳动力B.充足的资金C.发达的农业D.丰富的淡水资源【答案】1.B 2.B【解析】1.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组成;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背靠珠江三角洲,与珠海市相邻,由氹仔岛、路环岛和澳门半岛三部分组成,香港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都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以博彩业为经济支柱是澳门,香港以加工贸易为主。

B符合题意。

故选B。

2.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关系非常密切,港澳地区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珠江三角洲为港澳地区提供土地(发达农业提供各种农产品)、自然资源(包括丰富的水资源)和廉价劳动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下面的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澳门主要产业结构表产业结构(%)2015年2016年2017年建筑业8.68 13.23 13.83零售、酒店业11.88 11.34 11.69银行、保险业22.21 23.1 22.75博彩业34.93 33.31 353.根据“澳门主要产业结构表”,可知澳门的最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A.建筑业B.零售、酒店业C.银行、保险业D.博彩业4.“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中A箭头,最可能表示我国内地从香港输入()A.能源B.日常生活消费品C.廉价劳动力D.技术和管理经验【答案】3.D 4.D【解析】3.读图表可知,在2015、2016、2017三年的产业结构中,澳门占比例最大的都是博彩业,所以澳门的最主要经济支柱是博彩业,D正确;建筑业,零售、酒店业,银行、保险业都不是澳门的最主要经济支柱,AB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珠海、澳门族群调查
珠三角一带居民汉族为主。

少部分少数民族通过调动、招工、经商等不同渠道进入珠三角,但都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大的单一少数民族的聚居点。

其分布整体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合分散居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混合分散居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他中有你和彼此依存、互相关联的局面。

一、香港
香港的华人人口主要由 5 个族群构成, 即广东人、福建人(主要来自闽南) 、潮州人、客家人和上海人。

5个族群中除南粤的广东人外,另外四大族群均是在香港占多数、影响力最大的客属族群。

各族群各有特色,像潮汕人团结,客家人节俭,福建人冒险,上海人海派等。

他们在香港的发展中,一方面融入了主流社会,一方面保留了其身独特的习俗,譬如在节日风俗、婚宴嫁娶、饮食文化都有各具特色,也令香港的更多姿多彩。

二、珠海
广东人、香港人、澳门人都是珠海市最重要的族群。

珠海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币,属于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少数民族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的不断增加,但都没有形成大规模聚集的格局。

三、澳门
澳门城市所具的特点赋予它,尤其是其人口构成方面以极大的特性。

事实上,16世纪下半叶在澳门定居的葡萄牙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相
当复杂的人口群。

正如葡萄牙、中国和朝鲜历史学家所指出的,这个人口群还包括整个亚洲南部海洋地区的各个民族——马来人、日本人、印度人、帝汶人、甚至非洲人。

由此,形成了澳门的葡萄牙天主教社会。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澳门逐渐形成了一个族群:澳门土生葡萄牙人(广东话称为土生),其文化以葡萄牙为主导,同时具有当地特点。

由此产生了社会学家所称的土生文化,包括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衣着方式,独特的烹调和本身的机构。

澳门土生这个词在人种方面的狭义历史含义来源于以下的特点:生活在土生社会圈子以外的中国人不被认为是澳门这个天主教小城的成员。

因此,直到今天仍可经常听到中国人用广东话说他们住在澳门街。

澳门中国人虽然生活在这里,但与中国其它地方的中国人无实质区别,而澳门土生葡人则与中国其它地方的中国人有两方面性质的不同:他们是葡萄牙国王的臣民,是天主教徒。

澳门土生族群中还包括一些非葡萄牙人,他们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加入土生族群:婚姻(或纳妾)和改信基督教。

香港的葡萄牙人基本上全部来自澳门,是几百年来混血的结果。

从总体上说,澳门的社会生活结构是围绕着粤语和葡萄牙语两大语言范畴而形成的。

这两种语言范畴中的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传播媒介、教育制度和独特的社会构成方式。

尽管这两种语言范畴也代表着某种个人的认别特征,但我们不把它们作为族群划分的标准,因为最简单的理由是,同一个人往往懂得两种语言。

澳门有三种历史久远的主要族群:葡萄牙人、土生葡人和中国人。

这三种族群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而且每个
族群的内部构成也形式各异。

(一)葡萄牙人
70年代中,葡萄牙社会、政治大变革以前,在澳门定居的葡萄牙人大多数已经融入澳门土生社会阶层。

后来抵达的葡萄牙人,特别是80年代后半期应聘来澳、加入日益扩大的行政架构的那些葡萄牙人,则试图与土生有所区别。

这些人中的大部份在澳门只有几年时间,但是其中一部份在澳门建立了某种联系,从而长期在这里定居下来。

(二)澳门土生葡萄牙人
从根本上说,澳门土生就是在澳门出生的人在香港,以及在世界各地尚有许多散居的澳门土生葡人。

目前,居住在外国的澳门土生人数可能与澳门本地的土生人数基本相同,甚至更多。

(三)澳门的中国人
在澳门现有的各种族群中,在有关学术研究方面最先为人知的,恰恰是人数最多的中国汉族人。

我们所说的汉族,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多数民族。

澳门中国居民的大多数应该是来自广东各地的居民(其中1/3是中山人)。

此外,还有少量福建,以及数量更少的江苏人和浙江人。

与这个族群相关联的还有另外三种不同的人,他们归属本地区的程度比较轻浅。

首先是来自广东省的穷移民,他们通过或多或少属于非法的各种途经,于80年代在澳门定居。

他们的认别特征中包含阶层的因素,因为通常这些人都有一些乡下人的习惯和口音,购买力也低于来澳门定居较早的人。

他们被轻蔑地称为“阿粲”。

其次是来自海外的华人,尤其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粤语通称为南洋。

第三类是从北方过来的,讲普通话的中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