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8年旅游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2018年旅游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多年来,我们依托天柱山,紧扣撤县建市目标,始终坚持把县城作为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城已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集中展现出**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三区并举”和工业、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新形象,而且正向着皖西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加速迈进。
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提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在全县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之际,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高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建设,这是牵动**县和**市乃至更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课题。
为此,我们带着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县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XX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8%,城市规模逐渐扩张、功能日益完善,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聚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一)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始编于1982年,1994-1995年进行了第一轮修编,XX-XX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与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统一修编。
城市总体规划日趋完善,城市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县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所在地”,是“工商贸协调发展的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这是充分考虑我县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而作出的定位,切合**依托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
第二轮规划修编,充分体现了“山城一体、山城相融”的发展理念,将天柱山风景区120.72km2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总面积达169km2,形成了“山城一体”、“一主两翼(主城商贸区、开发区、度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各项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先后编制了经济开发区、旅游产业园区、县城中心区以及皖潜大道两旁、雪湖公园等控制性详规,编制了县城绿化、燃气、防洪、给水、排水、环保等专项规划。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收入增长、城镇化推进、交通改善均利好旅游业发展 (5)1、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高,我国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出游率有望继续提高 (5)2、城镇化推进,旅游市场有望继续扩张 (6)3、交通改善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6)二、国内游散客化趋势明显,多元业态应运而生 (7)1、周边游热度渐高,线上预订、自助出游成趋势 (8)2、亲子游、自驾游产品热度高、前景好 (10)三、欧洲游快速增长,韩国游明年有望复苏 (14)1、欧洲游复苏明显,休闲游、深度游产品受青睐 (14)2、中韩关系现改善迹象,明年韩国游有望好转 (16)四、行业供需改善结构调整,中端酒店发展势头良好 (17)1、供需改善,有限服务型酒店龙头经营回暖 (17)2、酒店市场面临结构调整,中端酒店市场广阔 (20)3、中端酒店市场发展良好 (22)4、中端酒店盈利能力较强 (24)五、免税品市场空间大,龙头竞争优势明显 (25)1、中产阶级壮大、高净值人群消费力强、消费回流利好免税品销售 (25)2、中免规模扩张,毛利率提高值得期待 (27)六、重点公司简析 (30)1、中国国旅:规模效应有望提升毛利率,三亚免税业绩快增值得期待 (30)2、锦江股份:行业复苏还未结束,中端龙头轻资产扩张持续 (32)3、黄山旅游:内生增长动力充足,外延扩张利好景区扩容 (33)4、宋城演艺:公司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静待业绩释放 (34)5、中青旅:门票提价利好明年业绩增长,轻资产扩张模式有望开启 (36)6、凯撒旅游:旅游资源优质,关注公司控股权之争 (37)收入增长、城镇化推进、交通改善利好旅游业发展。
预计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程度和交通便利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些因素和全国出游人次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预计我国旅游业将继续较快增长。
国内游散客化趋势明显,多元业态应运而生。
在国内游客数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向散客化发展的趋势。
2018年旅游业市场调研报告-推荐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旅游业市场调研报告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一)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除了能享受到旅游过程中的惬意与放松,其实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体味。
但随着旅游逐步深入生活,关于旅游的投诉也常见于报端。
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对随团旅游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来自导游和旅行社方面。
对于没有随团出游的受访者,旅游费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誉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该项调查于201X年2月底在---(地点)实施,调查采用电话访问的方法,共完成有效问卷20份,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60岁之间,家中有电话的居民。
调查结果可以推论随团旅游:不满意旅游服务一直以纷争不断而出名,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人们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
在有随团旅游经验的受访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对其最近一次随团旅游表示不满意,而表示满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服务一般。
导致受访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
这两项的比例分别达到30.8%。
其次是“擅自变更行程安排”占23.1%,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占15.4%。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
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很大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
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不到导游的妥善处理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还有费用和信誉:参团出游的主要障碍也有很多人没有随团出游过。
其中,有些人是由于“没有时间”,而有些人是因为“费用较高”。
还有一小部分的受访者表示不随团旅游是因为“对旅行社不信任”。
从这一结果看,费用和旅行社的信誉问题是阻碍人们参团旅游的重要因素。
从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随团旅游经历的人所占比例越大。
在家庭月收入低于201X元时,90%左右的人没有随团旅游的经历,而在家庭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时,则超过一半的人有随团出游的经历。
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
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万亿元。
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
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
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亿人次,同比增长%。
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
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
2018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2018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
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
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
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
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
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
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
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
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
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
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
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
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
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农业、乡村游、教育相关)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农业、乡村游、教育相关)01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报告指出:着力推进产业融合,“旅游+”成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
主动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航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相加相融,积极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
召开“旅游+互联网”大会,推动互联网、信息化成为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
02“厕所革命”不重视,小心被摘牌2017年11月,国家就“厕所革命”和“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再次作出重要指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完成建设旅游厕所7万座,超额完成3年5.7万座的计划任务。
厕所建设符合要求的给资金补贴,不符合的估计还会被摘牌。
近三年里,也对服务质量差,厕所不达标突出的进行了处理,对3家5A级景区予以摘牌处理,对10家5A级景区提出严重警告,对近400家4A级及以下景区予以摘牌、警告、通报处理。
这对许多生态景区来讲,无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03乡村旅游带动扶贫效果、富民增收报告指出: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新渠道。
国家旅游局会同11个部门制定《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实施乡村旅游扶贫8项行动。
设立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观测中心,开展旅游“万企万村”结对帮扶行动,推出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据测算,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
一方面要积极推动采摘园、农家乐、民宿游等传统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通过乡村智慧旅游,将“零星散种”的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等编织成网;另一方面要推动度假乡村、现代农业庄园等新业态新产品。
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乡村旅游相关标准规范,建立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统筹全国乡村旅游布局,引导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S 01旅游行业发展背景--------------------0302国内旅游市场分析--------------------1203出境旅游市场分析--------------------3104入境旅游市场分析--------------------4905旅游行业发展趋势--------------------571旅游行业发展背景GDP 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以来,GDP 增速逐年放缓,传统的外需驱动型经济模式受到挑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2013年对比,2017年,第一和第二产业增长相对缓慢,以商品和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59.5264.4068.9174.3682.717.80%7.30% 6.90% 6.70% 6.90%201320142015201620172013-2017年中国GDP及其增长速度GDP(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第一产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18.3%27.7%53.6%5.536.5526.2033.4627.8042.702013201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3 vs 2017年中国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化单位:万亿元6.617.348.199.1310.39%10.80%11.01%11.04%20142015201620172014-2017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GDP 的综合贡献(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对GDP 的贡献额持续增长。
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11.04%,与2014年对比,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增长了2.52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比重亦有所提升。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8)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8)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13年正文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
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
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
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国内外概况,国外,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
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
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非常迅速,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
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
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
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国内,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
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发展趋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1. 乡村旅游基本概述目录CONTENTS1.1 定义与分类 1.2 乡村旅游发展历程2. 国内经济环境分析2.2 居民收入消费水平 2.3 消费支出结构分析3.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3.1 旅游市场分析 3.2 旅游业占GDP 比重 2.1 经济发展规模 4乡村旅游政策环境分析目录CONTENTS7.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7.2 乡村旅游规模预测及发展趋势7.1 2020年乡村旅游市场规划 5.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5.1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5.2 乡村旅游占旅游业比重 5.3 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6. 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6.1 历史文化依托型 6.2 城市依托型 6.3 田园景观型 6.4 康乐型01 乡村旅游基本概述乡村旅游定义及分类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农家乐”的概念。
一般认为我国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
主要分类如下:乡村旅游发展历程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诞生标志着“农家乐”旅游农民旅游协会”正是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
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1999年又将春节、“五一”、“十一”调整为7天长假。
1998年“中入乡村。
2000年国务院46号文明确了“黄金周”的概念。
自此乡村假日旅游逐步发展起来。
2002年,我国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011年公布首批40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标志着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220家。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共38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60个。
02 国内经济环境分析国内经济发展规模速有所放缓,但总量仍然表现为增长趋势。
2018年我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升级,总体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2018上半年GDP总量418961亿元,同比增长6.8%,比上年同期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7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299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27576亿元,同比增长7.6%。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环境运行向好发展,Array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2013-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186元,同比名义增长8.4%。
资料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居民消费支出意愿强劲船高。
2016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率8.9%就出现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率8.4%的局面。
到2018年上半年的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也微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率,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意愿上涨。
2013-2017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增长迅速。
另外,近年来农村地区人口收入增加,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资料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消费支出结构分析消费支出结构中,食品烟酒消费是居民消Array费支出的最大部分,交通、教育文化娱乐及医疗是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
与2017年同期相比,各项消费支出中交通、居住和生活用品相关支出的增速最大,都超过了百分之十,反映了我国居民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2018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814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29.3%;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286元,占比为13.4%;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32元,增长7.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7%。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03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国内旅游市场分析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入Array出境市场平稳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
其中,城镇居民36.77亿人次,增长15.1%;农村居民13.24亿人次,增长6.8%。
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5.9%。
其中,城镇居民花费3.77万亿元,增长16.8%;农村居民花费0.80万亿元,增长11.8%。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入境旅游市场分析资料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7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94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0.8%。
其中:外国人2917万人次,增长3.6%。
2017年全年,国际旅游收入123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
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695亿美元,增长4.1%;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同胞在内地分别花费301亿美元、83亿美元及156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1.5%、8.0%、4.0%。
旅游业占GDP 比重资料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旅游业规模逐年增长,在吸纳就业、带动农业发展、增加税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7年全国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11.04%。
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旅游业占GDP 比重自2014年起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比重从2014年的10.39%上升至2017年的11.04%。
04 乡村旅游政策环境分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
目前,政府也大力支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增长。
05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接待人数被越来越多人青睐。
数据显示,2012-2017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从年的7.2亿人次增至2017年的28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2%,增长十分迅速。
目前已达到发改委等14方案(2017年)》中接待人数超过25人次的发展目标。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农家乐数量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
2016全国有10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29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200万家。
而到了2017年,初步统计全国农家乐数量达到了220家。
截止目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共38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60个。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从业人数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
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900万人,接待游客超28亿人次,收入超7400亿元,带动700万户农民受益,已成为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营业收入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2-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增长十分迅速。
其中,2013年、2015年、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游客营业收入都达到30%以上。
初步统计,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了7400亿元。
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追求精神享受,回归自然,无疑会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占国内旅游业比重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
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旅游人数占国内游客比重在历经2012-2015年的快速增长后,2016-2017年保持平稳增长。
而乡村旅游收入比重更是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乡村旅游深受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居民日渐常态化的Array消遣方式,数据显示:约有65.4%的居民最近一次乡村旅行是在周末,乡村出游已经成为居民周末休闲的主要选择。
相比2017年春节期间,一个月以内进行一次乡村旅游的比重由77.2%增至83.0%。
2017年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亲近自然,占比30.77%。
其次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想通过乡村旅游放松身心,占比23.16%。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从目前乡村游的出游地情况看,安徽宏村、黑龙江雪乡、云南元阳、江西婺源、新疆图瓦、贵州肇兴、四川丹巴、江苏兴化、浙江安吉、河南栾川是较为热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这些地方的村落大多藏匿于山水之间,每一个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
在出游方式上,除了火爆的自驾游以及自助游外,这些目的地同样带火了众多跟团游产品的销售。
资料来源:途牛旅游06 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乌镇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古村古镇旅游是当前国内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乡村旅游体系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类型,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遗迹等特点受到游客的喜爱。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作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
北京蟹岛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脱胎于“环城游憩带”理论。
根据环城游憩带理论,旅游渐渐成为环城市乡村的主要功能之一,依托于城市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在环城市区域已经发展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圈。
北京蟹岛就是属于城市依托型的度假村,总占地3300亩,集种植、养殖、旅游、度假、休闲、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
城市依托型: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婺源篁岭旅游特色小镇田园景观型:花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休闲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花海经济这一旅游产品以其自身的独特性一跃成为热门的投资领域。
婺源篁岭旅游特色小镇以油菜花海著称于世,以其独一无二的“篁岭模式”倍受关注,有“最美乡村最美景致”之称。
篁岭旅游特色小镇直接借助簇拥的千亩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其次篁岭突破季节限制,在千亩梯田上种植四季花卉,并以两个月为周期更换主题,营造花海景观、大地艺术。
篁岭在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对村落周边的观光休闲体验产品做了整体的规划与开发。
长庚养生文化村长庚养生文化村位于台湾桃园龟山乡高速公路旁,占地一个山头约34公顷,环境优美。
全村3600户,村内养生休闲生活多种多样,建有体育馆、健康俱乐部、游泳池、网球场等休闲场所, 还设有宗教活动场所。
发展模式特点:1.养老公寓的开发运营模式2.配备养生养老的休闲生活设施3.配备医院、健康等相关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