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层压力检测

合集下载

地层压力计算

地层压力计算

地层压力快速测试解释技术1.地层压力分布原理:常规的地层压力是严格遵循达西定律,对于油井的分布曲线应该是这个规律的。

在不同的压力点其恢复曲线也不同,但最终的地层压力在影响半径处是相同的。

pr 由上图表明流动过程中如果确定不同的初始压力点,也可以计算出地层re(影响半径)处的地层压力2压力恢复曲线的测试:压力恢复曲线的测试是油田油井常用的测压手段,起测试的压力数据是压力-时间变化曲线。

常规的测试一般测试地层压力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而低渗透油藏需要10多天甚至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来判断和计算地层压力。

Pt3地层压力快速计算的原理:由地层压力分布曲线和压力测试曲线,看,在同一个井底压力的初始点,测试曲线稍微滞后一点。

但压力趋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压力恢复曲线的测试实际就是压力分布曲线的测试。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t时刻的井底测试压力认为是距生产井r 处的压力传递过来的反应。

于是就有了pt=prpt----t时刻的井底测试压力pr---r处的压力于t时刻传递到井筒基于上述原理,我们就可以利用短时间内的压力恢复曲线来计算地层re处的压力了。

4测试时间要求:因为地层恢复过程有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而且,测试仪器的精度等一些客观因素,在分析计算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数据来修正计算误差。

所以低渗透游藏一般测试时间安排至少一天,如果是常规油藏,测试时间4-6小时就可。

测试数据密度点要求:因为是短时间测试,需要高密度和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一般设置为30秒一个测试压力点即可。

5低渗透油藏的新的测试方法:由于油井恢复速度慢,至少一天的时间,担心影响产量,可以测试对应水井,但要求是水井的注水压力高。

在地面用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自动化采集压降数据4-6小时即可。

这样是以水井的影响半径处的地层压力来替代油井的测试。

以减少测试时间。

6 技术优点:不占大量的生产时间,快速动态的分析地层压力变化。

计算方法合理,利用测试密度点是为了得到地层压力分布曲线的曲率,尤其适应低渗透油藏的测试计算。

井控习题集(答案)

井控习题集(答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第三章 地层压力检测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第五章 溢流的原因、预防与显示
60、B 61、A 62、B 63、A 64、D 65、A 第六章 关井程序 66、D 67、C 68、B 69、A 70、C 71、D 72、A 73、B 74、D 75、A 第七章 井内气体的膨胀和运移 76、A 77、D 78、D 79、A 80、B 81、B 82、B
第十八章 井控相关设备
190、× 191、× 192、× 193、√ 194、
√ 195、× 196、√
第十九章 井控装置现场安装、试压与维护
197、√ 198、× 199、√ 200、× 201、
√ 202、√
第二十章 硫化氢的危害、防护和监测
203、√ 204、× 205、× 206、√ 207、
170、C 171、C 172、B 173、A 174、A 第十五章 套管头 175、B 176、C 177、A 178、D 179、C 180、A 第十六章 节流、压井管汇
181、D 182、A 183、A 184、B 185、C
186、C
187、D 188、D 189、D
第十七章 钻具内防喷工具 190、A 191、A 192、C 193、C 194、D 195、A 第十八章 井控相关设备 196、B 197、C 198、B 199、B 200、C 201、A 202、B 203、A

第3章 地层压力检测

第3章 地层压力检测

第三章地层压力检测大量的勘探实践表明,异常高压地层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而且钻遇到高压地层比低压地层更为常见。

这些广泛分布的异常高压地层首先影响钻井的安全,钻井中,如果未能预测到可能钻遇到的异常高压地层,使用的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井喷甚至井喷失控。

因此,在石油钻井中,对地层压力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对保护油气层,保证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压力检测的目的及意义1 压力检测和定量求值指导和决定着油气勘探、钻井和采油的设计与施工。

2 对钻井来说,它关系到高速、安全、低成本的作业甚至钻井的成败。

3 只有掌握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等地层参数,才能正确合理的选择钻井液密度,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

4 更有效地开发、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

二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1压实作用: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增加,孔隙水膨胀,而孔隙空间随地静载荷的增加而缩小。

因此,只有足够的渗透通道才能使地层水迅速排出,保持正常的地层压力。

如果水的通道被堵塞或严重受阻,增加的上覆岩层压力将引起孔隙压力增加至高于水静压力,孔隙度亦将大于一定深度时的正常值。

2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是地层自身的运动。

它引起各地层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由于构造运动,圈闭有地层流体的地层被断层、横向滑动、褶皱或侵入所挤压。

促使其体积变小,如果此流体无出路,则意味着同样多的流体要占据较小的体积。

因此,压力变高。

3 粘土成岩作用成岩指岩石矿物在地质作用下的化学变化。

页岩和灰岩经受结晶结构的变化,可以产生异常高的压力。

例如在压实期间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

有异常压力,必有上覆压力密封层。

如石膏(CaSO4·2H2O)将放出水化水而变成无水石膏(CaSO4),它是一种特别不渗透的蒸发岩,从而引起其下部异常高压沉积。

4 密度差的作用当存在于非水平构造中的孔隙流体的密度比本地区正常孔隙流体密度小时,则在构造斜上部,可能会形成异常高压。

这种情况在钻大斜度气层时常见到。

地层压力检测规范

地层压力检测规范
上覆压力梯度 overburden pressure gradient
单位高度上的上覆岩层压力。
3.3
静水压力 hydrostatic pressure
单位流体重量与静液柱垂直高度的乘积。
3.4
静水压力梯度 hydrostatic pressure gradient
每单位深度上静水压力的变化量。
3.5
4.3dc指数
lg[3.282/(RPM×ROP)]Gn
dc= ×
lg[0.0684×WOB/Db]ECD
式中:
dc——dc指数值,无量纲;
RPM——转盘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ROP——钻时,单位为米每分(m/min);
Gn——正常液压梯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WOB——钻压,单位为千牛顿(kN);
接单根出现的后效气或接单根时空气进入钻具内,钻井液循环一周时出现的气测异常。
3.12
后效气 trip gas
又称起下钻气。是指停泵后地层中的流体渗入钻井液中,再开泵循环出现的气测异常。
3.13
钻井气 drilled gas
在钻进过程中,因破碎岩柱而释放出的气体所形成的气显示。
3.14
抽汲气 swabbed gas
Db——钻头直径,单位为毫米(mm);
ECD——当量循环钻井液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4.4sigma指数
WOB0.5×RPM0.25
Ơt=
Dh×ROP10.25
式中:
Ơt——sigma指数值,无量纲;
WOB——钻压,单位为吨(t);
RPM——转盘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Dh——钻头直径,单位为英寸(inch);

井控技术(换证)

井控技术(换证)
-压力表无法标定,有的压力表用60MPa量程。 -有些照明不采用低压,仍然用220V.
-消防沙不够。
-逃生路线等标记不清楚。风向标应装好。
GREAT WALL DRILLING COMPANY
乙方井控管理情况(其他国家)
-井控理念与国内不一样,国内以班组为主,国外以监督为中心。监督不 理解防喷演习频率。 -结合地区特色,形成自身特色。长井段分支水平井,垂深浅,起钻检查 溢流,处理都有自身特色。 -钻井队普遍比作业队安装、管理好。
GREAT WALL DRILLING COMPANY
乙方井控管理情况(苏丹)
井场布置问题 -主防喷管线不平直,出口距房20m(至少50m). -辅防喷管线普遍不装压井管线。有的辅管线距远控台太近。 -油罐紧靠柴油机。(CNPC 要求大于20m.) -远控台距井口有些只有4~5m,7~8m.有些修井队就放在井口 边上。 -远控台操作普遍放在中位,应放在工作位置。 -远控台液压油,建议GWDC统一型号,使用10号航空液压 油,考虑粘度、抗温能力。
GREAT WALL DRILLING COMPANY
案例7
Well A-13 ,墨西哥湾,固井后水泥浆失重 引发井喷及着火。(2001).
GREAT WALL DRILLING COMPANY
2001年2月28日固完10-3/4‖ 表套
3月1日焊接卡瓦式套管套头 1:30发现有天然气泄漏,采 取灌海水、泥浆等措施无 效,
-管理方面,基本实现了体系联动。GWDC的HSE体系与 CNODC的体系协调性好。 -HSE管理。国外作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委内瑞拉,HSE 工作很好。GWDC和CNODC都将井控纳入HSE管理,加 强了井控管理。 -甲方监督是个人行为,非公司行为,如井场布局、管线装 坼由监督个人决定,没有标准。监督的指挥控制能力必须 与公司要求一致。 如ZPEB发电机房与远控房只隔1房间,里面放物品,与柴 油罐距3m.GWDC也有类似问题。

第3章第5节地层压力检测

第3章第5节地层压力检测

σ ( D) = Po ( D) − Pp ( D)
σ ( D) = σ ( De)
P0 ( D) − Pp ( D) = Po ( De ) − PP ( De )
A
B
d ca
d cn
井深D处的地层压力为: 井深D处的地层压力为:
Pp ( D) = Po ( D) − Po ( De ) + PP ( De ) = Go D − (Go − G pn ) De
Pp ( D ) = 0.00981ρ p D
符号同前
d ca
d cn
习题: 习题:
已知某井的钻井参数如下表所示, 已知某井的钻井参数如下表所示,并测得该地层正常压力 的当量泥浆密度为1.07g/cm3。试求: 的当量泥浆密度为1.07g/cm3。试求: 1.07g/cm3
各测点的dc指数; dc指数 (1)各测点的dc指数; 作出dc指数与井深的关系图,引出正常趋势线并写出方程; dc指数与井深的关系图 (2)作出dc指数与井深的关系图,引出正常趋势线并写出方程; 找出压力过渡带顶部位置; (3)找出压力过渡带顶部位置; 应用经验公式法(反算法)计算3900m处的地层压力。 3900m处的地层压力 (4)应用经验公式法(反算法)计算3900m处的地层压力。
式中:dc为泥岩正常压实井段dc值; 式中:dc为泥岩正常压实井段dc值 为泥岩正常压实井段dc 为回归系数; 为井深。 a、b为回归系数;H为井深。
(4)地层压力计算
经验公式法、当量(等效)深度法等。 经验公式法、当量(等效)深度法等。
a.经验公式法(反算法、ZAMORA公式 a.经验公式法(反算法、ZAMORA公式) 经验公式法
页岩密度shn做页岩密度与井深的关系图页岩密度与井深关系图地层孔隙压力随钻评估根据待求点的页岩密度和正常趋势线上的页岩密度求页岩密度差shoshnsh页岩密度差shn正常趋势线上的页岩密度sho由页岩密度差sh用插值法或者图版法求地层压力钻井液当量密度4

地层压力检测

地层压力检测
所生成的物质和水在一起,在地层中变单相流动为多相流动时,
其两种流体渗透率之和降低到单相流动时的1/10(Chapman, 1972)。在封闭的地质环境中,由于体积的增加和流体渗透率 的降低,从而导致地层孔隙压力的升高,形成异常高压。
三、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
许多研究(Meissner,1981;Momper,1978;Tissot,
可见,形成高压异常的关键是储层处于隔绝或 封闭状态,至少流体受围岩严格控制不易渗流出来 ,使之处于一种欠压实状态。
三、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
(2) 矿物脱水 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有些矿物会脱出层间水和析出结晶水
,增加储层中流体的数量,引起压力升高。 如粘土矿物中常常含有大量的蒙脱石,而这些蒙脱石则含
b、地层渗透性能较好,但上下左右均被不渗透的隔层所隔,呈透镜
体状:此时流体所承担的压力最终要和上覆地层压力趋于平衡,即:Pf = Po,或 Gf = Go。
c、地层渗透性能较差,且岩性非均质性较强,孔隙水与地表水有连 通,但其连通性不好,流体可缓慢渗透,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此时上 覆岩层压力由孔隙流体和岩层基质共同负担,这种情况下的地层压力是 小于上覆岩层压力而大于静水压力的。即:
三、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机理
(3) 水热增压 另外,温度升高还可引起岩石中流体相态的变化,析出
CO2等气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还可引起油页岩中干酪根发 生热裂解,生成烃类气体等。若这一过程发生在封闭的地质 环境中,这些气体的产生将提高系统的压力而形成高压异常 。
如美国路易斯安那湾岸地区的一个资料:当地下平均地 温梯度为25℃/km时,温度每增加1℃,地层压力就增加 15.8kg/cm2,所以说,温度升高常常会伴随着压力的增大,温 度对压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地层压力检测技术知识讲解

地层压力检测技术知识讲解
H
(3)Sigmalog法 ①简介: Sigmalog法是1984年,美国AGP公司开发的一种
地层压力检测方法。此法克服了因井径、参数变化、岩 性等因素对检测精度的影响。较适合4000m以上的深井。
②原理:利用欠压实地层岩石强度不按压实规律变化的特 性检测地层压力。
岩石强度公式: (未考虑钻井液及地层流体的影响)
a、加岩屑于钻井液密度秤钻井液杯中,加盖后,使游 码指示读数为1g/cm³。 b、加清水充满钻井液杯,加盖后测定密度值ρT
c、计算页岩密度值ρsh=1/(2- ρT ) e、列表作H- ρsh关系曲线
ρsh
H
f、用标准透明密度图版覆盖于 H- ρsh图上,使图版的正常 地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线与H- ρsh上的正常密度趋势
② dc指数方程: dc=
㏒(0.0547R/N) ρn
㏒(0.0673W/D) ρm
式中:R---机械钻速 m/h
N---转速
r/min
W---钻压 KN
D---钻头直径 mm
ρn—该地区地层流体密度
ρm—钻井液密度
③dc指数方程中各参数录取原则: a、在钻速慢的地层中,可按1.5-3m录取; b、在钻速快的地层中,可按7.5或15m录取; c、求dc指数时,各参数的录取必须在泥页岩井段,其它岩 层的参数不能用。 ④数据处理
求出岩石总强度(σt)¹⁄² 通过(σr) ¹⁄²=aH/1000+b,求该深度在正常趋势线上
所对应的岩石强度(σr) ¹⁄² 设Y=(σr) ¹⁄²/(σt)¹⁄²
则地层压力梯度为: Gp=Gm- [ 20(1-Y)]/ [nY (2-Y)H ] 式中: Gm---钻井液压力梯度 100kpa/m n=3.25/ [640 (σt)¹⁄²] 当 ((σt)¹⁄²≤1)时 n=(1/640 ) [4-0.79/(σt)¹⁄²]当((σt)¹⁄²>1)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检测地层压力的方法
检测异常地层压力的原理是依据压 实理论: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实程度增 加,孔隙度减小。
1、钻井前预测地层压力。 2、钻进中检测地层压力。 3、钻进后检测地层压力。
1、 钻井前用传播时间预测地层压力
预测地层压力可有两种方法:
(1)参考邻井资料
邻井的电测数值能够很准确的反映出各个地层 深度 的地层压力数值,这是最好的参考资料,大多 数新井钻井过程中的高压层位置都是与邻井电测资 料进行对比得到的。在钻进中可以按邻井的高压层 压力值适当的调整钻井液密度,实施近平衡钻井。
d用下式表示
d
log
0.0547 R N
log
0.673 D
log
3.282 L NT
log
0.673W D
式中 R---钻速,m / h;
w---钻压,t;
L---进尺;m; N---转数,r / min;
D---钻头直径,mm; T---钻时,min 。
m---所用钻井液密度,g /cm3。 n---地层水密度g /cm3。
2、钻进中检测地层压力
(1)页岩密度法 (2)dc指数法
(1)页岩密度法:
在钻进中,取页岩井段返出的岩屑,测其 密度,做出密度与深度的关系曲线,通过 正常压力地层的密度值画出正常趋势线。 偏离正常趋势线的点,即压力异常点。开 始偏离的部分即为过渡带的顶部。
岩屑选取
a)在页岩井段,每3--5米取一次砂样,钻速 快时可10--20米 取一次,钻速慢时,重要 层位也可每米取一次。同时卡 准迟到时 间。
3、钻进后检测地层压力
1)声波时差法:
原理:声波测 井记录的纵向 声波速度是孔 隙度和岩性的 函数。如图3-11所示。
由图可见:在正常压力地层,随井 深的增加,地层孔隙度减小,使声 波传播速度加快,当声波到达油气 层时,传播速度减小。
2)利用电阻率评价地层压力
原理:不同地层的电阻率不同。正常情况下,随着地 层的加深,岩石孔隙度减小,电阻率减小。如图3--12
图3-3粘土成岩中形成的异常高压
28页
2、异常压力形成机理
压实作用: 密度差作用: 构造运动: 流体运移: 成岩作用 其它原因:
4)密度差的作用
当存在于非水平构造中的孔隙流体的密 度比本地区正常孔隙流体密度小时,则在构 造斜上部,可能会形成异常高压。如图3-4 所示
图3-4由于地层流体密度差形成的异常压力
见图3-1
图3-1地层压力异常 23 正常孔隙压力
2、异常压力形成机理
压实作用: 密度差作用: 构造运动: 流体运移: 成岩作用 其它原因:
1)压实作用: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增加,孔隙 水膨胀,而孔隙空间随地静载荷的增加而缩小。 因此,只有足够的渗透通道才能使地层水迅速 排出,保持正常的地层压力。如果水的通道被 堵塞或严重受阻,增加的上覆岩层压力将引起 孔隙压力增加至高于水静压力,孔隙度亦将大 于一定深度时的正常值。
图3-2构造运动形成的异常压力
断层形成的 异常高压
盐丘体侵 入形成的 异常高压
原始压力型 异常高压
2、异常压力形成机理
压实作用: 密度差作用: 构造运动: 流体运移: 成岩作用 其它原因:
3)粘土成岩作用
成岩指岩石矿物在地质作用下的化学变化。 页岩和灰岩经受结晶结构的变化,可以产生异 常高的压力。有异常压力,必有上覆压力密封 层。如石膏(caso4 2H2O)将放出水化水而变 成无水石膏(caso4 )它是一种特别不渗透的蒸 发岩,从而引起其下部异常高压沉积。如图33 所示。
第三章 地层压力检测
一、压力检测的目的及意义
1、异常压力检测和定量求值指导和决定着油气勘 探、钻井和采油的设计与施工。
2、对钻井来说,它关系到高速、安全、低成本的 作业甚至钻井的成败。
3、只有掌握地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等地层参数, 才能正确合理的选择钻井液密度,设计合理的井 身结构。
4、更有效地开发、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例 如图3-4 所示,设4000米处为正常压力,水的 密度1.02g /cm3,气的密度为0.0959g /cm3,则4000 米处的压力
P4000=9.811.02 4000 =40024.8kPa
则3000米处的压力
p3000=40024.8-9.8(0.095)(4000-3000)=39.08Mpa
二、异常压力的区分及形成的机理
1、区分 2、异常压力形成机理
压实运用: 密度差作用: 构造运动: 流体运移: 成岩作用: 其它原因:
二、异常压力的区分及形成的机理
1、区分:若设正常地层压力时地层水密度为 n,则地 层压力当量密度e ,
当e = n时,等于1.07g/cm3为压力正常; 当e > n时,大于1.07 g/cm3为异常高压; 当 e<n时,小于1.07g/cm3为异常低压。
2、异常压力形成机理
压实作用: 密度差作用: 构造运动: 流体运移: 成岩作用 其它原因:
5)流体运移作用
从深层油藏向上部较浅层运动的流体可以导致浅层 变成异常压力层。这种情况叫做浅层充压。 如图3-5
2、异常压力形成机理
压实作用: 密度差作用: 构造运动: 流体运移: 成岩作用 其它原因:
6)形成异常高压的其它原因 地面剥蚀; 注水;
常趋势线。 e)重矿物在岩屑中的存在会使密度升高。
图3--8
(2)dc指数法
dc指数法:dc指数法是通过分析钻进动 态数据来检测地层压力的一种压力方法。 动态数据中主要是钻速、大钩载荷、转 速、扭矩以及钻井液参数。
1.488D log w d 18.288N log R
dc指数表达式是:
dc d n m
通过细粒沉积,如页岩或蒸发岩的压实, 渗透性自然减少,便会造成密封,产生异 常压力。
总之,压实作用是沉积压实产生的。 在有渗透通道时,不会产生异常压力;在 渗透通道被封闭时,封闭在下部的地层孔 隙压力会成为异常高压。或者说,如果正 常压实,孔隙压力也正常;如果压实不足, 孔隙度大,便是异常高压。
2、异常压力形成机理
2)标准密度法。把准备好的岩屑放入标准密 度液中,看其在液柱内停留的位置,直接读 出刻度所示的密度大小。
现象对比:
正常压力带:井深,机械钻速,
岩屑量, 颗粒小且圆滑。
异常压力带:井深,机械钻速 ,岩
屑量, 颗粒大,棱角分 明,多为片状。
影响岩屑密度的因素
a)岩屑内有天然气,使测得的密度下降。 b)岩屑混杂。 c)操作人员的仔细程度。 d)地质年代交界面,不整合面,影响正
压实作用: 密度差作用: 构造运动: 流体运移: 成岩作用 其它原因:
2)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是地层自身的运动。它引起各地层 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由于构造运动,圈闭 有地层流体的地层被断层、横向滑动、褶皱 或侵入所挤压。促使其体积变小,如果此流 体无出路,则意味着同样多的流体要占据较 小的体积。因此,压力变高。如图3-2所示。
四、地层破裂压力
1 概念
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碎 和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是指每单位深度增加的 破裂压力值。
2 地层破裂压力计算公式:
Gf
Pf H
0.0098 MF
3、破裂压力的验证法












思考题
1、什么是异常地层压力? 2、异常地层压力是怎样形成的? 3、钻井中检测地层压力的方法有那些? 4、什么是dc指数法? 5、什么是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压力地层,随着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上 面的岩石压力逐渐增加,地层孔隙度逐渐减小, 这就使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 而成正比的增加。当地震波到达高压油气层时, 由于高压油气的存在,使地层孔隙度增加,使地 震波传播的速度随之下降。人们可以根据地震波 在高压油气层中传播速度的减小值来确定高压层 的压力值。
b)用清水洗去岩屑上的钻井液。 c)用吸水纸将岩屑擦干。
(2)岩屑密度的测定
1)密度称法
取准备好的岩屑若干,加入到钻井液密度计 的杯子里,使其加盖后称得密度恰好等于1克每 立方厘米。 然后用淡水冲满杯子,加盖后再次测得密 度值为T。
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计算页岩岩屑 的密度值。
sh
1
2
T
_ 页岩密度,g / cm3。 s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