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力量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包括地震、洪水、干旱、风暴等。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东亚季风区,地理环境复杂,因此自然灾害频繁且多样。

本文将围绕中国的自然灾害展开讨论。

一、地震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发的地球上最剧烈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板块交汇带,地震活动频繁。

1999年的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和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伤痛。

地震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导致基础设施的破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洪水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然而,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大部分地区都经历了洪水的侵袭。

每年夏季,中国的南方地区常常发生洪灾,导致大量农田和城市被淹。

特别是长江和黄河流域,常常受到洪水的威胁。

洪水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破坏农田、城市设施和交通网络,给农民和居民带来严重影响。

三、干旱干旱是中国面临的另一种自然灾害。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地势复杂,气象条件多变,许多地区经常出现长时间的干旱现象。

特别是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带,干旱常常造成水源匮乏,农作物减产,甚至生态系统退化。

干旱还会导致水资源紧张,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四、风暴风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和暴风雨等。

中国位于东亚季风区,往往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每年夏季和秋季,南部沿海地区都可能遭受台风的袭击,给当地居民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此外,在北方地区,龙卷风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会引发破坏和人员伤亡。

在面对这些自然灾害的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灾害防范和抗灾救灾工作。

政府加强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了灾害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了人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面临着多样化的自然灾害威胁,包括地震、洪水、干旱和风暴。

这些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将继续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一、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火山:火山是地壳破裂处喷发岩浆、岩灰、火山灰、碎屑物、火山弹等的自然现象。

3.洪水:洪水指因暴雨、融雪、冰川融化等导致河水暴涨,水位超过河岸线的水文现象。

4.干旱:干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偏少,造成土壤水分不足,影响生物生活的现象。

5.台风: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风力达到12级以上。

6.滑坡:滑坡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二、防灾措施•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建立火山监测预警体系。

•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火山地质公园建设,合理利用火山资源。

•普及火山知识,提高公众的火山防范意识。

•加强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制定防洪预案。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开展洪水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洪水防范意识。

•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

•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干旱气候。

•开展干旱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干旱防范意识。

•加强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制定台风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防台风工程建设,提高防台风能力。

•开展台风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台风防范意识。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制定滑坡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避让滑坡危险区。

•开展滑坡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滑坡防范意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灾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灾害

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原因???
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 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所以容易发生干旱。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气象灾害 洪涝
洪涝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我国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故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易发洪涝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气象灾害
1.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滑坡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同一时间,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同一地区,会发生多种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 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气象灾害 干旱
地震
台风
寒潮
1.常见的自然灾害
认识自然灾害的概念
判断下列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造成196人死 亡。 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 炸,造成75人死亡。 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 遇难1481人,失踪284人。 4.太平洋海底发生地震。
3.防灾减灾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 的山坡上跑。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 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 小空间的墙角。
气象 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质

灾害
灾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防灾减灾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随堂检测
我国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 水多暴雨。所以,这些地区易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奢壹原二景dl;-爱i—■一,我国的四大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沙尘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每年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87O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l一2万人)的40%.而且,气象灾害的频度,强度及造成的损失有上升的趋势.在过去的2200年问,我国共发生大水灾l6o0多次,大旱灾也有l6o0多次.l99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就发生了十几次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生态灾害在我国,造成生态灾害有自然原因,如气象,地质和地貌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过量放牧;滥樵,滥挖,滥采;滥垦;滥用水资源等.据了解,黄土丘陵地区的灾害性水土流失面积达5万平方千米,我国现有的水土流失总面积约l5O万平方千米,且水土流失面积和速度居世界各国之首.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多达7O多亿元.另据国家林业局最新公布,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9%,涉及到我国l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另外,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其来势汹涌.目前,石漠化总面积已达28万平方千米,其中以贵州省的面积最大,有l3万平方千米,广西8.9万平方千米,云南6.1万平方千米,由于喀斯特地区表层泥土很薄,流失之后基本上不可能再生(据专家对喀斯特地区岩石的分析.岩石风化成l厘米土层,约1.2—3.2万年时间).因此,它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此外,海洋带发生的赤潮,海岸侵蚀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几大生态问题.●李桦3.生物灾害我国每年遭受各种病虫灾害面积达l700多万公顷.恶性杂草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中云南省境内有24万平方千米,每年经济损失2.8亿元.比如,从缅甸入侵我国西南的“紫茎泽兰”,现正以每年3O千米的速度向内地推进,而且它的种子随风飘扬,所经之途,楼顶,路旁,桥梁等,它都可扎根,安家落户,繁衍;同时,它的适应环境能力很强,2至3年就能成为本地优势种,现已对西南地区生态构成灾害.再如”水葫芦”,当时我国从中美洲引进,是为了作为动物饲料,但现已在江浙—带形成生态灾害,使河湖发生富营养化,阻塞河道等, 当地政府部门为其大伤脑筋,每年花巨资打捞.我国的生物灾害除上述外,还包括蝗虫灾害,鼠害等,如1979年一1931年新疆蝗虫发生面积在200万公顷左右,森林病虫害平均每年达lO00万公顷.草原鼠害发生面积约l3O万公顷.就全国来说,每年因虫,鼠,杂草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达lO—l5亿元,粮食损失约5O亿千克.4.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灾害种类齐全,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崩塌和地面裂缝等.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隐藏性强,爆发突然,毁坏程度巨大,被称为”群害之首”.l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目前已查明我国共发育有较大型的泥石流2000多处,崩塌3O00多处,滑坡2O00多处,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6个县的上万个村庄,l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O00多千米铁路线受到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1.气象灾害的分布与气候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因降水条件而产生的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例如旱涝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旱灾是以大范围面状出现的,涝灾则多集中于平原河谷,以面状或带状分布.暴雨灾害则以东南沿海及川西山地等地区最为严重,而且以带状或集群分布为主.与温度有关的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及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地区.暴风(包括台风)灾害则以冬季风强盛的西北,北部地区及夏季风强盛的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最为严重.2.生态灾害显见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区这些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易受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荒漠化灾害是以面状或带状分布,集中于西北及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周围,额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多发重发区.水土流失灾害以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及江南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它也是以面状或带状分布.石漠化则以我国的云,贵,桂三省区最为严重.土壤盐碱化则以片状或斑状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河套平原,东北西部及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较多的有:浙,辽,粤,冀,闽等近岸,近海海域,其中浙江中部近海,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珠江口,厦门近岸,黄海北部近岸等又是赤潮多发区.3.生物灾害在全圈._.追存在不同地区内,害虫,鼠,杂草等的种类不同,其危害程度与地区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其空问分布特征则多以面状或斑状分布为主.例如蝗虫的发生与干旱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主要分布区为大兴安岭北段,晋北山地,黄淮海平原,河套平原及新疆地区.4.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山区,板块麓合残附近以及地质构造带上地震有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华北,西北及川西地震带;滑坡泥石流灾害则在山地及切割高原呈集聚分布,其发生亦与气候及地貌条件密切相关,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为滑坡泥石流多发重发区,华中及黄土高原地区为次多次重发区.▲作者单位:安徽无为县开城中学(233366)理轰百2003年第5期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因此也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在中国的自然灾害中,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旱灾、台风和滑坡等。

这些灾害类型各有特点,分布也不均匀,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地震是中国最常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地震,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

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毁和社会秩序混乱等后果。

地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壳活动频繁,地震风险较高。

其次,洪水是中国另一个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

中国的江河众多,水资源丰富,但也带来了洪水的威胁。

每年夏季和秋季,中国的南方地区经常发生洪水。

洪水不仅会造成农田受灾和农作物减产,还会导致城市内涝和房屋倒塌等问题。

洪水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水系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势平坦,易受洪水侵袭。

第三,旱灾也是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部分地区常年面临水资源短缺和干旱的威胁。

旱灾不仅会导致农作物歉收和水资源紧张,还会造成饮水困难和生活用水不足等问题。

旱灾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平原等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的降水量少,蒸发大,容易发生旱灾。

此外,台风是中国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中国东南沿海是台风的主要活动区域,每年夏季和秋季都会受到台风的袭击。

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会导致海上交通中断、农田受灾和房屋损毁等问题。

台风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靠近热带海洋,台风易于生成和发展。

最后,滑坡是中国山区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拥有大片的山地,山坡陡峭,土壤松散,容易发生滑坡。

滑坡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毁坏,还会导致交通中断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滑坡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等山区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势陡峭,雨水和重力等因素容易引发滑坡。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2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2
新课导入
看到以上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新课讲授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洪涝、台风、干旱、寒潮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
1、气象灾害
• 干旱 • 洪涝 • 台风 • 寒潮 • ……
广西河池因干旱 “死”去的梯田
黄果树瀑布在长 期干旱的侵袭下, 失去了往日的雄 风,只剩下狭窄 的细流。
洪涝灾害
随堂演练
1.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B.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部沿海是寒潮重灾区 C.塔里木盆地是旱灾严重多发地区 D.山东是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省份
2.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大量燃烧植物秸秆 B.提倡私家车出行 C.尽量使用煤炉生火做饭 D.倡导低碳生活
泥石流
看一看 我国特大自然灾害损失一瞥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 2008年5月,汶川8级地震,死亡6.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 2010年8月,舟曲特大泥石流,县城主要街道被掩埋。 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特大旱灾,1000万亩粮田绝收。 ……
连续性的暴雨 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都可能形成洪涝。
为什么我国东南地区经常发生洪涝 灾害?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东南 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 在夏季,容易引起洪涝灾害。特别 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汇聚了多条支 流,水量较大,而且在中下游地势 低平处流速缓慢,多曲流、易淤塞,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台风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发生台风灾害。 台风带来的影响: 利: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 弊:特大暴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台风云图 台风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寒潮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 性天气。所谓寒潮,就是北 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 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 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

高一地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试题1.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林业火灾C.农业灾害D.洪涝、干旱【答案】D【解析】我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干旱。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答案】C【解析】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主要的是气象、气候灾害,其次是地质地貌灾害。

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

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泥石流、地震带、火山分布图。

材料二:2008年9月22至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个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

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据材料一说出我中泥石流的集中分布地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川县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当地的危害,列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案】(1)西南地区(2)(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

(4)(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小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6)【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

(1)我国泥石流最集中的地区西南地区。

(2)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大量碎屑物、地形、降水等方面分析。

(3)对地质灾害的治理防御措施一般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考虑。

4.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洪涝。

中考复习一轮 第18课时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考复习一轮 第18课时 中国的自然灾害

1
2
3
4
5
6
7
8
9 10
6. 下列关于我国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有( A )
① 旱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
② 旱涝灾害深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
③ 夏季风强的年份,往往造成“南涝北旱”
④ 夏季风弱的年份,往往造成“南旱北涝”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7.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是造成甲地区遭受洪涝灾害的自然原 因 B. 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造成乙地区春季缺水 C.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是预防旱涝灾害的有效措施 D. 为减少损失,可以将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地区
特殊天气与气象灾害 (1) 寒潮:发生在冬半年,影响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南部、海 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岛南部外的其他地区,引起急剧降温、霜冻、大 风、雨雪等天气。 (2) 梅雨:发生在夏初的江淮地区,多阴雨连绵天气,影响区域 内的农业生产与生活。 (3) 台风:发生在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地区,会造成财产损失, 同时能缓解旱情。
考点 防灾减灾
读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1)~(2)题。
(1) 读图可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B )
① 分布广
② 频繁发生
③ 集中在夏、秋季 ④ 种类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下列自然灾害与频发地区的对应,正确的是( A )
A. 干旱、暴雨和洪涝—华北地区
B. 滑坡、泥石流—东北地区
4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