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 2

合集下载

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薄层层析鉴别方法研究

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薄层层析鉴别方法研究

何首乌生品与炮制品薄层层析鉴别方法研究引言何首乌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黑发乌须的功效。

但是市场上的何首乌产品繁多,且品质良莠不齐,其中生品和炮制品的差别尤为明显。

因此,研究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的鉴别方法对于保证何首乌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进行了鉴别。

薄层层析法薄层层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别的方法。

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差异,按照不同的极性、化学性质和分子量等特征,将物质分离出来。

薄层层析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离迅速、分析准确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和鉴别。

样品制备本研究选取了两种不同来源的何首乌样品,分别是生品和炮制品。

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均按照药典规定进行。

样品粉末各取适量,加入少量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制成粘稠的糊状。

层析条件•固定相:硅胶G薄层板•流动相:甲苯-醋酸乙酯-氨水(7:2:1)•涂层:0.2毫米•取样量:2微升/次实验步骤1.用微量吸管分别将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粘稠糊状样品分别涂抹于薄层板上;2.将涂有样品的薄层板放置于上层为流动相的层析箱内,静置一段时间,待样品被吸附到固定相上;3.然后将涂层稍倾斜,加入约1毫升流动相,使其充满整个薄层板,即开始层析;4.当流动相到达薄层板的底端时,在距离底端约1-2cm处停止层析,并在此处将薄层板烘干;5.在烘干后的薄层板上,观察各样品的层析图谱。

实验结果观察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的层析图谱,可以发现两者的差别比较明显。

如下图所示,生品和炮制品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色带,并且炮制品中还有明显的几个新的色带。

层析图谱结论通过本研究的薄层层析法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的层析图谱不相同,可以通过薄层层析法进行有效的鉴别。

2.炮制品中还存在比较明显的新的色带,这些色带可以作为鉴别炮制品的重要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薄层层析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中药鉴别方法,能够有效地鉴别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

何首乌的炮制研究进展

何首乌的炮制研究进展

何首乌的炮制研究进展
武刚毅;吕洪岭;刘峙;魏廷菊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7(000)008
【摘要】何首乌是临床常用中药,关于其炮制的现代研究较多,笔者就此进展作一概述。

1 炮制工艺研究应久皓等用蒸汽压力锅作为炮制设备,以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法
找到了何首乌的最佳蒸制工艺条件,即:120℃、6小时、饮水率60%,不焖制为最佳。

孙寿芳等用高压灭菌柜进行常规操作炮制何首乌,可提高工作效率10~20倍,降低
生产成本5~10倍,避免了药汁流失,提高了炮制质量。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武刚毅;吕洪岭;刘峙;魏廷菊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解放军第141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
266011;266011;26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
【相关文献】
1.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 [J], 张庆华;易炳学
2.中药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 [J], 牛序莉;王琦
3.何首乌产地、采收时间、栽培、炮制及其与质量关系研究进展 [J], 冯艳果;杨玉娟;曹树强;吴婷婷;左启敏;汪选斌;郭怀兰;刘英
4.何首乌炮制的研究进展 [J], 刘丽花
5.何首乌炮制与质量分析研究进展 [J], 汤玉婷;张雪雪;唐磊;何先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何首乌的质量标准探讨

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何首乌的质量标准探讨
c mp n n s sa e o d o t r t a n n a k n .Co c u i n W h n u e s a t n c me i i e h e tp o o o e t t r d t r p wi mo e s e mi g a d b s i g t h n l so e s d a o i d c n ,t e b s r —
较 何 首乌 各炮 制 品 中 的蒽醌 类 成 分 、 糖 、 总 卵磷 脂 、 二苯 乙烯 苷 、 溶性 浸 出物 的含 量 。 结果 采用 同一 种炮 制 方 法 水
炮制 , 随着 蒸制 次数 增 加 , 溶 性浸 出物 的含量 不 断增 加 , 首 乌 中结 合 葸醌 含量 越来 越 低 , 离 蒽 醌 、 糖 、 磷 脂 水 何 游 总 卵
i P lg n m d rn r c si g wee o s re t oaiig mirs o e n o tn f a trq i o e ,ttls g r n oy o u u g p o e sn r b ev d wih p lrzn c o c p ,a d c n e t o nh a u n n s oa u a, i lct i,sib n l c sd n tr s l be e ta ti oy o u p o e s d wi ifrn to swee c mp rd e i n t e e gu o ie a d wae — ou l xrc n P lg n m rc se t df e tmeh d r o ae .Re h l h e - s t nPoy o u p o e sd wih tes memeh d te mo et etme r ta d te hg e e c ne t fwae-sl ui I lg n m rc se t h a to , h r h i sweese me , h ih rt o tn tr o- s h o u l xrc n h o rt ec n e to o ie uh a u n n . d wihn c ran e tn , h o tn fa tr q i o e be e ta ta d te lwe h o tn fc mb n d a t rq io e An ti e ti xe t t ec ne to n h a un n , ttls g r e i i n te o o e t n r ae t h i s o ta n n a kn ,whl h o tn fsi e e oa u a,lct n a d oh rc mp n n sice sd wi te t h h me fse mig a d b s ig i te c ne to tb n e l gu o ie d ce sd wi h i so ta n n ak n .Afe e c ig t elmi o e e i s t e c ne to l te l c sd e ra e t t etme fse mig a d b s i g t rra h n h i t fs v n tme 。 h o tn fal h h

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朱杰;曹静亚;全彦涛;刘安银;李建【摘要】The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methods,steaming for nine times and shining for nine times(SNSN)and black bean juice stewing(BBJS)on the contents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in radix Polygonum multiflori(RPM) including stilbene glucoside,free/total emodin and free/total rheochrysidi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rans-stilbene glucoside,free emodin and free/total rheochrysidin were increased while the content of total emodin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or SNSN samples. For BBJS sample ,the content of trans-stilbene glucoside was decreased,but the contents of free/total emodin and free/total rheochrysidin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e content of cis-stilbene glucoside indicated that the trans/cis-stilbene glucosid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RPM were makedly influenced by processing methods. The cis-stilbene glucoside should be paid much attention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PM.%考察九蒸九晒以及黑豆汁炖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中主要化学成分二苯乙烯苷、游离/总大黄素和游离/总大黄素甲醚含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九蒸九晒炮制后,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明显下降,游离大黄素、游离大黄素甲醚和总大黄素甲醚含量明显升高,总大黄素含量下降;黑豆汁炖制后,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明显下降,游离/总大黄素和游离/总大黄素甲醚含量升高. 顺式-二苯乙烯苷含量探索性研究发现,九蒸九晒和黑豆汁炖制后反式/顺式-二苯乙烯苷比下降. 不同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影响差异显著,建议将顺式-二苯乙烯苷作为何首乌质量控制重要内容.【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5(033)010【总页数】4页(P1713-1716)【关键词】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作者】朱杰;曹静亚;全彦涛;刘安银;李建【作者单位】河南省生物技术开发中心,郑州 450002;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 450002;河南省生物技术开发中心,郑州 450002;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 450002;河南省生物技术开发中心,郑州 450002;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 450002;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郑州 450016;河南省生物技术开发中心,郑州450002;河南省科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3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临床应用广泛.但近年来,何首乌频繁被曝出肝损伤问题[1],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何首乌的安全性与众多因素有关,如种植、采收、炮制以及配伍等[2],其中炮制是中药材减毒的重要手段.何首乌中主要成分为二苯乙烯苷类以及蒽醌类物质.有研究报道,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酸等蒽醌类成分是何首乌引发肝毒性的主要成分,在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下有细胞毒作用[3],反式-二苯乙烯苷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肝脏造成损伤[4],还有学者认为,制何首乌的肝毒性降低并不是某一种单一成分的增减造成,而是由于免疫增强物质(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下降,从而使肝脏对何首乌中有毒成分(大黄素等)敏感性下降[5].炮制工艺不同将直接影响药材中各成分变化.何首乌炮制方法较多,见于文献记载的炮制品有不下30种[6],但截至目前,《中国药典》以及各地炮制规范均未对关键炮制工艺参数进行明确规定.本文主要分析传统九蒸九晒法与现代黑豆汁炖法对何首乌中主要化学成分反式-二苯乙烯苷、游离/总大黄素、游离/总大黄素甲醚含量的影响,对部分炮制样本中顺式-二苯乙烯苷含量变化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尝试解释古药今用药效与毒性差异,为何首乌现代炮制工艺研究提供参考.1.1 仪器与试药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自动进样器、二元梯度泵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SK2200H型超声波提取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illipore型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生何首乌产地河南,经鉴定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黑豆为市场购买的普通黑豆.乙腈(色谱级)、甲醇(色谱级)购自天津市四友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二苯乙烯苷(批号110844-201310)、大黄素(批号110756-200110)、大黄素甲醚(批号110758-201415)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1.2 何首乌炮制品制备1.2.1 九蒸九晒法将生何首乌饮片与20%黑豆混合均匀,至不锈钢锅篦子上,锅内添水.小火加热8~10 h,保持小火煮沸状态,蒸锅水收集,浇至何首乌上,阳光下晒干.重复以上步骤共9次,每次晒后留样分析.1.2.2 黑豆汁炖法取黑豆,加8倍量水,煮4 h,熬汁约黑豆量1.5倍,豆渣再加水6倍,熬汁约初始量,合并黑豆汁.取一定量何首乌置蒸锅内,按100 g何首乌加入10 g黑豆汁拌匀,闷润,隔水炖36 h,80℃干燥9 h即得.1.3 顺式-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1)对照品溶液配制.参考文献报道[7],将反式-二苯乙烯苷标准溶液在紫外灯下(λ=365 nm)照射制得.2)供试品溶液制备.取生何首乌、蒸晒三次、蒸晒七次和黑豆汁炖制何首乌样品,经粉碎后过筛,称取粉末约0.2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 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1.4 其他成分测定反式-二苯乙烯苷、游离/总大黄素、游离/总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8].2.1 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结果九蒸九晒法炮制,随着蒸晒次数增加,何首乌中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逐渐下降.蒸晒七次后,何首乌中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变化较小.九蒸九晒制何首乌中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与生何首乌中相比明显降低.本试验中,生何首乌中反式/顺式-二苯乙烯苷比为6.8,蒸晒三次、蒸晒七次何首乌中反式/顺式-二苯乙烯苷比分别下降至2.8和1.9.黑豆汁炖制法制何首乌中,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与生何首乌相比明显下降,反式/顺式-二苯乙烯苷比为6.0.具体测定结果见表1.2.2 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结果九蒸九晒法,随着蒸晒次数增加,游离大黄素和游离大黄素甲醚含量逐渐升高,但蒸晒七次后游离大黄素和游离大黄素甲醚含量变化趋缓,蒸晒九次游离大黄素和游离大黄素甲醚含量分别升高为生何首乌的1.37倍和1.83倍;总大黄素炮制后含量明显下降,但蒸晒二次后总大黄素含量变化趋缓,蒸晒九次总大黄素含量降低为生何首乌的69%;总大黄素甲醚炮制后含量略有升高,蒸晒六次后总大黄素甲醚含量基本稳定,蒸晒九次总大黄素甲醚含量为生何首乌1.21倍;结合大黄素与结合大黄素甲醚含量明显下降,蒸晒九次结合大黄素和结合大黄素甲醚含量分别为生何首乌5.2%和5.3%.黑豆汁炖制法,制何首乌中游离大黄素、游离大黄素甲醚含量分别显著升高为生何首乌的2.15倍和2.42倍;总大黄素与总大黄素甲醚含量分别升高为生何首乌的1.17倍和1.58倍;结合大黄素与结合大黄素甲醚含量明显下降,分别为生何首乌的5.2%和5.3%.具体测定结果见表2.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中特有成分,在自然条件下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立体异构体,但《中国药典》以及大部分研究仅关注反式-二苯乙烯苷.本研究中,两种炮制方法均使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下降,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9].据文献报道,二苯乙烯苷在光照条件下会由反式转化为顺式二苯乙烯苷[10].顺式-二苯乙烯苷在体内生物利用度与反式-二苯乙烯苷相比较高[11],且降血脂作用要优于反式-二苯乙烯苷[12].本文对生何首乌以及部分制何首乌中顺式-二苯乙烯苷含量研究发现,随着蒸晒次数增加,反式/顺式-二苯乙烯苷比例逐渐降低,推测顺式-二苯乙烯苷的作用得到突显.虽然本研究中炮制方法对顺式-二苯乙烯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尚缺乏系统性,但仍可给出重要提示,顺式-二苯乙烯苷也应作为制何首乌质量控制的重要物质之一.炮制过程中,结合蒽醌水解转化为游离蒽醌,因此结合蒽醌在炮制后含量逐渐降低,而游离蒽醌含量升高,总大黄素含量随炮制逐渐下降,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3-14].本研究中两种炮制方法总大黄素甲醚含量与生何首乌相比均有所升高,其原因推测为,在炮制过程中有部分溶出物,因此造成炮制后制首乌含量下降,由于何首乌中大黄素甲醚与其他成分相比含量较低,因此受影响较大,相对含量增加. 本研究发现,采用九蒸九晒法和黑豆汁炖制两种炮制方法,何首乌中反式-二苯乙烯苷降低程度不同,同时炮制品中反式/顺式-二苯乙烯苷比例具有明显差异,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也具有明显差异.作者推测,何首乌中主要化学成分比例变化可能是造成药效差异的重要原因,具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鄢良春,赵军宁,邱雄.何首乌安全性问题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3):77-81.[2]宋海波,杜晓曦,郭晓昕,等.基于中医药古籍的何首乌安全性及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5):985-988.[3]孙向红,孙玉维,李红,等.何首乌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和二苯乙烯苷对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15-1319.[4]胡锡琴,禚君,李娅琳,等.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大鼠肝酶及蛋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988-991.[5]涂灿,蒋冰倩,赵艳玲,等.何首乌炮制前后对大鼠肝脏的损伤比较及敏感指标筛选[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4):654-660.[6]甄汉深.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J].中成药研究,1987,6:17-18. [7]孙晋苓,黄晓兰,吴惠琴,等.何首乌中顺式和反式-二苯乙烯苷的HPLC/DADMS测定及其光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7):541-544.[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64-165.[9]刘振丽,宋志前,张玲.不同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中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5):336-340.[10]郭志烨,韩丽,杨明,等.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光和热的不稳定性[J].中成药,2014,36(11):2280-2285.[11]董立华,郭盼盼,闫文英,等.顺、反式二苯乙烯苷在小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对比研究[J].中药材,2014,37(9):1627-1632.[12]董立华,郭盼盼,闫文英,等.顺式二苯乙烯苷与反式二苯乙烯苷降血脂作用的对比[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4,31(12):989-993.[13]施群,施淑琴.炮制对何首乌总蒽醌含量的变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2):2770-2772.[14]陈艳,李飞,杨蕾.加热时间对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2):80-82.。

何首乌炮制论文

何首乌炮制论文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药科大作业实验目的1.掌握何首乌的炮制方法。

2.通过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研究,了解不同炮制品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

实验原理何首乌系蓼科植物何首乌(polonum multo-rum Thunb.)之块根,其有效成分蒽醌类能促进肠蠕动、抑制三酰甘油(TG)及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其另一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具有降胆固醇功能。

何首乌炮制前后用法各异,作用亦不同,有必要探明其在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炮制前后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本实验应用比色法测定何首乌炮制后大黄素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

仪器压力锅电炉 721型分光光度计烧杯(4个500ml, 2个1000ml)容量瓶(10,20,50ml)吸量管(0.5,1,2,5ml)量筒(50,100ml)称量瓶索氏提取去溶剂回收装置吸管圆底烧瓶(150,200ml)漏斗分液漏斗锥形瓶(250ml)滤纸玻璃棒脱脂棉笼屉药品:0.5%醋酸镁甲醇液氯仿乙醇黑豆汁黄酒生何首乌制何首乌实验内容炮制:1.黑豆制首乌:取净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适宜容器内,隔水加热,蒸至汁液被吸尽。

每100kg何首乌块(片),用黑豆10kg。

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煮约4小时,煮汁约15kg,豆渣再加水煮约3小时,煮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

2.酒制何首乌: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黄酒拌匀,润4-6小时,放笼屉内蒸6小时,取出稍晾,再加入锅内汁水,候汁吸尽,捞起再蒸,以蒸黑为度,取出晒干或烘干。

每何首500g,用黄酒60g 。

吸收光谱的绘制大黄素吸收光谱的绘制精密量取大黄素0.5 mg于10mL量瓶中。

用0.5%Mg(Ac)2溶液显色,并加0.5%Mg(Ac)2至刻度,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0.5%Mg(Ac)2为空白对照,在波长400~700nm范围内扫描,得吸收图谱。

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优选及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优选及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优选及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摘要】何首乌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炮制工艺对其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何首乌的“九蒸九晒”炮制工艺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发现九蒸九晒工艺能够提高何首乌对L02肝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并且在不同炮制工艺处理下的何首乌对L02肝细胞的影响存在差异。

数据分析显示九蒸九晒工艺可以增强何首乌的生物活性成分,从而更好地促进L02肝细胞的生长。

结论上,九蒸九晒工艺对何首乌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其对L02肝细胞的生长。

这一研究为何首乌的炮制工艺优选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其在肝细胞生长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L02肝细胞、生长、影响、研究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结论1. 引言1.1 选题背景何首乌,又名黑首乌、何首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滋补益肝、润肠通便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九蒸九晒”是何首乌的一种特殊炮制工艺,经过反复蒸煮和晒干处理,可增加其药效,提高其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中草药的炮制工艺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而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在中医药中被认为是最为传统、独特的一种处理方式,因此对其准确的制作过程及其对人体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工艺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何首乌的药理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希望能够验证九蒸九晒工艺对何首乌药效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何首乌炮制工艺对L02肝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为中草药的炮制工艺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何首乌的“九蒸九晒”炮制工艺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何首乌不同制备工艺下的药材成分及其对肝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制定何首乌的最佳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不同炮制工艺下何首乌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何首乌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何首乌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基础。

何首乌的炮制研究

何首乌的炮制研究

何首乌的炮制研究
常明向;王福霞;刘小平;李信炯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88(0)7
【摘要】本文依据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的原理,测定了何首乌炮制前后总磷的含量。

结果表明,何首乌经炮制后总磷含量增加36.9%。

【总页数】2页(P17-18)
【关键词】何首乌;总磷;含量测定
【作者】常明向;王福霞;刘小平;李信炯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市药品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
【相关文献】
1.基于PBL的中药炮制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以何首乌的炮制为例 [J], 李林;李伟东;殷放宙;邵怡;陆兔林
2.医院煎药机炮制何首乌与市售制何首乌的成分比较 [J], 陈建斌;林钦
3.何首乌、制何首乌及何首乌发酵炮制品致泻作用与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J], 俞捷;谢洁;毛晓健;卫华;赵声兰;马雅鸽;李娜;赵荣华
4.炮制工艺和炮制时间对何首乌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J], 李琴
5.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何首乌的质量标准探讨 [J], 李卫先;张琦;王国仁;林雪兰;彭玉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炮制前后何首乌中蒽醌类含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炮制前后何首乌中蒽醌类含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炮制前后何首乌中蒽醌类含量变化的比较研究【实验目的】1.掌握何首乌的炮制方法;2.通过对何首乌炮制前后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测定,了解炮制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影响。

【实验原理】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的块根。

生首乌能解毒,散结,滑肠致泻。

炮制后味变甘苦,性温,功效长于补肝肾,益精血。

起主要成分为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卵磷脂和芪类化合物,其中结合蒽醌有泻下作用,何首乌经炮制,使部分结合蒽醌衍生物水解为无致泻作用的游离蒽醌类,降低了其泻下作用,增强了滋补的功效。

本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中蒽醌类的含量,比较其炮制前后的变化情况。

【实验材料】1.仪器:称量纸,具塞锥形瓶(100ml)4个,圆底烧瓶(100ml)4个,容量瓶(10ml)5个,分液漏斗2个,胶头滴管1个,移液管(2ml)1个,洗耳球,量筒(10ml,50ml),粉碎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2.药品:何首乌药材生品,1,8-二羟基蒽醌对照品,甲醇,氯仿,8%盐酸,0.5%醋酸镁-甲醇,黑豆汁。

【实验方法】1.制首乌的制备:取净首乌片或块250g,用25%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量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并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100kg首乌片,用黑豆10kg)。

2.溶液的制备:①对照品的配制: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1,8-二羟基蒽醌对照品3.62mg,以甲醇溶液制成0.1448mg/ml的对照品溶液。

②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以上炮制好的生首乌及制首乌各0.3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1h,取出,放冷,擦干,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③游离蒽醌供试品的配制: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ml,用氯仿萃取至无色,每次20ml,合并氯仿层,回收溶剂,备用。

④总蒽醌供试品的配制: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ml,置100ml圆底烧瓶中,挥干甲醇,加8%盐酸溶液10ml,超声2min,加氯仿20ml回流2h,放冷,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层,回收溶剂,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首乌炮制的文献研究历史沿革研究何首乌为蓼科植物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中医临床生用解毒、消痛、润肠、通便,制用补肝肾。

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其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约20余种炮制方法。

何首乌的炮制从唐代开始使用辅料和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以后历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炮制方法,其中黑豆拌蒸法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其应用历史最长。

1.净制:何首乌净制法,主要是去泥土和去皮。

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采时乘湿以布帛拭去泥土”、“何首乌新采者去皮土”。

《圣济总录》载有:“洗净,以竹刀刮去黑皮”法。

至明·《普济方》载有:“用竹刀刮去黑皮及两面浮沫,洗净”之法。

《本草纲目》又载有:“竹刀刮去粗皮”、“瓷片刮去皮”之去皮法。

清·《本草述钩元》仍继承前人布拭泥土法及又载有:“生时勿损其皮,烈日曝干,密器收贮,一月一曝,临用去皮”之净制法。

对其净制的目的,分析认为,主要是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洁净,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切制:何首乌切制法,历史记载有竹刀、铜刀切片、锉、捶碎等法。

如: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春夏采临用之,以苦竹刀切”、“何首乌新采者,去皮土后,用铜刀薄切片”法。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记载有:“锉”法。

明·《普济方》、《鲁府禁方》等均继承了宋时期的苦竹刀、铜刀去皮切片法。

《寿世保元》则记载了:“捶碎如枣核大”之法。

《本草纲目》除载有宋时期切制法又载有:“木杵臼捣之,忌铁器”法。

清时期多沿用了前人的切制法。

历代对何首乌切片的工具,切片的厚薄已有较明确的记载,对切制时多用竹刀,至明又提出用铜刀,忌铁器,但未见有明确的理论阐述。

3.不加辅料制:何首乌不加辅料制,是指单纯加热进行的炮制方法。

包括煮、蒸、曝、炒、炙、焙等。

早在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首先记载:“水煮熟”法。

宋·《圣济总录》记载了:“蒸”、“火炮去皮”、“炒去黑皮”之法。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春采根,九蒸九曝乃可服”法。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载有:“焙”法。

至明除继承前人的某些制法《本草纲目》又记载有:“新采者去皮,铜刀切薄片入甑内,入瓷锅蒸之旋以热水从上淋下,勿令满溢,直候无气息,仍取出曝干用”之蒸制法。

《滇南本草》还记载了:“炙”法。

至清时期多为继承前人的蒸、蒸曝、炙等法。

但这一时期对何首乌不加辅料制的目的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

如:《本草新编》记有:“蒸熟能黑须发,但尤恶铁器”。

《本草便读》又记有:“大抵生用则流利,制用则固补”等理论。

4.加辅料制:何首乌加辅料制,有用一味或二味或二味以上的辅料。

历代记载方法亦较多。

所用辅料有黑豆、酒、醋、米泔水等。

早在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有:“黑豆……同蒸”、“用黑豆酒煮七次”及“醋煮”法的记载。

至宋·《苏沈良方》又载有:“水浸一日切厚半寸,黑豆水拌匀令湿,何首乌重重相间蒸豆烂,去豆,阴干”和《圣济总录》载有:“米泔水浸透去黑皮,麸炒干”、“去黑皮,酒炒”等炮制法。

明·《景岳全书》载有:“酒浸,蒸极熟,焙”、“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无黑豆,或人乳、牛乳拌蒸俱妙”及“何首乌半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刮去皮,分四制,忌铁器,以砂锅、瓦器盛酒拌芝麻蒸一次,晒干;又用羊肉一斤切片拌蒸一次,晒干;再用酒拌蒸一次,黑豆拌蒸一次,各晒干”等法。

《本草纲目》又载有:“何首乌……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水浸一夜切片,用黑豆三升,每次用三升三合三勺,以水泡过,砂锅内铺豆一层,首乌一层,重重铺尽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将何首乌晒干,再以豆蒸,如此九蒸九晒乃用米泔豆共制法。

到清,在继承前人某些炮制法的基础上,《成方切用》载有:“黑大豆拌九蒸九曝”法。

何首乌加辅料制的目的,清《药品辨义》载有:“以竹刀切,米泔浸经宿,同黑豆九蒸九晒木杵臼捣之……按此法乃以补益肝肾者,治瘰疬乃用生嚼”之理论。

初步阐明了何首乌经泔豆共制后可增强其补益肝肾之功效。

5.药汁制:何首乌药汁制法,多为药物与辅料共制之法。

如:宋·《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载有:“用生姜汁同泡了,甘草……浸两宿,焙,再浸焙”法。

金·《儒门事亲》载有:“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三升,干枣二升,上放何首乌,上更铺枣二升,黑豆三升,用软单复著上,用盆合定,候豆枣香熟,取出不用枣豆”之泔豆枣蒸制法。

明·《景岳全书》又载有:“酒浸软,竹刀刮去皮同牛膝蒸”和“将何首乌先用米泔水浸一日,以竹刀刮去粗皮,切作大片,用黑豆铺甑中一层,却铺何首乌一层,再铺豆一层,却铺牛膝一层,再铺豆一层,却铺牛膝一层,又豆一层重重相间,面上铺豆盖之,蒸至豆熟为度取起晒干,次日如前换豆再蒸,如此七次,去豆”之法。

《本草纲目》还载有:“何首乌雌雄各半斤,分作四分,一分用当归汁浸,一分生地黄汁浸,一分旱莲汁浸,一分人乳浸,三日取出,瓦焙”法。

在这一历史时期《寿世保元》、《先醒斋广笔记》还载有:“黑豆拌蒸一次,牛膝拌蒸一次”和“乌豆同牛膝蒸制如常法,最后用人乳浸晒三四十次”等法。

炮制原理探讨何首乌为补阴药.其性温,味苦、甘、涩,入肝、心、肾经。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及清热解毒的功能.生首乌苦泄性平兼发散,具解毒消肿、润肠通便作用,用于瘫病病痈、风疹痰痒、肠燥便秘、久疟不止、高血脂症等。

经黑豆汁拌燕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胶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症等.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使慢性病人长期服用而不造成腹泻.本品含有卵磷脂(约3.7%)、葱醒衍生物、二关乙烯贰、淀粉、脂肪、矿物质等.其中卵磷脂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是脑脊债的主要成分,也是红白血球及其他细胞膜的必要原料,并能促进血液细胞的新生发育,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何首乌中的卵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阻止类脂质在血清滞留或渗透动脉内膜,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游离葱醒类也能促进胆固醉的代谢,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再吸收.二苯乙烯贰衍生物亦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醉的作用,且有保肝作用.临床上用首乌制剂治疗高血脂症,具有较明显的稳定作用.所含的结合性葱醒能促进肠管编动,导致泻下.经黑豆汁制后,使有泻下作用的结合慈醒转为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蕙甄.故免去渭肠.制后还原糖增加1倍,故增强了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之功效。

炮制工艺改进何首乌中卵磷脂、二苯乙烯苷、多糖、游离蒽醌的含量与药效密切相关,式补肝肾、益精血的主要成分,因此炮制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着四类成分。

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卵磷脂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有所降低,这可能与二苯乙烯苷和卵磷脂长时间加热不稳定有关;多糖的含量有所升高,这可能与炮制过程中何首乌的重量流失有关;经过炮制结合蒽醌含量减少,何首乌致泻作用减弱至消失,游离蒽醌含量增加,但总蒽醌含量整体下降。

可见在何首乌的炮制过程中应注意炮制方法、工艺参数的选择,尽可能减少要用活性成分的损失。

由于炮制时间、炮制辅料、炮制的环境等因素对于炮制的影响很大。

所以对于何首乌,对其工艺的改进可以从压力、温度、炮制时间、炮制辅料,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并且要综合考虑卵磷脂、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游戏蒽醌、多糖等指标在炮制前后的变化,来优化何首乌的炮制工艺。

工艺的优化以减弱泻下功效,增强补益功效为母的。

参考《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何首乌炮制工艺》一文,常压炮制工艺的整体效果是:常压豆蒸>常压清蒸>常压酒制,高压炮制工艺的整体效果是:高压豆蒸>高压清蒸>高压酒制,高压豆蒸工艺效果好于常压豆蒸。

而最佳蒸制时间为高压豆蒸4小时。

比较何首乌的高压炮制方法与传统常压炮制方法,高压炮制不仅未降低疗效,且明显缩短了炮制时间,减少何首乌在炮制过程中的损失,提高了何首乌的质量。

饮片质量控制现行2010药典对何首乌的质量控制主要选取了蒽醌和二苯乙烯苷未指标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而对其加工过程,炮制工艺的具体参数,以及贮藏方法均未有详细规定。

而这些过程是影响饮片质量的源头因素。

因此我认为应该从质量的源头上对饮片加以控制。

1.生何首乌的制法生何首乌采收后,除去杂质,洗净,稍浸,切厚片或块,干燥,贮于干燥通风处,防潮,防虫蛀。

有研究采用清蒸法选择浸润时间、润软时间、蒸制时间3个因素,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的含量为指标,对炮制工艺进行正交筛选,结合方差分析和实际生产要求,考虑到大规模生产时的成本与资源利用等因素,最终确定最佳工艺为蒸制时间84 h、润软24h、浸泡时间24 h。

2.制何首乌的加工方法取何首乌片或块,参照中国药典方法,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或清蒸或用黑豆汁拌匀后蒸,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或晒至半干,切片,干燥。

每100 kg何首乌片(块),取黑豆10kg,加水适量,煮约4 h,熬汁约15 kg,豆渣再加水煮约3 h,熬汁约10 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 kg。

3.何首乌饮片的润制有研究者以吸水率为指标,采用旋转响应表面试验设计对何首乌饮片的润制工艺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何首乌饮片润制过程中,吸水率达51%时,饮片完全润透,润制达到工艺要求。

适宜的室温润制工艺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时间12 h;适宜的加热润制工艺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温度71℃,润制时间131 min。

4.药用部位现行的2012年药典中,规定何首乌产地加工需去除两端。

然而根据研究何首乌两端、外皮、和去皮片的成分含量车别很大。

何首乌块根的外皮,两端和中部TSG含量均较高,相互差别也较大,依次为外皮>两端>去皮片,远高于1·0%,而何首乌的叶、花、果实、花梗、藤茎中TSG含量均远小于1·0%,这几个部位虽然都是何首乌的地上部位,产量大,但是TSG含量太低,从何首乌的地上部分获取TSG无实际应用价值。

因而不主张采集何首乌的地上部分作为提取TSG的原料。

何首乌块根功效是解毒,消痈,润肠通便,而何首乌藤(夜交藤)功效是养心,安神,通络,祛风;两者虽为同一种植物,但药用部位不同,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中医临床上将何首乌与何首乌藤分别入药是合理的。

由于何首乌块根的外皮中TSG含量最高,因此传统上以大小划分何首乌规格等级并不全面。

研究结果提示,在今后的何首乌人工种植中通过改变何首乌的种植方式,增加块根的表面积,可以提高TSG得率。

因此可以考虑不去两端。

5.重金属含量的测定药典中对重金属含量也未作明确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