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及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5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夏明星 上海大学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世界各国和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陆续发展主板市场,上市公司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股权分置改革影响下,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进入到世界市场竞争中。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作为公司利润的表现形式之一,直接影响股东、债权人以及政府等多方面利益,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影响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基本原则构建评价体系方法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评价 影响因素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体制影响下,我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为了逐渐争取更多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益,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加,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力。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作为日常管理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影响公司生存与发展。

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更好的指导我国公司良性发展。

一、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基本原则及方法1.基本原则。

1.1相关原则。

相关原则主要是指指标体系与企业经营目标相符合。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同时,确保股东财富最大化,投资者通过关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情况,能够了解企业财务质量等,由此可见,上市公司财务绩效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性原则,并寻找出财务管理指标。

1.2全面原则。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需要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财务绩效,不仅要将涉及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及竞争优势等,还要包括不同层面应具备的因果关系,确保系统、全面的对企业财务绩效作为合理的评价。

1.3重要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将全面与重要结合的原则,诚然,上市公司绩效评价要全面,以确保能够全方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过于全面的指标促使财务绩效评价变得模糊,忽视了核心问题。

因此,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过程中,应针对主要方向。

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一、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

评估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1.净利润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

2.毛利率:毛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反映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3.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反映公司的营业效率。

二、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评估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反映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3.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反映公司支付利息的能力。

三、运营能力运营能力是指公司管理和运用资产的能力。

评估运营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1.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比,反映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

2.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之比,反映公司存货的管理效率。

3.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与总资产平均余额之比,反映公司整体资产的运营效率。

四、成长能力成长能力是指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和趋势。

评估成长能力的主要指标包括:1.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的增加额与上期营业收入之比,反映公司的市场扩张能力。

2.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的增加额与上期净利润之比,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增长情况。

3.每股收益增长率:每股收益的增加额与上期每股收益之比,反映公司股东的收益增长潜力。

五、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状况。

评估现金流量状况的主要指标包括: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映公司的现金生成能力。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映公司的投资和扩张情况。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映公司的筹资和偿债情况。

最新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最新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选题第一部分1企业破产若干财务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财务管理选题)3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财务管理选题)4企业适度负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财务管理选题)6公司经营的杠杆效应(财务管理选题)7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方式(财务管理选题)8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 融资约束与会计欺诈(财务管理选题)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财务管理选题)11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4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财务管理选题)17财务杠杆及其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财务管理选题)18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财务管理选题)19上市公司融资优序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第二部分1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财务管理选题)3供应链融资研究公司债券融资研究(财务管理选题)4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融资约束与会计欺诈论我国的融资租赁(财务管理选题)6电子商务与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选题)7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选题)8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财务管理选题)9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股票期权与经理人激励(财务管理选题)1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财务管理选题)1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公司筹资管理(财务管理选题)14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7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8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财务管理选题)20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股利政策的关系(财务管理选题)第三部分1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财务管理选题)2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3企业适度负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4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财务管理选题)5公司经营的杠杆效应(财务管理选题)6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方式(财务管理选题)7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财务管理选题)8财务杠杆及其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财务管理选题)9综述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场反应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企业并购效应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4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率影响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权证投资的风险控制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项目投资财务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7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财务管理选题)18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 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方向(财务管理选题)第四部分1 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财务管理选题)2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财务管理选题)3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财务管理选题)4上市公司融资优序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财务管理选题)6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财务管理选题)7股票期权与经理人激励(财务管理选题)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财务管理选题)9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文献综述(财务管理选题)1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4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财务管理选题)17供应链融资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8公司债券融资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财务管理选题)20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公司为例(财务管理选题)第五部分1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财务管理选题)2自由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财务管理选题)3薪酬激励与管理者行为的选择(财务管理选题)4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财务管理选题)6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分析和调整(财务管理选题)7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公司价值评估模型及其评价(财务管理选题)8“企业经济增加值”方法应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价值链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财务管理选题)11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4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文献综述(财务管理选题)15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比较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6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7平衡记分卡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8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财务报告的局限及改革方向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经济附加值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第六部分1某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案例分析及启示(财务管理选题)2某某项目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分析(财务管理选题)3成长性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财务管理选题)4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财务管理选题)5××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分析——基于财务报告数据(财务管理选题)6××发展前景分析——基于财务报告数据(财务管理选题)7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实证分析(财务管理选题)8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财务管理选题)12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实证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3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实证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4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探讨(财务管理选题)15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与防范(财务管理选题)17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8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上市公司信用政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财务管理选题)第七部分1企业财务战略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股利政策的关系(财务管理选题)3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财务管理选题)4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财务管理选题)5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6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7企业集团财务战略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8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4财务分析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大数据环境下的财务分析变革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场反应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7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财务管理选题)18 财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财务管理选题)19财务分析理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第八部分1 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移动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研究(财务管理选题)3我国财务管理软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财务管理选题)4移动ERP与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研究(财务管理选题)6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研究(财务管理选题)7 SaaS模式与中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8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路径与方向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基于SOA的财务管理软件分析与设计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与IT协同整合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4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财务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技术市场与无形资产的财务问题(财务管理选题)16跨国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7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财务管理选题)18国际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民营(财务管理选题)19上市公司两权分离与经营绩效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现金管理的实证分析(财务管理选题)21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现状及其成因(财务管理选题)。

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刘降斌;徐鑫迪;张洪建【摘要】并购作为权利让渡行为是指企业的权利主体根据企业产权做出的安排,主要动机是谋求企业的发展,通过利用并购取得更先进的技术、优质的管理经验、专业化的人才,降低企业横向或纵向竞争带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同时,增加超额利润.但是并购并不一定会产生想象中的效果,有的甚至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从创业板的企业作为切入口,通过对2015年发生并购的29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并购前后业绩的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得分模型,比较并购前后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出相关结论,提出与结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合理、稳定发展.【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16页(P26-41)【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因子分析;并购绩效;影响因素【作者】刘降斌;徐鑫迪;张洪建【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哈尔滨150028;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哈尔滨150028;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哈尔滨15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1.4从2011年开始,据不完全统计,创业板中的298家创业板公司已经完成了近631次收购交易,能够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并购案例持续增加,但是由于政策、并购法律和法规越来越完善,市场并购越来越理性,并购质量也在提升。

2015年的创业板市场的利润总额和盈利增长率,其中参与并购的企业分别占据50%。

从中可见创业板市场并购行为正在积极理性地促进创业板市场甚至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并得出符合创业板市场并购绩效的综合得分模型,本文以2015年部分参与并购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上述方法对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企业收购前后业绩,阐明并购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改进方法,供监管机构或投资方参考。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收现性 、 获利 性 、 持续 性 、 稳 定性 、 成长
性、 安全 性等特征 。由于创业板 上市公
业绩 成果 、 企 业价 值发 现 、 弥 补信 息不 对称等方 面 , 都具有 重要意义 。
二 、 收 益 质 量 文 献 回 顾 及 综 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构 建
收益质 量一词 . 起 源于 2 0世 纪 3 0
同时研究发现,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 司收益质量水收益质量 因子分析
配, 并与公司 的股价和市值 相关 。2 0 0 2 年, 美国会计学会 ( A A A) 对 收益质 量研 讨 的定 义则 为 “ 随着 时 间推移 , 由应 计
等利益 相关者所 关注 。
年代 的证券 分析 行业 , 直到 2 0世 纪 6 O
了收益 质量 成长 性 、 收现性 、 安 全性 等 六方 面特性共 l 4个财务 指标作为综 合
年 代末期 才 被学术 界 和其他 行 业所 重
视 。罗伯 特. 欧斯坦 ( R o b e r t A . O l s t e i n )
三、 实 证 研 究
( 一) 样 本 选 择 运用 上述评价指标 体系 , 就 可 以利
我 国创业 板 自 2 0 0 9年 1月成立 以 来. 规 模不 断发 展壮 大 , 已成为 多层 次 资本 市场体 系中重要组 成部分 。 创业板
的建立 缓解 了中小 型高新 技术 企 业发 展 资金 问题 , 并 在 产业 升级 转 型 , 经济
我 国创 业板上 市公 司收益 质量 的指 标评 价体 系, 运 用 因子 分析 法建立 综合得 分模
先 后从 古 典计 量观 、 信 息观 、 契 约 观 等
型. 并利用模型对 2 0 1 1 —2 o 1 3 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研 究分析 并

基于EVA角度的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基于EVA角度的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评价

的价 值 。 E A O时 , 示 企 业 净 利 润 当 V > 表
款、 以存货 抵 付应 付 款 等 。在 编 制 现
金 流量 表补 充 资料 时 , 能简 单 看经 不
的 增 加 或 减 少 额 , 剔 除 筹 资 活 动 对 如 应 的预 提费用 中的部分 等 。 五 是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的 增 加 数 ( 减 少 数 ) 以 及 递 延 所 得 税 负 债 增 或 加 数 ( 减 少 数 ) f于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或 。f 1
产 的增 加会 减 少 当期 的所得 税 费 用 , 增 加 当 期 利 润 , 于 实 际 没 有 收 到 现 属
负 债 及 其 变 化 亦 应 计 人 所 有 者 权 益
( 如可 供 出售 金 融 资产 公 允价 值 的 变
动 ) 不 构 成 利 润 表 【 的 递 延 所 得 税 , 1 1 费 用 ( 收 益 )其 二 企 业 合 并 中 取 得 或 ; 的 资 产 、 债 , 账 面 价 值 与 计 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负 其 础 同 , 确 认 相 关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应 的 , 递 延 所 得 税 的 确 认 影 响 合 并 中 该 产 生 的商 誉 或是 汁人 当期 损 益 金额 , 不 影 响 所 得 税 费 用 , 两 种 情 形 在 调 这 整 递 延 所 得 税 资 产 、 延 所 得 税 负 债 递
东财 富减 少。 因此 , 当采取 E A进行业 V
绩 评 价 时 ,企 业 管 理 者 的 目标 就 是 在
E VA为 正 值 的情 况 下 不 断 增 大 , 即 实 现 股 东 财 富 的最 大 化 。
会 计 核 算 中 存 在 的不 足 , 够 较 准 确 地 能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实证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实证分析
文 在 上 市 公 司 财 务 指 标 中选 取 如 下反 映 这 些 能 力 的 七项 重 要 指
特 锐德 、 汉威 电子 、 恩 辰 、 宁 物 流 、 宿 科技 、 立 新 网 中元 华 电 、 宝科 技 、 硅 宝德 股份 、 谊 兄 弟 、 华 阳普 医疗 、 宝通 带 业 、 金龙机电、 中科 电 气 、 泰 诺 、 梅 朗科 科 技 、 康 变 频 、 顺 股 合 万 份、 耐特、 康 中能 电 气、 龙 集 团、 川股 份 、 天 三 安诺 其 、 南都 电 源 、 平 股份 、 信 移 动 、 华 恒 奥克 股 份 、 海默 科 技 、 荃银 高科 、 金 刚玻 璃 、 国联 水产 、 华伍 股 份 、 海 凯 宝 、 洲 电 气 、 天胶 业 、 超 新 上 九 回 星 辉 车模 、 为智能 、 力创通 、 赛 华 台基 股 份 、 源 迪 科 、 瑞 天 福
6 股 份 、 纪 鼎 利 、 五 互 联 、 9 世 三 中青 宝 、 比 特 、 龙 股 份 、 欧 鼎 万
— —

创 业板 的概 念 及 特 征
创 业 板 又 称 二 板 市 场 . 第 二 股 票 交 易 市 场 , 指 主 板 之 外 即 是 的专 为 暂 时 无 法 上市 的 中小 企业 和新 兴 公 司提 供 融 资 途 径 和 成 长空 间 的 证 券 交 易 市 场 . 是对 主 板 市 场 的 有 效 补 给 . 资 本 市 场 在 中 占据 着 重 要 的位 置 。创 业 板 市 场 的 主要 目的 是 为 新 兴 公 司 提
芝 药业、 信 科技 、 长 长城 集 团 、 运 股 份 、 通 灵 、 新 机 盛 金 科 电、 云股份 、 洛卡 、 智 尤 国腾 电子 、 照 光 电 、 刚 路 机 、 乾 达 乐 视 网、 部牧 业 、 开 源 西 新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作者:许亮罗晶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1期摘要:创业板市场作为专为具有增长潜力的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因子分析法,并选取了合适的指标变量,从2011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出发,通过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五十九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关键词:创业板因子分析法综合业绩一、研究背景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创业板市场又称第二板市场,是金融市场中新出现的一种融资方式,是在服务对象、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等方面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同时也具有资本市场的一般功能。

能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也能改善高科技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还可以发挥优胜劣汰的优化功能,将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淘汰出局。

由于创业板市场相对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的上市门槛低,这就为那些暂时不符合主板和中小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新型高科技企业尤其是那些具有自主创新的,颇具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开通了融资渠道,更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较为方便和有效地退出渠道。

创业板可能的高收益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但是证券市场历年来存在的风险,而创业板的风险相对主板市场的更高,众多的投资者除了分析宏观因素和行业因素外,迫切的需要从微观层面对创业板公司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创业板自开市以来,一度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炒新投机现象严重,市盈率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大了创业板的投资风险。

只有让投资者客观地明确创业板企业的投资价值,从投机转向价值投资,才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也有利于我国创业板的稳健发展。

本文基于财务角度,选取影响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指导和重要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分析与评价摘要:本文以我国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财务效益、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等指标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本指标计分法和修正指标计分法,对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了打分,判定了其整体财务业绩水平。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创业板市场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是与主板市场相对应的概念,特指主板市场以外的有发展潜质的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提供筹资渠道的资本市场。

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批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创业板,并于2009年10月23日举行了开板仪式。

共28家公司通过审核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特征分析(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及分布特征创业板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较之主板小。

而且创业板上市公司之间的规模差距较显著。

从2009年年报中发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居首位,分别为242322.78万和16671.89万元。

而排名最后的是杭州华星创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资产和营业收入为28425.08万元、3071.29万元,分别占神州泰岳股份有限公司的11.73%和18.42%,从这两个比值可以看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之间的规模差距比较明显。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及分布特征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如下行业分布特征:(1)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更具高科技特征。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止至2009年9月29日,149家已受理的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占比约为68%,制造业占比约15%;还包括部分新能源、文化教育传媒、现代农业等新兴行业企业。

此外,在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软件企业为5家,其余企业则包括医药、船舶设计、电气机械、医疗器械、通风与空气处理等高科技行业。

上述企业所属行业都具有明显的高科技行业特征。

(2)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散特征比较明显。

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分布在16个行业中,行业分散特征显著。

相对集中在计算机行业和医药行业,其数量各占5家,以下的排序依次是电子信息行业3家、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2家、广播电影业2家;此外,在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中也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专业设计服务业、生物制品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专业科研服务业、仓储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农林牧副渔水利机械制造业、其他零售业、通信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各1家。

从以上行业分布可以看出,我国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相对集中在计算机行业和医药行业,占总数的35.71%。

其余分布在14个行业中,行业分散特征明显。

(3)各行业之间财务收益差异较大。

从总资产报酬率来看,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28家公司的平均总资产报酬率为15%。

其中,有5个行业的平均资产报酬率高于15%,都为16%,分别是医药行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专业设计服务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及通信服务业;另外,有4个行业的平均资产报酬率等于15%,分别是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专业科研服务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和仓储业;除此之外,其他7个行业的平均资产报酬率低于15%,包括生物制品业的平均资产报酬率为14%,计算机行业为12%,电子业为12%,其他零售业为12%,广播电影业为11%,专用设备制造业10%,农林牧副渔水利机械制造业为7%。

从主营业务利润率来看,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28家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0%。

其中,生物制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最高,为71%;医药行业第二,为58%;而在所有的行业中其他零售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最低,为14%。

除了生物制品业、医药行业以外,行业平均利润率高于40%的还有8个行业,分别为专业设计服务业,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1%,专业科研服务业为4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为47%,电子业、仓储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和通信服务业均为41%。

另外,除了上面提到的其他零售业,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低于40%的还有5个行业,包括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和广播电影业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9%,计算机行业为38%,专业设备制造业为27%,农林牧副渔水利机械制造业为23%。

通过对以上总资产报酬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分析,发现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收益在各个行业间差异较大。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地域及分布特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

创业板市场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东部地区有18家公司,包括北京7家,上海2家,天津1家,山东1家,辽宁1家,广东3家,浙江2家,江苏1家,占64.29%;中部地区有4家,分别是安徽1家,河南1家,湖南1家,湖北1家,占14.29%;西部地区是6家,分别是陕西1家,成都3家,甘肃1家,重庆1家,占21.42%。

需要说明的是,在地区划分上是以企业总部所在地为标准,而不是以注册地为划分标准。

通过分析,发现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

东部地区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综合分析(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02年五部委联合制定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下称《细则》)。

本文在《细则》的基础上主要着重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删去了评议指标。

所以整个评价指标由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两个层次,共18项指标构成,指标内容及权重如(表1)所示。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分析根据上述选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我国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计算结果如下:(1)财务效益状况分析。

我国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财务效益状况指标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差异较小,最低的是网宿科技为9%,最高的是乐谱医药为2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总资产报酬率差异也较小,其中最低的是大禹节水为7%,最高的仍是乐谱医药为27%,平均值为15%;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率,该28家公司的差异也不大,它们都实现了资产增值,最高的是神州泰岳为967%,最低的是大禹节水为280%,平均资产保值增值率为527%;在营业利润率的计算中,表中无负值显示,表示这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均无亏损,其中最高为乐谱医药为82%,最低的是吉峰农机为14%,平均值为43%;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差异也不大,最高的是乐谱医药为140%,最低的是大禹节水为11%,平均值为36%;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各公司差距较大,有四家公司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小于0,分别为亿纬锂能、大禹节水、机器人和金亚科技,剔除这4家公司后所得的平均值为0.98。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效益状况良好,能够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2)资产营运状况分析。

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营运能力指标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大多数小于1,仅吉峰农机的总资产周转率大于1,为2.64。

总体而言,各公司差异不大,最低的为0.35,最高的为0.84,剔除特殊项吉峰农机后计算所得的平均值为0.58;流动资产周转率中,最高的是网宿科技为20.16,最低的是中元华电为0.41,平均值为0.77;存货周转率中,新宁物流的存货周转率明显高于其他公司,高达311.79,而其他公司在0-34.18之间,剔除新宁物流后计算的平均值为7.69;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中可以发现,红日药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高于其他公司,为446.24,而其他公司在2.14-60.88之间,最低的是金亚科技为2.14,最高的是探路者为60.88,剔除特殊项红日药业后计算平均值为9.98。

从以上各项指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平均水平较低,说明这些公司的营运能力较弱,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较差,资金利用效率并不高,对资金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改善。

(3)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偿债能力指标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一定差异,但辐度不大,最高的是吉峰农机为43%,最低的是网宿科技为3%,平均值为14%;已获利息倍数差异较大,除上海佳豪、神州泰岳、中元华电的已获利息倍数明显偏高外,其余25家公司的值也是在4.63-563.31之间,跨度较大,平均值为102;速动比率偏高,最高的为北陆药业,高达2238%,最低的是吉峰农机为202%,平均值为873%;对于现金比率,除亿纬锂能、大禹节水、机器人和金亚科技由于其自身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即经营现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导致其现金比率小于0外,其他24家公司的现金比率在15%-984%之间,平均值为135%。

通过上述指标分析,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已获利息倍数、速动比率的数值偏高,这不仅说明它们对债务的清偿能力较强,能够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也反映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并不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营运能力。

(4)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我国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发展能力状况指标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计算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销售增长率除宝德股份公司为负值,亿纬锂能为0外,其他公司的增长幅度较大,在11%-128%之间,剔除宝德股份后计算的销售增长率平均值为36%;资本积累率方面,最高的是特瑞德为938%,最低的是大禹节水为180%,平均值为430%;再看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其差异也较大,在55%-188%范围间,平均值为104%;最后是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最高的是安科生物为146%,最低的是亿纬锂能和宝德股份为13%,平均值为53%。

综上所述,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持续发展的潜力较大。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基本财务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企业实施绩效评价的参照系。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评价标准指标主要包括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会计报表数据及有关统计信息,在剔除不合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移动加权平均等数理统计方法统一制定。

(表6)为了提高评价计分的准确性,每个计量指标评价标准划分为五个水平档次,分别为优(a)、良(b)、中(c)、低(d)、差(e),相对应的标准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差(e)以下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