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BS综述论文

合集下载

汽车ABS综述论文

汽车ABS综述论文

汽车ABS综述论文绪论ABS四大优点1、加强对车辆的操纵。

装备有ABS的汽车,驾驶员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仍能保持着很大程度的操控性,可与时调整方向,对前面的障碍或者险情做出及时、必要的躲避。

而未配备ABS的车辆紧急制动时容易产生侧滑、甩尾等意外情况,使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操纵,增加危险性。

2、减少浮滑现象。

没有配备ABS的车辆在潮湿、光滑的道路上紧急制动,车轮抱死后会出现车辆在路面上保持惯性继续向前滑动的情况。

而ABS由于减少了车轮抱死的机会,因此也减少了制动过程中出现浮滑的机会。

3、有效缩短制动距离。

在紧急制动状态下,ABS能使车轮处于既滚动又拖动的状况,拖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大,即所谓的最佳制动点或者区域。

普通的制动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

4、减轻了轮胎的磨损。

使用ABS消除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抱死的车轮使轮胎遭受不能修复的损伤,即在轮胎表面形成平斑的可能性。

大家留心就会发现,在道路上留下长长刹车痕迹的是未装备ABS的车辆,而装备了ABS的车辆,只会留下轻微的刹车痕迹,同时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明显减少了轮胎与地面的磨损程度。

第一章:汽车制动与转向特性简介1.1 汽车制动与侧滑1.1.1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1.1.2 车轮制动时受力分析1.2 驱动与侧滑第二章: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2.1 ABS系统的基本功能2.2 ABS系统的种类2.3 abs的操纵方案与布置形式2.3.1 四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2.3.2 三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2.3.3 双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2.3.4 单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第三章:三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1 操纵方法3.2 操纵过程3.3 ABS系统的结构3.3.1 车轮转速传感器3.3.2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ECU3.3.2 执行器一、制动压力调节器1.结构形式2.调压方式3.工作过程常规制动阶段制动压力降低阶段制动压力保持阶段制动压力升高阶段3.3 电控单元3.4 ABS系统的其他有关元件第四章:“防抱死刹车系统”英文译为“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操纵系统。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论文_毕业论文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论文_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论文关于汽车ABS系统论文

论文关于汽车ABS系统论文

论文关于汽车ABS系统论文第一节ABS系统概述一、ABS系统的优点及种类ABS系统的原理是充分利用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提高汽车制动能力。

它要紧使用操纵制动液压压力的方法,给各车轮施加最合适的制动力,以实现aa这一目的。

ABS系统具有下列优点:ABS系统的第一个优点是能缩短制动距离。

这是由于在同样的紧急制动情况下,ABS系统能够将滑移率操纵在20%左右,即可获得最大的纵向制动力,缩短制动距离。

ABS系统的第二个优点是增加了汽车制动时的稳固性。

汽车在制动时,四个轮子上的制动力是不一样的,假如汽车的前轮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操纵汽车的行驶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倘若汽车的后轮先抱死,则会出现侧滑、甩尾,甚至使汽车整个调头等严重事故。

ABS系统能够防止四个轮子制动时被完全抱死,提高7汽车行驶的稳固性。

资料说明,装有ABS系统的车辆,可使因车轮侧滑引起的事故比例下降8%左右。

ABS系统的第三个优点是改善了轮胎的磨损状况。

车轮抱死会造成轮胎杯形磨损,轮胎面磨耗也会不均匀,使轮胎磨损消耗费增加。

经测定,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所造成的轮胎累加磨损费,已超过一套ABS系统的造价。

因此,装用ABS系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ABS系统的最后一个优点是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ABS系统的使用与普通制动系统的使用几乎没有区别。

制动时只要把脚踏在制动踏板上,ABS系统就会根据情况自动进AT.作状态,如遇雨雪路滑,驾驶员也没有必要用一连串的点刹车方式进行制动,A13S系统会使制动状态保持在最佳点。

应该注意的是:ABS系统工作时,驾驶员会感到制动踏板有颤动,并听到一点噪声,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

ABS系统工作十分可靠,并有自诊断能力。

假如它发现系统内部有故障,就会自动记录,并使ABS故障警告灯点亮,让普通制动系统继续工作。

维修人员能够根据ABS电控系统记录的故障(以故障码的形式输出)进行修理。

ABS系统从目前看有下列种类:博世(Bosch)ABS系统、坦孚(Teves)ABS系统、德科(Delco)ABS系统与本迪克斯(Bendix)ABS系统,这四种系统都被广泛应用,而且还在不断进展、更新与换代。

论文-汽车防抱死ABS制动器的论述解析

论文-汽车防抱死ABS制动器的论述解析

西安航空学院车辆与医电系毕业论文题目:汽车防抱死ABS制动器的论述姓名:曹鹏超班级:民航特种车辆维修学号: 1130703140416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三目录摘要 (3)绪言 (5)第一章、汽车ABS发展史 (6)第二章、ABS组成及分类 (7)2.1 ABS的组成 (7)2.2 ABS的分类 (12)2.3 ABS的主要部件结构工作原理 (15)第三章、ECU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3.1 ECU的基本结构 (22)3.2 ECU的工作原理 (24)3.3 典型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26)第四章、常见故障诊断分析 (29)4.1 打开点火开关,ABS故障灯常亮不灭 (29)4.2 行车中ABS故障灯亮起 (30)4.3 ABS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30)4.4 ABS的正确使用与维修 (31)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33)参考文献 (34)附件:ABS故障分析思路图 (35)致谢 (37)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定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同时还介绍ABS 系统的电子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原理,轮速传感器,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和原理;并能进行控制电路的分析。

介绍ABS防抱死控制系统原理,阐述其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分析ABS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构建ABS专用模型库;运用VC实现模块的相关功能,对ABS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实现对控制器模块、电磁阀及制动系统模块、车辆运动仿真模块等部分的抽象,使仿真的具体对象可替换,在ABS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不同模块间可任意组合关键词:ABS系统、组成、原理、控制电路、ABSAbstractIn this paper, automobil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definition,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nalysis,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ABS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part of the composition and theory, wheel speed sensor,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of the composition and theory; and analysis of control circuits. Explained.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ABS system, elaborating its history of development, current research; then, by analysis of ABS working principles and control methods, to form ABS specific model database;Using VC to realize the relative module function, to establish modeling for ABS control system; To achieve the abstraction of the controller module, solenoid valve and brake system module, vehicle motion simulation module, and to achieve inter change of simulation modules, and aleatoric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odules based on the control principle of ABS Kyewords:ABS system,composition,Principle,Control circuit,ABS.绪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汽车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安全隐患,所以这次的的毕业论文我打算论述关于汽车的制动器ABS.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已成为许多汽车的标准安全配置。

论文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ABS

论文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ABS

班级:13级汽车运用技术姓名:苏丹学号:1312030027 得分: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ABS
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

据报载,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50万,因此汽车的安全性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行驶速度也相应加快,加之汽车数量增加以及交通运输日益繁忙,汽车事故增多所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汽车的行车安全更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我把这次汽车技术概论课的论文主题放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上,安全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只有让汽车的安全性有了足够的提高,我们车辆工程的学生才能更放心的研究设计出更好的车辆。

汽车安全技术分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和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主动式安全技术,用于防止事故的发生;被动式安全技术,用于事故发生后对驾驶员的保护。

这里着重对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ABS做一些研究探讨。

汽车防抱死刹车系统,简称ABS。

论文示范:汽车ABS综述(修改版)

论文示范:汽车ABS综述(修改版)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ABS综述姓名 XXX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级汽检1102班指导老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目录前言 (5)第1章电控防抱死系统的发展及分类 (6)1.1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6)1.2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分类 (7)第2章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2)2.1ABS的基本组成 (12)2.2传感器 (12)2.3电子控制单元(ECU) (13)2.4执行器 (14)2.5ABS警示装置 (16)第3章博世(BOSCH)ABS系统制动调节过程 (17)3.1常规制动(ABS不工作)时 (17)3.2ABS工作时 (17)第4章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检修 (19)4.1检修ABS的注意事项 (19)4.2ABS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 (19)第5章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21)5.1故障案例 (21)致谢 (23)参考文献 (24)前言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其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

它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本文还介绍了汽车ABS技术发展,ABS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ABS系统的检修,并对典型ABS系统的车辆也作了简要介绍。

制动性能是汽车主要性能之一,它关系到行车安全性。

评价一辆车的制动性能最基本的指标是制动加速度﹑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及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ABS 的功能即在车轮将要抱死时降低制动力,而当车轮不会抱死时又增加制动力,如此反复动作使制动效果最佳。

本文对ABS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中的问题以及其优点进行探讨。

ABS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控制精度、控制功能不断完善。

现在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ABS技术,ABS装置已成为汽车的必要装备。

汽车ABS系统范文

汽车ABS系统范文

汽车ABS系统范文汽车ABS系统的全称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即防抱死制动系统。

它是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的先进技术,旨在提高制动性能和驾驶安全性。

ABS系统是由一系列电子和机械元件组成的,它帮助汽车在紧急制动条件下保持最佳转向性能和离心力控制,从而避免车辆在制动时发生打滑和失控。

ABS系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是由英国的道场公司首先研发和生产。

之后,ABS系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了新款汽车的标配。

而如今,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提供ABS系统作为标准配置。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它主要由下列几个部件组成:传感器、阀门、控制单元和泵。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传感器会检测到车轮的转速,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传感器信息后,会根据当前车速和转向角度计算出最佳制动力分布,从而避免车轮打滑。

ABS系统中的阀门被安装在每个汽车轮胎的制动系统上。

当控制单元检测到车轮即将抱死时,它会通过这些阀门来调节制动压力。

首先,阀门会迅速地将制动压力减小,从而使车轮重新获得抓地力。

然后,阀门会迅速地将制动压力恢复到正常水平,以继续减速。

ABS系统的核心功能是防止车辆在制动时发生打滑和失控。

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制动压力,使车轮保持良好的抓地力。

这可以确保车轮在紧急制动时仍然能够旋转,从而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和转向能力。

相比传统的制动系统,ABS系统具有更高的制动效果和更短的制动距离。

除了提高制动性能和驾驶安全性之外,ABS系统还具有其他一些加分项。

例如,它可以帮助车辆在潮湿或崎岖的路面上更好地防止侧滑,提供更稳定的驾驶体验。

此外,ABS系统还可以减少轮胎的磨损和制动片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汽车维修费用。

尽管ABS系统已经在汽车行业中广泛应用,并且其优势明显,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ABS系统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导致制动距离增加,尤其是在非常滑溜的路面上。

汽车ABS系统论文

汽车ABS系统论文

ABS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定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同时还介绍ABS系统的电子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原理,轮速传感器,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和原理;并能进行控制电路的分析。

关键词:ABS系统组成原理控制电路一、前言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和执行器三个部分组成。

表1 ABS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功能组成元件功能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检测车速,给ECU提供车速信号,用于滑移率控制方式轮速传感器检测车轮速度,给ECU提供轮速信号,各种控制方式均采用减速传感器检测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识别是否是冰雪等易滑路面,只用于四轮驱动控制系统执行器制动压力调节器接受ECU的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实现制动系统压力的增加、保持和降低液压泵受ECU控制,在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控制油路中建立控制油压;在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调节压力降低的过程中,将由轮缸流出的制动液经蓄能器泵回主缸,以防止ABS工作时制动踏板行程发生变化。

ABS警告灯ABS出现故障时,由EUC控制将其点亮,向驾驶员发出报警,并由ECU控制闪烁显示故障代码ECU接受车速、轮速、减速等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轮速、滑移率和车轮的减速度、加速度,并将这些信号加以分析、判别、放大,由输出级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各种执行器工作二、电子控制系统2.1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与工作原理(一) 转速传感器齿圈与轮速传感器是一组的,当齿圈转动时,轮速传感器感应交流信号,输出到ABS电脑,提供轮速信号。

轮速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差速器、变速器输出轴、各车轮轮轴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ABS综述绪论ABS四大优点1、加强对车辆的控制。

装备有ABS的汽车,驾驶员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仍能保持着很大程度的操控性,可以及时调整方向,对前面的障碍或险情做出及时、必要的躲避。

而未配备ABS的车辆紧急制动时容易产生侧滑、甩尾等意外情况,使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控制,增加危险性。

2、减少浮滑现象。

没有配备ABS的车辆在潮湿、光滑的道路上紧急制动,车轮抱死后会出现车辆在路面上保持惯性继续向前滑动的情况。

而ABS由于减少了车轮抱死的机会,因此也减少了制动过程中出现浮滑的机会。

3、有效缩短制动距离。

在紧急制动状态下,ABS能使车轮处于既滚动又拖动的状况,拖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大,即所谓的最佳制动点或区域。

普通的制动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

4、减轻了轮胎的磨损。

使用ABS消除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抱死的车轮使轮胎遭受不能修复的损伤,即在轮胎表面形成平斑的可能性。

大家留心就会发现,在道路上留下长长刹车痕迹的是未装备ABS的车辆,而装备了ABS的车辆,只会留下轻微的刹车痕迹,并且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明显减少了轮胎和地面的磨损程度。

第一章:汽车制动与转向特性简介1.1 汽车制动与侧滑1.1.1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1.1.2 车轮制动时受力分析1.2 驱动与侧滑第二章: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2.1 ABS系统的基本功能2.2 ABS系统的种类2.3 abs的控制方案与布置形式2.3.1 四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2.3.2 三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2.3.3 双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2.3.4 单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第三章:三通道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1 控制方法3.2 控制过程3.3 ABS系统的结构3.3.1 车轮转速传感器3.3.2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ECU3.3.2 执行器一、制动压力调节器1.结构形式2.调压方式3.工作过程常规制动阶段制动压力降低阶段制动压力保持阶段制动压力升高阶段3.3 电控单元3.4 ABS系统的其他相关元件第四章:“防抱死刹车系统”英文译为“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完全抱死。

有ABS无ABS近年来由于汽车消费者对安全的日益重视,大部分的车都已将ABS列为标准配备。

如果没有ABS,紧急制动通常会造成轮胎抱死,这时,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制动力大大下降。

而且如果前轮抱死,车辆就失去了转向能力;如果后轮先抱死,车辆容易产生侧滑,使行车方向变得无法控制。

所以,ABS系统通过电子或机械的控制,以非常快的速度精密的控制制动液压力的收放,来达到防止车轮抱死,确保轮胎的最大制动力以及制动过程中的转向能力,使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也具有躲避障碍的能力。

当汽车制动前轮抱死时,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后轮抱死时会造成汽车急转甩尾。

ABS 制动防抱死系统就是在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提高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

制动防抱死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减少制动距离、保持转向操纵能力、提高行驶方向稳定性以及减少轮胎的磨损方面。

2.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1)制动器制动力 ◆ 制动蹄与制动鼓(盘)压紧时形成的摩擦力矩M μ通过车轮作用于地面的切向力——Fμ(2)地面制动力◆ 制动时地面对车轮的切向反作用力——F X(3)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F φ。

•地面制动力F μ 、制动器制动力F X 及附着力F φ之间的关系附着力取决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及路面的抗剪强度。

V——车速ω——车轮旋转角速度Mj——惯性力矩Mμ——制动阻力矩W——车轮法向载荷Fz——地面法向反力T——车轴对车轮的推力Fx——地面制动力r——车轮半径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汽车的制动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强制地减速以至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评价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1)制动效能——汽车在行驶中,强制减速以至停车的能力称为制动效能。

即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所产生的:★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2)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仍能按指定方向的轨迹行驶,即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称为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1)制动过程中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第一阶段:纯滚动,路面印痕与胎面花纹基本一致车速V=轮速Vω第二阶段:边滚边滑,路面印痕可以辨认出轮胎花纹,但花纹逐渐模糊。

车速V>轮速Vω第三阶段:抱死拖滑,路面印痕粗黑。

轮速Vω=0若需增大F x,必须增大F F。

F F取决于附着系数φ,φ又受滑移率S的影响。

(2)滑移率S定义:S=[(V-Vω)/V]×100%=[(V-rω)/V]×100%(3)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分析结论:S<20%为制动稳定区域;S>20%为制动非稳定区域;将车轮滑移率S控制在20%左右,便可获取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较大的横向附着系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效果。

4.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1)制动开始时,让制动压力迅速增大,使S上升至20%所需时间最短,以便获取最短的制动距离和方向稳定性。

(2)制动过程中:当S上升稍大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降低制动压力,使S迅速下降到20%;当S下降稍小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增大制动压力,使S迅速上升到20%。

三、A B S控制参数1.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参数根据车速和车速传感器的信号计算车轮的滑移率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S高于设定值,E C U就会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并通过制动压力调节器减小制动压力;S低于设定值时,E C U就会输出增大制动力信号,并通过制动压力调节器增大制动压力,控制滑移率在设定的范围内。

已有用多普勒雷达测量车速的A B S。

2.以车轮角加速度为控制参数ECU根据车轮的车速传感器信号计算车轮的角加速度作为控制制动力的依据。

ECU中设置合理的角加速度、角减速度门限值。

制动时,当车轮角减速度达到门限值时,ECU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当车轮转速升高至角加速度门限值,ECU输出增加制动力信号。

ABS的工作原理汽车制动时由于车轮速度与汽车速度之间存在着差异,因而会导致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滑移,当车轮以纯滚动方式与路面接触时,其滑移率为零;当车轮抱死时其滑移率为100%。

当滑移率在8%~35%之间时,能传递最大的制动力。

制动防抱死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据上述的研究成果,通过控制调节制动力,使制动过程中车轮滑移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取得最佳的制动效果。

ABS系统硬件构成主要由传感器(包括轮速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制动压力调节器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一个以滑移率为目标的自动控制系统。

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并将这一数据传送至电子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是一个微处理器,它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信号来计算车速。

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可与控制装置中预先编制的理想减速度的特性曲线相比较。

如果控制装置判断出车轮减速度太快和车轮即将抱死时,它就发出信号给液压调节器,液压调节器可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信号对制动器的卡钳或轮泵的油压进行控制(作用、保持、释放、重新作用)。

这一动作,每秒钟能出现10次以上。

遇到紧急状况,驾驶员只要尽可能地用力踩下刹车踏板即可,其他的事情交给ABS来处理,因此驾驶者可此专心地处理紧急状况汽车在制动时,车速与轮速之间产生速度差,车轮发生滑动现象。

在非制动状态(滑动率为0)下,制动附着系数等于0;在制动状态下,滑动率达到最优滑动率时,制动附着系数最大,在此之前的区域为稳定区域;之后,随着滑动率的增大制动附着系数反而减少,侧向附着系数也下降很快,汽车进入不稳定区域,特别是当滑动率为100%时,侧向附着系数接近于0,也就是汽车不能承受侧向力,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应将制动滑动率控制在稳定区域内。

附着系数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材料、状况以及轮胎的结构、胎面花纹和车速等因素。

汽车的制动过程在制动时车轮由于制动力矩的作用,地面给车轮一个制动力。

随着制动力矩的增大,制动压力增大,车轮速度开始降低,滑动率和车轮转矩增大。

可以认为在最优滑动率之前,车轮转矩和制动力矩同步增长,这就是说,在该阶段车轮减速度和制动力矩增大速度成正比且在该区域制动主要是滑转。

但是,继续增大制动力矩,滑动率超过最优滑动率后进入不稳定区域,车轮的滑转程度不断增加,制动附着系数将减少,侧向附着系数将迅速降低。

最终使车轮速度大幅度减少直至车轮抱死,这期间的车轮减速度非常大。

轮胎印迹的变化经历了车轮自由滚动、制动和抱死三个过程。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类型及布置形式1按生产厂家分类:德国的波许(Bosch)ABS系统和坦孚(Teves)ABS系统。

目前欧、美、日、韩等国汽车采用最多;美国的达科(Delco)ABS系统;美国的本迪克斯(Bendix)ABS系统2按汽车制动系统分类(1)液压制动系统ABS;(2)气压制动系统ABS;(3)气顶液制动系统ABS。

3按ABS中控制管路(通道)数和传感器数量,又可分为以下6种布置形式ABS系统中,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

如果对某车轮的制动压力可以进行单独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独立控制;如果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车轮的制动压力一同进行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一同控制。

在两个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一同控制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大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称这种控制方式为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按照控制通道数目的不同,ABS系统分为四通道、三通道、双通道和单通道四种形式,而其布置形式却多种多样。

四通道ABS对应于双制动管路的H型(前后)或X型(对角)两种布置形式,四通道ABS也有两种布置形式。

为了对四个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独立控制,在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并在通往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中各设置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分装置(通道)。

由于四通道ABS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每个车轮的附着力进行制动,因此汽车的制动效能最好。

但在附着系数分离(两侧车轮的附着系数不相等)的路面上制动时,由于同一轴上的制动力不相等,使得汽车产生较大的偏转力矩而产生制动跑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