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子秤设计
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的设计

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的设计
要设计一款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首先需要确定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称重精度、测量范围、显示方式和用户接口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其设计风格、外形尺寸和材质等,以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和要求。
在功能上,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应具备高精度的称重功能,能够准确地显示被称重物品的重量,并支持多种不同的单位转换,包括公斤、克、磅等。
同时,它还应支持一些特殊的测量需求,如测量体重、体脂率等。
在测量范围方面,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应该具备较广的测量范围,以适应不同场合和需要。
比如,在商场和超市等商业场所使用时,需要具备大量计量的功能,而在家庭中使用时,需要具备更为精准的测量功能。
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的显示方式可以采用数字屏、液晶显示屏等多种方式,以便用户在不同场合和环境中清晰地看到所测得的数据。
在用户接口方面,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应该具有友好的界面设计和交互方式,让用户轻松方便地进行操作和使用。
同时,它还应该具有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自动开关机、自动记忆上次测量数据等,以提高用户体验和便利性。
在设计风格上,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应该具有简洁、时尚的设计风格,让人们在使用它时能够体现一定的时尚感和品位。
在外形尺寸和材质方面,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应该具有小巧、便携的特点,以方便用户随身携带。
同时,在材质上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材料,具备良好的抗压和耐用性。
总之,设计一款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功能、用户体验、设计风格、外形尺寸和材质等,以确保它具有高精度、易操作、时尚便携、耐用可靠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和要求。
多功能智能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探讨

参考文献
#程 与望 实斌 现 0廖,朝湖晖南何理巧工巧学廖院登学高报戴自斌然,多科功学能版智能!"电#'子+秤"的"设)计
!!袁$/玉+#霞,李冰,多功能智能电子钟的设计0,科技创新与应用
朱汉敏一种多功能智能电子钟 福建电脑 !"#'#"%!,
+多功能智能电子秤Fra bibliotek设计与实现探讨
李鑫宇
青岛正信德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精准电摘关子键!秤词要的基多实于功现多 能进功智行能能探智电讨能子全电秤面子设阐秤计述的多设实功计现能与智实能现电探子讨秤首的先设要计明与确实多现功的能重电要子性秤电路设计思路之后对多功能
'!"!!!!器编涉 化 度要实扰显单解为售共摸型编取功属同多重技之户器们 对 能 机 语 微也$$$$!!!!"#%求的时型#'所写及及际性著片购价具屏手程能于功传术后需的提够多音#在"!!*!!顾引 多 多"的是将针%传到精应能产机物格芯持芯电人 压 触 同 为 为 能 系感需求工供直功报#$不有#多压触语打客信B言功功&电由语式输的 确用品基清进片 设 片 子们 力 摸 步 了 了 电 统器要作更 接 能 价##断]!E种力摸音印硬查 提 对号)!能能#子于言打的活 化过重础 单 行具 备 秤生信屏串能能子经模加 利 电 功'#加时商在信屏播机件看 高 高 对 产在连位电精语信动水程量的 明 语有内就活号所行够够秤过 式精用子能强秤进印钟品号 控 报 控初消增芯电品输静接模号细音两广设##$#水采应有平中及多接放打确秤音需子准#行机1初进采制电制始费益片子进出满止物这口具数8在进播种泛定$#平集用效所价功口大印称在芯要$秤电记始行集电路电化清仪增秤行过足状#品就所有#转语行报特应和提在电的缩传格能转处机量设片打具录电子完化销电路路单表益内扫程顾态称需以重硬换音放$性用硬前#不路芯短输电换理控信计所印有$成路秤售路$更放数描中客工下量要甚设要件#报大#$件对#断 主 片 顾的子单器 传 制 机息过购芯1设的单分$字噪 对加大功作作不至计通的初价$资8语# #提 要 为 客信秤电程片输在物片价于别便信声计 实器率为断还出过研 正是现1始源功音转#高由专结号路中机的实明转储产为'息数捷思现8大人提一能究该常扬实通化分转能换芯#过三用账十内在信际细换#存品高值及约转路们高种够人类运为声意工过配同换内之片#程部控所分实号运清##购速较汉换为在电显能别电器采员行应义#作在时#器前语调中分制花微际较行单包率字物高通器"消子著够设电状子将取$用主称收$需音用,#构接费括弱应为过功#及信清过正*人费称为称满计子态秤产的最要称具量银要段B+#>成口的用微程能低息单常ME们过量了量所足出秤下系品为为完重有之员对落g=#类时过弱中打功进的情$]分消程系能时以人了能功统类并新成传良后也]称进# #别间程印耗行选所况公别费中统间在按们够一够信率设别行型微感好还型能重行#芯#中功以储择下司为能单转传照经智及实为种同号大置及接控器抗能在一够传提## ##存片能称换输客感前在干力常能够温际一触小次采多制给人以时了不约片了销口# # $
多功能精准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精准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智能化的政务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电子秤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用户逐步深入使用了解电子秤的过程中,仅仅称量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目前电子秤逐渐向多功能、精准化方向发展。
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结合现有用户的审美潮流与使用习惯,电子秤也更加可靠、准确、省时省力。
关键词:多功能精准电子秤;设计与实现;引言电子秤是一种通过电子传感器实现力电转换的计量设备,相较于传统的机械秤,具有读数方便、称量准确等特点。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电子秤的技术水平、功能多样化也在逐步提高和完善。
用户群的细分,使电子秤不断的集成新的功能。
如婴儿秤、孕妇秤、体脂秤、身高秤、地毯秤等。
此外,电子秤的精准化测量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如高精度厨房秤、口袋秤、高精度人体秤等。
本文主要通过电子秤多功能、精准化两个方面来阐述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1、电子秤多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秤的多功能设计主要是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分析用户称重时的使用需求,不断收集用户需求,结合市场导向,从而设计出多功能的电子秤。
本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几个应用实例,阐述电子秤多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1.1婴儿人体两用秤婴儿人体两用秤的出现将四点式电子人体秤与婴儿秤合二为一。
具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如下:在四点式电子人体秤的基础上,设计卡接口,卡接口用于卡接托盘,托盘用于承载婴儿。
当使用人体秤时,将托盘拆卸掉,即切换为四点式电子人体秤模式;当婴儿称重时,将托盘通过卡接口安装,即切换为婴儿秤模式。
该两用秤的结构设计要点是托盘的安装方式、托盘本身的结构强度,安装方式要可靠,常见的为活动扣与弹性扣;托盘本身的强度要通过结构设计来加强,防止承载时过大的变形,导致婴儿不舒适。
1.2地毯秤为满足电子秤复杂地面的使用需求,有厂家设计出一种地毯秤,即将在四个支撑点下增加一个支撑壳体。
当秤体在较柔软或者不平整的地面上称量时,靠支撑壳体将力传递给四个支撑点,四个支撑点将力传递给传感器,实现准确称量。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秤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秤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众多领域中,智能电子秤的设计与应用也越来越受到。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秤设计方案,该设计具有高精度、低成本、易于实现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一、概述智能电子秤是一种能够自动测量物体重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超市、菜市场等场所。
与传统的机械秤相比,智能电子秤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等优点。
而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秤设计,更是将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融入到电子秤中,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设计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秤设计主要是利用单片机的控制和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对物体重量的准确测量。
其核心部件为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
压力传感器负责采集物体的重量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则对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同时控制显示屏显示物体的重量。
三、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是智能电子秤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易于编程等优点,能够满足智能电子秤的设计要求。
2、压力传感器选择压力传感器是智能电子秤的重要组成部件,负责采集物体的重量信号。
本设计选用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3、显示模块选择显示模块负责将物体的重量信息呈现给用户。
本设计选用LED显示屏,该显示屏具有亮度高、视角广、寿命长等优点。
4、电源模块选择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设计选用线性稳压电源,该电源具有输出电压稳定、纹波小、安全性高等优点。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智能电子秤的关键部分之一,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设计的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写,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等模块。
具体流程如下:1、开机后,系统进行初始化操作;2、压力传感器采集物体的重量信号;3、单片机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4、单片机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5、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显示物体的重量信息;6、系统继续等待下一次测量。
多功能精准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

・
2 03 ・
多功能精准 电子秤 的设计 与实现
De s i g n a n 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Mu l t i f u n c t i o n a l P r e c i s i o n El e c t r o n i c S c a l e s
孙莉 S U N L i
( 德 州 学 院机 电系 , 德州 2 5 3 0 2 3) ( D e p t . o f E l e c t r o m 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f D e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D e z h o u 2 5 3 0 2 3 , C h i n a )
摘要 : 本设 计的 电子秤采用防潮防水防屏 蔽等措施 , 该 电子秤具有 电压检 测功能, 当电压低 于正常工作 电压时 , L C D显示屏上低 压报警灯就会 亮起 , 电子秤 主要 由微控 制器、 传感器 、 显 示装 置三 大部分组成 , 本设计采 用的称重传感器是 电阻应 变片式 。
v o l t a g e d e t e c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t h e l o w p r e s s u r e wa r n i n g l i g h t o f L C D d i s p l a y wi l l i l l u mi n a t e wh e n t h e v o l t a g e i s b e l o w t h e n o r ma l o p e r a t i n g
多功能电子称的设计

多功能电子称的设计
李亚 辉
河北蠡县计量测试所 河北 保定 0 7 1 4 0 0
摘要 :本系统是针 对 自动称重 、计算价格进行 了研 究的。讲述 了用单片机控制 A / D转换 、键盘输入和数据显示,对如何实现键盘 中断、A / D采样进 行研究。着重讨论 了数据处理 问题 ,结果表明利用软件 实现 一系列功能使的性能价格 比达 最优。设计特别适用 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较 高 的实用价值和 推广价值 。 关键词: 电子称;工作原理 ;设计 ・ 本课题本着 电子 秤 向高精度 、高可靠方 向研 究,而 且向多种功能的方向发展的思想 , 主要对 电子秤 一些简单功 能进 行了研究 。主 要通过强大软 件功能实现 电子秤 自诊断 、 自 校正 、皮重 、净重显示等特种 功能、特殊 的 数据处理 功能、多种计算和数据处理功 能,以 满足多种 使用的要求 。 上式说明电桥 的输 出电压 V 和四个桥 臂 的应变片感受的应变量 的代数和成正 比。 所述的一种功 能较完 善的键盘接 口电路 ,它 还 具备 显示 接 口的 功 能 。8 2 7 9 芯 片作 为 通 用 接 口电路 ,一 方面 接受来 自键盘 的输 入数据 并进行预处理 ,另一方面实现对显示 数据的 管 理和 对 数 码 显 示 器 的 控 制 。
3 、智能 电子秤的软件设计
首 先 , 我 们 通 过 对 软 件 进 行 分 析 , 确 定 那些任务是 由软件 来完成 的。其次 ,智能电 子秤系统 中有 着大量的数据计算 ,各个模块 之 间进 行 信 息 传 递 , 我 们 必 须 数 据 类 型 和 结 构进行规划,对系统 内程序存储器 、R AM、 定时器/ 计数器和 中断源 的分配 。完成 以上工 作后我们就可 以进行编程 了。 3 . 1主程 序 设 计 我们采用 模块程序设计 技术来设计 电子 秤 的软件 系统, 根 据系 统功能, 我们将 软件划 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 的模块 . 为每 一个模块设 计程序 流程 图。软件程序 的主要任务有 :重 量 、单价、总价等参数 的显示;数据管理 ; 数 据 处 理 ; 数据 运 算 等 功 能 。 电 子秤 软 件 设 计 的 总 体 思 想 是 :根 据 预 先编制的程序对测量进 行控制,完成 自动诊 断 、 自动 清 零 、 自动 逻 辑 判 断 、 自动 存 取 数 据 完 成 重 量 的 测 试 ;搜 集 和 处 理 测 得 数 据 , 并通过对重量的测试,按各种参数之间关系, 经计算后 自动求 出一系 列有关未知参 数,如 重 量 、 单价 和 总 价 。 3 . 2系统 初 始 化 系统上 电后 ,对 系统进行初始 化。初始 化程序主要完成对 单片机 内专用寄存 器的设 定 ,单片机工作 方式及端 口的工作状 态的规 定、RA M 自检 、各标志位的设置、设置栈指 针 、 分 配 内 存 空 间 、设 定 计 数 器 / 定 时 器 的 工 作方式。 3 . 3 A / D转 换 结 果 处 理程 序 在智能 电子秤 控制系统 中,除 了控制单 元和执行单 元外 ,还必须有 反馈 环节 。在反 馈环节 中,最 重要 的就 是对数据 的采集 。本 文以A T 8 9 C5 2单 片机 为核 心 ,设计 一个 基 于 单 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模拟 电压形式 输入系统 ,经双积分 A / D 转换器 I C L 7 1 0 9可 以采集 1 2路模拟量 ,精度 为 1 2位,并经多 次采样 ,通过滤波,取得更精确 的重量值。 3 . 4 键 盘 与 显 示 处理 程 序 我们 知道键盘和显示 是人与微机系统 打
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的设计

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的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秤从传统的单一功能秤发展成了更具有多样性和实用性的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便捷、更精确的称量方式。
本文将讨论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的设计。
一、多功能电子秤的定义及特点传统的电子秤只能完成重量的测量,而多功能微电脑电子秤不仅可以测量重量,还能进行单位转换、价格计算、记忆等多种操作。
在实际生活中,多功能电子秤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购物、药品配药、烹饪等。
多功能电子秤的设计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精度。
多功能电子秤采用高精度传感器,保证了称重过程的准确性。
2.实用性。
多功能电子秤配备了多种实用功能,提高了电子秤的实用性。
3.易于操作。
多功能电子秤配置了易于操作和理解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4.可靠性强。
多功能电子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高,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二、多功能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功能电子秤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1.电路部分,包括数字处理器、显示器、键盘等。
2.称量部分,包括传感器和称盘等。
3.供电部分,包括电源、电池等。
4.外壳部分,包括底座、上盖、显示器罩等。
在多功能电子秤的设计中,这四部分的结合非常重要,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协调性,确保最终的产品既美观又实用。
三、多功能电子秤的设计要点1.尺寸和外形设计。
多功能电子秤的尺寸和外形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保证其便携性和易于存放。
2.电路方案设计。
电路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多功能电子秤的实际使用场景,如需要具备防水、防震等性能。
3.传感器设计。
传感器是多功能电子秤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和高精度。
4.软件设计。
多功能电子秤的软件设计需要考虑到多功能性的实现,如记忆功能、单位转换功能、价格计算功能等。
5.键盘设计。
多功能电子秤的键盘需要充分考虑人机交互的方便性和易用性,键盘的按钮布局需要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6.供电方案设计。
多功能电子秤课程设计

多功能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 学生能了解电子秤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3. 学生掌握电子秤的测量单位转换及精度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多功能电子秤,完成各种测量任务;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学会分析电子秤测量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秤使用场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秤及物理量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享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旨在通过多功能电子秤的学习,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针对中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原理与结构-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电子秤的应用- 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电子秤在科技领域的应用3. 电子秤的使用与操作- 多功能电子秤的操作步骤- 电子秤的测量单位转换及精度处理4. 实践操作与数据分析- 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电子秤-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5. 电子秤与创新设计- 鼓励学生思考电子秤的改进与创新- 学生设计电子秤使用场景,展示创意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子秤原理与结构,电子秤的应用第二课时:电子秤的使用与操作,实践操作与数据分析第三课时:电子秤与创新设计,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节:传感器及其应用(电子秤原理与结构)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 第四节:电子秤及其应用(电子秤的使用与操作)第三章:实践与创新- 第二节:电子秤创新设计(电子秤与创新设计)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1. 讲授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易懂;-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电子秤的内部构造和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功能电子称的设计作者:孙国亮吕涛胡艳浩摘要:本文设计一种利用平行梁式传感器和AT89C51单片机等器件制作的电子秤。
该秤可以对15公斤量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称量,能实现称重、LCD液晶显示、预置等功能。
该电子秤利用电桥测量原理,将压力应变传感器阻值转换为电压值,再经过放大器将电压放大,通过确定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关系,形成一台原始电子秤。
将此输出电压经过模数转换,送入AT89C5151单片机处理,再控制数码管驱动电路,最后显示出测量结果。
关键词:电子秤平行梁式传感器电桥放大电路单片机Abstract:Design of a parallel beam using sensors and other devices produced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electronic scale. The scale can be within the range 15 kg weighing objects, able to weigh,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eeled / clear, preset functions. The electronic scale use of the bridge measuring principle, the pressure strain sensor resistance into voltage and then amplified through the amplifier to voltage, output voltage and the standard by deter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ght and form a primitive electronic scales. After this the output voltage conversion, into the AT89C5151 MCU processing, to control the digital control circuit, the last show measurement results.Keywords: Electronic scale Parallel beam sensor Bridge Amplifier SCM1 总体方案设计本设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平行梁式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单片机、键盘、LCD液晶显示器。
由平行梁式传感器感受被测物体的质量,通过电桥输出电压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将输出信号放大,而后送入A/D转换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其转换为对应的重量信息,送液晶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单片机还需查寻键盘是否有输入,执行相应的功能。
2 硬件电路设计2.1平行梁式传感器平行梁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
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
电阻应变片产生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温度的影响,本设计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温度的影响暂不处理。
在电桥测量电路中,将一对变化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一臂,另一臂接两个相同的阻值作为基准值;当桥臂电阻初始值R1=R2=R3=R4=350时平衡,其变化值为ΔR1=ΔR2=ΔR3=ΔR4=d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ut与d成正比。
2.2放大电路设计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比较微弱,必须通过一个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才能满足A/D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本设计中选用由三运放构成的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的仪表放大器作为前级,再接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作为后级输出。
另外,仪表放大电路中电阻Rw1可用于微调放大倍数;而后级放大器原接地端现在通过Rw2接入一电压值,可以对输出电平进行平移。
由运放的虚短、虚断及电流的分配关系知3456111[5()/*1()/]()R v v R R R R V R R R v v =-=++++-,从而得到91078)3491078)[56112()/(*()()/(1()/]()o v R R R R v v R R R R R R R v v ++=-++=-+++-,所以,/91078)[561()/(1()/]v o i A v v R R R R R R R +==-+++,取R5=R6,R7=R8,R9=R10,可以简化为/97*51/(12/)v o i A v v R R R R ==-+。
由于传感器最大输出电压10mV ,ADC0809的最大采集电压为5V ,所以取放大倍数v A 为500倍,所以取,R5=R6=12k, R7=R8=5.1k, R9=R10=47。
所以RW1= 0.45k 故取W102电位器。
第二级为反向比例放大器,增益设计为-1,由虚短、虚断1211/v A R R =-,故取R11=R12=10k 。
第三级为有源低通滤波电路,它是由两节RC 滤波电路和同相比例放大器组成,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2.3单片机电路设计2.3.1单片机最小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
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及整体电路图见附录。
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一般教科书推荐C 取10u,R 取8.2K.当然也有其他取法的,原则就是要让RC 组合可以在RST 脚上产生不少于2个机周期的高电平.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 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2.3.2模数转换与单片机接口ADC0809是带有8位A/D 转换器、8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CMOS 组件。
它是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1) 引脚说明:(2)工作过程:请参考ADC0809时序图。
ST 为转换启动信号,当ST 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始进行A/D 转换;在转换期间,ST 应保持低电平。
EOC 为转换结束信号。
当EOC 为高电平时,表明转换结束。
OE 为输出允许信号,用于控制三条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
OE =1,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 =0,输出数据线呈高阻状态。
D7-D0为数字量输出线。
(3)接口电路:ADC0809的时钟由51 ALE信号给出;数字量输出和51 P3口直接相接;地址控制线使用P1口,EOC、OE、CLCK、ST同样使用P1口,ALE与ST端接,任意写一个数时允许AD ALE并启动转换(AD START端);读入时应该使AD读端口使能(AD ENABLE端)。
通过给P1口幅值使ADC0809工作并可以选择输入通道。
2.3.3显示输出单元与单片机接口利用4*4矩阵键盘作为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利用LCD12864显示单价、重量、总价等信息,利用LCD1602显示时钟。
电路见原理图。
2.4 声光报警(过载保护)2.5 时钟电路此部分电路是以AT89C51为控制核心,DS1302为主要器件设计的,具有掉电保护功能。
电路见整体原理图。
3软件与算法设计3.1数据采集与放大倍数传感器输入:选择一个合适的电桥基准电压,传感器电桥输出电压为300.50mV~301.45mV,对应0~20g重物,平均每克变动不到0.1mV;由于它的变动范围很小,因而设计300mV的偏移量,不让其在0 mV上下变动,以减少运放零漂的影响。
输出到AD:ADC0809的Vref在已经设定为5V,因而其分辨率约为5V/256=20mV。
采集精度15000g/256=58.7g.百分比58.7g/15000=0.39% 由于传感器输出最大电压为10mV,ADC0809最大采集打压为5V,所以传感器输出电压需要放大500倍。
3.2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主要是输出显示,输出显示时需要做乘法运算,同时换成相应的十进制数;设计的流程序如下:4 系统测试4.1 测量仪器(1)泰克示波器:使用泰克示波器来观察我们所设计的放大电路放大的波形及其电压值等信息。
(2)失真度分析仪:使用失真度分析仪观察通过放大电路的波形的失真度。
(3)标准称:称量物体的质量。
4.2 测量方法(1)通过函数发生器给放大电路一基准的正弦波,通过放大后,输出端接泰克示波器观察图形,读出电压值,计算放大倍数。
(2)首先测量基准波形的是真度,方法是将波形输出端接失真度分析仪的输入端,调节失真度分析仪读出失真度;测量通过放大电路的波形失真度方法于上面一样。
(3)通过标准称测量所测试物体的质量后,再使用我们自己制作的电子称来再次测量此物体的质量,将两者的值进行比较。
4.3测量结果(1)(2)(3)此部分受无法获取标准物体重量的限制不能测量5总结本设计制作的电子秤,集传感器技术、微机技术于一体,实现了基本的秤重显示功能,稍加扩展,还可与其他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相连接,实现数据交换记录分析等功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我们小组3人分工学习,相互配合,终于完成了设计的要求。
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遇到不懂的查资料,出现问题相互讨论,实际操作中锻炼的动手能力。
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功不可没。
在实际操作中,放大器部分遇到的问题最大。
由于传感器输出电压较小,使得放大电路的调适任务比较困难。
对此,我们先是选用合适的电路形式,即仪表放大接一级可调电平高低的比例放大;接下来给放大器各级输入一个容易实现的电压,看看各级放大倍数是否与理论相符;这之后再使传感器输出在一个基准值上下变化,如300mV,而不是在0上下变化,这样放大出的电压较为稳定;增加的基准电压由第三级调到0左右,不能准确调零的部分再由单片机去皮调零。
5参考文献(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第二版》求是科技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3)《Protel99SE原理图与PCB设计》曹丙霞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4)《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汇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年6附录1.整体设计原理图。
2.元器件清单(1)AT89C51单片机2块(2)ADC0809 1块(3)DS1302 1块(4)ad620 一块op27二块(5)12864 1062液晶显示各一块(6)平行梁式传感器一块(7)4*4键盘(8)电容电阻杜邦线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