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89C51

89C518代表8位单片机9代表falsh存储器,此位置为0代表无rom,7代表eprom存储器c代表CMOS工艺,此位置为S代表ISP编程方式1代表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容量大小对应为该位数字*4KB89C52:8KB容量at89s51_&_stc89c51命名规则本文介绍了最常见的两种厂家的单片机的命名规则.以后见了stc和atmel的单片机看看型号就知道,什么配置了.先说ATMEL公司的AT系列单片机89系列单片机的型号编码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前缀、型号和后缀。
格式如下:AT89C XXXXXXXX其中,AT是前缀,89CXXXX是型号,XXXX是后缀。
下面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说明,并且对其中有关参数的表示和意义作相应的解释。
(l)前缀由字母“AT”组成,表示该器件是ATMEL公司的产品。
(2)型号由“89CXXXX”或“89LVXXXX”或“89SXXXX”等表示。
“89CXXXX”中,9是表示内部含Flash存储器,C表示为CMOS产品。
“89LVXXXX”中,LV表示低压产品。
“89SXXXX”中,S表示含有串行下载Flash存储器。
在这个部分的“XXXX”表示器件型号数,如51、1051、8252等。
(3)后缀由“XXXX”四个参数组成,每个参数的表示和意义不同。
在型号与后缀部分有“—”号隔开。
后缀中的第一个参数X用于表示速度,它的意义如下:X=12,表示速度为12 MHz。
X=20,表示速度为20 MHz。
X=16,表示速度为16 MHz。
X=24,表示速度为24 MHz。
后缀中的第二个参数X用于表示封装,它的意义如下:X=D,表示陶瓷封装。
X=Q,表示PQFP封装。
’X=J,表示PLCC封装。
X=A,表示TQFP封装。
X=P,表示塑料双列直插DIP封装。
X=W,表示裸芯片。
X=S,表示SOIC封装。
后缀中第三个参数X用于表示温度范围,它的意义如下:X=C,表示商业用产品,温度范围为0~十70℃。
教学课件PPT 89C51单片机的C51程序设计

程序存储器(64K字节)
对应MOVC @DPTR访问
可位寻址片内数据存储器(16字节,128位) 允许位和字节混合访问
间接寻址片内数据存储器(256字节)
可访问片内全部RAM空间
分页寻址片外数据存储器(256字节)
对应MOVX @R0访问
4.2 C51程序设计基础
C51存储类型定义举例:
unsigned char data x,y,z; /*在内部RAM区定义了3个无符号字节型变量x,y,z*/
40M/80M/100M,而且还有很多是单周期的。
4.2 C51程序设计基础
4.2.1 C51变量/常量存储类型
C51存储类型 对应89C51单片机存储器空间
data
直接寻址片内数据存储器(128字节)
xdata
片外数据存储器(64K字节)
说明 访问速度快 对应MOVX @DPTR访问
code bdata idata pdata
序号 语句
1
=
2
if
3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表达式3
4
switch/case
5
while
6
do-while
7
for
8
函数
含义 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 条件运算符 多分支语句 循环语句 循环语句 循环语句 模块化程序设计
4.2 C51程序设计基础
表4-6 常用语句
序号 语句
1
=
2
if
3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表达式3
4.3 C51程序举例
例4:把外部数据RAM中从地址2000H单元开始的100个有符号 数逐一取出,若为正数则放回原单元,若为负数则求补后放回。
单片机第7章89C51串行口和串行通信PPT课件

4
7.1 串行通信的概念
• 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的CPU与外部设备之间常常要进 行信息交换,一台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也往往要交 换信息,所有这些信息交换均可称为通信。
• 通信方式有两种,即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 通常根据信息传送的距离决定采用哪种通信方式。
• 例如,在IBM-PC机与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通信时, 如果距离小于30m,可采用并行通信方式;当距离大于 30m时,则要采用串行通信方式。89C51单片机具有并 行和串行二种基本通信方式。
字 同 符 步 1 字 同 符 步 2 数 据 块 ( 若 干 字 节 )校 符 验 1 校 符 验 2
起 始
结 束
➢ 在这种通信方式中,数据块内的各位数据之间没有间 隔,传输效率高;
➢ 发送、接收双方必须保持同步(使用同一时钟信号), 且数据块长度越大,对同步要求就越高。
➢ 同步通信设备复杂,成本高,一般只用在高速数字通 信系统中。
• 在同步传送时,要求用时钟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同步。为了保 证接收正确无误,发送方除了传送数据外,还要同时传送时钟信号。
• 同步传送可以提高传输速率(达56kb/s或更高),但硬件比较复杂。
返回
28.09.2020
14
2、异步通信
• 起始位(0)信号只占用一位,用来通知接收设备一个待接收的字符开始到达。线路上在不 传送字符时应保持为1。接收端不断检测线路的状态,若连续为1以后又测到一个0,就知道 发来一个新字符, 应马上准备接收。字符的起始位还被用作同步接收端的时钟,以保证以 后的接收能正确进行。
28.09.2020
1
第七章 89C51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 串行通信只用一位数据线传送数据的位信号,即使加上几 条通信联络控制线,也用不了很多电缆线。因此,串行通 信适合远距离数据传送,如大型主机与其远程终端之间、 处于两地的计算机之间采用串行通信就非常经济。当然, 串行通信要求有转换数据格式、时间控制等逻辑电路,这 些电路目前已被集成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称为可编程串 行通信控制器),使用很方便。
89C51单片机简介

89C51单片机简介1 89C51单片机简介 (1)2 时序 (2)3引脚及其功能 (2)4输入/输出(I/O)引脚P0口、P1口、P2口及P3口 (4)1 89C51单片机简介目前,89C51单片机在工业检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在许多单片机应用领域中,配接各种类型的语音接口,构成具有合成语音输出能力的综合应用系统,以增强人机对话的功能。
89C51是Intel公司生产的一种单片机,在一小块芯片上集成了一个微型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每一个单片机包括:一个8位的微型处理器CPU;一个256K的片内数据存储器RAM;片内程序存储器ROM;四个8位并行的I/O接口P0-P3,每个接口既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两个定时器/记数器;五个中断源的中断控制系统;一个全双工UART的串行I/O 口;片内振荡器和时钟产生电路,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要外接。
最高允许振荡频率是12MHZ。
以上各个部分通过内部总线相连接。
下面简单介绍下其各个部分的功能。
中央处理器CPU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指挥、执行中心,由它读人用户程序,并逐条执行指令,它是由8位算术/逻辑运算部件(简称ALu)、定时/控制部件,若干寄存器A、B、B5w、5P以及16位程序计数器(Pc)和数据指针寄存器(DM)等主要部件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的硬件结构与典型微型机相似。
它具有对8位信息进行+、-、x、/ 四则运算和逻辑与、或、异或、取反、清“0”等运算,并具有判跳、转移、数据传送等功能,此外还提供存放中间结果及常用数据寄存器。
控制器部件是由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Pc、定时与控制电路等组成的。
指令寄存器中存放指令代码。
枷执行指令时,从程序存储器中取来经译码器译码后,根据不同指令由定时与控制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送到存储器、运算器或I/O接口电路,完成指令功能。
程序计数器Pc 程序计数器Pc用来存放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共16位.可对以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直接寻址c指令执行结束后,Pc计数器自动增加,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二零一四—二零一五学年_二_学期山东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实验项目名称_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组长姓名卢兴学号联系电话 E-mail成员姓名李洪川学号成员姓名陈卓学号成员姓名靳伟娜学号成员姓名张硕学号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2011-1指导教师及职称王凤瑛(教授)2014年 4月 26日四、实验内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实验结论七、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附件:源程序等。
发送程序清单:org 0000hljmp mainorg 000bhljmp t0_intorg 0100hmain: mov tmod,#21h ;T0方式1 T1方式2自动重装 mov tl0,#0h ;装初值mov th0,#0hmov tl1,#0f4h ;装初值mov th1,#0f4hsetb ea ;开T0中断setb et0setb tr0 ;开始计数setb tr1mov r1,#0fh ;用于延时计数mov a,#0mov scon,#40h ;方式1amain: mov sbuf,a ;开始发送jnb ti,$ ;判断发送是否结束clr tiljmp amaint0_int:mov tl0,#0h ;装初值mov th0,#0hdjnz r1,next ;T0计数r1次inc a ;a数值加一mov r1,#0fhnext: retiend接收程序清单: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bisorg 0100hmain: mov tmod,#20h ;设置T1计数方式波特率 mov tl1,#0f4h ;波特率设置为2.4kb/s mov th1,#0f4hsetb tr1 ;启动T1mov scon,#50h ;方式1允许接受mov ie,#90h ;开串口中断sjmp $bis: jnb ri,bis ;等待接收完成clr ri ;清除接受标志位mov a,sbufmov p0,a ;送p0口显示retiend发射模块实物图:接收模块实物图:接收数据后的现象图:接收到55h后的现象图:接收到aah后的现象图:。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无线多路灯具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无线多路灯具控制系统作者:郑建强王文明来源:《硅谷》2008年第19期[摘要]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1和无线传输模块LZ713i GPRS DTU构成的多路灯具控制系统。
论述其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 无线传输模块LZ713i RS-485接口看门狗中图分类号:TP2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10021-02一、引言数据传输方式分为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传输。
有线方式布线比较复杂,在某些不适合布线的场所需要采用无线方式。
现有的一些简易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传输距离近,速率低,可靠性差,不适合用于产品的设计。
本文介绍的LZ713i GPRS DTU无线传输模块,具有传输距离远,速率高,数据可靠的优点,和单片机结合可用于许多场合。
二、系统简介本系统由一个控制台、多个灯具控制器组成。
微处理器采用AT89C51,该芯片内含4k可编程程序存储器,可擦写1000次。
复位电路采用具有看门狗功能的MAX813L。
通讯接口电路采用MAX1487E[1];无线传输模块采用厦门蓝斯通讯有限公司的LZ713I GPRS DTU ,内部集成了高速嵌入式处理系统,提供TCP/IP协议栈,适用于自身不带,但具有RS232/485/TTL 接口通讯能力的设备,为用户提供高速、永远在线、透明数据传输的通道[2]。
(一)控制台1.硬件设计。
原理图见图1。
控制台由键盘、液晶显示器、复位电路和通讯部分组成,完成选号及动作控制。
2.软件设计。
程序由按键处理、显示、通讯和喂狗四部分构成。
按键处理部分的功能:判别是否有键按下,无键按下时,返回;有键按下时,首先扫描键盘,得到按键的列值和行值,然后延时12ms去抖动,再判断是否有键按下,若有,根据按键的行值和列值计算键值,并保存键值,之后转入键值解释部分进行处理。
显示部分功能:显示输入的设备编号和动作编号。
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无线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无线报警器的设计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
无线报警器作为一种安全警报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无线报警器。
2. 研究背景2.1 安全需求的增加随着犯罪率的上升和人们对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关注增加,无线报警器成为了家庭、商业和工业等场所必备的设备。
2.2 单片机控制技术AT89C51单片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微控制器芯片,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易编程等特点。
通过单片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无线报警器各种功能。
3. 系统设计3.1 系统结构设计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器主要由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报警输出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检测环境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模块通过AT89C51单片机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通信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接收器;报警输出模块负责触发报警器。
3.2 传感器模块设计传感器模块是无线报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责检测环境信息。
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器主要包括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活动,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异常声音,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烟雾。
3.3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信号处理模块通过AT89C51单片机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
当某个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单片机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并触发相应的报警动作。
3.4 通信模块设计通信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接收端。
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系统采用射频通信技术,通过射频发送和接收数据。
3.5 报警输出模块设计当接收端接收到异常信息后,触发相应的报警输出动作。
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系统包括声光报警装置和手机短信通知装置。
声光报警装置通过发出声音和闪光灯来吸引注意力,手机短信通知装置通过发送短信给用户,及时通知用户发生异常情况。
4. 系统实现4.1 硬件实现本文所设计的无线报警器的硬件实现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报警输出模块。
AT89C51单片机在无线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3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样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1 系统组成系统组成如图1、图2所示。
系统由测量站和主控站两部分组成。
测量站主要完成对现场信号的采集、存储,接收遥控指令并发送数据。
主控站的主要工作是发送遥控指令、接收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随机显示打印等。
2 AT89C51与数字电台的串行通信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片内含有4KB Flash ROM的8位CMOS单片机,工作电压范围为2.7~6V(实际使用+5V供电),8位数据总线。
它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能同时进行串行发送和执着收。
通过RXD引脚(串行数据接收端)和TXD引脚(串行数据发送端)与外界进行通信。
2.1 通信协议与波特率数字电台与单片机、终端主控机的通信协议为:通信接口——标准串行RS232接口,9线制半双工方式;通信帧格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可编程数据位,1位停止位;波特率——1200 baud。
数字电台选用Motorola公司的GM系列车载电台,工作于VHF/UHF频段,可进行无线数传(9线制标准串行RS232接口),也可进行话音通信;采用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调制解调方式,符合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CITT.23标准。
在话带内进行数字传输时,推荐在不高于1200b/s数据率时使用。
实际使用时,电台工作于220~240MHz频率范围,采用半双工方式(执行收、发操作,但不能同时进行)即可满足系统要求。
2.2 AT89C51串行口工作方式AT89C51串行口可设置四种工作方式,可有8位、10位和11位帧格式。
本系统中,AT89C51串行口工作于方式3,即鳘帧11位的异步通信格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低位在前),1位可编程数据位,1位停止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班级:11学制: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 (1)1总体设计 (2)1.1设计技术背景 (2)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1.2.2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1.2.3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1.2.4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3系统软硬件设计 (8)3.1 硬件设计 (8)3.1.1概述 (8)3.1.2 电路原理 (9)3.1.3 SPI接口配置 (9)3.2 软件设计 (12)3.2.1概述 (12)3.2.2发射程序 (13)3.2.3接收程序 (17)4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2)Abstract (23)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
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
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引言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 ,比如智能化小区内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 ,工业数据采集系统 ,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 ,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
可以说 ,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
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
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
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
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模块电路实现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思想。
给出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1.1设计技术背景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AT89S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2],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其DIP封装的引脚图如图1所示,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S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图1 AT89S51芯片DIP封装引脚此外,AT89S51设计和配置了振荡频率可为0Hz并可通过软件设置省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暂停工作,而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外中断系统可继续工作,掉电模式冻结振荡器而保存RAM的数据,停止芯片其它功能直至外中断激活或硬件复位。
同时该芯片还具有PDIP、TQFP和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1、为一般控制应用的 8 位单芯片2、晶片内部具时钟振荡器(传统最高工作频率可至 12MHz)3、内部程式存储器(ROM)为 4KB4、内部数据存储器(RAM)为 128B5、外部程序存储器可扩充至 64KB6、外部数据存储器可扩充至 64KB7、32 条双向输入输出线,且每条均可以单独做 I/O 的控制8、5 个中断向量源9、2 组独立的 16 位定时器10、1 个全多工串行通信端口11、8751 及 8752 单芯片具有数据保密的功能12、单芯片提供位逻辑运算指令13、看门狗(WDT)电路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无线数据传输有发送和接收两个组成部分。
[3]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中的发射模块发射信号。
无线数据传输接收端普遍采用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无线数据传输接收模块、接收无线数据传输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 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执行,去控制相关对象,其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无线数据传输原理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第一种:FSK式(移频键控方式Frequency Shift Keying), 又称数字调频。
[4]如果用改变载波频率的方法来传送二进制符号,就是移频键控(FSK)的方法。
这时其频谱可以看成码列对低频载波的开关键控加上码列的反码对高频载波的开关键控。
移频键控方式用两种不同的脉冲频率分别表示二进制数的“0”和“1”。
用2个频率传输1“位”二进制 ,这是最安全的方法,缺点是成本高、功耗大。
所以 ,在电器的遥控器中极少应用。
图3是表示用2个频率对“二进制位”的“0”和“1”进行编码的示意图。
在FSK方式中,相邻码元的频率不变或者跳变一个固定值。
在两个相邻的频率跳变的码元之间,其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
图3 FSK编码方式第二种: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又称双相调制编码方式 ,常用于局域网传输。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从低到高跳变表示"0"。
,在长虹、创维等彩电的控制器中,就采用了这种双相调制方式。
还有一种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1",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两种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时钟和数据包含在数据流中,在传输代码信息的同时,也将时钟同步信号一起传输到对方,每位编码中有一跳变,不存在直流分量,因此具有自同步能无线数据传输发射部分,一般由一个能产生等幅振荡的高频载频振荡器和一个产生低频调制信号的低频振荡器组成。
用来产生载频振荡的电路一般有多谐振荡器、互补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由低频振荡器产生的低频调制波,一般为宽度一定的方法。
如果是多路控制可以采用每一路宽度不同的方波,或是频率不同的方法去调制高频载波,组成一组组的已调制波,作为控制信号向空中发射。
但每一个码元都被调成两个电平,所以数据传输速率只有调制速率的1/2。
曼彻斯特编码“二进制位”的表示方法如图4所示。
图4曼彻斯特编码方式第三种:脉宽调制编码方式 ,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这种编码方式根据脉冲上升沿之间的距离决定“二进制位”是“0”还是“1”,两脉冲上升沿之间距离短为“0”,距离长为“1”。
如图5所示 ,脉宽编码用在载波或脉冲调制方式中.家用录像机 ,VCD,DVD的遥控器多采用脉宽编码方式。
图5脉宽调制编码方式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解码硬件解码可分为专用解码集成电路和自行设计的解码电路两种。
专用解码芯片一般与专用编码芯片配对设计制造。
[5]按其编码与解码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1) 控制数据的地址加密编码与解码器: 这类电路的特点是在地址加密编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控制数据的编解码。
其编码容量大,保密性好。
适用于安防、工业控制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2) 地址加密编码与解码器: 这一类电路无控制数据编码仅有加密地址编解码功能。
适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但只进行简单的开关或增减控制的场合。
(3) 控制数据编码与解码器: 这类电路无加密地址编码仅有控制数据的编解码。
适用于群控或者应用环境本身就保证了其他信号发射源不会同时出现的场合,如在一个密闭的设备内部。
使用专用的硬件编码解码对芯片,简便可靠,使用广泛,不再多述。
一般来说硬件解码相对软件解码成本较高,并且当系统因更改或升级改变了编码方式时, 接收的硬件就要做相应的更改,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当MCU 的任务不是很繁重时,可以考虑使用软件解码。
对于频率调制方式, 只要测出每次脉冲的周期就可以解码出对应的二进制信息。
方法有很多种,中断、查询都可以实现,具体方法因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脉宽调制(PWM),只要识别出每个脉冲的高(或低)电平宽度即可完成解码。
对于2 脉位调制(2PPM),需要判断出每个周期内高低电平出现的先后次序,从而实现解码。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软件解码要保证正确无误地还原无线数据传输信息码,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部分:(1)过滤附加信息,得到有效信息位。
(2)排除系统内外各种干扰信号。
(3)丢弃接收到的不完整信息帧。
(4)检验接收信息的正确性。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要求,解码方式采用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解码由接收单片机来完成,它把无线数据传输接收模块送来的无线数据传输编码波形通过解码,还原出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当接收到起始帧后,进入解码部分,接收完一帧后,处理收到的数据并进入下一次接收。
解码采用软件解码, 如果从一个脉冲的高电平和一个脉冲的低电平过后, 若读到的电平为低, 说明该位为“0”, 反之即可判定为编码“1”。
解码一位后,需等到下一位的高电平到来,再读到一个低电平后,判断读得的电平是高还是低,进行解码。
按照这种方法判断八次,从而还原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
这样,根据事先约定代码所代表的功能,单片机就可以去执行各种控制动作,从而达到无线数据传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