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样本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摘要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工业的飞速发展,无线化成为技术革新的新发展方向。
人们交流越来越少,面对面和在线交流越来越多。
所以,如人工智能,数据管理系统和各种控制系统也不能离开数据传输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无线传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新型传播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是简单的设备,节省硬件成本,不再需要布线,优化传动系统的效率。
现在,一些使用电子设备的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无线数据传输的信号接收和识别通常使用相关模块,十分便利。
然而,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基于AI的智能仪表或测量和控制设备,需要通过Internet进行数据传输或交换。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获取和传输已逐渐从有线变为无线。
无线通信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其相应的副产品,也已经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前景被业界看好。
nRF401是一款无线收发芯片,被称为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应用的必备品,产品能高效地应用于市场。
本系统采用51单片机为中心,通过无线模块和其他外围组件,模块等,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功能。
本文简单概述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知识,然后包括系统设计的各个功能模块组成,其结构和射频芯片nRF24L01的工作原理,简单的介绍硬件电路,外围技术和无线数据收发器[1]。
关键词:无线传输;单片机;传感器;nRF24L01Desig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wireless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communicate less and less, face-to-face and online commun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Therefore,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systems and various control systems cannot leave the dat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an advanced and new effective way of transmission. It is not only a simple device, saving hardware costs, no longer need wiring, optimiz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t present, some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functions u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are very convenient. Relevant modules are usually used for signal rece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Internet technologies, more and more AI-based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or measuring and control equipment need to transmit or exchange data through the Internet.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wired to wireless.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corresponding by-products have also entered various fields of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also widely promising. NRF401 is a wireless transceiver chip, which is called a great invention of short-range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 The use of nRF401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difficulty and shortens its cycle, enabling products to be efficiently applied to the market.This system uses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enter and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through wireless modules and other peripheral components and modules.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then includes the system design of various functional modules, its structure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RF chip nRF24L01, a simple introduction to the hardware circuit, peripheral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data transceiver.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stable performance, good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high practical value.Keywords: Wireless Transmissi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 Sensor ; nRF24L01目录1 引言 (1)2 无线数据收发系统 (2)2.1设计背景 (2)2.2系统组成 (2)2.3 实现过程 (3)3 收发部分原理与设计 (3)3.1 无线模块nRF401 (4)3.2 FSK调制 (5)3.3 应用电路设计 (6)3.3.1 电路组成 (6)4 控制部分原理 (7)4.1 STC89C51 (7)4.1.1内部结构 (7)4.1.2引脚功能 (8)4.1.3复位/时钟电路 (8)4.2串口通信 (9)4.2.1结构描述 (9)4.2.2数据发送与接收 (10)4.3温度传感器 (11)4.3.1简介 (11)4.3.2技术性能 (12)4.3.3结构与引脚 (12)5 显示部分 (14)5.1 LCD1602 (14)5.1.1管脚功能 (14)5.1.2主要特征 (15)5.2 显示电路 (16)6 软件设计 (17)6.1 主程序 (17)6.2 液晶显示子程序 (18)6.3 数据收发子程序 (19)6.4 键盘子程序 (20)7 测试结果及分析 (17)7.1 硬件电路 (17)7.2系统测试 (19)7.2.1软件测试 (21)7.2.2功能测试及分析 (21)8 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通信对于每个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必不可少,采用无线方式给人们提供了更便利、更惠民的可实用价值。
无线数据传输方案

五、实施方案
1.技术培训: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2.设备部署:根据实际需求,部署相应的无线传输设备。
3.系统调试: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4.运维保障:建立完善的运维体系,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2.传输效率:满足大容量、高并发数据传输的需求,保证传输速度。
3.系统兼容性:支持跨平台、多设备的数据传输,实现无缝对接。
4.用户体验:简化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5.合规性:严格遵循国家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确保方案的实施不违反任何法律条款。
三、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
1.技术选型
-无线传输技术:选用IEEE 802.11ac及以上标准,结合4G/5G移动通信技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传输需求。
无线数据传输方案
第1篇
无线数据传输方案
一、方案概述
本方案旨在为需求方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无线数据传输解决方案。在充分考虑信息安全、数据保护、法律法规等要素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高效、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
二、需求分析
1.数据传输安全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截获、篡改、泄露。
2.数据传输速度:满足大数据量、高并发场景下的传输需求。
3.关键环节设计
-数据加密与解密:使用安全密钥管理机制,确保数据加密与解密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认证与授权:建立严格的认证与授权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
-传输协议:采用HTTPS等安全协议,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四、合法合规性保障
-法律法规遵循: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执行,确保方案合规。
数据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的设计

数据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的设计一、需求分析在设计数据无线传输网络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主要需求:1.快速数据传输:系统需要能高效地传输大量数据,保证数据的实时性。
2.安全性:系统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3.对环境适应性:系统需要适应不同的无线传输环境,包括不同的地理位置、距离、信道等。
4.可扩展性: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的扩展需求。
二、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可以设计一个分层的系统架构。
整个系统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多层。
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
物理层负责将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进行传输,数据链路层负责处理数据的帧、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网络层负责处理路由和IP地址分配等,应用层负责处理应用层协议和数据处理等。
2.系统安全设计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首先,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
其次,可以使用身份认证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
另外,可以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监控和防御网络攻击。
3.系统性能设计为了保证系统的性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层设计,减少层与层之间的通信开销,提高传输效率。
其次,选择合适的调制解调器和调制解调算法,提高传输速率。
另外,可以使用多天线技术,改善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4.系统可靠性设计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措施。
首先,采用纠错编码技术,增加数据的冗余度,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其次,使用备份机制或冗余路由等技术,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另外,可以使用故障检测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
三、系统实施和测试在完成系统设计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实施和测试。
首先,需要搭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确保各个组件和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说明书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Design of the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ChipMicrocomputer学生学号:11510225学生姓名:高海昌专业班级:自动1102指导教师:李楠职称:讲师起止日期:2015.03.09~2015.06.26吉林化工学院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温湿度测量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常,要实现温湿度测量和自动控制,监控室与现场之间必须敷设大量的电缆,这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然而采用单片机的无线传输系统,则可以节省费用和时间。
该采集系统是以AT89C51为主控芯片,利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DHT11进行温湿度采集,单片机AT89C51控制无线发送模块nRF24L01将数据发射出去,经过一定距离的通信,接受模块通过nRF24L01将数据传给单片机AT89C51,单片机经处理后将数据传给显示屏,完成无线数据采集与发送。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功能更完善、灵活、协调。
能对现场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当温湿度超出设定值时,进行声光报警。
关键词:单片机;nRF24L01;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AbstractTh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gener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automatic control, it must lay a large number of cables between the control room and field, and this is a troublesome problem. However, adopt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an save cost and time. The acquisition system is based on AT89C51 as main control chip, and it proceeds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quisition by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DHT1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T89C51 transmits the data by controlling wireless sending module nRF24L01. After a certain distance of communication, the receive module transmits the data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T89C51 through nRF24L01. After processing,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ransmits the data to the display screen so that it can complete wireless data acquisition and sending.The desig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dopts modular design ideas so that it can make the func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more perfect, flexible and coordinated. And it can proceed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site. Whe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beyond the set data, sound and light will alarm.Key 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NRF24L01;Sensor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 本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3 研究内容 (3)第2章整体方案的设计 (4)2.1 方案论证 (4)2.2 系统框图 (6)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8)3.1 主控芯片的介绍 (8)3.2 无线模块设计 (12)3.3 电源模块 (15)3.4 时钟芯片 (16)3.4.1 DS1302工作特性 (16)3.4.2 DS1302控制方法 (16)3.4.3 DS1302工作原理 (17)3.5 温湿度传感器 (18)3.5.1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18)3.5.2 工作特性 (19)3.5.3 工作原理 (19)3.6 报警模块 (21)3.7 串口通信 (21)3.8 显示模块 (22)3.9 按键模块 (23)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24)4.1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24)4.2 温湿度采集程序设计 (25)4.3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25)4.4 声光报警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27)4.5 按键程序设计 (28)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结论 (30)参考文献 (31)附录系统硬件原理图 (32)致谢 (33)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第1章绪论1.1 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温度、湿度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关注,而空气中温湿度的变化与人体的舒适度和情绪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及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了。
无线传输数据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移动监测系统一般由数据采集设备、终端管理计算机、监控中心组成,它可将数据采集设备安装于可移动载体,从而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经终端管理计算机处理后,通过无线数据传输通道传送到监控中心,以便监控中心随时了解现场的状况,从而实现远程无线移动监测。
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DMA或GPRS的网络数据传输系统。
该系统可根据传输要求的不同更换相应模块,从而完成更多功能。
1 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本文采用的是高性能的微处理器LPC2210,该器件可以广泛应用在工业、民用无线数据传输领域,特别适用于一些难于布线的地区和边远地区。
设计采用的 CDMA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采用华为EM200,并通过标准RS232接口与处理器相连。
本文介绍的是如何传送用户数据信息。
实际上,用户数据信息只是整个信息传输管理系统的一个应用,通过更换不同的数据源模块可实现不同的信息传输,从而构成不同的信息传输管理系统,如远程抄表系统、水文数据采集系统等等。
2 组网方案M2M(机器到机器)数据传输方式目前在多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对分布于各地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用接口链接到CDMA无线传输模块,再通过它对数据进行透明传输,将相应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数据中心。
图1所示是基于CDMA的移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与用户的数据中心之间一般可通过TCP/UDP建立数据连接。
用户的数据中心作为通信的服务端,具有公用的固定IP,并指定侦听端口。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模块可设定为上电自动拨号,如果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与用户的数据中心之间采用TCP协议传输数据。
则自动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3 无线数传终端的硬件组成无线数传终端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ARM CPU控制模块、CDMA Modem模块及电源三部分,其硬件连接关系和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LPC2210是Philips公司的一款16/32位ARM7TDMI-S CPU微控制器。
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

由于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各国争相在无线领域有所突破。目前市场采用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目前短距离的传输方式主要是射频、蓝牙、ZigBee几种,采用这些技术的设备中,应用最普及且最常被随身携带的是手机,市面上的手机几乎都带有蓝牙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既然可以用手机远程替代操作开关,就没必要来回不停地去开关门。就当前的无线技术类型来看,主流的无线技术不外乎FM、红外、蓝牙和2.4G,最近由2.4G技术衍生出的Kleer技术、FM无线技术,这可能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应用范围最广、成本最低的无线技术之一了,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音质不好,容易受干扰。除此之外,由文献[7]可知,2004年曹玲芝、赵合霞的基于无线收发数传模块PTR2030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在设计当中PTR2030可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送给计算机,同时将计算机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送给单片机,从而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无线数据通讯。这是人们实现无线传输很有力的证明。由文献[20]可知,2009年,戴明和王立凤提出了基于ZigBee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此设计功能上实现了转发作用,在采集到被采集点的数据后,封装成上层系统的数据格式,并通过Zigbee模块发送到数据中心主机。这种形式非常适合现代工业的数据采集传输。由文献[21]可知,2005年司永胜提出基于无线数传技术的农田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设计主要是将田间采集到的信息(土壤湿度、温度等)进行相应的A/D转换,再将转换后的信号通过电台、GSM或GPRS的无线通信形式进行传输,传送至控制中心。这对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31系统总体框图从系统框图中可以看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通过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采集采集点的信号然后将信号传送给stc单片机stc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温湿度同时stc单片机通过控制无线模块将数据无线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人员对接收到的信息显示并加以分析可以及时了解监测点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课程设计报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2016 年 1 月 11 日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设计并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了解无线数据传输涉及到的基本设计与实现方法。
关键词:一.项目的意义与目的随着科技、接入技术、软件应用的发展,以及应用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高数据速率低成本访问的实现,对运营商和消费者来说,无线数据传输的新产品、新技术将会更具吸引力。
据专业人士分析,在近五年内,无线数据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为那些有能力回应市场需求,以及有实力把新服务、新产品以光速推向市场的运营商们提供了企业创收和占领市场的契机。
到目前为止无线数据传输已经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 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及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二.设计要求和指标根据需求,论证出系统的总体指标完成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无线收发机模块、数据传输协议模块、数据传输界面模块。
无线收发机模块该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88-108MHz收发机使用分立器件,调频方式,面包板实现,数据传输协议模块数据传输协议使用 CRC16 校验,面向字符的组帧协议,SLIP 串行通信协议等式 ARQ 差错控制协议。
传输协议和串口控制用 arm cortex-m0 微处理器完成。
数据传输界面模块通过 UART 口与计算机相连。
使用 C 编写传输收发界面。
三.方案设计和论证基于S9018的调频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接收电路的音频放大电路采用 LM386,采用STM32F030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滤波-匹配滤波-同步-帧同步-解校验-串口发送等操作,采用STM32F030对串口接收来的数据进行加校验-组帧-加扩展头-发送等操作,在PC机上实现基于串口的数据接收和发送界面及功能。
基于GSM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
统具有与 鼬络化测控设备配合工作的能力 系统具备 以太网接 口。 能够与个人计 算机 、 嵌八
式 系统 等 相 关 设 备 进 行 盖 连 互 通 于上 层 信 息 管理 系统 获取 本 系统 所收 集 的数 据 并 通 过 便
本 系统发 出控制信号 经过测试表明 。 对提 高远程监控 的数据传榆效 率及 降低监控 系统的
\
开发 案
\
备 监视 和 控 制 的 同 时 可 以将 采 集 到 的数 据 传 送 到 控 制 模 块 、 以太 网模 块 ,辅 以相 应 的 输 人 输 出模 块 即 可 完
中心的多台计算 机或设备 .实现控制 系统与 管理系统
的互 联 。
成, 模块 清楚 、 任务调度简单 、 数据处理量小 、 实时性 对
展. 提高 了 G M 网络 的利用率 。 S
统仿真平 台进行模拟测试 。
2 仿 真 设 计 方 案
21 系统 架 构 .
本文提 出的远程监 控系统模型 由控制 中心 监 测 中心结点和远程监测 终端 三部分组成 。如 图 1 所示 。
控制现场 控制 中心
.
1 嵌 入 式 系统 和 远 程 监 控 系统
要 求 不 高 . 以本 系 统 选 择 了 微 控 制 器 + 制 系 统 软 件 所 控 的架 构 来 完成
( ) S 无 线 通 信 终 端 1G M G M 无 线 通 信 终 端 位 于 被 测 对 象 的控 制 现 场 . S 不 同 的测 控 系统 由 于采 集 的 数 据 不 同 .在 体 系 结 构 上 也 有 所 不 同 。 由微 处 理 器 、 感 器 、 它 传 执行 机 构 和 G M 通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信学院
CDIO二级项目
设计说明书
( / 第一学期)
题目 :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贾少瑞
设计周数 : 1 周
设计成绩 :
1月8日
目录
1、引言 (2)
2、设计要求 (2)
3、概述 (2)
4、 CDIO设计目的 (3)
4.1 总体设计目的 (3)
4.2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3)
5、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4)
5.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4)
5.1.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重要器件介绍 (4)
5.1.2 无线传输系统电路图 (6)
5.1.3发射模块图 (8)
5.1.4接收模块图 (8)
5.1.5发射模块电路图 (9)
5.1.6接收模块电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无线遥控开关的特点 (10)
7、设计总结 (11)
8、参考文献 (13)
1、引言
近十几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而无线通信技术又有着集成化、低功耗、易操作的发展趋势。
当前一些只由微控制器和集成射频芯片构成的无线通信模块不断推出这
种微功率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工业、民用等领域得到应用广泛。
无线射频技术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已经得到业界
的高度重视。
该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
2、设计要求
利用315M无线发射头和315M无线接收头, 以及编解码芯片PT2262和PT2272设计实现一个无线遥控电器控制器能对电器( 电扇、电灯、电机等) 进行遥控控制其开和关, 每组要求设置的地址码不同, 进行
遥控式互不干扰。
3、概述
无线遥控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
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
时至今日无线遥控器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
极大的便利。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遥控器也扩展到了许多种类简单来说
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是红外遥控模式, 另一种是防盗报警设备、门窗遥控、汽车遥控等等常见的无线电遥控模式。
4、 CDIO设计目的
4.1 总体设计目的
( 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 2) 熟悉各单元电路测试点的正常参数。
( 3) 会利用原理电路图纸, 半段具体器件故障。
( 4) 注意仪器及人身安全, 不出现扩大设备故障的现象。
( 5) 学习基本复杂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具体方法步骤。
( 6) 加深对电路设计技巧及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
( 7) 增强学生对电子应用系统的兴趣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4.2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 1) 设计一个简单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 2) 画出电路原理图。
( 3) 确定元器件个数及参数。
( 4) 搭建电路硬件实现其功能。
( 5) 加深对电路设计技巧及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
( 6) 增强学生的兴趣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5、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5.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5.1.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重要器件介绍
( 1) 继电器
继电器的作用, 其实继电器就相当于开关, 该型号的继电器5只引脚, 其中2只为线圈引脚, 1只为公共端, 1只为常开端, 1只为常闭端。
这就是相当于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当线圈端加5V直流电压时, 触点吸合, 负载端闭合或断开1.这是一种常见继电器。
管脚功能1、 4是线圈, 您能够看继电器上面写的字, 常见的有DC 24V、 AC 24V、 AC 110V、 AC220V中间的那个BT和2、 3是触点引脚, BT和3是常闭点, BT和2是常开触点。
功能: 1、 4线圈不通电的时候, BT和3 是闭合的, BT 和2 是打开的, 给1、 4通电, 线圈吸合衔铁, BT和3 打开, BT 和2 闭合。
能够找相似功能的继电器替换, 注意线圈电压类型, 这个能够在
继电器上印的字上看到, 如果没有, 能够量1、 4之间的电压确定, 触点应该没问题。
图1 继电器
( 2) 编码解码芯片PT2262/PT2272芯片
PT2262/2272是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 PT2262/2272最多可有12位(A0-A11)三态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531441地址码,PT2262最多可有6位(D0-D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串行输出, 可用于无线遥控发射电路。
图2 PT2262外形及引脚图
表一 PT7762引脚功能表
名称管脚说明
A0-A11 1-8、 10-13 地址管脚,用于进行地址编码,可置为”0”,”1”,”f”(悬空), D0-D5 7-8、 10-13 数据输入端, 有一个为”1”即有编码发出, 内部下拉
Vcc 18 电源正端( +)
Vss 9 电源负端( -)
TE 14 编码启动端, 用于多数据的编码发射, 低电平有效;
OSC1 16 振荡电阻输入端, 与O SC2 所接电阻决定振荡频率;
OSC2 15 振荡电阻振荡器输出端;
Dout 17 编码输出端( 正常时为低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