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It is the meaning of a message that is transferred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and the transfer is accomplished by analyzing and then reconstructing semantic relationships.”1 “Translation can therefore be defined as the operation by which the relevant signification of linguistic signs is determined through reference to a meaning as formulated in a message, which is then fully reconstructed in the signs of another language.”2 1、2. Delisle, J.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M]. Eng. trans, by Logan. P & Creery. M.,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80: 3;52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Nhomakorabea就保留原文句法与译文体现原作精神的问题,傅雷也有精辟的论述:“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得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论非但是刻船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就履,两败俱伤。” 1
01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
关于英汉语言的比喻
陈安定:英语句子好比“一串珍珠”,而汉语句子则像“一盘大小各异的珍珠,散落玉盘,闪闪发光,灿烂夺目。”1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语言背后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习惯。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体现在词汇、语法、语音、修辞手段等方面。
下面就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进行探讨。
一、词汇1. 词汇量和构词法中文和英文在词汇量和构词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中文是一个汉字文字,词汇量较大,而英语则是一个词汇量较小的语言。
中文的构词法主要通过字、词、词组的组合来表达意思,而英语则通过词根、前缀、后缀的变换来构词,例如happy(高兴的)→ unhappy(不高兴的)。
2. 文化价值的体现中英文词汇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
中文中的“家”和“爱”在词汇量和含义上都要比英文中的“family”和“love”更加丰富,反映了中文文化中对家庭和爱的重视。
二、语法1. 主谓宾的位置中英语语法结构有所区别。
中文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句子的成分排列为主语+谓语+宾语,而英语是主谓宾的语言,句子的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
“我爱你”在中文中的表达为“我(主语)爱(谓语)你(宾语)”,而在英文中的表达为“I(主语)love(谓语)you(宾语)”。
2. 时态和语态的表示方式中英语言在时态和语态的表示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中时态的变化主要通过语序和词语的搭配来表示,而英文中时态的变化主要通过动词的变化和助动词的运用来表示。
语态方面,中文中的主动和被动的区分主要通过词语的表达来表示,而英文中主动和被动的区分则通过动词的形式来表示。
三、语音1. 声调的区别中文是一个声调语言,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思。
而英语是一个非声调语言,重音的变化只会改变一个词的读音,而不会改变它的意思。
中文中的“ma”可以根据不同的声调分别表示“妈”、“麻”、“马”、“吗”等不同的意思,而英语中的“ma”只有一个读音,不会改变它的意思。
2. 元音和辅音的差异中英语言在元音和辅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文的元音比较丰富,有多种单元音和复元音,而英文的元音比较简单,只有一些常见的单元音和复元音。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语音、语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在语音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发音方式显然不同。
英语语音重音明显,音调跳跃大,说话方式较为生动,而汉语则是音调平稳,声调调值不强烈。
这使得在英语中,强调和重要的信息能够通过重音和语调来表达,而在汉语中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排列来表达。
在语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应该是音调的问题,以免造成语义的混淆和误解。
在语法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突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强调语句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视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英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汉语则有许多较为复杂的句式,例如长句和嵌套句。
此外,英文使用较为丰富的时态和语态,以表达不同时态和语态下的意思,汉语则采用了六个基本的时态和一个语态,语法相对较简单。
境外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被“主谓宾”和“时间状语位置在前”等语法要点所迷惑,在写作中常常出现字句不通或串行翻译等问题。
在语义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所指对象和词汇含义也有差异。
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得词汇的选择更为灵活,而汉语中则以单音多义较为突出,同一字或短语有多种词义,含义较为丰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个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译文的意义和意义的区别。
在语用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应用和使用场合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注重言辞优美、主题鲜明和说理严密,而汉语则更注重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情感色彩。
英语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表达言简意赅的文字效果,而汉语则通过语言的细节表现情感。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文学性与口语性等语用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到。
总之,中英两个语言存在各种差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尽可能避免在翻译、写作等方面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涉及到语言结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表达方式、交际习惯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特点和沟通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两种语言文化。
一、语音和语调中文和英文在语音和语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文语音较为平板,发音相对单调。
而英文语音较为抑扬顿挫,发音富有变调和音节的起伏。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人们对语言韵律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中文注重平衡和稳重,英文则更偏向于生动和变化。
学习者在掌握两种语言时需要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差异,避免因为语音上的差异而造成交流障碍。
二、词汇和语法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文词汇量丰富,有许多成语、俗语和谚语,文言文和口语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而英文词汇则更加直接和实用,表达方式更加简洁。
在语法方面,中文重视主谓宾的顺序和修饰成分的多样化,英文则更注重时态、语态和句子结构的变化。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和对比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三、表达方式和交际习惯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交际习惯也有所不同。
在中文文化中,人们注重委婉和含蓄的表达方式,讲究礼貌和谦逊;而在英文文化中,人们更加直接和坦诚,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人们对待沟通和交流的态度和偏好。
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习者需要注意表达方式和交际习惯的差异,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和冲突。
四、习惯用语和语境理解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学习者需要通过对比和实践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两种语言。
语言文化差异也为跨文化交流和交融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表现形式,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了解和尊重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差异,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话题。
在语言学方面,中英两种语言在语音、
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两种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致。
首先,在语音方面,中英语言的语音系统有很大的差异。
中文有四种声调,而英语则
没有。
这意味着在中文中,同一个音节可以有不同的意义,这在英语中是不可能的。
中文
的声母和韵母组合方式也与英语不同,中文的音节较为简单,主要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
组成,而英语则有复杂的辅音组合和元音变化规则。
其次,在语法方面,中英语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文的语法比英语更为简单,没有
形态变化和格形的概念,而英语则有复杂的动词变化和名词变化规则。
中文的句子结构比
英语灵活,可以通过语序和语气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而英语则更为注重语法规则的符合,
主语和谓语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就会改变句子的意思。
最后,在词汇方面,中英语言的词汇有很大的差异。
中文单词一般都是一个音节,具
有浓郁的象形性,而英语单词则较为复杂,多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
中文中有很多成语、俗语等文化内涵的词汇,而英语则更为强调实用性,更多地使用形象化的比喻和象征性的
词汇。
综上所述,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很大,这是由于两种语言在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所致。
对于学习中英语言文化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差异很重要,这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和运用两种语言。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英两种语言的交流和融合将愈加紧密,
中英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也将更为深入广泛。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不同的语言背后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一、语音差异中英语言的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音素、音调和语音特点上。
中文的音节是以声母和韵母构成的开合音节和声调音节,其中的声调对于词义的区分至关重要。
而英文则是以元音和辅音构成的音节,强调的是音素的组合和发音的规律。
中英语言的语音特点也有所不同,比如中文更注重韵律和声调,英文更注重重音和语气的变化。
在日常交流中,中英语音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发音不准和口音重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和练习。
中英语言的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和成分排列上。
中文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修饰成分较多,且修饰成分可以灵活搭配。
英文句子则更注重主谓宾的固定结构和词序的规范,语法规则更加严谨。
中英语言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英文的时态和语态分布更丰富,而中文的语气和语态变化更多样。
在语法的使用上,中英文的差异也表现在缩略形式、疑问句、否定句等方面。
因此学习者需要重视语法的学习和差异的对比,以免产生句子结构不通顺和用词不准确的问题。
三、词汇差异中英语言的词汇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源、构词、词义和用法等方面。
中文的词源较为古老和丰富,包括古代汉语、外来词汇和新疆词汇等。
而英文的词源较为多元和混合,包括古英语、古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
中英语言的构词方式也有所不同,中文善于以意符合成词,而英文善于以词缀合成词。
在词义和用法上,中英文也有许多差异,比如同一个词在中英文中可能有不同的词义和用法,甚至有相反的含义。
中英文还存在一些文化差异,比如中文对家庭、学校、礼仪、饮食等方面的词汇更为丰富和详细,而英文对科技、商务、生活等方面的词汇更为丰富和详细。
因此学习者需要灵活运用中英文的词汇,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中英文语法对比

中英文语法对比中英文语法对比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主题,涉及两种语言在结构、功能和用法上的显著差异。
以下是一些中英文语法的主要对比点:1.句子结构:1.中文:中文句子结构相对松散,重点在于意义的传达,而不是形式。
中文句子往往以主题-述题结构为主,即先给出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描述。
此外,中文句子中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往往不需要明确的形态标记,而是通过语序和语境来表达。
2.英文:英文句子结构严谨,注重形式上的完整和准确性。
英文句子以主谓结构为基础,主语和谓语之间需保持一致关系。
此外,英文句子中的成分通常需要通过形态变化(如名词的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来明确其在句子中的角色。
2.时态和语态:1.中文:中文没有严格的时态系统,时态的表达主要依赖于词汇手段(如时间副词、助词等)和上下文。
中文的语态也相对简单,主要通过词汇和语序来表达。
2.英文:英文具有丰富的时态系统,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以及它们的各种细分时态。
时态的表达主要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实现。
此外,英文还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分,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和助动词来表达。
3.词类:1.中文:中文的词类界限相对模糊,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充当不同的成分。
例如,“跑步”既可以是动词(他去跑步了),也可以是名词(他喜欢跑步)。
此外,中文还有丰富的量词系统,用于修饰名词。
2.英文:英文的词类界限较为清晰,每个词都有固定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在句子中充当特定的成分。
英文中也有量词的概念,但使用范围相对较窄。
4.定语和状语:1.中文:中文的定语通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红色的苹果”),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后面(如“苹果红色的”)。
状语的位置则相对灵活,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末。
2.英文:英文的定语通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如“an apple that is red”),形成定语从句。
状语的位置则相对固定,通常放在句首或句末。
5.语气和语调:1.中文:中文的语气和语调变化丰富,可以通过词汇、语序和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中英语言翻译对比

Semantic extension
In Chinese, a word may encompass multiple concepts, while in English, multiple words may be needed to express it. For example, "eat" in Chinese can cover multiple actions such as "eat, drink, suck, bite, chew", while in English, vocabulary such as "eat, drink, smoke, bite, chew" needs to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text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sometim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vert the part of speech of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part of speech of another language. For example, the verb "learn" in Chinese may be translated into the noun "study" in English.
Part of speech comparison
要点一
Part of speech differences
要点二
Part of speech convers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parts of speech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some vocabulary may have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 in the two languages. For example, "red" can be used as both an adjective (red) and a verb (to turn red) in Chinese, while in English it can only be used as an adjective (r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sychological + war → psywar (心理战)
❖ telephone → phone
❖ 人:老人,好人,坏人,诗人 ❖ 经济适用房:经适房
❖ 可爱+娇媚→爱娇
❖ 佳士得 (CHRISTIE‘S ) 露华浓 (Revlon)
❖ 业主:物业的主人(property owner)=野猪
Blending
❖ motel: motor + hotel ❖ Brunch: breakfast + lunch ❖ medicare: medical + care ❖ cineplex: cinema + complex ❖ crunk: crazy + drunk ❖ orature: oral + culture ❖ smilence: smile + silence ❖ vegeteal: vegetable + steal
❖ the sick ❖ the poor ❖ the rich ❖ the wounded
Compounding
❖ speed-dial, greenwash, spellbinder, win-win, zerosum, twitterverse
❖ Electionspeak, bureauspeak, eurospeak, netspeak, educationspeak
Shortening
❖ Acronym ❖ Blending ❖ Clipping
Acronym
❖ 金砖四国: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BRIC, sounds like Brick).
❖ 金猪四国:Portugal, Italy, Greece and Spain (PIGS)
Chapter 3
Primal words and secondary words
girl
bigger
望
苗
mountain
water
風
一
incredible
teacher
鳥
馬
mumble
bitter
愛
魚
Among the words above, which are primal words, and which are secondary?
人,采,本,踢
❖ In Chinese, most primal words are pictographs developed from symbolic pictures, or with formal motivations.
Intermedius summary
❖ Chinese primal words are of formal (image) motivation.
English Primal words
❖ Simple, derivative and compound words
girl, teacher, handbag
❖ In English, simple words are primal words. They are almost all of Germanic origin (except for mountain).
❖ 语言,里外,挑剔,光荣 ❖ 粉红,飞快,古代,冰凉 ❖ 年轻,地震,国营,心虚 ❖ 垫肩,枕木,说话,安心 ❖ 说服、落实、打倒,纠正
Compound or parallel
Modifier + modified Subject + predicate Verb + object Verb + complement
Formation of secondary words
❖ Combining ❖ Shortening ❖ Conversion ❖ Borrowing ❖ Analogy
Combining
❖ Affixation ❖ Compounding
Combining: Affixation
❖ Affixation means putting a root and an affix, or two roots together to form a new word.
❖ The Encyclopedia of English (1978): 108 prefixes, 181 suffixes
❖ 《英文部首字典》(1992):156 prefixes, 198 suffixes
❖ 《英文词缀字典》(2009):174 prefixes, 53 suffixes
❖ -er: reader, worker, cooker, liar, truther, birther
ppeoeopplelewwhhoohold that Obama
dowubatsthneotobffoicrniailn US and so
❖
-ist:
artist,
scientist,
economist
weaxsplnaontaatiolengoitfimate candidate the 9.11 infocridpernetsident
❖ And the creation of English primal words is arbitrary.
Primal words and secondary words
❖ teach → teacher
hand, bag → handbag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
❖ There is generally no direct relation (other than onomatopoeias) between the primal words and the objects they signify.
Chinese primal words
❖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associative compounds, self-explanatory characters, and phonograms.
❖ 者:读者,作者,笔者,学者,使者,目击者
❖ 夫:农夫,伙夫,马夫,挑夫,脚夫,贩夫
❖ 郎:货郎,伴郎,放牛郎,读书郎,女郎
❖ 士;民;族;霸;粉;童;将;客;司;陪;同
Examples
❖ 现在是新社会了,穷的,弱的都有活路! ❖ 你看那一个个有钱的,还不都积极参与慈善事业那! ❖ 没有药,受伤的就得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