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运六气与临床

合集下载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医强调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包括五行和六气的理论,用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

在临床应用中,五运六气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接下来我将以一个临床案例为例,详细介绍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病例患者,女性,35岁,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情绪波动、易怒、胸闷、头痛。

患者平时工作繁重,生活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常感到疲倦和焦虑。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望诊、闻诊、问诊等方法后,结合五运六气的理论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从五行理论入手,分析该患者的体质特点。

患者情绪波动、易怒、胸闷,体现了木气过盛的特点,而头痛、月经不调则表现了肝郁气滞的病理状态。

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患者体质偏向木气过盛,肝郁气滞的倾向。

根据六气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

以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例,月经不调、情绪波动等症状可能与气候环境有关,如春季风湿生发、秋季燥邪侵袭等,而患者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可能导致肝郁气滞,使病情加重。

这些变化与六气的变化密切相关,有助于我们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规律。

接着,结合五运六气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体质偏向木气过盛、肝郁气滞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调和肝木、疏理气机的治疗原则。

在药物治疗上,可以选用柔肝和胃、疏肝解郁的中药,如柴胡、枳壳、丹参等;在针灸治疗上,可以采用疏肝理气、调和气血的穴位和配伍;在饮食调理上,可以建议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通过持续的临床观察,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五运六气的理论,随着季节的变化,调整药物的配方和治疗的重点,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还可以指导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五运六气的理论需要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和现代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运六气治病实例

五运六气治病实例

五运六气治病实例一、简介五运六气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根据天地之间自然界变化、气血运行和人体生理病理特点而总结的。

本文将通过实例来探讨五运六气在治病中的应用。

二、夏季五运六气治病实例2.1 高温干燥型感冒病症描述患者女性,年龄40岁,出现咽干、咳嗽、发热等感冒症状,体温达到38.5摄氏度。

临床分析根据夏季的气候特点,本案例可以判断为高温干燥型感冒。

高温天气使得人体容易出汗,身体阴液减少,导致咽喉干燥,咳嗽等症状。

此外,高温天气还会加重体内的燥热,导致发热的症状。

治疗方法根据五运六气理论,治疗高温干燥型感冒应采取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方法。

可选用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黄连,组合朱砂、雄黄等药物,以清燥热,解毒热。

同时可以使用梨子、银耳等滋阴润燥的食物来辅助治疗。

饮食调理1.饮食宜清淡,以清热解毒为主。

多食用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2.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身体脱水。

多喝水、绿豆汤等清凉饮品。

注意事项避免暴晒高温环境,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调过度制冷。

三、秋季五运六气治病实例3.1 湿邪入侵引起的秋季湿热病病症描述患者男性,年龄45岁,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舌苔厚腻,舌质偏红。

临床分析湿邪是秋季的主要病因之一,秋季湿热病常表现为胸闷、恶心、腹痛等。

舌苔厚腻、舌质偏红为湿热内蕴的表现。

治疗方法根据五运六气理论,治疗秋季湿热病应以祛湿清热为主。

可选用石菖蒲、茵陈等中药,以祛湿燥湿、清热解毒。

另外,还可以使用苦瓜、山药等清热祛湿的食物进行辅助治疗。

饮食调理1.饮食宜清淡,以消除湿气。

可多食用薏米、藕等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2.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以减轻湿热病状。

注意事项秋季湿热病多由湿邪入侵引起,应避免接触潮湿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干燥。

四、冬季五运六气治病实例4.1 阴虚火旺型失眠病症描述患者女性,年龄55岁,失眠已有半年时间,多梦、易醒等症状。

临床分析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容易导致阴虚火旺。

五运六气在临床的应用

五运六气在临床的应用

五运六气在临床的应用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和六气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代表了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和运动关系;六气则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代表了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这些理论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一、五运六气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五行辩证: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脉象,结合五行理论,来判断患者身体的失衡情况。

例如,患者面色苍白、神情萎靡、容易感到寒冷,可能是肾虚属水;而面色红润、容易激动、口干舌燥,可能是心火过旺。

2. 六气辩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感觉变化,结合六气理论来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性质。

比如,患者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可能是暑热盛;而患者情绪低落、容易疲劳、喜欢睡觉,可能是湿邪困中。

二、五运六气在治疗方案中的应用1. 药物搭配:根据患者的五行六气辨证,选用针对性强的中草药来治疗疾病。

比如,治疗肾虚属水的患者可以选用温阳补肾的药物;而治疗心火过旺的患者可以选用清热泻火的药物。

2. 食疗调理:根据患者所属的五行属性和受到的六气侵袭,来调整饮食结构,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比如,属木的人在春季多食酸味食物来调节肝脏功能;而湿邪困中的人可以少吃湿性食物,多食辛辣食物来祛湿化痰。

三、五运六气在预防保健中的应用1. 调节作息: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比如,在夏季多运动,注意防暑降温;在秋季多食收敛食物,注意防止湿邪侵袭。

2. 穴位保健:根据五行六气的理论,在自己身体对应五行的穴位进行按摩保健。

比如,经常按摩太冲穴可以帮助调整水液代谢,增强肾脏功能;而按摩太冲穴可以舒筋活络,增强体内阳气。

总之,五运六气作为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五行和六气的理论,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通过调理饮食和作息,预防疾病的发生。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应用五运六气理论,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中医五运六气如何疾病变化

中医五运六气如何疾病变化

中医五运六气如何疾病变化中医五运六气如何预测疾病变化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学问,它试图通过对天地自然变化规律的观察和总结,来预测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这似乎是一种神秘而难以理解的学说,但其实,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实用的价值。

五运六气中的“五运”,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变化。

而“六气”则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

五运六气理论认为,天地之间的气候变化和五行的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气候变化又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说,在某一年,如果五运中的木运过盛,可能会导致风气大行。

风气偏盛的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肝风内动、眩晕、肢体震颤等病症。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肝属木,风气通于肝,当外界风气过盛时,容易影响肝脏的功能,从而引发相关的疾病。

再看六气中的暑气。

在暑气特别旺盛的年份或者季节,人体容易感受暑邪,出现发热、多汗、口渴、心烦等症状。

尤其是体质虚弱的人,可能会因为暑热之邪侵袭而发生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五运六气是如何具体预测疾病变化的呢?首先,要观察当年的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不仅仅是一种纪年的方式,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中,它们有着特定的五行和六气属性。

通过分析天干地支的组合,可以初步判断当年的运气特点。

然后,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进行综合考量。

因为即使是同一年份,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也可能有所差异。

比如,南方地区相对潮湿,在湿气偏重的年份,南方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出现肢体沉重、关节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在燥气盛行的时候,北方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问题。

除了观察外部环境,还要考虑人体自身的体质因素。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同一种运气变化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平素体质阳虚的人,在寒气偏重的年份就更容易出现寒证,如畏寒肢冷、腹痛腹泻等;而体质阴虚的人,则在火气偏盛的时候容易出现燥热、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

《五运六气与临床》课件

《五运六气与临床》课件
汇报人:PPT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五运六气与临床》PPT课件
/目录
目录
02
五运六气概述
01
点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
03
五运六气在临床中的应用
05
五运六气的实践案例分析
04
五运六气与疾病的关系
06
五运六气的未来发展前景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五运六气概述
07
总结与展望
对《五运六气与临床》PPT课件的总结
内容回顾:简要回顾课件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重点与难点:强调课件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掌握和应用
实践应用:介绍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
感悟与体会: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五运六气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五运六气对疾病的影响:阐述五运六气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说明气候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预防与治疗:介绍如何根据五运六气的特点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出相应的养生保健建议。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五运六气与疾病关系的实际应用,提高人们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疾病演变规律:分析不同疾病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演变规律,探讨疾病在不同时间段的发病特点。
疾病的预后与五运六气的关系
疾病治疗与五运六气的关系:在治疗疾病时,需要考虑五运六气的影响,以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体内
部的五种气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在医学上,五运六气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诊断: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根据气
候的寒热、干湿、早晚等变化,结合患者的体温、汗液、尿液等指标,可
以判断疾病的属性、轻重和病程。

例如,夏季患者出汗多、皮肤湿滑、舌
苔黄腻,可以判断为暑湿之邪。

2.治疗: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选择对应的疗法。

根据五行学说,用相
生相克的方法调节五脏的功能。

例如,在冬季患者出现畏寒、肢冷等寒症时,可以使用温阳之法,采用温热的方法来调节体温。

3.预防: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气候的变化选
择合适的保健方法,如春季多风,容易上火,可以适当补充清凉食物,调
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4.中药治疗:五运六气与中药学有密切关系。

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
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在夏季的湿热环境中,患者容易出现湿
热症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气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5.饮食调理: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调节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阴阳
平衡。

例如,在春季的木气旺盛时,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蔬菜等,以保持身体的生机勃发。

需要注意的是,五运六气是一种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时
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此外,每个人的体质和环境都有所不同,需要个体化的调整和治疗方案。

五运六气详解与运用临床应用盘

五运六气详解与运用临床应用盘

五运六气是中医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体内外环境与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五运六气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文将对五运六气进行详细讲解,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五行与五运五行,又称五行之气,包括金、木、水、火、土,它是古代我国哲学和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五行理论强调了事物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相互影响的原理。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运,是指五行与时间的关系,也就是五行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五运分别为少阳、阳明、太阳、少阴、厥阴,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法。

五运的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地理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五运的变化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二、六气与疾病发生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自然界中的六种气候变化因素。

六气与五运的变化密切相关,它们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风寒外袭引起感冒、湿邪侵袭引起关节疼痛、暑气炽盛引起中暑等。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六气的变化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五运六气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1.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生理指标,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阶段,并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调整治疗方案。

2. 五运六气理论也为中医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五运六气理论也为预防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的认识,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临床中运用的五运六气

临床中运用的五运六气

临床中运用的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嬗变于《易传·系辞》的“天五地六”说。

在先秦典籍如《左传》《国语》多言“天六地五”,但自《易传·系辞》论述天地之常数以后,则变为“天五地六”。

天五是以五行为始基的核心,沿五行系列发展成为五运;地六就是六气说,指风、寒、暑、湿、燥、火。

所谓运气,即是五运于天,天气下降,六转于地,地气上升,五六相纲,即称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源于自然,是从天体运行,五行运动,自然界风、热、火、湿、燥、寒变化,三阴三阳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自然界气象、气候、物候变化,人体与疾病变化的一门唯物唯象科学。

用于说明和预测自然气象、气候、物候、人体生命和疾病规律并指导防病治病。

一说明自然界气象、气候的变化我们知道,岁运能反映年与年之间的气化差异;主运主司一年五季正常的气化;客运则反映一年五季中的异常气化。

天气是用三阴三阳的变化规律来说明风、热、火、湿、燥、寒六气中不同的气化;而主气主司一年正常的气化,反映各节气不同时段的气化特点;客气反映一年各节气中的异常气化规律。

初学者在说明和预测自然气象、气候、物候和人体发病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岁运、司天、在泉三个要素,分析三者的关系,就可以大致看出一年气化的主要特征。

再进一步把握气化特征,则要进一步分析六气主客、五运主客及其与岁运、司天、在泉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最重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活在天地之间,天动如何,地动如何,都会影响到人。

天地运动有其规律,人的生长壮老已生理变化以及疾病的产生与治疗亦必然受天地规律影响。

善中医者,必然要观天察地以应之于人;中医离不开规律,而规律是按周期变化的,所以五运六气是中医里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学问。

二用于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和预防五运六气对《内经》原有理论框架是一次新突破:第一,它把疾病与天时的规律进一步系统化,《素问·六微旨大论》的“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堪为古代的医学气象学,并以此提出了对疾病的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左右间气:分别位于司天和在泉左右两侧的 六气。
五运六气与临床
客主加临
• 客主加临:每年轮
值的客气六步分别 加临于年年不变的 主气六步之上。
• 六气与十二支对应关系中又有正化、对化之 分:如厥阴风木正化于亥,对化于巳;少阴 君火正化于午,对化于子。
五运六气与临床
五运
• 1.十干化运和五音建运:十干决定五运及其 太过、不及,为了表述的方便,古人又以配 属五行的五音来代表它,称“五音建运”:
• 十干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五运
土 金水 木 火
十二支与五行的配属
寅卯 巳午 丑辰未戌 申酉 亥子
木火
土 金水
五运六气与临床
六十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阳干与阳支、阴干与阴支相配,则成为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 五步推运:把一年分为五运,称为初运、二 运、三运、四运、终运,同时配属五行。
• 初运 二运 三运 四运 终运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运六气与临床
太少相生
• 太少相生:五运的太过、不及在五音建运中分别称为“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少”:
•甲 己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癸
•土




• 太宫 少宫 太商 少商 太羽 少羽 太角 少角 太徵 少徵
干支甲子等为工具。 • 周期性气候变化规律。
五运六气与临床
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丙、戊、庚、壬(属奇数)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偶数)称阴干。
天干配属五行: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木火 土 金水
五运六气与临床
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 五音建运 宫 商 羽 角 徵
五运六气与临床
岁运
• 岁运:又称中运、大运,由该年的年干所决 定。如甲子年和己酉年都为土运。岁运有太 过、不及之分,甲子年为土运太过,称“太 宫”;己酉年为土运不及,称“少宫”。
五运六气与临床
主运
• 主运:主运指主一年五个时段的五运之气。 主运年年相同(但太、少不同),每运主令 73.05日
• 太为太过,少为不及。五运的太过、不及互生。如: • 初运二运三运四运终运
• 甲年 木(太角) 火(少徵) 土(太宫) 金(少商) 水(太羽) • 己年 木(少角) 火(太徵) 土(少宫) 金(太商) 水(少羽) • 太与少系以当年主运的太过、不及来确定。
五运六气与临床
客运
• 客运:客运以当年的岁运为初运,年年不同, 如客人之来去,故称。同样按太少相生规律 决定各运的太过、不及。
六十甲子主要用以纪年和纪日。
五运六气与临床
十干纪运
• 甲己化土 • 乙庚化金 • 丙辛化水 • 丁壬化木 • 戊癸化火
• (与十干配五行不同)其中阳干所化之运为“太 过”,阴干所化之运为“不及”。(如甲年为土 运太过,己年为土运不及)
五运六气与临床
十二支纪气
• 十二支 巳亥 子午 寅申 丑未 卯酉 辰戌 • 本 风木 君火 相火 湿土 燥金 寒水 • 标 厥阴 少阴 少阳 太阴 阳明 太阳 • 中气 少阳 太阳 厥阴 阳明 太阴 少阴
五运六气与临床
六气
• 客气:客气指在天 之六气随干支年运 的不同而表现出来 的盛衰变化。同样 分六步,但年年不同, 以三阴三阳表述, 又分司天、在泉及 其左右间气(如 图)。
五运六气与临床
客气
• 司天:轮值主司天气(上位),位于正南方, 又称“天气”。
• 在泉:在司天之气的正下方(北方),又称地 气。 司天、在泉同主一年之气,司天 主上半 年,在泉主下半年。司天、在泉总是一阴一 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固定相对。
初运 二运 三运 四运 终运 甲年 土(太宫) 金(少商) 水(太羽) 木(少角) 火(太徵) 己年 土(少宫) 金(太商) 水(少羽) 木(太角) 火(少徵)
五运六气与临床
六气
• 主气:主气分六步,每步四个节气(60.875 天),分别为一气所主:
• 初之气 厥阴风木——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 二之气 少阴君火——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 三之气 少阳相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 四之气 太阴湿土——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 五之气 阳明燥金——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 终之气 太阳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五运六气与临床
五运六气与临床
什么是五运六气

木、火、土、金、水


风、寒、暑、湿、燥、火

五运六气与临床
什么是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学说
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和 六气的周期性运动节律及其相互化合, 来解释天体运动对气候变化以及对人 类健康的影响。
五运六气与临床
龙砂学派与五运六气
龙砂学派学术思想
龙砂医学流派由宋末元初的大学者陆文圭奠 定文化基础。太极河洛思想和五运六气为宋代两 大显学,张仲景的伤寒学也于北宋时期成为医家 经典。宋代的这些学术特色经陆文圭的传承阐扬, 深刻影响了龙砂地区的医家,形成龙砂医学流派 的学术思想核心。
五运六气与临床
龙砂学派与五运六气
重视《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 重视《伤寒》经方 独特的龙砂膏方组方与制备工艺 对子午流注针法的传承应用
五运六气与临床
顾植山教授近几年疫情公开预测
•2003年6月SARS疫情 •2005年疫情的五运六气分析报告 •2008年奥运
•2009年甲流
五运六气与临床
运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运六气学说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和 完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素问》七篇大论。 • 宋代《圣济总录》与刘温舒 “三年化疫”理论。 • 宋代以后,莫衷一是。
五运六气与临床
五运六气的基本学术原理
• “人与天地相应”——气候与疾病相关。 • 运用当时的天文、历法、物候、音律等科学
知识。 • 并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