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湛江与茂名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湛江市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分析

湛江市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分析潘景梅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的工业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工业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结构几经调整,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轻重并举、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据统计,2002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4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工业增加值145.95亿元,比增12.1%。
但是,湛江市工业经济总体上仍然相对落后,与省内其它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发展水平与本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和政策环境不相称。
2002年,湛江市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市GDP总值的37.2%,工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模不大、发展不快、创新不够、结构不优、效益不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等问题,在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还承担不起促进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作用。
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并提高工业化水平。
湛江地处热带北缘,具有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农林资源,幅员形状呈三面环海的半岛,海洋资源开发的潜力较大,有建造国际型大港的自然条件。
因此,湛江的经济发展,必须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湛江的资源条件和要素优势。
一、湛江工业化的判断(一)三大产业结构与工业化水平据统计,2OO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407.9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57亿元,占26.62%,第二产业增加值154.91亿元,占37.98%,第三产业增加值144.44亿元,占35.40%。
从劳动力结构来看,2OO0年全市劳动力有314.8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00.1万人,占总人数的63.6%,第二产业46.38万人,占总人数的14.7%,第三产业68.39万人,占总人数的21.7%。
湛江劳动力从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仍然非常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经降到5o%以下,说明湛江工业化水平落后,必须加大劳动力转移。
(二)工业化发展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湛江经济社会获得较快的发展,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但是,相对而言,湛江工业发展及其工业化水平仍然不足。
湛江产业发展趋势

湛江产业发展趋势湛江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中国的十大港口之一。
湛江是中国最大的盐业基地和南海油田的开发和集输基地,也是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近年来,湛江市积极参与粤西经济开发带建设和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以及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和创新发展,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湛江产业发展趋势的一些分析和展望。
一、海洋经济成为支撑湛江发展的重要产业湛江位于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海洋条件,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湛江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湛江市积极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加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不仅提高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为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湛江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海洋产业园区,包括港口经济区、海洋工业园区、海洋科技园等。
这些园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入驻,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同时,湛江还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合作,共同开发利用南海的海洋资源,构建了一条自贸经济带,推动了湛江海洋经济的发展。
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湛江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大水污染治理和海洋生态保护力度,促进海洋综合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性。
同时,湛江还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产业创新,提高海洋经济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能源和化工产业是湛江的支柱产业湛江市作为南海油田的开发和集输基地,能源和化工产业一直是湛江的支柱产业。
过去几十年来,湛江市建设了一些大型的炼油和化工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石化产业链。
近年来,湛江市加大了对能源和化工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推动当地能源和化工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湛江市积极推动能源和化工产业向高新技术、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湛江市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湛江市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力度,推动石化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

广东省各市人口、GDP、面积数据2一、引言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全省拥有广州、深圳、珠海等重要城市,以及惠州、东莞等新兴工业城市。
这些城市的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广东省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广东省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以便读者了解各市的发展状况。
二、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三、广东省各市人口数据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广东省各市的人口数据如下:广州市:1530.96万人(2019年)深圳市:1302.68万人(2019年)珠海市:198.52万人(2019年)佛山市:743.34万人(2019年)东莞市:746.45万人(2019年)惠州市:607.91万人(2019年)汕头市:500.73万人(2019年)湛江市:730.55万人(2019年)茂名市:547.83万人(2019年)肇庆市:410.15万人(2019年)揭阳市:614.84万人(2019年)韶关市:295.77万人(2019年)梅州市:438.83万人(2019年)河源市:257.63万人(2019年)阳江市:261.66万人(2019年)清远市:403.74万人(2019年)潮州市:275.45万人(2019年)汕尾市:347.65万人(2019年)云浮市:258.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省份之一,其经济实力一直备受。
而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则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广东省各市的人口、GDP和面积数据,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广东省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
其中,广州市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了111万人,其次是深圳市的166万人。
佛山市和东莞市的常住人口也分别达到了74万人和41万人。
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表明广东省的经济活力正在不断提升。
2010-2011广东各市GDP

2011广东各市GDP(约值)2011年广东各市GDP2010年广东各市GDP广州 12380广州 12560.7亿 12.7% 广州10589.86亿元增长13.3% 深圳 11000深圳 11358.3亿 10.5% 深圳 9496.67 亿元 增长11.9% 佛山 6613佛山 6788.2亿 13.9% 佛山5638.47亿元,增长14.0% 东莞 4735东莞 4698.9亿 9.2% 东莞4246亿元,增长10.3%中山 2182中山 2225.3亿 14.3% 中山1826亿元,增长13.5%惠州 2060惠州 2172.8亿 15.3% 惠州1730亿元 增长 18.01%江门 1780江门 1879.4亿 11.9% 江门1550亿元,增长14.3%湛江 1650茂名 1789.0亿 10.2% 茂名 1489 亿元 增长15.23% 茂名 1646湛江 1701.4亿 12.1% 湛江1406亿元,增长14.2%汕头 1425汕头 1433.8亿 12.5% 珠海 1277亿元 增长14.5%珠海 1385珠海 1418.5亿 13.2% 汕头 1218亿元 增长13.88%肇庆 1330肇庆 1291.2亿 17.1% 清远1100亿元,增长21%清远 1286清远 1268.7亿 17.2% 肇庆1050亿元,增长16.5%揭阳 1232揭阳 1237.7亿 16.7% 揭阳832亿元 增长17%韶关 820阳江 797.1亿 16.1% 韶关660亿元,增长约12%阳江 779韶关 779.7亿 13.0% 阳江641.8亿元 增长约15%梅州 724.8亿 14.8% 梅州603亿元,增长13%潮州 656.1亿 14.2% 潮州 555亿元 增长13.23%河源 575.6亿 15.4% 河源474.56亿元,增长13.1% 汕尾 550汕尾 553.7亿 14.7% 汕尾470亿元 增长16%云浮 502云浮 481.3亿 16.7% 云浮452亿元 增长14%。
茂名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茂名市场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发展城市。
本文将对茂名市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以提供决策者有关市场发展的参考意见。
2. 宏观经济环境茂名市的宏观经济环境整体稳定,经济增长持续向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茂名市GDP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其中主要由化工、石油和建筑业等支柱产业驱动。
同时,政府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促进了茂名市对外开放。
这将为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3. 产业分析3.1 化工行业茂名市的化工行业是该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茂名市拥有丰富的石化资源,可以供给化工企业稳定的原材料。
随着国内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茂名市的化工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3.2 石油行业茂名市位于中国石油重要的油气资源区域,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茂名市的石油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茂名市的石油企业逐渐向上游和下游扩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3.3 旅游业茂名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茂名市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
政府应加强对旅游业的政策扶持,提升旅游设施的品质,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4. 市场竞争茂名市的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化工和石油行业。
由于茂名市的化工和石油企业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垄断态势。
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茂名市的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5. 市场前景与建议茂名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城市,市场前景广阔。
政府应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
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为市场发展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茂名市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议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
湛江市是几线城市

湛江市是几线城市茂名市gdp一直比湛江市gdp高,根据各方面的权威评比定位,茂名市是四线城市,而湛江市是三线城市。
湛江市为什么比茂名市高一线,估计很多茂名人想不通。
首先gdp是整个大市gdp,如果去除大市下辖的市区gdp对比:湛江市区四区加市直总和gdp是1439.8亿茂名市区gdp茂南区加市直是923.7亿(注电白区远离市区可以减去湛江市区gdp比茂名市区gdp多64%。
第二市区人口对比:2020年,茂南区103.5万人。
剔除城乡人口,茂名市区人口估计约80万。
2020年,湛江市四区总人口为193万。
除去城镇和农村人口,湛江市人口约为150万。
湛江市区人口比茂名市区人口的多87%。
第三教育资源对比:湛江有三所高校,分别是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和雷州师范学院。
还有两所大学茂名没有大学。
只有两所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结论茂名教育资源无法和湛江市比四湛江市和茂名市三甲医院对比:茂名市有4家三甲医院,分別为茂名市人民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电白区人民医院,茂名市中医院湛江有8家三甲医院,分别是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湛江市第一中医院、湛江市第二中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196医院、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广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湛江的三甲医院数量是茂名的两倍,湛江的八家三甲医院都在市区,茂名只有两家。
以上四个最重要的位置已经决定了湛江和茂名的地位,那么为什么湛江是广东省副中心城市,粤西中心城市,环北部湾中心城市,而不是茂名呢?附湛江摩天大楼21栋,茂名摩天大楼只有一栋湛江欢乐家150米湛江华都汇180+湛江万达六栋180+湛江霞山区最高楼160+湛江公园一号三栋150+湛江荣盛中央广场三栋摩天大楼分别高180+,160+,150+广东省非珠城市第一栋200米摩天大厦湛江金沙湾广场湛江恒逸高度分别为150和130+广东省非珠城市第一高楼财富汇如果茂名不发挥超级作用(比如深圳)的话,要赶上湛江成为粤西中心城市还是很远的!。
湛江的经济发展优势

湛江的经济发展优势1、腹地涵盖半个中国的南方大港——湛江港湛江市港口港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港内岸线24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近100公里。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深水港,湛江港是粤西及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主枢纽港,我国大西南最重要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湛江港已经具备建设国际性枢纽港的五大优势。
——拥有华南最深的航道。
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总投资9.9亿元,属国家交通部“十五”计划项目和广东省重点工程。
目前,航道预备工程已完成,外航道水深16.8米,内航道水深17.2米,可乘潮进出满载20万吨级散货船,30万吨级航道正在建设,将于2005年完成。
——拥有众多深水泊位。
湛江港码头总长9432米,大小泊位174个。
湛江港本港拥有码头泊位8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已建成中国陆岸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华南地区第一个20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将于年内投产。
以湛江港为中心,已形成雷州半岛沿岸大中小港口相配套的港口群和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深水泊位群。
——拥有货物运输成本最低的竞争力。
经湛江港运输的货物,较周边港口运输价格每吨低1至5美元。
随着航道不断浚深和大型特大型深水专业码头建成,湛江港可以靠泊30万吨级以上巨轮,大型船舶运输形成规模效应所产生的海运单位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湛江港内港航道水深40米,超过世界10大港口23至28米的码头前沿水深,可通行30万吨货轮和50万吨级油轮,建设第五、第六代集装箱码头,在我国粤西及北部湾地区独具建设超亿吨级国际大港的潜力。
——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
湛江港内联三南、外连五洲,承东启西、沟通南北,依西南、华南,临东盟诸国,接珠三角和港澳地区,陆向、海向腹地十分广阔。
目前,广湛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形成了湛江与大珠三角4小时经济圈。
贵州/云南——湛江——深圳海铁联运即“西南”快线开通,渝湛高速公路明年建成,大西南出海大通道将更加顺畅;黎湛铁路湛江段复线、洛(阳)湛(江)铁路广东段明年动工,湛江将与广州、深圳、韶关并列为广东四大铁路枢纽。
湛江到底算不算穷地方?

湛江到底算不算穷地方?在广东,湛江处于粤西偏远地区,GDP在全省21个城市中排第十,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湛江的人均GDP只能排到倒数第七,相对于珠三角来,是一个比较穷的城市,不过在粤东西北来说,湛江还属于靠前的。
不过,在网上说湛江穷的不止是珠三角,在一些广西人眼中,湛江也是一个穷市,这合不合理呢?2020年湛江GDP3100.22亿元,仅次于南宁和柳州,而且只是比柳州少七十多亿元,在广西稳稳当当排前三。
接下来的桂林的GDP也只有2130亿而已。
至于广西沿海的几个城市,GDP最厉害的钦州市也不过1388亿元而已。
当然,如果算起人均GDP,广东一共21个市,广东除了珠三角9市,其它包括粤东西北地区12市总人口比整个广西人口还多,GDP和人均却比广西低。
因此,论起人均GDP,湛江是低于广西沿海城市的。
这应该是广西人说湛江“穷”的最主要原因吧。
虽然湛江目前属于广东,在历史上却与广西渊源很深,特别是广西东南的那几个城市,到上个世纪50年代还属于“湛江大专区”,而湛江市区,一直是这个专区的中心。
也正是这个原因,有人说,广西“钦北防”几个小弟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湛江这个大哥太强了,湛江不仅当了粤西的中心,也当了北部湾的中心。
确实,湛江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与广西沿海几个城市类似,工业和贸易基础又比它们好。
在历史上大家是兄弟,但划分为两个省级区域后,湛江与广西的“出海口”城市又有了竞争的关系。
湛江港是全国闻名的大港,在抗战时期,省港沦陷后,湛江是大陆唯一的出海口,经济异常繁荣,被称为“小香港”。
湛江港的巨大优势,已经被一百多年前的孙中山看在眼里,一百多年后,湛江终于发展成了全国闻名的军港和贸易大港,并以港口为基础发展了石化、钢铁等大工业。
而北部湾港(由钦北防三港合并)紧邻湛江,也有石化和钢铁的布局,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北部湾港做强做大,分走了湛江港的部分大西南的市场份额,成为湛江港强劲的竞争对手。
有一位广西的网友说得很中肯——“比起省会南宁,可能湛江很多老一辈的人看法还停留九几年代或者零几年,那个时候南宁相比湛江的差距还真是不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湛江与茂名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湛江与茂名同属粤西地区的重要城市,地理上互相毗邻。
湛江是全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拥有华南地区最好的深水大港,土地、矿产、热带作物、海洋等资源丰富。
近年来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经济好转,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茂名一直以石化而闻名,上世纪80年代地改市时从湛江分出设市以来,经济在以石化、建材、矿产开发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年度生产总值超过湛江。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市的经济总量、发展动力、产业结构等,试图分析湛江强化粤西中心地位的对策,同时,探求更有效的整合两地资源,发挥两地经济的互补融通的措施,共同振兴粤西。
一、整体经济比较湛江地处雷州半岛,濒临南海,背靠大西南,居粤、琼、桂三省交汇,辖4区5县(市),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土地面积12471平方公里,总人口715。
94万,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55.7公里,海陆空交通便捷,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
茂名毗邻湛江,现辖2区、4县(市),土地面积11458平方公里,总人口670。
59万,市区面积90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0公里,以石油化工和三高农业而出名,素有“南国油城"之称。
(一)经济总量比较从生产总值(表一)角度看,湛江的形势比较紧迫,要确立和发展粤西和环北部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未来必须以跨越式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可以看出,湛江与茂名总量平均差150亿元左右,湛江2004年的经济总量与茂名2002年的经济总量接近.从主要支柱行业看,支撑茂名经济总量的主要力量是石化,茂名石化2004年炼油能力1350万吨,38万吨乙烯生产能力,产值408。
3亿元,这正是湛江和茂名的差距所在。
表一:生产总值(GDP)表(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湛江市统计年鉴》(2004)、《茂名市统计年鉴》(2004),个别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
下面表同。
(二)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及承载力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靠三架马车,即投资、出口、消费。
因此,我们对比两地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主要从这三方面来考虑.1、投资.综合比较,从年度额到累计额,湛江的投资总量均高于茂名。
2001—2004年累计投资额(表二),湛江为444.53亿元,比茂名392。
59亿元高出51.94亿元。
两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2002年前相差很少,从2003年开始,湛江投资总量开始大幅超过茂名,到2004年超过30亿元。
这说明近两年湛江经济发力后,经济增长的后劲增强。
但是分析湛江投资结构,可以看出,其中的工业投资所占比重仍少,2004年仅占30.1%,今后继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尤其是扩大工业的投资,至关重要。
表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表(单位:亿元)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从两市居民消费情况看(见表三),没有太明显差距。
2001年前,湛江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茂名,从2002年起,茂名赶上并超过我市,但两地消费水平的提高幅度接近。
表三:湛江与茂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单位:亿元)3、外贸出口.湛江外贸出口(见表四)一直持续增长,平均水平高过茂名;茂名外贸出口2004年出现大幅下滑,下滑幅度约50%.跟珠三角比较,两地外贸出口额非常小,都是需要继续扩大出口的地区,都需要做大外向型经济.表四:外贸出口总额表(单位:亿美元)4、吸收外资.湛江合同吸收外资额及实际使用外资额(见表五)皆超过茂名,据2003年数据,合同外资25822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8011万美元,皆为茂名的1.78倍.两市吸收外资资金到位率69%,使用外资额保持较快平稳增长。
表五:吸收外资总额表(单位:万美元)5、金融。
湛江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都高于茂名.从经济学上储蓄和投资的关系看,湛江发展经济的后续资本强于茂名,细致比较存、贷差额,两市都存在贷款增长缓慢、存款增速快于贷款增速的情况。
如2004年(表六),湛江存款增长12.1%,贷款却下降1.69%,这说明还应继续鼓励企业、社会扩大投资,充分利用全社会闲置资金.但从两市情况看,湛江在金融后备及利用贷款投资方面好于茂名,就2004年而言,存贷款总额湛江高于茂名211。
88亿元,这也是经济增长后劲的一个体现。
表六:金融情况表(单位:亿元)(三)产业结构比较从两地三次产业的结构来分析。
2001—2004年,两地产业结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优化,都遵循了经济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规律。
单从结构看,两地产业结构没有太大差异,细致比较,湛江的三产结构要优于茂名,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过茂名,但是近两年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茂名则在上升.(见表七)表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表(单位:%)(四)收入分配的比较1、人均GDP。
户籍人口湛江人口总数大于茂名。
湛江人均GDP2001—2004年均小于茂名,预计2005年达到100300元。
(见表八)表八:人均经济总量(GDP)表(单位:元)注:此处人口数按户籍人口数计算2、财政收入.我市财政收入要高于茂名。
但两地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接近。
(见表九)表九: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性收入)表(单位:亿元)3、居民收入。
湛江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过茂名7。
9%;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则低于茂名10.0%,湛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7。
5%,高过茂名的4。
6%,这收入水平方面验证我市县域经济不如茂名,但是增长速度却不逊色.(见表十)表十: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表(单位:元)二、市区经济和县域经济比较1、市区经济比较。
同样对比湛江与茂名市区2003年主要经济指标,除非农业人口(可显示城市化程度)、全社会工业总产值指标低于茂名外,其余指标皆高于茂名。
这相对于我市县域经济与茂名差距来讲,市区经济则可分伯仲。
总体评价,我市市区经济整体实力要强于茂名。
(见表十一)表十一:2003年湛江和茂名市区主要经济指标表2、县域经济比较。
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2003年数据,湛江经济总量最强县(市)廉江市74.05亿元,最小县徐闻县31.36亿元;茂名最强县(市)高州市134。
5亿元,最小县(市)信宜市103。
5亿元;之间互相比较看,高州是廉江的1。
82倍、徐闻的4。
25倍,信宜则是廉江的1.4倍、徐闻的3。
27倍;我市2003年最强的县仍比不上茂名2001年最弱的县。
(见表十二、十三)茂名市所辖全部4县市GDP皆过100亿元大关,更有高州列入全国百强县市第98位,增幅皆保持在10%以上;湛江所辖5县市GDP未有过100亿元关者,增长率不超过10%,增长最快的遂溪9。
0%.同时,茂名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68.54%,湛江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47.83%.表十二:湛江市及各县(市、区)2001-2003年经济总量(GDP)及其分年度增量(单位:亿元)表十三:茂名市及各县(市、区)2001—2003年GDP总量及其分年度增量(单位:亿元)两地最强县(市)比较。
对比我市廉江市与茂名高州市,2003年数据(表十四)显示,廉江GDP、人均GDP、非农业人口、全社会工业总产值、投资、使用外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项指标皆小于高州。
特别是工业产值仅相当于高州的40.09%,进而使经济总量相当于高州的55。
06%.表十四:2003年廉江市和高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表总之,从经济总量到增长速度,茂名县域经济强过我市,差距十分明显。
这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全市发展的步伐。
抓县域经济促全市经济排位上升任务艰巨。
湛江GDP不及茂名主要是因为县域经济量小。
三、分析及对策综述,湛江年度生产总值虽低于茂名,但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实力、产业结构、财政收入、金融存贷款、外贸出口、市区经济等方面都优于茂名,湛江市经济的薄弱环节不在市区而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小而弱造成了经济总量不大不强.下一步面临逐步提高县域经济增长水平,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总量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实现有效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湛江与茂名同属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为提高效率、加快发展步伐起见,两地应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模式共讨的思路加强联系,促进交流。
茂名支柱产业与湛江相近,茂名以石化为基础,提出打造重化产业基地,与湛江一样具有港口优势、矿产、农作、海洋、土地、人力、区位、市场等优势,今后应联手打造粤西地区经济圈,组合粤西港口群,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实施联席会议制度,以实现资源更优配置,转化为优势。
湛江要凸显现代化新兴港口城市和美丽的海滨城市地位,实现省内排位上升,应不断“强身健体”,着重、切实抓好如下几方面:(一)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通过深化改革,增强自身的发展效力;通过扩大开放,增强我市在区域内及对周边的影响力.在改革方面,要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做大做强民营企业,要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和“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的要求,促进民营企业大发展、大提高;继续深化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投融资以及粮食等体制的改革;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机制。
在开放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新突破,产业发展要有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突破,区域合作要有新突破”的要求,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做好产业配套工作.充分利用CEPA的实施、“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有利时机,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到国内外经济增长极的地区,推动我市与珠江三角洲及周边省市开展资源型、贸易型、生产型、资产型和科技型等多种形式合作.大力推进网上招商、代理招商和中介招商等业务。
招商引资要做到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引进高科技企业并重,引进大财团企业和引进中小企业并重,引进海外资本和引进内资并重,引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重。
同时,考虑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发达省市地区举办我市招商引资推介会,做足宣传,扩大开放力度。
(二)想方设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近年来湛江县域经济虽然获得有效发展,但仍为全市经济的薄弱环节之一.县域面积占全市的88.3%,人口占全市近80%,经济总量仅占全市比重49%,县域经济总量不大,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经济发展仍然滞后。
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差距大,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二产比重低;城镇化进程比较慢;农业产业化还需加强,我市有5个农产品产量是全省第一,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少,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产销脱节,新上工业项目较少,后劲乏力,影响了县域的财政税收和农民收入增加。
湛江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重视发展县域经济。
党的十六大已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发展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