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预测试卷二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C.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它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只要其中一个方面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A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如果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也会改变。

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变,因此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但如果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也会改变。

例如,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物体,速度方向不变,但大小在增加,因此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都意味着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是因为运动状态是由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的。

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可能只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速度大小并未改变。

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物体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这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____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

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是因为他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答案:右;小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要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这是天平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2、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物理过程D、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3、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力就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核心概念,这主要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哪种观点?A、落体定律B、惯性定律C、牛顿第二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4、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时,下列哪一个知识点是解决电路分析问题的基础?A、电场强度B、欧姆定律C、光的折射定律D、牛顿运动定律5、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作用在不同性质的物体上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6、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讲解“光的折射”时,以下哪种实验最能直观展示光的折射现象?A、将一束光垂直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B、将一束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C、将一束光垂直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弧面部分D、将一束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弧面部分7、在一个完全弹性碰撞过程中,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碰撞前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碰撞后速度分别变为(v′1)和(v′2)。

若(m1=m2)且(v1=−v2),则碰撞后的速度关系为:•A)(v′1=v1),(v′2=v2)•B)(v′1=v2),(v′2=v1)•C)(v′1=−v2),(v′2=−v1)•D)(v′1=−v1),(v′2=−v2)8、对于一个理想变压器,如果初级线圈匝数(N1)为1000匝,次级线圈匝数(N2)为500匝,当初级电压(V1)为220伏特时,次级电压(V2)是多少?•A) 110伏特•B) 220伏特•C) 440伏特•D) 550伏特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探究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质量会发生变化C.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物体在真空中会永远匀速直线运动D.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未能揭示电磁感应的规律2、以下关于物理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 速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 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 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3、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如果给一个电容器充电,使其两极板带上了等量异号的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零;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为零;C、电容器储存的电能为零;D、电容器的静电能最大。

4、在静电场中,如果两点电荷相距为r,两者之间的静电力与其电量乘积之比为常数,这个常数应该是()。

A、静电力 / (电量1 * 电量2);B、电量1 * 电量2 / 静电力;C、(电量1 + 电量2) / 静电力;D、电量1 / (静电力 * 电量2)。

5、在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确保视线垂直于尺身读数B、在实验中,若发现刻度尺的0刻度已经磨损,可以从另一刻度开始测量C、在用天平称量物体时,应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D、做电学实验时,如果有断路的情况出现,应该立即关闭电源并检查电路6、下列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尽量减少其运用B、实验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但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方法C、讨论法适合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D、演示法主要用于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对学生动手能力提升作用不大7、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基本物理量的是()A. 时间B. 质量C. 长度D. 光速2、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B. 模型法在物理学中应用广泛C. 类比法可以用于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D. 实验法必须完全排除所有误差3、在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D、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的作用效果只有改变物体的形状C、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D、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5、在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B、电能和热能可以相互转化C、化学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D、光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6、在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说法中,不属于基本实验操作的是()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B、使用天平称量质量C、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D、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7、在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相互转化B.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现象8、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玻璃进入水中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从水中进入玻璃时,光速会增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秒。

B、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单位是米/秒²。

C、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单位是焦耳。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2、下列关于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通过波的形式传递,但介质本身并不随波迁移。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D、波的能量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3、题干:在下列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描述中,不属于三维目标范畴的是()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物理学科素养4、题干: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其中不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是()A.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机械能的转化过程B. 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C. 仅仅展示公式和结论,让学生记忆并应用D. 利用多媒体展示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5、在以下哪个实验中,不能直接观察到电磁感应现象?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B. 闭合电路的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C. 闭合电路的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变D.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变,但方向随时间变化6、以下关于“波粒二象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B. 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C.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共有的属性D. 波粒二象性可以通过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观察到7、在下列关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衍射现象只能在光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B、只有波长大于障碍物尺寸的光波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C、衍射现象只发生在光波传播方向上D、光波发生衍射时,光波的能量会向四周扩散8、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B、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C、牛顿第三定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和情况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单选题(共8题,共8分)1.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cm/s,下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O.5cm,由此可知此人()。

A.心率约为75次/minB.心率为125次/minC.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75sD.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6s2.如图所示,一焦距为的凸透镜,主轴和x轴重合。

x轴上有一光点位于透镜的左侧,光点到透镜的距离在和2 之间。

若将此透镜沿戈轴向右缓慢平移 2 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光点经透镜所成的像点将()。

A.一直向右移动B.一直向左移动C.先向左移动.接着向右移动D.先向右移动,接着向左移动3.假设有一颗行星,其直径与月球相同,密度为月球的2倍。

若发射一卫星绕该行星运动,其轨道半径是“嫦娥一号”绕月轨道半径的一半,其质量与“嫦娥一号”相同,则该卫星()。

A.所受的向心力是“嫦娥一号”的2倍B.所受的向心力是“嫦娥一号”的4倍C.周期与“嫦娥一号”的相同D.周期是“嫦娥一号”的1/44.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一个负电荷沿虚线从M点移到N点。

根据这个电场线分布图得出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三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

若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三个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6.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05s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波的波速是80c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有可能沿x轴正向传播B.这列波的波长是10cmC.这列波的周期是1.5sD.t=0.05S时刻,x=6c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7.用某种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铯、锌、铂三种金属靶,从铯中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9eV,从锌中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4eV,铂没有光电子射出,比较这三种金属逸出功的大小,正确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下列哪个选项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A.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B. 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两者相互配合C. 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D. 教师是知识的创造者,学生是知识的复制品2、题干: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B.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C.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但可以忽略教师的认识规律D.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师的教学规律,但可以忽略学生的教学规律3、在以下哪个选项中,描述了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B. 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严格控制课堂纪律C. 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D. 追求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4、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A. 提问要简单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问题B. 提问要频繁,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C. 提问后立即给出答案,以免学生思考D. 提问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5、关于简谐振动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振动能量在平衡位置时最大,在最大位移处最小。

B. 振动能量在平衡位置时最小,在最大位移处最大。

C. 振动能量在整个振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D. 振动能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无规律可循。

6、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面上,若水的折射率为(n),则光线进入水中后的速度为:A.(c/n),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c⋅n),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c),与介质无关。

D. 不确定,因为还需要知道水的具体类型。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C. 力的单位是牛顿(N)D. 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8、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B. 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C. 磁场变化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D. 磁场变化在绝缘材料中产生感应电流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在物理学中,简谐运动是一种常见的周期性运动形式。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以下关于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学基本观念的是:A、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B、能量守恒定律描述了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C、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D、生物学中的细胞理论描述了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题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让学生自由悬挂重物,观察重物悬挂线的方向B、让学生多次改变悬挂重物的点,观察悬挂线的方向C、让学生在水平面内悬挂重物,观察悬挂线的方向D、让学生观察地球其他地方的重力方向3、以下关于高中物理教材中“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B. 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C. 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E=mc²D. 能量守恒定律揭示了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4、在下列关于物理实验方法的教学内容中,符合科学探究过程的是:A. 实验前直接给出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原因B. 教师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C.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分析结果D. 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学生跟随步骤完成实验5、关于物理学中力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量是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其单位是N(牛顿),而非质量;B、加速度的方向永远与运动方向一致;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下列哪个不是描述磁场中的物理量?A、磁场强度;B、电流密度;C、磁通量;D、电场强度。

7、在下列关于运动学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时间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

B、速度-时间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

C、加速度-时间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预测试卷二[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某一皮(江南博哥)带传动装置。

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

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D.从动轮的转速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加长]根据传动装置的特点可知:从动轮应做逆时针转动,故选项B 正确,皮带轮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即:r1·2πn=r2·2πn',所以从动轮的转速为:,选项C.D均不正确。

[单选题]2.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不计重力的甲.乙两个带电粒子.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种类不同B.若甲.乙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甲粒子所带电荷量较大C.若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量及运动的速率均相等,则甲粒子的质量较大D.该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由图知,两粒子均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两粒子均带正电;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两粒子均带负电。

故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种类相同,磁场方向可能垂直纸面[单选题]3.下列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C.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水的内能不断增加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A项错误。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压力.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B项错误。

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内能不断增加,C项正确。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故物体内能的增加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还有可能是外界对其做功,D项错误。

[单选题]4.质量为m的小球带电量为+q,由长为L的绝缘绳系住,在竖直向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为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A.如果Eq>mg,最大速度不能大于B.如果Eq>mg,最大速度不能小于C.如果EqD.如果Eq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如果Eq>mg,则小球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竖直向上,小球在最低点时有最小速度Eq-,但由于小球需要到达最高点,所以小球的最大速度[单选题]5.质量为1kg的物体,从坐标原点由静止开始出发,在水平面内沿x 轴正向运动,其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合力大小为F=3+2x(SI制),物体在开始运动的3m内,合力所做的功是()A.16JB.18JC.20JD.24J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单选题]6.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匀强磁场B与导轨平面垂直,磁场范围足够大。

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距磁场上边界h处由静止释放,导体棒始终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

重力加速度为g,则导体棒在磁场里运动的过程中()。

A.B.导体棒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变成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C.导体棒的加速度可能先增加后减小,最终减小到零D.导体棒的速度可能先增加,也可能先减小,也可能不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磁场范围足够大,导体棒最终要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A项错误。

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导体棒的动能和焦耳热,B项错误。

如果导体棒进入磁场时受到的安渐减小,故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安培力等于重力时,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此可知,加速度可能为零,也可能减小,但不会增大,C项错误。

通过前边分析可知,导体棒进入磁场时,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一直做匀速运动,也可能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单选题]7.如图,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虚线框对角线ab与导线框的一条边垂直,ba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在t=0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以i表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导线框前边刚进入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且由知感应电流逐渐增大,当导线框的前边完全进入磁场而后边还未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导线框中的电流恒定不变,之后,当导线框的前边开始出磁场而后边还未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导线框中的电流开始逐渐减小,再后,当导线框的前边出磁场而后边开始进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大小继续减小,且减小的情况比前一阶段减小情况加急(因为前后两边形成的电动势反向抵消),直到电流减小到零,共4种情况,依次类推此后也是4种情况,所以只有C正确。

[单选题]8.铀239经过衰变可产生钚239。

关于铀239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的核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核子数B.放射性物质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C.经过2次β衰变产生D.温度升高,的半衰期减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的核内具有相同的核子数,但中子数不同,题干中的衰变相当于两个中子变成了质子,即发生了两次β衰变,本题选C。

半衰期与该元素质量.压强.温度无关。

[问答题]1.有一外半径R1为10cm,内半径R2为7cm的金属球壳,在球壳中放一半径R3为5cm的同心金属球。

若使球壳和球均带有q=10-8C的正电荷。

问两球体上的电场如何分布?取无穷处为O电势点,球心的电势为多少?参考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取r[问答题]2.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

题目:如图所示,正电荷q1固定于半径为R的半圆光滑轨道的圆心处,将另一带正电.电荷量为q2.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的A处无初速度释放,求:(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解:(1)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mgR=可得(2)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

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和电场力,则有:所以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问题:(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4分)(2)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并给出正确解法。

(6分)(3)针对该同学的作业,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教学思路帮助他解决该问题。

(10分)参考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本题检测了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圆周运动.动能定理.库仑定律等知识点。

(2)学生已经掌握了题干中库仑力做功的情形,并正确求出了小球在B点的速度,但是忽略了小球是做圆周运动,其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

另外应该用文字说明,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和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正确解法为:①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②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和库仑力,做圆周运动,重力.支持力与库仑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师:同学们,阅读完这道题,我们看第一问,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这个我们应该怎么求呢?生:这一问很简单,因为从A到B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以直接用动能定理求解。

根据动能定理列出式子mgR=1/2mv2,就可以得出v=。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

既然同学们分析出了从A到B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想必同学们对小球的受力情况一定分析了。

那么,同学们能说说小球都受哪些力吗?生: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半径方向的支持力和沿半径方向的库仑力。

师:对小球的受力分析得很透彻。

那第二问求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应该怎么求呢?生:根据受力分析,师:这个式子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呢?能分析一下小球的运动状态吗?生:我错了,小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而是在做圆周运动。

师:是的,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状态是息息相关的:还记得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吗?生:第一,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按照次序画受力示意图,先主动力.后被动力,先场力.后接触力;第三,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比如是静止还是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列出方程。

我没有分析小球的运动状态,想当然地认为,受力平衡了。

师:是的,刚刚这个步骤是我们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分析思路,方法记住了,还要学以致用。

现在你能根据这个思路重新做一下这个题吗?生: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和库仑力,做圆周运动,重力.支持力与库仑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有师:这个力是题干要求的力吗?看一下题,题目要求的是哪个力,你现在求出来的又是哪个力呢?生:题干要求的是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我求的这个力是小球受到的轨道的支持力,它们是相互作用力,所以还需要运用牛顿第三定律。

师:对,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常用来转换研究对象。

生:我明白了,老师。

[问答题]3.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试题和某学生的解答过程。

题目: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电压的电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若把电动机接入2.0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0A。

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是多少?如果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是多少?解:电动机不转时可以计算出电动机的内阻。

问题:(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4分)(2)分析错误原因并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6分)(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10分)参考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知识点: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以及电功率.热功率的计算。

(2)错误原因: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相当于由非纯电阻电路变成了纯电阻电路,此时回路正确解答过程:解:电动机不转时可以计算出电动机内阻,(3)教学片段:师:对于一个纯电阻电路而言,电功率和热功率是相等的,这是为什么?生:因为只有电阻消耗电能。

师:那么,对于一个非纯电阻电路而言,电功率和热功率还相等吗?生A:相等。

生B:不相等。

师:我听见有两种答案,看来大家还不是特别清楚。

大家还记得什么是非纯电阻电路吗?生:电路中不仅有内阻发热消耗电能,还要对外做功消耗电能。

师:没错,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消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发热,还有一部分是对外做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