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2018下高中物理真题

合集下载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已发布!1小学综合素养一、单项挑选题(本大题共29 题,每小题 2 分,共5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惟独一具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别积极的现象,举行仔细分析,寻觅解决咨询题的途径与办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子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讲明孙老师注重( )。

A.行动研究B.同伴互助C.微检教学D.专业引领答案:A2.熊老师在家长会上讲:“要想使小孩得到更好的进展,家长要做的别能不过帮小孩提高考试成绩,还要促进他们全面进展。

”熊老师的讲法表明( )。

A.分数决定小孩的将来B.学生的成绩关键在家长C.家长别能只追求分数D.素养教育需要废除考试答案:C3.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余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别看山,黄山归来别看岳”,有学生产生了疑咨询:“为啥黄山别在五岳之列?”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

A.别与理睬接着上课B.批判该生上课分心C.布置学生课外探索D.解释讲作者弄错了答案:C4.少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虽然教学设计,教学办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算是别佳,下列分析别恰当的是( )。

A.王老师只注重了摹仿,忽视了对自个儿的教学反思B.王老师别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别扎实C.王老师一味摹仿李老师,未形成自个儿的教学风格D.王老师别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答案:B5.下列残选项中,别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

A.领导和治理国防建设事业B.XXX和监督宪法的实施C.决定特殊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D.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顶算和预算的执行事情的报告答案:A6.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别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这种做法( )。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 (高中物理) 考前必做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 (高中物理) 考前必做

Pa

10e
A Z
X

YA
Z 1

10e
(3) 辐射: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跃迁到低能级,是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同时发生的,
紫光较红光易发生全反射
红光的波动性最强,紫光的粒子性最强 红光干涉、衍射的条纹间距较宽
知识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天体质量 M、密度ρ的估算(已知 r 和 T,G 的情况下)
2
M

4 2r 3 GT 2
3r3 GT 2 R3
(2)卫星的运行速度 v、周期 T 与半径 r 的关系
G
(7)物理学史或物理实验知识,1 道。主要考查考生对高中必做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及物理思想的理 解掌握。预计之后会新增这一类型的题目。
(8)电磁学,1 道。主要考查复合场中带电粒子或导体棒的运动状态、电磁感应等。 【案例分析题】
1
类型
选材
问题
(1)指出学生错误的原因
教学诊断(习题式)
学生易错题及错误解法展示
核物理、物理实验、物理学史
确,学科知
单项选择题
8
8*5=40
大学物理学科知识:1 道 动力学、电磁学
识难度高考 题目难以程
高中课程标准:1 道 普通高中实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性质等
度相同
计算题
1
大学物理学科知识 20
质点运动,刚体力学、电磁学
考查大学基 础解题思路 及能力
教学诊断(习题式)
题目考查类
选修系列中的实验,因此,题型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重视教材中的实验课。
3.重要备考要点
知识点一:光的色散
如图所示,紫光的偏向角大于红光的偏向角。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备考白皮书物理参考答案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备考白皮书物理参考答案

7.【答案】A。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a qE ,又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得出 Q,R 两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 ER EQ ,则带电粒子在 R,Q 两点处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aR aQ ,
故 D 项错误;由于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只有动能与电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则带电粒 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故 C 项错误;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与速度,合外力的关系可知,带电 粒子在 R 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沿电场线向右。假设粒子从 Q 向 P 运动,则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
金属块的电势能增加 0.2J。由于金属块下滑,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场力应该水平向右,所以金属块带正 电荷。故 D 正确,AB 错误;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重力做功 1.2J,重力势能减小 1.2J,动能增加了 0.7J, 所以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 0.5J,故 C 错误。故选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9.【参考答案】 ①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②突出物理学科特点 ③注重物理思想方法教育的原则 ④注重科学探究的原则 ⑤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原则。 10.【参考答案】 ①突出重点的方法,教学过程要围绕重点知识展开;要善于围绕重点知识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 考;要加强对重点知识巩固练习及应用;在时间的分配上,要保证重点知识的教学时间。 ②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学中难点是多种多样的突破难点要有针对性,应根据难点形成的原因,如由于 思维方法的障碍造成的难点,由于缺乏感性知识造成的难点,由于相近相似容易混淆造成的难点等,采取 相应的措施,克服困难,使教学顺利进行。
大于 3f,B 错;同理 D 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v v0 ,则下滑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5m/s,上升 2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试卷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试卷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试卷及答案第一批高中物理《三种宇宙速度》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环节一:新课导入先播放一段有关卫星发射的视频,并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发射过程。

在视频播完之后,提出问题,卫星是如何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中去的,需要多大的速度?学生会给出各种答案,此时引导学生思考人造卫星能够围绕地球旋转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圆周运动以及万有引力规律可能会提出万有引力提出向心力的推论。

此时表扬学生的态度,并引出下一个问题,具体的发射速度是多大?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将地球视为球体,人造卫星在围绕地心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此时要明确指出卫星的轨道高度和地球的半径长度,并且告诉学生,近地卫星的轨道高度相比地球的半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以认为是将已知条件带入后,可以算出速度的大小为7.9km/s。

并且给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就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二)三种宇宙速度的大小和意义在学生知道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后,还需要向学生讲清楚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即最小的发射速度以及最大的环绕速度。

联系圆周运动以及万有引力公式,可以推导出,在发射时,如果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则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做向心运动,最终会落在地球上,无法成功发射。

同时,在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轨道高度越高,也就是距离地球越远时,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越小,所以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是最快的,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但是需要指明的是,由于一个最小一个最大,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发射速度只能为第一宇宙速度。

这时候就要讲清发射时的具体过程。

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由于万有引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做离心运动,轨道是椭圆形,在离地球较远的位置二次点火,最终会在一个较高的轨道上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的速度做圆周运动。

要弄清发射速度和环绕速度的区别。

中公讲师解析紧接着介绍第二宇宙速度。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做答。

在试卷上做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有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则变,其色亦变”。

墨子这种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主导论D.主体能动论2.旧的的制度下,可能出现新的教育萌芽,新的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

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有()A.相对独立论B.历史局限性C.社会制约性D.社会能动性3.提出普及初级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任务是近代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记》C.《教育论》D.《教育漫画》4.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A.明朝末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A.教学过程主义教学理论B.最近发展区理论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6.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憤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这种德肓方法是( )。

A.说服教肓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7.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肓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肓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8.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幵发,幵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9.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含有的物质就多,桌子的质量就比凳子的大。 知道了吗,有谁能再举个例子?
h
D.h 变小 l 变大
6.下列能正确反映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方程是( )。
A.234 90
Th→29314
Pa+-01

图4
B.174 N+42 He→187 O+11 H
C.238 92
U→234 90
Th+42
He
D.235 92
U+10
n→141 56
Ba+9326
Kr+210

7.有一质点在 x1 与 x2 间受到作用力 F,若此质点系统的总 U(x)
设功率为 P,由已知时间 t 为 5 s,根据功率定义公式得:
功率:P=
W t
= 160 J 5s
=32
W。
答: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重力做功 240 J;
在斜面上滑动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32 W。
问题: (1)指出这道测试题能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点。 (4 分)
—4—
(2)给出题目的正确解答。 (6 分) (3) 针 对 学 生 解 答 过 程 存 在 的 问 题 , 设 计 一 个 教 学 片 段 或 思 路 , 帮 助 学 生 解 决 此 类 问 题 。 (10 分)
A
h 斜面 A
图7
求:①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
②物块在斜面上滑动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功的功率。
解:①设重力为 G,由已知物块水平距离 s 为 12 m,
根据功计算公式得:
重力做功:W=G·s=20 N×12 m=240 J
②由已知斜面长 L 为 8 m,根据功计算公式得:
重力做功:W=G·L=20 N×8 m=160 J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1所示为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示意图。

用不同数量的小球(可选用豆粒、玻璃球、钢球等),分别从不同高度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

该实验通常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的物理知识是()。

A.气体的压强B.机械能守恒C.动量守恒D.功能原理【答案】A。

解析:本实验是用小球做气体分子的模型,演示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

不同高度落下的小球模拟具有不同平均动能的气体分子;不同数量的小球模拟不同密集程度的气体分子。

实验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2.有些球类比赛在开赛前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

如图2所示,若裁判员以 5.0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硬币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 )。

A.1.27 mB.1.35 mC. 1.40 mD.1.54 m【答案】A 。

解析:硬币向上抛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g ≈9.8 2/s m 。

根据位移公式, 最大高度m gv h 27.122≈=o 3.图3所示是某种安检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可以检测是否携带金属物品通过安检门。

门框绕有线圈,闭合电键后,当金属物体通过线圈时,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非金属物体靠近时 则对电路中的电流没有影响。

其工作原理是( )。

A.电磁感应现象B.磁场对电流有力作用C.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答案】B 。

解析:当金属物靠近探测器的线圈时,金属物体会产生涡流,而金属中的涡流产生的磁场又引起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影响线圈中的电流,从而使电流表示数发生变化。

2017年-2018年教师资格证物理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2018年教师资格证物理真题和答案解析

完美 WORD 格式2016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 如图蜘蛛在地面于竖直墙壁间结网,蛛丝 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450,A 到地面的距离为 1m,已知重力加速度 9 取 10m/s2,空气阻力不计,若蜘蛛从竖直墙上距地面 0.8m 的 C点以水平速度υ o。

跳出,要到达蛛丝,水平速度υo。

可以为 () 。

A.1m/sB.1.6m/sC.3.2m/sD.1.5m/s2.在一静电场中,作一闭合曲面 S,若有∮ D·dS=0(式中 D 为电位移矢量),则 S面内必定 ()。

A.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为零B.既无自由电荷。

也无束缚电荷C.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的代数和为零D.没有自由电荷3.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 ABC,∠ A 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 BC边的方向射到 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 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

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 。

4.我国“北斗”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 5 颗静止轨道卫星 ( 同步卫星 )和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 27 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 2.15 ×104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 3.60 ×104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B. 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km/sC.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5.有一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两部分,左侧是理想气体,右侧是真空。

现将隔板抽掉,让左侧的气体自由膨胀到右侧直到平衡,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小B.气体对外做功,温度不变。

内能不变C.气体不做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图1所示为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示意图。

用不同数量的小球(可选用豆粒、玻璃球、钢球等),分别从不同高度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

该实验通常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的物理知识是()@(3-3P28)A.气体的压强B.机械能守恒C.动量守恒D.功能原理《2.有些球类比赛在开赛前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

如图2所示,若裁判员以5.0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硬币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A.1.27 mB.1.35 mC.1.40 m>D.1.54 m3.如图3所示是某种安检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可以检测是否携带金属物品通过安检门。

门框绕有线圈,闭合电键后,当金属物体通过线圈时,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非金属物体靠近时则对电路中的电流没有影响。

其工作原理是()A.电流的磁效应B.电磁感应现象<C.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4.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

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A.h、l均变大—B.h、l均变小C.h变大,l变小D.h变小,l变大5.下面的各种核反应中能产生中子的是()A.用γ光子轰击2612Mg,生成物之一为2611Na|B.用α粒子轰击147N,生成物之一为178OC.用质子轰击73Li,生成物之一为84BaD.用α粒子轰击73Li,生成物之一为105B6.如图5所示,将水平匀强电场中质量可忽略的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后,同时释放,M、N均保持静止,则())A.M的带电量比N的大B.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C.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D.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N做正功7.如图6所示,一束单色光由空气以45°角射入厚度为d的长方形玻璃砖,入射点与出射点的水平距离为s。

若所有的光线只在两水平界面发生折射与反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d sB.玻璃砖的折射率为22 d s sC.经两界面反射而返回原空气入射区的光线会互相平行D.若增大入射角,则会在入射区的界面发生全反射…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2m及2m的物块a、b和c,其中c连接一质量可忽略的理想弹簧,如图7所示。

初始时,b、c静止,a以速度v与b碰撞。

若三物块间的碰撞可视为一维弹性碰撞,则碰撞后c的最大速率是()A.1 5 vB.2 5 vC.1 2 v·D.2 3 v二、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20分)9.如图8所示,水平面上固定有一间距为l的平行、光滑长直导轨,其上放有质量为m的金属杆,导轨的一端连接电阻R,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地通过导轨平面。

当金属杆以初速度v0,且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地向右运动时,用微积分的方法求:(1)金属杆能够运动的距离x;(10分)—(2)该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

(10分)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0题20分,第11题30分,共5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0.案例:下面为某同学对一道物理习题的解答。

'题目:运动员在练习跳板跳水时,将跳板压到最低点C,跳板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 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员质量m=60 kg,取g=10 m/s2,最高点A、跳板的水平点B、最低点C和水面之间的竖直距离如图9所示。

求:(1)跳板被压缩到最低点C 时具有的弹性势能;(2)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解:(1)取B 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p B C mgh E mgh =+则()p B C E mg h h =-=60×10×(3-0.4)=1560 J 。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12B mgh mv =则22B v gh ==2×10×3=600 |得600106v == m/s 。

答:跳板被压缩到最低点C 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560 J ,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为106 m/s 。

问题:(1)指出这道习题能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点。

(4分)(2)给出题目的正确解答。

(6分)(3)针对学生解答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10分) .11.案例:某老师在进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教学时,希望通过对实验原理、电路连接以及数据处理的讨论,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下面是该老师教学过程的3个环节: 环节1:讲述实验原理,要求学生在不翻阅教科书的情况下,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电路图,引导学生讨论存在问题,绘制出正确的电路图。

其中,学生甲绘制的运用E=U+Ir 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如图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实验原理| E=U+IrE :电源电动势U :路端电压I :电流r :内阻。

测量:U 、I环节211为老师展示的学生乙根据E=U+Ir 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连接的电路。

环节3:讲解与讨论相结合,学习利用U-I 图像求出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方法。

问题:】(1)指出学生甲绘制的电路图存在的问题,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6分)(2)设计一个教学过程,了解学生乙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并正确连接电路。

(15分)(3)简述利用U-I图像求出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教学思路。

(9分)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2小题,第12题12分,第13题28分,共40分)1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12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光”一章某节中用酒精灯、肥皂膜做薄膜干涉实验。

(3-4P57)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薄膜干涉实验现象与原理。

(12分)1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静电现象”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

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材料二高中物理某教科书“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节的部分内容。

(3-1P25)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电场、静电平衡状态等知识。

任务:(1)简述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

(4分)#(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研究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的电荷”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

(24分)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A 【解析】本实验是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

用小球做气体分子的模型,不同高度落下的小球相当于具有不同平均动能的气体分子;不同数量的小球相当于不同密集程度的气体分子。

实验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2.A 【解析】硬币向上抛出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上升的最大高度22m 2(5m/s)229.8m/sv h g ==⨯≈1.276 m 。

A 选项中的1.27 m 最接近此值,故A 为最佳选项。

3.B 【解析】当金属物体通过线圈时,通电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当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这种安检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4.B 【解析】在玻璃管没有移动前,管内外气体压强平衡,设管内气体压强为p ,则0p p gh ρ=-。

当把玻璃管稍向下压时,l+h 的值变小,假设气柱长度不变,即l 不变,则h 减小,则管内被封闭的气体压强p 一定变大。

玻璃管向下移动为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p 变大时,则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即l 必须变小才能重新获得平衡。

综上,当把玻璃管稍向下压时,h 、l 都减小。

B 项正确。

5.D 【解析】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可知,A 项的核反应产生的是正电子01e ;B 项的核反应产生的是质子11H ;C 项的核反应产生的是光子;D 项的核反应产生的是中子10n 。

!6.C 【解析】因为M 、N 在匀强电场中均处于静止状态,M 、N 均受力平衡。

M 、N 在匀强电场中都受电场力和库仑力,受力分析可知,只有M 带负电荷,N 带正电荷时,M 、N 受力才可能都平衡。

B 项错误。

M 、N 的受力大小满足M N Eq Eq F ==库,所以有M N q q =,即M 、N 带电量相等,A 项错误。

因为M 带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电场方向相反,故在沿图示路径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 做负功。

C 项正确。

因为N 带正电,受到的电场力沿电场方向,故在沿图示路径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N 做负功。

D 项错误。

7.C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12sin sin n θθ=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sin 45n s ︒==。

A 、B 两项错误。

根据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折射进入玻璃砖,通过第二界面进行反射,最后折射到入射区。

这四条光线关于第二界面的反射法线对称。

所以返回原空气入射区的光线与第一界面右侧成45°角,与入射光线经过第一界面反射的光线平行。

C 项正确。

全发射发生的条件是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

而题中光线是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所以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D 项错误。

8.D 【解析】a 与b 作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由于发生的是弹性碰撞,所以机械能守恒,设a 与b 碰撞之后a 的速度v 1,b 的速度v 2。

以向右为正,则有mv=mv 1+mv 2①,222121112222mv mv mv =+⋅②,根据实际情况,应有12v v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113v v =-,223v v =,其中“-”表示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因此a 与b 碰撞之后,a 以13v 的速度返回,b 以23v 的速度沿正方向运动,之后b 碰上弹簧。

b 、c 以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b 、c 达到共同速度,而当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为原长时b 与c 速度发生交换,即b 的速率为0,c 的速率为23v 。

D 项正确。

二、计算题9.【参考答案】金属杆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并受到向左的安培力。

~根据E Blv =,F BIl =,E I R=可知,22B l v F R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2F B l v a m Rm=-=- 根据22d d d d d d d d v v x v B l v a v t x t x Rm ====-,可知22d =d Rm x v B l- 两边同时积分,有00220d =d x v Rm x v B l-⎰⎰ 0002222=d v Rm Rm x v v B l B l-=⎰ .(2)电流所做功等于金属杆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