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鲜供应链市场研究报告
《2024年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范文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在生鲜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如何有效、高效地管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确保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与新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现状山东省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涵盖了种植、采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多个环节。
目前,该省的物流供应链模式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下、损耗率高、成本高昂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也制约了山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一)整合优化供应链资源为了提升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效率,需要整合优化供应链资源。
这包括加强农产品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和仓储的效率。
此外,还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透明化,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二)创新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创新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
例如,采用冷链物流技术,确保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同时,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的智能管理和监控。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联合体或合作联盟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冷链物流是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
因此,应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包括建设和完善冷库设施、冷链运输车辆等基础设施;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冷链管理体系和操作规范,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四)推广电子商务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应积极推广电子商务模式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
生鲜市场市场分析报告(一)2024

生鲜市场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概述:生鲜市场是指供应新鲜食品和农产品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鲜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生鲜市场的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和趋势,为了解生鲜市场提供参考。
正文:一、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1. 生鲜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年增长率达到X%。
2.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生鲜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3. 电商平台的兴起促进了生鲜市场的快速发展,线上销售额呈现井喷式增长。
二、消费者需求与购买行为1. 消费者对于生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产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2. 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有机食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有机生鲜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
3. 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成为消费者选择生鲜市场的重要因素。
三、竞争态势与市场主要玩家1. 生鲜市场竞争激烈,传统市场与电商平台的竞争日益激烈。
2. 大型超市和连锁门店成为生鲜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产品种类丰富、价格具有竞争优势。
3. 生鲜电商平台通过便捷的购物体验和线上优惠力度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四、价格与供应链管理1. 生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在购买时更看重性价比。
2. 供应链管理对于生鲜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较高的物流成本和风险控制是供应链管理的难点。
3. 一些连锁门店和超市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益。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1. 生鲜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潜在市场仍未完全开发。
2. 电商平台在生鲜市场的份额将持续扩大,线上购买将成为主流趋势。
3. 新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推动生鲜市场的发展,如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智能供应链管理等。
4. 部分挑战来自于政策的限制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引发,生鲜市场需要加强监管与管理。
总结:通过对生鲜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生鲜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商机。
消费者对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商平台的崛起为生鲜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于我国生鲜市场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生鲜市场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生鲜市场在我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生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生鲜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一、我国生鲜市场的规模与增长趋势目前,我国生鲜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生鲜市场的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鲜产品的品质和种类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
2、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带动了对生鲜产品的需求。
3、电商平台的兴起,为生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方便了消费者购买。
二、生鲜市场的消费特点1、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要求极高。
他们更愿意购买当天采摘或宰杀的生鲜产品,对于有质量保证的品牌产品也更青睐。
2、消费渠道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和超市,线上购买生鲜的比例逐渐上升,尤其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
3、季节性消费明显。
不同季节的生鲜产品种类和需求有所不同,例如夏季水果消费旺盛,冬季则是肉类和蔬菜的需求较大。
三、生鲜市场的供应端现状1、产地直供模式逐渐兴起。
一些大型生鲜电商平台和超市直接与农产品产地合作,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价格优势。
2、冷链物流技术不断发展。
冷链物流的完善对于生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损耗,保证品质。
3、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有所提高。
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和合作社采用现代化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了生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四、生鲜市场存在的问题1、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生鲜产品的来源广泛,监管难度较大,导致部分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2、冷链物流成本较高。
冷链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限制了生鲜产品的流通范围和销售价格。
3、损耗率居高不下。
生鲜产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出现损耗,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报告

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生鲜农产品市场迅速发展。
然而,生鲜农产品物流在供应链的传输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1.研究背景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综述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问题。
同时,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实际情况和挑战。
4.研究结果4.1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规模巨大,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物流配送环节效率低,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其次,冷链物流设施不完善,导致农产品易受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信息不透明,难以进行溯源管理。
4.2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管理,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应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最后,应加强对供应链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测和检验。
5.研究结论生鲜农产品物流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研,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希望本研究能为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2.赵丽萍.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4(23):134.。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综述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品质与安全性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而生鲜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冷链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研究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接着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然后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配送技术、管理模式和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更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认识,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概念及特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从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低温控制,以保证其新鲜度、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活动。
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通过先进的制冷技术和物流管理手段,确保生鲜农产品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流通,减少损耗、延长保质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鲜农产品的需求。
温度控制严格:生鲜农产品对温度非常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其品质下降。
因此,在冷链物流配送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确保产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流通。
时间要求紧迫:生鲜农产品的保质期相对较短,对时间的要求非常紧迫。
这就要求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必须具备高效、快速的特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物流环节复杂: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涉及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管理。
2024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总体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
这主要受益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日益增加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
同时,线上生鲜零售也在2024年取得了较大突破,预计线上生鲜销售额将增长30%以上。
二、市场竞争格局三、消费者需求及趋势1.健康意识增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的需求逐渐增长。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无公害、无添加等特性,对生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便捷购物体验: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选购,同时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快捷的物流配送和更方便的售后服务。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物体验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3.多样化消费选择:随着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他们对产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消费者对于新鲜、有机、特色的产品有着更大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四、发展机遇与挑战生鲜行业市场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开拓,生鲜行业在新市场上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生鲜行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较低,容易被质量问题所影响,因此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挑战。
同时,生鲜产品的质量检验、供应链的稳定、冷链物流的健全等也是行业需要持续努力解决的问题。
五、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中国生鲜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生鲜产品将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同时,线上渠道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生鲜行业的增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此外,随着技术和物流的不断创新,生鲜行业将迎来更加智能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生鲜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头部企业将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消费者对健康和便捷购物体验的需求将推动行业的发展,同时行业也面临着质量安全等挑战。
《2024年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范文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其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其优化模式,为提升山东乃至全国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二、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现状1. 资源概况山东省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多样,农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等。
丰富的资源为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传统物流模式传统的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多采用以批发市场为纽带的网络化销售体系。
农民将农产品出售给当地的批发商,再由批发商运输至各地区的销售市场或超市。
三、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现存问题1. 效率低下传统的物流模式存在着运输成本高、运输时间长的问题,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销售效率。
2. 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供需不匹配,造成部分农产品的积压和浪费。
3. 缺乏冷链物流系统冷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使得部分对温度敏感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
四、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优化模式研究1. 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加强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包括冷库、冷藏车等设施的投入使用,确保对温度敏感的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2. 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生产者、物流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的供需匹配度。
3. 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五、新型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实践与效果分析1. 电商平台+冷链物流模式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的在线销售,结合冷链物流系统,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配送。
这种模式在山东的多个地区得到了成功实践,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和品质。
2. 农业合作社+第三方物流模式农业合作社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为农民提供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储存和运输服务。
《2024年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范文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电商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日益成为推动山东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本篇文章将对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以探究其运作机理、发展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二、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其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建设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优化物流供应链模式也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三、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概述(一)产地直供模式该模式以生产地为中心,通过建立产地直供基地或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直接从农户手中采购生鲜农产品,并通过冷链物流和高效配送网络将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
这种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二)集配中心模式该模式通过在主要城市设立集配中心,集中处理来自各产地的农产品。
集配中心利用现代化的仓储和物流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储藏等处理后,再配送至终端市场。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处理,提高物流效率。
(三)电商+物流模式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开始涉足生鲜农产品领域。
这种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的在线销售和交易,结合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将农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
这种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同时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四、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优势与挑战(一)优势1. 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 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3. 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4. 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5. 为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二)挑战1. 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控制问题;2. 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的不足;3. 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4. 电商平台的竞争激烈;5. 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意识有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要生鲜品类产品概述
蔬菜水果
肉类
海鲜水产
乳制品
禽蛋类
主要产品 苹果、西瓜、大白菜
牛肉、羊肉、猪肉等
鱼类、贝壳类、虾蟹 类
鲜奶、酸奶、冰激凌
鸡蛋、鸭蛋、鹅蛋、 鹌鹑蛋等
储存条件
储存温度0-4℃,储存 周期在20~30天左右
新鲜肉类最佳储存温 度为0~3℃,储存周期 为一周;冷冻肉品最 佳储存温度为-1程度仍旧较 低,处于半自动化半 人工阶段
液体奶产业已形成伊 利和蒙牛为代表的双 寡头格局
机械自动化程度较高
加工情况
新鲜蔬果无需加工; 部分农副产品需要加 工,我国整体果蔬加 工率较低
新鲜肉品仅需屠宰步 骤;加工肉制品需要 经历屠宰、盐腌、烟 熏、干燥等一系列加 工
新鲜水产品无需加工; 水产品加工过程包括 切片、整形、入库冷 藏等步骤
7,904
2014
2015
水产品(亿吨)
奶类(亿吨)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6
2017
2018
肉禽蛋(亿吨)
鲜菜(亿吨)
鲜瓜果(亿吨)
2014
2015
2016
2017
肉禽蛋(亿元)
蔬菜(亿元)
水产品(亿元)
干鲜果品(亿元)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8
©
©
5
中国主要生鲜产品品类图谱
我国生鲜品类繁多,生产特征、储存条件各不相同
农贸市场
上游:生产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与绘制。 ©
中游:分销
下游:零售消费
4
中国的年生鲜消费量大于3亿吨
干鲜果品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的生鲜食品总量由2014年的3.1亿吨增长至2018年的3.3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1.6%。其中,鲜菜占消费量比重最大,2018年达41.6%;鲜瓜果占比提升最为明显,由2014年的21.1%增长至2018年的 23.7%;肉禽蛋类比重略有提升,2018年占比为21.8%;奶类与水产品占比略有下降,2018年占比分别为6.9%与6.0%。 按亿元以上食品交易市场摊位分类成交额口径统计,我国主要生鲜食品品类成交规模由2014年的2.1万亿增长至2018年的 2.6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5.5%。其中,干鲜果品交易额的增速最快,与居民生鲜食品消费情况相符,表现出居民的食品 消费由生活必须的食物向更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
注重严格杀菌、保鲜
禽蛋类需经过清洗, 杀菌等一系列加工步 骤
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与绘制。
6
中国生鲜产业链上游:生产端(1/5)
我国幅员辽阔,水果品种繁多,总产量居全球前列
通常夏季为禁渔期, 秋冬为海鲜捕捞旺季
冬季奶牛产奶量降低, 夏季奶源相对增多
不存在明显周期性
产地分布
热带水果多种植于南 部地区
猪类聚集于四川、湖 南、河南
渔业集中分布于沿海 地带及湖北等地
集中在南方地区的东 部沿海地区以及华东 地区
河北、河南、山东等 地为重点生产区域
生产特征 机械自动化程度较高
机械自动化程度较高, 大型规模肉类加工工 厂较多
新鲜水产品脱水即不 可存活; 冷冻水产品的储存温 度为-25~-18℃,储 存周期为6-19个月
高蛋白食品,易腐败 变质,产品保质期较 短,对温度要求较高
禽蛋在2℃-5℃的储存 温度下保质期为40天; 冬季常温保质期为15 天,夏季常温保存期 为10天
收获周期
覆盖一年四季,不同 品种之间差距较大
猪肉生产周期月六个 月,禽类约为三个月
2
目录
中国生鲜供应链上下游梳理
1
新零售浪潮推动中国生鲜供应链模式升级
2
冷链物流是支撑生鲜供应链发展的基础设施
3
生鲜供应链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4
3
中国生鲜供应链行业概览
中国生鲜供应链以环节多、链条长、耗损大为特征
农业作为供应链最源头的供给端,提供了肉禽、蔬菜、水果、海鲜等生鲜产品。生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不耐贮运、生产 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等特点。随着生鲜供应链的逐渐成熟,生鲜产品的运输季节、地域限制被克服。本次疫情期间 生鲜电商的爆发将生鲜供应链行业推向了关注的焦点,优秀的生鲜供应链能力成为制约生鲜新零售成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鲜供应链行业从幕后走向台前,深耕行业的龙头企业将迎来新历史发展机遇。
2014-2018年中国居民生鲜食品消费量
3.12 0.20 0.25
0.65
3.17 0.20 0.24
0.67
3.28 0.20 0.23
0.69
3.31 0.21 0.23
0.69
3.32 0.20 0.23
0.72
0.66
0.69
0.73
0.75
0.79
2014-2018年中国亿元以上食品交易市场
中国生鲜供应链市场研究报告
摘要
我国生鲜品类繁多,主要包括蔬果类、肉类、海鲜类等,具有鲜活易腐、不耐贮 运、生产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等特点。传统分销供应链模式下,生产者与消 费者相隔多层分销环节,限制了生鲜品流通速度,并造成大量耗损。 我国目前生鲜零售渠道仍以农贸市场为主,随着“农改超” 政策推进及生鲜电商的 渠道渗透率提升,未来农贸市场的占比将持续下降,新渠道加速崛起,对中游分销 及上游生产提出新要求。 冷链物流是生鲜供应链中游基础设施,2019年市场规模达3264亿元。商流变革与 消费升级等因素将从供给与需求两端持续驱动行业发展,疫情时期更是成为生鲜行 业关注的核心。 九曳等平台型冷链企业用技术手段打造用户物流管理平台,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升 级的同时,为新兴消费品牌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成为新零售时代下生鲜 2B/2C全供应链生态合作伙伴与赋能者。
生鲜产业供应链解析
产地直采
农产品生产者
流通环节多,流通链条长,产品损耗大
农户/大户
合作社
企业生产基地 “菜篮子”生
产基地 产品流通半径小,滞销
为常态
产地集贸 市场
批发市场自采
产地批发 商
销地批发 市场
生鲜批发 商
产地经纪 人
多层中间链条并且信息不对称,造成每层价格成倍叠加
加工厂
生鲜店
餐
厅
超市
生鲜电商 消 费 者
20,782 3,248
5,168
摊位分类成交额25,176
24,187
22,021
4,032
3,970
3,576
5,374
5,588
6,122
25,792 4,113
6,355
6,660
6,925
7,620
7,720
7,420
1.37
1.38
1.43
1.42
1.38
5,706
6,146
6,947
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