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探究
中学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教案

中学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教案实验名称:中学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硫的性质,探讨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加深对该物质的认识。
实验器材和试剂:1. 试剂:二氧化硫溶液、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2. 器材:试管、试管架、滴定管、酒精灯、试剂瓶实验步骤:1. 实验一:二氧化硫的溶剂性质a.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硫溶液。
b. 观察试管内二氧化硫的溶解情况,并记录下来。
c. 将试管再加热,观察二氧化硫的溶解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2. 实验二:二氧化硫与盐酸的反应a. 取一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二氧化硫溶液和盐酸溶液。
b. 观察两者发生反应的情况,并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c. 进一步可以用滴定管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并用氢氧化钠溶液测试该气体的酸碱性质。
3. 实验三:二氧化硫与氯化钡的反应a. 取一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二氧化硫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b. 观察两者发生反应的情况,并记录下来是否生成沉淀。
c. 若生成沉淀,可进一步观察沉淀的性质和溶解规律。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的结果显示,二氧化硫在常温下能够溶解在水中,且在加热后溶解性更好。
2.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二氧化硫与盐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气体。
通过进一步测试气体的酸碱性质可以得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硫。
3. 实验三的结果发现,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产生沉淀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继续加入氯化钡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为不溶性盐类。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是可溶于水的气体,可以与盐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并具有一定的酸性。
此外,二氧化硫还可以与氯化钡发生沉淀反应,生成不溶性盐类。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后续学习相关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延伸拓展:除了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性质外,二氧化硫还有诸多其他的性质,如氧化性和还原性。
可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并进行更深入的实验研究。
微专题22 二氧化硫性质四重性探究-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

微专题22 二氧化硫性质四重性探究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大气污染之一,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所以有关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鉴别及防治方法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有以下四个方面: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2.氧化性3.还原性4.漂白性二氧化硫(SO2)(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水溶性毒性无色刺激气味气体易溶,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有毒(2)化学性质②氧化性(如与H2S溶液反应):SO2+2H2S===3S↓+2H2O(生成淡黄色沉淀)④漂白性: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SO2与HClO、H2O2、Na2O2、O3、活性炭漂白原理的比较物质SO2HClO、H2O2、Na2O2、O3活性炭漂白原理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吸附有色物质变化类型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否可逆可逆,加热或久置后恢复原来颜色不可逆,加热或久置后不恢复原来颜色—漂白对象有色的有机物,不能漂白指示剂有色的有机物和指示剂有机色质(三)SO2的性质探究及其检验1.SO2气体的检验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A.都能证明B.都不能证明C.③④⑤均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答案】D。
【解析】①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酸性气体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CO2也有此现象。
2.SO2与CO2混合气体中成分的检验如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在许多工业和商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某些有害特性,二氧化硫的排放也引起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SO2。
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
二氧化硫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多种化学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
二、二氧化硫的应用1、工业用途二氧化硫在工业中应用广泛。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纸浆和纸张的漂白。
其次,二氧化硫也是制造硫酸和其他化学物质的重要原料。
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制造肥料、橡胶制品和食品加工。
2、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二氧化硫被用作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它还被用于制作一些特定的食品,如葡萄酒和啤酒,以保持其口感和质量。
3、生物医学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二氧化硫也被用于多种应用。
例如,它被用于制作一些药物和生物试剂,以及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此外,二氧化硫也被用于消毒和清洁医疗设备。
三、二氧化硫的排放和环境影响尽管二氧化硫在某些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排放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来自燃煤和石油燃烧,以及一些工业过程。
这些排放可能导致酸雨和其他环境问题。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严格的环保法规,以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四、结论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的有害气体。
尽管其应用广泛,但其排放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研究和开发更环保的替代品和技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现有的二氧化硫应用,我们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硫是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节中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不仅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而且其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对于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SO2+2Fe3++2H2O = 2Fe2+ +SO42-+4H+ SO2+I2+2H2O = H2SO4+2HI
3.氧化性
如何证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SO2 + 2H2S = 3S + 2H2O
4.漂白性
SO2
在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
SO2能使品红褪 色,是SO2的特 品红溶液 征反应,常被 用来鉴别SO2。
S通常显-2、0、+4、+6等 化合价,SO2中的S是几价, 从氧化还原角度, SO2可能 具有的性质?
9
2.还原性
2SO2+O2
如何证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SO2
催化剂 高温
2SO3
酸性KMnO4
SO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16.8。C),沸点 (44.8。C),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同时放出 大量的热。工业上常用这两个反应制造硫酸。 5SO2+2MnO4-+2H2O= 2Mn2++ 5SO42-+4H+
同学们:每天,当你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或 收看电视节目时,经常可以获得关于空气质 量的信息。空气质量报告各项指标中,有二 氧化硫的指数.为什么要有二氧化硫呢?它有 什么危害呢?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SO2有哪些化学性质?
从物质分类角度, SO2可归为哪一类? 和哪种气体可与之归为一类? 根据 所属类别,推测SO2可能与哪些物质 发生反应?
SO2+Na2SO3 +H2O=2NaHSO3
(CO2+Na2CO3 +H2O=2NaHCO3 ) SO2+NaOH=NaHSO3
(CO2+NaOH=NaHCO3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教案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气体,其分子中包含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二氧化硫具有多种化学性质和反应,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并给出相关的教学案例授课思路和教学方法。
一、化学性质1.氧化性:二氧化硫可以被还原剂氧化为三氧化硫和四氧化三硫等配合物,如:SO2 + O2 -> SO3(三氧化硫)SO2 + 2O2 -> 2SO3(四氧化三硫)2.酸性:二氧化硫在水中可以产生亚硫酸和硫酸,如:SO2 + H2O -> H2SO3(亚硫酸)H2SO3 + H2O -> H3O+ + HSO3-(亚硫酸溶液中产生的离子)2HSO3- -> H2O + SO2 + S(热分解)H2SO3 + O2 -> H2SO4(硫酸)3.反应活性:二氧化硫和热或光的作用下存在较高的反应活性,可导致多种反应和物种的生成,如:SO2 + O -> SO3(单一氧化反应)SO2 + Cl2 -> SOCl2 + Cl(氯气反应)SO2 + NH3 -> NH4HSO3(氨水反应)4.双键反应:二氧化硫以两个氧原子和硫原子之间的共价双键形式存在,对于双键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如:SO2 + H2S -> 2S + 2H2O(硫化氢反应)SO2 + H2O -> H2SO3(水反应)二、相关教案1.授课思路本章主要以介绍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反应为主题,通过讲解相关反应和实验现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硫的本质和重要性。
在讲解过程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点:(1)掌握如何识别二氧化硫的结构和性质;(2)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反应;(3)能够观测和识别二氧化硫在实验中的反应现象;(4)了解二氧化硫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2.授课方法本章可根据实验示范和相关知识点讲解来实现授课目标。
具体建议如下:(1)前期讲解:在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时,可采用上课PPT或白板讲解等形式。
高中化学_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探究一、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1.氧化还原反应原理2.氯、碳、氮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分析方法3.对比、分析、实验探究能力二、学生能力薄弱点1.内化、整合、迁移应用的能力2.深入思考问题3.自主设计实验4.思维逻辑性三、思维特点对定性认识较深,但定量认识不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稍弱。
四、心理状态本节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且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时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热情效果分析——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探究本节课引导学生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提升学生的科研探究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利用化学思维设计方案。
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之前的推测,进一步探究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和漂白性。
化学和生活紧密相连。
本节课引导学生能有意识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社会性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如酸雨的防治。
将知识回归到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二氧化硫危害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建立辩证地科学认识观。
课程结束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效果问卷调查。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不仅建立了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认知模型,而且对于实验探究中出现的试剂用量、数据记录、数据计算、操作规范等问题都进行了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化学素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探究本节内容选自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课时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性质。
教材意图在研究了氯、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及其化合物,也是为后面硫酸的学习做准备。
因此本节内容除本身内容的重要性外,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硫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上有很多的特殊性,学好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学习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极其重要。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设计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实验探究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探究二氧化硫的反应性;
3.探讨二氧化硫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气体,是有机物燃烧产生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它是一种半导体,在空气中存在一定量,具有强烈的气味和特殊的化学性质。
根据既定实验条件,可以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它的化学性质,从而探究
它的反应性,并了解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三、实验准备
1.化学药品:盐酸、硫酸铵、硫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铵水溶液等;
2.实验器材:1000毫升大孔杯、0-14浓度质量移液管、100毫升烧杯、洗涤瓶、恒温水浴、烧瓶、水槽、烧瓶夹等;
3.耗材:实验用玻璃管、塞芯等。
四、实验步骤
1.将1000毫升大孔杯内的空气抽空,用实验用玻璃管把硫酸铵水溶
液3毫升加入到不含空气的大孔杯中,然后用洗涤瓶把大孔杯充满气体空气,稳定0.05毫米沿四周。
2.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和硫酸钠溶液,将恒温水浴放入水槽中,调节恒温水浴的温度,使水槽中的液体温度稳定在50℃。
3.将100毫升烧杯放入恒温水浴中,然后用通过硫酸铵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50毫升,安装烧瓶夹。
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03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酸碱性
酸性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气体,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表现 出酸性。
中和反应
二氧化硫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氧化还原性
还原性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剂 反应,如二氧化硫与氯气反应生成硫 酸和盐酸。
氧化性
在特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也可以表现 出氧化性,如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 生成硫和水。
详细描述
二氧化硫的气味非常强烈,能够刺激 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使人感到不适。 这种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的典型特 征之一。
溶解性
总结词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一些有机溶剂。
详细描述
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很强,可以迅速地溶于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形成相应的溶 液。这也是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原因之一。
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 引言 •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 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 • 二氧化硫的来源与危害 • 二氧化硫的应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的工业质对于环境保护和工业应用都具 有重要意义。
06
二氧化硫的应用
在工业上的应用
01
02
03
制造硫酸
二氧化硫是制造硫酸的重 要原料,通过接触氧化反 应可以生成硫酸。
漂白剂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 可用于纸浆、棉、毛等漂 白。
防腐剂
二氧化硫可以抑制霉菌和 细菌的生长,用于食品和 物品的防腐。
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葡萄酒的酿造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二氧化硫 可以作为抗氧化剂,防止酒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请学生设计一套无SO2泄露的实验装置。
学生
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SO2的漂白原理,实验过程在密封情 况下进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
设问4:SO2气体能使KMnO4溶液褪色吗?若能褪色, 是SO2气体的漂白性吗?请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 提出实验方案:往褪色的溶液加热,发现褪色的溶
3.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 SO2的化学性质 (2)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重组 和探究,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创设新颖有效的学习情境,将教学的重点内
容设计为有梯度,有容量,层次分明的实验“问题
组”,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设计 实验方案,探究物质的本质特征,归纳总结物质的化 学性质。 运用“内容实验化”的策略,使学生在认知程度上 有新的收获,在思维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在学习能力上 有新提高,在科学素养和人文价值观上有新认识。
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SO2先 生走出迷宫!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二氧化硫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
2、氧化性 3、还原性 三、二氧化硫的用途 四、二氧化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教学内容实验化,创新思维体系化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探究
株洲市二中 化学教研组
本节说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教材分析
学法
教法
教学程序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第一 课时的内容。 从教材体系看,这节课安排在《金属及其化合 物》及非金属硅、氯之后,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
液不能恢复紫色,说明褪色的原因不是SO2的漂白性,
而是其还原性。
教师
设问5:从SO2的化合价的角度考虑,SO2除了具有还原性, 是否还具氧化性?请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 提出实验方案:往Na2S中通入SO2,发现溶液变浑浊, 则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教师 1、二氧化硫的用途 教师 2、如何控制酸雨
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材料,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也适合师生互动、互学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通过不同的情境的设置,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 识体系,通过类比和推理,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探寻物质变化的本质原因,并归纳总结SO2的化学性
质。经过一系列实验探究的体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
“迷宫”引入,提出问题,激起好奇心。 有一天,SO2先生在外面溜达时,一不小心,撞进了一座 神奇的化学迷宫,在这座迷宫里有许多“吃人的野兽”, 请你帮SO2先生安全走出“迷宫” 。 (游戏规则:要求不能碰到与SO2反应的物质)
学生 提出实验方案、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
方案一: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剂中显红色
方案二:向Ca(OH)2溶液中通入SO2,生成白色沉淀。 方案三:向NaOH和酚酞的红色混合溶液中通入SO2,红色 变浅,最后完全消失。 分组实验: 选取可行性、安全性、环保性、颜色直观性、 简洁性的最佳实验方案。
学生
观看迷宫图片,思考问题。 多媒体演绎法与提问相结合,以现实生活中事件来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自然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课。
教师
事先用矿泉水瓶装满SO2,将其连同数根注射器发给学生。
设问1:已知SO2和CO2都是常见的酸性氧化物,请用SO2、
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酚酞,石蕊试剂,pH试纸中的
合理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
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为接下来学习元素周期 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研究方法看,学生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 应原理)深化对物质化学性质的理解,尝试设计
实验探究并物质的化学性质,对以后研究其它物
质的性质及思维训练具有指导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 之一,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学生环保 意识,培养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
自学法使学生回到现实情景中,将新学知识运用到 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 小结: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会了那些化学知识 和学习方法,还存在那些学习上的困惑。对 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那些建议。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化学。
1、SO2的用途 2、为除去CO2中的SO2气体,可将气体通入: A.饱和NaCl 溶液 B.饱和NaOH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3、盐A与酸B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C,C与NaOH反应 生成A;C最终可氧化生成D;D溶于水生成B,则A、B 分别是: A.Na2S和HCl B.Na2S和H2SO4 C.Na2SO3和HCl D.Na2SO3和 H2SO4 通过以上题目解答状况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程度
教师
设问2:已知SO2有漂白性,滴入酚酞显红色的NaOH溶液 褪色有可能是SO2的漂白性而不是SO2的酸性?请讨论并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
学生
提出实验方案:往褪色的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
发现褪色的溶液又重新变红,说明褪色是SO2的酸性,
而不是SO2的漂白性。
教师
设问3:已知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之后又能恢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硫酸 型酸雨的 形成原因 及危害、 防治方法。
掌握二氧 化硫的化 学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酸雨的危害的认识,成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②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 度和合作意识。
三. 说学法
在初中阶段对CO2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第二章物质
的分类的学习,学生对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 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 了铺垫和支持作用。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 析能力和较高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比较全面,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