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份-大学语文
[全国1]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1]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9b1e6650e52ea54189804.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详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ò)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3.下列格局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合集3篇)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第1篇“小议”浅阅读所以我要说的是:浅阅读,我们要乐意受之,完美用之。
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翻起页页泛黄的扉角,感受书的香蕴,这是何等惬意!是这传人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这传人傲骨,给人热血的书呐喊出树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血沸腾的革命情结,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鼓励着多少澎湃的心;是这豪放与婉约的孪生姐妹,教我们吟唱出易安的种种凄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也教我们审度了东坡的傲岸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的,这人类的精神食粮,母语的精髓浑厚,我们不能遗弃,他是我们沸腾的热血,是我们不能丢的根,所以那些斜倚在书店一角,默默地读书,不知天黑的日子不能丢,如果你丢了,虔诚地捡拾那些日子。
但是,与在图书馆默默沉浸截然不同的“浅阅读”我们也不能丢,而且丢不了。
浅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浅阅读,只知徜徉于古典读书方式的你,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成为时尚的现代人,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
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
深浅结合,相得益彰。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第2篇浅阅读与深阅读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么浅阅读只能是绿坪。
大海,永远充斥着的,只有河水跌撞而来的轰轰涛声。
有时表面上默默无闻,但那叫波澜不惊,不为外界所动,然而小溪,整日呜咽,用全身力气叫喊也只不过是滴滴答答。
那溪中的青蛙自以为是地亮着歌喉;再看那海中蛟龙,滕溪而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2.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3.《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A.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情感”B.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C.宇宙和谐之奥秘D.作者的哲学观点4.《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的文体是【】A.杂文B.驳论文C.讲话D.文艺专论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6.《冯谖(xuān)客孟尝君》的中心旨意是【】A.如何巩固政治地位B.如何礼贤卞士C.如何报效知己D.如何求取功名7.《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jì)云形象的是【】A.停杯投箸B.抽刀断指C.背诵《汉书》D.杀妾食肉8.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A.《冯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西湖七月半》9.《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烘托D.象征10.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C.“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1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12.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朱熹的《诗集传》C.郁达夫的《故都的秋》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13.《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反衬B.象征暗示C.类比彰显D.侧面烘托14.《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5.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A.雄奇飘逸B.沉郁顿挫C.通俗易懂D.清朗峻爽16.《鹧鸪(zhègǖ)天》中,体现感情超越生死的词句是【】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lǒng)两依依D.谁复挑灯夜补衣17.《一句话》中“火山爆发”的隐喻意义是【】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C.民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D.民众革命运动的巨大声威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19.《苦恼》的主旨是【】A.反映专制统治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B.揭示专制统治下上层大人物缺乏同情心C.反映专制统治下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D.揭示专制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20.《金鲤鱼的百裥裙>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笔法是【】A.夹叙夹议B.幽默风趣C.充满激情的抒写D.不动声色的白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0年语文答案和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解析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答案】选B项。
【解析】A、皎洁/打搅jiào 业绩/污渍 jī/zì纤维/纤夫xiān/qiàn;B、效仿/发酵xiào/jiào 空旷/粗犷 kuàng/guǎng 盛开/盛饭shâng/chãng;C.隐瞒/蛮横 mán 挑衅/抚恤xìn/xǜ埋伏/埋怨mái/mán;D.市侩/反馈kuài/kuì濒临/频繁bīn/pín 辟谣/精辟pì/pì【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
2.【答案】选C项。
【解析】A项“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B项“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C项“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
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
这里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
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
D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现在也指事物消失。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3.【答案】选A项。
【解析】B项残缺与混乱,应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的正确”;C项歧义,“部分”福利院还是“部分”孤儿?D项搭配不当,“完成理想”。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4.【答案】选C项。
【解析】③②说作者的创作活动,⑤①说作者的个性特点,④紧承“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①总结上文内容,作尾句。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
2010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自考大学语文(本)试卷与试题

22. 《我与地坛》一文表现母爱的方式有( A 行动描写 B 心理描写 C 侧面烘托 D 多重类比 E 象征
)[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C)
23. 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有( A 回看血泪相和流 B 到此踌躇不能去 C 春风桃李花开日 D 孤灯挑尽未成眠 E 在地愿为连理枝
)[1分]-----正确答案(C)
10. 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A 旧家庭的冷落 B 希望的破灭
)[1分]-----正确答案(B)
C 对礼教的憎恶 D 新的生活道路
11. 余秋雨说,都江堰“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B 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C 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 D 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1分]-----正确答案(D)
17. 《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A 西天的云彩 B 河畔的金柳 C 软泥上的青荇 D 康河的柔波
)[1分]-----正确答案(B)
18.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 [1分]-----正确答案(D) A 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 B 敦煌艺术的文化遗存 C 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 D 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1分]-----正确答案(A)
15. 《秋兴八首》(其一)中,抒写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分]-----正确答案(C)
16. 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A 行役之苦、羁旅之愁 B 失意之悲、遭贬之愤 C 时局之忧、危机之虑 D 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试题第一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6)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2010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湖北自考网9月8日整理课程代码: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满招损,谦得益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3.《吃饭》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对比
B.类比
C.侧写
D.象征
4.《垓下之围》中,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一面的情节是()
A.惊闻楚歌
B.悲歌“虞兮”
C.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
D.马赠亭长,自刎乌江
5.下列文章中,“传其事以为官戒”的是()
A.《冯谖客孟尝君》
B.《张中丞传后叙》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6.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描写箫声的是()
A.耳得之而为声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舞幽壑之潜蛟
D.寄蜉蝣于天地
7.《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A.俭朴
B.勤劳
C.待人厚道
D.严以教子
8.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暗含讽刺当朝权奸之意的是()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
C.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9.《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A.天空
B.小粉红花
C.小青虫
D.月亮
10.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A.旧家庭的冷落
B.希望的破灭
C.对礼教的憎恶
D.新的生活道路
11.余秋雨说,都江堰“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B.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C.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
D.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
13.《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借比喻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象征抒情
14.《陌上桑》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A.罗敷
B.耕者
C.使君
D.夫婿
15.《秋兴八首》(其一)中,抒写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6.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A.行役之苦、羁旅之愁
B.失意之悲、遭贬之愤
C.时局之忧、危机之虑
D.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17.《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
C.软泥上的青荇
D.康河的柔波
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A.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
B.敦煌艺术的文化遗存
C.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
D.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19.《哦,香雪》的整体结构特点是()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
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C.以看火车为聚集点
D.借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孙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这对表现金鲤鱼悲惨命运的作用是()A.对比反衬 B.铺垫烘托 C.侧面渲染 D.象征暗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我的世界观》阐述了爱因斯坦的()
A.教育思想
B.人生观念
C.政治思想
D.科学贡献
E.宗教感情
22.《我与地坛》一文表现母爱的方式有()
A.行动描写
B.心理描写
C.侧面烘托
D.多重类比
E.象征
2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有()
A.回看血泪相和流
B.到此踌躇不能去
C.春风桃李花开日
D.孤灯挑尽未成眠
E.在地愿为连理枝
24.闻一多《一句话》的情感内涵有()
A.对社会黑暗的憎恶
B.对民众革命的信心
A.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
B.有何喜,笑辄不辍?若不笑,当为全人
C.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
D.人罔不笑,但须有时
E.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
27.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判:
28.宗旨既乘,趋向自异
乖:
29.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放:
30.不能通知二父志
通知:
31.字而幼孩
字:
32.固一世之雄也
固:
33.无一字龃龉
龃龉:
34.不衫不帻
帻:
35.登时一口一口的,把块绢子吐湿
登时: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
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说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老子也说“治国如烹小鲜”。
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修辞手法?
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A.这里所说的“淫辞”指的是哪一句?
B.这段文字包含哪四重对比关系?
C.写出文中的对偶句。
38.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A.这里描写了什么情景?
B.这里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C.这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9.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A.开头十四个叠字分别写了什么?
B.“雁过”引发出怎样的思绪?
C.词中运用了哪些宋人口语?
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
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
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B.金鲤鱼梦想穿“大红百裥裙”的动机是什么?
C.结尾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作文题(30分)
41.以《我们的家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