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讲义共154页
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散文部分)

Ⅰ、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散文部分)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
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大学语文ppt课件

写作特点
(四)运用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以增强说理的力量。
1、比喻句——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说 明冉有、季路辅佐季氏的失职。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 这一比喻有双重语意。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 龟玉。“虎兕出于柙”比作季氏攻打颛臾。“龟玉毁于椟 中”比作颛臾被消灭,这是一层语意。第二层语意是将冉 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人。“虎兕出于柙”行凶, “龟玉毁于椟中”,看管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比喻 含义丰富,非常形象地批评了冉有、季路的失职。
冉有曰:“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 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 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 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 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 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
课文第一段结构
首先交代了季氏将伐颛臾的背景。 后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起此事。 后孔子陈述了讨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
①以为东蒙主——不可伐 ②在邦域之中——不必伐 ③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是时,四分鲁国,季氏有二,孟孙、叔孙各一。独附 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欲取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 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 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朱熹《论语集注》
课文第二段结构
冉有、季路推脱责任。 孔子进行反驳。
①先是引用周任的话。 ②然后运用两个比喻反驳冉有和季路的错误。
第三段课文结构
冉有、季路表明自己的观点。 孔子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丘也闻……既来之则安之。” 季路、冉有违背了这些原则。 孔子指出了季氏“忧”之所在。
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

前言《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公共课,几乎所有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学都要参加此门课的考试。
自考的课程,只要是考试大纲、教材没有变动,每次的考试出题的内容、难度是不会有变化的。
《大学语文》主要复习四部分的内容: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本课程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可以分成两个层次:浅层次的掌握就是要求考生记忆课文中的内容,在过去《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试题较多;深层次的掌握则要求考生在对课文记忆的基础上对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加以深刻理解,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对于古文,要能够读通、读懂,同时对重点字词(课文后面的注释)要一一掌握。
二、在熟练掌握每篇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文后面的提示,逐个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对【考试大纲】、【提示】的考核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较多。
三、要灵活掌握语文知识这是学习的难点,历年来考生丢分很多。
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主要有:1、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
其中两种论据、三种论证方法是重点;2、10种修辞手法;3、记叙文的表现手法;4、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5、诗词的直接抒情手法,间接抒情的六种手法;6、记叙的顺序。
参照教材50页、148页、217页、287页学习。
四、作文自考作文一般可以写成夹叙夹议夹抒情的文章。
在写作作文时,可以参看《纪念傅雷》一文的写法。
从试卷的组成来看,除去作文,考核课文知识的题目中,非常容易的题目大约占15分;较容易的题目大约占20分;较难的题大约占20分,难的题目大约占15分。
第一单元议论文部分《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ppt课件

19
颜回与过劳死
20
范仲淹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断 齑 画 粥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 在其中。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富贵,对我来讲 就像是天上的浮云。”
新 程中,有 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
老师了。”
1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经典原意】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 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 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 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1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
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 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 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 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择善而从: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追随,引申为做事或学习。指 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55
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武成》:“谆信
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拱:垂 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
56
正本清源:最早出于《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
43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
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
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 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44
文章结构: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人君当思 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word完整版)大语文讲义20180921

大语文讲义20180921姓名①自称姓名或名②用于介绍或作传(在古代,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羊辈之间,除很熟悉的情況下相互称名外,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下对上,卑对尊则绝对不能称名)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穌礼貌和尊敬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由自己取定。
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称官名称呼官职谦称①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有愚、臣、家、舍②古代帝王的自谦询。
有孤、寡人等敬称①对帝王的敬称。
有上、天子、陛下等②对诸侯的儿子的敬称。
有公子等③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④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
有君、子、公、足下、夫子等⑤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
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
后来,“圣"多用于帝王,有圣上、圣驾等①百姓的称谓。
有希衣、白丁、民等②年龄的称谓。
如:加冠:指男子20岁;而立之年:指30 岁;不惑之年:指40岁;知命之年:指50岁;花甲(耳顺)之年:指60岁;古稀之年:指70 岁;耄耋(n^io diO之年:指 80、90岁;期颐之年:指100岁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作为官名,始于战国时,执掌文书奏章,又称“掌书'本为宫廷的近侍。
初任称郎中, 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黯鹏以御为账官汉代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
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 等级超过侍郎。
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将军古代高级军事统帅都尉古倾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长史秦时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
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太守知府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又称“知州”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是地方最高长官守丞守城的当地行政助理官屯长旧时戍边军中的领队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大学语文讲义汇总

大学语文讲义汇总§第一讲《大学语文之语言概述》中国语言:中国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汉语中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汉语概述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一)汉字的构造: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汉字构造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汉字的演变:原始图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三)汉语语音古音:1. 以字注字木:目也。
2. 反切行:黑王切。
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现代汉语词汇:词汇、字、词、词组/字组现代汉语词的构成单纯词:1.单音节词;2.多音节词:联绵词/音译词/叠音词合成词:1.复合式:并列/偏正/补充/述宾/主谓;2.附加式:词缀+词根/词根+词缀;3.重叠式现代汉语的词义词义:是指词的内容,即词的意义。
词的分类(从词义的角度来划分):1.单义词 2.多义词 3.同义词 4.反义词 5.同音词 6.古语词 7.外来词 8.方言词 9.行业词(五)现代汉语语法:词法: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2.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句法:1. 主谓句 2. 非主谓句 3. 变式句 4. 省略句内容和要点§第二讲《先秦文学概述》一、五帝时期的文学(前26世纪—前21世纪)1. 原始劳动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2. 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二、夏商时期的文学(前21世纪—前1027年)1. 古乐歌2. 甲骨文3.《尚书·商书》4. 铭文三、周代文学(前1027年—前221年)(一)诗歌:1.诗经2.“楚辞”和屈原屈原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渔父屈原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大学语文完全讲义稿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授和辅导:一、4学分大学语文考试题型、考试内容二、论说文部分的复习重点与复习难点三、说明文部分的复习重点与复习难点四、记叙文部分的复习重点与复习难点五、诗歌部分的复习重点与复习难点六、作文部分的复习与准备第一部分4学分大学语文考试题型、考试内容我们先看全国大学语文4学分的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认为:与“艰苦奋斗”一起体现创业者精神风貌的是()A.励精图治B.知难而进C.同心同德D.自强不息2.郭沫若参加发起组织的文学团休是()A.左联B.太阳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3.《咬文嚼字》中所举与陈词滥调不同,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是()A.写离别:“柳岸灞桥”B.写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C.写风景:“春花秋月”D.写烹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4.下列语句中,说明散文创作要重视表现手段的是()A.一个作品,几十万字也好,几百字也好,也总有它的“核”B.有了线,有了珍珠,还必须有一双巧手把它们穿起来C.笋尖比笋身好吃,菜心比菜梗好吃D.一座大山上有一小堆的乱石,并无损于大山的壮观5.孔子对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要求的语句是()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6.《答司马谏议书》驳斥对方采用的是()A.驳论据B.驳论证C.既驳论证,又驳论点D.驳论点7.下列文句中,用了下定义方法的是()A.化学是研究分子变化的B.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是和万物一般,是继续不断,分秒不停的C.所谓客星,实际上就是星的爆发D.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8.《桥的运动》一文指出:桥产生蠕动的原因是()A.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B.狂风暴雨的侵袭C.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D.遇到地震9.《苏州园林》一文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A.“总——分——总”式B.“总——分”式C.“分——总”式D.并列式10.《菊花》一文提到的故事《黄英》的作者是()A.王安石B.范成大C.蒲松龄D.苏东坡11.胡适《追悼志摩》对志摩这位单纯理想主义者的态度是()A.恭敬与同情B.不理解但同情C.理解但反对D.不理解不反对12.《秋夜》是一篇()A.说理色彩较浓的写人散文B.抒情色彩较浓的写人散文C.说理色彩较浓的叙事散文D.抒情色彩较浓的叙事散文13.《箱子岩》中说“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这“幻想”指的是()A.由“他”来改变村民的生活B.由“他”来改造村民的灵魂C.现状是有可能改变的D.病痛是可以消除的14.《拣麦穗》中,“我”的性格特征是()A.天真烂漫B.少年老成C.纯真痴情D.感情专一15.下列文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A.尽力而不能寻常B.不应,摇其首C.吾腰千线,重,是以后D.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16.方苞写《狱中杂记》旨在()A.为自己申辩B.求朝廷宽恕C.表达内心痛苦D.揭露监狱黑幕17.紧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两句之后的诗句是()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8.下列诗句中含有对比意义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9.下列诗篇中,与杜甫《蜀相》体裁相同的是()A.张继《枫桥夜泊》B.王维《送元二使安西》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D.陆游《书愤》20.下列诗词语句中,表述深切思念亲人的是()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D.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大学语文》讲义-诗经

二、《诗经》的内容
祭祀诗:歌功颂德 农事诗:描写生产 燕飨诗:礼乐文化 怨刺诗:针砭时政 战争诗:军威声势 徭役诗:愤概,厌战,思乡 婚恋诗:幸福快乐,挫折痛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天籁之妙 情感之美
——《秦风·蒹葭》赏析
音频\蒹葭.mp3
• 爱情说:情诗,男或女词,爱人 • 明志说:高洁品质 • 讽刺说:知周礼之人,假喻以言志 • 求贤说:隐居水边的贤士 • 人生哲理说: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诗句奇妙,隽久淳厚
➢苍苍,凄凄,采采:深秋凄凉, 心境寂寞
➢为霜,未晞,未已:时间发展, 焦急惆怅
• 南北转战,枕戈待旦: 渴望安定和平
• 业业,骙骙,翼翼,象弭,鱼服: 鲜明对比,嘲讽,厌战渴归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情景交融的千古绝唱
• 细节描写——战争残酷 •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王夫之《董斋诗话》 • 音乐美和节奏感
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 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 赋、比、兴: 重要标志 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铺陈直叙
➢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兴:触物兴词,在诗歌发端
▪ 四言句式 ▪ 重章叠句 ▪ 复沓结构 ——节奏感强,易于咏唱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大学语文讲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