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探索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感最近,中国的翻译界发生了一场大潮,由于国内外翻译学习的兴起,诸多的翻译理论被提出,其中最著名的是《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

奈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翻译观点和思路,唤起了国内外译者们对翻译技术及理论的重视和讨论。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一部备受关注的翻译经典,它由著名翻译学家奈达撰写,全面阐述了他有关翻译理论及实践的看法。

全书从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语言学角度探讨了翻译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翻译的实践方法及策略,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对提高翻译能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一种跨学科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方法,把翻译的特性、哲学、语言学、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解决了翻译实践及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翻译就是翻译本身,不是翻译一种什么东西”的观点,以“对比及综合”的原则,把翻译过程比作了一场讨论会,使翻译有了新的生命。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给翻译界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首先,在翻译过程中,摒弃“单一翻译”的思维,从两种文化的差异出发,去发掘原文的语言特性,努力建构出译文的正确性和可读性,避免误译,以此来提高翻译水平。

其次,奈达把翻译过程比作讨论会,强调翻译的互动性,把文本置于翻译者和译者之间,他们要互相理解,把不同的文化知识熔铸在一起,才能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最后,奈达认为翻译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两者要结合在一起,以提高翻译的质量。

客观地说,翻译技术的提高也需要运用一定的水准,这就要求翻译者拥有更多的语言学及文学知识来支持译文的创作及表达。

总之,《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全面分析了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给翻译者提供了科学的分析视角及可行的策略,以期提高翻译的水平及效率。

基于此,国内外翻译研究者们对奈达翻译理论及实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共同探索翻译更为科学及高效的翻译模式,从而推进翻译艺术的发展。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
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是最近新近出版的一本关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书,主要涉及对翻译理论在当今传统与新媒介环境下的研究。

该书由四部分组成:翻译理论的进展、政治翻译理论、语言技术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理论的教育。

Anthony Pym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方面非常有名,他的研究贡献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尊重。

该书的一大特点就是更加注重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

它将翻译理论从传统的多元层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中拉出来,从实践环境中识别新形式的翻译理论,从而丰富翻译理论研究。

书中重点阐释了传统与新媒介融合翻译实践对理论、方法与教育的双重影响,应用了更复杂的理论分析模型,扩展了翻译理论的范畴;书中重点探讨了移动信息时代的翻译技术和新信息技术。

总而言之,《翻译理论探索》以全新的视角探索翻译理论研究,尤其是在传统翻译理论与新媒介融合环境中,对翻译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察,为翻译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本书的一大价值所在。

本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让读者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了解传统翻译理论与新媒介环境的融合,是一本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译学探索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评《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译学探索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评《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个词或短 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持原词的含义和情感色 彩,同时又能够让目标语言的读者理解并接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再者,严复的翻译理论是基于19世纪的西方翻译理论构建的。然而,随着语 言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我们对翻译的理解也应该有所更新。例如,近年来 兴起的神经机器翻译和深度学习等方法,为翻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此外,还有语篇分析派提出的“语篇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 单位是语篇,而不是单个的词或句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原文和译文之间 的语篇关系,以及原文的文化背景和交际目的。只有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把握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并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读 者需求。
展望未来,译学探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不 断深入,翻译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同时,这也对译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因此,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翻译人才是当务之急。
三、回顾与展望
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理论为我们提 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翻译过程,将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 尽管关联翻译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优点方面,关联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中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关联性,为翻译 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该理论还考虑到译者的认知语境和读者的需求,从 而提高了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然而,不足之处在于,关联翻译理论过于翻译的 认知过程,而忽略了社会、文化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此外,该理论还存在一些 实践上的困难,例如如何准确判断译者的认知语境和读者的需求等问题。
展望未来,对《明儒学案》的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其编纂过程、 编纂动机及背后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二是加强与其他学术著作的比较研究,深 入探讨其在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三是《明儒学案》在 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影响,挖掘其当代价值。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分析其在翻译理论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卡特福德作为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先驱,其著作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概述卡特福德的主要观点,包括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以及翻译的标准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观点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卡特福德的理论框架,以及它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卡特福德的理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涉及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他强调了翻译过程中语义和语法的重要性,认为翻译应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语义和语法结构,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卡特福德还提出了翻译的类型,包括直译和意译两种,认为不同类型的翻译应根据具体语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选择。

本文还将探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的核心观念,如“对等原则”和“翻译单位”等。

这些观念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原则,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处理翻译问题。

本文还将对卡特福德的理论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以及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深入探讨其理论框架、核心观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卡特福德的理论贡献,以及它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的价值和影响。

二、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概述约翰·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翻译理论。

卡特福德的理论主张翻译应当基于语言学原理,尤其是语言学中的对比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

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语言系统的转换。

卡特福德提出了著名的“等值翻译理论”,即翻译应当追求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等值”,这种等值不仅体现在词汇和语法层面,更体现在语义、风格、文化等多个层面。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意义深远。

翻译的主要功用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表述,达到沟通的目的。

然而,即使翻译是一个人类文化中的关键部分,从事翻译工作的翻译者,却成为了人们不太理解和低估的群体。

为了透彻理解翻译的底层机制,准确把握翻译的内在逻辑,需要我们翻译理论的研究。

翻译理论是一门探讨翻译的基本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翻译过程、翻译语言、翻译文化、翻译技术等方面。

翻译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翻译家霍默所写的《翻译术》一书,它被认为是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翻译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在现代翻译理论研究中,翻译过程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翻译过程是指翻译者在翻译时所经历的一系列认知、决策和执行过程,包括接受源语言信息、加工和转化源语言信息、生成目标语言信息等过程。

翻译过程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翻译的本质,了解翻译的一般规律和关键环节,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除了翻译过程,翻译语言也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研究内容之一。

翻译语言是指翻译者在翻译时所涉及到的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即翻译的原始语言和翻译的目标语言。

翻译语言的选择和分析是翻译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关系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翻译语言的选择上,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翻译文化也是翻译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翻译文化是指翻译所涉及到的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的文化适应性和文化解码能力也是翻译者必备的素质。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需要对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转化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有效翻译的目的。

翻译技术也是现代翻译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翻译技术是指翻译者使用的各种工具和方法,以促进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在传统的翻译实践中,翻译技术比较简单,如字典、手册引用和批注等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译、口译和机器翻译等技术也层出不穷,成为实现翻译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作者:许鸥曹传伟于灏郑慧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第01期摘要:从翻译实践出发,又以翻译实践为归宿,这是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看法。

通过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进行分析,评价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透过他的观点,阐述并引发了对其翻译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文本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本类型一、引言彼得•纽马克是一位英国的语言学家、实践型的翻译理论家。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奈达(E.A. Nida)指出,纽马克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并把这两种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中。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是由关联翻译法(correlative translation)和他提出的三个命题发展而来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说进行分析。

二、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为了避免直译和意译的冲突,纽马克提出了两个翻译理论,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我在翻译方面仅仅提出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对任何文本来说都合适。

在交际翻译中,翻译者用目标文本来表达和源语同样的效果;在语义翻译中,翻译者在目标文本句法结构和语义方面允许的范围内,来表现源语言的真正语境意义(纽马克,2001)。

”也就是说,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当力求接近源文本。

因为交际翻译重视产生的效果但不注重表达的内容,所以交际翻译首先要忠实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要求源语符合目标语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

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首先必须忠于原作者,符合源语文化,只有对源文本的内涵意义出现理解困难时才加以解释。

2.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的发展及关联翻译法的提出纽马克最主要的理论和最大的贡献是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文本,而他提出这两个概念的目的为了缩小传统的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差距。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读后感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读后感

在阅读"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翻译理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清晰简洁的文字,全面且详细地介绍了翻译理论的历史、现状以及各种不同的翻译理论。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翻译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从古代的直译、意译之争,到现代的功能翻译理论、生态翻译理论等,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尤其是对于各种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不仅让我理解了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也让我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拓宽了我的翻译理论视野。

在书中,作者不仅介绍了传统的翻译理论,还介绍了许多现代的翻译理论,如功能翻译理论、生态翻译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让我在面对翻译问题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翻译理论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不同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我能够更好地指导我的翻译实践。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总的来说,"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翻译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拓宽了我的翻译理论视野。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翻译理论的实践意义,指导我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各种翻译理论。

Peter_Newmark 彼得·纽马克

Peter_Newmark 彼得·纽马克
Peter Newmark
目录
简介 纽马克的学术贡献与著作
《翻译问题探索》
翻译思想与理论 评价
简介
彼得· 纽马克
彼得· 纽马克(Peter Newmark, 1916-2011),英国翻译理论学家,交际翻译与语义
翻译的创始人。生于1916年,纽马克是英国著 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从事过多种欧洲 语言的翻译工作,是出色的译者和编辑。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等未能引起较大的反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英国翻译界的地位。

Newmark是一位很有个性的长者,他在跟人交谈中会直截了当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记得笔者应 约前往萨里大学翻译中心与他见面时,他送给笔者几本近两年出版的《语言学者》(The Linguist) 杂志,每一本杂志里面都有他的文章,于是笔者赞叹道,“Newmark 教授,你仍然不断地出文章, 真令人钦佩!”他马上认真地说:“我不喜欢你用仍然一字,因为‘仍然’的含义是我老了,还在 写东西。其实在学术上年龄永远不是个问题。”
翻译态度

“总的来说,文学作品可归为两类:一类 是对人类行为严肃的道德评价;第二类与 第一类紧紧相连,即为娱人,是一种欢愉, 一种感观之乐。因为前者的原因,我总是 很严肃地对待文学……这种情况和翻译相 同,因为对翻译的态度亦是非常严肃。"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纽马克同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
国语言学家协会会长。他的主要兴趣就是把语 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之中,把翻译 研究和英语语言研究相结合。
简介
纽马克
1916年生于欧洲的捷克斯洛伐克,5岁移居英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