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30年_兰州商业变化
兰州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作文

兰州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作文花儿开了又落,落了又开,转眼又是一年。
看那白的、粉的、红的……她们相约开放,一季又一季,经过漫长一冬的孕育,迎来生命中最美的花季。
我书写这兰州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作文的思绪,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沉浸在她们盛放的青春里,笑着、舞者、喧闹着……享受着生命的静美。
我好想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梦幻房子,它建在美丽的大海边。
白天、可以聆听大海的声音,时而汹涌澎拜;时而风平浪静。
在书写兰州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作文的时候,我还幻想还可以在沙滩上玩耍,捡贝壳、玩沙子、晒太阳……晚上,享受着清凉的海风带给我的凉爽,真是好极了!我好想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梦幻房子,它建在美丽的大海边。
白天、可以聆听大海的声音,时而汹涌澎拜;时而风平浪静。
在书写兰州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作文的时候,我还幻想还可以在沙滩上玩耍,捡贝壳、玩沙子、晒太阳……晚上,享受着清凉的海风带给我的凉爽,真是好极了!记得在一次大课间时,我们一个个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鸟一样跑向操场。
突然,我感觉有个人推了我一下,瞬间我摔倒在地。
由于当时是夏天,我穿的是短裤,所以我的左腿膝盖被擦破了好大一块皮,血也溢了出来。
我捂着膝盖,疼得我眼泪都快要出来了。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国旗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令人肃然起敬。
再往里走些,是大片大片的绿植和花朵,有紫薇花、桂花、广玉兰、无患子……我一下子被紫薇花吸引过去,那一簇簇紫色的花朵在枝头绽放着笑脸,挨挨挤挤地簇拥在一起,像是在窃窃私语。
仔细瞧,小蜜蜂在花间辛勤地采蜜,小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真是一幅热闹的景象啊!触摸书中所诉故事的经脉,展读书中人物的笑颜,捧书中文章的内涵,那行云如水的语句,花雨缤纷的意境,真挚动人的情感,倾刻间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像花瓣绽放在春阳中一般,犹如我现在写兰州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作文时候的样子。
有书的日子,充实,快乐,振奋,青春的本色在书香的温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有一天,在公园人们个个屏住呼吸,弯腰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似乎都不忍心打扰这位专注的老者。
“旱码头”再现辉煌——陇西县改革开放30年系列报道之“商贸篇”

FzA ・ I Kl NsNHN N AH NG G A AGAslA AE F t
臻铁路专用线可实现集装箱 、农产品 、 订 单交易于一体 的马铃薯 综合批发市
Hale Waihona Puke 矿建等物资全国各地 的运输 , 日发送 车 场及农业部在西 北定点 的优质马铃薯 马铃薯交易市场辐射带 皮量 l 个 以上 ,月货物吞吐量近 6 5 万 专业批发市场。 20 在文 峰发 吨。 信息交易 中心可通过先进的电子结 动全市各县 区,04年 9月 , 算 系统 、 电子监控 系统 、 液晶显示 屏与 出了全国第一列马铃薯运销专列 , 直达
物流服务。
过 1%, 0 柴胡 、 大黄等 中药材 品种 集散
20 0 3年 4月 4日,县政 府与香港 量 占到 了全国市场的一半左 右。 阳中 首 惠记集 团神农 现代 中药有 限公 司签订 药材种 苗市场是西北 惟一 的中药材种 协议 , 同筹建甘肃 陇西文峰 中药材物 苗专业市场 , 共 从这里发出的中药材 良种 流园区。文峰中药材物流园区的建成 , 和种苗 ,不仅满足 了当地生产的需要 , 使陇西文峰成为全 国重要 、西北最大 、 而且大量销往西北 、西南和华中地区 ,
态 , 式组建大型商 贸集 团 , 多形 加快商
近年来 , 陇西县围绕把 陇西建成 陇 贸服务业现代化进程 , 步形成 了以百 初 中商贸 、客流和物流中心 的 目标定位 , 货店、 超市、 便民店、 专卖店等不同业态
着 眼大市场 , 参与大 流通 , 进市场 向 协调发展 的格局。先后建成 了广电 、 促 华 专业化 、 规模化 、 信息化方 向发展 , 步 荣 、 东 、 茂 、 龙等大型超市 , 逐 华 金 金 家用
一年一图说改革开放30年之变

一年一图说改革开放30年之变2011-05-10改革开放30年发生了什么1978年春,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与日本大使在首都剧场,文革后司徒慧敏与日本友人多年未见,不顾外交场所,热情握手。
1978年9月,天安门庆祝五届人大五届政协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群众及儿童。
1978年谈恋爱。
此前整整十年,年轻人公开的约会被视为是可耻和堕落,他们只能用谈工作为由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一定是革命的敬礼,但在这一年,爱情开始与阶级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路。
1979年1月31日,华盛顿,邓小平和Jimmy Carter 在会议中。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并播出了“参桂补酒”广告,这是我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
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条广告是:幸福可乐,在三月播出1979年5月广西凭祥。
农村的私有经济是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
1979年全国各地才开始实行,这是1979年5月生产队分田、分地、分牲畜时的景象。
1979年,北京沙滩大街十字路口,最早出现的一幅最大的大美人广告,该广告当年视觉的冲击力极大(手绘的)。
1979年,跳舞从电影中的故事里内蔓延出来,女青年们纷纷涌入涉外餐厅,抱着外国男人准确地踩着舞步,25年来第一代涉外婚姻就此播下了种子。
80年代1980年:.穿白色紧身衣的男子。
上海芭蕾舞学校在湖南演出时,当地观众对舞台上出现身穿白色紧身衣的青年男子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这仅次于完全裸体。
落幕时,一个很生气的干部打破了静默,他突然喊道:“这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1980年夏,在故宫的国人,不看国宝,不看大殿,围观外国游客。
1980年笔者在上海外滩亦见过更甚者,更听说1978年一外国旅游团在兰州被10万兰州人围观。
1980年11月,中国女排第一次赢得世界杯时,人们自发的到天安门广场欢呼庆祝,当时中国女排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与豪情。
关于兰州市安宁区“北京华联”超市消费者购物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兰州市安宁区“北京华联”超市消费满意度的调查报告指导老师:杨立勋调查队:“1 2 3”调查队组长:杨文斌副组长:陈海洲组员:雷雨婧王滨许文羽梁天伦关于兰州市安宁区“北京华联”超市消费满意度的调查报告调查队:“1 2 3”调查队指导老师:杨立勋【内容摘要】兰州市安宁区“北京华联”超市是一家大型综合性超市,对当地居民消费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在该超市主要以购买食品、生活用品为主;该超市的主要消费者是附近居民,周边学生虽然人数众多但消费能力有限;总体来说,消费者对该超市满意度较高,对该超市商品的质量比较信任;其不足之处主要有:消费者对该超市的促销活动、促销商品满意度不高,对该超市的广告关注度较低;该超市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针对不同消费者提供区别性服务,如对老年消费者在排队、存包等方面给与一定照顾,多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商品等。
【关键词】“北京华联”超市;满意度;调查一、调查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超市作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对兰州市民生活水品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在兰州人心中颇有声名的定西路百货商场率先垂范,开天辟地的开设了兰州第一家自选商场,吸引了众多兰州人的目光;1994年,兰州首家以购物中心模式建设的商场——亚欧商厦进入了兰州人的视线,这家集餐饮、娱乐、住宿、商贸、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商厦开启了兰州人重新认识百货零售业、追求时尚的思维;1999年12月,北京华联红星店作为兰州首家大型超市开业,一度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火爆场面[ 1];之后,大大小小的各类超市,出现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并形成了以家世界、北京华联、国芳百盛等多家大型超市为中心,连锁超市、社区超市为辅的业态格局。
可以说超市的发展就是居民消费理念的发展,超市的提高就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北京华联”作为中国最早加入世界购物中心协会的企业;国际百货协会唯一的中国零售企业会员;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十五家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之一,已经成为中国零售企业知名品牌。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30年的新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30年的新变化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正是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迈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3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神州风物沧海桑田,国人风貌焕然一新。
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
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们就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中来发现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吧。
甘肃省市场分析

甘肃省市场分析一、甘肃各市经济排名:排名 城市 GDP (亿)排名 城市 GDP (亿) 1兰州 1360 2 酒泉 481 3庆阳 454 4 白银 375 5天水 357 6 平凉 276 7武威 267 8 张掖 256 9 嘉峪关 235 10 金昌 232省份全国排名 总GDP (亿) 总人口 人均GDP (元) 甘肃 27 4100 2628 1498811 陇南197 12 定西187二、甘肃各市人口排名:排名城市人口(万)排名城市人口(万)1 天水3402 兰州3273 定西2924 陇南2615 庆阳2506 武威1897 临夏192 8 白银1749 张掖127 10 酒泉9811 甘南67 12 金昌4613 嘉峪关20三、兰州商圈分布状况:1、南关商圈:兰州市最早的商圈是以南关百货大楼为中心辐射庆阳路一直延伸到永昌路以服装百货零售为主的商圈。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南关十子百货大楼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变迁。
因此商业地位也随之降低。
现南关商圈以百安购物为主要商业建筑同时还有民安大厦、中匈友好大厦、万人啤酒广场。
2、铁路局商圈:与南关同时期的商圈还有位于铁路局以工贸大厦锦华商厦兰百大楼为中心的铁路局商业圈,并名噪一时,但现在的铁路局商圈的商业地位早已经逐步降低。
3、西关商圈:随着位于西关十子亚欧商厦的建成兰州市又一个商业圈逐步形成并崛起至今并张掖路、永昌路、甘南路的西关商圈。
4、东方红广场商圈:以百盛国际博览中心为中心,因其地理位置与周遍环境的优势一直称雄于兰州市百货零售界。
现在华联摩尔入住广场西口进一步加强了其商业中心的地位东邻农民巷(餐饮一条街)西接西口到广武门的数码通讯一条街,这样就形成了东方红商圈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5、五里铺商圈:东部市场(以服装为住体的批发零售集散中心辐射西北)。
兰新电子商贸城(家电为主)。
6、小西湖商圈:是集小商品日用百货服装电器等为一体的批发零售中心,以义务商贸城为其代表。
【中考真题】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历史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
这说明()A.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D.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2.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搜集到下列资料。
据此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耙地图(嘉峪关)连坐胡床壁画(莫高窟)A.发达的农耕文明B.持续的民族交融C.多元的饮食文化D.辉煌的艺术成就3.唐初,法律规定工商业者免除交纳税收,只交纳按资产规定的户税,同时严禁官员兼职经营商业;唐高祖诏令“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
这些措施A.遏制了官员贪腐行为B.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D.有利于唐朝商业发展4.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和行省制,明成祖时形成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司礼监体制,还逐渐形成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督抚制度。
这些制度设计旨在()A.强化专制皇权B.增强监察职能C.精简政府机构D.防止宦官专权5.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建立和巩固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C.在革命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6.下图是以1935年长征途中腊子口战役为题材的油画作品。
该作品()A.客观记录了当时战斗的场面B.带有作者对历史的合理想象C.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全貌D.是研究长征史的第一手资料7.“一五”计划时,国家在甘肃布局了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和国防建设项目。
1953 年到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19.4%,至1957年底,工业总产值达6.35 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143%。
兰州发展历程

兰州发展历程
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部,是甘肃省的省会,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
下面是兰州市的发展历程。
兰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属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古代,兰州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州逐渐发展壮大。
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开始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兰州成
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之一。
政府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兰州的经济发展。
投资兴建了许多工业基地和工厂,发展了重工业、化工、机械等行业。
这些工业的兴起带动了兰州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兰州开始迈
向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政府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了兰州市的现代化建设。
兰州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的科研、教育和文化中心,大量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此设立。
同样,旅游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兰州市建设了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州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
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兰州市的城市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推动了兰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兰州市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经
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未来,兰州市将继续致力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改革开放30年_兰州商业变化论改革开放30年_兰州商业变化(一)商贸流通业快速向现代化迈进自古以来,地处丝路重镇的兰州就是商贾云集,物流发达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商贸流通史。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先后被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确定为商贸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和内陆开放城市,成为全国32个大型物流中心城市,商贸业得到了快速、有效、空前的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地区之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格局。
商务行业既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助推者,也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实践者。
30年的改革开放,兰州商务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由分散的单兵种,整合成为了多兵种的集团军;由单纯的商品物资供应部门,改革发展成为了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由凭票供应的紧缺型经济,发展为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生产生活的消费型经济;由封闭型体系,发展成为有一定开放度的外向型体系;由本地小区域型商贸流通,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兰州市的商业形态基本都是民百大楼等为数不多的单一的百货店和副食店。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兰州市引进和建立了一大批百货店、专卖店、特许加盟店、连锁店、便利店、尾货折扣店、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商品摩尔、批发市场、商业街、电子购物、影视购物等新型商业形态。
亚欧商厦、华联超市、东部综合市场、西北电子商贸城、国芳百盛、西太华商厦、阳光酒店等一批高规格、大规模的新型商业设施投入运营,兰州作为西北重要商埠的商业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连锁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了肯德基、新世界百货、家世界、华联、国美、苏宁、大润发等知名连锁企业入驻,使兰州新型商业形态从无到有,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连锁经营已经涉及粮油、餐饮、美容美发、医药、百货、农资等35个行业,连锁经营店已经发展到460家,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20%以上。
物流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市物流企业已达100多家,其中注册资金超过500万元的物流企业已达13家,其中超过5000万元的有4家,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商贸流通竞争力的提高。
(二)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1.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商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市民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兰州通过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各种资金投入市场建设,先后建成了东部综合批发、瑞德摩尔、西北电子商贸城、兰大科技广场、兰新电子电器、金港糖酒、兰海商贸城、西部综合、张苏滩粮油批发、雁滩日杂、雁滩建材、光辉布料、兰州陶瓷等一大批综合和专业市场。
使市场从无到有,从地摊式、大棚式、低水平、低档次发展到今天的大规模、高档次、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市场群,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转变。
2007年,商品市场239个,其中批发市场120个。
年成交额1亿元以上的市场51个,10亿元以上的15个,50亿元以上的3个。
同时加大了商贸设施的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亚欧商厦、西太华商厦、国芳百盛、西单商场、华联超市、家世界、新世界百货、大润发等一批大型现代化的商贸流通设施,引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营造了舒适的居民购物环境。
2.目前,我市商业网点达到8万个,从业人员约67万人,10个一级商业中心实现了上规模、上档次,二级商业中心基本形成,全市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1)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市市场投资主体形成了以国有投资、民营个体投资等多种方式,资金来源广泛,融资渠道广阔,已经形成社会办市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2)市场种类多样化。
我市已经形成了金属、家具建材、汽车及配件、电子电器、糖酒副食、粮油、药材以及蔬菜瓜果、肉禽蛋、布料服装十大特色区域性批发市场,服务的范围已完全满足社会和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3)市场服务层次化。
目前已经形成了可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市场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城市高收入消费阶层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市场的服务范围已经囊括了社会各阶层;(4)大中小型相结合;既有投资几亿、十几亿元的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也有投资几千万的中型和几百万的小型专业市场,大中小型相结合的市场体系格局已经形成;(5)综合性和专业化相结合。
既有服装、蔬菜瓜果、粮油等综合性批发市场,又有建材、电器等专业市场,达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6)城市和农村市场互为补充。
在完善、提升、改造城市市场的同时,加大了农村市场的建设进度,尤其是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推进,农村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2007年,全市市场成交额达到473亿元,有100多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辐射西北五省区和天津、重庆、四川、内蒙古、西藏、广东等20个省市区,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三)服务业成为兰州经济主导产业1.我市把加快以商贸流通为重点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与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借助改革开放,整合商业资源;借助城市建设,推进网点建设;借助改造提升,增强竞争实力。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从规划、政策、服务、准入等方面入手,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引导、扶持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现代服务业,从而使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2007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01亿元,是1978年5.45亿元的49.53倍;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亿元,是1978年0.2亿元的272倍。
2.目前,兰州的产业结构已由过去的“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2007年,实现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370.5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57%;服务业(三产)从业人员达到71.4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4.83%,其中商务行业解决就业57.26万人,占服务业从先后建成4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20个城区菜市场,30个2000平方米以上社区综合超市,210个放心早餐连锁经营网点和150个“放心豆制品”销售网点,100个标准化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新建畜禽定点屠宰厂6家,改造提升12家,推动了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
正在建设的市场集中集约发展体系、民生商务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规范推进,必将对我们这个城市更加有效地利用城区土地资源,治理城区交通和环境卫生,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形象,推进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七)积极构建新农村市场体系长期以来,我市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发展相对滞后。
一方面,假冒伪劣和过期商品使农民群众深受其害。
另一方面,农产品卖难问题也较为突出。
因此,我们商务围绕新农村建设,狠抓了新农村双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先后建成标准化农村便利超市373个,其中农资超市131个,覆盖3个县区的90多个乡镇,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消费不安全、不便利、不实惠的问题;同时,建成6个农产品市场,3个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为农产品外销和农民了解全国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发布销售信息创造了便利条件,深受农民群众的称赞。
(八)市场供应保障成效明显市场供应保障直接关系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和稳定大局。
两年多来,特别是面对猪肉等副食品涨价、冰冻灾害、地震灾害等特殊情况,政府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应对困难。
1.在组织流通企业加强产销衔接上,重点保证肉、菜、粮、油、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使市场货源充足、供应平稳,没有发生断档、脱销现象;2.在制定保障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矿泉水、方便面、饼干、手电筒等应急商品为主的政府储备;3.在市场运行监测上,建立了覆盖市县区两级100户流通企业的市场监测体系,实施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为政府调控市场及时提供决策依据,这种做法得到了国家商务部的表彰;4.在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上,实行宰前通知书制度、强制实行病害猪肉高温处理、安装电子监控设施三大措施,实现了对屠宰的全过程监督,市县定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达95%以上,确保了出厂肉品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了国务院检查组和商务部的高度赞扬;5.在市场监管上,重点加强了对节日市场、特殊时期市场以及各专业市场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18家重点商场、超市、市场经营的肉、菜、粮、油等食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和公示制度,促进了放心消费;6.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上,先后集中组织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商业欺诈等二十多项专项整治,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三、数字兰州数字商务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经过10年商贸中心建设,兰州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
全市现有各类商业服务网点8万个;商品市场239个,其中批发市场120个,年成交额1亿元以上的51个,10亿元以上的15个,50亿元以上的3个,物流企业62家,100多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吸纳辐射全国各省市区,形成了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外贸进出口企业628家,主要出口矿产、机电、纺织、农副、化工、轻工、医药等七大类800多种商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18个。
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02户,合同利用外资18.55亿美元。
累计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7.8亿美元,输出各类劳务人员11000人次,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2836.29万美元,设立境外投资企业10户,投资额1500万美元。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7.57亿元,是1978年的57.69倍,是1978年—1987年10年总和的3.13倍,比1978年—1992年15年的总和还要多28亿元。
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01亿元,是1978年5.45亿元的49.53倍,是1978年—1987年10年总和的2.65倍;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亿元,是1978年0.2亿元的272倍,是1978年—1987年10年总和的5.11倍。
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商务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兰州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消费、出口两项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56%,拉动GDP增长了7个百分点;服务业缴纳税金64.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53.58%,其中商务行业缴纳税金40.94亿元,占服务业纳税额的63.67%,商务行业解决就业57.26万人,商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兰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2%,比例占全省的45.31%;完成市场成交额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全省的5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37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2%,占全省的35.96%,占全市GDP的50.57%;完成商务投资2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合同利用外资8211.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3%;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15亿美元,其中出口5.66亿美元,分别增长19.01%和21.2%,占全省出口的34.12%四、理论保障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我们体会到,从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变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是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