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宽幅精播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

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环保型的冬小麦种植技术 ,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多元化市场
开拓多元化的销售市场,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还要积 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冬小麦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 展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优势
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 2
增加播种密度
宽幅精播技术可增加冬小麦的播种密度,从而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优化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一致,有利于冬小麦出苗整齐,同时 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水资源。
3
提高光能利用率
宽幅精播技术有利于增加冬小麦的通风和光照 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
收获与贮藏
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收获,晾晒干燥后进行贮藏。贮藏期间要注意保持通风干燥,防止贮 藏害虫和鼠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
机械化播种与收割
播种机械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需要使用播种机械进行播种。
收割机械
在小麦成熟后,需要使用收割机械进行收割。
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农业防治
利用轮作、深耕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精量施肥
根据小麦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精 确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提高肥料 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综合管理
通过科学的水、肥、药等综合管理 措施,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
目前,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已经在多个省份得到推广 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技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未 来将会在提高产量、优化品质、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加 重要的作用。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

03
随着国内外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提高冬小麦的产 量和质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是提高冬小麦的抗逆性、 适应性和产量,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02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 原理
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意义
1 2
提高小麦播种效率
采用宽幅精播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小麦播种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推广应用冬小麦 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1
研究表明,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可提高作 物产量和品质,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 益。
2
研究发现,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最佳种 植密度为每亩15万至18万株,该密度下的小麦 产量和品质均最优。
03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必要的,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 ,推动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生态效益
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 用能力,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05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的 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的意义
01
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
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能够改善小麦的生存环境,提高播种质量,
有助于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02
增加农民收入
采用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可以减少种子用量,降低成本,同时提
2
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适合 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以提高其生长和生产效益 。
3
本研究旨在通过宽幅精播栽培技术,为冬小麦 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宝贝啊!你知道吗,就像给小麦安上了翅膀,能让它们在田野里欢快地飞翔,茁壮成长!
传统的播种方式有时候就像是走在老路上,虽然也能到达目的地,但总是缺了那么点惊喜和突破。
而小麦宽幅精播就不一样啦,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高产的新大门!宽幅播种,让小麦种子们不再拥挤,它们有了更宽敞的空间去生根发芽,去吸收养分,这不就跟咱们人住大房子更舒服一个道理嘛!
这种技术能让小麦的根系更发达,那扎根在土地里,就像牢牢抓住了大地母亲的手,稳稳当当的。
而且呀,麦穗也会更饱满,那一颗颗麦粒就像是闪闪发光的金子!想想看,一大片麦田里,都是这样饱满的麦穗,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再说了,这宽幅精播还能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呢!就好像给小麦穿上了坚固的铠甲,任凭风吹雨打,它们依然能挺直腰杆。
这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呀!这意味着咱们不用担心一场风雨就把辛苦种的小麦给毁了,多让人安心啊!
而且哦,采用这种技术,还能更好地利用肥料和水分呢!肥料就像是小麦的美食,水分就像是它们的饮料,有了宽幅精播,它们就能尽情地享受这些“美味”啦,那能不长得好吗?这难道不比以前那种方式强多了吗?
还有啊,这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起来也不难呀!只要咱农民朋友们认真去学,去实践,肯定能掌握得很好。
这就像是学一门新手艺,学会了就能让咱们的小麦产量蹭蹭往上涨,那多带劲啊!难道咱还不想去试试?
总之,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咱农民的好帮手,是小麦丰收的保障!咱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让咱们的麦田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让咱们的生活因为小麦的高产而更加美好!。
小麦宽幅精播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特点
通过小麦宽幅播种试验调查,每穗粒数增加0.6~1.3粒,千粒重增加0.3~1.1g,小麦平均增产8.9%。
一是扩大行距,改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cm)宽幅播种。
由于宽幅播种籽粒分散均匀,扩大了小麦单株营养面积,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达,苗蘖健壮,个体素质高,群体质量好,提高了植株的抗寒性、抗逆性。
二是扩大播幅,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cm)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无缺苗断垄、无疙瘩苗,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缺点。
三是当前小麦生产多数以旋耕地为主,造成土壤耕层浅,表层疏松,容易造成小麦深播苗弱、失墒缺苗等现象。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后带镇压轮,能较好地压实土壤,防止透风失墒,确保出苗均匀,生长整齐。
四是目前小麦生产使用的传统小麦播种机播种后需要耙平,人工压实保墒,费工费时,随着有机土杂肥的减少,秸秆还田量增多,传统小麦播种机行窄拥土,造成播种不匀,缺苗断垄。
使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能一次性完成,质量好,省工省时,宽幅行距宽,解决了因秸秆还田造成的播种不匀等问题。
播种后形成波浪型沟垄,有利于集雨蓄水,墒足根多苗壮,安全越冬。
五是降低了播量,有利于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合理,无效分蘖少,两极分化快,植株生长干净利索,也有利于增强根系生长活力,充实茎秆坚韧度,改善群体冠层小气候条件,田间荫蔽时间短,通风透光,降低了田间温度,提高了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输能力曰更有利单株成穗,分蘖成穗率高,绿叶面积大,功能时间长,延缓了小麦后期整株衰老时间,不早衰,落黄好;由于小麦宽幅精播健壮个体,有利于大穗型品种多成穗,多穗型品种成大穗,增加穗数。
小麦宽幅匀播关键技术

河南农业2021年第13期一、技术应用效果内黄县通过小麦宽幅匀播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大面积示范,采取小麦“宽幅匀播”种植,按照“控肥、控药、控水”绿色生产要求,以“高产+优质+节本+增效”为目标,落实“优良品种+深耕整地+合理施肥+宽幅匀播+应变管理+适时收获”集成技术模式。
近年调查统计显示,应用该技术每667 m 2增产30~60 kg,增幅7%~13%,且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所需农资投入更加科学高效,麦田病虫草害发生危害轻,小麦籽粒商品性好、品质优。
二、技术核心优良品种+种子包衣+深耕整地+合理施肥+科学播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三、全环节关键技术(一)选用良种小麦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综合抗性好、有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
种子纯度≥99.9%、净度≥99.9%、水分≤13%、发芽率≥95%,且发芽势强,无病害,籽粒饱满,整齐一致。
(二)精细整地提倡机械深耕整地,耕后耙磨耙实,达到土碎地平。
秸秆还田地块,粉碎后的秸秆长度≤7 cm,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
(三)合理施肥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配方肥。
合理分配氮肥基施、追施比例(高肥力麦田6:4,中高肥力麦田7:3)。
推广“前氮后移”技术。
(四)科学播种1.种子处理。
选用包衣种子或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药剂拌种,防控种传病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2.合理播种量。
适宜播种期内,高产麦田基本苗,半冬性品种每667 m 2基本苗17万~19万棵,弱春性品种每667 m 2基本苗18万~20万棵,超过适播期播种的麦田,每晚播3 d 每667 m 2增加1.0万~1.5万棵基本苗。
3.适期播种。
半冬性品种为10月10—20日播种,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25日播种。
4.足墒匀播。
播种时要做到适土壤墒情适宜,下种均匀,播深适当(播深3~5 cm),播后镇压,提高播种质量,保证麦田及时出苗且苗齐、苗全、苗匀。
5.优化行距。
小麦宽幅播种的播幅一般为8 cm,其内空行距(即2个播幅之间的空档)要依据麦田土壤地力及产量水平进行适当调整,更有利于小麦植株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促进小麦增产保优增效。
浅谈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15年第8期(上)
多也应适当疏掉一部分,以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这对提高产量也有一定效果。
六、水肥平衡,减少浪费
(一)施肥不平衡
氮肥用量过高造成的徒长现象明显,不得不采取整枝掐蔓的方法控制其非营养体徒长过快。
同时,农民误认为整枝后可以提高座果率,提早成熟,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氮肥过多一旦遇到雨水过多就会造成秧苗徒长,易感染病虫草害等,反而不易坐果。
面喷施磷肥、钾肥。
不过量施用氮肥,可以改善西瓜的品质,口感好,甜度高。
(三)追肥原则
慎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
提苗肥在定植后5~7d 缓苗后进行,一般用尿素、复合肥1:2配成0.3%溶液施1次即可;伸蔓肥一般在提苗后20d 左右,每株用尿素10~15g ,钾肥15g 在定植点外35cm 处两侧开深25cm 条沟,将肥施于沟中盖土;膨瓜肥在幼果鸡蛋大小时进行,每株用尿素30~40g 、过磷酸钙15g 、钾肥30~40g ,在定植点外50cm
(二)采取引诱方法进行害虫防治
如利用诱蚜板诱杀蚜虫,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等。
(三)采用高温闷棚防治 如黄瓜的霜霉病。
八、总论
据试验,嫁接西瓜比自根西瓜增产一倍以上,嫁接黄瓜增长30%~50%,嫁接西红柿增长50%以上。
日光温室冬季栽培黄瓜嫁接栽培,可以增强黄瓜抗低温能力,预防黄瓜枯萎病和疫病,克服黄瓜连作障害,促进植株生长及增加产量。
小麦宽幅沟播工作情况汇报

小麦宽幅沟播工作情况汇报一、引言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小麦宽幅沟播的工作情况,包括其背景、特点、实施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二、背景介绍2.1 小麦宽幅沟播的定义小麦宽幅沟播是指在播种过程中,将农作物的种子连同一定量的土壤一起投放到宽幅沟内,通过机械或人工手段将其覆土,最终实现农作物的播种。
2.2 小麦宽幅沟播的发展历程小麦宽幅沟播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采用人工沟播方式。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械宽幅沟播逐渐成为主流,使得播种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小麦宽幅沟播的特点3.1 提高播种效率小麦宽幅沟播可以通过机械化作业,实现大面积农田的快速播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3.2 保护土壤质量相比传统播种方式,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可以减少土壤的破碎和踏实,能够更好地保护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3.3 降低播种成本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可以减少种子的使用量,并且通过土壤覆盖的方式,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从而降低了播种的成本。
3.4 提高作物产量通过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播种密度可以更好地控制,使得作物之间的竞争减少,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四、小麦宽幅沟播的实施情况4.1 沟播机械的应用小麦宽幅沟播的实施离不开相应的播种机械。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沟播机械可供选择,其中包括沟作脱草机、土壤填充机等。
4.2 沟播技术的推广和培训为了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相关部门不断开展培训活动,向农民普及沟播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4.3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的实施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避免浪费和破坏。
4.4 农田管理与技术指导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的实施需要农田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包括沟播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播种进度的安排等方面。
五、小麦宽幅沟播的成效评估5.1 产量效益评估通过对宽幅沟播小麦的产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小麦宽幅精播特点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17)02-0048-01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志码:B小麦宽幅精播特点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史良锁,宋巧珍(闻喜县种子管理站,山西运城043800)摘要:介绍了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的特点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宽幅精播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将小麦的播种行幅宽由传统的2~3cm增加到7~8cm,使种子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个体发育更健壮,避免个体间相互争夺水分和养分,提高了光合利用率,促进小麦根系发达,提高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每667m2增产幅度在8%以上。
1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特点①扩大播种行距,改为等行距(20~25cm)宽幅播种。
由于宽幅播种籽粒分布均匀,小麦单株营养面积扩大,植株根系发达、蘖多而壮,提高了植株的综合抗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②改变播幅,改为宽播幅(8cm)种子分散式粒播,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的缺点,有利于个体良好发育,个体与群体更加协调。
③当前麦田有机肥普遍减少,秸秆还田数量增多,小麦播种机容易造成小麦播种用种量大、播种不均匀、缺苗断垄等现象。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后带镇压轮,能压实土壤,确保出苗均匀、整齐。
播种后形成的波浪型沟垄,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④降低用种量,有利于个体发育健壮以及群体生长合理。
2小麦宽幅精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1测土配方、培肥地力以配方施肥为主,坚持无机肥与有机肥同时进行,掌握稳氮、增磷、补钾、配微肥的原则,产量水平在500k g/667m2以上的高产田,要求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 g或精制有机肥100~150k g,及纯氮(N)14~16k g、纯磷(P)7~8k g、纯钾(K)6~8k g。
氮肥50%底施、50%春季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2.2选用包衣优种选用高产潜力大,抗倒伏、抗逆性强,成穗率高的小麦优种。
使用种衣剂包衣,有效防治小麦种子根部危害,提高种子出苗率,促进幼苗早发和苗齐苗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宽幅精播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我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分散经营、规模小、种植模式多、品种更换频繁、种植机械种类多、机械老化等现象,造成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面积降低,小麦播种量快速升高,平均播量在25kg/亩以上,个别农户播量 35kg/亩左右。
造成群体差、个体弱、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
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
小麦宽幅精播机由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董庆裕副教授与郓城县工力公司联合研制生产,经过了3年(2006-2008年)的研制、生产和试验示范,2008年获国家专利。
小麦宽幅精播特点:“扩大播幅,播种均匀,健壮个体,提高产量”。
1、扩大行距,改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cm 宽幅播种。
由于宽幅播种籽粒分散均匀,扩大了小麦单株营养面积,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达,苗蘖健壮,个体素质高,群体质量好,提高了植株的抗寒性、抗逆性。
2、扩大播幅,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cm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无缺苗断垄、无疙瘩苗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缺点。
3、当前小麦生产多数以旋耕地为主,造成土壤耕层浅,表层疏松,容易造成小麦深播苗弱、失墒缺苗等现象。
4、实行宽幅精播有利于个体健壮,群体合理,边际优势好,成穗率高,后期绿叶面积大,功能时间长,光能利用效率高,不早衰,落黄好,穗粒多,粒重高,产量高。
5、降低了播量,有利于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合理,无效分蘖少。
6、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能一次性完成,质量好,省工省时,同时宽幅播种机行距宽,并采取前二后四形楼腿脚安装,解决了因秸秆还田造成的播种不匀等问题。
小麦播种后形成波浪型沟垄,有利于集雨蓄水,墒足根多苗壮。
栽培技术
1、分区轮作:采用分区轮作制度,轮作倒茬,避免重茬。
2、深耕细耙,早春顶凌耙耱镇压保墒,造足底墒。
耕深23~25厘米,打破犁底层,不漏耕,耕透耙透,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深耕要和细耙紧密结合,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做到土面平整,土绵墒足。
3、选用良种。
采用选用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系数高的品种。
选用永良4号、永良15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4、种子处理。
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并晒种1-2天,每50公斤种子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12.5%的禾果利75-100克干拌,现拌现种,以防锈病和地下害虫。
种衣剂包衣。
5、测土配方施肥。
按照小麦创建高产的要求,结合测土配方项目土壤测试结果和目标产量,在亩施农肥4000公斤的基础上,亩施N 13公斤,P2O5 10公斤,K2O 3公斤,25% N肥作追肥外,其余全部作底肥施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6、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
采用2BJK系列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
改传统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厘
米)宽幅播种,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3-5厘米,播幅6-8厘米。
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无缺苗断垄、无疙瘩苗,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
7、适期适量播种。
播期为3月下旬,播量18-22公斤/亩。
8、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草害。
灌水。
全生育期浇灌3-4次,最好在头水三叶一心、二水拔节期、三水孕穗期、四水灌浆期;若浇三次水,灌水时间分别在三叶一心、孕穗期和灌浆期;追肥。
结合浇头水亩施纯氮3-4公斤,折合尿素7-9公斤;播前亩用40%野麦畏200mm加水30-50公斤均匀喷施地面,防除燕麦草;头水前后亩用2,4-D丁酯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抽穗后及时人工拔除田间燕麦草,生育期间如有病虫害发生,及时防治。
重视叶面喷肥,延缓植株衰老。
9适时收获。
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收获最佳时期为蜡熟末期,蜡熟末期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
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率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
提倡用联合收割机收割,麦秸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