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的生理作用及与人体多个系统疾病发病过程的关系

合集下载

[综述]一氧化氮的生理病理作用及其检测方法

[综述]一氧化氮的生理病理作用及其检测方法

[综述]一氧化氮的生理病理作用及其检测方法[摘要]一氧化氮(Nitrico某ide,NO)是一种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多样的生物学效应。

近年来,人们对其进行了许多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与多个系统疾病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并阐述了血清NO的各种测定方法。

[关键词]NO;生理功能;疾病;检测NO作为2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明星分子,长期以来一直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而自从[1]1992年NO被《Science》杂志评为该年度的“明星分子”以来,关于NO文章就层出不穷,现今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NO的生理作用。

在国外每月约有50篇关于NO在各种生理途径中的论文发表,其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从药物、生理到生化各个领域,因此可以说NO已成为生命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氧化氮(Nitrico某ide,NO)是一种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介导血管的舒张反应,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多样的生物学效应。

体内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神经组织在一定刺激下均可产生NO。

近年来,人们对NO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就NO在人体多个系统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1NO的合成及代谢NO是一种亲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为30,难溶于水,因此NO在细胞内产生后,可以透过生物膜自由扩散进入周围的靶细胞,进而执行信号分子的功能。

在生物体内左旋精氨酸(L-Arg)在NO合酶(NOS)作用下与O2结合生成左旋胍氨酸(L-Cit)及NO。

生物体内许多细胞是通过此途径来合成NO的,如中枢神经元、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血小板、肝细胞及肿瘤细胞等。

催化此反应的NOS有三种同功酶: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中的eNOS(endothelialnitrico某ideyn2thae),存在于神经细胞中的nNOS(neuronalnitrico某ideyn2thae),以及存在于巨噬细胞、胶质细胞中的iNOS(induciblenitrico某ideynthae)eNOS和nNOS均为构成型酶,统称为cNOS(contitutivenitrico某ideynthae)前2种催化生成的NO量较少,仅在10-12mol/L水平,主要调节细胞的信息[2]传递;iNOS催化生成的NO约在10-6mol/L水平,具有细胞毒素或细胞防护功能此外,临床上应用的硝基扩血管物质(如硝酸甘油)进入机体后,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释[3]放NO,是局部产生NO的化合物生成的NO在生物体液中的半衰期很短,很快就转变为硝酸盐/亚硝酸盐的代谢产物。

一氧化氮新资料

一氧化氮新资料

一氧化氮:健康的指挥官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不仅对心脑血管疾病,更对机体的整体健康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功能。

在一氧化氮的诸多作用中,以血管舒张作用最为重要,这有助于调整血流至全身的每一个部位。

一氧化氮可舒张和扩张血管以确保心脏的足够血液供应。

一氧化氮也可阻止血栓形成,血栓可诱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同时一氧化氮可调节血压。

犹如战场的总指挥,一氧化氮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平衡、防御、指导作用: 1、一氧化氮对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平衡作用。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可使血管舒张,有助于保护血管弹性,缓解血压、清理血液,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有效预防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康复。

其作用机理在于,在生理状态下,当血管受到血流冲击、灌注压突然升高时,一氧化氮作为平衡使者维持其器官血流量相对稳定,使血管具有自身调节作用。

能够降低全身平均动脉血压,控制全身各种血管床的静息张力,增加局部血流,是血压的主要调节因子。

一氧化氮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

在冠状动脉内,胆固醇和脂肪逐渐增多并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结果使动脉变窄、甚至阻塞动脉,从而使心脏血液供应减少,一氧化氮可以消除这种斑块。

这说明利用一氧化氮的这种作用可有效也只能并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2、一氧化氮在免疫系统中起主动防御作用。

一氧化氮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抵御传染性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袭,甚至以此抑制某种癌细胞的增殖。

对于中、重度糖尿病患者,一氧化氮能预防多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那些与血供减少相关的并发症。

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抗炎物质,可以明显减轻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和疼痛。

一氧化氮作为体内一种强抗氧化剂,可有效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从而大大减少由于氧自由基的损害而导致的四种主要致死性疾病,即癌、糖尿病、心脏病和卒中的发生。

3、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一氧化氮可指导身体器官的正常运作。

一氧化氮可以通过细胞膜传递生物信号,调整细胞活动,并指导每一个器官完成机体功能,包括肺、肝、肾脏、胃、心脏、大脑、性器官等。

呼出一氧化氮测定意义

呼出一氧化氮测定意义

呼出一氧化氮测定意义
一氧化氮(NO)测定具有以下意义:
1. 生理学意义: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它在人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血管扩张、免疫调节、神经传导、组织修复等。

测定一氧化氮浓度可以帮助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效果,并指导临床决策。

2. 疾病诊断与监测:一氧化氮在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比如: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通过测定一氧化氮浓度,能够帮助诊断这些疾病,并监测治疗效果。

3. 环境监测: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及交通尾气等排放物中含有一氧化氮。

通过监测一氧化氮浓度,可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指导环境保护和减排措施。

总的来说,一氧化氮测定对于了解生理过程、疾病诊断与治疗、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氧化氮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

一氧化氮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

一氧化氮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意义
罗小星;陈镜合
【期刊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015)002
【摘要】一氧化氮(NO)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低分子量气体,而且是具有毒性的自由基。

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为重要的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和细胞信使,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本文就近年来对NO的研究成果及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就其在急救复苏领域研究的应用提供了展望。

【总页数】4页(P152-155)
【作者】罗小星;陈镜合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
【相关文献】
1.骨性关节炎发病中一氧化氮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 [J], 赵俊峰;苏友新
2.一氧化氮在人体中的作用 [J], 陈艳
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在肝动脉结扎大鼠肝损伤中的意义及高压氧治疗作用 [J], 杨英祥;周宁新;高丽杰;张爱群;黄志强
4.一氧化氮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J], 李依芃;梁红霞;胡桑;
崔占军;邓锦波
5.一氧化氮在人体中的作用 [J], 张毓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

NO的生物学特性NO是一种tl由基性质的气体,其在组织中的半减期仅有10—60 s,其反应活性取决于它被去除或破坏的速度。

NO具有脂溶性,可快速透过生物膜扩散,到达临近靶细胞发挥作用。

由于体内存在氧及其他能与NO反应的化合物如超氧阴离子,血红蛋白等。

因而NO在体内极不稳定,合成后3~5 s即被氧化,以硝酸根(N )和亚硝酸根(N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外液中。

N O 的生成和作用在体内。

NO的合成需要NOS催化,以L一精氨酸为底物,以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为电子供体,生成NO和L一瓜氨酸。

NO没有专门的储存及释放调节机制,靶细胞上NO的多少直接与NO的合成有关,而NO的合成则与NOS的活性密切相关。

哺乳动物体内的许多组织如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以及脑组织等均能合成NO。

N O 的生成主要有三种来源: 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内皮细胞源性N O体内、外研究都表明,内皮细胞源性N O 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物质。

受乙酞胆碱作用时, 内皮细胞释放N O, 刺激平滑肌内的鸟昔酸环化酶使c G M P 增加从而导致脑血管的扩张。

除乙酞胆碱外, 5 一经色胺、P 物质和A D P 扩张脑微循环的作用也依赖N O 形成。

生理情况下产生的N O 除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外, 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聚集而保护脑内皮细胞。

最近有报道, 生理情况下产生的N O 可以抑制脑微循环的自主性运动, 并对去甲肾上腺素、6 一经色胺等物质导致的脑动脉收缩有抑制作用。

神经元源性N O神经元源性N O 可能是神经元激活时脑血管反应的介质。

有人观察到小脑顶核和胆碱能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脑血流增加可被N O S 抑制剂所抑制。

许多研究提示,谷氨酸受体激活在神经元产生N O 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有研究表明, 戊四氮吟和二氢哈尔碱h( ar m al in e) 诱发癫痛过程中可产生兴奋性氨基酸的内源性蓄积也引起脑中依赖于N O 的c G M P 大量增加。

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Abstraet:Nitric oxide(NO)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ellular messengers which 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NO has many considerable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uch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heart failure,hypertension,ar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because of its function on platelet aggre— gation prevention and arlgiotasis modulation regulation.NO could protect vascellum through its effect on endo— theliocyte and microenvironment.The activity and gene polymorphism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ear change the
激肽则具有反馈作用,作为激动剂可以促进血小板 释放NO。前列腺素则可增强此效应,NO也有增强 前列环素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两者产生协同效应。 2/3的As合并血栓患者有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故根 据此原理,内皮源性的NOS的上调可以来预防脑 卒中‘22|。
2.5 NO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与再灌注早期, 出现内皮依赖的冠状动脉扩张功能损伤,NO合成障 碍,并且有心肌白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的坏死。因 而,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合成NO减少是缺血再灌注 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23|。
development of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第11卷 第23期101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摘要】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可逆性气道阻塞性肺部疾病,其均见多种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反应气道炎症的检测技术,目前,在气道炎症标志物的研究中,被研究最多的便是呼出气一氧化氮,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FeNO)是一种无创气道炎症检测术,具有无创、操作便捷简单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在哮喘的诊断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则旨在对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哮喘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嗜酸性粒细胞;诊断;疗效评价;气道炎症【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08(2019)23-0101-03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9.23.043Applica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in the Diagnosis and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LIU Yi1 HE Jianbin2 1 Medical Colleg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416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Huaihua FirstPeople's Hospital,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Abstract] Bronchial asthma (abbreviate as asthma) is a reversible airway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chronic airway inflammatory diseaseinvolving multiple cells. Therefore, chronic inflammation is the essence ofasthma.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asthma has gradually increased.Rising, seriously endangering human healt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detection techniques that can respond to airway inflammation. At present, inthe study of airway inflammation markers, the most studied are Fractional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FeNO is a non-invasive airway inflammationtest,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n-invasive, easy and simple operation.Therefor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asthma in recent years. This time, it aims to exhale nitric oxide. The valueof the deter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was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 clinical asthma.[Keywords] bronchial asthma; exhaled nitric oxide; eosinophil; diagnosis;therapeutic evaluation; airway inflammation刘奕1 贺兼斌2作者单位:1 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 怀化 418000通信作者:贺兼斌·综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是世界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哮喘不管是对人的身心健康还是生活质量都造成很大影响。

一氧化氮在病毒性肝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病毒性肝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病毒性肝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谭波涛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8(35)20
【摘要】一氧化氮参与肝细胞多项生理功能的调节,参与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方面,一氧化氮可能具有保护肝脏和导致肝损害的双重作用。

此外,一氧化氮还具有潜在的抗病毒活性及增加肝细胞癌变的危险性。

本文综述了一氧化氮在病毒性肝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这些作用。

【总页数】3页(P4079-4080)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肝炎,痛毒性
【作者】谭波涛
【作者单位】浙江丽水学院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一氧化氮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J], 李依芃;梁红霞;胡桑;崔占军;邓锦波
2.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心功能及其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J], 刘文博;崔兰;赵光贤;金春子
3.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在肾脏的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J], 张自东
4.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口腔中的生理及病理作用研究 [J], 刘苗苗; 石晶
5.一氧化氮在病毒性肝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J], 龚戬芳;俞晓明;王晓莺;李燕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氮的生理作用及与人体多个系统疾病
发病过程的关系
【摘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一种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多样的生物学效应。

近年来,人们对其进行了许多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与多个系统疾病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生理功能;疾病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一种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介导血管的舒张反应,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多样的生物学效应。

体内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神经组织在一定刺激下均可产生NO。

近年来,人们对NO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就NO在人体多个系统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1 NO的生物合成
在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左旋精氨酸(L Arg)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和L胍氨酸,最终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多种物质可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

NO的生物效应是通过NO弥散进入细胞后激活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产生环磷酸鸟苷(cGMP)而发挥
作用。

NO亦可被氧自由基、血红素及其他含血红素的蛋白结合加速灭活,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抑制其灭活。

NOS在NO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已知NOS有两种亚型,一种是基础型NOS(c NOS),另一种是诱生型NOS(i NOS);基础型NOS(c NOS)又包括内皮型NOS(eNOS)、神经元型NOS(nNOS);eNOS和nNOS在细胞处于生理状态下即有表达,又称原生型、Ca2+依赖型。

它可被Ca2+及钙调蛋白激活,通过直接刺激而产生NO,产生量小,起细胞保护作用。

c NOS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及神经组织中,目前已从动物的脑及内皮细胞中克隆出了c NOS 的基因。

i NOS又称Ca2+非依赖型、巨噬细胞型,是在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γ(IFN-γ)、内毒素等诱导下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心肌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产生的。

由i NOS作用产生的NO远多于由 c NOS作用产生的NO,因而不同浓度NO具有不同的作用,正常生理情况下i NOS基因一般不表达。

NOS的抑制剂有L单甲基精氨酸(L NMMA)、L硝基精氨酸(L NOARG)、L硝基精氨酸甲酯(L NAME)及L亚胺基乙基鸟氨酸(L NIO),近已发现L硝基精氨酸P硝基苯胺(L NAPNA)具有选择性抑制脑中NOS生成的作用,而对内皮细胞产生NOS 无抑制作用。

2 NO的生理作用
NO的重要生理功能:调节血管张力和心肌收缩力,参与动脉血压及器官组织血流量的调节。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CMC)增殖和迁移,维持内皮细胞完整性;抑制血小板在局部的粘附、聚集和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的粘附,从而抑制血栓形成;作为神经传递因子而起着传递神经信息的作用;介导细胞免疫和炎症毒性;但NO浓度持续增高会对机体造成危害。

大量NO与超氧阴离子反应产生较高浓度的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 ),产生强烈的细胞毒作用,造成组织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

3 NO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许多呼吸系统疾病中,NO都参与了其病理过程。

试验表明哮喘患者呼出气中NO含量较正常人高2倍~3倍;同时其肺中的i NOS免疫组化染色较非哮喘者明显增强。

研究证实,在哮喘患者血浆及豚鼠哮喘模型血浆、肺组织中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3]。

提示在哮喘发病中由于i NOS合成增加而使诱生性NO生成增多。

在哮喘发病机制中,NO具有自相矛盾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可舒张肺血管、支气管平滑肌,使哮喘症状减轻;另一方面大量NO合成则使其毒性作用加强,哮喘不仅不能缓解,反而加重。

由于NO的这种特性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特殊作用,用吸入小剂量NO或抑制诱生型NOS催化作用,使NO生成减少来治疗哮喘已成为一种新的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