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的成长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氏族社会的社会思想
一、社会思想的产生 人类社会:200-300万年,(我爱你三百万年)
(史前社会)中国明确史记:(西周共和元 年)。前841年,共同生活。 文明史:三千年。 劳动→人→社会(集体劳动)→人际关系 (互动)→社会思想萌芽。
二、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所体现的社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对中国经济矛盾演变认识的 演变历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就其涉及的内容看,主要涉及 三个历史时期,两条主线索以及四对范畴
第二节 对于社会思想(史)的评价
一、社会思想是什么? 波格达斯:社会思想,即是等于各人论及社会的思想。 波多野鼎:(1)广义的社会思想:是以社会问题对象的一切思想;(2) 狭义的“社会思想”即是社会主义的思想。 二、社会思想史是什么? 1.高岛善哉:社会思想史就是人类的社会行动和表现于生活的思想的 历史。 2.本田喜代治:社会思想史就是社会的思想史,也是思想的社会史, 是以思想着眼的社会史。 3.孔本文:注重社会生活及社会问题。 4.徐逸樵:社会思想史为社会思想家的思想或行为的记录,暗示社会 问题。 5.钟兆麟:社会思想史即是论述从古到今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经过。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经济思想是很丰富 的,虽说并未形成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但却规定了诸如“理财”、“货殖”、“本 末”、“轻重”、“子母”、“治生” 等初 级概念,成为中国经济思想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对中国经济矛盾演变认识的 演变历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就其涉及的内容看,主要涉及 三个历史时期,两条主线索以及四对范畴
三、各家综述 1.日本学者中同意把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或
经济思想史第1章

思想 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 经济思想发展演化的社会因素
2020/7/29
7
经济思想史研究方法
➢ 需要解释哪些经济现象?需要解决哪些经济问题? ➢ 用那些理论来解释这些经济现象?用哪些政策来解决这些
经济问题?
➢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是最难的,经济思想史的方法是什 么?)
• 经济学二级学科 • 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
2020/7/29
6
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 一般采用历史地纵向演进、追溯、比较的方法,横向交叉联系与比较 的方法,以及经济思想与经济的历史现实相联系和对照的分析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 教材p2 三种研究视角 科学考古学的视角出发 何人何时何处 何种著作何种观点 通史
的思想产品)。 ✓ 中国经济思想史。
2020/7/29
5
经济思想史学科地位
• 经济思想史学科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理论发展与经济历史进程的统一; 经济思想与社会哲学文化的统一;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统一;经济 思想和经济学说与经济实践的统一。总之,经济思想史是一门综合性 比较强的学科:它不仅具有经济学的全部特征,还有历史和哲学的特 征和强烈的时代和社会特征。
• 3.关注家庭经济问题,而非国家经济。
• 4.该时期的思想家们着重于伦理层次的规范分 析,即主要是提出“行为规则”。
• 5.分析性少,思想性(主张)多。
2020/7/29
16
一、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 主要经济思想家及其经济思想: • 1.色诺芬(约公元前440-前355),著作《经济
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其 中《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一步经济 学著作,最早提出“经济”一词。
20XX年自考《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第一章-自学考试.doc

概述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主要是资本主义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要产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他们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商品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有关于经济方面的论点和学说在各个著作中开始出现。
古希腊和古罗马关于商品、货币和市场的思想萌芽的共同点:(一)都是维护奴隶制的自然经济。
(二)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对社会分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三)对商品、货币都做了初步分析。
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一、古希腊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一)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二)有大量的小生产者,商品和货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三)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已经出现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已经出现,商品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也已经出现,所以这种条件的产生为早期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具体说来,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开始形成奴隶制国家。
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各个城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差异。
以雅典和斯巴达城邦最为出名,在公元前431—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战胜了雅典,这使整个古希腊社会发生了一个急剧的变化,但是社会的特点还是奴隶主占主导地位,而奴隶处于被压役、剥削、统治的地位,所以奴隶主的目的是想办法论证奴隶社会的自然性和重要性,所以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名的代表人物,如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著作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但最主要的贡献是《经济论》这一著作。
因为《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这一词,现在英文中的economy一词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色诺芬提出的“经济”一词的意思是“家庭管理”。
因为奴隶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奴隶主庄园,所以对于奴隶主来讲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更好的管理奴隶和庄园。
除此之外,色诺芬还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论述国家的税收和财政问题,如对分工、价格、财富问题的分析。
(二)色诺芬关于经济的观点1.财富观和价值观。
中国经济思想史(先秦)

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流通 商业城市——临淄“冠带衣履天下”“人物归之,
襁至而辐凑” 富商大贾——子贡、弦高 货币——布币区,刀币区,蚁鼻钱
二、早期义利论和劳心劳力论 1、早期义利论 “义以生利”。 “夫义者,利之足(脚)也……废义则利不立”。 “德、义,利之本也。” “义以建利”。 “利,义之和也。” “利制(制度)能义” “利物足以和义”。
管子认为这种四民分业定居的办法有很多优 点。 (1)便于传授职业道德和技能 (2)可使各业人员安心从事于本业,就是说, 不会见异思迁。 (3)便于国家的行政管理。
2、相地而衰征 “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 “相地而衰征,……山泽各致其时”。 韦昭注曰:“相,视也。衰,差也。视土地之美 恶及所生出,以差征赋之轻重也。”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在使民富且 寿。”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 赋敛则民富,无事(“事”指争端、麻烦) 则远罪,远罪则民寿。”公曰:“若是,则 寡人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 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 也(按:这是行孝道礼治时代的情况)。”
(四)消费观点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春秋时期
春秋时代应自周平王迁雒邑之年(公元前770 年)至公元前476年,齐国田氏已实际掌握了 齐国的权力为止,共计294年历史。
一、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1、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铁制农具与牛耕被广泛应用 “美金以铸剑戟;恶金以铸夷、斤、斫”
(3)取之有义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 不可求,从吾所好。”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 贵焉,耻也”。
经济思想史第一章

第十六周 (第十八章 总结 复习) 期末考试
考核方式 20% 期中考试 30% 平时表现 50% 期末考试
课程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经济思想史的阶段划分 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经济学家及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对与错, 经济学家及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对与错, 经济学家及政治哲学家的思想 都比我们通常所理பைடு நூலகம்的要强大得多。的确,世界 都比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要强大得多。的确, 就是由它们统治着。 就是由它们统治着。” “那些深信自己不受任何空谈家影响的务实主 义者, 义者,却往往俯首成为一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 隶。”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概述)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导言 、第一章 早期经济思想) (第二章 重商主义 第三章 重农学派 上) (第三章 重农学派 下 第四章 古典经济学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期中考试 亚当•斯密) 马尔萨斯和李嘉图) 萨伊、巴师夏、西尼尔、穆勒) 古典经济学的反对者)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经济学教研室
导言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经济学前史 古典经济学及其反对者 新古典经济学及其反对者 当代经济学:正统与非正统
入门水平 巴克霍尔兹《已故西方经济学家思想的新解读》,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海尔布罗纳《世俗哲学家》 马克•斯考森《现代经济学的历程》,长春出版社, 2009 本科水平 布鲁、格兰特《经济思想史》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埃克伦德、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1 兰德雷斯、柯南德尔《经济思想史》第四版,人民邮电 出版社,2011
研究生水平 马克•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9
经济思想的成长ppt课件

(一)“自然”的经济思想 (二)价值思想 (三)私有财产观
28
(二)“自然”的经济思想
“自然”观念
“自然”:本源(source)或本性
(nature)
上天创造万物,赋予其本来的性质和功用。 按照事物的本性或其本来功用使用物品就是自 然的,是合乎伦理的,否则就是对自然的违背。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P43
牧羊犬的作用
12
(二)分工思想
分工产生于人的天分的差异 “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
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
务印书馆,1961年版,p12 “命定论”
13
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 产品质量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1986,P58
——参见价值中国网,赵峰:《哲学王或王
哲学士多德
前384——322年 色雷斯 17岁 进入academy 20年 反马其顿运动 出游或出逃 亚历山大的教师 前335年吕克昂学园 逍遥学派 《政治论》 《尼各马可伦理学》
——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转引自马克 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P424脚注
谁更有意义,斯密还是色诺芬?
16
分工具有负作用——分工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负
面影响
分工的发展使人们终身从事单调的职业。有的 粗俗的技艺会伤害工人的身体,甚至损害他们的精 神,使他们不能参加社会活动,不能参与国家事务。
主张在奴隶主阶级上层消灭私有财产 、消灭 家庭 。
公共食堂、公共教育、计划生育
第一章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三篇现代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
第十章 凯恩斯革命——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第十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综合——新古典综合派 第十二章 新凯恩斯主义 第十三章 新剑桥学派 第十四章 现代货币主义 第十五章 供给学派 第十六章 理性预期学派 第十七章 公共选择学派 第十八章 新制度学派 第十九章 新制度经济学 第二十章 弗来堡学派 第二十一章 瑞典学派 第二十二章 新奥地利学派
(2)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 一个人只靠一种技艺,在小城市里是不 能维持生活的,因为那里的主顾太少,而在 大城市里则不成问题。大城市里甚至一个人 不必从事整个技艺,而只从事其中的某个环 节也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以大城市的分 工比小城市精细,其产品也比小城市精美。 《居鲁士的教育》
5、《雅典的收入》:
经济学说史
第一篇 亚当.斯密以前的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 第二篇 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 第三篇 现代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
第一篇 亚当.斯密以前的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
第一章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 经济思想 第二章 从重商主义到重农学派
第二篇 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
第三章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第四章 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 第五章 从西斯蒙第到穆勒 第六章 德国历史学派 第七章 美国制度学派 第八章 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 ——边际效用学派 第八章 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
(4)《雅典的收入》的作者?
第一,从思想内容上看,《经济论》中重 视农业,鄙视商业和手工业。《雅典的收入》 将商业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 第二,从个人行为上判断,由于政治主张 上的冲突,由于苏格拉底的被判处死刑,由于 被判处终身放逐,色诺芬对雅典是仇恨的,不 可能为其增加财政收入出谋划策。 第三,书中提到马其顿准备入侵雅典,夺 取德尔菲神庙,发生在公元前4世纪40年代, 此时色诺芬已经去世。
经济思想史(全套课件201P)

托马斯· 孟认为,货币的增加是就财富的增加,但并不认为 货币储存越多,国家就越富。他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 的法令,提出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来增加货币 财富。 托马斯· 孟认为,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增加货币并使国家致富 的通常手段。他提出,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即本国每年 出口的商品在价值上需超过它所消费的进口商品。
柏拉图反对私有制,希望一个共产社会。与柏拉 图不同,亚里斯多德支持私有制。
雅典卫城遗址
雅典公民投票时所使用的陶片
第2章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
2.1 阿奎那 2.2 奥雷斯姆
中世纪一般是指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到十五世纪 文艺复兴这段历史。这是人类由文明向野蛮倒退的人类千 年史。不仅经济发展停滞了,经济活动倒退到物物交换和 自给自足的原始阶段,而且理智堕落到愚昧和无知的深渊, 以至于在今天,‚中世纪‛这一名词臭不可闻,它已经成 为愚昧或者停滞的代名词。
维护奴隶制经济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奴隶主家庭成员之 间的关系,如主奴、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极力证 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合理的,从而 论证奴隶制度也是自然、合理的。古罗马的农学 家也把奴隶看作是一种工具。
马尔库斯· 加图(Marcus Cato,前 234—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 家、大奴隶主。他生活在罗马奴隶制 兴盛时代,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人民 成为奴隶。奴隶主力图巩固和扩大奴 隶制经济,榨取更多剩余产品。其 《论农业》反映了这种经济要求,它 是留存至今的研究罗马奴隶制庄园经 济的珍贵史料。
对奴隶制的态度
《旧约》和《新约》全书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废除奴隶劳动。
商业法规与公平价格
凡伪衡、重息、滥价、囤积居奇皆为法律所不许。
对弱者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对利息的实质---阶级利益
“哲学家们的见解除了少数例外,都是吻合 于自己阶级的金钱利益的。” ……“每一个阶 级都曾有过丰富的理论论据在支持着经济上对自 己有利的意见。” ——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 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P243
哲学家们属于主要是债务人的奴隶主 阶级或受这个阶级雇佣。反对利息是其阶 级利益所在。
(二)分工思想
分工产生于人的天分的差异 “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 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 务印书馆,1961年版,p12 “命定论”
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 高产品质量
分工程度受市场范围限制
波斯国王宴会上的食物丰盛,质量上乘, “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如同其他手艺在大城市里 特别完善一样,国王的食物也是特别精美的。在小 城市里,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桌子;有时 还要造房子,如果他能找到使他足以维持生活的主 顾,他就很满意了。一个从事这么多种工作的人, 是绝不可能把一切都做好的。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主张贵族政治,反对民主制度。 公元前339年,被雅典公民大会以不 信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
色诺芬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公元前430——355年) 雇佣兵。支持小居鲁士。 处以叛国罪。终生放逐。 投靠斯巴达。 经营和管理庄园 并从事创作 。 《经济论》、 《雅典的收入》
(一)“经济”及其作用 (二)分工思想
(一)“经济”及其作用
最早使用“经济”一词 经济=家庭+法律 “经济”——“家庭财产管理”; 《经济论》的副标题:“关于财产管理的讨 论”。
“经济”是财富的重要来源
经济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家庭财产管理的效率。 有的人用很多钱盖出的房子没有用处,而有的 人用很少的钱盖出的房子很有用;耕种同样的土地, 有的很穷,有的却衣食丰足。其原因就在于后者掌 握家庭财产管理的艺术(经济)而前者没有。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务 印书馆,1961年版
财富
满足需要:自然 奢侈或炫耀:不自然
货币
货币的产生一是为了方便交换,二是为了定价。 货币的使用,如果是为了以上目的,则是自然的。 如果货币本身成为目的,则是不自然的。 最不自然的是将货币作为生息的工具,这无异于 要求父亲生孩子。 “在致富的各种方法中,借贷确实实是最不合乎 自然的。”
2,国家的职能和财产权保护
背景:废债运动
罗马在征服希腊过程中,为希腊人优雅而富裕 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奢侈浪费成为一种时尚。富裕 阶级虽一时成为百万、千万富翁,而过度的奢侈, 终至负债累累。恺撒以慷慨大方著称,也以债务缠 身著称。公元前62年,恺撒得到了下一年出任西班 牙总督的肥缺,但债主们的逼债,却使他难以成行。 克拉苏替他偿清部分债务.才使恺撤得以赴任。根 据罗马法,到期不能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将沦为奴隶。 于是债务缠身的官僚纠集流氓无产者在罗马掀起了 一场“废除债务”运动。当时的债权人主要是骑士 阶级,因此,“废债运动”实际上反映的是骑士阶 级财产权得不到承认和保护的现实。
第一章 前古典经济学时代: 古希腊和古罗马
历史从来被认为是无法从头开 始的研究领域。
——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 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P1
西方文明的两个源头: 古希腊 古希伯莱
一、色诺芬 二、柏拉图 三、亚里士多德 四、西塞罗
一,色诺芬
分工具有负作用——分工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负 面影响 分工的发展使人们终身从事单调的职业。有的 粗俗的技艺会伤害工人的身体,甚至损害他们的精 神,使他们不能参加社会活动,不能参与国家事务。 色诺芬:《经济论》,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p12
——参见价值中国网,赵峰:《经济学长征的 起点:色诺芬的生活经济学》
四,西塞罗
西塞罗(前106—前43年) 出生于罗马附近一个骑士 家庭。 共和制向帝制转变时期的 政治家、思想家。 拥护共和制,反对独裁。 学习希腊诡辩术和哲学。
前64年当选为执政官。 前59年,被放逐。财产被没收,住宅被充公。 前43年,由于反对安东尼的独裁统治被谋杀。
中世纪:忸怩 新教改革之后:开放
(二)价值思想
物的两种用途: 使用:生产者自己使用; 交换:出售给他人使用。 “以鞋为例:同样是使用这双鞋,有的用来穿 在脚上,有的则用来交易。”
斯 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马克思: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交换的必要条件:分工
等同性或者价值的衡量: 一是效用 参与交换的两种商品效用相等。 本方对对方商品的评价等同于对方对 自己商品的评价。 效用价值论的来源。
Leabharlann 二是生产成本等同所要求的是劳动成本的相等,即通过交换 使生产者的劳动成本得到补偿。 “如果受动的一方接受到的东西的量和质不是 主动方所产生的那种量和质,这些技艺就会被弃而 不用。” 劳动价值论的来源
马克思的评价
“亚里斯多德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 发现了等同关系,正是在这里闪耀出他 的天才的光辉。”。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 版社,1975年版,P75
(三)私有财产观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亚里士多德
1,财产私有比财产公有 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 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 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 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人们要是认为某一 事物已有别人在执管,他就不再去注意了,在他自 己看来,这不是他对那一事物特别疏忽。” 因此,公有财产的利用,往往意味着低效率。 相反,如果建立财产私有制制度,“划清了个人所 有利益的范围,人们相互间争吵的根源就会消除; 个人注意自己范围以内的事业,各家的境况也就可 以改进了。”
分工——交换:“以有余换不足”。
人之所以是“趋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是因 为在存在自然分工的格局下,“每一个隔离的个 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 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求]。” 人们的相互需求推动了城邦的形成。“城邦 就是由成比例的服务回报联系起来的。……正是 交易才把人们联系到一起。”
“他死之后一直过了2000年,世界才 又产生出来可以认为是大致能和他相匹 敌的哲学家。”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 馆,1963,P209
他活过,思想过,然后死了。
——海德格尔
(一)“自然”的经济思想 (二)价值思想 (三)私有财产观
(二)“自然”的经济思想
“自然”观念 “自然”:本源(source)或本性 (nature) 上天创造万物,赋予其本来的性质和功用。 按照事物的本性或其本来功用使用物品就是自 然的,是合乎伦理的,否则就是对自然的违背。
4,财产私有比公有优越,也是基于实践经 验方面的理由 如果财产公有是好的,那早就应该成 为通行的财产制度。“但当今绝大多数的 人都生活在私产制度中,在共产中生活的 人却为数很少。” 世世代代的经验证明财产私有比公有 更合乎人性从而更有效率,所以才得到了 广泛的运用,因此,放弃财产私有意味着 对成功的传统经验的背叛。
(三)亚里士多德
前384——322年 色雷斯 17岁 进入academy 20年 反马其顿运动 出游或出逃 亚历山大的教师 前335年吕克昂学园 逍遥学派 《政治论》 《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涵盖了人类知 识的全部领域。” ——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 P20
二,柏拉图
前427—347年 雅典贵族家庭 苏格拉底之死 逃出雅典 西西里岛 叙拉古 迪尼奥修斯 奴隶市场 安里塞里斯 academy 《理想国》
(一)理想国 (二)公有财产观
(三)分工与国家(城邦)的产生
(一)理想国 哲学家 正义原则: 战 士 按照天赋本性分工。 每一个人应该从事 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 取决于人们的秉性, 由先天决定。
《论共和国》、《论责任》
骑士阶级是通过商业活动致富的大 地主和大商人及大货币所有者。 拥有大量财富,但社会地位没有相 应提高。面临贵族和政府发欺压和剥夺。
1,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 人既是一种个体的存在,又是一种社 会的存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 作为服务人类生活的手段的财产,客 观上被分为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相应 地,财产权可以分为私有产权和公有产 权。
交换的充分条件:互惠 交易参与者的不同经济利益——互惠 只有互惠的交易才可能持续。 “如果在这两样商品之间先确定好了比 例等式关系,并且两个人都相互回报,那么我 们刚才提到的结果就可以实现。否则,这种 交易就将是不平等的和不能持久的。 ”
交换原则:平等或等同性
“若没有交易就没有社会,没有平等就 没有交易。”
“经济”作为一门学问,也能使拥有 者获得收入 “一个懂得这门技艺的人,即使自己没 有财产,也能靠给别人管理财产来挣钱”。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 务印书馆,1984年版,P1
“经济” 主要职能是分工,组织,协 调,监督,奖励和惩罚 “如果你要使人们胜任地管理事务,你 就必须监督他们的工作,检查他们的工作, 随时奖励那做得很好的工作,毫不迟疑地给 予粗心大意的人以应有的惩罚。”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P43 牧羊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