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设计和仿真平台方案

合集下载

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优化

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优化

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优化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四足机器人在军事、救援、工业和家庭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四足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仿真优化是实现其高效、稳定、灵活运动的关键。

四足机器人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机器人的稳定性、负载能力、灵活性和能耗等因素。

首先,机器人的稳定性是基础,其结构设计应该保证机器人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都能够保持平衡。

其次,机器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负载能力,以完成不同任务的要求。

此外,机器人的灵活性也很重要,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最后,机器人的能耗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应该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延长机器人的使用时间。

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仿真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仿真优化,可以评估和改进四足机器人的性能。

首先,仿真可以模拟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和行为,从而评估机器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其次,仿真可以帮助分析机器人在不同负载下的工作能力,优化机器人的结构和材料选择,提高机器人的负载能力。

此外,仿真可以模拟机器人的能耗情况,并找到降低能耗的最佳方法。

在进行仿真优化时,还需要考虑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机器人运动和行为的关键,需要与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相匹配。

通过仿真优化,可以评估和改进机器人的控制算法,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四足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仿真优化是实现机器人高效、稳定、灵活运动的关键。

通过合理优化机器人的结构和仿真模拟,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四足机器人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设计与开发2023-11-09•引言•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总体设计•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硬件设计•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软件设计•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实验与验证目•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协作机器人(Cobot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工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协作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存在由于操作不当或意外情况导致的安全风险。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实际操作前对协作机器人进行模拟和测试,降低使用风险。

010203研究现状与问题当前,已有一些关于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虚拟仿真模型的精度和逼真度不够高,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环境。

同时,现有的虚拟仿真系统缺乏对人类操作者的友好性,使得操作者难以直观地进行操作和测试。

010302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开发一个高效、逼真的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

最后,为了提高人类操作者的体验,将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得操作者可以直观地进行操作和测试。

首先,将建立精细的3D模型来模拟真实的协作机器人及其周围环境。

其次,通过引入物理引擎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器人与环境的实时交互。

02协作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总体设计系统需求分析安全性需求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安全性,包括防止机器人对人员造成伤害、与人类工作人员的交互安全等方面。

功能性需求系统需要具备机器人模拟运行、操作控制、任务执行等功能,同时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性能需求系统需要具备稳定、高效、响应速度快等性能,以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组件的架构系统采用基于组件的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组件,每个组件负责不同的功能模块,如机器人模拟运行模块、操作控制模块等。

层次结构系统采用层次结构,将各个组件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组织,使得系统更加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展。

开放式架构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支持第三方组件的集成和扩展,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

三自由度Delta并联机器人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摘要 (2)第1章引言 (6)1.1. 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 (8)1.2. 工业机器人概述: (9)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0)第2章机器人方案的设计 (15)2.1. 机器人机械设计的特点 (15)2.2. 与机器人有关的概念 (15)2.3.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及各部分关系概述 (16)2.4. 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分析 (17)2.5. 方案设案 (18)2.6. 自由度分析 (18)2.7. 机械传动装置的选择 (20)2.7.1. 滚珠丝杠的选择 (20)第3章零部件设计与建模 (22)3.1. Croe软件介绍 (22)3.2. 关键零部件建模 (22)3.3. 各部分的装配关系 (36)第4章仿真分析 (39)第5章致谢 (43)参考文献 (44)摘要工业技术水平是工业用机器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研究和研究领域发展的结论,提高现代产业的要求,提高产业控制和控制任务的复杂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理论上,我国末期输送能力和定位精确度高、小误差、惯性误差、反应速度快、工业工作并行、快速准确、现有工业工程预计会进一步增加,本文将研究并行研究、实用化并行以企业工学实用化为目标。

从摩擦接口、外乱和不确定性来看,如果没有连锁和动力学模型化的负担,传统的控制战略将难以得到基于控制有效性模型的预期。

通常,与一系列平行于更复杂的运动模型相比,动态测试和控制机制将更加复杂。

因此,有必要研究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及其控制问题。

这是一个新的机器人,机器人的刚性。

承载能力高。

高精度。

小负荷的重量。

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是robotów.spokojnie系列的补充。

有一个固定的一部分,在特点和实验室条件下的动力学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终端控制机制,原来的三角洲是最有效的机制平行安装“电子项目机器人是机器人的控制和规划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badania kinematykę反向动力学和由简单到przodu.odwrotnie相对平行前进,kinematykę相对skomplikowane.na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三角洲机器人模型,机器人的机器人。

一种移动侦察机器人平台机械设计及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种移动侦察机器人平台机械设计及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种移动侦察机器人平台机械设计及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摘要】随着无人机、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平台侦查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保障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移动侦察机器人平台的机械设计和仿真分析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移动侦察机器人;平台设计;仿真分析【正文】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移动侦察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保障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具有突破时空局限、自主控制、环境适应性强、安全保障能力高等优点,能够大大提高安全保障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移动侦察机器人通常由机载观察模块、定位导航模块、通讯控制模块、智能控制模块等组成。

其中,移动平台作为移动侦察机器人的基础和支撑,其机械设计和仿真分析对移动侦察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平台设计移动侦察机器人平台的机械设计是整个移动侦察机器人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平台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移动侦察机器人正常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移动侦察机器人平台的机械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结构简单,重量轻;(2) 维护简便、易于更换部件;(3) 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平稳运行;(4) 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

3. 仿真分析在完成平台的机械设计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性能和稳定性。

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得到趋势、载荷、材料、刚度等数据,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仿真分析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平台受到的各种应力和负载的影响;(2) 不同环境下的移动性能,如通过性、爬坡性等;(3) 防震和降噪效果评估。

4. 未来展望随着无人机、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移动侦察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设计和开发越来越复杂。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关注于:(1) 开发具有环境适应性的移动侦察机器人;(2) 深入研究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3) 开发更加智能化、可靠的无人机控制技术。

利用SOLIDWORKS实现焊接机器人设计和仿真

利用SOLIDWORKS实现焊接机器人设计和仿真

2014年第12期47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业机器人术语标准焊接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Manipulator),具有三个或更多可编程的轴,具有生产效率高且产品品质稳定,劳动力成本低廉,操作环境好等优点,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随着国内外机械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严格,焊接方式也急需由传统的手工焊接逐渐由传统的人工焊接转变向机器人焊接。

国外厂商如FANUC、OTC、ABB和KUKA等对焊接机器人的研究较早,已经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并投放占领大部分的国内外市场份额。

国内在近几年才开始进行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机器人的性能和技术都和国外厂商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国内市场也需要在借鉴国外同类型焊接机器人优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的加工制造业水平,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研究开发出满足中小企业实际需要的经济型可靠型焊接机器人。

SOLIDWORKS2014是由美国SOLIDWORKS公司研究开发的基于造型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其特点是易学易用,在企业内部推广成本低,SOLIDWORKS Motion是嵌在SOLIDWORKS中的运动仿真模块,依托其强大的运动分析功能,能比较精确地对焊接机器人进行工件运动位置及运动参数的计算,并以动画的形式计算出虚拟现实的动画演示,能很直观地解决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的运动规律问题。

通过建立虚拟仿真环境进行机器人的仿真实验研究,可以大幅度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效率,在运动状态下进行运动仿真,能有效地检查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等,对实际样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一、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1.机器人设计参数根据各种工况,焊接机器人可设定不同的运行程序,在工作状态中兼备高速动态响应和良好的低速稳定性的优点,在控制性能方面可以实现连续轨迹控制和点位控制。

仓储AGV机械系统设计与仿真

仓储AGV机械系统设计与仿真

仓储AGV机械系统设计与仿真一、引言仓储AGV机械系统是现代物流仓储行业的重要设备之一,通过自动导航、载货和搬运等功能实现了物品的自动化运输和分拣。

本文将介绍仓储AGV机械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包括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导航系统设计和搬运系统设计等方面。

二、结构设计1.底盘设计:底盘是AGV机器人的基础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底盘的设计应考虑载货能力、行驶平稳性和通过性等因素。

2.轮组设计:轮组是AGV机器人的行走部件,需要具备良好的操控性、抗颠簸性和通过性能。

轮组的设计应考虑轮子尺寸、轮子材料和轮子布置等因素。

3.载货架设计:载货架是AGV机器人搬运货物的部件,需要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载货架的设计应考虑货物尺寸、重量和承载能力等因素。

三、动力系统设计2.驱动系统设计:驱动系统是AGV机器人的动力传输装置,常见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等。

驱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机器人的行驶速度、加速度和可操控性等因素。

3.制动系统设计:制动系统是AGV机器人的安全保护装置,需要确保机器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停止。

制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制动力大小和制动距离等因素。

四、导航系统设计1.感知系统设计:感知系统是AGV机器人的视觉和感知装置,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和导航定位。

感知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等因素。

2.定位系统设计:定位系统是AGV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装置,用于确定机器人的位置和航向。

定位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地标识别等因素。

3.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AGV机器人的中枢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

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控制算法、传感器数据处理和通信系统等因素。

五、搬运系统设计1.夹爪设计:夹爪是AGV机器人搬运货物的装置,需要具备可靠的抓取和放置功能。

夹爪的设计应考虑货物类型、重量和形状等因素。

2.配送系统设计:配送系统是AGV机器人的货物分拣和配送装置,需要满足不同货物的搬运需求。

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

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

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近年来,农业机器人的发展迅猛,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便利。

其中,苹果采摘机器人在果园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

一、机构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机器人在果园中应对多变环境的能力和采摘苹果的效率。

机构设计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 机器人的底盘结构:底盘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机动性和稳定性,以适应果园地形的不规则性。

采用全地形底盘或者装备可调节高度的轮子,可以让机器人在果园中灵活行走。

2. 机械臂的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械臂需要具备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以保证苹果能够准确、迅速地被采摘下来。

机械臂的设计可以参考人手的运动方式,同时结合工程学原理和材料力学的知识,确定机械臂的长度和关节的自由度。

3. 采摘装置的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的采摘装置需要具备适应果实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能力。

可以通过视觉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获取苹果的信息,根据苹果的位置和形态动态调整采摘装置的形状和力度。

二、运动仿真运动仿真是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的重要环节,通过仿真可以评估和优化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操作效率。

以下是运动仿真的几个关键点:1. 运动轨迹规划:通过运动轨迹规划,确定机器人在果园中的行进路线和采摘路径。

车辆动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可以与果树的空间模型相结合,实现机器人在三维空间中的仿真。

2. 运动学分析:苹果采摘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可以确定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通过运动学仿真,可以模拟机械臂的动作,验证机械臂在采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3. 碰撞检测和安全评估:在仿真中进行碰撞检测和安全评估,可以避免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意外情况。

通过虚拟环境的搭建和模拟苹果采摘的场景,可以检测机器人在采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和风险。

三、结语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是实现机器人自动采摘苹果的重要步骤。

基于多自由度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多自由度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多自由度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机器人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仿真工作站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扮演着模拟和验证机器人系统性能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介绍基于多自由度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包括系统框架设计、核心功能实现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一、系统框架设计在设计多自由度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系统框架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将系统分为仿真控制模块、动力学仿真模块和视觉模块三个子模块。

1. 仿真控制模块:该模块是整个仿真工作站的核心部分,负责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它包括轨迹规划、运动控制和碰撞检测等功能。

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灵活地设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并且实时监控机器人的运动状态。

2. 动力学仿真模块:该模块模拟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力学模型、关节传动特性等。

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并且可以提供精确的运动学解算结果。

3. 视觉模块:该模块用于机器人环境的仿真显示和图像采集。

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实时观察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中的运动轨迹和工作状态,并且可以采集机器人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二、核心功能实现在实现多自由度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核心功能时,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技术条件,合理设计算法和程序。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核心功能的介绍。

1. 运动轨迹规划: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设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可以选择直线运动、圆弧运动等不同的轨迹类型,并通过插值算法实现平滑的运动轨迹生成。

2. 运动控制:该功能实现对机器人的实时运动控制,通过控制机器人关节的力矩输出,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

其中,PID控制算法和运动学解算算法是实现该功能的关键。

3. 碰撞检测:该功能用于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实时检测机器人与环境的碰撞情况,以避免机器人碰撞事故的发生。

该功能需要结合3D建模技术和碰撞检测算法进行实现。

三、实验结果分析在完成多自由度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设计和实现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3 Autodesk
数据实现互操作性 协同设计和产品数据管理
工业设计
▪ 工业设计领域的标准 ▪ 建立针对工业产品和个人消费产品设 计者的工作流程解决方案。 ▪ 行业领先的NURBs和Bezier建模,技术 性曲面创建和逆向设计 ▪ 工业设计解决方案,从第一张创意草 图、技术性曲面创建到可视化,全程 提供支持。
© 2013 Autodesk
机械设计以及电气控制部分设计
▪ 参数化的3D机械设计软件 ▪ 包括各种专业设计模块:管路、线缆、钣
金、钢结构、模具… ▪ 丰富的标准间库,包括GB, SIO… ▪ 基于AutoCAD的2D机械设计软件 ▪ 增加了标准件库、公差标注、BOM/序号标
注等专业工具 ▪ 基于AutoCAD的电气控制设计软件 ▪ 增加了电气符号库、元件型号库等… ▪ 可以实现专业以及关联的电气控制设计,
数字化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平台方案
© 2013 Autodesk
服务平台建设的核心任务
创新
© 2015 Autodesk
设计加速
产业化
建设以数字化样机为核心的开发平台
制造 & 生产
设计 & 工程
数字样机
概念设计
工程设计
管理
测试 & 验证
性能验证
文件制图
制造加工
销售推广
© 2013 Autodesk
平台技术支撑重点
支持移动设备应用和云服务
高性能计算
适时应用
协作和协同
© 2013 Autodesk
Image courtesy of ARBA Studios
支持全球化团队协同设计
© 2013 Autodesk
平台技术支撑能力总结
销售提案
系统方案
总图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数据、配置和BOM管理
版本管理
详细的机械设计 详细的电气布线设计 气动/液压系统设计 管道及工艺流程图设计 仿真与分析计算
概念
可视化
工程,文sk
工程设计 仿真
平台建设方案
工业设计
•概念草图 Sketchbook
•曲面设计 Alias Design
机电设计
•2D机械设计
AutoCAD Mechanical
•3D机械设计: Autodesk Inventor
•电气控制设计:
AutoCAD Electrical
如原理图、接线图、端子图、BOM表等…
© 2013 Autodesk
仿真分析
▪ 线性及非线性力学分析 ▪ 疲劳分析 ▪ 线性动力学分析 ▪ 临界屈曲分析 ▪ 稳态和瞬态热传导分析 ▪ 大变形:动力和应力 ▪ 碰撞、屈曲和永久变形分析 ▪ 流体分析 ▪ 热分析 ▪ 电磁分析 ▪ 塑料分析和模流分析
© 2013 Autodesk
AutoCAD AutoCAD Mechanical AutoCAD Electrical Inventor / Inventor Pro
SIM Mechanical SIM CFD
SIM Moldflow SIM DFM
AutoCAD Navisworks Factory Utility HSM for Inventor
2D出图
市场宣传与交流 工装夹具、模具设计
生产与制造
系统设置
安装与调试
售后与维护
平台软件配置方案一览
Autodesk软件 流程
市场宣传与交流
销售提案
方案设计
详细的机电一 体化设计
制造和生产
安装与调试
售后
ADSK Design Review Showcase VRED
Inventor Publisher 3DS Max Design
Simulation
Inventor Publisher
Cloud Technical: Fusion360, Mockup360,Configure360 Inventor ETO
Factory Design Suite CAM: HSMworks, Delcam, 3D Print
Vault and PLM360
Maya
AutoCAD AutoCAD LT Fusion360 Configure 360 Engineering to order Showcase 3DSMax Design
Maya
AutoCAD AutoCAD LT AutoCAD Mechanical Fusion360 Sketchbook Alias Design Inventor / Inventor Pro Navisworks Mockup360
生产线布局规划
二维概念布局 物质流分析 建筑模型
三维布局 工厂资源库 工厂资源库编辑器
建筑结构 管路系统 点云数据 …
漫游与仿真 高级可视化效果
系统数据整合 工程审阅
© 2013 Autodesk
数据管理和营销
• 完善数据管理 • 支持可视化方案评审 • 支持早期数字营销 • 丰富产品说明 • 快速维护手册生成
Autodesk解决方案
© 2013 Autodes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可视化和数据文档
• 二维草绘创意 • 外观设计 • 系统工程与配置 • 竞标流程支持 • 方案评审 • 设计数据和技术文档保持关联 • 输出多种文档格式 • 支持云基础的移动客户端
制造数据可直接交付加工
• AutoCAD Mechanical出2D图,依图加工 • 在HSM CAM中模拟刀具路线,并生成代码输入机床直接加工
Delcam AutoCAD MEP Inventor Pro
3D print
AutoCAD AutoCAD LT Inventor Publisher Navisworks Inventor / Inventor Pro
Inventor Publisher AutoCAD
AutoCAD LT
Design: Product design Suite/Alias Studio
生产线布局
▪ 生产线布局: Factory Design Suite
仿真分析
▪面向工程师
Inventor Simulation
▪面向分析师
Autodesk Simulation
Autodesk CFDesign
Autodesk MoldFlow
可视化和文档
•2D渲染 Alias Design •适时渲染 Showcase Pro ∙高端可视化 Autodesk VRED •3D技术文档 Inventor Publish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