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吴起县旱地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吴起县旱地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吴起县旱地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气候条件干燥,土地贫瘠,是中国最主要的旱地谷子种植区域之一。

谷子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缓解我国的粮食压力,保障人民的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吴起县旱地谷子的产量和效益,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一、科学选址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土地多为黄壤,土层深厚,排水性能良好,适合谷子生长。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避免低洼地带,以免水涝对谷子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块种植,以利于谷子的根系生长,提高产量。

二、科学施肥在吴起县种植谷子时,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般来说,每亩土地施入有机肥200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25公斤。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加谷子的养分吸收;钾肥可以增加植物的抗逆性,提高谷子的抗旱能力。

三、科学密植在吴起县种植谷子时,采用科学密植是一种有效的提高产量的方法。

一般来说,每亩土地种植谷子株数在五六万株左右为宜。

密植可以有效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四、科学灌溉在吴起县这样干旱的地区进行谷子种植,科学的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常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设备,对谷子进行定量、定时、定点的灌溉。

要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和气候变化的情况,调整灌溉的水量和频次,以保证谷子充分吸收水分,保证谷子的生长发育。

五、科学防治在谷子生长期间,要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采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调查,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

也可以采用轮作、间作等农业种植方式,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吴起县实施以上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后,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既保证了当地居民的口粮安全,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也为其他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旱地谷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由于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影响,谷子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旱地谷子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一、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旱地谷子适合生长的土壤为砂质壤土和砂质土壤,其PH值在6.0-7.5之间为宜。

在进行土壤选择时,还需要考虑土壤排水情况,要选择排水良好、不易积水的土壤。

2. 土壤改良在种植旱地谷子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的墒情。

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磷酸二铵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3. 良好的种植季节旱地谷子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对光照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种植季节时,要尽量避开高温、干旱或者多雨的天气,以利于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4. 合理的密植密育对于旱地谷子的密植密育技术,一般的原则是保证每亩地50万-60万株的播种量,密植有利于提高谷子的产量,但也需要注意合理的密植密育,避免植株之间过于拥挤,导致一些病虫害的传播。

5. 施肥技术在旱地谷子的种植过程中,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旱地谷子的生长初期,可适量施用氮磷钾复混肥,以促进谷子的生长;后期在谷子孕穗期和灌浆期适量施氮,以增加谷子的籽粒产量。

6. 种植密度在旱地谷子的种植中,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产量,一般地,每亩地栽植谷子的株数约为50万-60万株。

7. 合理灌溉旱地谷子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因此需要合理安排灌溉,以保持土壤适度的湿度,促进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二、旱地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1. 茎飞虱茎飞虱是旱地谷子的主要害虫之一,对谷子的危害较大。

为了防治茎飞虱,可以在播种前用甲基对硫磷或异硫磷稀释1000倍液喷洒种子,也可在播种后用40%敌敌畏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1500倍,以杀死潜伏在种子上的害虫。

2. 赤眼蜡蝉赤眼蜡蝉是另一种危害谷子的主要害虫,它会导致谷子的叶片变黄和枯萎,对谷子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旱地谷子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农作物。

在谷子的种植过程中,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旱地谷子的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对农民朋友们的种植工作有所帮助。

一、旱地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1. 选择优质种子: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谷子种子,种子的选取对于后期的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优质的种子要求饱满、色泽良好、无病虫害和有机杂质。

2. 土壤准备:旱地谷子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

首先要进行翻耕,将耕层土壤锄松、翻晒,通风透气,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在翻耕的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3. 合理施肥:旱地谷子在生长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进行基础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底肥,再根据谷子的生长需要适时追肥。

一般来说,施肥要根据谷子的生长期分为生长初期、生长中期和生长后期三个阶段施肥。

4. 合理密植:在谷子的栽培中,密植是能够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密植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水分情况选择合适的密植比例。

一般来说,合理的密植比例是每亩种植量在1200-1500株之间。

5. 合理灌溉:谷子是一种喜水作物,因此在干旱地区种植的谷子需要合理的灌溉。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并在谷子的生长期内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的灌溉造成积水。

6. 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在谷子的生长期内,及时的进行病虫害防治,定期的进行除草、松土等管理措施,保持谷子的生长环境整洁,这对于高产的谷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旱地谷子的病虫害防治技术1. 病害防治:旱地谷子主要的病害有赤霉病、黄绿病和无花果等。

在谷子生长期内,要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害的迹象,然后针对性的进行防治。

选择对病害效果好、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的农药喷雾。

旱地谷子栽培技术

旱地谷子栽培技术

旱地谷子栽培技术旱地谷子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旱地谷子的栽培技术。

一、地块选择选择适合旱地谷子生长的土地,一般选用砂质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

避免低洼地和多积水的地方种植,同时土壤pH值应在6.0-7.0之间。

二、翻耕整地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地面整理和翻耕,使土壤疏松、排水良好。

这样有利于旱地谷子的生长和根系扎根。

三、种子选择选择种子质量好、品种纯正的旱地谷子种子,确保种子无病害、杂质。

种子的选用对于后期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适时播种旱地谷子生长期较短,一般在春季3月至4月进行播种,要在土壤温度达到10摄氏度左右时进行。

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旱地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五、密植适植旱地谷子属于短生育期作物,一般在播种时进行密植,每亩播种量为150-200公斤左右。

种植密度的适当选择可以增加产量,但也要避免过密造成植株间竞争过大。

六、施肥管理旱地谷子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一般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同时在生长期进行追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可以选择有机肥、复合肥等进行追肥。

七、灌溉管理在旱地谷子生长期需要适当的灌溉,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灌溉。

一般在幼苗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后期逐渐减少灌溉频率,以利于谷子的生长和成熟。

八、病虫害防治旱地谷子生长期内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比如禾谷飞虱、纹枯病等。

因此需要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选择适宜的农药进行喷洒。

九、收获管理旱地谷子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播种后60-70天左右可以进行收获。

采用机械收割,在谷穗充分成熟后进行收割,保证谷子的质量和产量。

十、贮藏保鲜在收获后需要对旱地谷子进行贮藏保鲜,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贮藏,确保旱地谷子的质量和食用价值。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旱地谷子的栽培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栽培效果。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谷子是我国的传统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丰富我国的粮食资源、改善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谷子的高产,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依靠科学种植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就谈谈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择在谷子的高产栽培中,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

要选择耐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的品种,同时要选择适应力强、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短生育期品种或者长周期品种,合理选择品种是谷子高产的第一步。

二、土壤条件谷子对土壤要求较低,但是对于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性要求较高。

种植谷子的土壤应当是肥沃的、排水性好的土壤,土壤pH值在6-8之间较为适宜。

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适当施用有机肥、磷肥、钾肥等,增加土壤肥力。

在土壤肥力改善的保持土壤的松软度,有利于谷子的根系生长。

三、播种密度种植密度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谷子的产量。

在选用适宜的品种后,要根据品种的生长特点、农田的土壤肥力和水分条件来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每667平方米的土地上适宜播种的种子数量在500-600克之间。

四、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谷子高产的重要环节。

在北方地区,谷子一般在春季3月上旬至下旬、秋季8月上旬至中旬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播种。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保证作物在生长期间充分利用气温、水分和光照,促进谷子的生长和发育。

五、合理施肥施肥是影响谷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播种前,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作物的需要,在田地中施入适量的底肥。

播种后,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适时追肥,保证作物的生长需要。

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氮肥、磷肥、钾肥等营养元素,不要盲目施肥,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谷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在控制病虫害的要选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的防治方法,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七、适时灌溉在干旱地区,适时的灌溉对谷子的生长和产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1. 引言1.1 神州谷子历史悠久神州谷子,是中国古代粮食作物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

据历史记载,早在战国时期,谷子就成为中国人民主要的饮食作物之一。

在中国农业史上,谷子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与稻谷、小麦并称三大粮食作物。

神州谷子种植面积广泛,不仅在北方地区,也在南方地区有一定种植情况,展现了谷子在中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神州谷子的历史悠久,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古代,谷子不仅是人们的主要粮食来源,还是供养牲畜的重要饲料。

在农耕社会时代,谷子种植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和传承,从而在不同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下,实现了谷子的高产栽培。

神州谷子通过千百年的演变,成为了中国人民不可或缺的粮食之一,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智慧与勤劳精神的结晶。

【200】1.2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的重要性旱地谷子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历史悠久。

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旱地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高产栽培不仅可以提高谷子产量,还可以提高土壤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研究和应用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旱地谷子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增加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对农业资源的需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旱地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还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推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字数:246】。

2. 正文2.1 选址与前茬处理选址与前茬处理是旱地谷子高产栽培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选址上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以确保谷子的生长环境优良。

吴起县旱地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吴起县旱地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吴起县旱地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谷子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其适应性强、耐旱性好而备受农民青睐。

由于种植技术落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旱地谷子产量和质量较低,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提高吴起县旱地谷子的产量和效益,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研究和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旱地谷子的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密度等方面,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和科学管理,可提高单产量。

高产栽培技术则涉及土壤改良、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高效施肥技术是保证作物充足养分供应的关键,通过科学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环境污染。

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科学防治病虫害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水分管理技术则涉及灌溉、排水等方面,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部分的背景介绍。

2. 正文2.1 旱地谷子的种植技术旱地谷子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生长期短等特点。

在吴起县,旱地谷子的种植技术是农民们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得出的经验。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土壤,并且要避免低洼地带,以免积水。

在播种时要注意选用优质种子,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产量和质量。

在田间管理中要及时浇水,注意杂草的及时清除,保证谷子生长的良好环境。

适时施肥也是旱地谷子种植的关键,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谷子生长阶段进行科学施肥,以保证谷子的生长需求。

吴起县的旱地谷子种植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栽培方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和收益。

2.2 高产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谷子高产的关键之一。

在吴起县,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谷子的产量。

选择优质的种子是基础。

优质的谷子种子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病虫害抵抗力强等特点。

合理的密植和间隔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谷子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抗旱高产栽培技术谷子生产潜力受制于品种的遗传特性、生态环境以及栽培措施的能动调节作用。

变动较大的降水资源和可以人为调控的品种及土壤肥力条件等是限制谷子产量的关键因素。

自然光照不是增产的限制因素,光照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也不是限制因素,而气候生产潜力,即光、温、水三者的共同作用仍为谷子的产量提供了较大的增产潜力。

而处于干旱地区的降水量,是谷田水分的惟一来源。

而在谷子的生长季节中,春旱、初夏旱乃至伏旱时常发生,降水的时空分布左右着气候生产力的高低。

因此,因地制宜选择适应并能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是提高产量潜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1加深熟化耕作层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水能力;加深耕层,利于谷子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产量。

秋深耕一般20cm以上。

因此,春季整地要作好深翻、镇压保墒工作,对于原土层深厚,但多年浅耕形成了犁底层的谷田,要采取深松或深耕深翻等措施,打破犁底层,有显著增产效果。

深耕翻结合增施农家肥和化肥,有利于粪土相融,加速土层的熟化作用,是高产田培肥的重要举措,应大力推广。

2改良土壤结构对于沙土和粘土地块,要加强土壤的改良工作,沙掺粘、粘掺沙或粘土多施细煤渣,多施农家肥,以改变土壤颗粒成分的组成,提高土层的通透性,调节地温,增强土壤的抗旱防涝能力和出苗保苗能力。

3轮作换茬,用地养地连作一是病害严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营养要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

谷子不宜重茬,因为谷子是须根系作物,有着较强的吸收土壤水肥的能力,常造成“竭地”,再加上谷子的白发病、黑穗病等又是土传病害,如果连作必然造成病害扩大蔓延,使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失去平衡,土壤养分供应失调,导致减产。

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

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依次是:豆茬、马铃薯、甘薯、麦茬、玉米茬等。

高粮、荞麦和向日葵茬则较差,应尽量避开。

4平衡施肥在固执的施肥中要做到一是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可以相互促进,提高肥效,改良土壤结构;二是前茬施肥和当茬施肥相结合,应实行合理的轮作施肥制度,前茬增肥培肥地力,当茬施肥补偿地力,用养结合,平衡施肥;三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的作用一是培养地力,改良土壤;二是供给谷子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根据多年的谷子旱地高产技术栽培试验,摸索出一套包括选种及种子处理、培肥地力、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几方面的谷子旱地稳产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谷子;栽培技术;旱地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小米含有蛋白质11.9%,粗脂肪4.5%,淀粉73.8%,其保健和食疗功效已被人们所熟知,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推崇食品。

然而谷子种植面积却不是越来越大,主要原因一是管理粗放,投入少,二是谷子对土质的要求很严,尤其怕涝,喜岗地和地势较高的地块,另外,还极易受虫鸟为害,导致产量较低,种植的积极性差。

谷子是一种具有抗旱耐瘠薄、水分利用率高等特点的粮食作物,非常适合旱地种植,一般亩产量300—350公斤,然而谷子并非不能高产,如果按照谷子的生物学原理进行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管理,为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和提供较高的经济效益。

为此,根据多年的谷子旱地高产技术栽培试验,摸索出一套谷子旱地稳产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使其亩产量达到450—500公斤。

现将其主要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 选种及种子处理
要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和气候特点,充分利用资源,选用适宜的品种,在选择品种时,更要注重品种的品质、产量、中晚熟、适于
密植、抗病性等特点。

将选好的种子,翻晒2—3天,即将备用。

在播前用50%多菌灵溶液按种子重量的千分之五拌种,晾干备播,以防白粉病。

2 培肥地力,做好备耕工作
2.1 选地倒茬尽管谷子耐旱怕涝、抗瘠薄,不宜重茬,但是,旱地地块要想创出高产量,就必须选择土壤有机质高、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块轮作倒茬。

2.2 整地施肥待地块定好后,选优质农家肥,亩施3000—5000斤,碳铵和过磷酸钙各30—40公斤,尿素15公斤,钾肥10公斤结合翻地或播种时,集中条施或穴施施入土中,肥料集中于播种沟,确保根系对养分的充分吸收。

3 适期播种
3.1 适时播种根据土壤墒情、温度及品种生育期等特点,适时播种。

春谷五月上旬,地温10—15℃,即可播种。

中晚熟品种早些,早熟品种可晚些。

夏谷要在6月20日前播种。

适时播种的谷子出苗快,幼苗出土正值初夏季节,利于蹲苗、根系下扎、抗旱、抗倒,同时能按照谷子的需水、光照等规律与自然气候降雨相吻合。

3.2 播种方式谷子播种有机播、耧播、垅播和沟播等形式。

平播时一般行距27—30厘米,。

谷子亩播种量0.5—1.0公斤,播种深度:春谷3—4厘米为宜。

夏谷2—3厘米为宜。

如果没施底肥的地块,播种时可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

播后做到踩实压细为好,确保墒情,以出全苗、壮苗。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查苗补苗,对于缺苗断垄轻的地块,要及时进行移栽并浇足水;对于缺苗严重的地块,要对种子提前进行催芽,及时补种后并压实压细,以避免耽误生长。

谷子出苗后,2.5—3叶期,要进行疏苗,并将行间苗全部拔掉。

3叶期间苗,主要拔除病苗、弱苗和拥挤的丛生苗。

5叶期定苗,株距4.0—6厘米,春播亩留苗2.5万株至3.0万株。

夏播亩留苗5万—6万株,不可过密。

结合间苗和定苗,做好浅中耕松土、除苗、保墒。

定苗时做到留生长大小均匀一致苗,留壮苗去弱苗,防止荒苗,从而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4.2 拔节期到抽穗期 6月下旬进入拔节期。

中熟品种出苗后40天左右,要及时中耕清垅,结合深中耕,亩追施标准氮肥10公斤,到孕穗期也必须施肥,结合浇水,亩追氮磷钾复合肥20—30公斤。

旱地可趁雨追肥,追肥后,中耕培土。

4.3 抽穗到成熟旱地谷子要注意浅中耕,起到提墒保墒的作用。

在花期亩用0.25%的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40—50公斤叶面喷施。

也可视地力不同,亩用硼砂30克对于助壮素7—35克混合后,兑水50公斤分别在抽穗、灌浆期喷施叶面。

5 病虫害防治
谷子要取得稳产、高产,田间的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5.1播后苗前亩用50%的扑草净可湿性粉剂350—400克兑水50
公斤喷雾土表,以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5.2苗期和拔节抽穗期,易受到粘虫、蚜虫、螨类等虫害,可用菊酯类农药60毫升、杀螨剂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根据实际情况,苗后期若发现有锈病,在对谷子进行虫害防治时,可同时在其喷雾液中加兑适量粉锈宁以防治锈病。

5.3谷子灌浆至成熟期间,要注意防止鸟害和倒伏。

6 适时收获
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即可适时收获。

收割过晚,容易造成落粒和招致鸟害;收割过早,籽粒成熟不好,秕粒多,千粒重下降,致使产量低,米质差。

因此,收获后,堆放7—10天后方可脱粒,以便利用谷子后熟作用提高产量和米质。

参考文献
[1] 史安慧;谷子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村委主任;2010年02期
[2] 李东山;谷子抗旱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09期
[3] 李顺;我国杂交谷子生产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0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