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同步练习: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后训练达标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同步练习: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后训练达标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同步练习: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课后训练达标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9·深圳期末)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6 km2。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采取了一些措施后才有所改善。读图,回答1~2题。

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水不易存储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2.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能有()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③收集雨水④人工降水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第1题,永兴岛降水丰富,但由于是岛屿,径流短,水资源很快流入大海,地表水储存量很少。第2题,岛内整体缺乏水资源,无流域可调水。岛内降水已经很多,淡水供给不足不是降水的问题。

答案:1.A 2.B

(2019·邯郸模拟)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地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开采可燃冰。下图为神狐海域位置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则可能()

A.缓解全球气候变暖B.改变海流方向

C.很快取代石油D.影响海洋生态

4.下列地形区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

解析:第3题,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对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小,既不会取代石油,也不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第4题,由于固体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地的永久冻土中,因此,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的永久性冻土中可能有分布。

答案:3.D 4.C

(2019·哈师大附中月考)下表中每个地区的三个字母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三者的质量等级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且由a到d表示三个条件越来越好)。读表,回答5~6题。

5.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

C.台湾西部平原D.河西走廊

6.乙类型代号应为()

A.acd B.dba

C.adc D.bbb

解析:第5题,甲地水分资源和热量资源丰富,光照资源不足,结合选项可以判断该地是我国的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地区水分不足,台湾西部平原三种资源都丰富,河西走廊水分不足、光照充足。第6题,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水分不足为a,光照充足为d,A正确。

答案:5.B 6.A

(高考四川卷)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 mm。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

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第7题,题干材料说“受西风影响”,该区域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大西洋和北冰洋,所以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从①②③④四地在等高线图中的位置看,只有③地处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故选C。第8题,图示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势较高,年降水量较少(50~300 mm),林地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山腰地带,耕地主要分布于山麓绿洲,而大面积分布的是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草原和荒漠,以荒漠面积最大。由此可以排除A、B、D,故选C。

答案:7.C8.C

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更具战略意义。据此回答9~10题。

9.目前,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属都由中国生产供应。下图中是世界最大稀土金属产地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0.稀土金属的功能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环保技术领域。下列省区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的是()

A.四川B.贵州

C.江苏D.江西

解析:第9题,白云鄂博是世界最大的稀土产地,据图可以判断B正确。第10题,风

力发电要考虑风能资源多少、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市场开发能力),以及当地常规能源的丰歉等因素;江苏经济发达,常规能源少,能源短缺严重,同时沿海风力强劲,可以大力开发风能资源。

答案:9.B10.C

(高考四川卷)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1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第11题,题干材料中说明了风功率密度等级与风能资源的关系,且“冬季高于夏季”,我国南海地区冬季受东北风的影响较大。故选A。第12题,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建风力发电站既要考虑风能资源是否丰富,也要考虑市场因素,①地与②地接近市场,但是②地风能资源比①地丰富,③地与④地远离市场。故选B。

答案:11.A12.B

二、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虚拟水指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许多国家虚拟水的进出口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表现出来,每年全球商品中虚拟水的流动总量约达16 250亿m3。约旦和以色列等一些干旱国家以虚拟水形式进口的水量已远远超过了其出口的虚拟水量。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虚拟水战略规划图。

(1)分析A、B两省区同属虚拟水平衡地域的原因。(6分)

(2)从虚拟水角度为C省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建议。(8分)

(3)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说明虚拟水流动的地理意义。(6分)

解析:(1)A为新疆,B为江苏。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少,但人口稀少,生产生活消费量少;江苏水资源丰富,但工农业发达,人口多,对水资源需求量大,所以A、B两省区同属虚拟水平衡地域。(2)C为河北,水资源缺乏,对水资源需求量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从产业调整、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3)虚拟水可以弥补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答案:(1)A省:水资源少;人口少,生产生活消费量少。B省:水资源多;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所需水量大。

(2)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耗水产业的规模和数量;发展节水型产业;积极进口水密集型产品(高耗水产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利工程;等等。

(3)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弥补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不足;在生产和贸易中,合理控制高水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常德市古称武陵,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为推动经济发展,常德市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引进新能源产业,并计划在洞庭湖西部甲地建立10万千瓦容量风力发电项目,以此推进本地区能源的有效开发。下图为常德市等高线示意图。

(1)说明常德市大力引进电子产业的原因。(4分)

(2)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风力发电的区位优势。(4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常德市应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8分)

(4)为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有些官员提出要在该地建设核电站。如果你是当地公民是否支持家乡发展核电?请说明理由。(4分)

解析:(1)结合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就业等方面分析,另外,注意电子产业污染较轻的特点。(2)联系工业的区位条件,从市场需求、地价、资源、政策等方面分析,注意答出风能与常规能源相比的优势。(3)从合理开采、利用过程中的提高利用率、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等角度分析。(4)支持主要从市场需求大和对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带来的有利影响等分析,不支持主要从市场需求量少、建设条件要求高、投资大及引发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答案:(1)电子产业附加值高,利润高,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促进就业;电子产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轻。

(2)本地位于洞庭湖的西岸,风力资源丰富;多荒滩和湖洲,地价低,降低成本;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本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能源消耗量大;

政策支持。

(3)有计划开采当地有色金属矿产;提高有色金属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

(4)支持。当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短缺;发展核电可缓解电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环境污染,缓解酸雨、温室效应;发展核电可减少对当地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或不支持。当地人口少,以农业经济为主,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不大;当地降水丰富,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可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核设施一旦遭到破坏,引发核泄漏,造成灾难性后果;建设核电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