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
紫穗槐最佳种植时间及栽培技术要点

紫穗槐苗木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春季或者秋季,而具体在于哪个月份比较好呢,这就要看具体的栽种环境了.因为全国各地的气候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南方和北方,即便同样是春季,一样的月份时间,但是由于地域差距的原因,气候也往往不同.那么紫穗槐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呢紫穗槐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紫穗槐是荚果,荚壳极难脱离,故一般带荚播种,但因种荚坚硬有蜡质,种子未经处理直播的不易吸水,出苗迟,所以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可采用浸种法和碾磨法.a.浸种法.播前用2份开水加1份凉水水温约60℃,倒入种子搅拌10-20秒,浸泡1昼夜,然后捞到袋里或筐内,用清水冲淋1-2次,以去掉鞣质.浸泡过的种子放在温暖处催芽,如气温高每天用凉水冲洗1-2次,经过2-8天,种子露芽即可播种.也可将种子浸泡1昼夜,用清水冲淋后直接播种.b.碾磨法.把种子倒在磨盘上摊平,厚4-5厘米,进行碾压,使种皮破裂即可播种.2、插条若紫穗槐种子不足时,可采用插条繁殖,春、秋两季均可,但以秋季成活率高.秋末紫穗槐落叶后选用一年生以上的枝条,剪成20厘米左右的小段,下端斜切,上端削平,然后插入泥土中并压实.注意使插条芽眼朝上.若遇土壤干燥,须先浇水后扦插,插后要保持土壤湿润.3、压根压根繁殖的立地条件与扦插繁殖相同,在春季选择较粗壮根进行压根育苗.紫穗槐根发芽力强,遇疏松湿润、富有腐殖质的土壤,便可生根发芽.因此,只要稍培土促其生根萌芽,即成苗木新株.4、分枝将定植3至4年的紫穗槐在萌动前挖出,分成2至3个根一丛,进行定根.5、整地紫穗槐适宜播种期为春、秋两季4-5月、9-10月.选择向阳、质地疏松、排水良好、无碎石、杂草少、较肥沃、近中性壤土的地块做苗床.每亩施腐熟厩肥500-750千克,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15-20千克,翻耕入土做基肥,耕深约30厘米,敲碎土块,耙平,开沟做畦,畦宽1-2米.播前苗床按行距20-30厘米开出浅沟,沟深3-5厘米,宽6-8厘米,把经处理的种子条播于沟内,播后覆土2厘米厚,并稍加镇压,用水喷透.播种量为4-8千克/亩未浸水时的重量.6、间苗一般播后5-7天出苗,15天齐苗.苗高5-6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劣存优,并达到均匀分布;当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要求株距保持10厘米,每亩育苗8万株左右.7、苗期管理定苗后,田间管理要抓好中耕除草和防止干旱.为了使苗生长粗壮,结合中耕除草,适当施少量氮肥1次,如每亩用尿素5千克即可.8、移栽春季育苗的植株高达1米左右时,当年冬季前或次年春移栽;秋季育苗的次年冬前移栽.起苗前在离地表15厘米处剪断剪下的粗壮枝可做插条.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并随起随栽.紫穗槐造林密度应视造林目的和水土条件而定.如每年采割作绿肥、饲料等,可密些;水土条件差,也可密些,一般每亩栽植300-400株;以固沙护土为目的,可密到每亩1000余株.为了提高植树成活率,促其萌孽,可在根颈以上10-15厘米处截去,这样枝条发得多长得快.9、抚育紫穗槐的抚育管理要求不严格.一般造林后,每年应对幼林除草松土1-2次,隔年应割1次.以收割绿肥等为目的的紫穗槐林,在造林的第一年平茬后,可适当进行林粮间作,促发幼株生长,第二、第三年,在平茬合适时培土,以扩大根盘,争取多萌发枝条,芽旺条多.土壤贫瘠的山地,第一次平茬后,暂停一二年割条和翻地;在风蚀沙荒地上的紫穗槐造林,要保留50%以上不平茬,以留作防护林带,实行隔行隔带的轮割,如以保留地为目的的可100%不平茬;丘陵山坡的紫穗槐林,应沿水平等高方向,进行隔带采条平茬.10、收获当年收割的新生条不宜收种,因紫穗槐的一年生枝条很少开花结实,只有连续两年以上的条才能生长粗壮且结籽多.为了采种,必须有计划地选留母株,每墩选留枝条20-30个,第一年不收割,第二年秋采种.如管理得好,每亩产荚果100-150千克.收获的种子要及时晒干、储藏.两年以上的紫穗槐每年可收割2-3次,第一次5月中旬收割,第二次7-8月采叶子,不宜采尽,第三次到秋天割条.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有关紫穗槐种植时间及栽培要点的一些相关介绍,如想了解更多有关信息,可点击咨询河南龙博紫穗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紫穗槐的播种育苗技术是保证其良好生长的基础,树新林场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播种育苗技术。
本文将围绕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展开介绍,以期为其他相关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选种和种子处理紫穗槐的选种是育苗工作的第一步,好种才能培育出好苗。
树新林场在选种时,首先要选择植物健康、品种纯正、适应性强的种子,同时要根据目标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宜的种子。
在选种完毕后,树新林场还会对种子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增加其萌发率和幼苗的生长势。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式包括浸种、晾晒、除去果壳和破裂等,这些操作有利于促进种子的萌发,提高栽培的成功率。
二、播种时间和方法树新林场在进行紫穗槐的播种工作时,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播种的时间。
一般来说,春季是较为适宜的播种时段,可以选择适当的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在播种之前,树新林场还需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比如翻耕、平整、施肥等,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在进行播种时,树新林场主要采用直播和间苗播种两种方式。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育苗地上,可行性强,推广较为广泛。
间苗播种则是在育苗地上先进行一次撒种,再用铲或锄头等工具进行搅拌,以保证种子与土壤的充分接触。
三、育苗管理在播种完成后,树新林场还需对幼苗进行一系列的育苗管理,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
要及时对幼苗进行覆土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对幼苗进行查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问题。
还要定期进行松土、除草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幼苗的生长环境。
四、移栽和成活率提高当紫穗槐幼苗达到一定的生长高度后,树新林场还需进行移栽工作,将其迁移到更为适宜的生长地。
在移栽之前,树新林场要对移栽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土壤的施肥、平整、提前浇水等。
移栽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幼苗的根系,并保证移栽后及时浇水和遮荫,以促进幼苗的快速生长。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青铜峡市树新林场是一家专业从事紫穗槐播种育苗的单位。
紫穗槐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耐旱抗寒等优点,因此深受广大农民和林业工作者的喜爱。
为了提高紫穗槐的播种育苗能力,对其技术加以改进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是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的介绍。
一、播种技术1. 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紫穗槐适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一般来说,春季播种能够较好地利用降水,有利于苗木的成活。
而秋季播种则能够降低苗木幼苗期的适应能力训练,减轻春季播种苗木的死亡率。
在具体操作种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树木种植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2. 土壤准备: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良好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进行杂草清除,保持整洁的种植区域。
然后进行翻耕、松土,使土壤松散,有利于紫穗槐的发芽生长。
还需补充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有机质含量。
3. 播种方法:紫穗槐的播种方法主要有地面播种和穴播两种。
地面播种适用于播种面积较大的场地,可采用广播方式,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个播种区域上。
穴播适用于播种面积较小的地方,可采用每穴1-2粒种子的方式进行播种。
种子播下后,应及时覆土并加以踩实,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
二、育苗技术1. 温室养苗:紫穗槐的育苗期较长,一般需要3-5个月,所以在育苗期间需要提供稳定的温度和适量的阳光。
可以在育苗棚内设置温控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来说,20-25摄氏度是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
还需按时浇水、施肥,保持合适的湿度和养分供应。
2. 病虫害防治:在紫穗槐的育苗过程中,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红蜘蛛等。
可以采用化学控制、生物防治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离苗移栽:在苗木长到一定高度后,一般需要进行离苗移栽工作。
离苗移栽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苗木造成较大的伤害。
一般来说,最佳移栽时机是在幼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进行。
紫穗槐育苗技术规程

紫穗槐育苗技术规程
紫穗槐是一种常见的优良树种,其育苗技术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子选择,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健康。
2. 种子处理,紫穗槐种子的处理包括浸种、破壳和发芽。
首先进行浸种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进行破壳处理,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接着进行发芽处理,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发芽箱中,在25-3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发芽处理,通常需要5-7天。
3. 培育基质,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良好的培育基质,如混合腐殖土和河沙的培育基质,保持培育基质的湿润。
4.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培育基质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培育基质,然后轻轻拍实。
5. 光照和温度,紫穗槐种子在发芽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保持室内光照充足,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
6. 浇水管理,保持培育基质的湿润,但要避免积水,避免造成种子腐烂。
7. 萌发后的管理,待种子发芽后,适当控制湿度,避免出现霉烂现象。
同时注意及时除草、松土,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总的来说,紫穗槐的育苗技术规程包括种子选择、种子处理、培育基质、播种、光照和温度、浇水管理以及萌发后的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严格执行,才能获得良好的育苗效果。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1. 引言1.1 概述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林业技术,对于推动当地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紫穗槐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树种,具有生长快、耐干旱、抗逆性强等特点。
在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开展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当地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引入先进的播种方法和育苗技术,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对紫穗槐进行了大规模种植试验,并在管理措施和技术改进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本文将对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探讨播种方法、育苗技术、管理措施、育苗成效和技术改进等方面内容。
本文还将对栽种效果进行评价,探讨技术推广前景,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概述】部分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内容铺设基础。
1.2 研究意义根据大纲指定的目录,下面是关于【研究意义】的内容:通过研究紫穗槐的播种育苗技术,可以提高其育苗效率和成活率,为该树种的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探索紫穗槐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改进,有助于提高林场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评价紫穗槐的栽种效果以及技术推广前景,可以为相关农林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该树种的更广泛种植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青铜峡市树新林场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不仅可以推动该树种的种植和生长,还能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是紫穗槐育苗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后期苗木的生长情况。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在紫穗槐播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播种方法。
选择播种地点要保证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紫穗槐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也很关键,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避免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对幼苗造成不利影响。
在播种方式上,一般采用直播和育苗盆播两种方式。
直播适用于大面积播种,可以提高播种效率;育苗盆播则适用于小面积播种,可以更好地控制苗木生长环境。
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

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高延林邵军辉(高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734300)摘要:文章从圃地选择、苗床制作、种子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以期为紫穗槐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紫穗槐属于豆科紫穗槐属,既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又能固氮,俗称“铁杆绿肥”,还可用于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带。
紫穗槐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较耐湿,喜光。
现结合高台县育苗经验,将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进行总结。
1圃地选择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地块作为圃地。
2苗床制作2.1整地播种前一年秋季,将土地深翻30cm,翌年3月上旬待土壤表层解冻后,耙平整细,镇压保墙。
2.2施肥整地时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有机肥3000kg、磷酸二氨75kg、钾肥75kg。
2.3土壤处理每667m2施磷酸二钱底肥15~20kg,采用硫酸亚铁制成毒土,撒施灭菌,用辛硫磷等有机磷杀虫剂制成毒土,撒施杀虫。
2.4作床一般作成平床,南北方向,宽1.2m,长随地块。
3种子准备3.1果实采集与贮藏前一年秋季在荚果由黄色变为褐色时,及时采种。
采收后,放在阳光下摊晒,每天翻动3~4次,约5~6d晒干,经风选净种后,将荚果装袋后放在经过消毒,温度较低,通风干燥的贮藏室内。
在贮存期间,要定期检查,发现受潮,及时晾晒。
3.2破除荚果皮用机械损伤法擦破荚果皮。
3.3浸种通常采用60-70^的热水浸种。
在播种前先将热水倒入缸内,按种、水质量比1:2的比例,将种子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直至水温不烫手,浸种24h。
3.4种子消毒把浸好的种子捞出,再浸入0.5%的高猛酸钾溶液进行消毒,3h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2~3遍,控干水分。
3.5种子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和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拌匀,催芽3~4d。
种沙要堆放于背风向阳处,并将湿草帘盖于沙上,温度保持在20七左右。
每天用约30七温水喷洒种子1~2次,并进行翻动。
紫穗槐栽植技术

紫穗槐的栽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深厚、灌水方便的中性壤土作为苗圃地。
沙性较大或粘性较重的土壤应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育苗地应进行冬耕,施足基肥,然后培垄作床。
播种: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沟深3~4厘米,播幅宽8~10厘米,行距18~20厘米。
经10~15天苗木出齐后开始疏苗,一次疏苗株间合理密度。
插条繁殖:紫穗槐插穗含有大量养分,扦插成活率很高。
插条要注意保护芽苞不受伤,苗床好用沙,或一半沙一半土,畦呈龟背形,四周开沟,以利排水。
应剪取15厘米长,插入土中7~8厘米,株距8~10厘米,行距20~25厘米,每天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要搭好遮荫的棚。
约一周后即有新根生长,又见芽苞萌动状,这说明插条成活了。
移栽:紫穗槐幼苗长至3~5厘米时,将其病苗、长势弱的苗拔掉。
等紫穗槐幼苗都长出之后,将土壤中的杂草进行清除,减少养分消耗。
如果是作采割作绿肥、饲料等,可种植密一些。
水土条件比较贫瘠的情况下,一般每亩栽植300-400株。
管理:紫穗槐在管理上比较粗放,每年对幼林除草松土1~2次即可。
紫穗槐在改变生态环境、自然面貌、增辟肥源、提高林业生产以及畜牧业具有着重大意义。
总的来说,紫穗槐的栽植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播种、插条繁殖、移栽和管理等步骤。
如需更多信息可咨询相关农业专家或查阅农业书籍获取。
紫穗槐种植方案

紫穗槐种植方案一、种植前的准备。
1. 了解紫穗槐。
紫穗槐这家伙可皮实了,适应性超强。
它耐寒、耐旱、耐瘠薄,还耐盐碱,简直就是植物界的“小强”。
不过咱也得好好伺候它,才能让它长得壮壮的。
2. 选地。
紫穗槐不挑地,但咱还是要尽量给它找个好地方。
如果是大规模种植,选择那种地势比较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最好。
要是有一些轻度盐碱地或者荒坡啥的,它也能安家落户。
要是在院子里种几棵,只要保证有阳光,土壤别太黏糊或者积水就行。
3. 整地。
(1)先把地里的杂草、石头啥的都清理干净。
就像给紫穗槐准备一个干净的家一样,那些杂草石头就像家里的垃圾,必须得清走。
(2)然后深耕土地,深度大概20 30厘米就行。
这就好比给紫穗槐松松筋骨,让它的根能在土里自由伸展。
如果土壤肥力差,可以在深耕的时候施一些基肥,像农家肥就很不错,每平方米撒个几千克,就当是给紫穗槐的见面礼啦。
4. 种子或苗木准备。
(1)种子。
要是用种子种紫穗槐,得挑选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把种子放在温水里泡个一两天,这就像是给种子洗个舒服的澡,让它喝饱水,好快快发芽。
(2)苗木。
如果选择苗木种植,那就挑那些根系发达、枝干健壮的苗子。
苗木买回来后,如果不能马上种,就先把根部用湿土或者湿布包起来,可不能让它渴着或者干巴了。
二、种植方法。
1. 播种繁殖。
(1)播种时间。
一般春季或者秋季播种都可以。
春季的话,等土壤解冻后就可以动手了;秋季呢,在土壤封冻前播下种子。
就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好时候,秋天是收获和播种的季节,这两个时候紫穗槐种子都容易生根发芽。
(2)播种方式。
可以采用条播或者撒播。
条播的话,在整好的地上开一条条浅沟,沟距大概20 30厘米,然后把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里,再盖上一层薄土,大概2 3厘米厚就行,就像给种子盖上一层小被子。
撒播呢,就是把种子直接均匀地撒在整好的土地上,然后轻轻耙一下土,让种子浅浅地埋在土里。
2. 苗木种植。
(1)挖穴。
在整好的地上挖一个个小坑,坑的大小根据苗木的根系来定,一般深度和宽度能让苗木的根系舒舒服服地放进去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
摘要:紫穗槐是蜜源植物,耐瘠,耐水湿和轻度盐碱土,又能固氮。
枝叶作绿肥、家畜饲料;茎皮可提取栲胶,枝条编制篓筐;果实含芳香油,种子含油率10%,可作油漆、甘油和润滑油之原料。
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优良绿化材料和开展多种经营、多种用途的理想植物。
因此,笔者总结了紫穗槐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其播种育苗技术,给同行们在生产实践中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52-01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又称棉槐、紫花槐,蝶形花科紫穗槐属。
枝条细长柔韧,通直无节,粗细均匀。
生长快,植株自地表平茬后,新枝当年可高达1.5m左右。
强壮的株丛可萌生15-30个萌条,可割条10-20a,可编织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具。
花期很长,是北方初夏时节的蜜源植物。
侧根发达,萌芽力强,是固土护坡、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也常作防护林带的下木用。
根部含有根留菌可用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
枝叶对烟尘有较强的抗性故又可用作工业区绿化。
近年来市场行情看好,被广泛用作防风、防沙、固沙、护岸、护路、水土保持、编织行业、蜜源植物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1.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4m。
丛生、枝叶繁密,小枝灰褐色,幼时密被柔毛。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25,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形,全缘,托叶条形,早落。
密集圆锥状总状花序顶生,花轴密生短柔毛,萼钟形,花冠暗紫红色,仅有旗瓣,翼瓣及龙骨瓣均退化。
荚果镰状弯曲,长7-9mm,棕褐色,密被瘤状腺点,不开裂,种子1-2,具光泽,千粒重10g。
花期6-8月,果期8-9月。
2.生物学特性
紫穗槐是喜光,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风沙、抗逆性极强的灌木,有一定的耐涝能力。
在荒坡、道路旁、河岸、盐碱地均可生长,萌芽性强,根系发达,可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根萌芽无性繁殖,2a开花结果,种子发芽率70%-80%。
3.育苗技术
3.1采集种子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进行采种。
秋季当荚果由黄色变为赤褐色时,表示种子已经成熟,要及时采收。
采种过早,种子未成熟,出苗率低,幼苗生长瘦弱;采收过迟,往往遭受害虫蛀食,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荚果采回后,放在阳光下摊晒,除去杂物,每日翻拌几次,约5~6d晒干后,装入麻袋放在经过消毒、低温、干燥、通风的仓库内贮藏。
期间要注意微生物及鼠类对种子的危害。
3.2整地
紫穗槐幼苗具有耐旱及抗涝的能力,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
为培
育壮苗,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中性沙壤土为好。
播种地块深耕30cm以上,做到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每亩地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500kg,复合肥15kg。
并撒入硫酸亚铁粉末800kg/hm2进行土壤消毒。
耙耱平整达到松、平、匀、碎后,作成大畦,规格为:长×宽×高=5m×5m×0.2m,畦间距0.4m,即可以用来排水,又可兼用作业道。
3.3种子处理
采用冷水浸泡处理法。
播前20d把种子用冷水浸泡3-5d,其间换水四次,然后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侵种2h,同时可用漏勺将上面飘浮的杂质、秕籽等除去。
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采用室内堆藏法进行催芽,并保持种温20-25℃,湿度60%,且每天翻动3-5次,待30%-50%的种子裂嘴吐白,及时播种。
3.4播种
4、5月在畦面开沟宽幅条播,沟深3cm,播幅10cm,行距30cm。
沟底要平,深浅一致、端直。
撒种要均匀,不漏播,不重播,及时镇压并用杀虫消毒后的腐殖质土覆盖1.5cm,每亩下种10kg。
3.5田间管理
3.5.1水肥管理
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种子发芽期间的浇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经常保持床面湿润,防止种子芽干和幼苗日灼。
幼苗出齐后,浇水量要多,次数要少,每次要浇透浇足,浇水要在早晚进行,切忌中午大水漫灌。
但不能形成积水或造成土壤板结,若积水
过多要及时排水。
苗期为促进苗木生长,应在6~7月份进行追肥2~3次。
幼苗期以氮肥、磷肥为主;苗木速生期氮、磷、钾适当配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和浇水,防止苗木贪青徒长,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免遭冻害。
土壤追肥应采用沟施法,将肥料施在根系附近,每667m2使用量为5-7.5kg。
根外追肥宜在阴天或潮湿的早晨进行,将肥料喷施在叶子的正反两面。
一般尿素的浓度为0.2%~0.5%,过磷酸钙浓度为0.5%~1.0%,每667m2使用量为1.5~2.5kg。
当年生苗高可达50-80cm。
3.5.2松土除草
为了减少杂草争水争肥和土壤板结,浇水及雨后要及时松土除草。
行间草结合松土进行,株间草用手拔除,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3.5.3间苗补苗
为保证苗木的质量和产量,根据现地情况必须及时间苗补苗。
间苗的原则是留优去劣,留疏去密。
间苗对象为受病虫危害的,机械损伤的,生长不良的,过分密集的苗木。
补苗选在阴雨天或傍晚进行较好。
补苗后及时浇水,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密结,必要时可适当遮阴。
3.5.4病虫害防治
用5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30%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雾防治根腐病,用5%高效氯氰菊酯1500-2500倍液喷雾防治叶蝉、刺蛾,用90%的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500倍液毒杀金龟子和象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