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泥资源化利用

合集下载

生产线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产线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产线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1. 污泥是工业生产线产生的一种有机废弃物,其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利用,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2. 为了实现对污泥资源的有效利用,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致力于研究生产线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技术。

3. 首先,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是提取和回收其中的有机物质。

4. 有机物质是污泥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碳、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5.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有效地转化为高效有机肥料,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6. 此外,还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7. 其次,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二是处理其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8. 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会对土壤和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

9.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提出了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对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去除的方法。

10. 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引入特定微生物或植物,利用它们的生长和代谢作用,将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降解和清除。

11. 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处理后的污泥可以安全地用于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实现了污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回收。

12. 此外,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还涉及到了污泥的能量化利用。

13. 将污泥进行焚烧或气化,可以得到热量和电能,实现污泥资源的能源化利用。

14.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15. 总的来说,生产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16. 通过对污泥中有机物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能源的有效处理和利用,可以实现污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7. 未来,随着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生产线污泥的综合利用效益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促进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协同发展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协同发展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协同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自来水厂作为供水的重要设施,解决了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

然而,自来水厂在处理污水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即污泥。

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利用,大量的污泥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与产业协同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一、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意义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肥料和能源转化潜力。

资源化利用污泥不仅能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还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污泥资源化利用还可以提供经济效益,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增长点,带动就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方法1.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和堆肥等处理过程,将污泥中的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同时产生可燃气体。

这种方法对环境污染较小,且产出的有机肥料可用于农业生产。

2. 热化学处理技术:通过高温和压力将污泥热解或气化,使其转化为油气、炭黑等可再利用的能源产品。

这种技术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但可以实现大量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3.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污泥的干化、焚烧和焚烧渣的回收利用等方法。

干化技术能够大大减少污泥的体积,便于运输和利用;焚烧技术则将污泥完全燃烧,产生热能,同时还可以回收燃烧渣用于建材生产。

三、自来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案例1. 污泥堆肥:某自来水厂通过微生物堆肥技术,将污泥和农业废弃物进行混合堆肥,制成有机肥料。

这种有机肥料经过检测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栽培,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污泥气化发电:另一家自来水厂采用热化学处理技术,将污泥进行气化,生产可燃气体用于发电。

通过与当地电网的连接,不仅满足了自来水厂的能源需求,还向周边居民供电。

四、自来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难题:当前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还存在一些难题,如干化技术的能耗较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治理等。

我国剩余污泥资源化的利用途径【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

我国剩余污泥资源化的利用途径【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

我国剩余污泥资源化的利用途径【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处理量也日益增加。

大量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必将产生大量污泥,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污水表面的漂浮物,属于一种固体废弃物。

污泥中含有大量无机及有机固体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污泥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填埋、填海、焚烧、土地利用等,但随着其有害面的凸显,这些方法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

1、当前城市污泥处理现状污泥的处置与利用是当前环境科学中的重要课题。

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雄厚,技术先进,处理程度较高。

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较为合适的处理方法。

例如,西欧主要以间接热干化为主,美、英以填埋、农用为主,而日本主要采用焚烧。

欧洲如德国、荷兰等国建有大型污泥预干化厂,预干化的污泥含水量达60%后,进入电厂焚烧或堆肥农用,实现能源再利用。

在我国,由于经费和技术上的问题,目前污泥尚无稳定而合理的出路,总的状况还是以填埋、堆放为主。

有资料表明,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中90%以上没有污泥处理的配套设施。

在一些地方,由于滥用污泥,使致重金属、有机物以及病虫害等直接危及人体健康,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2、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2.1 污泥的土地利用(1)农田利用与堆肥污泥中含有大量农作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如N、P、K和微量元素Ca、Mg、Cu、Zn、Fe等,所以相对于传统的污泥填埋或焚烧处理工艺,污泥农田利用是一种更合适的处置方法。

污泥可以作为土壤调节剂,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提供养分交换和吸附的活性位点。

然而,由于污泥中含有重金属和病原菌等有害物质,大量施用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所以污泥直接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污泥农用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堆肥,是克服污泥直接农用中种种弊端的最佳预处理方法。

污泥在堆肥过程中,温度可达50℃~70℃时,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病原菌,大量细菌被降解成可以利用的有机质,重金属元素也得到了稳定处理,所以较之污泥直接农田利用不但肥效甚增、挥发分减少,而且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也有所降低,减少了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方法。

甜菜制糖生产滤泥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甜菜制糖生产滤泥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甜菜制糖生产滤泥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甜菜制糖生产滤泥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传统制糖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在传统甜菜制糖生产过程中,滤泥是一个常见的副产品。

传统上,滤泥被视为废弃物,通常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研发甜菜制糖生产滤泥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对于改善传统制糖生产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研发滤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关键。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滤泥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含有有机质和多种重要元素。

通过开发适用的处理技术,可以将滤泥转化为肥料或者饲料原料,实现其资源的二次利用。

例如,可以利用滤泥进行厌氧发酵,将其转化为有机肥,为农田提供养分;或者将滤泥进行初步处理后,加工成饲料原料,用于畜牧业的生产。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传统制糖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其次,实施滤泥资源化循环利用需要合适的示范项目。

通过建立示范项目,可以验证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并为其他制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示范项目可以选择地域性制糖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滤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和试验,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和运营模式。

在示范项目中,还可以探索滤泥资源化利用的多种途径,如与当地农户合作,在附近的农田中试种甜菜,并使用滤泥肥料进行施肥,验证滤泥肥料对农产品的影响和效果。

这样的示范项目不仅可以推动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还能为农田提供养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政府对滤泥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支持和引导至关重要。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制糖企业开展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示范。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资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

另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增强社会对该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

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实现甜菜制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污泥资源化利用及发展前景

污泥资源化利用及发展前景

目录目录 (I)摘要 (II)一、前言 (1)二、国内外污泥处置现状 (1)三、国内外污泥处置方法概述 (2)四、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2)4.1污泥堆肥 (2)4.2污泥消化制沼气 (4)4.3污泥燃料化技术 (5)4.3.1 HERS法 (6)4.3.2 SF法 (7)4.4污泥的建材利用 (8)4.5活性污泥做黏结剂 (10)4.6剩余污泥制可降解塑料 (11)4.7污泥低温热解制燃料油 (11)五、展望 (12)参考文献 (14)摘要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这种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后不可回避的问题。

随着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数目成倍增长,城市污泥的产量也急剧增加,城市污泥处置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

由于城市污泥具有容量大、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有毒有害等特点,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处置,使其变废为宝,转化为可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污泥处理技术大致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抛弃型技术,污泥作为废物不利用;二是资源化技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用成分,实现变废为宝。

后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建立循环型经济,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即污泥的堆肥化技术、消化制沼气、燃烧化技术、建材化利用等,通过这些方法实现污泥的变废为宝。

关键词:污泥;污泥资源化;污泥稳定化一、前言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深度的深化,污水厂污泥产量将有较大的增长,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已不容忽视。

因此合理的处理处置污泥,已经成为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安全处置和合理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目前仅有10%的污泥通过堆肥、制肥回用到土地,少量被焚烧或用于制作建材,仍有超过75%的污泥尚需实现稳定化和安全妥善处理处置,二次污染隐患严重[1]。

尤其是污水厂污泥中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寄生虫卵等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机物,处理不当将引起较大的环境污染。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处理污水和污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推广,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一、污泥生成及成分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被去除的污染物在生化反应中所处理产生的固体物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被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方式处理而产生大量的污泥。

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有机物、水、空气、无机盐、矿物质等成分。

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利用,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

二、传统污泥处理方法传统污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污泥脱水和焚烧两种方式。

污泥脱水主要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以减少其体积和重量,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利用。

而焚烧是指将污泥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高温条件下燃烧,以达到减少污泥体积和分解有害物质的目的。

然而,传统污泥处理方法存在不少问题,譬如一方面焚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另一方面,处理后的污泥往往仍带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难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

因此,寻找更加先进的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迫在眉睫。

三、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前景污泥中所含有的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原则上是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比如可以通过污泥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产生的能量,来发电或加热。

此外,污泥也可以成为有机肥料或建筑材料的原料,同时还可以提取其中的有用元素,如有机碳、磷、氮等,进行二次利用。

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更加先进的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如包括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高温气化等多种技术手段。

特别是在生物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一些国际领先的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已经开发出多种高效、环保、经济的污泥处理和利用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环保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更多的人们加入进来一起探索和努力。

滤泥的资源化利用

滤泥的资源化利用

23.4 滤泥在农业上的资源化利用23.4.1滤泥的形成及组分23.4.1.1 滤泥的形成在制糖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合汁所含的蛋白质、果胶质、有机酸等非糖分有机物质对煮糖结晶不利,因此,须对混合汁进行澄清处理。

即向混合汁加入氢氧化钙、二氧化硫、磷酸等物质,使蛋白质、果胶质、有机酸等非糖分有机物沉淀下来,沉淀物通过压滤机或真空吸滤机或离心分离设备而得到的滤渣,称为滤泥,它是甘蔗制糖的大宗副产品之一。

滤泥的产率主要随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目前国内生产白砂糖的甘蔗糖厂,所采用的澄清处理方法,基本可分为碳酸法和亚硫酸法两大类。

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为澄清剂来澄清蔗汁的方法,叫做碳酸法,其产生的滤泥称为碳酸法滤泥;而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作为澄清剂的蔗汁澄清方法,则叫做亚硫酸法,其产生的滤泥称为亚硫酸法滤泥。

一般亚硫酸法因加灰量少,滤泥量占甘蔗榨量0.7-1.4%;碳酸法因加灰量大,滤泥量占甘蔗榨量多达4.5-5.0%。

23.4.1.2 滤泥的组分滤泥含有甘蔗纤维、蔗糖、带有蔗蜡的凝结胶体、蛋白质、磷酸钙,还夹带随甘蔗带来的砂土,其中多数成分来自甘蔗,钙质物多数是在蔗汁澄清处理时加入的。

就物理性质而言,滤泥是松软,略似海绵的物质,具有多孔性,颜色为淡黄、暗褐以至黑色。

在干燥时可以立即吸收大量的水分。

初出厂的滤泥含水分约50-70%,经过在大气中长期自然干燥后,水分含量可减少到15%。

滤泥的单位体积的重量很小,每吨含65%水分的滤泥,其体积约占1.6 m3。

滤泥的组分因不同的生产工艺而异。

亚硫酸法滤泥因加灰量少,滤泥不含大量的钙盐,干物中有机物总量可达80%左右,主要为类脂物(蔗蜡和蔗脂)5-14%,纤维15~30%,糖分5~15%,粗蛋白5~15%,总灰分9~20%,其中富含甘蔗生长所需的各种矿质营养,pH6.0左右。

碳酸法滤泥干物中含CaCO3量达70-80%左右,成分以无机物为主,有机物含量15%左右,带碱性,pH9.0左右。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探索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探索

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探索嘿,您知道吗?咱们平日里用的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泥。

可别小瞧这些污泥,它们其实有着大作用,能被资源化利用,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呢!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家自来水厂。

当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怀着好奇的心走进了那神秘的厂区。

一进去,就听到各种机器的轰鸣声,看到巨大的水池和管道。

在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污泥,那场景,说实话,一开始还真让我觉得有点头疼。

这些污泥,以往通常被当作废弃物处理,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但现在不一样啦,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努力探索让它们变废为宝的新途径。

比如说,这些污泥可以经过处理变成优质的肥料。

因为污泥中含有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想象一下,把这些从污泥转化而来的肥料撒在农田里,农作物茁壮成长,那是多美的画面呀!就像我家邻居大爷,他总是精心照料他的菜园子。

有一回,他试用了这种新型肥料,那蔬菜长得绿油油、水灵灵的,可把大爷高兴坏了。

还有呢,自来水厂的污泥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

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它们能成为砖块或者水泥的一部分。

这就好比是给污泥来了个大变身,从没用的废物摇身一变成了坚固的建筑材料。

有个新建的小区,据说就使用了这种包含污泥的建筑材料,房子盖得又结实又漂亮。

另外,污泥还能用于土壤改良。

有些土地因为长期使用化肥或者受到污染,土壤质量下降。

这时候,把处理后的污泥掺和进去,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我曾经去过一片果园,那里的土壤之前板结得厉害,果树都长不好。

后来果农尝试了用污泥改良土壤的方法,没过多久,果树重新焕发生机,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

不过,要实现自来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得把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干净,不然可就适得其反啦。

这就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检测。

而且,在推广使用这些资源化产品的时候,也得让大家了解它们的好处和安全性,消除顾虑。

总之,自来水厂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潜力的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4 滤泥在农业上的资源化利用滤泥的形成在制糖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合汁所含的蛋白质、果胶质、有机酸等非糖分有机物质对煮糖结晶不利,因此,须对混合汁进行澄清处理。

即向混合汁加入氢氧化钙、二氧化硫、磷酸等物质,使蛋白质、果胶质、有机酸等非糖分有机物沉淀下来,沉淀物通过压滤机或真空吸滤机或离心分离设备而得到的滤渣,称为滤泥,它是甘蔗制糖的大宗副产品之一。

滤泥的产率主要随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目前国内生产白砂糖的甘蔗糖厂,所采用的澄清处理方法,基本可分为碳酸法和亚硫酸法两大类。

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为澄清剂来澄清蔗汁的方法,叫做碳酸法,其产生的滤泥称为碳酸法滤泥;而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作为澄清剂的蔗汁澄清方法,则叫做亚硫酸法,其产生的滤泥称为亚硫酸法滤泥。

一般亚硫酸法因加灰量少,滤泥量占甘蔗榨量0.7-1.4%;碳酸法因加灰量大,滤泥量占甘蔗榨量多达4.5-5.0%。

滤泥的组分滤泥含有甘蔗纤维、蔗糖、带有蔗蜡的凝结胶体、蛋白质、磷酸钙,还夹带随甘蔗带来的砂土,其中多数成分来自甘蔗,钙质物多数是在蔗汁澄清处理时加入的。

就物理性质而言,滤泥是松软,略似海绵的物质,具有多孔性,颜色为淡黄、暗褐以至黑色。

在干燥时可以立即吸收大量的水分。

初出厂的滤泥含水分约50-70%,经过在大气中长期自然干燥后,水分含量可减少到15%。

滤泥的单位体积的重量很小,每吨含65%水分的滤泥,其体积约占1.6 m3。

滤泥的组分因不同的生产工艺而异。

亚硫酸法滤泥因加灰量少,滤泥不含大量的钙盐,干物中有机物总量可达80%左右,主要为类脂物(蔗蜡和蔗脂)5-14%,纤维15~30%,糖分5~15%,粗蛋白5~15%,总灰分9~20%,其中富含甘蔗生长所需的各种矿质营养,pH6.0左右。

碳酸法滤泥干物中含CaCO3量达70-80%左右,成分以无机物为主,有机物含量15%左右,带碱性,pH9.0左右。

碳酸法滤泥、亚硫酸法滤泥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3-22。

表23-22不同制糖工艺滤泥的成分如前所数我国年压榨甘蔗产生的湿滤泥约346万吨。

滤泥除了用作工业原料外,通过农业应用可以将其充分变废为宝,对发展甘蔗糖业循环经济,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蔗糖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提高蔗糖业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亚硫酸法滤泥的综合利用(1)作肥料直接使用亚硫酸法滤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甘蔗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和其它大量和微量元素,是较好的完全有机肥料。

蔗田施用滤泥,可增加土壤中真菌数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甘蔗对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

根据福建仙游县土肥站对甘蔗公顷施滤泥450担的蔗区进行土壤化验,全氮含量为0.14%,全磷含量为0.132%,而对照区(不施滤泥)的全氮量为0.122%,全磷量为0.116%。

说明滤泥对土壤氮、磷的总量提高是显著的。

据印度Padegon中央甘蔗研究站分析,收获期甘蔗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养分是随着化肥和滤泥的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其中每公顷施用滤泥(用N量调到每公顷400 kg)25吨的甘蔗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分别为112.82 kg、69.21 kg和199.32 kg,比每公顷施用12.5吨吸入量氮66.53 kg,磷37.96 kg,钾132.07 kg大大增加,而每公顷单施用氮400 kg对氮的吸收仅有32.98公斤,显著少于施用滤泥处理对氮的吸收。

在甘蔗产量和糖分方面,据台湾甘蔗研究所报道:蔗田施用滤泥,能节约化肥1/4,甘蔗单产平均增幅3-10%。

福建仙游的试验结果,公顷施12.5吨滤泥甘蔗增产14.4%。

云南农业大学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25吨,产量达62.53吨/公顷,甘蔗蔗糖分14.12%,而施同等养分的化肥甘蔗蔗糖分为13.88%。

滤泥的施用方法:新鲜的滤泥因为分解快,放出大量的热和氨,立即施于蔗田会烧死蔗芽和蔗根。

最好是堆沤6周以上使用,但切不可露天堆放,因为滤泥露晒一天损失氮10%,二天损失20%,10天损失30%,故堆放时要加盖薄膜或用泥土覆盖。

此外,滤泥含钾量较低,使用前最好每吨滤泥加入氯化钾17 kg。

滤泥一般作基肥,也可做追肥,每公顷施用量15吨左右。

(2)制有机复混肥有机复混肥是一种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肥料,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利用亚硫酸法滤泥,经过一定的生化处理,再混配一定量的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可制成系列专用复混肥。

如甘蔗专用复混肥、水稻专用复混肥、玉米专用复混肥等。

施用这种肥料,能使土壤得到大量有机质,因而具有肥效长、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避免土壤板结等优点,又具有无机肥,使农作物得到速效的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促进农作物生长,因此用地和养地能够很好地结合。

同时由于滤泥所含有机质及各种营养成分,是甘蔗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而得,通过制作肥料又返回到土壤中去,有利于形成工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保持大自然生态平衡。

滤泥制有机复混肥的工艺路线为:滤泥从糖厂压榨车间运至料场进行生化处理,经输送系统送入干燥系统,干燥处理后送至混配系统,与无机肥料及辅料混合后再送至造粒系统经计量、包装、检验后送至仓库(见图23-10)。

(3料。

江西于都糖厂把滤泥成分与稻谷作比较,其比较值见表23-23。

表23-23 滤泥与稻谷成分比较值项目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水分代谢能(MJ/kg)%滤泥11.82 7.23 7.49 22.83 38.62 4.95 0.82 12.0 10.84稻谷8.30 8.50 1.50 4.80 67.50 0.07 0.28 12.0 11.05 从表23-23可看出,亚硫酸法滤泥成分优于稻谷,其粗蛋白、钼、磷含量高,粗纤维较低,代谢能仅略低于稻谷,属于能量饲料,这就肯定了它的饲料价值。

毛里求斯糖业研究所对该国甘蔗糖厂干滤泥和泥渣(Scum)作过分析,分析结果为:水分11%,粗蛋白16%,粗脂肪10%,灰分5%,CaO 4%,P2O5 2.5%,纤维14%。

毛里求斯的研究者认为,滤泥成分与紫云英相当,可作饲料。

滤泥中的氨基酸氮对粗蛋白氮的百分率为:赖氨酸占2.1%,精氨酸占2.9%、谷氨酸占3.%。

因此,滤泥是乳牛的好饲料。

广东东风糖厂70年代未曾进行过用滤泥养猪的试验。

他们在70%滤泥中加入10%粗谷糠、10%青料和10%精料,配合成猪饲料,共饲养100多头小猪和20多头中猪,6个月后每头猪日平均增重达0.7 kg以上。

在停榨期间,可在滤泥中加入0.5%食盐封存,滤泥经过密闭发酵后,呈黄色,带有酒香味,猪爱吃,解决了滤泥的贮存问题。

滤泥还可作为鸡、鸭饲料。

江西于都糖厂对比试验结果认为,以滤泥代替部分饲料养鸡,在鸡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可节约粮食25%左右。

(5)生产酒精亚硫酸法糖厂干滤泥中约有5-15%的糖分,这部分将遭废弃的残存糖分可以与糖蜜一起发酵制酒精,以达到充分利用、提高效益的目的。

方法为将滤泥和2-3倍滤泥重量的水一起置入稀释箱内稀释,使固液体混合均匀,对混合物加热至80-100℃后,在混合箱中加入与滤泥重量相近的糖蜜,混合均匀后置于冷却器中冷却至约30℃,即加入糖蜜生产酒精所用的常规发酵菌种并用常规发酵方法进行发酵及蒸馏酒精,所得酒精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用这一方法生产酒精,充分利用了滤泥中将被废弃的占干滤泥量5-15%的糖分,增加了酒精生产的原料来源,减少了废糖蜜的耗用量,也可充分利用滤泥中所含氮、磷、镁等成分做为发酵过程的营养物质,综合利用,效果良好,生产成本较单纯用废糖蜜要低,不失为一种提高糖厂综合利用效益的一种方法(黄林、黄敏,1999)。

碳酸法滤泥的综合利用(3)用作酸性土壤的改土剂国外绝大多数碳酸法滤泥是用作咸、酸性土壤的改土剂,由于长期使用化肥的结果,土壤变酸变咸,有机质下降,使地力衰退。

由于碳酸法滤泥含大量碳酸钙和少量的有机质,用作改土剂,可以起到增加土壤微生物繁殖、疏松土壤用钙离子置换钠离子、可起改造咸田的作用。

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与华南农大合作利用碳酸法滤泥研制改土剂和营养粘结剂在广州郊县及博罗、英德、四会等地对水稻、玉米、花生、果、菜等八种作物8种主要作物进行试验,对酸性土壤可起到改良土壤以及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

林斯强(2001)以红壤旱地为研究对象,探讨滤泥农用对红壤肥力性状的影响及其对大麦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酸性较强的红壤施用一定量的滤泥能中和土壤活性酸,使土壤pH趋于中性,明显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改善土壤的速效养分状况,并能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

施用一定量的滤泥能使大麦的生育期提早,促进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增加分蘖数和有效分蘖率,从而提高大麦的生物和经济产量。

碳酸法滤泥作改土剂在甘蔗上的施用,除了同样堆沤腐熟外,还要注意:因土施放,酸性土可以施,碱性土不宜施用。

施用量宜少,主要用于调节土壤pH,同时增加土壤养分,比单纯施放石灰效果好,一般每公顷施1.5-3吨,土壤酸性大的适量多施。

同一块土地不应连年施用,以免土壤石灰过多,土壤结板。

(4)制作有机-无机复合肥碳酸法滤泥碱性大、含钙量高,若单独作肥料施用,容易使土壤板结。

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经试验过用滤泥与酒精发酵液浓缩液中和,并掺和煤灰、蔗糠等,调制成中性的复合肥,获得成功。

用于种植甘蔗,每公顷蔗田施复合肥30吨,甘蔗平均增产23%,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1] 邓碧怡, 保国裕主编. 甘蔗糖业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5[2] 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甘蔗栽培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5.[3] 卢泓, 洪节优, 黄敬琨, 李洪清. 我国产糖区滤泥资源利用途径的探讨. 资源科学, 1992, (1):71-75.[4]蓝贤州, 李政. 碳酸法糖厂滤泥污染治理新思路[J].广西轻工,2000(3):24-26.[5] 陈山,王弘,卢家炯. 甘蔗制糖业副产物的综合利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1):104-108.[6] 霍汉镇. 甘蔗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从滤泥中提取高附加值产品[J].广西蔗糖,2003(4):28-30.[7] 陈赶林. 从甘蔗滤泥中提取高级脂肪醇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6.[8]覃蔚谦编著.甘蔗高产栽培[M]. 南宁: 广西科技出版社,1998.[9] 黎明智主编. 蔗糖业之光[M].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厅, 1999.[10] 《广西甘蔗栽培》编写组. 广西甘蔗栽培[M]. 南宁: 广西科技出版社, 1991.[11] 叶成秋. 广辟蔗区肥源以蔗养蔗[J]. 广东农业科学, 1988, (2):18-20.[12]黄林,黄敏. 利用亚硫酸法糖厂滤泥生产酒精探讨[J]. 广西蔗糖, 1999, (3):38-40.[13] 林斯强. 滤泥农用改土及对大麦的增产效果[J]. 福建稻麦科技,2001, 19(4):14-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