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PPT

鼻塞
由于肿瘤阻塞鼻腔,导致鼻塞,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头痛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可 引起头痛,常表现为单侧颞部 或枕部疼痛。
其他症状
如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复视等。
02 鼻咽癌的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总结词
X线检查是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初 步筛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鼻咽 部有无异常密度影或占位性病变 。
预防措施
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加强影像学检 查的规范操作、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和 交流等。
05 鼻咽癌的影像治疗和预后
影像治疗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
影像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可 以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原则
影像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多平面、高分辨率的解 剖和病理信息。
详细描述
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咽部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以及与邻近血管、神经的关 系。同时,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有助于发现颅底和颈部的微小转移灶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总结词
03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
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是鼻咽癌常用的影像分期系统,根据肿 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期。
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N0-N3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数目 和部位逐渐增多和加重。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T1-T4分别表示肿 瘤的大小和侵犯程度逐渐加重。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 远处转移。
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咽後淋巴結
咽後淋巴結區: 上至顱底, 下達舌骨頂端, 前為咽粘膜下筋膜, 後為椎前肌前緣, 外為頸內動脈內側緣的一個蝴蝶形區域
靶區定義
GTV(大體靶區):根據增強CT/MR顯示的鼻咽原發腫瘤區和咽後淋巴結 ( GTVnx) 和頸部轉移淋巴結( GTVnd)
1. 前段近鼻腔之處屬假複層纖毛柱狀上皮,由第五對顱神經(三叉)控制 2. 後段近口咽部則為鱗狀上皮細胞,由第九對顱神經(舌咽)控制其知覺,
而由第十對顱神經(迷走)掌管其運動
鼻咽周圍結構
1. 前壁是由後鼻孔及鼻中隔後緣所構成,經由後鼻孔與 鼻腔相通,因而可影響鼻腔甚至鼻竇
2. 後壁緊鄰第一、二頸椎及頸椎旁的肌肉束,因此可能 引起頸部不適或運動異常
CTV(臨床靶區)1:為GTVnx外擴5~10 mm, 包括整個鼻咽粘膜 CTV(臨床靶區)2:鼻咽腫瘤極易侵犯的結構,包括鼻咽、顱底、咽旁間
隙、咽後間隙、蝶竇下部、翼顎窩、鼻腔及上頜竇後1/3,以及 GTVnd及其 所在和需預防照射的淋巴引流區
PTV(計畫靶體積) : CTV外放0.1- 0.3cm
• 斜坡由枕骨基底部和蝶骨體共同構成,向前上約呈45°角傾斜 • 上界為鞍背,下界為枕骨大孔前緣,兩側毗鄰破裂孔、岩枕裂、頸靜脈孔、舌下神經管內口等結構 • 與垂體、腦幹、第3~8對腦神經、基底動脈、頸靜脈球及海綿竇等重要結構關係密切
Image 5
蝶齶孔 蝶骨大翼
蝶鱗縫 蝶棘
舌下神經管 枕鱗
眶下裂
通連: 經8個通道與周圍相交通
1. 前:眶下裂---眼眶 2. 後內:翼管---破裂孔 3. 後上:圓孔---顱中窩 4. 後下:齶咽管---鼻咽 5. 內:蝶齶孔---鼻腔 6. 外:翼上頜裂---顳下窩 7. 下:翼齶管---齶大、小孔---口腔
鼻咽癌的常用诊断方法

鼻咽癌的常用诊断方法鼻咽镜检查:鼻咽镜检查是鼻咽癌诊断中最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鼻咽镜检查简单易行而且结果可靠。
医生将内窥镜(一根细长的光纤)通过病人的鼻腔深入鼻咽和咽喉部来检查鼻咽和咽喉的粘膜是否有异常病变情况。
颅神经:体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生检查患者的听力, 视力和其他神经, 特别是颅神经的功能。
头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检查:体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鼻咽癌淋巴转移出现较早且较频繁, 医生需仔细触诊检查鼻咽癌患者的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位置, 大小, 软硬程度和数量,并对检查结果作仔细记录。
MRI(核磁共振扫描):通过磁和无线电拍摄很多幅病人体内区域的图象。
图象是由计算机处理的。
这种方法又称为MRI。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CT扫描可以从不同角度拍摄体内区域图象。
图象是由与X射线加速器连接的计算机拍摄而成的。
这种方法称为计算机断层扫描或计算机轴向断层扫描。
CT 扫描和核磁共振扫描是鼻咽癌诊断和分期中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手段。
通过CT扫描和核磁共振扫描, 医生可以判断鼻咽和附近组织受肿瘤侵犯的情况。
腹部超声波检查:对于晚期鼻咽癌来说, 腹部超声波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肝脏和腹膜后有无肿瘤转移。
放射性核素骨骼扫描:用于判断晚期鼻咽癌患者是否有骨骼转移。
放射性核素骨骼扫描对于诊断骨骼转移的灵敏度远高于普通X光片。
鼻咽活检:对鼻咽镜检查中发现可疑的部分采样以撷取一部分的粘膜细胞或小块组织, 经过处理后送病理分析。
鼻咽癌的最终确诊需依据鼻咽活检的病理分析。
血清学检查:许多鼻咽癌患者(特别世卫组织第二和第三类型的鼻咽癌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较高EB病毒的抗体滴度。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VCA-IgA和EA-IgA抗体滴度可以被用来辅助诊断判断鼻咽癌和大致判断病人的预后。
实验室测试:这一步骤会通过测试血液, 尿液, 其它物质或身体组织的样本来帮助诊断或判断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
鼻咽癌影像学诊断

N1 N2 N3
<4cm、上颈 4~7cm或下颈 ≥7cm,锁骨上,固定或侵皮
应用解剖
鼻咽腔
软组织侵犯
颅底骨质
淋巴结
鼻咽癌TNM分期
鼻咽癌的临床分期(92福州会议推荐TNM标准)
T1:局限于鼻咽腔内
T2:局部浸润:鼻腔、口咽、茎突间隙、软腭、颈椎前软组织、 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T3: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颅底、 翼突区、翼腭窝受侵
钙化 骨伪影 心脏大血管 辐射损伤 禁忌症
高
不敏感 无 不用造影剂可显示 无 金属起博器等
低
敏感 有 要用造影剂 有 无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方法
CT:CT值
MRI:信号强度
说明某一组织密度高低的程 度,反应了器官或组织对X 线的吸收程度,以HU (Hounsfield Unit)表示。
组织的弛豫时间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侧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2:双侧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3:直径大于6cm和/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N3a:直径大于6cm、锁骨上窝以上 N3b: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Mx:转移无法评价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T1值 T2值
软组织分辨率高
骨破坏
三维成像
+1000
+100
骨皮质
+90 +80 +70
800
凝固血 肝 脑灰质 肾 脑白质 胰 脾 肌肉
诊 断 的 组 织 学 基 础
鼻咽癌影像学检查规范

鼻咽癌影像学检查规范鼻咽癌影像学检查规范:一、背景及目的:1.1 背景: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的特点。
影像学检查在鼻咽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中起到关键作用。
1.2 目的:制定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流程,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医生提供影像学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二、适应症:2.1 临床疑诊鼻咽癌的患者。
2.2 鼻咽癌的分期和转移评估。
2.3 鼻咽癌治疗前后的随访评估。
三、影像学检查方法:3.1 CT扫描:3.1.1 CT扫描的扫描范围:包括鼻咽、喉、颈部和纵隔等区域。
3.1.2 CT扫描的扫描参数:使用适当的扫描参数,如层厚、层间距和扫描延迟等。
3.1.3 CT扫描的重建方式: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等。
3.1.4 CT扫描的增强方式:根据需要选择静脉注射造影剂。
3.2 MRI扫描:3.2.1 MRI扫描的扫描范围:包括鼻咽、喉、颈部和纵隔等区域。
3.2.2 MRI扫描的扫描序列:使用适当的序列,如T1加权、T2加权和增强序列等。
3.2.3 MRI扫描的增强方式:根据需要选择静脉注射造影剂。
四、影像学报告:4.1 报告内容:4.1.1 影像所见:描述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范围和转移情况等。
4.1.2 影像诊断:根据影像学表现做出鼻咽癌的诊断和分期评估。
4.1.3 建议:提出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建议和随访计划等。
4.2 报告格式:4.2.1 影像学报告须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和检查日期等。
4.2.2 影像学报告中的每个部分应该清晰明了,格式规范统一。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查看附件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鼻咽癌:鼻咽部恶性肿瘤的俗称,是指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
2:影像学检查:利用医学影像设备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检查方法。
3:分期评估: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和转移情况等,对肿瘤进行分期和评估,确定其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方案。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诊断

将MRI与其他影像学技术(如PET-CT、 超声等)进行融合,实现多角度、多 参数的全面评估。
功能成像技术
如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 (PWI)等,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肿瘤 生物学特性的信息,有助于鉴别良恶 性病变。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策略与建议
建立标准化诊断流程
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规范MRI影像学表现的评价方法,减少主 观差异。
肿瘤侵犯范围与转移情况
肿瘤侵犯范围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如鼻腔、口咽、颅底等。肿 瘤侵犯的范围越广,病情越严重。
转移情况
MRI还可以检测到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通常表现为 淋巴结增大、形态不规则;远处转移则表现为其他器官出现肿瘤病灶。
MRI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分期
鼻咽癌根据TNM分期系统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分期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
02
MRI影像学基础
MRI原理与设备
01
MRI原理
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强磁场和高频电磁波检测人 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
像。
02
MRI设备
包括磁体、射频发射器、接收器和计算机系统等 部分,其中磁体是核心部分,分为永磁型和超导
强化专业培训
提高影像学医师的专业技能和诊断水平,使其能够准确解读MRI图 像。
开展临床研究
针对MRI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开展深入的临床 研究,推动技术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MRI显示鼻咽部不规则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 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鼻咽部炎症性疾病的鉴别
鼻咽部腺样体肥大
MRI显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 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 化。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TNM分期
鉴别诊断鼻咽淋巴瘤
青壮年多见。 常合并咽淋巴环环内其他部位病变,以扁桃体最常见,两者之 间病变可以不相连。 以顶后壁受累最常见。 病变侵犯范围广,但邻近的深部组织及颅底骨质侵犯少见。 常伴颈部淋巴结双侧、多组同时受侵。 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 。
鉴别诊断鼻咽纤维血管瘤
多见于10-25岁青年男性。 反复鼻腔、口腔出血。 多起源于蝶腭孔区。 骨质受压,吸收破坏。 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颅内侵犯。 MRI上T1WI呈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
谢谢
高信号。 颅底骨质破坏:CT上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MRI上表现为低信号的骨皮质
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脂肪消失。 颅内侵犯:常累及海绵窦、颞叶等处。 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淋巴结转移:早期,咽后淋巴结是首站转移淋巴结。 继发表现:鼻窦炎或积液;分泌性中耳炎。
TNM分期
T1:肿瘤局限于鼻咽、或 侵犯口咽和/或鼻腔,无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诊断
概述
• 华南地区多见,尤其广东、福建高发。 • 常见于中年人,也可见于青、少年。 • 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 男:女≈3:1。
病因
• 遗传因素:两对以上基因控制的多基因遗传 病。
• EB病毒:潜伏感染。 • 环境因素:亚硝胺类、微量元素镍。
病理分型
• WHOI型:角化型鳞状细胞癌。 • WHOI I型:非角化分化型癌。 • WHO III型:非角化未分化型癌。
;椒盐征。 增强: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腺样体肥大
多见于青少年。 鼻咽顶壁及后壁对称性增厚,密度或信号均匀。 不侵犯邻近组织:双侧咽隐窝可被挤压狭窄,但轮廓清晰;咽后壁肌间 脂肪间隙完好。 颅底骨质无破坏 。 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增强: 垂直明暗相间条索状结构。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虽然MRI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仍需与其他鼻咽部疾病进行鉴别。如鼻咽部淋巴瘤、鼻咽部肉瘤 等,这些疾病在MRI上也有类似的影像学表现,需要结合病理活检进行鉴别。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研究进
06
展与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
扩散加权成像(DWI)
01
通过测量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反映肿瘤细胞密度和细胞膜完整
05
04
数据采集与重建
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核磁共振信号并 转换为图像数据,经过处理后形成三 维图像。
03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表现
肿瘤形态与大小
肿瘤形态
鼻咽癌的肿瘤形态通常不规则, 可呈结节状、团块状或弥漫浸润 性生长。
肿瘤大小
肿瘤的大小在MRI上可以通过测 量其最大径线来评估,对于分期 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前准备
受检者需去除金属物品,如首饰、手 表等,以免干扰磁场。同时需签署知 情同意书。
图像解读与报告
由专业医师对图像进行解读,结合临 床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出具诊断报 告。
01
02
定位与摆位
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使用适当的线 圈和垫子对受检者进行定位,确保检 查部位处于最佳位置。
03
扫描序列设计
根据检查需求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 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脂肪抑制序 列等。
肿瘤组织坏死与囊变
组织坏死
部分鼻咽癌的肿瘤组织内可能出现坏死,表现为信号不均匀,T1WI和T2WI上均 呈高信号强度。
囊变
部分肿瘤组织可能出现囊变,表现为囊性低信号区,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 强度。
鼻咽癌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
04
断
诊断标准
01 鼻咽癌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 病理学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组织肿块>2cm
鼻咽部几个重要的结构 •翼颚窝--组成
前:上颌窦后壁 后:翼板前缘 上:蝶骨体下面 内:颚骨垂直板 外下:呈开放状
•翼颚窝--内容
脂肪、蝶颚神经节
翼颚窝--侵犯途径
上:眶下裂至眼眶 下:翼颚管孔与口腔相通 内:蝶颚孔至鼻腔 外:颞下窝 后:圆孔至海绵窦和中颅窝
鼻咽部几个重要的结构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211 :19:441 1:19No v-2012 -Nov-2 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1:19:4411 :19:441 1:19Th ursday , November 12,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1220.1 1.1211:19:4411 :19:44 November 12, 2020
CT
T1WI T1WI+C
正常解剖---鼻咽腔冠状面 鼻咽中部
–标志是咽鼓管圆枕 –卵圆孔 –咽旁间隙(颅底-颌下腺)
CT
CT骨窗
T1WI T1WI+C
正常解剖---鼻咽腔冠状面
鼻咽偏后部
标志为腭帆提、张肌 NP顶侧壁为上缩肌、淋巴组织
垂体柄 蝶窦
卵圆孔
上颌N
胼胝体 侧脑室
视交叉 颈内A
T1WI T1WI+C
鼻咽癌的影像诊断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 顾雅佳
解剖
简介
鼻咽占据呼吸道的最上端,与 颅底诸重要结构相邻。鼻咽癌 在我国是一高发肿瘤,熟悉鼻 咽部的正常解剖并了解鼻咽癌 的常见影像表现是相当重要的
正常解剖
鼻咽腔是一开放的腔
前:以后鼻孔为界通鼻腔 后:枕骨斜坡下段和上颈椎 顶:蝶窦和枕骨斜坡上段 下:以软颚为界通口咽 两侧:筋膜、肌肉和深部组织间隙构成
鉴别诊断
青年性 纤维血 管瘤
鉴别诊断
增殖体
鉴别诊断
增殖体
T1WI
T2WI
鉴别诊断
脊索瘤
稍微休息 后再来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1.1220 .11.12 Thursday , November 12,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1:19:44 11:19:4 411:19 11/12/2 020 11:19:44 AM
• Gd-DTPA增强T1WI:较明显强化 • CT平扫;等密度 • CT增强:高密度
–鼻咽部肿块:
• 鼻咽腔形态:不对称、变窄 • 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较均匀,坏死则信号强
度欠均匀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肿瘤(腔内)
粘膜局部增厚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肿瘤(腔内)
鼻咽部肿块
T2WI
T1WI
C+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淋巴结复发
放疗后随访
放疗后坏死
放疗后随访
T1WI
T2WI
C+
53751 颅底修复
放疗后随访
53751 颅底修复
放疗后随访
放疗后纤维化
放疗结束
放疗后随访
放疗后一年
放疗后纤维化
放疗后随访
TIW
T2W
放疗后颅底改变
放疗后随访
放疗后随访
放射性脑损伤
放疗后随访
放射性脑损伤
T2WI
T1WI
脑回状 强化
Gd+T1
T2WI
放射性脑损伤
放疗后随访
T2W
T!W
Gd+
放射性脊髓炎——增强有强化
放疗后随访
放疗相关肿瘤
放疗后随访
1.放疗史 2.放疗野内 3.病理不一致 4.5年间隔
淋巴结转移
• 咽后淋巴结:舌骨上水平,在头长肌 外表面,位于颈动脉鞘和鼻咽气道之间。 儿童中可见,3~5cm。
• 上、中颈内静脉链和上群脊副神经链 多见
•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12 20.11.1 211:19:4411:1 9:44No vember 12,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2日 上午11 时19分2 0.11.12 20.11.1 2
•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 020年1 1月12 日星期 四上午1 1时19 分44秒1 1:19:44 20.11.1 2
口咽腔
– 咽旁间隙(腭帆提肌外侧)
边界清楚,内有咽静脉
– 翼内肌 – 软腭、上颌骨牙槽嵴
CT
T2WI
T1WI T1WI+C
正常解剖——鼻咽腔横断面
翼颚窝
正常解剖——鼻咽腔横断面
颅底
正常解剖
鼻咽顶
正常解剖---鼻咽腔冠状面
鼻咽偏前部
– 后鼻孔、软腭、后舌部 – 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咬肌 – 颅底骨、翼板
正常解剖---鼻咽腔冠状面
海绵窦
颅底
正常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鼻咽腔冠状面
颅底
正常解剖---鼻咽腔冠状面
正常解剖---鼻咽腔矢状面
正中
• 顶壁(粘膜):23mm、平直、均匀
• 后壁厚(咽缩肌): 3-4mm
• 形态: –平直或微凹 –向鼻咽腔突出属 于异常
T1WI T1WI+C
正常解剖---鼻咽腔矢状面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1月12 日星期 四11时1 9分44 秒11:19:4412 Novem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1时1 9分44 秒上午1 1时19 分11:19:4420.1 1.12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1.1220 .11.121 1:1911:19:441 1:19:44 Nov-20
63610 鼻咽癌至鼻腔
放疗后随访
•肿块消退获残存 •放疗后复发 •颅底改变 •放疗相关肿瘤
•放疗后纤维化 •腔壁软组织萎缩 •放射性脑损伤 •副鼻窦炎性渗出
推荐放疗后3月初始复查,头2年内 每6月复查一次
肿块消退
放疗后随访
43777 萎缩
放疗后随访
放疗后随访
43777 复发
T2W偏高信号 肿瘤复发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12 日上午1 1时19 分20.11. 1220.1 1.12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1月12 日星期 四上午1 1时19 分44秒1 1:19:44 20.11.1 2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1月 上午11 时19分2 0.11.12 11:19N ovember 12, 2020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1月 上午11 时19分2 0.11.12 11:19N ovember 12, 2020
•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 月12日 星期四1 1时19 分44秒1 1:19:44 12 Novem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1时1 9分44 秒上午1 1时19 分11:19:4420.1 1.12
旁正中
• 鼻咽顶后外侧 壁(粘膜.淋巴)
• 动眼神经 • 头长肌
T1WI T1WI+C
鼻咽癌影像表现
• 肿瘤
• 腔内:局限性粘膜增厚,肿块
• 超腔周围侵犯
• 骨质破坏 • 出颅孔道 • 后鼻孔、副鼻窦、咽旁间隙、口咽等 • 颅内
• 淋巴结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肿瘤
• 腔内病变:
–鼻咽粘膜局部增厚:
√ • T1WI:信号稍高于周围肌肉组织 √ • T2WI:信号高于肌肉、低于鼻甲和积液
•咬肌间隙(颞下窝)
前界:上颌窦后壁 外界:颧弓 内后:与咽旁间隙比邻
•含下颌骨、翼内肌、 翼外肌、颞肌、咬肌
正常解剖——鼻咽腔横断面
鼻咽上部
– 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 侧咽隐窝
–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 – 翼外肌、颞肌、咬肌
CT
T2WI
T1WI Gd+
正常解剖——鼻咽腔横断面
鼻咽口咽 交界处
正常解剖——鼻咽腔横断面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1 月12日 星期四1 1时19 分44秒 Thursday , November 12,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1.122020年11月 12日星 期四11 时19分 44秒20 .11.12
谢谢大家!
•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 0.11.12 20.11.1 2Thurs day , November 12, 2020
侵犯途径
前:翼窝、翼颚窝、鼻腔和上 颌窦 后:咽基底筋膜至椎前肌,进 一步可累及椎体和脊髓(少见)
外:咽旁间隙、咬肌间隙(颞 下窝)、再后外至颈动脉鞘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 超腔周围侵犯
侵犯途径
上:颅底、蝶窦和颅 内浸润 下: 口咽
鼻咽癌的影像表现:超腔周围侵犯
超腔侵犯判断标准
侧、后壁超腔:UICC 1997规定超出咽颅底筋膜
谢谢大家!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1220.1 1.1211:1911:19 :4411:1 9:44No v-20
•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 月12日 星期四1 1时19 分44秒 Thursday , November 1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