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线

安全基线
安全基线

安全基线项目

项目简介:

安全基准项目主要帮助客户降低由于安全控制不足而引起的安全风险。安全基准项目在NIST、CIS、OVAL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以最佳安全实践为标准的配置安全基准。

二. 安全基线的定义

2.1 安全基线的概念

安全基线是一个信息系统的最小安全保证, 即该信息系统最基本需要满足的安全要求。信息系统安全往往需要在安全付出成本与所能够承受的安全风险之间进行平衡, 而安全基线正是这个平衡的合理的分界线。不满足系统最基本的安全需求, 也就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 而非基本安全需求的满足同样会带来超额安全成本的付出, 所以构造信息系统安全基线己经成为系统安全工程的首要步骤, 同时也是进行安全评估、解决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

的先决条件。

2.2 安全基线的框架

在充分考虑行业的现状和行业最佳实践,并参考了运营商下发的各类安全政策文件,继承和吸收了国家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的经验成果等基础上,构建出基于业务系统的基线安全模型

如图2.1所示:

图 2.1 基线安全模型

基线安全模型以业务系统为核心,分为业务层、功能架构层、系统实现层三层架构:

1. 第一层是业务层,这个层面中主要是根据不同业务系统的特性,定义不同安

全防护的要求,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要求。

2. 第二层是功能架构层,将业务系统分解为相对应的应用系统、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不同的设备和系统模块,这些模块针对业务层定义的安全防护

要求细化为此层不同模块应该具备的要求。

3. 第三层是系统实现层,将第二层模块根据业务系统的特性进一步分解,如将操作系统可分解为Windows、Solaris等系统模块,网络设备分解为华为路由器、Cisco路由器等系统模块……这些模块中又具体的把第二层的安全防护要求细化到可执行和实现的要求,称为Windows安全基线、华为路由器安全基线等。

下面以运营商的WAP系统为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说明:

首先WAP系统要对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存在互联网的接口,那么就会受到互联网中各种蠕虫的攻击威胁,在第一层中就定义需要防范蠕虫攻击的要求。蠕虫攻击的防护要求对于功能架构层的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安全设备等都存在可能的影响,因此在这些不同的模块中需要定义相对应的防范要求,而针对这些防范要求,如何来实现呢?这就需要定义全面、有效的第三层模块要求了。针对不同类型蠕虫病毒的威胁,在Windows、Solaris等系统的具体防范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三层中就是针对各种安全威胁针对不同的模块定义不同的防护要求,这些不同模块的防护要求就统一称为WAP业务系统的安全基线。针对WAP业务系统安全基线的检查,就可以转化为针对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等的脆弱性检查上面。

2.3 安全基线的内容

根据业界通行的一些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运营商日常安全维护经验,我们将安全基线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2)系统配置的脆弱性。3)系统状态的检查。业务系统的安全基线由以上三方面必须满足的最小要求组成。具体组成如图2.2所示:

图 2.2 安全基线的组成

具体来说,安全基线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

1) 漏洞信息:漏洞通常是由于软件或协议等系统自身存在缺陷引起的安全风险,一般包括了登录漏洞、拒绝服务漏洞、缓冲区溢出、信息泄漏、蠕虫后门、意外情况处置错误等,反映了系统自身的安全脆弱性。由于漏洞信息由相应的国际标准,如CVE(Common V ulnerabilities & Exposures ,公共漏洞和暴露)就列出了各种已知的安全漏洞,因此系

统的初始漏洞安全基线可以采用通用标准。

2) 安全配置:通常都是由于人为的疏忽造成,主要包括了账号、口令、授权、日志、IP通信等方面内容,反映了系统自身的安全脆弱性。在安全配置基线方面,移动集团

下发了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路由器安全配置规范、数据库安全配置规范等一系列规范,因为系统初始安全配置基线可以采用集体下发的标准。

3) 系统重要状态:包含系统端口状态、进程、账号以及重要文件变化的监控。这些内容反映了系统当前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有助于我们了解业务系统运行的动态情况。由于系统状态基线随着业务应用不同而不同,没有标准模板可借鉴。我们通过对系统的状态信息进行一个快照,对非标准的进程端口、关键文件MD5校验值等信息确认后作为初始的系统

状态安全基线。

业务系统的安全基线建立起来后,可以形成针对不同系统的详细漏洞要求和检查项(Check list),为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技术安全操作提供可操作和可执行的标准。

三. 安全基线检查的工具化实现思路

3.1 工具化安全检查的方式

3.1.1 远程检查

远程检查通常描述为漏洞扫描技术,主要是用来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是信息安全防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原理是采用不提供授权的情况下模拟攻击的形式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已知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检查,目标可以是终端设备、主机、网络设备、甚至数据库等应用系统。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扫描结果提供安全性分析报告,为提高信息安全整体水平产生重要依据。

图 3.1 远程检查示意图

在远程评估技术方面,绿盟科技颇有建树。其中,绿盟科技的漏洞扫描产品曾在移动集团组织的中外漏洞产品评测中名列第一,并获得了英国西海岸实验室的checkmark认证。

基于多年的安全服务实践经验,同时结合用户对安全评估产品的实际应用需求,绿盟科技自主研发了远程安全评估系统,它采用高效、智能的漏洞识别技术,第一时间主动对网络中的资产进行细致深入的漏洞检测、分析,并给用户提供专业、有效的漏洞防护建议,让攻击者无机可乘,是您身边专业的“漏洞管理专家”。极光具有以下特点:

1.依托专业的NSFOCUS安全小组,综合运用NSIP(NSFOCUS Intelligent Profile)等多种

领先技术,自动、高效、及时准确地发现网络资产存在的安全漏洞;

2.对发现的网络资产的安全漏洞进行详细分析,并采用权威的风险评估模型将风险量化,给

出专业的解决方案;

3.提供Open VM(Open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开放漏洞管理)工作流程平台,将先进

的漏洞管理理念贯穿整个产品实现过程中;

4.通过国际权威漏洞管理机构CVE 最高级别认证,CVE compatible;

5.亚太地区唯一获得英国西海岸实验室安全认证的漏洞扫描产品;

6.极光远程安全评估系统在业界的广泛认可,广泛应用于测评机构、运营商、金融、政企等

行业;在中国移动、金财工程等多个入围测评中排名第一。

3.1.2 本地检查

本地检查是基于目标系统的管理员权限,通过Telnet/SSH/SNMP、远程命令获取等方式获取目标系统有关安全配置和状态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在检查工具本地与预先制定好的检查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符合情况;最后根据分析情况汇总出合规性检查结果。

配置核查是本地检查最常见的一项内容。配置检查工具主要是针对Windows、Solaris等操作系统,华为、Cisco、Juniper等路由器和Oracle 数据库进行安全检查。检查项主要包括:账号、口令、授权、日志、IP协议等有关的安全特性。

图 3.2 本地检查示意图

绿盟科技配合移动集团在2008年11月开发了中国移动安全配置核查工具。

中国移动针对业务系统的安全特性,制订了针对性的《中国移动设备通用安全功能和配置规范》系列规范(以下简称《配置规范》),规范的出台让运维人员有了检查默认风险的标准,是整个安全基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日常安全检查、合规性安全检查的开展,面对业务系统内种类繁多、数量众多的设备、系统,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配置安全检查成为一个难题。运用这一产品可以对中国移动网络中的操作系统、网络设备、数据库等《配置规范》符合性检查,从系统部署和集成的层面规避缺省脆弱性的存在。目前,该工具在中国移动集团以及

14个省公司运维中使用。

3.2 安全基线检查的工具化设计

3.2.1 安全基线检查工具框架

安全基线检查工具基于业务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最低/基本),对目标系统的漏洞、配置

和重要状态进行检查。

从检查的方式上来看,分为远程检查和本地检查。远程检查体现为漏洞扫描的过程,本地检查体现为对配置的检查和对重要状态的检查。因此,以检查手段为基础,将安全基线检查分为安全漏洞检查、安全配置检查和重要状态监控。

最终,工具以系统快照的方式获得安全检查的结果,并与安全基线比对,获得当前系统的安全状况,并通过多次检查的结果,梳理出系统的变化趋势。

图 3.3 安全基线检查工具框架

3.2.2 安全基线的建立

安全基线的建立是以对业务系统的安全评估和基线梳理基础上的。

1. 安全漏洞:通常是属于系统自身的问题引起的安全风险,一般包括了登录漏洞、拒绝服务漏洞、缓冲区溢出、信息泄漏、蠕虫后门、意外情况处置错误等,反映了系统

自身的安全脆弱性。

2. 安全配置:通常都是由于人为的疏忽造成,主要包括了账号、口令、授权、日志、IP通信等方面内容,反映了系统自身的安全脆弱性。安全配置方面与系统的相关性

非常大,同一个配置项在不同业务环境中的安全配置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在WEB系统边界防火墙中需要开启HTTP通信,但一个WAP网关边界就没有这样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业务系统安全基线的时候,安全配置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

3. 重要状态:重要状态,包括端口、进程和重要文件,这些状态的异常可能意味着来自于外部的各种威胁因素导致,比如非法登陆尝试、木马后门、DDoS攻击等都属于安全异常活动,反映了系统当前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和可能存在的外部风险。

3.2.3 安全基线检查的应用

业务系统的安全基线建立起来后,可以形成针对不同系统的详细漏洞要求和checklist要求,为标准化的技术安全操作提供了框架和标准。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新业务系统的上线安全检查、第三方入网安全检查、合规性安全检查(上级检查)、日常安全检查等。通过对目标系统展开合规安全检查,找出不符合的项并选择和实施安全措施来控制安全风险。

3.2.4 安全基线的变更

基于安全基线的检查工作,可以预见的难题可能在于,使用通用的安全基线评估时,由于各个业务系统、各个设备由于功能应用的不同,安全要求也不同;同一设备随着应用的改变,安全要求也随之改变。因此每次使用同一安全基线进行检查,就会重复出现一些已经确认过的风险,而一些新出现的风险却又未加进检查范围内。

我们使用初始安全基线进行通用安全评估后,系统管理员、安全人员对评估结果进行确认,如果有需要忽略或新增的项目,就调整并保存到基线数据库中。如果没有就返回到评估结果。当启动后一次评估并生成评估结果后,新的评估结果会与基线库中的安全基线自动进行对比,管理员、安全人员对评估结果进行确认,如果有需要忽略或新增的项目,就保存到基线库形成新的基线。如果没有任何基线项目需要变更,则生成新的评估报告。如此循环,使用来

参照的安全基线能够随着系统变化而变化。

图3.4为安全基线变更的流程示意图:

XXXX农商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基线技术规范

XXXX农商银行 信息系统安全配置基线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XXXX农商银行所有信息系统相关主流支撑平台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ISO27001标准/ISO27002指南 ——公通字[2007]4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GB/T 21028-2007 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3术语和定义 安全基线:指针对IT设备的安全特性,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定义不同IT设备的最低安全配置要求,则该最低安全配置要求就称为安全基线。 管理信息大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原则上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管理信息大区内部在不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安全要求划分安全区。根据应用系统实际情况,在满足总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简化安全区的设置,但是应当避免通过广域网形成不同安全区的纵向交叉连接。 4总则 4.1指导思想 围绕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总体目标,为切实践行南网方略,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通过规范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建立公司管理信息大区IT主流设备安全防护的最低标准,实现公司IT主流设备整体防护的技术措施标准化、规范化、指标化。 4.2目标

信息安全配置基线(整理)

Win2003 & 2008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要求 2.1. 帐户口令安全 帐户分配:应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帐户,不允许不同用户间共享同一帐户。 帐户锁定:应删除或锁定过期帐户、无用帐户。 用户访问权限指派:应只允许指定授权帐户对主机进行远程访问。 帐户权限最小化:应根据实际需要为各个帐户分配最小权限。 默认帐户管理:应对Administrator帐户重命名,并禁用Guest(来宾)帐户。 口令长度及复杂度:应要求操作系统帐户口令长度至少为8位,且应为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中至少2类的组合。 口令最长使用期限:应设置口令的最长使用期限小于90天。 口令历史有效次数:应配置操作系统用户不能重复使用最近 5 次(含 5 次)已使用过的口令。 口令锁定策略:应配置当用户连续认证失败次数为 5次,锁定该帐户30分钟。 2.2. 服务及授权安全 服务开启最小化:应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SNMP服务接受团体名称设置:应设置SNMP接受团体名称不为public或弱字符串。 系统时间同步:应确保系统时间与NTP服务器同步。 DNS服务指向:应配置系统DNS指向企业内部DNS服务器。 2.3. 补丁安全 系统版本:应确保操作系统版本更新至最新。 补丁更新:应在确保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 2.4. 日志审计 日志审核策略设置:应合理配置系统日志审核策略。 日志存储规则设置:应设置日志存储规则,保证足够的日志存储空间。 日志存储路径:应更改日志默认存放路径。 日志定期备份:应定期对系统日志进行备份。 2.5. 系统防火墙:应启用系统自带防火墙,并根据业务需要限定允许通讯的应用程序或端口。 2.6. 防病毒软件:应安装由总部统一部署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 2.7. 关闭自动播放功能:应关闭 Windows 自动播放功能。 2.8. 共享文件夹 删除本地默认共享:应关闭 Windows本地默认共享。 共享文件权限限制:应设置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仅允许授权的帐户共享此文件夹。 2.9. 登录通信安全 禁止远程访问注册表:应禁止远程访问注册表路径和子路径。 登录超时时间设置:应设置远程登录帐户的登录超时时间为30 分钟。 限制匿名登录:应禁用匿名访问命名管道和共享。

华为交换机安全基线

华为设备安全配置基线目录

概述 目的 规范配置华为路由器、交换机设备,保证设备基本安全。 适用范围 本配置标准的使用者包括: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网络监控人员。 适用版本 华为交换机、路由器。

帐号管理、认证授权安全要求 帐号管理 1.1.1用户帐号分配* 1、安全基线名称:用户帐号分配安全 2、安全基线编号:SBL-HUAWEI-02-01-01 3、安全基线说明:应按照用户分配帐号,避免不同用户间共享帐号,避免用户帐号和设备间通信使用的帐号共享。 4、参考配置操作: [Huawei]aaa [Huawei-aaa]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admin123 [Huawei-aaa]local-user admin privilege level 15 [Huawei-aaa]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ssh [Huawei-aaa]local-user user password cipher user123 [Huawei-aaa]local-user user privilege level 4 [Huawei-aaa]local-user user service-type ssh 5、安全判定条件: (1)配置文件中,存在不同的账号分配 (2)网络管理员确认用户与账号分配关系明确 6、检测操作: 使用命令dis cur命令查看: … # aaa authentication-scheme default authorization-scheme default accounting-scheme default domain default domain default_admin local-user admin password cipher "=LP!6$^-IYNZPO3JBXBHA!! local-user admin privilege level 15 local-user admin service-type ssh local-user user password cipher "=LP!6$^-IYNZP local-user user privilege level 4 local-user user service-type ssh # 对比命令显示结果与运维人员名单,如果运维人员之间不存在共享账号,表明符合安全要求。 1.1.2删除无关的帐号* 1、安全基线名称:删除无关的账号 2、安全基线编号:SBL-HUAWEI-02-01-02 3、安全基线说明:应删除与设备运行、维护等工作无关的账号。 4、参考配置操作:

TongWeb服务器安全配置基线

TongWeb服务器安全配置基线 TongWeb服务器 安全配置基线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 2012年 04月

备注: 1.若此文档需要日后更新,请创建人填写版本控制表格,否则删除版本控制表格。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适用版本 (1) 1.4实施 (1) 1.5例外条款 (1) 第2章账号管理、认证授权 (2) 2.1帐号 (2) 2.1.1应用帐号分配 (2) 2.1.2用户口令设置 (3) 2.1.3用户帐号删除 (3) 2.2认证授权 (4) 2.2.1控制台安全 (4) 第3章日志配置操作 (7) 3.1日志配置 (7) 3.1.1日志与记录 (7) 第4章备份容错 (9) 4.1备份容错 (9) 第5章IP协议安全配置 (10) 5.1IP通信安全协议 (10) 第6章设备其他配置操作 (12) 6.1安全管理 (12) 6.1.1禁止应用程序可显 (12) 6.1.2端口设置* (13) 6.1.3错误页面处理 (14) 第7章评审与修订 (16)

第1章概述 1.1 目的 本文档规定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门所维护管理的TongWeb服务器应当遵循的安全性设置标准,本文档旨在指导系统管理人员进行TongWeb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1.2 适用范围 本配置标准的使用者包括:服务器系统管理员、应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 本配置标准适用的范围包括:中国移动总部和各省公司信息化部门维护管理的TongWeb 服务器系统。 1.3 适用版本 5.x版本的TongWeb服务器。 1.4 实施 本标准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集团管理信息系统部,在本标准的执行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应及时反馈。 本标准发布之日起生效。 1.5 例外条款 欲申请本标准的例外条款,申请人必须准备书面申请文件,说明业务需求和原因,送交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进行审批备案。

各类操作系统安全基线配置

各类操作系统安全配 置要求及操作指南 检查模块支持系统版本号 Windows Windows 2000 以上 Solaris Solaris 8 以上 AIX AIX 5.X以上 HP-UNIX HP-UNIX 11i以上 Linux 内核版本2.6以上 Oracle Oracle 8i以上 SQL Server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以上 MySQL MySQL 5.x以上 IIS IIS 5.x以上 Apache Apache 2.x 以上 Tomcat Tomcat 5.x以上 WebLogic WebLogic 8.X以上

Windows操作系统 安全配置要求及操作指南 I 目录 目录..................................................................... I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4 安全配置要求 (2) 4.1 账号 (2) 4.2 口令 (3) 4.3 授权 (5) 4.4 补丁 (7) 4.5 防护软件 (8) 4.6 防病毒软件 (8) 4.7 日志安全要求 (9) 4.8 不必要的服务 (11) 4.9 启动项 (12) 4.10 关闭自动播放功能 (13) 4.11 共享文件夹 (13) 4.12 使用NTFS 文件系统 (14) 4.13 网络访问 (15) 4.14 会话超时设置 (16)

web应用安全基线

Web应用安全配置基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3979031.html, 2009年 1月

1.若此文档需要日后更新,请创建人填写版本控制表格,否则删除版本控制表格。

目录 第1章概述 (5) 1.1目的 (5) 1.2适用范围 (5) 1.3适用版本 (5) 1.4实施 (5) 第2章身份与访问控制 (6) 2.1账户锁定策略 (6) 2.2登录用图片验证码 (6) 2.3口令传输 (6) 2.4保存登录功能 (7) 2.5纵向访问控制 (7) 2.6横向访问控制 (7) 2.7敏感资源的访问 (8) 第3章会话管理 (9) 3.1会话超时 (9) 3.2会话终止 (9) 3.3会话标识 (9) 3.4会话标识复用 (10) 第4章代码质量 (11) 4.1防范跨站脚本攻击 (11) 4.2防范SQL注入攻击 (11) 4.3防止路径遍历攻击 (11) 4.4防止命令注入攻击 (12) 4.5防止其他常见的注入攻击 (12) 4.6防止下载敏感资源文件 (13) 4.7防止上传后门脚本 (13) 4.8保证多线程安全 (13) 4.9保证释放资源 (14) 第5章内容管理 (15) 5.1加密存储敏感信息 (15) 5.2避免泄露敏感技术细节 (15) 第6章防钓鱼与防垃圾邮件 (16) 6.1防钓鱼 (16) 6.2防垃圾邮件 (16) 第7章密码算法 (17) 7.1安全算法 (17) 7.2密钥管理 (17)

第1章概述 1.1 目的 本文档规定了所有IT基础设施范围内所有Web应用应当遵循的安全标准,本文档旨在指导系统管理人员进行Web应用安全基线检查。 1.2 适用范围 本配置标准的使用者包括:服务器系统管理员、应用程序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 本配置标准适用的范围包括:支持所有业务正常运营的Web应用系统。 1.3 适用版本 基于B/S架构的Web应用 1.4 实施 本标准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https://www.360docs.net/doc/8213979031.html,,在本标准的执行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应及时反馈。

交换机设备安全基线

H3C设备安全配置基线 目录 第1章概述 ................................................................................................................................ 1.1目的.................................................................................................................................... 1.2适用范围............................................................................................................................ 1.3适用版本............................................................................................................................ 第2章帐号管理、认证授权安全要求 .................................................................................... 2.1帐号管理............................................................................................................................ 2.1.1用户帐号分配* .......................................................................................................... 2.1.2删除无关的帐号* ...................................................................................................... 2.2口令.................................................................................................................................... 2.2.1静态口令以密文形式存放 ........................................................................................ 2.2.2帐号、口令和授权 .................................................................................................... 2.2.3密码复杂度 ................................................................................................................ 2.3授权.................................................................................................................................... 2.3.1用IP协议进行远程维护的设备使用SSH等加密协议 ........................................... 第3章日志安全要求 ................................................................................................................ 3.1日志安全............................................................................................................................ 3.1.1启用信息中心 ............................................................................................................ 3.1.2开启NTP服务保证记录的时间的准确性................................................................ 3.1.3远程日志功能* .......................................................................................................... 第4章IP协议安全要求 ............................................................................................................ 4.1IP协议 ............................................................................................................................... 4.1.1VRRP认证................................................................................................................... 4.1.2系统远程服务只允许特定地址访问 ........................................................................

Windows系统安全配置基线

Windows系统安全配置基线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适用版本 (1) 第2章安装前准备工作 (1) 2.1需准备的光盘 (1) 第3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安装 (1) 3.1基本安装 (1) 第4章账号管理、认证授权 (2) 4.1账号 (2) 4.1.1管理缺省账户 (2) 4.1.2删除无用账户 (2) 4.1.3用户权限分离 (3) 4.2口令 (3) 4.2.1密码复杂度 (3) 4.2.2密码最长生存期 (4) 4.2.3密码历史 (4) 4.2.4帐户锁定策略 (5) 4.3授权 (5) 4.3.1远程关机 (5) 4.3.2本地关机 (6) 4.3.3隐藏上次登录名 (6) 4.3.4关机清理内存页面 (7) 4.3.5用户权利指派 (7) 第5章日志配置操作 (8) 5.1日志配置 (8) 5.1.1审核登录 (8) 5.1.2审核策略更改 (8) 5.1.3审核对象访问 (8) 5.1.4审核事件目录服务器访问 (9) 5.1.5审核特权使用 (9) 5.1.6审核系统事件 (10) 5.1.7审核账户管理 (10) 5.1.8审核过程追踪 (10) 5.1.9日志文件大小 (11) 第6章其他配置操作 (11)

6.1共享文件夹及访问权限 (11) 6.1.1关闭默认共享 (11) 6.2防病毒管理 (12) 6.2.1防病毒软件保护 (12) 6.3W INDOWS服务 (12) 6.3.1 系统服务管理 (12) 6.4访问控制 (13) 6.4.1 限制Radmin管理地址 (13) 6.5启动项 (13) 6.4.1关闭Windows自动播放功能 (13) 6.4.3配置屏保功能 (14) 6.4.4补丁更新 (14) 持续改进 (15)

华为交换机安全基线

华为设备安全配置基线

目录 第1章概述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适用版本 (4) 第2章帐号管理、认证授权安全要求 (5) 2.1帐号管理 (5) 2.1.1用户帐号分配* (5) 2.1.2删除无关的帐号* (6) 2.2口令 (7) 2.2.1静态口令以密文形式存放 (7) 2.2.2帐号、口令和授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密码复杂度 (8) 2.3授权 (9) 2.3.1用IP协议进行远程维护的设备使用SSH等加密协议 (9) 第3章日志安全要求 (11) 3.1日志安全 (11) 3.1.1启用信息中心 (11) 3.1.2开启NTP服务保证记录的时间的准确性 (12) 3.1.3远程日志功能* (13) 第4章IP协议安全要求 (15) 4.1IP协议 (15) 4.1.1VRRP认证 (15) 4.1.2系统远程服务只允许特定地址访问 (15) 4.2功能配置 (17) 4.2.1SNMP的Community默认通行字口令强度 (17) 4.2.2只与特定主机进行SNMP协议交互 (18) 4.2.3配置SNMPV2或以上版本 (19) 4.2.4关闭未使用的SNMP协议及未使用write权限 (20) 第5章IP协议安全要求 (22)

5.1其他安全配置 (22) 5.1.1关闭未使用的接口 (22) 5.1.2修改设备缺省BANNER语 (23) 5.1.3配置定时账户自动登出 (23) 5.1.4配置console口密码保护功能 (24) 5.1.5端口与实际应用相符 (25)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办法

行业资料:________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办法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8 页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办法 1范围 1.1为了指导、规范海南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和日常系统操作管理,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水平,规范化操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本办法适用公司信息大区所有信息系统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主要操作系统包括:AIx系统、Windows系统、Linux系统及HPUNIx 系统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ISO27001标准/ISO27002指南 --公通字[xx]4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GB/T21028-xx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2-xx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69-xx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22239-xx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xx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第 2 页共 8 页

3支持文件 《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技术规范》(Q/CSG11804-xx) 4操作系统配置管理责任 4.1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员是系统管理员,负责对所管辖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 4.2对于终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应由终端管理员负责进行配置,或者在终端管理员指导下进行配置。 4.3系统管理员和终端管理员应定期对所管辖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配置、终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配置进行安全检查或抽查。 4.4系统管理员和终端管理员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的变更管理,变更应填写配置变更申请表。 4.5系统管理员和终端管理员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的修订和完善,由信息安全管理员对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修订进行规范化和文档化,并经审核批准后统一发布。 5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 5.1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规范应该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类型,不同的应用环境及不同的安全等级,结合信息系统和终端安全特性,制定合适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以采取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 5.2根据应用系统实际情况,在总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应满足《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技术规范》(Q/CSG11804-xx)文件中对AIx系统、Windows系统、Linux系统及HPUNIx等最低安全配置要求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当调节。 5.3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应该根据技术发展和信息系统实际发展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 3 页共 8 页

WebSphere Web服务器安全配置基线

WebSphere Web服务器安全配置基线

备注: 1.若此文档需要日后更新,请创建人填写版本控制表格,否则删除版本控制表格。

目录 第1章概述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适用版本 (4) 1.4实施 (4) 1.5例外条款 (4) 第2章帐号管理、认证授权 (4) 2.1帐号 (4) 2.1.1应用程序角色 (4) 2.1.2控制台帐号安全 (5) 2.1.3口令管理 (5) 2.1.4密码复杂度 (6) 2.2认证授权 (7) 2.2.1控制台安全 (7) 2.2.2全局安全性与Java2安全 (7) 第3章日志配置操作 (9) 3.1日志配置 (9) 3.1.1日志与记录 (9) 第4章备份容错 (10) 4.1备份容错 (10) 第5章设备其他配置操作 (11) 5.1安全管理 (11) 5.1.1控制台超时设置 (11) 5.1.2示例程序删除 (11) 5.1.3错误页面处理 (12) 5.1.4文件访问限制 (12) 5.1.5目录列出访问限制 (12) 5.1.6控制目录权限 (13) 5.1.7补丁管理* (13) 第6章评审与修订 (15)

第1章概述 1.1 目的 本文档旨在指导系统管理人员进行WebSphere Web服务器的安全配置。 1.2 适用范围 本配置标准的使用者包括:服务器系统管理员、应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 1.3 适用版本 6.x版本的WebSphere Web服务器。 1.4 实施 1.5 例外条款 第2章帐号管理、认证授权 2.1 帐号 应用程序角色

安全基线

安全基线项目 项目简介: 安全基准项目主要帮助客户降低由于安全控制不足而引起的安全风险。安全基准项目在NIST、CIS、OVAL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以最佳安全实践为标准的配置安全基准。 二. 安全基线的定义 2.1 安全基线的概念 安全基线是一个信息系统的最小安全保证, 即该信息系统最基本需要满足的安全要求。信息系统安全往往需要在安全付出成本与所能够承受的安全风险之间进行平衡, 而安全基线正是这个平衡的合理的分界线。不满足系统最基本的安全需求, 也就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 而非基本安全需求的满足同样会带来超额安全成本的付出, 所以构造信息系统安全基线己经成为系统安全工程的首要步骤, 同时也是进行安全评估、解决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 的先决条件。 2.2 安全基线的框架 在充分考虑行业的现状和行业最佳实践,并参考了运营商下发的各类安全政策文件,继承和吸收了国家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的经验成果等基础上,构建出基于业务系统的基线安全模型 如图2.1所示:

图 2.1 基线安全模型 基线安全模型以业务系统为核心,分为业务层、功能架构层、系统实现层三层架构: 1. 第一层是业务层,这个层面中主要是根据不同业务系统的特性,定义不同安 全防护的要求,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要求。 2. 第二层是功能架构层,将业务系统分解为相对应的应用系统、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不同的设备和系统模块,这些模块针对业务层定义的安全防护 要求细化为此层不同模块应该具备的要求。 3. 第三层是系统实现层,将第二层模块根据业务系统的特性进一步分解,如将操作系统可分解为Windows、Solaris等系统模块,网络设备分解为华为路由器、Cisco路由器等系统模块……这些模块中又具体的把第二层的安全防护要求细化到可执行和实现的要求,称为Windows安全基线、华为路由器安全基线等。 下面以运营商的WAP系统为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说明:

Linux系统安全配置基线

Linux系统安全配置基线 目录 第1章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目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适用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适用版本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2章安装前准备工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需准备的光盘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3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安装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基本安装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4章账号管理、认证授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账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用户口令设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2检查是否存在除root之外UID为0的用户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3检查多余账户........................................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4分配账户............................................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5账号锁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6检查账户权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认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1远程连接的安全性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2限制ssh连接的IP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3用户的umask安全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4查找未授权的SUID/SGID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5检查任何人都有写权限的目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6查找任何人都有写权限的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7检查没有属主的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8检查异常隐含文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5章日志审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日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1syslog登录事件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审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1Syslog.conf的配置审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2日志增强............................................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3syslog系统事件审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6章其他配置操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系统状态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1系统超时注销........................................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L INUX服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管理信息系统Oracle安全配置基线

Oracle数据库系统安全配置基线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 2009年 3月

备注: 1.若此文档需要日后更新,请创建人填写版本控制表格,否则删除版本控制表格。

目录 第1章概述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适用版本 (4) 1.4实施 (4) 1.5例外条款 (4) 第2章账号 (5) 2.1账号安全 (5) 2.1.1 删除不必要账号 (5) 2.1.2 限制超级管理员远程登录 (5) 2.1.3 用户属性控制 (6) 2.1.4 数据字典访问权限 (6) 第3章口令 (7) 3.1口令安全 (7) 3.1.1 账户口令的生存期 (7) 3.1.2 重复口令使用 (7) 3.1.3 认证控制 (8) 3.1.4 更改默认帐户密码 (8) 3.1.5 密码更改策略 (9) 3.1.6 密码复杂度策略 (9) 第4章日志 (11) 4.1日志审计 (11) 4.1.1 数据库审计策略 (11) 第5章其他 (12) 5.1其他配置 (12) 5.1.1 设置监听器密码 (12) 5.1.2 加密数据 (12) 第6章评审与修订 (13)

第1章概述 1.1 目的 本文档规定了中国移动管理信息系统部所维护管理的ORACLE数据库系统应当遵循的数据库安全性设置标准,本文档旨在指导数据库管理人员进行ORACLE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配置。 1.2 适用范围 本配置标准的使用者包括: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 本配置标准适用的范围包括:中国移动总部和各省公司信息化部门维护管理的ORACLE数据库系统。 1.3 适用版本 ORACLE数据库系统; 1.4 实施 本标准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集团管理信息系统部,在本标准的执行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应及时反馈。 本标准发布之日起生效。 1.5 例外条款 欲申请本标准的例外条款,申请人必须准备书面申请文件,说明业务需求和原因,送交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部进行审批备案。

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XX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单位管理信息大区所有信息系统相关主流支撑平台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ISO27001标准/ISO27002指南 ——公通字[2007]4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GB/T 21028-2007 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3术语和定义 安全基线:指针对IT设备的安全特性,选择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定义不同IT设备的最低安全配置要求,则该最低安全配置要求就称为安全基线。 管理信息大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原则上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管理信息大区内部在不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安全要求划分安全区。根据应用系统

实际情况,在满足总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简化安全区的设置,但是应当避免通过广域网形成不同安全区的纵向交叉连接。4总则 4.1指导思想 围绕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总体目标,为切实践行南网方略,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通过规范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建立公司管理信息大区IT主流设备安全防护的最低标准,实现公司IT主流设备整体防护的技术措施标准化、规范化、指标化。 4.2目标 管理信息大区内IT主流设备安全配置所应达到的安全基线规范,主要包括针对AIX系统、Windows系统、Linux系统、HP UNIX 系统、Oracle数据库系统、MS SQL数据库系统,WEB Logic中间件、Apache HTTP Server中间件、Tomcat中间件、IIS中间件、Cisco路由器/交换机、华为网络设备、Cisco防火墙、Juniper 防火墙和Nokia防火墙等的安全基线设置规范。通过该规范的实

信息安全配置基线(整理)

信息安全配置基线(整理) xx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要求 2、 1、帐户口令安全帐户分配: 应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帐户,不允许不同用户间共享同一帐户。 帐户锁定:应删除或锁定过期帐户、无用帐户。 用户访问权限指派:应只允许指定授权帐户对主机进行远程访问。 帐户权限最小化:应根据实际需要为各个帐户分配最小权限。 默认帐户管理:应对 Administrator 帐户重命名,并禁用 Guest(来宾)帐户。 口令长度及复杂度:应要求操作系统帐户口令长度至少为8 位,且应为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中至少2 类的组合。 口令最长使用期限:应设置口令的最长使用期限小于90 天。 口令历史有效次数:应配置操作系统用户不能重复使用最近5 次(含5 次)已使用过的口令。 口令锁定策略:应配置当用户连续认证失败次数为5 次,锁定该帐户30 分钟。 2、2、服务及授权安全服务开启最小化:应关闭不必要的服务。S NMP 服务接受团体名称设置:应设置 SNMP 接受团体名称不为 public 或弱字符串。 系统时间同步:应确保系统时间与 NTP 服务器同步。D NS 服务指向:应配置系统 DNS 指向企业内部 DNS 服务器。 2、3、补丁安全系统版本:应确保操作系统版本更新至最新。 补丁更新:应在确保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

2、4、日志审计日志审核策略设置:应合理配置系统日志审核策略。 日志存储规则设置:应设置日志存储规则,保证足够的日志存储空间。 日志存储路径:应更改日志默认存放路径。 日志定期备份:应定期对系统日志进行备份。 2、5、系统防火墙:应启用系统自带防火墙,并根据业务需要限定允许通讯的应用程序或端口。 2、6、防病毒软件:应安装由总部统一部署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 2、7、关闭自动播放功能:应关闭 Windows 自动播放功能。 2、8、共享文件夹删除本地默认共享:应关闭 Windows 本地默认共享。 共享文件权限限制:应设置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仅允许授权的帐户共享此文件夹。 2、9、登录通信安全禁止远程访问注册表:应禁止远程访问注册表路径和子路径。 登录超时时间设置:应设置远程登录帐户的登录超时时间为30 分钟。 限制匿名登录:应禁用匿名访问命名管道和共享。R ed Hat Linux5 & 6、 Solaris9 & 10、 HP-UNIX11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要求

信息安全基线管理办法v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虹微公司管理文件 信息安全基线管理办法 ××××–××–××发布××××–××–××实施 四川长虹虹微公司发布 第 I 页共 5 页

目录 1目的 (1) 2 正文 (1) 2.1术语定义 (1) 2.2职责分工 (1) 2.2.1信息安全服务部 (1) 2.2.2各职能部门 (1) 2.3管理内容 (2) 2.3.1 信息安全基线的编制 (2) 2.3.2 信息安全基线的评审 (2) 2.3.3 信息安全基线的发布 (2) 2.3.4信息安全基线的实施 (2) 2.3.5信息安全基线的修订 (2) 3 检查计划 (2) 4 解释 (2) 5 附录 (3)

1目的 明确公司各部门在业务开展、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的最低信息安全要求,有效防范信息安全风险,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2 正文 2.1 术语定义 信息安全:广义上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基线:信息安全基线是公司最低的信息安全保证,即公司在业务开展、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最基本安全要求。信息安全基线是实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2 职责分工 2.2.1信息安全服务部 负责本管理办法及附录安全基线的制定和发布,并定期维护和更新。 监督和指导本管理办法及附录安全基线在公司范围内的执行。 定期检查信息安全基线在公司各部门的落实情况,并向公司管理层汇报。 2.2.2各职能部门 根据本管理办法和安全基线要求,组织编制和优化本部门/事业群(以下统称“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保证安全基线在本部门的落地执行。 配合信息安全服务部确认信息安全基线内容,编制信息安全基线在本部门的落实计划。 协助和配合信息安全基线检查、风险整改等工作。 配合公司关于信息安全基线的宣贯和推广工作,并在本部门内进一步宣贯和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