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无精子症患者病因分类及分析

合集下载

575例无精子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575例无精子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1资料和 方法
1 1临 床 资料 .
发光仪 , 指标包括卵泡刺激素 ( S 、 F H)黄体生成激素
( H) 催乳 素 ( R ) 睾 酮 ( ) 雌 二 醇 ( : 。部 L 、 PL 、 T和 E)
55例 O 7 A患者平均年龄 2 .2 1 4 ) ; 8 1 (6~ 4 岁 平
均 不 育 时 间 32 ( 2 ) 。 .8 1— O 年
12 生殖激 素 检 测 .. 采 用西 门子 I MMU IE化学 LT
21 00年接诊各类男性不育患者 4 5 例 , 0 其中 O 8 A 55例 ( 1 8 % ) 7 1 .6 。本 文 通 过 对 其 临床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析 , 讨 无创 诊 断其 病 因 的可 能性 。 探
声 检查 者大 多数 为 已婚 未 育 女 性 , 实 子 宫腺 肌症 证
参 考文献
1 王淑贞. 实用妇产科学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9 ; 9— 人 1 17 9 5
7 . 61
在未育女性 中占有一定 的比例。
二 维 联合 三维 超 声 诊 断 子 宫 腺 肌症 , 指 导 临 对 床 针对 性 的治疗 具 有一 定 的积 极作 用 。子 宫腺 肌症
和 G显带, 部分标本 同时采用 c显带技术 , 通过 L — U
CA染色体 核型 自动分析 系统进行 核型分析 。 I
中 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1 0 2年 6月 第 2 O卷 第 6期
C i JF m Pan, o.0 o , ue2 1 hn a ln V 12 ,N .6 J n 0 2
床 ,o l2 2 :3 20 ,( )7 .

无精症原因

无精症原因

无精症原因无精症原因无精症是指多次精液检查(一般3次以上)均未发现精子。

本病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必要时可做睾丸活检、精道造影、内分泌激素放免测定等,以协助鉴别阻塞性无精子或先天性无精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会导致无精症的发生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

1、内分泌疾病、垂体功能亢进或低下、垂体肿瘤、肾上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甲亢或甲低等。

2、先天性睾丸异常。

3、睾丸本身病变。

如睾丸外伤、炎症、扭转以及睾丸血管病变等。

4、遗传性疾病。

如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异常、克氏合征等。

5、输精管堵塞。

6、放射损伤及药物损害睾丸生精细胞造成无精。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避免一切使睾丸温度增高的因素,如食用棉籽油。

该油中含有一种成分叫做棉酚,这种成分可以抑制精子生成,因此人们用以男性避孕,可要是打算生育的男性吃多了,就会发生精子减少,甚至消失。

如果吃的棉籽油过多,停止之后还难以恢复正常;精索静脉曲张。

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睾丸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也会发生精子大量减少甚至会消失。

无精症的危害无精症是男性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育症之一,而导致无精症的原因也有很多,包括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该病会对患者自身和家庭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无精症所带来的危害又有哪些呢?今天妈网百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1、生育能力下降精液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和抗氧化酶类物质,它们可清除多余的自由基,保护精子的正常功能。

当自由基产生超出上述物质的清除能力时,自由基便攻击精子,损害精子膜,严重者可造成精子死亡,降低生育可能性。

2、影响夫妻生活和家庭幸福无精症对夫妻生活的危害也不容小觑,甚至是导致夫妻离婚的重要因素。

睾酮是男性体内主要的雄性激素,大部分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具有维持男性生精功能、第二性征和性能力的作用,而无精症患者的阴茎正常勃起及完成性行为作用减弱,从而影响到性功能。

如果造成不育,家庭不能圆满,给患者的生活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3、影响身体素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肾精和后天脾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功能。

无精症科普宣传PPT课件

无精症科普宣传PPT课件
无精子症的治疗:根据无精子 症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如激素治疗、手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等。
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
受精治疗: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将取自 男性的精子与卵子结合,然后将受精卵 移植到女性子宫中妊娠。
胚胎移植:将受精卵培养到合适发育阶 段后,将其移植到女性子宫中妊娠。
辅助生殖技术
睾丸精子提取:对于无法自然 产生精子的男性,可以通过睾 丸精子提取技术获取精子进行 受精治疗。
心理支持与生 活调整
心理支持与生活调整
无精子症对男性的心理影响:无精子症 可能导致男性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 寻求心理支持:建议无精子症患者积极 寻求心理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 理咨询师交流。
心理支持与生活调整
生活调整和计划:无精子症患 者可以考虑采取其他方式来实 现家庭的愿望,如收养、代孕 等。
常见类型
常见类型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由睾丸功 能障碍引起,无法产生正常数 量的活跃精子。
隐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生殖道 存在部分阻塞,精子无法正常 排出体外。
常见类型
显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生殖道存在完全 阻塞,精子无法排出体外。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无精子症的诊断:通过精液分 析、睾丸B超、精索静脉造影等 方法来确定无精子症的类型和 原因。
预防和注意事 项
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无精子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定期进行体检。
注意事项:如已确诊为无精子症,应积 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避免不良 的心理负担。
总结
总结
无精子症是男性生育能力受损 的常见病症。 诊断和治疗无精子症需要综合 考虑多个因素。
总结
辅助生殖技术为无精子症患者提供了实 现生育愿望的可能性。

无精症的病因有哪些-

无精症的病因有哪些-

无精症的病因有哪些?无精症是导致男性不孕不育的最常见病因,而导致无精症的病因主要有精子生成障碍造成的,比如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睾丸异常、睾丸炎症等;内分泌和药物损伤也是常见病因,比如垂体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等;阻塞性无精子症也是其中病因之一。

★一、无精症的病因1.精子生成障碍(25%):遗传性疾病,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异常影响睾丸生成精子,如克氏(Klinefelter)综合征等;先天性睾丸异常,睾丸发育异常或睾丸位置异常均能使精子生成障碍;睾丸本身病变,如睾丸外伤,炎症,扭转以及睾丸血管病变。

2.内分泌和药物损伤(15%):垂体功能亢进或低下,垂体肿瘤,肾上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甲亢或甲低均可影响精子生成而造成无精子症。

严重全身性疾病和营养不良可致无精子症。

放射损伤及药物特别是细胞毒性药物等因素,使睾丸生精细胞损害,严重时可致无精子症。

3.阻塞性无精子症(20%):患者第二性征,性欲,性功能正常,睾丸发育正常,有精子生成,但因输精管道阻塞而无精子排出,病因包括:先天性畸形,常见有附睾头异位,附睾管闭锁,输精管缺如或不发育;感染,淋球菌,结核菌和其它一些细菌感染可引起附睾及输精管阻塞;附睾处囊肿压迫附睾管引起阻塞;损伤使输精管道阻塞。

★二、无精症护理1、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无精症的日常护理要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应酬,避免酗酒,控制饮食,充分认识到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家庭关心家庭和睦无精症的日常护理中重要的一点,有利于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对于丈夫出现的性欲和性能力减退,妻子应坦然对待,宽容处理,关爱体贴,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3、自我心理调节遇到烦恼忧伤,应冷静思考,不应长期背上精神负担,及时放松与调整紧张心态,缓和与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

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欣赏音乐、参加集体活动和阅读有益的书籍,或找家人亲友倾诉,心情反而会舒畅,性压抑也会逐渐消失。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持续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将对无精症的日常护理有益,坚持日常运动,可调节紧张的脑力劳动或神经体液失常,如每天慢跑或散步30分钟。

育儿知识-无精子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育儿知识-无精子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无精子的常见原因与对策门诊有些患者多次检查精液却未大都未发现精子,此种病症在病症医学上称为无精子症。

患者的精液与正常人的精液什么不同,其性生活过程、性快感以及射精过程都没有什么出现异常,只是精液中没有任何精子。

无卵子症大体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因为睾丸本身生精功能障碍引起,相当于没有生产产品的加工厂,所以也就没法任何产品供应;其二出现异常是睾丸的生精功能正常,可以生产达标的产品,但由于输精管道阻塞,使睾丸生成的胚胎不能排出体外,这种情况叫做梗阻性并无精子症。

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有:无睾症。

睾丸是生产精子的唯二场所,没有睾丸,精子也就无从谈起。

由于没有睾丸,也就没有任何治疗收藏价值;双侧隐睾。

这种情况是睾丸胸腔没有到应该到的阴囊,停留摄氏度在腹腔由于相对湿度比阴囊高多了,精子假如没有办法生成,也会发生无精子。

个别情况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手术心理治疗,需要说明的是,治疗时间越早,效果也就越好;弱视曲细精管发育不全(又称Kline-Felter综合征),这也是发育方面的原因,虽然睾丸的位置没有风险问题,但精子生产同样存在关键问题。

该病如果发现及时,病情不是非常严重,还有治疗的希望;帕金森氏症流行性腮腺炎后引发的此病睾丸炎,以及淋病、梅毒、睾丸结核等。

这种情况是睾丸受到了后天的伤害,侵犯了其生精子的功能,也会出现明显无精子或很少的精子。

这样的情况,关键是预防为主,一旦发现感染因素,应该及时祛除病因,防止疾病加重;生殖器损伤。

外来的损伤导致睾丸损伤或土生扭转、精索扭转等,或因疝修补手术、胆囊手术的创伤等,也会影响睾丸功能,导致精子供货障碍。

这种主要包括情况主要是预防和及时严管措施;放射线照射。

精子是非常弱小的,如果在强劲的电磁波、放射线面前,将遭到灭顶之灾。

该病因只有做好预防;睾丸局部高温。

经常、长时间洗烫水澡,桑拿,或乳头其他因素引起的睾丸环境温度升高,都会影响精子生产,不过这样的情况大多是少精子、精子死亡过多等。

无精症的原因探讨及研究进展

无精症的原因探讨及研究进展
4. 但 大多数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15-18]与本研究结论相似。 本研究结果表明冷冻组的正常受精率显著高于新 鲜 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虽然冻融组的受精率高于新鲜组,但是两组间 临床结局相 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受精率与最终助孕临床结局有无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5. 造成 本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精子冻融过程本身就是自 然筛选优质精子的过程,能耐受低温保存的精子多数 是顶体膜功能稳定,代谢旺盛,活力强,DNA完整性好 的优质精子。本研究显示无论新鲜的附睾精子还是 冷 冻的附睾精子行ICSI受精发育成胚胎,其胚胎在体 外培养过程中通过自我修复功能形成优质胚胎,移植 后取 得了相似的临床结局本研究建议如果患者有冷冻 保存的附睾精子,取卵日当天首先使用冻存的附睾精 子行 ICSI,如解冻后无可用精子,再重新穿刺附睾使 用新鲜精子。
目前,精浆生化指标和性激素是男性不育症常用的检测项目,而精浆生化指标联 合性激素检测在无精子症不同病理分型中的相关研究较少。
性激素及睾丸体积检测 采用电化学发 光法 检测患者 FSH、LH 和 T 水 平,FSH 参考值为 1.5 ~ 1 2.4 IU/L,LH 参考值为 1.7 ~8.6 IU/L,T 参考值 为 249~8 3 6 ng/dL。
无精症的探讨
汇报人:
目录
1 无精症定义和分类 2 参考文献及分析 3 讨论
PART 01
无精症定义和分类
符合《人类精液检查 与处理实验室手册》 (第 5 版)
无精子症的诊断标准:射出的精液 经离心沉 淀后显微镜检查,连续 3 次均未发现精子,需排除不 射精或 逆行射精情况。
排除标准:外伤史、器质性病 变及 遗传病史。
精子在附睾中逐步获得了运动和受精能力,其中 附睾管腔液微环境对精子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熟和 储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多种致病因素对附睾内环境影响下,易导致精子的成 熟障碍及双侧输精管道梗阻,如射精管堵塞或先天性双侧输精管梗阻导致精子无法 通过阴道射出达到自然怀孕。

无精子症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无精子症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LU J nmig N nh n i o i lfA do g , a ca g 3 0 1 C ia I u — n ( a ca g Ct H s t n rl y N nh n 30 , hn ) y pa o o
Absr c Az o p r a i o t a t: o s e mi s a c mmo h n c lma e i fri t isei lg n r ame tae c mp ia e I h s n c i ia l n e t i t to o y a d te t n r o lc td. n t i l y,
一Leabharlann 酸 睾 酮 ,0 % 发 生 无 精 子症 J 同时 也 有 研 究 发 10 。
按病 变发 生 的部 位分 为 :
现 , 激 素不 能使所 有男 性受试 者 达到完 全无 精子 , 雄 无
精 子 的发 生率 为 7 % ~ 5 , 5 % 一 5 的 白种 人 0 9% 仅 0 7%
11 睾 丸前 因素 主 要指 机 体 性 腺 的 下 丘脑 和 垂 体 .
缺 陷症 ;3 选 择性 FH 缺 陷症 ;4 先 天性 低 促 性 腺 () S () 激素综 合征 。 112 垂 体 病 变 .. 垂体病 变致垂体 前叶分 泌 L H、
t a n(n ldn dct n srey as t e r ut etcn l y r v w d r t t ic igmeia o ,ugr,sie rpo c v h oo )aer i e . e me u i sd d i e g ee
Ke r y wo ds: o s e mi Et og ; e t e t Az o p r a; i l Tr am n ly

无精子症病因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无精子症病因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无精子症病因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姚晓涛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1998(019)007
【摘要】对无精子症进行病因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方法:收集39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属睾丸性因素者163例,占41.4%,其中以克氏综合征最多;属于睾丸后因素者125例,占31.8%,最常见为先天性精囊输精管发育不良;12O倒染色核型分析中,染色体异常50例,占41.7%,全部为性染色体异常。

结论:无精子症以先天性不育为主;染色体异常是无精子症的一个重要因素;主张对小睾丸、第二性征欠佳以及部分病因不明者应行染色体分析,提出对无精子症的防治方法。

【总页数】2页(P498-499)
【作者】姚晓涛
【作者单位】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8.202
【相关文献】
1.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J], 张洲;师娟子;周寒鹰;强荣
2.1324例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J], 代晓微;徐影;郑连文;李凌云;李丹丹;谭鑫;高飞;王艳;吴桂杰
3.166例少、弱及无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J], 刘芳;史彩虹;王厚照;周友泉
4.福州地区94例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J], 范向群;徐两蒲;李英;扶梅妹;彭淑华
5.无精子症治疗前染色体核型分析临床意义 [J], 王敏;王亚莉;贾秀珍;热子万阿西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例无精子症患者病因分类及分析作者:贺勇凯周青高瑞松林群芳刘慧英王帅朱治亚闵杰张仲楠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通过综合无精子症患者生殖器彩超检查、性激素(TSH、LH、E2、T、PRL)水平检测、染色体检查结果等,统计分析其病因,研究总结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就诊共75例无精子症患者,收集患者生殖系统彩超、性激素水平、染色体检查结果、既往病史资料等资料,分析患者病因,按输精管道是否通畅区分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两大类。

梗阻性无精子症根据彩超、MRI等明确男性生殖管道发育是否正常,区分为先天性梗阻(包括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发育异常或缺如)和获得性梗阻(生殖管道无明显发育异常);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则根据血清性激素水平、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微缺失等区分为睾丸因素(包含由于饮食习惯、内分泌、温度、睾丸扭转、外伤及隐睾等原因导致的无精子症)和睾丸前因素(包含由于染色体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等原因导致的无精症)进行分类、比较。

结果在所有75例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占26.67%(20/75),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占66.67%(50/75),其中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占44.00%(33/75),染色体异常占16.00%(12/75),AZF缺失占6.67%(5/75);其他原因中药物性导致的占1.33%(1/75);原因不明5.33%(4/75)。

结论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生殖道梗阻、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无精子症的主要原因,仍有少数患者病因不明。

[关键词]男性不育;无精子症;病因分类;生殖道梗阻[中图分类号]R6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9)02-07-06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约有10%~15%的育龄夫妇患有不孕不育症,其中由男性因素导致的不育症约占30%~50%[1]。

而其中无精子症发病率占男性不育的10%~20%[2]。

因此,对于无精症患者病因的探究对于此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综合无精子症患者各种检验结果,统计分析患者病因,研究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为无精子症患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过至少3次或以上精液常规分析,并将精液离心沉淀后,经高倍镜镜检未能找到精子而确诊为无精子症。

标准参照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无精子症:禁欲2~7d,連续3次或3次以上精液检查未发现精子。

1.2 一般资料在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男科就诊的无精子症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无精子症患者75例。

精液检查结果以本院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为准,不育病史0.5~12年,年龄21~50岁,平均(28.9±5.7)岁,同时记录患者所有检查结果及其他一般情况(包括精液量、睾丸大小、附睾是否有病理性改变、精索静脉曲张情况、精囊腺是否存在及大小、生殖系统感染史、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缺失情况等)。

见表1。

所有均为湖南地区患者,饮食习惯无明显差别,排除泌尿系肿瘤等相关遗传病史,排除长期放射线接触史,排除心、肝、肾等其他器官严重病变史。

1.3 诊断方法无精子症诊断明确后,再予以以下检查,明确病因,(1)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检查部位为阴囊、睾丸、附睾、精索;(经直肠)前列腺、精囊腺;所有彩超均由本院彩超室采用PHILIPSHDI5000型超声检查仪检测。

(2)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水平及泌乳素(PRL)水平,所有检测均由本院检验科完成。

(3)外周血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常规无菌操作抽取肝素抗凝全血置于淋巴细胞培养基中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

分析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

(4)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采用多重PCR方法对DNA进行AZF微缺失检测,检测位点包括AZFa区(sY84、sY86)、AZFb区(sY124、sY127、sY128、sY133、sY134、sY143)、AZF区(sY152、sY239、sY242、sY254、sY255)、AZFb/c(sY145)和sY82。

(5)其他:对于彩超诊断不清晰或需进一步诊断的,予以生殖系统MRI等检查。

1.4 诊断分类根据前述无精子症检查流程的结果,按输精管道是否通畅区分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两大类;梗阻性无精子症根据彩超、MRI等明确男性生殖管道发育是否正常,区分为先天性梗阻(包括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发育异常或缺如)和获得性梗阻(生殖管道无明显发育异常),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则根据血清性激素水平、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微缺失等区分为睾丸因素(包含由于饮食习惯、内分泌、温度、睾丸扭转、外伤及隐睾等原因导致的无精子症)和睾丸前因素(包含由于染色体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等原因导致的无精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统计分析精液量的减少程度是否与生殖道先、后天梗阻有关;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无精子症患者有、无生殖道梗阻是否有关。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组75例无精子症患者,根据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等资料,可得出以下结果。

2.1 梗阻性无精子症(OA)20例可诊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占26.67%,其中3例为先天性输精管、精囊发育不良。

后天性病因中,属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有1例,附属性腺及输精管道感染引起的16例。

见表2。

2.2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根据生殖激素异常、两侧睾丸平均体积小于12mL,染色体及AZF检测,50例可诊断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占66.67%,其中33例为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占44.00%,这其中包括19例先天性睾丸发育异常,9例内分泌异常;1例腮腺炎后睾丸炎,4例隐睾症;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者12例,占16.00%,其中克氏征9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AZF缺失5例,占6.67%,其中AZFc区缺失4例,ZAFb区缺失1例。

见表3~4。

2.3其他原因患者病因分类和比例药物性病因1例,患者既往长期服用雷公藤多苷片史;仍有4例完善相关检查后未能明确病因。

见表5。

2.4异常检查结果及相关病史在各类病因中的分布同时,我们通过分析患者异常检查结果及相关病史在各类病因中的分布情况得到如下表格。

见表6。

3讨论本组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OA)占26.67%,既往大样本研究中OA约占无精症的20%~50%[3-4]。

梗阻性无精子症按病因不同又可以分为先天性梗阻性无精子症和后天获得性输精管梗阻。

先天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病因主要包括附睾发育不良、附睾与睾丸之间游离、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或闭锁、精囊腺缺如(CASV)和射精管缺如等。

本组患者中有2例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患者,CBAVD在不育男性中发病率可达2%~6%[5],占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15%~20%[6],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可伴有肾脏、睾丸、精囊腺发育异常等临床表现[7],现主流观点认为其病因与囊性纤维化病(CF)关系密切[8],是CF在生殖系统的一种表现,主要与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物(CFTR)基因的突变有关[9];本组中1例精囊腺缺如,目前其发病率尚缺少明确资料,病因尚不明确。

后天获得性输精管梗阻病因主要包括感染、外科创伤和继发于肿瘤等。

本组后天获得性输精管梗阻中生殖系统感染有16例,占后天获得性输精管梗阻患者中的94.12%,表明生殖系统感染是后天获得性输精管梗阻的主要病因,有研究认为长期吸烟是其主要危险因素[10],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组中1例手术损伤患者,询问病史患者儿童时期曾经行腹股沟疝修补术。

有调查表明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医源性输精管梗阻的重要病因,尤其在儿童期腹股沟疝修补术极易损伤输精管[11]。

本组患者中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占66.67%,大体符合既往研究比率[12-14]。

此类患者体查可发现睾丸偏小,测量体积小于12mL,性激素水平多可发现异常[15]。

NOA可分为睾丸因素引起的NOA和睾丸前因素引起的NOA。

睾丸因素引起的NOA主要包括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内分泌异常、继发于隐睾症或腮腺炎以及由于高温、射线、化学物质损伤等。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均可导致高促性腺激素的表现,由于睾丸萎缩,发育不良等,性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FSH和LH)反馈性分泌增多。

内分泌异常主要包括低促性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和高泌乳素血症。

低促性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是由于LH和FSH合成、分泌减少,不能刺激睾丸的发育,导致睾丸发育不全,性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出现不育、勃起功能障碍、第二性征发育不全等临床表现[16-17]。

高泌乳血症(HPRL)是近年来男性不育的研究热点。

相关研究显示,血清泌乳素水平与卵泡刺激素、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无相关性,是独立于其他性激素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18]。

泌乳素(PRL)为应激性激素,呈脉冲式分泌并有昼夜节律性。

PRL升高可干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释放及垂体对GnRH的反应,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睾酮合成分泌减少而导致男性不育[19],但目前高泌乳素血症的具体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20-21]。

睾丸前因素引起的NOA 包含由于染色体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等原因导致的无精症。

染色体异常主要有数目和结构的异常,本组中含染色数目体异常患者9例,外周血染色体检测均提示为46,XXY,符合克氏征在无精症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多发性[22-23]。

同时,本组患者内还发现2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染色体检测分别提示为46.X,del(Y)(q11)、46.XY,15p3+,Y染色体结构异常检出率为2.6%,较高于正常人群染色体异常发生率(0.47%)[24],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或区域发病率不同有关。

75例患者共检测出AZF缺失患者为5例,占6.67%。

有报道男性不育患者中AZF缺失率为1%~55%[25],而其中AZFc区的缺失率最高,AZFa区最低[26],各区缺失的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27]。

75例患者中有1例药物引起所致,患者既往因肾病综合征连续服用雷公藤多苷片1.5年,婚后1年发现不育。

体格检查、彩超、性激素水平检测、遗传学检查均未提示明显异常,考虑为药物引起不育。

以往调查发现雷公藤多苷片副作用多集中于血液系统,对于生殖系统的损害较少报道[28-29]。

但也有相关研究显示雷公藤对于生殖系统有着多方面的损害[30]。

75例患者中仍有4例患者病因不明,考虑可能由于全身其他疾病引起,需进一步复查及完善其他相关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