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湿处方精选
产后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产后风该怎么办

/
产后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产后风该怎么办
产后风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产后风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
中药治疗:
产后风虚劳损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
若久不平复,若久不瘥,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谓之风虚劳损也。
”
【症状】多见羸瘦,不思饮食,四肢疼痛等症。
【治法】以益气健脾、养血祛风为治。
【方剂】黄耆散:黄芪、白术、木香、羚羊角、人参、当归、桂心、川芎、白芍药、白茯苓、甘草、姜、枣。
产后脚痛《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双脚痛不可忍者,乃下血虚也。
下元清冷,寒邪入骨。
”【症状】产后双脚痛
【治法】疏风顺气。
【方剂】乌药顺气散加减:乌药、僵蚕、桔梗、枳壳、天麻、白芷、干姜、川芎、石南藤、陈皮、乳香、麻黄、甘草、桑寄生、葱头、加姜三片。
产后遍身疼痛出自《经效产宝·续编》。
多因产后气血亏损,运行无力,又因分娩后百节开张,血液流滞于经络分肉之间;或因恶露过少,瘀血停留,败血入于关节之中;或产后血脉空虚,风寒外袭流注筋脉所致。
⑴气血运行无力者,症见骨节不利,筋脉拘急疼痛,兼头晕心悸,气短懒言,治宜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⑵败血入于关节者,症见恶露甚少,血色紫黑,关节局部疼痛,触之更剧,方用四物汤加秦艽、桃仁、没药、红花;
⑶风寒外袭者,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肢体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治宜养血祛风,方用趁痛散。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chf/yyzl/。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产后关节痛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产后关节痛方 1〔组成〕木防己 30g,福建胡颓子根 15g。
〔用法〕加酒、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湿关节痛。
方 2〔组成〕白背叶、艾叶各适量。
〔用法〕加酒、水煎服。
方 3〔组成〕瓜子金 6g,酒适量。
〔用法〕瓜子金研成细未,泡酒温服。
方 4〔组成〕樗叶花椒根皮 9~15g,五加皮、杞李参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 5〔组成〕土牛膝 9g,阿利藤 60g,杜鹃根 60g,猪瘦肉 60g,金针菜根60g。
〔用法〕水煎,取药液炖肉,每日 1 剂,2 次分服。
方 6〔组成〕杨梅干根 15g。
〔用法〕加水浓煎,配白糖少许,代茶频饮。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周身作痛。
方 7〔组成〕老鼠刺干根 60g,鸡蛋 2 个。
〔用法〕老鼠刺水煎去渣,加鸡蛋(去壳),同煮至蛋熟,取汤和蛋服。
方 8〔组成〕凤仙花白花或全草 9~15g。
〔用法〕水炖,配砂糖服。
方 9〔组成〕肖梵天花干根 60g,瘦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神疲乏力、筋骨酸痛,也可用于预防。
方 10〔组成〕地耳草全草 30~60g,冰糖 30g,老酒少许。
〔用法〕加水炖服,每日 1 剂。
方 11〔组成〕楤木干根 60g,黄鳝藤干根 60g。
〔用法〕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痛。
方 12〔组成〕大青(马鞭草科)于根 60g,老酒 120g,猪脚 1 个(或鸡蛋 2个)。
〔用法〕共炒,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产后风痛。
方 13〔组成〕益母草干全草(红花的)30g,老酒 120g。
〔用法〕水煎服。
产后 7 天开始每隔 2 日 1 剂,至满月为止。
方 14〔组成〕蔓性千斤拔根 30g,茜草 9g,威灵仙 9g。
〔用法〕水煎服。
方 15〔组成〕楤木根 60g,勾儿茶根 60g。
〔用法〕水煎服。
方 16〔组成〕毛茎紫金牛 30g,黄花远志 30g。
〔用法〕炖鸡服。
方 17〔组成〕辣椒根 30~60g,鸡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食肉饮汤。
产后风湿的药方

产后风湿的药方风湿六合汤【处?a href='//' target='_blank'>健康惫?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各30克防风制苍术各21克【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祛风除湿。
主治妊娠外感风湿,肢节烦疼,身热头痛,脉浮。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服。
【摘录】《医垒元戎》少林风湿跌打膏【处方】生川乌16g 生草乌16g 乌药16g 白及16g 白芷16g 白蔹16g 土鳖虫16g木瓜16g 三棱16g 莪术16g 当归16g 赤芍16g 肉桂16g 大黄32g 连翘32g 血竭10g 乳香炒6g 没药炒6g 三七6g 儿茶6g 薄荷脑8g 水杨酸甲酯8g 冰片8g【性状】为微红色的片状橡胶膏,布面具有小圆孔;气芳香。
【炮制】以上二十三味,除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外,血蝎、乳香、没药、三七、儿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1.05的流浸膏,其余生川乌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的稠膏。
与上述流浸膏合并,待冷却后加入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混匀,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打孔,切成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
用于跌打损伤,腰肢酸麻,腹内积聚,风湿痛。
【用法用量】贴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规格】15cm×7cm28cm×9.5cm【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风湿骨痛胶囊【处方】制川乌、制草乌、红花、甘草、木瓜、乌梅、麻黄【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的粉末;味微苦、酸【炮制】上七味,取制川乌、制草乌、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红花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精选文档】月子病风湿偏方

月子病风湿偏方月子病风湿的传统偏方偏方一【组成】生姜30克,葱白、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天2次,连服3~4天。
【主治】外感风寒致产后身痛偏方二【组成】葱白100克、紫苏叶9克、红糖50克。
【用法】先用水煎前二味药,再冲入红糖温服,每日1次,连服3~5日。
【主治】风寒型产后身痛,证见逾身骨节疼痛,伸屈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剧痛如刺,或肢体肿胀,重着不举,苔薄白,脉细弦。
偏方三【组成】黑豆500克、黄酒1000毫引、红枣20克。
【用法】将黑豆炒至半焦,与红枣一起浸入黄酒,半月后去渣饮酒,每天2~3次,每次20~30毫升,连服7~8天。
【主治】气血虚弱型产后身痛,证见遍身疼痛,肢体酸楚,麻木,面色萎黄,肌肤不泽,头晕心悸,气短懒言,舌淡红,脉细无力。
偏方四【组成】五加皮100克(切碎)、酒适量。
【用法】浸泡1周后煮饮。
【主治】产后身痛。
偏方五【组成】红花9克、白酒适量。
【用法】红花加入水、酒各一半,煎煮,每日服1次。
【主治】产后足跟痛。
2月子病风湿的食疗偏方1、猪肾汤,猪肾一具糯米50克当归15克知母10克葱白7个芍药15克治产后肾虚,四肢疼痛。
以水1200—1300毫升煮猪肾,待水煎成800—700毫升,去猪肾入诸药,慢火煮至400—300毫升时停火,一次服。
2、附子100克干姜100克羊肉300克炖服食疗,隔三差5一次,调理一个月左右即有明效3、苡米粥:苡米仁150克薄荷(另包)15克荆芥(另包)15克豆豉50克,将荆芥、薄荷、葱白、豆豉洗干净后,放入干净的锅内,加水1500毫升,烧开后文火煮10分钟,滤汁去渣,将苡米仁入砂锅内,加入药液,煮至苡米仁裂开酥为度。
健脾祛湿,散风除湿。
治风湿阻络而一身尽痛,筋脉挛急,屈伸不利。
3、取黑豆15克,将其炒至半焦,泡入黄酒中一星期左右,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饮服。
4、生地粥:生地25克大米75克,将生地切碎,用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取汁,复煎第二次。
桂枝汤加红参,治好你的产后风湿痛,一般三剂见效!

桂枝汤加红参,治好你的产后风湿痛,一般三剂见效!
风湿有一种疑难情况,那就是人们常说的产后身痛,也被叫做月子病。
民间传统强调坐月子,最重要的就是要防风、防冷。
有一些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就比较粗心大意,经常吹冷风,甚至喝冷饮。
之前有位患者,刚做完流产手术没几天就去上班了,空调一吹关节就开始疼痛,身体上下像有股凉风一样来回乱窜。
去医院检查治疗了一段时间也不见好转,关节却是越来越难受了。
后来找中医调理,辨证她是风寒湿邪入侵导致的经脉不畅,开了五剂桂枝红参汤就让她回去了。
没想到只服用了三剂,症状就全消失了
出桂枝汤加红参,完全是强壮气血的方子
这汤方堪称是月子病,百脉空虚,邪风不去的良方啊!。
产后风湿处方精选

产后风湿(月子病)医院处方精选产褥期内出现全身肌肉关节麻木、疼痛、酸胀、怕风、怕冷,出凉汗、遇冷风后症状加重,身体困乏、心烦急躁,失眠多梦等,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眼眶疼痛、眼睛干涩或多泪、视物模糊、体弱多病等征候。
称为产后风湿也称遍身痛或产后关节痛。
诊断要点:产褥期内感风寒湿邪;肢体关节酸、痛、麻、重,畏寒恶风;关节活动不利,关节肿胀;检查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正常。
治疗原则:以活血养血,通络止痛为主。
辩证着眼于疼痛特点,结合兼证和舌脉。
血虚者,养血益气,佐以温经通络;血虚者,养血化瘀,通络止痛;感风寒湿邪者,养血益气,祛邪通络。
辩证治疗:1、风寒阻络证产后遍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呈游走性疼痛,疼痛剧烈如锥刺,或冷痛剧烈,刺痛,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重着,或肢体麻木,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组方追风透骨丸+痹痛酊+三七片;天麻丸+复方丹参片+痹痛酊+益母草颗粒;逍遥丸+痹痛酊+刺五加颗粒;小活络丸+痹痛酊+八珍益母丸2、气血两虚虚证产后遍身关节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红,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补血、通络止痛。
组方黄芪精口服液+痹痛酊+独活寄生丸;参术健脾丸+痹痛酊+十全大补丸;参芪膏+痹痛酊+、血府逐瘀口服液;当归养血膏+痹痛酊+天麻片.3、气滞血瘀证疼痛较重,经脉色紫,伴有恶露量少色黯淡,舌质紫黯,脉弦涩。
治法:养血化瘀,通络止痛。
组方:杜仲冲剂+痹痛酊+大活络丸;壮骨关节丸+三七片+痹痛酊;参茸大补膏+丹参片+痹痛酊;中华跌打丸+金贵肾气丸+痹痛酊;妇女月子风湿的治疗,必须以益气养血,滋阴补肾为要,辨明虚实,辩证风寒湿邪之性,佐以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综合调理气血经络,提高机体免疫力,方能治愈产后风湿。
《沈氏女科辑要》云:“此证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以养血为主,稍参宣络,不可峻投风药。
”。
育儿知识:产后风湿的治疗方法

产后风湿的治疗方法
当女性在生完宝宝之后,遭遇了产后风湿的困扰,可以尝试着用一些偏方来进行身体的恢复。
那么,产后风湿的治疗方法是怎么样的呢?
产后风湿的治疗方法之食谱推荐如下:
猪肾汤
食材:猪肾、当归、糯米、葱、芍药、知母等;
做法:用水将猪肾煮熟,然后把当归等中药加入,再煮一会儿即可,一次性服下。
生地粥
食材:大米、生地;
做法:把生地切碎,然后煮半小时左右把水取出。
然后进行第二次煮的过程,把两次煮出的残渣去掉,然后把水服下。
栗子
食材:栗子、猪肾、粳米、花椒、食盐、陈皮等;
做法:把猪的肾脏洗干净,然后跟花椒、陈皮一起放到锅里煮,最后再把陈皮等捞出,分为2~3次食用。
可以起到补肾祛湿的良效。
附片羊汤
食材:附片、羊肉、生姜、葱、食盐、胡椒;
做法:把羊肉清洗干净之后放到水里,然后加入生姜和葱,把羊肉的血色去掉,然后在砂锅里加入清水,把姜、蒜、葱、羊肉等加入即可。
产后风湿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上述偏方来进行解决,为了让产妇的身体尽快得以康健而且免受药物的干扰,所以偏方无疑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另外,女性在坐月子期间很怕冷,要尽量减少湿气,以免加重风湿,在洗完头发之后,要先用干毛巾擦干,然后再用吹风机吹一会,但是注意不要吹得太久,以免造成产后脱发。
由于坐月子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产后如何坐月子就变得非常重要和关键了,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进行一下了解。
产后风湿吃中药能好吗

产后风湿吃中药能好吗文章目录*一、产后风湿吃中药能好吗*二、产后风湿的危害*三、产后风湿饮食注意产后风湿吃中药能好吗1、产后风湿吃中药能好吗是有效果的,常见中药方有:黄芪30克,白芍15克,桂枝12克,生姜、防风、独活各9克,大枣5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服。
此方适用于气血亏虚者。
党参12克,云苓、附子、威灵仙、木香各15克,黄芪30克,细辛3克,桂枝、当归、独活各10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服。
此方适用于脾胃虚弱者。
独活、熟地、伸筋草各15克,寄生、秦艽、杜仲、牛膝各12克,防风、川芎、当归各10克,细辛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服。
此方适用于肝肾亏损者。
2、产后风湿临床表现本病主要以全身肌肉关节的疼痛、怕风、怕冷、不耐劳累为主要表现,但受累关节和肌肉无红肿。
手脚关节出现不适,伴或不伴腰部酸痛。
全身无力:患产后风湿的产妇经常有劳累感,故不要认为全身无力就是感冒。
眼睛不适,怕风、流泪。
头痛、头晕:切忌盲目服用止痛药物,以免对产妇和婴儿产生不利影响。
3、产后风湿怎么诊断有生产史或流产史;患者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不适,重者怕风、怕冷(阴雨天加重,晴天时缓解),并伴有头痛,眼眶痛等,受累部位无红肿、不变形,体倦乏力,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试验室检查: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均正常,可能部分患者抗“O”增高,X线检查大部分正常,而年龄40岁以上或久病者多见骨质增生;临床运用抗生素、消炎止痛药以及激素治疗无法缓解。
产后风湿的危害产后风湿患者会出现怕风,怕冷,遇到天气变凉或阴雨天时,症状加剧。
患者也会有心跳加快,怕吓,心慌的症状。
严重时的患者还会出现对生活失去信心,疑神疑鬼的现象。
这是典型的产后忧郁,主要是在做月子期间心情不是很好,生气,心烦,不顺心等所致。
产后风湿患者会出现肌肉酸、困、麻木、疼痛、四肢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病情加重。
专家说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月子病的危害对人体会更严重,会导致脏腑病变,形成难以挽救的病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风湿(月子病)医院处方精选
产褥期内出现全身肌肉关节麻木、疼痛、酸胀、怕风、怕冷,出凉汗、遇冷风后症状加重,身体困乏、心烦急躁,失眠多梦等,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眼眶疼痛、眼睛干涩或多泪、视物模糊、体弱多病等征候。
称为产后风湿也称遍身痛或产后关节痛。
诊断要点:产褥期内感风寒湿邪;肢体关节酸、痛、麻、重,畏寒恶风;关节活动不利,关节肿胀;检查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正常。
治疗原则:以活血养血,通络止痛为主。
辩证着眼于疼痛特点,结合兼证和舌脉。
血虚者,养血益气,佐以温经通络;血虚者,养血化瘀,通络止痛;感风寒湿邪者,养血益气,祛邪通络。
辩证治疗:
1、风寒阻络证产后遍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呈游走性疼痛,疼痛剧烈如锥刺,或冷痛剧烈,刺痛,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重着,或肢体麻木,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组方追风透骨丸+痹痛酊+三七片;天麻丸+复方丹参片+痹痛酊+益母草颗粒;逍遥丸+痹痛酊+刺五加颗粒;小活络丸+痹痛酊+八珍益母丸
2、气血两虚虚证产后遍身关节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红,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补血、通络止痛。
组方黄芪精口服液+痹痛酊+独活寄生丸;参术健脾丸+痹痛酊+十全大补丸;参芪膏+痹痛酊+、血府逐瘀口服液;当归养血膏+痹痛酊+天麻片.
3、气滞血瘀证疼痛较重,经脉色紫,伴有恶露量少色黯淡,舌质紫黯,脉弦涩。
治法:养血化瘀,通络止痛。
组方:杜仲冲剂+痹痛酊+大活络丸;壮骨关节丸+三七片+痹痛酊;参茸大补膏+丹参片+痹痛酊;中华跌打丸+金贵肾气丸+痹痛酊;
妇女月子风湿的治疗,必须以益气养血,滋阴补肾为要,辨明虚实,辩证风寒湿邪之性,佐以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综合调理气血经络,提高机体免疫力,方能治愈产后风湿。
《沈氏女科辑要》云:“此证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以养血为主,稍参宣络,不可峻投风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