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并发症疾病

合集下载

分娩期并发症蒋佩茹

分娩期并发症蒋佩茹

39
第二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产后出血
Atony) 子宫收缩乏力(Uterine Atony)
•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全身因素: 全身因素: 产科因素: 产科因素: 子宫因素: 子宫因素: 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
精神过度紧张,分娩恐惧 分娩恐惧,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产程延长、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多胎妊娠,巨大胎儿 巨大胎儿,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畸形 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12
第二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产后出血
临床表现
• 休克症状
– 出现烦躁、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 脉搏细 数、脉压缩小时,产妇可能已处于 产妇可能已处于 休克早期
13
第二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产后出血
测量失血量) 诊断(测量失血量)
• 称重法: 称重法:
– 失血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 失血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 -接血前敷料干重g /1.05(血液 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 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 比重g/ml) 比重g/ml)
分娩期并发症
32
第二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产后出血


• 重视产前保健 • 正确处理产程 • 加强产后观察
33
第二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第三节 子宫破裂
Rupture of Uterus
第二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Rupture of Uterus)
•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 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 破裂。 破裂。

产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产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产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产后是每个孕妇都期待的时刻,经历了九个月的怀胎,妈妈们终于可以迎来自己的宝宝。

然而,产后也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产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帮助新妈妈们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一、抑郁症的预防与处理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不仅对新妈妈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宝宝的成长。

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积极参加产后康复训练,通过运动和放松让身心得到舒缓。

其次,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和其他的妈妈们相互倾诉和分享经验,减轻压力。

最后,尽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疲劳和焦虑。

二、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处理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便秘等问题,会给新妈妈带来很多烦恼。

为了预防盆底功能障碍,产后即刻开始盆底训练非常重要。

盆底训练可以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加强其力量和控制能力。

此外,注意饮食健康,避免便秘的发生,保持大便通畅也是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措施。

如果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可以寻求专业的康复治疗,如物理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

三、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危害。

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是保持产后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此外,合理的饮食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食用一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可以增加血红蛋白的生成,预防贫血。

如果产后出血发生,需要立即就医进行处理,保持宫腔清洁和输液补充液体以维持血量。

四、乳腺炎的预防与处理乳腺炎是哺乳期妈妈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对妈妈的哺乳产生负面影响。

预防乳腺炎的方法有多种,首先是正确哺乳姿势和频率,避免乳头受伤和乳汁淤积。

其次,保持良好的乳房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最后,如果出现乳房红肿痛热的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治疗,避免乳腺堵塞加重。

总之,产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需要新妈妈们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正确的方法和及时的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新妈妈们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

产后并发症

产后并发症
• 产科操作:分娩过程中安插尿管或过多的阴道检 查,可引起细菌侵入造成感染
• 产后尿潴留:产后尿道和膀胱张力降低,对充盈 不敏感,或因会阴伤口疼痛使产妇不敢排尿,造 成尿潴留而引起细菌感染
一、膀胱炎
• 症状多在产后2-3天出现
• 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 困难
• 尿潴留或膀胱部位压痛或下腹部胀痛不适 • 可伴低热,但通常无全身症状
• 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及宫颈炎等慢性疾病 和并发症
• 避免胎膜早破、滞产、产道损伤与产后出 血
• 消毒产妇用物,接产严格无菌操作 • 必要时给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褥感染的处理
• 1.体位:采取半卧位,促进恶露引流、炎症 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监测,子宫 复旧情况,腹部体征,恶露量、色、性、 味及会阴伤口情况;
第一节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分娩时 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 炎性变化。 发病率约为6%,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是指分娩24 小时以后至10天内用口表每天测量4次,体温有2 次达到或超过38℃。
• 观察产妇日常生活和行为,如自我照顾能力 与照顾婴儿的能力;
• 观察母婴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情况,了解产妇 对婴儿的喜恶程度及对分娩的体验与感受;
• 评估产妇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支持系统, 了解产妇的夫妻关系及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 系。
可能的护理诊断
• 个人应对无效:与产妇的抑郁行为有关 •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产后严重的心理障
• 一般发生于分娩后的2周,可持续数周至一 年。
处理原则
• 评估病情 • 识别诱因 • 缓解压力 • 对症处理

产后并发症的详细介绍

产后并发症的详细介绍

产后并发症的详细介绍
许多女性在刚刚生产过后,大家不单单是要进行身体上的恢复,而且要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一旦没有恢复好很容易就会影响,出现的并发症,就比如说出现了抑郁症,谁说会出现更严重的病情,那么接下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产后并发症有哪些?
1.产后便秘
(1)肠道蠕动变慢造成便秘
怀宝宝的阶段,孕妇黄体激素偏高,造成肠道肌肉松弛,生产过后,肠道腹肌得以伸展,肠道蠕动变慢极易出现便秘症状。

(2)会阴伤口迫使排便困难
产妇生产时容易造成会阴撕伤,会阴伤口过于疼痛迫使产妇强忍便意,久而久之也会造成产后便秘。

如果产妇在生产过后出现便秘症状,无需过于担心,但也不能靠服用泻药排便。

建议经常按摩腹部,多吃些水果、蔬菜和蜂蜜等清热食物。

切记不要食用咖啡、浓茶、酒精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2.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就是大家常说的女性生产之后出现的精神抑郁
症状。

分娩后,女性或因悲伤、担心致使情绪低落、烦躁不安。

情况严重甚至生活无法自理,更别谈好好照顾婴幼儿。

有些产妇十分悲观、绝望,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其实,产妇应该正确看待“产后抑郁”现象,研究发现,50%—75%的产妇在分娩后一周内都会出现轻度抑郁,“坐月子”期间,抑郁症发病率也很高。

3.产后脱发
产妇分娩后,油脂分泌较高,容易掉头发,无需过于担忧。

只要使用温和质地的洗发露合理清洗,一段时间过后自然会恢复正常。

以上介绍了产后并发症,生活当中,刚刚生产完的女性朋友们要注重自己的心情和身体上的两项恢复,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
睡眠时间,不要因为照顾宝宝而累坏了,自己的身体。

分娩期并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分娩期并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分娩期并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从围产期医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母亲和胎儿在分娩时都处于高风险状态。

分娩是对母亲和胎儿健康状况的测试,特别是在分娩时几个小时,此时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

胎儿也必须被挤压,这是对胎儿和母亲的测试。

分娩时会发生一些事故和并发症,包括:胎膜早期破裂、脐带脱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和羊水栓塞。

孕妇分娩期并发症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收缩功能的因素可导致产后出血。

常见因素有: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后使用镇静剂、麻醉剂过多;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并发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水肿、出血,如妊娠高征、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等2、胎盘因素根据胎盘剥离,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类型有:胎盘剥离不完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入、胎盘粘附、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

产后出血与羊水栓塞都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的分娩并发症,它们的临床症状为以下表现:一、产后出血胎儿出生后24小时阴道出血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分娩后至胎盘分娩前、胎盘分娩后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

出血主要发生在前两个阶段。

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第一个原因。

1、胎盘分娩前出血胎儿分娩时或分娩后,即阴道流出活动性鲜红色血液,多为软产道损伤所致,如果深红色血液中断流出,血块混合,胎盘延迟分娩,通常是由胎盘因素引起的,胎盘应迅速分娩。

2、胎盘分娩后出血检查胎盘胎膜完整,触诊子宫柔软,甚至轮廓不清晰,按摩后宫收缩改善,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子宫收缩疲劳;如果软产道无损伤,胎盘完整,收缩良好,仍有持续阴道出血,血液不易凝固,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检查凝血功能。

典型的羊水栓塞临床经验可分为三个阶段:1、休克心力衰竭和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可由肺动脉高压引起,或由异常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产后大敌并发症一定要注意

产后大敌并发症一定要注意

产后大敌并发症一定要注意产后并发症是女性生产后出现的多种疾病,比如大出血、心脏病等,若不及时接受治疗,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严重时会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

通过了解什么是产后并发症,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护理与预防,进而提高女性产后的生活质量。

一、产后并发症是什么产后并发症也被称作“分娩并发症”。

孕妇在妊娠前存在内科疾病,在分娩之后无法有效治愈。

由于女性身体素质不同,生产也可能会使女性本身的疾病加重。

比如,女性在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综合症,在分娩之后,有一部分人会恢复健康,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病症加重的情况,逐渐发展为慢性高血压。

二、产后常见的并发症1.产后便秘女性产后发生便秘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因肠胃蠕动变慢,女性在妊娠期黄体激素偏高,会使肠道肌肉松弛。

在分娩后,肠道肌肉能够伸展,从而出现肠胃蠕动变慢的情况,最终出现产后便秘症状。

第二点,会阴伤口带来的影响。

孕妇在分娩时容易发生会阴撕伤,女性在产后由于伤口带来的疼痛感,迫使产妇强忍便意,长期以往会出现产后便秘情况。

产妇在出现产后便秘时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能单纯的依靠药物帮助排便。

应经常按摩腹部,多吃清热食物,比如水果、蔬菜、蜂蜜,但要注意不要食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由此才能缓解便秘症状。

2.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在分娩之后出现的精神抑郁症状。

女性会因不良情绪的出现,而导致心情烦躁,严重时也可能使产妇日常生活无法自理。

悲观、绝望心理的出现也有可能造成产妇出现自杀倾向。

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产妇在分娩1周内会发生轻度抑郁。

只有加强对孕妇的关注,积极与孕妇进行沟通,才能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3.产后脱发产妇在生产之后,由于油脂分泌较高,容易发生掉头发的情况,但产妇不要过分担心。

在清洗头发时,选用温和的洗发膏即可。

一般情况下,产后脱发的情况会自然恢复。

三、剖腹产引发的产后并发症女性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一般情况下,顺产对胎儿伤害少,对女性身体影响小。

最常见的产后并发症有哪些

最常见的产后并发症有哪些

产后并发症是一种很容易在产妇身上发生的病症,如果妈妈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还是选
择自然的分娩方式,原因是不同的分娩方式,在产后出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顺产是最自然
的分娩方式,对妈妈的身体影响最小。

接下来小编跟大家说一说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产后便秘是最经常出现的症状,因为妈妈在怀宝宝的阶段,黄体激素偏高,造成肠道肌肉的
松弛,但是生产过后,肠道腹肌得以生长,肠道的蠕动变慢,而且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


时候也不要太担心,建议大家要经常按摩腹部,多吃些水果,蔬菜和蜂蜜等清凉的食物。


要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喝咖啡,浓茶或者含有酒精的食物。

产后并发症,其中有一项就是
产后抑郁,产后抑郁指的就是说产后妈妈出现了精神抑郁的症状。

因为妈妈分娩过后,就心
情悲伤或者担心,导致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的情况出现。

这种时候要千万记得控制好自己的
情绪,家人也要给予安抚鼓励的帮助,不然严重的话产后抑郁会使得妈妈生活无法自理,那
就不要说对宝宝的照顾了。

还有更严重的抑郁妈妈甚至出现悲观,绝望,或者出现自杀的倾向。

妈妈生产了以后,也容易造成脱发的现象,因为妈妈分娩后油脂分泌比较高,容易掉头发,但是不需要太过担心,只要用比较温和的洗发露就可以很好的治愈。

最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其中就有产后贫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宫炎,筋骨疼痛,腰酸,头痛,腹泻等等的情况。

如果有了这些情况过后,我们还是从自己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产后出血的病例讨论

产后出血的病例讨论
四、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有效循环
2.快速输液,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
3.血容量置换
4.使用子宫收缩剂和抗生素
5.尽早行手术干预
五、预防与措施
1.孕前体质改善
2.产前侧切和预防性缝和调养
5.定期产后复查和随访
总结:
产后出血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产妇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医生可以更好地处理该病病例,并提高产后出血的预后。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引言: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产后并发症,在妇产科中尤为重要。本文将讨论一个关于产后出血的病例,旨在提供临床医生关于该病病因和治疗的更深入的理解。
概述:
产后出血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异常大量、持续性或者阻断正常恶露排出的出血情况。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产妇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正文内容:
一、病因
1.子宫收缩功能不良
2.子宫缺血及腔内囊肿
3.产后感染及炎症
4.子宫异常结构
5.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临床表现
1.产后大出血
2.出血持续时间延长
3.阴道出血不断增多
4.体循环不稳定
5.贫血和休克
三、诊断
1.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2.常规实验室检查
3.彩超及其他影像学检查
4.子宫动脉造影
5.病原学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并发症疾病
产后骨质增生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在早期的时候没有症状的,只是它会慢慢地不断流失,这样带来的后果就不小了,可能出现骨折、身高变矮、腰酸背痛、驼背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可能影响生活,而老年人与生产后的女性则是多发人群了。

生产后的骨质疏松主要的原因是乳汁分泌,因为乳汁中有着丰富的钙,是婴儿的主要食用来源,而哺乳期的女性一天要分泌几百毫升的乳汁,这样钙的丢失量就大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母体钙代谢就会出现负平衡,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了。

产生骨质疏松一般会有小腿抽筋,腰背酸痛,下肢浮肿,牙齿松动,倦怠乏力等症状,会在妊娠中晚期开始,如果产后没有及时补充,一直延续到分娩后两年左右。

预防产后骨质疏松的,最适合的方法,是在日常饮食中供给之外,还需要加上运动,以及日晒来弥补,不让骨质疏松带给我们更多的影响与伤害了。

产后手腕腱鞘炎
手腕腱鞘炎是一种炎症,虽然是手腕腱鞘炎,但如果它感染了就会延展到大肌腹,这时外伤很容易引起腱鞘炎化脓,而只有在腱鞘炎病变晚期,拍片才会看出骨骼、关节的显著变化。

产后易患手腕腱鞘炎的原因
1.激素原因。

新妈妈体内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的激素出现与平常不同的波动。

2.血容量增加。

怀了宝宝后,女性身体血容量会增多,这时就易诱发肌腱和腱鞘充血、浮肿。

3.血流量加快。

女性在怀宝宝期间,手的血流量会快速增加。

4.保持长久抱姿。

手上的动作大多数需要大拇指和手掌相互配合,而产后妈妈们抱婴儿的时间比较多,不能让手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患上手腕腱鞘炎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产后崩漏
崩漏是对女性身体损害较大的病症,因此了解崩漏产生的原因和对症下药,调理身体非常重要。

产后妈妈们发生崩漏的原因是什么呢?西医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是崩漏的范畴,和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

中医上认为,崩漏多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

具体病因如下:
1、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2、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3、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4、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5、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6、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产后风湿
产后风湿病属中医学“产后痹证”范畴。

因其病发于产后,故古籍中有“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中风”、“产后筋脉拘急”等名称。

产后风湿的原因有:
1.产后护理不当
女性在产期如果直接吹风或者触碰到冷水,就容易诱发产后风湿,而在生产后没有及时做好保暖工作也容易让风寒入侵。

此外,生产后的过度劳作,缺少休息也有可能引起产后风湿症。

产妇在产后由于子宫受伤而失血过多,从而导致筋脉虚空。

在这个时候,如果邪风趁虚而入,就会使肌肉、关节等酸痛。

所以,产后护理是很关键的,女性不仅要为自己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要注意多加休息,与此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

2.外部环境影响
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易导致寒邪入体,时间一长就会下肢冰凉、疼痛,行动受到限制,导致产后风湿。

女性如果在产期居住于湿气重,少阳光的房间也容易导致血流不通畅。

此外,在月子期间如果没有紧闭门窗,也会受到风寒之气的影响。

3.产妇体质虚寒
体质弱、寒气重的人畏冷、怕风,这种人的体质比平常人虚弱很多,易诱发产后风湿。

4.日常护理不当
日常生活中,新妈妈常会忽视某些细节,继而会引起产后风湿,比如说直接吹风或是淋雨;经常坐在潮湿阴冷的地方;在湿的地上睡觉、吹电扇;经过大量热身运动或者劳作后,身体非常疲劳容易让寒气入侵;出汗之后直接吹风,会致使凉气进入体内,干扰气血运行;如果情绪不好着了凉,也会让凉气入侵,进入五脏六腑,导致疼痛症候。

产后肥胖
美丽是女性终生追求,特别是在这个“一胖毁所有”的时代下,女性更希望自己具备完美
的S型曲线。

因此,部分女性在看到一些生完宝宝,还“大腹便便”的妈妈时,就不敢要宝宝了。

对于产后肥胖无需如此担忧,只要能够弄清产后肥胖的原因,做好产后肥胖的防治,恢复孕前的好身材并不困难。

产后肥胖的原因:
1、体质的改变:气血双亏是女性产后常见的现象,此时女性大多出现经络不通、气滞血瘀,基础代谢率降低的现象,这就在无形中影响身体正常恢复,也可阻碍脂肪的正常代谢水平。

2、生理结构变化
(1)内分泌的改变:妊娠期间,女性下丘脑性腺功能出现暂时紊乱现象,导致脂肪代谢失去平衡,引起肥胖现象。

(2)怀孕期:来自胎儿、胎盘和羊水重量增加约占女性产后总重量增加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在孕期体重增加的越多,产后遗留的脂肪可能愈多。

(3)水肿:怀孕期间,子宫日益膨大产生一种迫力,导致身体循环系统中静脉回流受阻,形成程度不同的妊娠水肿现象;分娩和产后大量的血液回到循环系统,引起产后身体肿胀。

3、运动量改变:产后女性需要静卧修养,增加睡眠,运动量也变少,使得热能消耗急剧减少,引起肥胖。

4、不良情绪:焦虑、烦躁、生气、忧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使女性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影响体内新陈代谢的进行,造成肥胖等问题。

女性在产后最好保持乐观的情绪,不免等不良情绪刺激。

此外,部分女性产后肥胖还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如,柯兴综合症、性功能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药源性、皮下肥胖、内脏脂肪、垂体性等。

因此,女性在产后也应该做好身体检查,一旦确诊由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肥胖要积极治疗,以免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人体的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构成。

据测算,通常及时承受328千克的牵引力,耻骨联合也不会青衣发生分离错位。

但是在孕、经、产期的女性,器内分泌改变,是耻骨联合周围韧带松弛,这是若遇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耻骨联合分离。

1、当女性在怀孕期,尤其是在将分娩前,由于内分泌因素的影响,使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软骨及韧带变松软。

2、在分娩时耻骨联合及两侧骶髂关节均出现轻度分离,使骨盆发生短暂性扩大,有利于胎儿的娩出。

产妇大都在分娩后黄体素分泌恢复正常,松弛的韧带及软骨也随之恢复正常。

可在0.05%-0.1%的产妇中,因内分泌(黄体素)分泌过多,致使韧带过度松弛,产时两侧骶髂关节及耻骨联合易发生分离。

3、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多种因素,造成产时或产后骨盆收缩力平衡失调,有可能使骶髂关节软骨面发生错位。

4、因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粗糙,在形态上变化较多,易发生关节细微错位,致使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