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崛起》看时代发展

合集下载

《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_1

《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_1

《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1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你是否会和我有同样的思考:为什么不断会有一个又一个国家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为什么历史上的强国却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而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我国从中究竟应领悟到什么经验或教训?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大国崛起》正是带领我们探索他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用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来分析自身的发展状况,去己之槽粕、取他国之精华,让我国在未来世界的发展局面中占据着有利的地位。

时间回到21世纪的新时代,面对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去完善国家自身、社会组织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相信这也定是发展中国家所要实现跨越性发展的又一个改变崛起困境的战略方向。

一直以来,我国致力于民族的复兴,并不是向现有的国际体系及其秩序挑战,而近30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融入国际体系的开放政策。

由我看来:当前国家赖以存在的.资本扩张与聚集有逻辑带来的问题更为隐蔽,同时也更为重要,它对于中国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基础性。

《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2本周我学习强国app上观看了大国崛起第六集之“帝国春秋”。

这个大型纪录片的每一集都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而关于德国崛起这一集,却让我异常感慨于德意志民族的精神。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说,每一个道德和政治文化背后都有一个精神。

一个民族有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崛起的关键因素。

德意志民族的长期分离和迅速崛起,形成了独特的坚韧不拔的德意志精神,这对我鼓舞很大。

百年维新》看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真正做到了“放眼世界,胸怀祖国”。

他们先求知于世界,尔后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教育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日本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原因,可以说是得力于教育。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5篇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5篇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5篇优秀的读后感是对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和场景刻画的思考和赏析,读后感是对作品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心理的细腻触动和共鸣,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篇1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今天的世界中,成为大国的道路与途径也相应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在这些和变化中,那一点才是是值得而我们注意的呢?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现在的世界格局,实际上就是在历史上常见的世界性大国的衰落与崛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历史中并不多见的动荡时期,因为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衰落与另一个新的世界性大国的崛起,所以,现在是大国崛起的极佳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的整体格局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在历史上,每个抓住了这个历史机会的国家都在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全世界都有着绝对的实力。

比如,这种机会对于葡萄牙和西班牙来说就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由于这两个国家敏锐的抓住了机会,他们便得到了崛起的机会;对于荷兰来说,就是海上贸易的繁荣发展,于是荷兰成为了海上贸易的垄断者;对于英国来说,就是工业化的开始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英国通过首先工业化,成为了当时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商业帝国和日不落帝国。

这些例子都深刻地告诉我们,只有抓住历史的机遇,才能在新一轮的世界格局洗牌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崛起,完成成为世界大国的目标。

从历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每一次世界格局变化中,都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事物,在不同的时代,这事物也不同,比如在英国的崛起过程中这件事物就是工业发展,这种变幻莫测的事物在大国崛起中极为重要,哪个国家掌握并发展了他,就有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可能。

那么,这种东西在这次的世界巨变中会是什么呢,这还有待现今的世人去好好探究了。

大国的崛起读后感400字篇2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拥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富强,将创造人类发展的重大事件。

读大国崛起有感(9篇)

读大国崛起有感(9篇)

读大国崛起有感(9篇)读大国崛起有感篇一《大国崛起》是一部近代全球的发展史,它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了15世纪以来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大国适时出发、各领风骚,演绎出大国风采的历程。

深入文脉,纵观列强的发展史。

我们不免会发现,看似偶然的崛起,似乎都是必然的历史结局。

历史的长河仍在缓缓的流动,认真学习所提出的: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是每一个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的国人所需要的。

上世纪,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主席曾精炼而深刻的总结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八年艰苦抗战,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巨大成就。

随着“中国崛起”“当中国统治世界”等言论不断涌现世界舞台时,我们亦感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亦将来临。

能否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经受住世界体系对我们的考验,是当代中华儿女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大国崛起》观后有感心得600字篇二听说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爆流行,有口皆碑,于是借了碟看,末了还不忘刻录下来。

恩里克王子、伊莎贝尔女王、奥登巴恩维尔特、伊丽莎白女王、拿破仑•波拿巴、俾斯麦、明治天皇、彼得大帝、乔治•华盛顿……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

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

《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

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

大国崛起纪录片读后感

大国崛起纪录片读后感

大国崛起纪录片读后感这部片子讲了好多国家是怎么一步一步变得强大的,就像在听一群超级英雄讲述他们的发家史。

先说说葡萄牙和西班牙吧。

这俩国家就像是两个勇敢的冒险家,在大航海时代,开着船就往大海深处跑。

那时候,他们可不知道海的那头有啥,就凭着一股冲劲儿。

发现新大陆之后,就像挖到了宝藏的孩子,一下子就变得富裕起来。

他们的崛起告诉我们,胆子大有时候真的能闯出一片天。

不过呢,光靠冒险和掠夺也不是长久之计,后来他们也慢慢有点后劲不足了。

再看看荷兰,这个国家可有意思了。

感觉就像是商业界的机灵鬼,他们靠贸易发家。

荷兰人特别擅长做买卖,就像那种在集市上能把一块石头都卖出高价的高手。

他们的商船遍布世界,而且还搞了很多创新的商业制度,像股份制公司啥的。

这就好比是在游戏里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赚钱秘籍,让大家都跟着学。

英国就更厉害了,那简直就是个全能选手。

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就像一场魔法风暴,一下子把英国的生产力变得超级强大。

机器轰隆隆地响,产品像小山一样堆起来。

而且英国的政治制度也很牛,君主立宪制就像是给国家这辆大车装上了一个智能导航,既能让国王保留面子,又能让老百姓的声音被听到。

英国靠着强大的海军,在世界上到处建立殖民地,那时候的英国就像是一个超级大老板,在全球开了好多分公司。

法国呢,充满了浪漫和革命的气息。

法国人民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那是相当执着。

法国大革命就像一场大火,把旧的制度烧得干干净净,虽然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也让法国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变得非常强大。

法国的时尚、艺术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感觉就像是在世界舞台上穿着最华丽的衣服跳舞。

德国这个国家有点像个后起之秀的学霸。

一开始德国分裂成好多小邦国,就像一群小朋友各自为政。

但是德国人心想,不行,我们也要强大起来。

于是他们拼命发展教育,培养出了好多厉害的科学家、工程师。

而且德国的工业制造那是相当精密,就像瑞士手表一样,每个零件都恰到好处。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德国就像火箭一样蹿升,虽然中间走了点歪路,但还是成为了一个大国。

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五篇

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五篇

读大国崛起有感范文五篇《大国崛起》这部记录了一直处在世界的强国之间的历史发展历程。

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五篇读《大国崛起》有感,欢迎阅读与借鉴!读《大国崛起》有感一《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多样化的视野,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

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

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到了16世纪出这个人口只有150万的国家,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

”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

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国家的精神传递的骨干,德国正以这一点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而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弊端,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成效微弱。

在众多国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东亚岛国日本,这个我们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

他曾经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

然而,面对同样的状况,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一、书籍简介为什么不断有一个又一个国家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为何历史上的强国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中国从中究竟应领悟到什么样的经验或教训?今天,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不争现实。

如何从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如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寻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

本书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试***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追踪和研究世界性大国兴起轨迹,总结大国崛起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中国的发展寻找镜鉴,以期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大国崛起》读后感19篇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大国崛起》的读后感19篇,因为内容比较多,大家可以采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内容。

第1篇:《大国崛起》读后感200字中国的崛起之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迅速老年化的人口、已经过度开发的资源和恶化的环境、思想观念落后教育程度不高的国民,如何能实现崛起?能否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和殖民?如何应对分离主义势力的威胁?所谓和平崛起是否只是美好的梦想?很高兴《大国崛起》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9个全球性大国崛起和衰落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大国地位变化的内因和外部环境。

让我有了直接通过别国历史得出经验分析本国问题的机会。

第2篇:《大国崛起》读后感500字看完了《大国崛起》这本书,思绪却难以平息。

今天,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方兴未艾。

我们中国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但读懂几百年来几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国崛起观后感1000字五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1000字五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1000字五篇篇一:大国崛起,我所看到的变革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以来,大国之间的崛起和衰落就一直是世界的重大事件。

作为一个亲历者,我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有过的变革和进步,有些是令人振奋的,有些则让人担忧。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观后感。

大国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

一个民族的强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要有领导人的智慧和勇气,还需要一个奋发向上的人民,有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以及科学技术、教育等多方面的支撑。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自然会感到自豪和庆幸,因为我所在的国家现在是一个不断崛起的大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也发生了许多改变。

中国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了很多进步。

但是,在这个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时代,大国崛起也给世界带来了不同的挑战和压力。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时间和消耗,全球化的过程中贸易争端和竞争也不可避免。

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大国崛起需要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个大国,其目标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也不能只是简单的利益追求。

它更应该成为一个构建和谐、公正和平的世界的重要贡献者。

当然,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世界需要各国间不断地对话和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各国也需要在处理国内外事务时,更加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而不是重利轻人。

在这个人类发展的大舞台上,大国崛起只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和走向繁荣,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保持勇气、智慧和责任感,以更好地应对这个变化的世界。

篇二:大国崛起,引领新的世界格局大国崛起是当今世界局势的一大特点。

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的崛起,世界版图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在这个新的世界格局下,新兴国家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

而发达国家面临的挑战更多,他们已经开始适应这一变革,并尝试通过新的合作模式来帮助自己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大国崛起我观后感

大国崛起我观后感

大国崛起我观后感篇一大国崛起我观后感嘿,朋友们!最近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我心里那叫一个澎湃啊!这片子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原来那些大国的崛起之路充满了各种曲折和奇迹。

就拿葡萄牙和西班牙来说吧,它们率先开启了大航海时代,那胆子可真够大的!我就在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看着那些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奋勇前行,有时候我会忍不住问自己:咱们国家能从中借鉴些啥呢?可能是勇于探索的精神,也可能是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

但话说回来,借鉴归借鉴,咱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是不?毕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和文化。

英国的工业革命可真是厉害,一下子把生产力提升得老高。

我就在琢磨,这是不是就像打游戏开了外挂一样?但同时,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堆问题。

这是不是告诉我们,发展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还得考虑长远的后果呢?再看看美国,科技创新那叫一个牛!人家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是不是有啥特别之处?我觉得吧,咱们国家现在也越来越重视这些方面了,也许再过些年,咱也能在科技领域独领风骚!看了这么多大国的崛起历程,我心里又激动又有些担忧。

激动的是,咱们国家也在崛起的道路上大步迈进;担忧的是,这一路上会不会遇到啥难以预料的困难?不过转念一想,怕啥呢?咱们中国人啥大风大浪没见过,是吧?总之,《大国崛起》让我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咱就等着瞧,看咱们的祖国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篇二大国崛起我观后感哇塞,看完《大国崛起》,我这小心肝儿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你说这些大国咋就能崛起呢?难道是老天爷特别眷顾它们?我看未必!葡萄牙和西班牙靠着航海冒险发家,那风险可大了去了,说不定哪天就喂了鲨鱼,可他们还真就敢拼!这是不是应了那句“富贵险中求”?像荷兰,一个小小的国家,居然能在商业上称霸一时,这难道是因为他们天生就会做生意?也许是他们脑子活,懂得创新,不拘泥于传统。

英国的工业革命,好家伙,工厂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机器轰隆隆地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大国崛起》看时代发展所谓大国,主要就其在国际上或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言。

人类文明历史长河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大国在其中演绎着一部部或辉煌,或悲壮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有多少大国昙花短现,成为匆匆而过的历史过客;有多少大国壮志难酬,功败垂成,留下历史的遗憾让人扼腕长叹;更有多少大国叱咤风云,傲视群雄,期丰功伟绩让后人敬仰评说;也有一些大国逆潮流而行动,反人类良知,令生灵涂炭,为历史所不齿。

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指点乾坤的,在政治经济舞台制定游戏规则的,在思想舆论领域把握话语权的,在社会文化中起着导向作用的,依然是为数不多的大国。

从文明出现直到今天,出来仅有两百余年历史的美国以外,时间上还没有那个大国没有衰落过。

考察大国崛起与衰落的过程,更能促使当今人们冷静思考,并从中学习和吸取教训。

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中心。

从面积和人口看来是小国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航海探险殖民掠夺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最先建立资本市场和信用体系的荷兰,以发达的商业贸易创造了富甲全球的历史;法国以其独特思想文化影响力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独领风骚,始终跻身于强国行列;英国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率先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称雄世界达两个世纪之久;德国大力发展科技教
育,实现国家统一,短时期内跃升为实力雄厚的强国;曾闭关锁国的日本重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一跃成为当时东方唯一世界性大国;俄罗斯改革图强,特别是前苏联以全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国力达到顶峰;美国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迅速吸收欧洲科技文化成果,凭借一套较完备成熟的民主法制体系和深入人心的创新精神,在短短两百年间成为超级大国。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大国,大国崛起需要哪些条件呢?
国家要发展壮大,民族要自立,独立统一是前提条件。

寄人蓠下,仰人鼻息,听号于人,要想繁荣富强,只能是白天做梦。

葡萄牙之所以早于西班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崛起大国,就是因为她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荷兰曾把自己的命运主宰先依附于西班牙,继而又交付于伊丽莎白一世,结果换来的是他人对其经济命脉的控制和财富的掠夺。

只有其真正独立成为共和国,实现市民自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法国、德国的崛起就是在独立统一的理念下才走上强国之路的。

美国也是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美利坚合众国之后,才得以发展壮大起来。

大国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首要的因素是人。

而人才的培养靠什么?靠得是教育。

葡萄牙为开创海上之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航海学校,这才有了称霸海洋的历史。

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由于对教育的重视,使得整个民
族素质急速提升,这才有了拿破仑时期的称雄西欧。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正是由于教育的普及,才有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战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

美国早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就非常重视教育,独立后更是把教育培养国家公民写进了《宪法》,极力推行高等教育“平民化”,从而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

正是由于这人才的培养和积蓄才使得美国在取得独立后迅速崛起,直到称霸世界。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策和策略是国家的生命,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大政方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葡萄牙、西班牙等开创的大航海时代,正是由于其执政者基于国情的考虑而实施的强国之策。

日本也是一个资源匮乏的海岛之国,没有发展优势,它的崛起得益于决策的英明,那就是抓教育,培养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善的民族精神和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借他人之力发展自己。

前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期间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够得到迅猛发展,就在于当时世界金融危机,西方国家陷于经济泥潭之时,正确决策,广揽西方的人才、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发展后劲,因此,在世界经济复苏之后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势力。

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善于投机取巧的国家,她的强盛很大程度上是发战争财,善于在战争中捕捉商机,在战争中发展壮大自己,不可不为决策的英明!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灵魂。

历史一再证
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出路,只能被历史所抛弃。

需要创新的东西很多,创新面很宽泛,其中最主要的是机制的创新。

十七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焦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荷兰、英国和美国,他们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

因为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技的进步,大国的崛起靠的就是科技。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开创海洋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铸就了其大国的辉煌。

英国作为开启人类工业革命大门的国家,它的力量源泉在于对科技重视;可以说,是科技引领了英国的工业革命,通过工业革命缔造了“日不落帝国”。

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就是科技。

日本二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日本制造领先世界、享誉全球,靠的依然是科技。

世界列强军事上的强大,高科技武器、尖端武器的开发应用,太空的争夺,无一不是科技的功劳。

纵观大国崛起之路,其兴可感,其衰可叹。

由盛而衰者有之,兴衰几经交替者有之。

葡萄牙、西班牙两个伊比利亚半岛上最早称霸世界的国家,获取巨大的财富只带来了奢靡,固步自封起来,赶走了手工业者,国家的经济发展失去了支撑,失去了发展的活
力和后劲,造成两个最早的富人没有用财富改变自己,最终落得个衰落的结局。

法国在拿破仑时期达到鼎盛,可谓国富民强。

但拿破仑却不明智地选择了对外侵略,铁蹄践踏大半个欧洲。

滑铁卢之役功亏一篑,落得个囚禁的下场,可谓成者为王,败者寇。

国家也随之衰落。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妄想独霸世界的企图,是不得人心的,是行不通的,因为世界是人类所共有的,只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而大国在面临这种政治危机的时候,首先采用的是内部消解,但也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却无法真正化解危机。

在此情况下,他们大多以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但这种做法是一种赌徒式的极端手段,一旦失败,其必衰落。

总而言之,大国崛起的因素很多,同样其衰落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决非上述几点所能概括,也不是方寸之间所能阐述清楚的。

总的说来,大国衰落是在崛起之时就埋下了衰落的种子,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作为古代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国,我们曾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有引领当时世界科技潮流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制术,出现过象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繁荣,可谓泱泱大国、巍巍中华。

然往事成尘埃,自清末以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困苦与耻辱,国力日衰,弱不禁风,被列强们称作“东亚病夫”。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才又真正的站立起来,人民当家作主,
齐心协力致力共建家园。

然而,毕竟我们游离世界强国太久,距离太远,底子太薄,需要做得的事情很多很多,至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但我们不气馁,不示弱,我们有着那些大国无可比拟的崛起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主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对周边国家实行以邻为友,以邻为伴,与邻共富的睦邻友好关系。

从而争取了一个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国际环境。

我们是把世界各国看作是合作的伙伴,而不是象有些大国那样将别国当作侵占的对象。

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列强本质上的区别,是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所赞赏的,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简朴、勇敢、豁达、宽容的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其民族精神是我们崛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旦十几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必将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引领世界潮流的强大洪流。

当然,在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

如我们许多领域制度的不完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民素质低下;官场腐败,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够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否则,我们要发展,要崛起,只能是一句空
话。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

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

虽然,我们的祖国还不发达,虽然,我们在发展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