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参考书籍
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一、马克思恩格斯原著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3、《德意志意识形态》4、《共产党宣言》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二、中文专著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陶德麟.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孙正聿. 哲学通论.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孙正聿. 思想中的时代.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俞吾金. 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俞吾金. 俞吾金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李德顺. 价值论(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欧阳康. 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汉大学出版社,1998吴晓明. 形而上学的没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吴晓明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张一兵. 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张一兵. 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丰子义. 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王南湜. 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衣俊卿. 文化哲学.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任平.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仰海峰. 形而上学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邹诗鹏. 生存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贺来. 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刘森林. 辩证法的社会空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杨耕. 为马克思辩护.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杨耕. 杨耕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张曙光. 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张曙光. 生存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吴向东. 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兰久富.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沈湘平. 理性与秩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罗松涛. 面向时间本身——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917)〉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读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读书目[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3]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5]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6] 列宁:《论我国革命》,《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7]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8]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9]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0]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1]毛泽东:《唯心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文献阅读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文献阅读推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指导共产党人思想和工作的理论基础。
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阅读相关的文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复习文献,帮助大家全面而系统地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材,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读之书。
其中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等各个领域。
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可以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是一本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写。
书中详细地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这是一本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
书中详细系统地讲解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涉及资本主义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等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是一本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专题研究书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写。
书中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系统总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变革。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这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并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证研究加以阐释和说明。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可以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价值取向的书

关于价值取向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著作: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是一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对于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特别是关于价值取向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毛泽东选集》:这是一部重要的政治思想著作,其中毛泽东对于价值取向的论述,对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3. 《西方哲学史》:这是一部介绍西方哲学思想的著作,对于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不同哲学家对于价值取向的看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4. 《伦理学》:这是一部经典的伦理学著作,主要探讨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对于了解道德价值观的本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经济学原理》:这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主要探讨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对于经济价值观的探讨,对于了解经济学中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书籍都是经典之作,对于了解价值取向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取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经典著作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经典著作推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科学原则和基本观点的集中体现。
复习这一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部经典著作,帮助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一理论。
一、《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这部著作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矛盾,并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复习《资本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二、《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它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并阐述了无产阶级战斗的历史地位和使命。
复习《共产党宣言》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并认识到其对于人类解放的重要意义。
三、《哲学的贫困》《哲学的贫困》是列宁的一部重要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阐述。
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述,列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哲学的贫困和无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新的哲学思维。
复习《哲学的贫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
四、《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与科学》是托洛茨基的一部重要著作,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历史任务。
他在书中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复习《社会主义与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原理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集成,其中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
复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思想方法和历史背景,并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北师大马哲参考书

北师大马哲参考书
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拥有丰
富的哲学学科研究和教育资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哲)方面,北师大也有一些经典的参考书籍供学习和参考。
以下是一些北师大马哲参考书的推荐: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作者,杨奎松),这是一本经典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和
核心思想,是学习马哲的入门教材之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者,吴晗),这本书系统地介
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等内容。
它深入浅出地解释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适合初学者阅读。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者,黄金高、李绍先),这本书
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等内容。
它详细地梳
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思想家的贡献,对于理解马哲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很有帮助。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作者,王德顺),这本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导论性讲解,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
这些书籍都是北师大哲学学科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当然,除了这些书籍,还可以参考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教学课件,以获取更全面的知识。
希望这些推荐对你有所帮助!。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书融合有关的书籍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书融合有关的书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书籍有: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的这本书由中宣部宣教局编写,精辟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依据等。
2. 《期待中国:中国梦的世界回响》:红旗出版社的这本书注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
3. 《中国人的美德与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这本书注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中华传统美德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评析。
4. 《最美中国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这本书注重用身边先进人物和基层的道德榜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介绍了基层单位涌现的时代楷模。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书系》: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观》、《社会主义法律观》、《社会主义军事观》、《社会主义外交观》、《社会主义民族观》、《社会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哲学观》、《社会主义历史观》、《社会主义社会观》、《社会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套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深入结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领会融汇系列讲话精神,在研究社会主义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法律、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社会、思想、道德等领域,展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的新成果。
6. 《马克思的初心/重读马克思书系》:主要针对当代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尝试从马克思的初心出发,途经历史唯物主义的发轫、成形乃至成熟,其间不断返回马克思的初心并给予既符合历史又符合逻辑的科学解答,对马克思的理论形象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以上书籍仅供参考,可以到当地图书馆查阅更多相关书籍。
2023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考书目

2023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考书目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全社会文化建设和价值追求的根本原则。
它是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灵魂和道德支撑。
要想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深入学习相关的书籍。
以下是我整理的2023年以来,我认为对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书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本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二、《国繁荣:伟大时代的精神图鉴》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全面解读了国繁荣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族精神”的丰富表达。
通过对国繁荣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进行深入剖析,引领着读者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本书系统地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中华传统美德”的集大成者。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和挖掘,使读者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魅力。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本书以的理论观点全面解析了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事求是”的重要阐释者。
通过对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刻探讨,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
以上书目不仅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内涵,还贯穿了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通联,同时也着眼于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我个人认为,通过深入学习这些书籍,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价值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多年探索的结果,其中许多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论述价值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价值概念的内涵及其意义,价值与人的价值、价值与人的主体性、价值与人的需要、价值与规范、价值与价值观等问题。
中篇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包括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核心、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马克思主义功利观、马克思主义效益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等。
下篇主要论述价值观教育与实践,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大学文化建设、综合治理等。
2、李德顺:《价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内容简介:本书1987年出版后,即被认为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开拓性代表作。
价值论是与存在论、意识论并列的哲学基础理论分支。
本书从这一高度,就价值的存在论基础,意识形式和现实的实践形态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讨,确立了价值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框架。
本书进一步着眼于建设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学说,运用马克思哲学的观点、方法,经过分析论证,对于价值的本质与特性、价值分类及其方法、各种具体的价值类型、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评价与评价标准,社会评价科学的可能性与方法论原则、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做出了清晰的理论表述。
3、陈章龙,周莉著:《价值观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内容简介:本书研究了价值观的一般理论问题,以及价值冲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问题和新时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
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介绍价值观的一般理论。
其中包括对对价值观元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价值观的本质和特征及其基本问题;对价值观的静态分析,论述了价值观的类型和表现形态;对价值观的动态分析,阐明了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规律、价值观的发生机制、个体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第二编宏观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阐述了价值冲突的功能、特点、内在原因、具体表现、深层意蕴,功能以及消解价值冲突的原则和机制。
第三编试图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对新价值体系道德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具体内容、社会主导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原则、价值理想以及构建途径和检测方法作了分析。
第四编分析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特点和价值观教育历史与现状,阐述了要正确处理价值观教育中的若干关系。
4、申永华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及其时代解读》,西安市:西安出版社,2006。
内容简介:本书从价值的本质、价值分类、价值和真理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发展过程探索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实质,特别是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体系中揭示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品质。
本书分为六编:第一编论述马克思之前的价值学说: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价值观、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新托马斯主义价值观、人格主义的价值观。
第二编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价值学说的重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实质。
第三编论述价值与价值评价:包括价值与价值评价的概念,价值评价的标准、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
第四编论述价值分类:包括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人的价值。
第五编论述价值与真理:涵盖价值与真理的实践地位、价值与真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六编论述价值观的时代解读,涉及到列宁的价值品格、毛泽东价值观的核心、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三个代表”所蕴含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
5、孙正聿著:《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0.01内容简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哲学原理为理论依据,力图系统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和重要贡献,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和思想逻辑。
该书第九章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主要包括研究状况综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讨论与争论的主要问题,理清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问题与概念、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关注的时代热点和焦点问题。
6、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编:《名家谈哲学》,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8。
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国内哲学界一流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在中央国家机关的演讲文稿。
本书的绝大多数主讲人都是学界相关领域的权威,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所讲内容高屋建瓴,并且用平实的语言把看似高深复杂的知识和思想讲解得透彻明晰。
本书的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观。
7、崔延强等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京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内容简介:本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运用。
其中本书第十个专题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论述了中西方哲学价值观、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教育等问题。
8、胡延风,王桂泉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沈阳市: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内容简介:书介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实事求是的方法、实践观点与用实践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联系观点与用联系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发展观点与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方法等内容。
本书第十章第一节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9、党员培训教材编写组编:《党员培训教材新编》,北京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内容简介:书内容包括: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新形势下的党性教育与党性修养;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等六章。
本书第六章第二节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10、张佳亮编著:《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沈阳市: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论述了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大学生价值观基本问题,在分析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只是管、职业观、爱情观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11、刘济良等著:《价值观教育》,北京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内容简介:本书突破了传统的说教式的价值观教育方式,摒弃了枯燥的价值教育内容,而采用了案例化、可操作性的方式。
本书将价值观教育置于多元文化、全球化、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解析为: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科学价值观、环境价值观、审美价值观教育六个方面。
提出价值观教育的黄金原则是:理解性、对话性、共生性、境界超越性、实践性。
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模式:美德袋模式、认知—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价值商谈模式。
分享国内价值观教育的经验: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自我修养、价值澄清、两难故事等教育方法。
12、田海舰,邹卫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0。
内容简介:本书以对空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为起点,系统总结和分析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蕴涵与本质特征,挖掘梳理苏联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艰辛探索、理论贡献及经验教训,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专题论述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核心价值观,详细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原则和基本途径,展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前景。
13、吕振宇主编:《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论述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历史沿革、不同形态、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目标和任务,积极探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原则、路径选择、保障条件。
14、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参考》,北京市:红旗出版社,2007。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实用学习资料,全书由胡锦涛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部分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若干重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文章和论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若干基本概念和知识等几个部分组成。
15、侯惠勤等著:《冲突与整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内容简介: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阐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精神解放的深刻内涵为核心,就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本书以改革开放为出发点,分析改革开放带给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伦理价值观的变革与冲突,集中分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几种负面的价值观,提出了如何构建积极的适应改革开放的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16、石云霞主编:《当代中国价值观论纲》,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内容简介:本书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论述改革开放之后,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科技价值观、教育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宗教价值观的变化、澄清相关理论问题,提出实现价值观的路径。
17、赵孟营总执笔:《跨入现代之门: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报告》,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内容简介:本书的主体结构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第二部分是分报告。
分报告又分为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福利价值观、生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五篇。
在总报告和分报告的文本呈现上作了区别:总报告基本上是对样本各方面特征的一般描述,不做深度的理论解释和复杂的数据详细分析,份报告则依据数据做出深度解释。
18、李忠军著:《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研究》,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内容简介:本书从意识形态安全角度出发,深入系统考察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关系,构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内容体系,系统阐述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及教育对策。
19、钟君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分析》,北京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内容简介: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政治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基本前提、基本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念等。
20、郭渐强主编:《政治学原理》,长沙市: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内容简介:本书在对政治和政治学总体概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具有逻辑关系的政治主体、政治行为等6大政治范畴,较全面地展示了现代政治学原理的基本发展面貌。
本书在第22章将政治价值观作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作了论述。
21、黄希庭,郑涌等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内容简介:本书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研究”成果,本书力求及时追踪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变化轨迹,并充分反映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强调创新性、新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