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肝硬化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1例护理

肝硬化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1例护理

肝硬化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1例护理对1例肝硬化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进行规范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消毒隔离制度、皮肤黏膜护理、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促进皮损的愈合。

经过23 d综合护理后治愈出院。

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应用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标签:肝硬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又称烫伤皮肤综合征,是一种危重的急性进展性皮肤病,特点为红斑基础上的松弛大疱,外观类似大面积烫伤,死亡率高达45%[1]。

肝硬化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持续或反复作用而致的弥漫性肝损害,治疗不当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常出现黑便或者呕血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危害大[2-3]。

在该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我科于2016年5月收治1例肝硬化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患者好转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

患有乙肝硬化(失代偿期)、自发性腹膜炎、2型糖尿病、痛风。

因治疗过程中并发TEN来我科治疗。

入院时患者颜面、躯干及四肢泛发水疱、大疱,部分破溃,渗液明显,尼氏征阳性,躯干及四肢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的糜烂面,眼结膜、口腔、外生殖器黏膜损害。

面部、四肢明显凹陷性水肿、腹部膨隆,皮肤巩膜黄染。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4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0.921,凝血酶原时间20.5 s,血红蛋白浓度92 g/L,血小板75×109/L,白蛋白26.9 g/L,总胆红素193.8 μmol/L,胸片双下肺炎症并少量胸腔积液。

入院后,立刻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

给予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 mg/(kg·d)联合人免疫球蛋白IVIG10-20g/d冲击治疗,IVIG的使用对控制患者皮损,减少并发症及综合改善患者预后有优势,与激素相比,IVIG 的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可优先选择[4]。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护理体会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护理体会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护理体会
武玉娟;赵雅楠
【期刊名称】《甘肃医药》
【年(卷),期】2022(41)9
【摘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等药物引起。

该型药疹特点是起病急骤,迅速波及全身并伴有明显的内脏损坏,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若不及时抢救,患者可能因肝肾衰竭、感染、电解质紊乱、毒血症等而死亡。

该型药疹的治疗过程中,不仅合理药物治疗很重要,及时、规范的护
理亦很重要。

本文就我科诊疗的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护理过程及体
会进行详细阐述。

【总页数】3页(P840-842)
【作者】武玉娟;赵雅楠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成人斯蒂尔病合并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的护理体会
2.1例慢性肾脏病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3.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4.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5.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应用流体悬浮床治疗的护理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2-10-17T16:16:21.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第15期供稿作者:刘强容张昆梅薛晓东[导读] 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饮食为主。

刘强容张昆梅薛晓东(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皮肤科 404000)【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护理,在专科创面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病情观察、消毒隔离措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患者经治疗28天后痊愈出院。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284-01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发应,病情急、病势凶,特征为迅速而广泛的表皮剥脱伴全层表皮坏死。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可高达10%-30%。

我科于2012年1月收治1例皮损面积达90%以上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住院28天后痊愈出院,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5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痒3天”来院,门诊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收入我科,发疹前15天曾服用“卡马西平”。

入院查体见面部、口唇肿胀,上唇表皮脱落,口腔内绿豆大小溃疡,眼结膜充血,外阴粘膜破溃,全身密集对称分布栗粒至黄豆大小鲜红至紫红色斑丘疹,部分呈多形红斑样损害,皮温增高,轻微触痛,头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小水疱,尼氏征(-)。

入院后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滴,其他对症处理。

第二天红斑面积扩大、融合,躯干部位出现水疱,尼氏征转为阳性,粘膜损害加重,经科内病案讨论后修正诊断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予甲泼尼龙300mg/d×3d冲击疗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3d后表皮坏死松解被阻断,经治疗28天后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2.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皮损的颜色、大小、形态以及有无新发皮损,密切观察和预防激素治疗后患者有无精神神经状态的改变,注意有无腹部疼痛及观察大便颜色,监测血压与血糖,水电解质的变化。

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体会

尿道撕裂严重的病 人,应在严格 无菌操作 下,按正确的 擦洗尿道 口、会阴两 次,更换 引流管或尿袋每 日1 次, 日用 每 操作方法 留置尿管 2 , 周 同时给予 止血 、 抗感 染治疗;不能插 生理盐 水加 庆大霉索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 从而 防止钙盐沉 入者 采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天后尿道水肿减轻 , 3 消退时 积造 成拔 管不畅 ,避免尿道黏膜损 伤。 再试插导尿管 ,如成功则拔 除造瘘管 。外 阴黏膜损伤者 ,要 4 讨 论 加强会阴部护理 ,嘱病 人注意休息 ,减少摩擦 ,以促进损伤 的黏膜尽快恢 复。 护理人 员要熟练掌握 护理 技能操作 规程 ,充分 了解男女 尿道 的生理解剖特点及产科病 人的一些病理变化, 了解双腔
维普资讯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 0 0 7年 8月第 l 4卷第 8期

79 ・
更换或冲洗效果不佳,导致气囊周围钙盐沉积 ,致拔 管困难 。 轻水肿 ,顺 利拔 出尿管之 目的 。遗 留在膀胱 内的 导尿管 断裂
2 5 其 他 1 为 会 阴部 换 药 时 , 务 人 员不 慎 剪 断 尿 管 外 端 , . 例 残 余部 分 发 生 弹性 回 缩 ,遗 留彳 螃 胱 尿道 内 。 E 3 护 理 对 策 片较 小 者 ,可 经膀 胱 镜 取 出 ,如遗 留于 膀 胱 尿 道 内尿 管 较 长 , 需 经腹 行膀 胱 切 开 取 出术 。 对 长 期 留置 导 尿 管者 , 日用 0 1 沽 尔 灭棉 球 或 碘 伏 每 .%新
对拔管 困难的病人 ,首先仔细寻找原因,针对 不同原因 气囊导尿管 的应用 原理和注意事项 。在 实际工作 中,严格观
采取措施 。若 因气囊 阀门失灵 ,囊腔 内液体无法抽 出,要先 察病情 变化 ,根据需要选择合格合适的导尿管 ,操作前按照

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护理

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护理

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护理报告了对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护理,该患儿未发生继发感染,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痊愈出院。

认为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对患儿的病情恢复十分重要。

标签: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为红斑大疱性疾病。

表皮坏死脱落,皮损表现如大片烫伤。

本病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是药物和葡萄球菌感染,一般认为药物引起的愈后较差,死亡率为40%。

部分病例发病前有腰痛、喉痛、脓疱仓等,我科于2012年9月救治一例少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的菌种,及时给予抗炎治疗,细心的观察及有效护理,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于2012年11月痊愈出院。

患儿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电话随访一次,以后每月随访一次,至2013年5月,患儿情况良好,未出现复发。

1、临床资料患儿男,九个月。

主诉:全身起红斑大疱伴发烧5天。

患儿于5天前首见左耳起一红斑悬垂状脓疱疮,头面部、颈部亦有同样皮损。

并逐渐向全身扩展。

继之起大疱,表皮大片脱落,外观呈二度烫伤样。

入院时体温38℃,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神清,精神萎靡,发育营养欠佳,稍动则哭,角膜充血。

全身可见红色斑片、水疱、脓疮及大疱,皮肤呈二度烫伤样,大疱表皮脱落显露潮湿糜烂面,伴有浓性渗出液。

尤以头、面、颈、四肢关节、臀、腰背易受磨按部位皮损更重。

尼可氏征阳性,心肺肝脾未发现异常。

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诊断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2、护理2.1 制定好护理计划,患儿入院后,护士应先阅读病历,检查患儿,订出护理计划。

2.2预防交叉感染。

患儿病情重,全身约30—40%皮肤呈二度烫伤样,为鲜红潮湿糜烂面,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交叉感染。

故将患儿置单人房间,限制探视,专人护理,消毒隔离措施按照标准预防实施。

进入患儿房间时穿隔离衣及工作鞋,戴消毒口罩及工作帽。

为患儿实施各项操作时均戴手套,接触过污染部位后若再接触清洁部位时,均应更换手套。

1例感染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皮肤护理

1例感染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皮肤护理
工作 单位 :510623 广 州 广 东 省 广 州 市 妇 女 儿 童 医 疗 中心
PICU
李敏 :女 ,本科 ,护师 收 稿 日期 :2017—09—06
2 皮 肤 护 理 2.1 皮肤损 伤表现 入科两周 ,患者全身 密集 红色斑丘疹逐 渐 融合 成片 ,从 颈部开始突然 出现大 片剥 脱状脱皮 ,迅速进展至前 胸 、双上 肢及右上背 ,渗 出明显 ,此 期按伤 口处理原则 ,予碘伏 消 毒 、生理 盐水脱碘 、外 敷水胶体敷料 以吸收渗液及保护创 面。随 之皮 损面积逐渐扩 大至腹部及双下肢 ,口腔 、耳廓及会 阴部粘 附 大块 血痂 ,皮 损面积大于体表 面积 50%。 2.2 换药及 护理方法 考虑感染 和出血问题 ,部分部位联合 使 用银离子敷料及 藻酸盐 敷料 。综 合考 虑经济 、敷 料获取 途径 等 因素 ,中后期 使用 自制磺胺 嘧啶银 软膏油纱敷料对胸 、腹及 四肢 较大面积 的创 面进行换 药处理 。 自制磺胺 嘧啶银软膏油纱敷 料 是指将磺胺 嘧啶银 软膏均匀涂抹 于油 纱表面所形成 的敷料 。耳 部 、唇部及会 阴部血 痂 采取 暴露 疗 法 J,以康 复新 洗 液 清 洁涂 抹伤 口,逐 步清剪边缘松脱血痂 。临床实践过程 中发 现 ,换 药时 敷料与创面粘连严 重 ,换药 时间长 ,人 力投 入大 ,二次 损伤 、疼 痛 及出血较难克 服。经过多科联合会诊 ,讨论换药 细节 ,制定个 性 化护理常规 ,逐个 解决 临 床操 作难 题 ,讨 论 后详 细换 药 方法 如 下 :换药 时用 剪刀剪开外层敷料 ,剩底层 油纱再用石蜡油轻柔 按 摩后小心揭开 ,减少粘连损 伤 ,以碘伏 及生理盐水纱块平铺 创面 消毒去碘 。注 意动作轻柔 ,避 免来 回涂擦 ,使伤 口新生组 织再次 机械性损伤 ,此种换药方法 可使患儿感觉舒适 ,且减少 了换 药次 数 ,再敷 上 自制磺胺 嘧啶银 软膏油纱 ,外包棉垫 ,绷带包扎 固定。 由相对 固定 的护理人员评估敷料 及生命体征情况 来决定换药频 率 ,3~7d换 药 1次 ,控 制换 药时 间在 lh以内 ,减少 换 药打 击 。 经过 2月多积极对 症治疗及皮肤 护理 ,患儿病情 好转 ,生命 体征 平稳 ,皮肤干燥 ,枕后 、骶 尾部少许皮肤创 面未愈合 ,其他 创面 已 愈合伴皮 屑附着及色素沉着 。 3 讨 论 3.1 脓 毒血症是感染 引起 的较常 见的反 应 脓毒 血症是 指 由 细菌 和毒素引发的全身炎性 反应 。儿童脓毒血症 临床症状表 现 存在相对较 大的差异 ,诊 治不及时 ,可发展成严重 的脓 毒性休 克 及多器官 功能障碍 ,病死 率为 20% ~60% 1] 。因其 临床症 状 表 现无特 异性 ,很难诊 断原 发疾病 ,早期 以机械通 气 、血液净 化及 抗感染 等对症支持治疗 。多烧 伤中心或重症监护 病房 回顾分 析 TEN发病 率 为每 年 1~2例 ,病死 率 25~75%l4’ ,变 化较 大 。 儿童发病 率低于成人 ,且多数转 归结局较 好。 目前 TEN主要 治 疗药物 为糖皮质激素联 合免疫球蛋 白。但糖 皮质激素 的使 用仍 然存 在争议 ,有学者 认 为使 用糖 皮 质激 素 会增 加 感染 、脓 毒 血症 的发生率 ,增加蛋 白质 的分解 ,增加 消化道 出血 的概率及延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遍认 为 T E N 与 重 症 多形 红 斑 ( s j s ) 是 重 症 大 疱 性 药 室温暖, 病室温度保持在 2 8 ℃一 3 , 湿度 5 0 %- 6 0 %t 4 ] 。 凡 护士 , 一 律 严 格洗 手 、 消毒 , 用 物 消 疹 的两 种 临床类 型 , 其实 质 上是 同一疾 病 谱 系不 同 阶 接 触 患者 的医 生 、 定 时更 换 各 种 检查 器 械 。 严 格 消 毒[ 5 1 , 地 面 采 段的表现回 。 该病起病 急 , 症 状重 , 并发症多 , 死亡 率高同 。 毒 灭菌 .
s i s , T E N) 多 由药 物引 起 , 特 征 为迅 速 而广 泛 的 表皮 剥
2护理 措 施
2 . 1一 般 护 理
. 1 . 1病 房 环境及 管 理 安排 患 者住 单人 房 间 , 实行 保 脱 伴全层表 皮坏死 , 可发生 于任何年龄 。 常 由磺胺类 、 解 2 按 大面 积烧 伤 护理原 则 进行 护 理 。保 持 病 热 镇 痛类 、 抗 生 素类 、 巴比妥类 等 药 物 引起【 ” 。 目前 普 护性 隔离 ,
s e l e c t e d , b a s e d o n s p e c i a l i s t wo u n d c a r e ,a n d r e a s o n a b l e n u t r i t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i n f e c t i o n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s k i n a n d mu c o s a c a r e , b a s i c c a r e , l i f e c a r e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a r e , c u r e d .

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护理

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护理

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的护理病例介绍入院介绍:患儿,女,7岁10个月,因“发热4天、全身皮肤红斑3天、水疱2天”入院。

入院时查体:T 40.2℃(腋温)、HR 92次/分,R 20次/分,BP 102/64mmHg。

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自主体位。

结膜充血、水肿,双眼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口唇糜烂结痂,全身可见大量红色丘疹、斑丘疹及散在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部分融合成大疱,疱液清亮或浑浊,尼氏征阳性,水疱以面颈部为主,皮肤可见散在表皮坏死、剥脱;外阴可见浅表糜烂,少量分泌物;疼痛评分3分。

入院诊断:中毒性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治疗与预后:入院后予激素、抗感染、抗病毒、抗真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予护心、护肝、护胃等治疗,全院大会诊指导治疗、护理,对病人予以保护性隔离,加强口腔、眼部、皮肤护理等。

2周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时无发热、腹痛、腹泻等不适,双眼结膜炎,前胸糜烂面基本愈合,未见分泌物,面部、躯干、四肢可见大量暗红色至褐色斑片、色沉。

一、护理评估(一)入院时评估患儿有发热、疼痛,全身有大量红色丘疹、斑丘疹及水疱,穿刺难度大。

眼睛、外阴有感染。

用药史复杂,难以明确何种药物过敏。

(二)住院中评估患儿高热难以控制,此病应慎用药。

患儿全身松弛性水疱发展迅速,以躯干、上肢为主,尼氏征阳性,易造成压疮、皮肤感染,应避免皮肤破损、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因疱液的丢失,患儿因疼痛进食减少,电解质紊乱,出现低蛋白血症,需观察患儿出入水量、电解质变化。

疼痛评分为3分,外用药物尽量选择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并分散患儿注意力。

患儿白细胞下降,应观察有无感染征象,注意保护性隔离。

(三)心理社会评估患儿有疼痛,住院过程中烦躁不安,对形象的改变充满了悲观,需要做好安抚。

入院时家长对疾病的危险性认识不到位,该病住院时间较长,需要较多的费用,需要提前做好告知。

家长紧张治疗效果,需配合治疗,医护对治疗方式、方法和效果要多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17T16:16:21.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第15期供稿作者:刘强容张昆梅薛晓东[导读] 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饮食为主。

刘强容张昆梅薛晓东(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皮肤科 40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护理,在专科创面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病情观察、消毒隔离措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患者经治疗28天后痊愈出院。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284-01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发应,病情急、病势凶,特征为迅速而广泛的表皮剥脱伴全层表皮坏死。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可高达10%-30%。

我科于2012年1月收治1例皮损面积达90%以上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住院28天后痊愈出院,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5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痒3天”来院,门诊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收入我科,发疹前15天曾服用“卡马西平”。

入院查体见面部、口唇肿胀,上唇表皮脱落,口腔内绿豆大小溃疡,眼结膜充血,外阴粘膜破溃,全身密集对称分布栗粒至黄豆大小鲜红至紫红色斑丘疹,部分呈多形红斑样损害,皮温增高,轻微触痛,头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小水疱,尼氏征(-)。

入院后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滴,其他对症处理。

第二天红斑面积扩大、融合,躯干部位出现水疱,尼氏征转为阳性,粘膜损害加重,经科内病案讨论后修正诊断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予甲泼尼龙300mg/d×3d冲击疗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3d后表皮坏死松解被阻断,经治疗28天后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皮损的颜色、大小、形态以及有无新发皮损,密切观察和预防激素治疗后患者有无精神神经状态的改变,注意有无腹部疼痛及观察大便颜色,监测血压与血糖,水电解质的变化。

注意询问患者全身有无不适,防止低钾血症发生。

2.2消毒隔离措施患者安置于单间病室,保护性隔离,按大面积烧伤护理原则进行护理。

保持病室温暖,病房温度控制在26—28摄氏度进行全身暴露干燥疗法,烤灯照射创面,降低通过皮肤丢失的热量。

每日对床单、被罩及病员服高压灭菌,听诊器、血压计专用,用后用75%酒精擦拭,使用的其它用物和地板用含氯制剂擦拭每日2次,病房每日空气消毒2次。

2.3创面护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皮损面积大,该病人全身皮肤90%以上皮肤黏膜受损,若护理不当,及易导致感染,因此创面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2.3.1水泡及糜烂面的处理:小水泡让其自行吸收,大疱用5%碘伏消毒后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保存疱壁完整,对糜烂面且渗液多的创面,给予3%硼酸溶液湿敷每日2次,外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每日2次,保存创面干燥。

2.3.2粘膜的护理:该病人口唇,口腔黏膜及舌部受损严重,疼痛不适,口腔分泌物多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每天2次,每次进食前后用2%碳酸氢钠加盐酸利多卡因含漱液漱口,口唇外擦液体石蜡。

眼结膜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分泌物,冲洗完毕点阿米卡星滴眼液,每4小时1次。

夜间涂金霉素眼膏,防睑球结膜粘连。

会阴部每日用0.05%碘伏溶液冲洗2次,每次便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2.3.3皮肤护理:注意保护皮肤,使用静脉留置针,避免每天穿刺,增加感染的机会和病人的痛苦,穿刺时压脉带不宜直接接触皮肤,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再操作,穿刺成功后用无菌纱布及绷带固定。

皮疹消退时大部分皮损以结痂壳,有的痂壳开始脱落,应指导病人如何保护新生皮肤,讲解不能用手去强行揭痂壳的重要性,对即将脱落的痂壳,消毒后用无菌剪刀沿皮损边缘剪去,皮肤干燥,应全身涂擦尿素乳膏每日3次,皮肤瘙痒处涂擦薄荷乳膏。

2.4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体内药物排泄,给予流质,半流质,软食逐渐过渡。

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饮食为主。

2.5心理护理该病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皮损范围大,经济压力大,易使患者及家属产生烦躁焦虑情绪,我们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向其介绍药物及疾病的有关知识,给予积极的鼓励,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6健康宣教嘱患者牢记致敏药物,避免以后再次使用。

穿纯棉、宽松衣裤,以免刺激和摩擦皮肤,刚出院时因机体抵抗力低下,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防止受凉,尽量避免强紫外线照射,以免留下色素,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按时复诊。

3 体会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该病起病急,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皮肤黏膜损害严重,防止感染是本病的关键,而创面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感染因此加强全身皮肤黏膜损害的护理是本病不可忽视的环节,在积极正确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雪芬,乐惠飞,房林燕,职君.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2010,8(7):1898-1899.
[2]王艳丽,陈海霞.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病人的护理.医学信息,2011,(12):3682-3683.
[3]王志宪,宋林,宋翠凤.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山东医药,2003(43)14: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