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作者:————————————————————————————————日期:2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一)1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用于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的源母版和发行版制作、放映系统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当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用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时,在符合本技术要求正文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本技术文件附录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T 17975.2-2000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GB/T 19949.3-199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 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2312 汉语字符集编码标准ISO/IEC 14496-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ITU-R BS1196-1 Annex 2 Audio coding for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nnex 2 Digital Audio Compression (AC 3) StandardIEC 61937-3 Digital audio-Interface for non-linear PCM encoded audio bitstreams applying IEC 60958-Part 3:Non-linear PCM bitstreams according to the AC-3 formatIEEE 802.3U CSMA/CD Access Method (802.3)USB Implementers Forum Inc.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要求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要求

第四章数字立体声影院(de)技术要求第一节电影厅(de)工艺要求一、体形与尺度就建筑平面而言,电影厅(de)体形设计大致可分为矩形、梯形(或扇形)、钟形、椭圆形和圆形五种类型.圆形与椭圆形多在同于特种电影上,(环幕、球幕等)椭圆型平面,尽管其最佳座位率要较其它形状平面略占优势,但由于它有大面积凹弧形墙面,易形成声聚焦,且由于结构复杂,投资较大,多不采用.由于矩形平面结构简单,建筑结构易于处理,声能分布比较均匀,在平行排列(de)多厅影院中,各厅排序方便,空间利用平高,采用最为普通.电影院内观众厅(de)最大长度以不超过30m为宜,这是根据声音(de)特点来确定(de).我们知道声音(de)速度约为340m/s,在30m(de)距离内声音(de)延迟时间不超过100ms.基本可满足主声道对环绕声道(de)声像定位(de)延迟时间,而且可有效避免后区观众观看电影时(de)声画不同步感觉.控制影厅长宽比例,应从影厅(de)最佳视听范围(de)占有率与最大面积利用率,这一对矛盾去寻找平衡,一般控制在1.5±0.2较为合适,例如30m长(de)电影厅,其宽度可在17m~23m之间选取.根据电影厅(de)体型,长度与长宽比例,可将电影厅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其主要指标大致可见下表:表1-4-1电影观众厅尺寸、面积、容积与座位数与表中所列数据略有出入.二、银幕:现代电影所追求(de)大视野视觉感受,要求银幕(de)画面应充满影厅前区,让观众身临其境.银幕(de)尺度在某种意义上说,又决定了该影厅(de)工艺条件.因为,在一个体型、容积已确定(de)电影厅内,仅当银幕尺度确定后,方可计算出最近视距与视点高度,方可由银幕尺度,平均亮度、反射系数与放映距离计算出放映机(de)光通量与氙灯功率,方可作立体声声场(de)设计.1、银幕宽度:现代电影院所要求(de)开阔视觉效果与立体声声像效果,无一不要求有较宽银幕,目前所流行(de)WalltoWall(墙到墙)(de)银幕宽度就是希望观众在观赏电影时,实现无遮挡(de)全景临场效果.在观众厅厅宽确定(de)工艺条件下,两侧仅需留有0.5~1m(de)黑边框位置.2、银幕高度:由于不同制式银幕(de)高宽比不同,在银幕高度(de)设置上,也会因其高、宽比不同,而有不同取舍,确定银幕高度要取决于下述两个因素:1)电影厅(de)高度,如果高度允许,可按1:1.85(de)高宽比来确定银幕高度.2)银幕影像(de)清晰度与亮度要求能否达标.银幕通常有两种设置,一种是以变形宽银幕高度为基准,遮幅幕、普通幕与宽银幕高度“等高”,而其宽度则依次缩小,其特点是各种银幕(de)影像放大倍数差别不大,相对影像质量比较一致,其缺点是在银幕宽度较小时,遮幅画面则更小,无法展现大画面(de)视觉效果.另一种是以1:1.85遮幅幕(de)宽、高作为银幕基本尺寸,而宽银幕(de)高度,则以遮幅幕宽度为基准,相应缩小,两种银幕“等宽”,这种形式银幕极大地优化了节目源最多(de)遮幅幕视觉效果,对有一定空间高度(de)电影厅,银幕(de)利用率最高,但由于在等宽幕(de)设置中,遮幅幕与宽银幕相比,银幕面积增大了1.27倍,而片门透光面积反而减少为0.613倍,二者合一,使得遮幅幕银幕中心亮度也仅有宽银幕(de)0.483倍,这务必需要增大氙灯功率.否则将会由于增大了影像放大倍数,损失了光通量而造成银幕图像模糊,亮度不够.近年来,许多电影厅内采用使宽银幕、遮幅银幕(de)面积基本统一(de)配置方法,其要点是:⑴通过改变变形宽银幕(de)高度与遮幅银幕(de)宽度,保证二种画幅格式银幕面积基本一致,这可由调整幕框与镜头焦距(de)方法来获得;⑵银幕四周应设有活动黑色边框,通过移动上下、左右边框,使画面达到所需(de)高度与宽度.两种银幕“等面积”,这种形式(de)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观众厅(de)有效高度与宽度,有限发挥氙灯光源(de)光效,确保各种画幅格式银幕(de)有效画面与银幕(de)亮度、均匀度等指标(de)有效提高,既加大了面积,又保证了质量;同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数字电影(de)画幅制式,满足电影数字化发展(de)需要.其缺点是:改变银幕(de)任意一种画幅格式,均需要改变银幕布边框位置,增加了银幕布边框(de)机械结构(de)复杂程度.根据国家五星级电影院(de)标准,高等级(de)电影厅,银幕宽度应不小于8m,这就意味着,即使小(de)电影厅,共观众厅(de)宽度也应大于10m.至于中厅、大厅,其银幕尺寸应远大于8m.12m以下(de)银幕以1:1.85(de)高宽比设置比较合适,这样影厅(de)净高度在7.5~8m之间,超过12m以上(de)银幕,宜以1:2.35(de)高宽比设置,否则银幕过高,造成仰角过大,前排观众观看电影比较费力,再则过大(de)银幕画面,很难保证银幕亮度与亮度均匀度达到理想状态.对于一座多厅电影院,设有容积尺寸各异(de)电影厅,小厅为等宽银幕(1:1.85),大厅为等高银幕(1:2.35)或等面积银幕,各厅(de)高度基本趋于一致,这对电影院内空间(de)统一调配,放映机房(de)统一设置均十分有利.银幕相关(de)主要技术要求详见表1-4-2、图1-4-1、图1-4-2.表1-4-2观众厅工艺技术要求图1-4-2观众厅视点高度、仰视角、垂直放映角三、起坡电影厅观众席应有足够(de)地面提升坡度,实现无遮挡视线设计,标准规定视线超高值C值应大于12cm,这个要求十分重要,实际设计中,应根据银幕(de)最低视点高度值来确定理想(de)视线超高值,最低视点高度值高,C值可适当减小,反之,C值须适当提高.建筑条件许可下,观众席(de)平均视线超高值宜有所增大,并可设计为从前排至后排呈逐级升高趋势(de)台阶式地面,这对直接改善观众(de)视觉条件与听觉条件均大为有益,不仅实现了全场完全无遮挡,观众更容易直接获得主声道(de)直达声,而且还缩小了观众厅(de)容积.特别是多厅电影院,几个并列观众厅后区高起坡地面升高所留出(de)空间,还可利用作为公共场所(休息厅、咖啡厅、小卖部、过道等),增加影院商业面积.四、排距与通道电影厅内人流密集,入场与疏散时间相对集中,观众不仅要求观看电影舒适,也要求有必要(de)行走方便,疏散快速等安全措施.有关排距与通道,在国家标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中作如下要求:1、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0.8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0.85m 时,每排座位(de)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1.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1.1 m时,每排座位(de)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国家广电总局所颁发(de)电影院星级影院评定要求中则规定:一星级电影院短排法排距应不小于0.85m,长排法排距应不小于0.90m;五星级电影院短排法排距应不小于1.05m,长排法排距应不小于1.10 m.表1-4-3列出了不同级别电影院观众席尺寸与排距.表1-4-3观众席(de)座席尺寸与排距,更多(de)是对观众观看电影(de)舒适度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用于影院内(de)座椅有翻板式与固定式两种,采用翻板式座椅,排距定在1.00m~1.10m较为合适,采用固定式座椅排距宜在1.15m~1.20m,固定式座椅(de)舒适度要优于翻板式座椅,无论满场或空场对观众厅(de)混响时间影响不大,有条件(de)影院选用高档固定式座椅,不仅利于影厅音质改善,还可进一步提高影院(de)档次.根据“消防规范”要求,观众厅(de)安全出口(de)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de)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第二节建筑声学要求一、电影厅(de)音质数字立体声电影(de)重放,除了要求音质丰满,语言清晰,层次感好外,还必须具有大动态范围(de)表现力,强烈(de)方向感与定位感临场效果,这就对影厅(de)音质提出较高(de)要求,必须要慎重处理好吸声与扩散(de)关系,控制好混响时间,把握住声场(de)均匀分布.必须把握好电影厅音质(de)技术要求:1、足够(de)响度(声压级)影院观众厅内,在没有噪声干扰情况下,观众听到(de)重放声应既不感到费力,又不感到震耳.通常要求有85dB(de)平均声压级,考虑到音乐高潮(de)不失真重放,可再留有10dB余量,SR系统应有15-20dB余量,数字立体声系统应有20-30dB动态余量.2、均匀(de)声场分布:声场分布均匀,可保证整个厅堂内各点声能分布均匀,各区域内观众听到(de)响度基本一致.通常,均匀(de)声场分布应保证整个厅堂内最大声压级和最小压级之间不超过6dB,最大声压级(或最小压级)与平均声压级之间不超过3dB.3、合适(de)混响时间混响时间是影响影院观众厅音质(de)一个重要参数,混响时间控制合适就能提高语言清晰度和音色丰满度,有助声像定位,同时增加响度和声扩散.对于电影立体声所要求(de)观众厅最佳混响时间,可按其实际容积V(单位:立方米)由公式(1-4-1)求得,亦可由图1-4-3中查得(均以500-1000Hz为基准):0.03281V0.333333≤RT≤0.07053V0.287535(1-4-1)60从理论上分析,电影还音是要真实地还原出影片真实(de)录音效果,完全以直达声为主,混响时间可以设定得很短,或固定为一个具体时间段,实际上影厅内过短(de)混响时间,使音质干湿,力度感差,较大(de)厅堂中缺少混响声能,无法调节声场均匀度.合适(de)混响时间,不仅能提高语言清晰图1-4-3观众厅内所要求(de)混响时间与其容积(de)对应关系度和音色丰满度,还有助于增加响度和声扩散.“标准”依据电影厅(de)容积来确定合适(de)混响时间范围,并界定了混响时间频率特性,为影厅提供了设计依据,非常必要与及时.在标准应用上,笔者建议,容积为1000m3以下(de)小厅可取“标准”规定混响时间(de)中上限值,容积在1000m3~3000m3影厅取其中,容积大于3000m3(de)影厅取其中下限值.对于体形较大(de)电影厅,必须要将地面坡度提升到一定高度,增加主声道直达声对观众席(de)掠射面,同时适当地控制吊顶(de)形状与高度,扩大扩散面,这样可减小影厅容积,也有利于混响时间(de)控制.4、具有良好过渡特性(de)频率特性:厅堂内声场频率特性可以两个方面评价,一个是混响时间频率行性,另一个是声场特性(de)频率特性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是指厅堂内所要求考核(de)各频段在各个频率(de)不均匀性,通常要求厅堂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具有平滑(de)过渡,没有较大(de)起伏,并且允许低频混响时间稍有提高,高频混响时间稍有降低.对于电影立体声要求(de)混响时频率特性(de)允差范围可参见表1-4-4和图1-4-4.表1-4-4混响时间倍频程段频率特性声场特性频率特性,是指各声道在厅堂内(de)各个区域、各个频段内声级(de)不均匀度,理想(de)这一频率特性应为一条平直直线,实际上由于受到厅堂声学条件和设备质量(de)影响,不可能完全平直,但只能有±3dB容差.对于电影立体声系统,其频率特性应符合ISO2969X曲线要求(见图1-4-5),各声道(de)具体要求将在第13章说明.图1-4-5ISO2969X特性曲线5、消除音质缺陷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强前次,长延迟反射声等音质缺陷会破坏电影重放(de)音质,应予以消除.6、降低本底噪声:数字立体声电影还音(de)动态范围已大大提高,高声级(次低频(de)最大声压级为113dB)(de)震撼感与低声级(仅有30~40dB)(de)悦耳感,丰富了电影所独特(de)音响效果,这也对影厅(de)声学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明确规定本低噪声特性曲线应控制在NC35~NC30以下,控制本低噪声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当其冲(de)是隔声,隔振与降低空调噪声.表1-4-5、表1-4-6分别列出对观众厅内建筑隔声要求(500Hz)与THX推荐相邻影厅之间(de)各频段要求.表1-4-5观众厅内建筑隔声要求(500Hz)7为了保证电影还音直达声(de)主导作用,最大供声距离应为临界距离(de)3~4倍.)(de)定义为:临界距离(Dc=0.14QR(1-4-2)Dc式中:Q为扬声器(de)指向性因数,R为观众厅内(de)房间常数.第三节电声系统技术要求随着立体声录发技术与数字技术(de)发展,电影数字立体声在电影院里(de)应用已十分普及,日臻完善.如何发挥数字立体声在电影厅内(de)最佳效果,必须要对数字立体声(de)整个还音过程(de)各个环节提出一系列技术要求,这就是电影院内(de)电声技术要求.电影院(de)电声技术要求,包括以下两个环节,控制好这两个环节(de)技术要求,是基本达标(de)电影院(de)关键基础之一.A环:从放映机(de)声频读出器(包括模拟与数字)到立体声处理器前级,这一环节以电信号传输为主,最终体现为电学特性.B环:从立体声处理器(de)线路输出,经功率放大器,到扬声器系统,这一环节以电与声(de)信号传输为主,最终体现为观众厅内(de)声学特性.一、电学特性技术要求:1、模拟信号(de)A环要求目前世界上所流行(de)DolbySR·D、DTS与SDDS三种制式数字立体声,尽管对数字信号(de)读取方式不相同,但是一旦数字信号读取中断,必能自动地切换到杜比SR模拟声状态继续工作,杜比SR模拟声(de)电输出技术要求,是数字立体声电特性(de)基础.其主要指标如下:1)输入电平:由读出器光电池输出,经立体声处理器(de)前置放大后(de)电平应达到mv,该电平亦称为杜比电平.2)频率响应在:经调试后(de)频率响应应符合表1-4-7要求:表1-4-7模拟信号(de)A环频率特性3)2、杜比SR·D数字信号经SR·D读出头(de)输出信号应符合杜比DRAS10标准计算机程序显示(de)各项技术指标,该标准要求已在杜比数字声带中予以严格执行.在电影院内,使用良好(de)Cat.No251D数字立体声快递检验片还音时,数字声信号处理器显示(de)误码率,应在数字“5”以下.3、DTS数字信号经读出器(de)输出信号,必须保证时间码(de)读出.4、任一数字声信号因故中断,应能立即转向SR模拟立体声.5、模拟声与数字声读出器信号(de)还音抖动均应≤0.15%(DIN计权).二、观众厅电声技术特性1、主声道1)主声道宜采用电子分频网络2)主声道(de)峰值声压级为103dB,宜留有3dB(de)功率裕量.3)主声道(de)频率特性应符合表1-4-8.表1-4-8主声道(de)频率特性21)左、右两边环绕声道(de)峰值声压级均为100dB,并均宜留3dB功率裕量.2)环绕声道(de)频率特性应符合表1-4-9.表1-4-9环绕声道(de)频率特性31)次低频(de)峰值声压级为113dB.2)次低频(de)频率范围为20~120Hz第四节放映光学(de)技术要求电影画面重现(de)保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银幕上所表现出(de)画面质量,为了保证观众(de)观影效果,画面必须清晰、亮丽,整个画面色彩温和、丰富,画幅均匀一致,同时有足够(de)亮度再现画面(de)色彩与细部.电影院内光学技术要求重点是:针对电影拷贝在银幕上(de)质量体现,而这一银幕则是指采用与画面而相适应(de)最大银幕画幅规格,其最低要求为:1、银幕中心亮度应为55±15cd/m2,多台放映机(de)差异应在7cd/m2以内.2、整画幅银幕(de)亮度应分布均匀,即相对于银幕中心应基本对称,邻近银幕边缘处(de)亮度与银幕中心点(de)亮度之差不低于65%,不亏于80%,且各边缘处亮度(de)差异不超过10%.3、银幕上(de)光谱分布,要求银幕反射光色温应为5400±400K之内,且多台放映机(de)色温差应在150K之内.4、为了保证银幕画面(de)恒定性,影片放片槽内(de)横向抖动应小于0.03mm,纵向抖动应小于0.03mm.5、银幕画面清晰度,中心视场应不小于56对线/mm,周围视场应不小于40对线/mm.6、应尽量减弱杂散光或眩光等干扰光对银幕画面(de)影响,要求银幕上(de)干扰光应不大于银幕中心亮度(de)0.5%,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并遮罩电影厅内放映时(de)入场照明,其亮度应小于3.5cd/m2.表1-4-10列出了我国星级电影院对放映光学(de)基本要求.表1-4-10星级影院放映光学(de)基本要求一、电影院星级评定综述为了规范我国影院建设,促进影院建设(de)健康发展,2002年8月1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印发了广发影字838号电影院星级评定要求(试行)文件.影院星评工作(de)开展引起了影院建设投资单位、设计施工单位以及影院设备制造厂商等(de)高度重视,并受到影院经营方和广大观众(de)广泛关注.2007年2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院星级评定委员会召开第6次电影院星级评定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有9家电影院被评定为5星级电影院.至此,自我国开展影院星评工作以来,共计评定出36家五星级电影院、1家四星级电影院、10家三星级电影院、1家二星级电影院.这些影院广泛分布在北京、辽宁、山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北、湖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西藏、广东等地.电影院星级评定工作,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影院星级评定活动,在指导影院改造、建设、提高放映质量,加强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de)作用.一批高质量(de)现代化影院正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涌现.二、电影院星级(de)划分与评定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达(de)执行国标委计划([2002]41号)文件(广技监字[2002]73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起草制定了电影院星级(de)划分与评定.其主要内容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影院星级划分与评定(de)依据、要求及检查、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外营业、配有固定式胶片电影放映和还音设备(de)电影院(含影剧院、文化馆、俱乐部及礼堂等电影放映单位)(de)星级划分与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de)条款通过本标准(de)引用而成为本标准(de)条款.凡是注日期(de)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de)修改单(不包括勘误(de)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de)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de)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de)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0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58-2007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GY/T183-2002数字立体声电影院(de)技术标准JB/T7469-200435mm电影放映机技术条件GB/T17217-1998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3、星级与代号1)星级用星(de)数量代表电影院(de)等级.2)代号星(de)形状为五角星.一颗星代表一星级,两颗星代表二星级,三颗星代表三星级,四颗星代表四星级,五颗星代表五星级.4、星级(de)划分和评定依据1)电影院(de)星级分为五个星级,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星级越高表示影院等级越高.2)星级(de)划分以电影院(de)设备和设施,视、听技术条件及服务质量为主要依据.3)星级评定采用计分制.在只有“宜”要求项中,达到“宜”(de)要求,计分;低于“宜”(de)要求,计0分.在只有“应”要求项中,达到“应”(de)要求,计分;低于“应”(de)要求,不予评定所报星级.在同时有“宜”和“应”要求项中,达到“宜”(de)要求,计分;低于“宜”(de)要求,且不低于“应”(de)要求,计0分;低于“应”(de)要求,不予评定所报星级.4)申报五星级(de)电影院不应少于4个不兼容放映特种电影(de)常规35mm影厅,且总座位数不应少于550座;申报四星级(de)电影院不应少于3个不兼容放映特种电影(de)常规35mm影厅,且总座位数不应少于450座.5)星级(de)电影院,应有不少于75﹪(de)影厅达到所申报(de)星级标准,其余影厅允许降低一个星级标准,才能评为该电影院所申报(de)星级.二、环境和建筑(de)要求电影院(de)建筑、附属设施和运行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设计、消防、安全、卫生、环境保护(de)法规和标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58-2007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GB/T17217-1998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电影院(de)建筑、附属设施应有醒目(de)、符合GB/T10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要求(de)标识和文字.三、视、听技术条件要求(五星级电影院声、光部分)1、银幕中心亮度应为55±7cd/㎡(10分).且两台放映机之间(de)亮度差不应大于7cd/㎡(5分).各种制式放映时,银幕中心亮度和两台放映机之间(de)亮度差应以偏离标准值最大者作为评定基准.单机放映时,两机亮度差项按合格计.2、各种制式放映时,银幕亮度分布宜在60—85%之间(5分);且亮度分布不应小于60%.以测得(de)偏离标准值最大者作为评定基准.3、银幕杂散光干扰度不应大于0.30%(5分),以测得(de)偏离标准值最大者作为评定基准.4、银幕反射光色温不宜大于5800K,不应小于5000K(5分),且两台放映机(de)银幕反射光色温差不宜大于70K(5分).银幕反射光色温和两台放映机(de)银幕反射光色温差均以测得(de)偏离标准值最大者作为评定基准.单机放映时,两机色温差项按合格计.5、银幕画面稳定性:影片在片槽内(de)横向晃动不应大于0.020mm,纵向抖动不应大于0.025mm(10分).银幕画面稳定性以测得(de)最大值作为评定基准.6、银幕画面清晰度:中心视场不宜小于68线对/mm(10分),不应小于56线对/mm;周围视场不宜小于56线对/mm(10分),不应小于48线对/mm.银幕画面清晰度以测得(de)最小值作为评定基准.7、放映光轴(de)水平偏角不宜大于3°(5分).水平偏角以测得(de)偏离标准值最大者作为评定基准.8、放映光轴(de)垂直偏角不宜大于6°(5分).垂直偏角以测得(de)偏离标准值最大者作为评定基准.9、影片在放映中,宜无触发干扰声(5分).10、观众厅动态本底噪声不应低于NC30噪声评价曲线要求(10分).多厅影院相邻影厅(de)隔声量及测量方法宜符合GY/T183-2002数字立体声电影院(de)技术标准中(de)4.5.411、观众厅声场分布声压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宜小于6dB,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宜小于3dB(5分).12、观众厅混响时间应符合GY/T183-2002数字立体声电影院(de)技术标准中混响时间要求(10分).13、观众厅混响时间(de)频率特性宜符合GY/T183-2002数字立体声电影院(de)技术标准中混响时间频率特性(de)允差要求(20分).14、放映还音(de)A环特性和B环特性宜符合GY/T183-2002数字立体声电影院(de)技术标准中观众厅电—声技术特性要求(各10分).四、检测方法1、电影院放映光学系统测量1)测量仪器受光角不大于2°(de)亮度计;三脚架;色温计;穿三孔检验用胶片或耐热蚀(de)金属三孔板;杂散光检验片;35mm放映画面清晰度检验片.2)测量项目与测量方法(1)银幕中心亮度银幕表面中心位置区域作为面光源在其单位立体角或单位投映面积内发出(de)光通量为银幕中心亮度,单位为cd/㎡.测量方法如下:①将亮度计开关拨至开(ON)挡位及将响应(RESPONSE)挡拨至慢(SLOW)挡位,用三脚架将亮度计架设在观众厅座席区中心点距地面1.00m高度;②将亮度检测胶片或耐热蚀(de)金属三孔板放置在放映机片窗处,使灯箱遮光板闭合,阻止光线通过物镜;预热氙灯至少5min.开启放映机,打开遮光板使光线通过物镜投射到银幕上,调整检测胶片或金属三孔板,使其中心与银幕画面中心重合;调节物镜焦距使银幕中心处(de)圆孔影像清晰.③将亮度计对准银幕中心位置,通过亮度计目镜观测银幕并调节亮度计物镜焦距至清晰,扣动测量扳机持续3s-5s.读取测量数值.另外,为使观众厅内大多数观众获得较好(de)观影效果,还应该在座位区中心点两侧相距为观众厅宽度(de)2/3处按照上述方法加测银幕中心亮度.该两点测得(de)银幕中心亮度不应低于40cd/㎡.应该对每一台放映机放映不同格式时(de)银幕中心亮度进行测量.注:以上操作应该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完毕立即闭合遮光板(防止放映物镜因长时间通过强光线而损伤).。

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

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

广电总局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为了加强数字电影的管理,规范摄制、发行和放映(播放)数字电影的行为,促进数字电影院的建设,2002年8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前言本技术要求是为了适应目前数字电影制作、放映和数字影院建设的需求而制定的,其中规定了数字电影节目技术要求、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要求。

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GB 5879-86《电影放映幕主要特性的测定方法》、GB/T 3557-94《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BG/T 4645-94《室内影院和鉴定放映室的银幕亮度》、行业标准《数字立体声影院的技术标准》、GY/T 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和ISO/IEC 13818《运动图像及其伴音通用编码国际标准MPGE-2》,以及SMPTE DC-28数字电影标准工作组推荐的相关技术文件。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既考虑了我国数字电影放映的技术要求,也考虑了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及国际标准现状,在指标方面兼顾了先进性和可行性。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用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传输、发行、放映的数字电影的基本技术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数字电影的节目后期制作部门、发行部门和使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影院(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上海市文广局广播影视处 李涵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影作为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智能、高投入、高产出的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公认的具有高质量的综合艺术媒体之一。

数字电影是电影发展里程中的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是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便捷有效的创作手段、高效低价的传输发行方式、始终如新的放映效果、丰富拓展的节目资源、安全可靠的版权保护措施等优势,在给观众带来全新感受的同时,对电影业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深刻变革,从而孕育了崭新的市场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将对21世纪全球化的数字媒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电影主管部门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在电影行业中的应用,着眼于国际电影数字化发展的前沿和中国电影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立足于引进吸收、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发布产业发展政策、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实施促进发展措施等方式,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并为下一步推广、普及数字电影创造了条件。

一、制定一系列适应电影产业化的数字电影发展政策和管理办法1.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发影字[2004]41号)和《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广发影字[2004]257号),确立了数字电影在我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我国电影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措施,为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指明了方向。

2.先后制定了《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试行)》、《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实施细则》、《组建数字电影(中档)技术院线公司的实施办法(试行)》等三项分别涵盖不同应用层面、适应事业、产业发展的电影数字化放映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经营管理的政策。

二、建立了适合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在密切关注国际上数字电影技术发展动态的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自主创新,建立了既适合我国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

国家电影局关于发布电影行业标准《数字电影LED影厅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通知

国家电影局关于发布电影行业标准《数字电影LED影厅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通知

国家电影局关于发布电影行业标准《数字电影LED影厅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电影局
•【公布日期】2023.11.20
•【文号】国影发函〔2023〕9号
•【施行日期】2023.11.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标准化
正文
国家电影局关于发布电影行业标准
《数字电影LED影厅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通知
国影发函〔202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影主管部门,各电影有关单位:
《数字电影LED影厅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已通过审查,现批准为电影行业标准,标准标号为DY/T8-202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在国家电影局网站()公开。

国家电影局
2023年11月20日。

影院设备技术标准和产品的性能技术指标要求

影院设备技术标准和产品的性能技术指标要求

一、影院设备技‎术标准和产‎品的性能技‎术指标要求‎(一)投影机采用世界知‎名品牌。

根据采购方‎现有场地尺‎寸,投标方须提‎供满足场地‎要求的投影‎设备,并列出设备‎的型号、产地、类型。

技术要求:1、DLP芯片‎技术:DMD™ X3(R,G,B)芯片0.85" (对角线) DLP™ 16:9;单机流明度‎(≥10000‎ ANSI流‎明); 单机最高分‎辨率≥1,366x7‎68像素; 对比度≥5000:1(全白/全黑,高对比度模‎式)以上; 多灯液冷技‎术;投影色彩(16.77M色)调整功能(± 40°); 接口:DVI-D输入,2个RGB‎输入接口,1个5-BNC接口‎,串行输入接‎口,S-video‎输入,2个遥控输‎入口,网络接口(10Bas‎e-T/100Ba‎se-TX,兼容PJ-LINK); 输出:视频输出.BNC、遥控输出、串行输出接‎口。

2、投影仪镜头‎投影仪配套‎镜头,根据本项目‎场地特性。

6个3、投影仪架立‎体投影仪架‎。

3套4、立体成像设‎备偏振镜架‎、片:透光率38‎%(单体)、30%(平行)、0.01%(直角),偏光效率9‎9%以上,质量:光学级,厚度0.15mm以‎上,方向性:直线性光,漏光率5%以内。

6套5、视频传输线‎优质dvi‎延长线,长度需实地‎测量。

6根(二)数字影院播‎放器满足影片分‎辨率为19‎20X10‎80以上的‎播放需求。

(三)银幕系统1、银幕(1)、银幕类型:金属软银幕‎(2)、技术参数:A、银幕材质(GB/T1398‎2-2004 5.7):PVC橡塑‎阻燃材料幕‎基,高反射金属‎反光涂层;B、增益系数(JB/T 7809-2005 5.3.4):β=2.0C、有效散射角‎(2α)(GB/T 13982‎-2004 3.7):2α=50°;D、开孔率:孔径为0.6mm,银幕开孔率‎为6.4%;E、色温差:+170 度;F、声衰减(GB/T1398‎2-2004 5.4):要求扬声器‎的声衰减8‎KHz 和12.5KHz 的声衰减与‎500Hz‎的声衰减之‎差,分别不大于‎5dB 和7dB;G、反射光的颜‎色(GB/T1398‎2-2004 5.5):银幕表面要‎求彩色还原‎性良好,即反射光与‎入射光的颜‎色色度应一‎致;H、解像力(GB/T1398‎2-2004 5.6):125 线对/mm,用于放映电‎影的银幕应‎具有满足8‎0 线对/mm 以上的放映‎解像力;I、均匀性:银幕全幅材‎质和涂层均‎匀,以保证幕面‎不同部位在‎照明条件下‎的反射亮度‎趋向一致;J、其他特性:a.涂层牢固性‎、正常伸缩性‎、平整性、防霉、阻燃性等:幕基材料使‎用阻燃橡塑‎材料,产品具有阻‎燃性、耐寒性、防霉性且接‎缝平整、喷涂均匀;b.银幕上的任‎何区域看不‎出有影响放‎映效果的花‎纹和明暗条‎纹;c.银幕各处亮‎度值最小值‎与最大亮度‎值比不小于‎90%;d.距离银幕3‎m 处看不出银‎幕的接缝。

v数字影院规范

v数字影院规范

数字影院一、发展现状数字影院的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影院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中国也难以避免地被卷入这股潮流当中。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初,我国已有94套符合国际放映的技术、160套适合国情的1.3K中档放映系统以及超过3000套流动放映系统。

与此同时,近700套高档放映系统、200套中档放映系统以及2000多套流动放映系统计划将在2008年陆续投入市场运营。

截至到2007年底,全球数字影院发展规模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共有4006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76%;排名第二的是英国,共有260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5%;排名第三的是中国,共有215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4%;排名第四的是韩国,共有182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3.4%;排名第五的是德国,共有137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2.6%;排名第六的是日本,共有68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1.3%;排名第七的是比利时,共有49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0.9%;其他31个国家和地区共有359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6.8%(图73)。

全球数字影院分布图数字院线的发展不但成为数字电影革命历程中的必经之旅,而且带来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和盈利空间。

据最新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2500家影院近2万块银幕,将更换为数字银幕,50%的胶片放映机将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DCI标准数字电影放映机。

到2009年,胶片放映在美国影院将基本成为历史。

“胶转数”成了全球影业的共识,预计两年内,数字化发行、放映就将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主流模式。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国数字院线的规模化经营必将达到一个高潮。

二、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和规范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一直在引领着数字影院技术模式的逐步形成,引领着数字影院设备的逐步规范。

数字影院标准的制定目前共有三个组织在进行,分别是:ISO/TC36(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标准委员会)、好莱坞数字影院倡导组织(DCI组织)、美国SMPTE DC28(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数字影院标准委员会)。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发布时间:2007-7-5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广发技字[2004]1036号国家广电总局二○○四年九月八日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前言本技术要求代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2年发布的《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

本技术要求与《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相比,主要是对电影数字放映节目源制作技术要求、电影数字放映影院设备技术要求以及电影数字放映管理系统要求做了补充和修改,并增加了相关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引言本技术要求是为了适应当前世界上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电影数字放映与影院建设的需求而制定的。

电影数字放映的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及相关设备生产厂家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1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电影数字放映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及要求,包括:电影数字发行母版制作、发行、放映、设备和管理系统和电影数字放映系统的亮度、对比度和单色CIE 色度坐标值的测量方法。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电影数字放映各个相关技术环节,包括:电影数字发行母版制作、发行、放映、设备和数字影院的管理及对电影数字放映系统的亮度、对比度和单色CIE色度坐标值的测量。

本技术要求不包括流动放映。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JGJ58-88《电影建筑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1电影数字放映采用数字设备和技术实现的符合本暂行技术要求的电影放映形式。

3.2电影数字源母版电影数字后期制作部门制作的原始母版,用来制作电影数字发行母版以及电视节目等各种版本,还可用于资料存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铁军中国的电视电影实际上是在2005年后才被影视界所关注。

电视电影一般指为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影,其优势是成本低、周期短。

电视电影属大众文化的范畴,在内容上贴近群众,艺术含量大,不用胶片而用数字化设备拍摄。

中央电视台影视频道每年都要生产100多部电视电影,以保证频道的节目源和数字院线的播出。

中央电视台每年拨出1亿多元作为电视电影的投资,并且每年的投资额还以2千万元的总量递增。

电视剧的市场行为一般由投资企业自己负责,而与电影频道合作则比较稳妥,不会有太大风险。

电视电影的选材比较宽泛,但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

总体上看,在选题方面都市题材占比重较大,但体现农村改革或展示农民新面貌、新风尚的题材,只要形式新颖,也会受到欢迎。

电视电影的故事本身很重要,在整体结构和情节走向上一定要有新意。

这其中也包括策划制作一些系列性的作品。

关于摄制单位怎样和央视电影频道进行合作,大体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关于剧本报批。

从接到报送的剧本,电影频道一般在3周内会给报送单位以答复。

若一审通过,再推荐进入二审,由责任编辑与编剧及制作单位沟通进行修改。

这一周期相对较长,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

若进入三审,剧本立项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三审通过,剧本审查的程序便基本完成。

作品立项后便进入制作过程,具体拍摄由频道的电视电影部负责。

如果由外界公司组织制作,那么必须是规范的具有资质的制作公司才可拍摄。

(二)关于电影频道的资金投放。

正式与拍摄单位签约后,电影频道按规定会付给拍摄单位50%的前期款,然后电影频道对所拍影片进行分类。

当代题材即都市题材或农村题材一般为90万元的标准(视制作成本可进行调整),2008年后调整到100万元。

历史题材和古装题材一般在110万——120万元不等。

如果制作成本过高,电影频道可酌情考虑增减。

开拍前拍摄单位要想取得电影频道50%的投资费用,必须进行担保,如房子和其它固定资产等。

如果没有公证担保,拍摄单位将拿不到50%的前期资金。

电影频道认同剧本以后,对主创班子的导演要求很高。

必须要由好的导演来完成剧本的二度创作。

一般电影频道会给拍摄单位指定导演。

如果拍摄单位执意要选用自己的导演,那么就要承担前期投入的50%的风险。

(三)关于拍摄程序。

剧本通过加之对公司的认可,以及对导演的认可都完成之后,电影频道才会同意拍摄。

片子拍摄完后送电影频道审查收购。

收购的价格则由电影频道给影片进行打分评审,及格的标准总计是4分。

如果是4分那么电影频道就会按合同的价格执行。

如果超出0.5分,电影频道将对拍摄方追加10万元的奖励,(逐分递加奖金)反之,如果降分就会对拍摄方追加责任扣除成本费用。

对于评审超出4.5分的影片,电影频道就会推荐影片参加电视电影百合奖的评选。

一等奖20万元,入围没有奖金。

但所有入围的影片,电影频道都会推荐或送国外参评。

电影频道对技术的要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A、数字电影首先要高清晰1080-1920的制式,中央电视台要求50I的格式频率。

电影25P格式(25P指逐行拍摄)。

如果没达标,只能在电视台播出,不能在各大电影院线播出。

B、声音要求5.1环绕立体声。

前期拍摄要分别录音,声音不得混杂。

C、前期拍摄由签约公司拍摄,后期制作必须在电影频道制作,包括音频的剪辑。

如果制式和声音都不合格的话,电影频道都不会接收。

还有一种外送方式:剧本没有在电影频道立项,但经过广电总局立项,只要作品内容不违反相关政策,拍摄完片子可送电影频道审查,如果达到4分标准,电影频道也会接收播放。

或者瞄准电影频道短缺的片子,电影频道也会考虑接收。

还有些影片是经过了电影总局立项后发给拍摄许可证,电影已经在各大院线播放后,也可在电影频道播放。

在实际操作中,制作公司想和电影频道合作,最保险的方法是剧本一审送电影频道,存在的弊端是周期长,但风险会很小。

如果制作公司自己拍完影片再送电影频道的话,虽然拍摄周期短,但存在的风险会很大。

外送片一般最低不可低于3分,可能只会给制作公司的电影播放权,基本上用影片投资的50%的资金来收购。

这样制作公司会有一定的损失。

如果不是外送片的话,电影频道会拥有所有权。

相对比较,和电影频道合作拍摄电视电影,是每个制作公司的最佳拍摄方式和回报方式。

另外,如果是电影频道购销部接收的外送片,单声道影片就可以。

如果是与电影频道合拍的影片,就必须要符合电影频道播出片的标准要求。

广电总局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了加强数字电影的管理,规范摄制、发行和放映(播放)数字电影的行为,促进数字电影院的建设,2002年8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附: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对数字电影的管理,促进数字电影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数字电影的摄制、制作、审查、进口、出口、发行、放映等活动,适用《电影管理条例》和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主管全国数字电影工作,负责制定数字电影的发展规划、技术标准,负责数字电影片的审查等工作。

第五条数字电影应当由取得总局颁发的《摄制电影许可证》或《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的单位摄制。

第六条数字电影制作、复制单位不得制作、复制、加工未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证》或者《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的单位摄制的电影母盘和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磁盘、光盘。

第七条数字电影的内容和技术质量,应当依照电影审查程序和标准通过审查,取得总局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和《数字电影片技术合格证》后方可传送、发行、放映、进口、出口。

第八条数字电影应当由取得总局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发行。

第九条电影院放映数字电影,必须取得《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合格证》。

第十条申请《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合格证》应当向总局提出,并提供下列材料:1、安装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书面申请;2、安装、使用设备的技术资料;3、符合总局制定的相应技术质量标准证明;4、其他所需材料。

第十一条总局自收到验收申请材料之日起60 日内,作出验收决定。

验收合格的,应当发给《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合格证》。

验收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再次申请验收的,验收时间重新计算。

第十二条数字电影进口业务,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经营。

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经营数字电影进口业务。

第十三条数字电影院必须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并使用统一售票软件,实行计算机售票。

第十四条数字电影院必须按规定上缴国家电影专项资金。

第十五条数字影院《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合格证》、《数字电影片技术合格证》由总局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电影单位年检时,应当将数字电影作为年检项目进行审验。

第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依照《电影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前言本技术要求是为了适应目前数字电影制作、放映和数字影院建设的需求而制定的,其中规定了数字电影节目技术要求、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要求。

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GB 5879—86《电影放映幕主要特性的测定方法》、GB/T 3557—94《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BG/T 4645—94《室内影院和鉴定放映室的银幕亮度》、行业标准《数字立体声影院的技术标准》、GY/T 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和ISO/IEC 13818《运动图像及其伴音通用编码国际标准MPGE-2》,以及SMPTE DC-28数字电影标准工作组推荐的相关技术文件。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既考虑了我国数字电影放映的技术要求,也考虑了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及国际标准现状,在指标方面兼顾了先进性和可行性。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用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传输、发行、放映的数字电影的基本技术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数字电影的节目后期制作部门、发行部门和使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影院(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T 3557-94 《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GB/T 4645-94 《室内影院和鉴定放映室的银幕亮度》GY/T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标准》GY/T 155-2000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GY/T 147-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通用技术要求》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3 定义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的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专题片以及体育、文艺节目和广告等,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符合本技术要求的数字信号还原成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

4 数字电影节目制作技术要求4.1 图像4.1.1 扫描格式应为1920x1080,24p;24sf;50i。

4.1.2 视频量化比特数应为8-12 bit。

4.1.3 制作数字电影母版时,视频信号的取样格式应达到R.G.B . 4:4:4, Y:Cr:Cb 4:2:2。

4.1.4 制作数字电影母版时,对放映到银幕上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图像的色彩饱和度、清晰度、亮度、反差等应接近或达到35mm胶片原底拷贝图像技术质量。

4.2 声音4.2.1 取样量化比特数选用16 bit—24 bit线性量化。

4.2.2 取样频率应为48 kHz或44.1 kHz。

4.2.3 声音的通道数应为5个全频和1个次低频声道。

4.3 数字电影院实时转播节目的技术要求4.3.1 量化比特数应不低于8 bit。

4.3.2 图像格式应为1920×1080, 50i,16:9。

4.3.3 视频信号的取样格式应为Y:Cr:Cb 4: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